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Testaments Margaret Atwood
去年曼布克獎愛特伍的 The Testaments 和 艾瓦里斯托的 Girl, Woman and Other 並列得獎鬧得沸沸揚揚,很多看到的評論都是前者不如預期,後者值得更多關注。 現在想起來當時在書店的時候的確只看到愛...
: The Testaments Margaret Atwood
去年曼布克獎愛特伍的 The Testaments 和 艾瓦里斯托的 Girl, Woman and Other 並列得獎鬧得沸沸揚揚,很多看到的評論都是前者不如預期,後者值得更多關注。 現在想起來當時在書店的時候的確只看到愛特伍的小說,那時候要買艾瓦里斯托的作品還找不到。這本書是我去年的生日禮物,因為看了評論之後有點怕(😂)所以遲遲未讀,沒想到讀起來意外順暢。
The Testaments 我看到目前中文的暫譯有《聖約》、《遺囑》,兩個標題都有它的意涵,為此我查了一下 testament 這個字,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我覺得《聖約》代表的意思更深一層,也比較有那麼一絲光明,在結尾我再解釋一下原因。
《聖約》是《使女的故事》續集,但其實比較像是以 Gilead 基列共和國為背景的系列故事。可能大部分的人還是很想知道Offred 的後續故事,但在《聖約》裡面 Offred 之後的發展只給讀者一點曖昧不明的線索。愛特伍在後記則表明其實《聖約》主要是為了回應「基列共和國是怎麼垮台的?」這個問題而誕生的。
《聖約》交互穿插了三個女性的自述:生長在自由國度加拿大的少女 Daisy、出身於基列共和國 Commander 家庭的 Agnes、還有基列共和國四大元老嬤嬤之首的 Aunt Lydia。
多年前一名使女帶著剛出生的嬰兒妮可(Baby Nicole)逃離基列共和國來到加拿大,十幾年來,這名嬰兒行蹤成謎,卻成了傳奇人物。基列共和國將帶回迷失的嬰兒妮克視為一項神聖的任務,而另一方面,反對基列的人們則將嬰兒妮可視為反抗基列共和國權威的象徵。
Daisy 對基列和共國的認知大部分來自學校教育,對女性在基列共和國的處境也時有所聞,卻沒想到她正處於一切的核心。在 Daisy 十六歲生日的那天,一場爆炸讓她普通青少年的生活天翻地覆。她以為是父母的尼爾與梅蘭妮竟然是地下反抗組織 May Day 的一份子,而她身世秘密線索的另一端遠竟然是在基列共和國的 Agnes 。
Aunt Lydia 做為基列共和國的嬤嬤元老,許多法規都出自她之手,她是可畏又可憎的人物,在很多人眼裡,她甚至是基列國的幫凶。 “I’ve become swollen with power, true, but also nebulous with it—formless, shape-shifting. I am everywhere and nowhere: even in the minds of the Commanders I cast an unsettling shadow. How can I regain myself? How to shrink back to my normal size, the size of an ordinary woman? “(32)
Aunt Lydia 的自白表露出她的矛盾與內心的掙扎,她沒忘記基列共和掌權前自己曾是一名法官,也記得自己為了生存,接下槍枝朝不願投誠的人扣下板機。
多年來Aunt Lydia 輔佐手握大權的 Commander Judd,隱瞞這個國家所有見不得光的醜聞、罪惡與腐敗,漸漸爬上高位。她手上握有讓這個政權瓦解的把柄,她可以選擇繼續坐在寶位上安享晚年,備受尊崇,也可以選擇冒著成為變節者的危險,摧毀基列共和國。
書名 The Testaments ,做為「遺囑」,代表的可以是 Aunt Lydia 最終的告白,是最直白的翻譯;採取「驗證、證明」之意,可以說三位敘事者的自白,驗證了基列共和國最後垮台的這段歷史,同時也可以代表著 Aunt Lydia 的自我證明,她的「為己申辯之書」(Apologia Pro Vita Spua)。然而這個書名,讓人直覺聯想到的就是新約、舊約的 Testament,也與政教合一的基列共和國有著強烈連結。
Testament 這個字本身沒有「約」這個意思,查詢的結果是以前拉丁文翻譯上的誤用,也因此這個字後來在某些與宗教或是聖經相關情況下,也作為「約」(covenant)的意思使用,我覺得這點也很有意思(讓我想到,基列對聖經的詮釋,不也可以從原本的「無」變成了詮釋者/掌權者—基列共和國裡一般的女性是沒有讀寫權利的—下的定義?)。
在基列共和國,宗教與生活密不可分,除了建立「使女」這個階級以外,就連一般的招呼語也源於聖經。基列共和國的統治建立在宗教威權上,聖經被奉為一切的圭臬。而愛特伍的 Testaments 卻是由三個使基列共和國垮台的女性所述。從結尾的歷史研討會上,我們得知基列存留的歷史資料不多,但是這三位人物的自述被保留了下來。她們改寫了無數人的命運,打破基列共和國以宗教、聖典為名加諸的桎梏,留下屬於她們的《聖約》。
•
2020/08/22
二十八號中譯本要出了,書名是《證詞》。跟我看到的兩個暫時譯名都不一樣,但是也是 testament的字義之一。原文書名就這樣一個字,涵蓋了那麼多意思。
•
#使女的故事#瑪格麗愛特伍#閱讀筆記#讀後紀錄#證詞#thetestaments #margaretatwood
在家自學法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10915Smart自學網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假如有,唯一不完美的就是價格
Smart原址→https://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IndepArticle.aspx?id=6005212
新書發表會,最終場,台北場,報名網址→https://reurl.cc/gzzW1b
房子對了,人不對也沒用
我原本預計要在2020年7月28日買到房子,目標當天簽約,因為那是我從事房仲滿10週年的日子。
一開始,我直接找屋主談,物件位在中山區,因為我就住在那裡,想說若買到便能就近管理十分方便。可惜,釋出的物件不是格局怪,就是陽台加蓋導致與對面大樓超緊鄰,一伸手就摸得到對面住戶的窗戶,光線整天都進不來毫無日照可言。雖然還是有出價談,不過屋主一副嫌我出價低的態度,還一直強調「快賣掉了」看我是否會加價,感覺有點差便算了。沒想到,我都已經買到房子,甚至出書了,他還是沒賣掉。……↓
後來,我透過同事出價談文山區景興路的高樓邊間戶,這是我心中接近90分的物件,可我出價已是近年實價登錄第2高,卻只出到屋主的「實拿價」而已(不含服務費)。於是再度作罷。
之後,我請同行幫我出價談萬華區開封街二段的高樓邊間戶,這間房子各方面條件都只讓我勉強接受,像是電熱無瓦斯、屋況頗糟一定要花幾十萬元整修,加上屋主出售心態接近實價登錄史上最高價,最終因不想被當盤子而3度作罷。
接著,我跟同行下斡旋談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的社區,屋齡縱然超過40年,但公設比低,室內使用空間大,覺得很划算。入口處有住商分流,前棟與後棟的動線規畫,陽台看出去又是公園第一排景觀。尤其是一層共用3部電梯,每部都跟貨梯一樣大,公設區域含走道間也格外乾淨,顯然住戶在維持社區的單純與整潔有高度共識。可惜屋主想賣天價,屋況也需要重新整修以後才能住,所以4度作罷。
然後,我又看到1間位在內湖區成功路四段的高樓邊間戶,A仲介告訴我「屋主說他根本不想賣」,純粹是因為B房仲有進案壓力,所以才簽委託讓B對店長有交代,後來我又委託C房仲再去試探一次,沒想到C直接跟我說那間出行情價是絕對買不到的,便5度作罷。
由於實在是找不到心儀的物件,有出價談的卻因為屋主的價格心態過高而放棄,最終沒能如期買到房子,雖有些遺憾,卻也不再糾結這個無謂的紀念日,讓我之後找房反而理性許多。
在妥協中讓房子找到你
我知道,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假如有,唯一不完美的就是價格。於是我開始檢討我的購屋10要件:
1.要有電梯。
2.垃圾處理。
3.天然瓦斯。
4.不要夾層。
5.有管理員。
6.兩面採光,廁所開窗。
7.至捷運站步行8分鐘內。
8.要有能放洗衣機且能洗衣與曬衣的工作陽台。
9.預算1,000萬元內全含,包括服務費、契稅、代書規費、屋況整理費等。
10.不要五木門牌(林森北路),若是新生北,景觀也不能是高架橋第一排。
後來,我捨棄了條件3、7、10。理由是,小坪數使用明火煮飯的確滿危險的,洗澡容易冷就買公升數大一點的電熱水器便可解決;只要在台北市區,縱然至最近的捷運站步行超過8分鐘,生活機能也不會太差;我承認明水路聽起來比較高級,但門牌不過就是名稱而已又何必太在意?
當我將購屋需求放寬後,又在市場上重新找一輪,終於找到了1間林森北路門牌的套房,便與刊登廣告的房仲聯繫預約看屋,接著展開後續洽談,最終買到我人生的第1間房子!
缺點的背後是優點
坦白說,這間房子我並不喜歡,一來是我對林森北路門牌有既定的負面印象,二來是管理費1坪150元頗貴,再來公設比36%讓我不太能接受(我希望低於33%),最讓我抗拒的,是它的三角梯形格局。因此,我試著逆向思考說服自己…。
門牌:不過是個名稱,何況地點並非在燈紅酒綠的道路,縱然至捷運中山及雙連站走路要10分鐘~12分鐘,但生活機能仍相當成熟,走到最近的公園及全聯皆不用2分鐘,環境熱鬧卻不複雜。
管理費與高公設比:這皆因社區戶數少,在小套房為主的社區中,10棟大樓至少有8棟是1層超過10戶以上(有些甚至超過20戶)!因此規畫單層僅6戶相對單純且稀有,而建商當初是為了要符合消防法規(8樓以上雙梯,11樓以上需設置排煙室),才導致公設比較高,這都是為了讓住戶更安心,反而是個優勢!
格局:因為結構採「SC鋼骨」才導致邊間戶呈三角梯型,要知道SC不僅耐震,且小套房社區中採鋼骨結構的極少!而先天格局的缺陷可以透過後天的裝修與家具擺設來解決。
更重要的是「廁所開窗」,拿格局換通風及採光,絕對是划算的取捨!
就這樣,想著想著也就接受了。
人在找房子,房子也在找人
看了一輪房子之後突然覺得買房跟談戀愛有點像,在找房(心上人)的過程中,有時看不上眼(不是我的菜),有時看上了卻買不起(覺得高不可攀),有時看「照騙」會錯意,到了現場才發現浪費時間。有時你喜歡這間房子(認定交往對象),偏偏屋主(愛人的父母)看不上你(嫌棄嫁妝太少),或惜售而反對這樁喜事(覺得你是癩蝦蟆想吃天鵝肉,怕你糟蹋他的孩子)。
最終,買到並長久居住的房子(與你結婚白頭偕老的另一半),往往不是你最愛的那一間(那一位),卻是你愈看愈順眼的房子(愛人)。
對首購族來說,「先求有,再求好」才是上策,如同初戀者,先試著跨出交往的第1步,相處過後覺得適合再論及終身,如果不合只好再賣掉(離婚)囉。只是萬萬沒想到,我人生的第1間房子竟然是一開始相當排斥的林森北路,只能說是緣分啊!
書籍簡介_省出一棟房:24招易上手的存錢絕技
省出一棟房:
24招易上手的存錢絕技
作者:陳泰源
出版社:台灣遊讀會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05/31
作者簡介_陳泰源
現職:不動產仲介公司資深經理
從業超過10年的專任約房仲、客串無數戲劇的特約演員、尾牙與婚禮的最佳主持人、長期榮登熱銷榜的作家、超級偶像第7屆的入圍歌手、分享房地產知識的講師,六位一體的斜槓小生。
歷經參選議員失敗、被黑心房仲店長詐騙及交易糾紛,人生最高負債達380萬元,仍自不量力買了2萬美元6年期的儲蓄險保單,展開一連串從負債→還債→省錢→存錢→最終圓夢買房的歷程。明明家中富裕,卻仍堅持靠自己努力,把存錢當有趣,號稱「台版貧窮貴公子」。
雖已買房,但至今仍不懂股票與基金,希望透過本書傳達一個重要的訊息:不懂投資沒關係,只要養成低度消費的習慣,就已經具備人生逆轉勝的DNA!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9/210915smart.html
在家自學法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10915Smart自學網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假如有,唯一不完美的就是價格
Smart原址→https://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IndepArticle.aspx?id=6005212
新書發表會,最終場,台北場,報名網址→https://reurl.cc/gzzW1b
房子對了,人不對也沒用
我原本預計要在2020年7月28日買到房子,目標當天簽約,因為那是我從事房仲滿10週年的日子。
一開始,我直接找屋主談,物件位在中山區,因為我就住在那裡,想說若買到便能就近管理十分方便。可惜,釋出的物件不是格局怪,就是陽台加蓋導致與對面大樓超緊鄰,一伸手就摸得到對面住戶的窗戶,光線整天都進不來毫無日照可言。雖然還是有出價談,不過屋主一副嫌我出價低的態度,還一直強調「快賣掉了」看我是否會加價,感覺有點差便算了。沒想到,我都已經買到房子,甚至出書了,他還是沒賣掉。……↓
後來,我透過同事出價談文山區景興路的高樓邊間戶,這是我心中接近90分的物件,可我出價已是近年實價登錄第2高,卻只出到屋主的「實拿價」而已(不含服務費)。於是再度作罷。
之後,我請同行幫我出價談萬華區開封街二段的高樓邊間戶,這間房子各方面條件都只讓我勉強接受,像是電熱無瓦斯、屋況頗糟一定要花幾十萬元整修,加上屋主出售心態接近實價登錄史上最高價,最終因不想被當盤子而3度作罷。
接著,我跟同行下斡旋談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的社區,屋齡縱然超過40年,但公設比低,室內使用空間大,覺得很划算。入口處有住商分流,前棟與後棟的動線規畫,陽台看出去又是公園第一排景觀。尤其是一層共用3部電梯,每部都跟貨梯一樣大,公設區域含走道間也格外乾淨,顯然住戶在維持社區的單純與整潔有高度共識。可惜屋主想賣天價,屋況也需要重新整修以後才能住,所以4度作罷。
然後,我又看到1間位在內湖區成功路四段的高樓邊間戶,A仲介告訴我「屋主說他根本不想賣」,純粹是因為B房仲有進案壓力,所以才簽委託讓B對店長有交代,後來我又委託C房仲再去試探一次,沒想到C直接跟我說那間出行情價是絕對買不到的,便5度作罷。
由於實在是找不到心儀的物件,有出價談的卻因為屋主的價格心態過高而放棄,最終沒能如期買到房子,雖有些遺憾,卻也不再糾結這個無謂的紀念日,讓我之後找房反而理性許多。
在妥協中讓房子找到你
我知道,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假如有,唯一不完美的就是價格。於是我開始檢討我的購屋10要件:
1.要有電梯。
2.垃圾處理。
3.天然瓦斯。
4.不要夾層。
5.有管理員。
6.兩面採光,廁所開窗。
7.至捷運站步行8分鐘內。
8.要有能放洗衣機且能洗衣與曬衣的工作陽台。
9.預算1,000萬元內全含,包括服務費、契稅、代書規費、屋況整理費等。
10.不要五木門牌(林森北路),若是新生北,景觀也不能是高架橋第一排。
後來,我捨棄了條件3、7、10。理由是,小坪數使用明火煮飯的確滿危險的,洗澡容易冷就買公升數大一點的電熱水器便可解決;只要在台北市區,縱然至最近的捷運站步行超過8分鐘,生活機能也不會太差;我承認明水路聽起來比較高級,但門牌不過就是名稱而已又何必太在意?
當我將購屋需求放寬後,又在市場上重新找一輪,終於找到了1間林森北路門牌的套房,便與刊登廣告的房仲聯繫預約看屋,接著展開後續洽談,最終買到我人生的第1間房子!
缺點的背後是優點
坦白說,這間房子我並不喜歡,一來是我對林森北路門牌有既定的負面印象,二來是管理費1坪150元頗貴,再來公設比36%讓我不太能接受(我希望低於33%),最讓我抗拒的,是它的三角梯形格局。因此,我試著逆向思考說服自己…。
門牌:不過是個名稱,何況地點並非在燈紅酒綠的道路,縱然至捷運中山及雙連站走路要10分鐘~12分鐘,但生活機能仍相當成熟,走到最近的公園及全聯皆不用2分鐘,環境熱鬧卻不複雜。
管理費與高公設比:這皆因社區戶數少,在小套房為主的社區中,10棟大樓至少有8棟是1層超過10戶以上(有些甚至超過20戶)!因此規畫單層僅6戶相對單純且稀有,而建商當初是為了要符合消防法規(8樓以上雙梯,11樓以上需設置排煙室),才導致公設比較高,這都是為了讓住戶更安心,反而是個優勢!
格局:因為結構採「SC鋼骨」才導致邊間戶呈三角梯型,要知道SC不僅耐震,且小套房社區中採鋼骨結構的極少!而先天格局的缺陷可以透過後天的裝修與家具擺設來解決。
更重要的是「廁所開窗」,拿格局換通風及採光,絕對是划算的取捨!
就這樣,想著想著也就接受了。
人在找房子,房子也在找人
看了一輪房子之後突然覺得買房跟談戀愛有點像,在找房(心上人)的過程中,有時看不上眼(不是我的菜),有時看上了卻買不起(覺得高不可攀),有時看「照騙」會錯意,到了現場才發現浪費時間。有時你喜歡這間房子(認定交往對象),偏偏屋主(愛人的父母)看不上你(嫌棄嫁妝太少),或惜售而反對這樁喜事(覺得你是癩蝦蟆想吃天鵝肉,怕你糟蹋他的孩子)。
最終,買到並長久居住的房子(與你結婚白頭偕老的另一半),往往不是你最愛的那一間(那一位),卻是你愈看愈順眼的房子(愛人)。
對首購族來說,「先求有,再求好」才是上策,如同初戀者,先試著跨出交往的第1步,相處過後覺得適合再論及終身,如果不合只好再賣掉(離婚)囉。只是萬萬沒想到,我人生的第1間房子竟然是一開始相當排斥的林森北路,只能說是緣分啊!
書籍簡介_省出一棟房:24招易上手的存錢絕技
省出一棟房:
24招易上手的存錢絕技
作者:陳泰源
出版社:台灣遊讀會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05/31
作者簡介_陳泰源
現職:不動產仲介公司資深經理
從業超過10年的專任約房仲、客串無數戲劇的特約演員、尾牙與婚禮的最佳主持人、長期榮登熱銷榜的作家、超級偶像第7屆的入圍歌手、分享房地產知識的講師,六位一體的斜槓小生。
歷經參選議員失敗、被黑心房仲店長詐騙及交易糾紛,人生最高負債達380萬元,仍自不量力買了2萬美元6年期的儲蓄險保單,展開一連串從負債→還債→省錢→存錢→最終圓夢買房的歷程。明明家中富裕,卻仍堅持靠自己努力,把存錢當有趣,號稱「台版貧窮貴公子」。
雖已買房,但至今仍不懂股票與基金,希望透過本書傳達一個重要的訊息:不懂投資沒關係,只要養成低度消費的習慣,就已經具備人生逆轉勝的DNA!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9/210915smart.html
在家自學法規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晚直播目錄出爐囉~參與前請閱讀:https://reurl.cc/Ok1VOD
PArt One 璨樹來囉
4:44 挖!看看這個圖形!
-BTW,昨天又一堆人跟我分享凝結尾,是否人為增強?
12:50 不確定,只知道早上有人分享美、澳洲、大陸的FEMA集中營陸續啟動、徵人
-美國Ida颶風;外加歐洲、河南等氣候變遷;Climate Lockdown?
PArt Two 疫情更新
15:20 盡量不要說病毒不存在,要說....
17:20 病毒為洗腦機制
18:16 俗辣新北,前天完個一週封城,今天又零確診惹
19:35 就說五倍券期間不會大規模封城
20:50 但美國爸爸沒在休息,拜登丟出100員工以上強制打XX
-榮登紐倫堡最佳上吊獎、最佳電椅獎留給郭董好了
28:05 疫情會持續多久?突然看到Bill Gates的這則新聞
-辱罵陳時中判拘役3日
-有點像老共動不動就「乳滑」般
PArt Three 疫苗地圖
35:55 根據德風小堂疫苗地圖,https://reurl.cc/43RoyV
-全球確診、死亡最多國家:美國、土耳其、印度、英國、伊朗
最少國家:不丹、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波奈、維京群島、多明尼加、坦尚尼亞
42:30 沒寫阿富汗,應該也很少;不信你看看這些「老、戰、男」
總結:在全世界折騰的死去活來的時候,非洲人民不但疫情不存在,連疫苗也不存在。
-每百人接種,西方國家都到了140了(1.4針),非洲還停留在0.1-0.5
-但非洲沒疫情,很多都是0新增,不檢測就沒有疫情,沒電視就沒疫情
-相反,越是經濟發達的國家,接種率越高,確診也越高!
PArt Four 其它國內
49:17 促轉會擬移除蔣中正銅像;畢竟九合一又要到了
-謠傳銅像魔咒,看看菊姊
54:20 郭董擔任「兩岸企業峰會」副理事長
-我只看到這個「促成TSMC在南京設廠」、「推動兩岸石化業一體化專案」
56:46 然後TSMC突然跑去高雄中油設廠,勿忘爆炸形都更
59:00 也就是這原因,韓要被罷免,許議長會881
PS 聽完這部分,請參考下面網友 S Owen的回覆、根本內幕人
Four Five 國際政經
1:01:40 疫情「謠言」,公股灑銀彈護盤
-阿金融法規中不是有「扭曲市場規則」嗎?又沒崩盤,為何護盤?
-日央行說:拎北死都不緊縮
-巴菲特指數來到新高,美股為208趴、全球為142趴;台灣為257趴:
-只要高過100就是過熱、到200就是玩火;2008年只有108趴,卻成大風暴、網路泡沫為155%;日本1989年為149%;
-臉書與雷朋推智慧眼鏡
-葉倫喊國庫錢荒
1:10:35 昨天寫了尚氣一文:https://reurl.cc/Ok1VOD
-原以為是送給習大,但聽說楊安澤要組第三大黨,不是川老爺耶!
1:13:01 此時理哥突然出來,我質問他有關豬妹、小明與川的故事
進入你斗內、我回答:
1:18:05 感謝斗內大德鰻魚: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張亞中質疑朱立倫是美國線民,而朱立倫回應沒很理想,是否代表國民黨沒救了?紐倫堡大審進行怎麼樣呢?
-站在DS立場,每個政黨都不能救;站在百姓....可問另一個問題
-紐倫堡大審目前多半用網路進行;可以觀察Gates的動態
感謝斗內大德陳宜:謝謝大師,以後還煩請再提供更多的消息
感謝斗內大德Tina:純斗!
1:29:55 感謝斗內大德周小清:大師晚安,一位基隆教育界朋友被強迫提供醫療院所的pcr,教育處的職員不接受該師自行快篩,面對這種地方政府加嚴中央命令的狀況如何因應?這種加嚴的作法沒有問題嗎?
1:37:56感謝斗內大德Verna Liu:如果機師都被逼打了疫苗,以後坐飛機不也很危險嗎!?可怕...意外險要多買一點...
感謝斗內大德林大貓:純斗
1:42:38感謝斗內大德Little_Ricky:純斗
1:47:45感謝斗內大德Chasel4:建議有興趣的人自學中醫+也是一個善待自己身體的方式
感謝斗內大德Angela
感謝斗內大德Yuujin Saakai:純抖,大師加油
直播網址:https://youtu.be/ge4qcixsU7k
優質內容,需要您們的贊助!
贊助連結: https://p.ecpay.com.tw/B7CB5 (留言不可空格、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