為什麼這篇在職專班 準備PTT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在職專班 準備PTT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bji4m6 (生氣鳥)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準備在職碩班的心路時間Thu Mar ...
在職專班 準備PTT 在 葛筠 ఠఠఠ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9:02:07
#畢業快樂 - 一直考慮要不要發這一篇? 想說⋯唉⋯算了⋯ 也算是應景一下,對自己有個交代,不然發這樣的文,其實還蠻不好意思的。 其實今天是我們學校的畢業典禮,當然也因為疫情關係,畢典是採線上舉行。 上週還在聽很多國三的學生跟我抱怨,他們這屆什麼都沒有,剛開始疫情爆發,他們沒了國二的露營、畢...
在過兩天就要上考場了
我是考在職專班
第一次考試 約兩年多沒這樣上考場了
難免緊張
這期間聽到很多質疑的聲音..
很多不解 嘲笑的意見..
"在職就是去洗學歷"
"在職沒路用啦 去認識人脈的而已"
這幾年工作上的經驗 準備考試期間的一點領悟
讓我想跟板上一些未畢業的大學生 或已是準研究生 或已在職場工作
想考研究所的人一同分享
如果今天 我家有能力讓我當全職學生
我是一定會考一般生
只因為我工作過後 覺得世界上最美好的職業就是學生
可以專一的吸收知識 不用煩績效 不用搞定客戶 不用安撫主管
怎樣都覺得當學生是一件很棒的事
但是我沒辦法 我需要工作 我需要這份薪水養家
所以 我很感謝有在職專班的學程出現
讓我在工作之餘 可以回學校充電
光是一邊工作 一邊賺錢 一邊弄備審準備考試的心情
跟一邊準備畢業考 一邊準備唸考研究所的心情
那壓力是完全不一樣的
讀書時期準備研究所 幾乎無需考慮他人眼光
頂多父母 頂多師長 他們的質疑 多半是期許
想讀就讀 不想讀、考不上大不了去當兵 進社會工作
但工作後準備研究所 還要去考慮到主管 公司的質疑
(很多公司其實不喜歡員工去長期進修 怕你影響工作)
考前是一份壓力 考上了又是一份壓力
去念書怕影響工作表現還是壓力
或工作影響研究所計劃表現是壓力
學費貴N倍再一重壓力
念不完更是再一份壓力
這樣的心路歷程 我真的想說
認真準備在職碩班的人很多
也跟一般生承受相許的考試壓力
在職生想唸畢業也是有段路要走
一般生的專業度是絕對高過於在職生的
我們公司面試 在學歷點上碩士生進到復試的機會約90%
有碩士學位真的比較好進到面試
但是最後錄取的 不一定都是碩士生
出社會這幾年的經驗
覺得一般碩士的專業 並不代表全部的工作能力
當然 這是看公司文化
我們公司文化是看"態度"跟"過往工作或在學經歷表現"
看過碩士生的履歷寫的2266的 自傳幅度只有300字左右 沒有重點
也遇過大學畢業 但履歷表的完整度跟精彩度讓我們馬上打電話給他約面試
尤其 進了職場幾年 會深覺人脈絕對是必須
較高的學歷 其實對高階主管來說
也是個讓他們職場上好方便做事的"工具"
很多人會嘲笑有些人唸在職是為了買文憑
但如果說 他因為買了這張文憑
可以讓他有機會接觸到更高階層的客戶 成功下了一筆大單
那這份"工具" 不重要 不有用嗎?
況且 版上很多準考生
努力考上比自己就讀大學更好的研究所
也是一種為了精進文憑努力的表現啊!
不管在職跟一般 目標都是相仿的
那其實後面我也不在意被冠"補人脈" "混文憑"的頭銜
也未嘗是好事 不是嗎?
甚至我主管從成大碩士班畢業後
出社會工作10幾年 現在他也在運用當初研究所同學的人脈
也是相同道理啊
我是絕對同意一般生在專業度上可以在在職生面前多勝一籌
但是不代表一般生所有工作能力都凌駕在在職生前面
各有利弊 各有專長
就算在職專班好混 還是有很多在職生是真的很用心在唸書的
也是有遇過很多一般生比在職生混的
不管如何
大多數在職生 一般生 都是擁有一個想努力進修的決心
學無止盡 有名人說人可以每10年為基準
換一個興趣或專業經營
現在我到了我第二個10年
我也在努力
希望版上的各位考生金榜提名 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0.4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