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翅視力相關
#兒童視力相關問題整理
我們目前矯正視力約一個多月
之前一直有媽媽在問視力的問題
一開始我還在錯愕中
不是很了解所以也不敢亂回答
剛好今天矯正到一個小段落
可以簡易回答一些常被問的問題
#但每個孩子狀況不同不要自己當醫生喔
🔸#小雞翅為何最近都戴眼鏡是造型嗎?...
#小雞翅視力相關
#兒童視力相關問題整理
我們目前矯正視力約一個多月
之前一直有媽媽在問視力的問題
一開始我還在錯愕中
不是很了解所以也不敢亂回答
剛好今天矯正到一個小段落
可以簡易回答一些常被問的問題
#但每個孩子狀況不同不要自己當醫生喔
🔸#小雞翅為何最近都戴眼鏡是造型嗎?
我們是「先天性散光」+「遠視」
目前戴眼鏡矯正中,還不確定要戴多久
持續追蹤會再記錄一下
🔸#怎麼發現小雞翅眼睛有問題的
有什麼症狀可以預先發現嗎 ?
她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超級正常
只是有一次她眼睛說很痛兩三天
帶她去看眼科我堅持要一起做檢查視力
原本是小班這學期要檢查但剛好停課了
後來醫生說她眼睛痛是因為過敏引起
不是因為視力有什麼關係
孩子在成長過成中眼睛小過敏是正常的
通常兩三天會自行治癒
但如果真得嚴重的話要就醫點眼藥水治療喔
🔸#為什麼會有散光 ?
是姿勢不良或是常看3C嗎 ?
很多爸媽以為光線太暗姿勢不好看太多電視
但事實上我們不是很常讓她看3C
因為我很怕她近視,我都一直很注意
她上學期間幾乎都沒有什麼在看電視的
#先天性散光是跟遺傳有關係喔
眼球的球體是正常的=正常圓弧狀且平整面
但是有一些孩子是天生是橢圓狀
且是不平整的弧面
光線進入眼球後並不會聚焦成單一個點
散光也叫做亂視
比較容易視力模糊或疊影
🔸#什麼是遠視 ? #跟近視不一樣嗎 ?
遠視就是清楚的看到遠處的物體
但是很難集中注意力在近處的物體
小孩子或多或少都是有一點遠視
隨著長大一點遠視的狀況會越來越好
慢慢的達到正常的視力=正視
醫生說三四歲可以接受有50度至100度的遠視
遠視→接近正視→近視
她目前遠視是還有兩三百度
代表她大腦中的「視力發展區域」比較慢
如果妳的孩子目前視力是正常的
同時也代表更要好好注意了
過早接觸3C很容易加速遠視的消失
甚至轉變成近視喔
🔸#為什麼一定要戴眼鏡?
沒有別的治療方法了嗎 ?
對! 不要相信仿間傳說的療法
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期
目前沒有任何藥物或方法可以治療
只有「堅持戴眼鏡」讓大腦刺激視力發展區來提升視力
🔸#何謂治療黃金期 ?
視力的黃金期約為3-7歲
如果一直以來妳的視力看東西一直是糊楜的
那妳的大腦就會告訴妳「模糊的東西這是正常的」
遠視跟近視如果錯過黃金期
就要小心變成「弱視」
所以目前能做的就是
1)戴上眼鏡 2)持續眼力訓練
⚠️7-8歲視覺神經停止發展了⚠️
#沒治療就是會變成久性弱視無法回復
即使戴眼鏡一樣看不清楚喔
所以三歲就可以帶去給醫生檢查了
遠視的眼力訓練就是給眼睛很多刺激
拼拼圖/玩小積木/畫畫等等都可以
🔸#遠視可以看電視嗎?
她目前是因為眼睛的視覺神經系統
沒有得到足夠的刺激
而處於發育遲緩的狀態
所以看電視跟看書對她是有幫助的
感覺得到一個「特許令」的感覺😆
但如果妳的孩子是近視的情況
那過度用眼真得會導致近視嚴重或者散光度數加深喔
🔸#家長的態度面對及心理調適
一開始我也是滿錯愕的
一路以來我都很重視3C控管應該不會近視
但沒有想到不是近視竟然是遠視 ?
我老公也很自責是不是自己視力不好影響到她
但醫生說這也不完全是遺傳不要想太多(?)
不曉得是不是安慰我們的
但想這些也不能改變什麼現狀🥺
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幫助她 #堅持戴好眼鏡
看遠看近整天都要戴著(除了洗澡跟睡覺)
爸媽也要正向的心態小孩才會接受自己
例如:)
在孩子面前說「明明好好的怎麼會這樣子」
「難道就要一直都戴著眼鏡了嗎?」
爸媽的擔心盡量私下討論才不會影響孩子
→改成爸爸媽媽都一起戴眼鏡
我們戴眼鏡一樣很可愛
而且我們之後會看的更清楚喔👍
搭電梯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人問
「怎麼這麼小就戴眼鏡了」
「妹妹妳電視看太多齁~」之類的
要教她說明「我遠視啊我正在矯正喔」
要讓她知道矯正視力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
跟其它小朋友不一樣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我們現在矯正才有機會以後變的更好
這社會真得到處充滿奇怪的眼神但不用在意
生活也不是為了別人而活
其實不需要管別人說什麼
爸媽要從小給孩子這樣的信心跟勇氣
#生活是自己的
🔸#幾歲要帶去做視力檢查呢?
孩子三歲就可以帶去檢查視力嘍
去之前可以先做功課找一些信賴度比較好的醫院
現在的科技滿發達了應該是不至於誤診啦
我們看過兩家診所想說交叉比對醫生的說法
是想聽聽看醫生對於後續照顧上的說法有什麼不同
小孩要檢查視力之前可以先教C或E的缺口方向
也可以先打電話先確認診所或醫院
檢查的時候是用C還是E也可以方便訓練
現場也比較不容易亂比造成誤差
以上是近期一個月矯正以來的常見問題
這件事情換個角度想也不完全是壞事
1. 我們發現的早還在黃金期內
2. 醫生表示矯正效果會是樂觀的
3. 她現在看3C我比較放寬心,
想說也是一種刺激OK的
正向思考真的很重要
不然我還在傷心中啊🥺
之後矯正的後續我再來分享
希望幫助到有需要的爸媽💛
在家弱視訓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是澄澄專欄🤣
因為在IG提到澄弱視矯正大躍進的事,突然又有好多私訊關心&詢問,這邊一起回覆喔!
澄為什麼戴眼鏡?近視嗎?
弱視是什麼?遺傳嗎?
怎麼發現高度散光造成弱視的?
弱視需要矯正嗎?幾歲要矯正?
➡️ 以上問題都直接錄成podcast一集節目了,用聽的應該比較快😆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p2qxt9fl5d60873last3dkc/platforms
澄目前戴眼鏡+上訓練課,大概兩個月了,矯正視力從原本的0.2、0.3進步到0.9、1.0✨
很大的進步也讓我們好振奮!
雖然散光是天生的、不可逆的,但至少弱視的問題能排除,就趁黃金期好好矯正吧~💪
上中班的澄,大概是沒有姐姐可以依靠,整個成長很多!獨立很多!(看八時候到了自然會獨立,不要急著逼孩子獨立🤷♀️)
戴眼鏡讓他看得清楚後,對學習也更有興趣,有積極、想學的主動性,才能真正專心、用心,然後在其中獲得成就感~正向循環
最明顯的就是他以往對什麼事都興趣缺缺,現在是什麼都很好奇!對世界有更多觀察、更多的感受,開學第一天發現學校行政阿姨剪了頭髮,阿姨開心地與我分享:「全校只有他發現我剪頭髮耶!」我笑著、心裡感動著,澄之前對其他人、其他事真的都不太關心啊~😅(現在回想,也許他就是看不清楚才無感的啊⋯⋯)
現在每天有無限多個為什麼,也因此邏輯性更好、思考的機會更多,不要小看生活,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
「看清楚」對一個正在認識世界的孩子來說,真的好重要~👍(所以還在猶豫散光要不要讓孩子戴眼鏡的家長,請認真考慮、與醫生討論,比起旁人的閒言閒語,孩子的未來才是我們該重視的!)
之前喜歡大面積的塗鴉、創作,最近也開始喜歡小範圍的著色、繪畫,這些也是在視力訓練課中有練習的片段,除了小肌肉發展外,手眼協調能力也在加強~最近連媽媽的著色本都翻出來畫,還畫得津津有味😆
「馬麻~我畫一個彩色的屋頂給你!」
「我的魚要很多很多顏色喔~」
「馬麻你看!我都沒有畫出去外面,我真是個天才!」(這句看花木蘭電影學的🤣)
看到你一點一滴成長進步
媽媽也覺得好慶幸,能陪著你❤️
孩子,你不是我的成就,你是你自己,我只是那麼幸運能陪著你而已~
在家弱視訓練 在 記者媽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歡迎轉貼分享
這陣子許多學校都展開體育班招生~
今天想跟大家來聊聊 #體育班 (下有案例,文長 慎入)
關於體育班以前的印象就不說了
現在的體育班已經大不相同
就是因為過去的印象~
所以體育班更講求兼顧學業和培養品德
並非是因為體育班而讓孩子變不好
而是體育班讓孩子有多一條路可以選擇
或許真的有孩子不太會讀書、不愛讀書
但透過了體育班導師和教練的督導
以及整個團隊的學習氛圍
讓孩子開始知道學習的樂趣和方法
以下~是一位體育班(角力隊)家長的分享
我完整轉述~也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體育班
➡️這是一個1% 的故事⬅️
小王,是一個早產兒,打從娘胎出生以來體質虛弱,氣喘、皮膚過敏等屬於家常便飯,還有先天弱視需要矯正,看在爸爸媽媽的眼裡,倍感心疼,費盡苦心,全力照料。
進入國小後,學校給予輔導,學習能力測驗結果為平均值以下,其中,「處理速度」項目,長年施測結果都是1%,換句話說,100位中,只贏一位。就在爸媽擔心不已之際,學校輔導老師建議小王從事運動,以刺激處理速度之發展,更請小王媽媽,就小王參與運動前後的處理速度,加以比較,看看運動可否提升。但運動對小王而言談何容易,先說如羽球、桌球需要高度手眼協調之運動,當然可以刺激小王發展,但是連球都打不到了,沒有任何興趣可言,又如何持之以恆的發展呢?
就在此時,角力這項運動出現了!在鄭凱文教練及師母蔡佩靜教練的積極經營下,秉持因材施教,不放棄每一個孩子,鼓勵每個孩子正向發展,且角力運動,著重全身訓練及臨場反應,四肢發達後頭腦不簡單等特性,一一展現在每位角力隊員的身上。
小王爸媽如獲至寶,馬上讓小王加入角力隊。起初,小王從基礎的護身倒法、跑步、全身柔軟操學起,到伏地挺身、攀繩等基礎體能之養成,再到了解角力規則、訓練角力技巧、對練等等,無一不是在兩位教練如父母般的細心呵護下,小王逐漸成長茁壯。
令人吃驚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小王開始在比賽中嶄露頭角,每每以迅猛速度、奮戰不懈贏得比賽,即便比賽輸掉了,也都展現強大氣場。小王屢屢獲得鄭教練誇讚為「猛將」,學業成績則都保持在前段,也獲得導師誇獎。
至於小王的1%,現在是百分之幾呢?小王沒有再接受測驗,因為不需要!小王逐步朝1%邁進,至少,不會是100位只贏一位了吧。
各位家長,想要知道小王以後的發展呢?不用懷疑,現在就讓您們的寶貝跟小王一起,加入角力隊,加入鄭凱文教練及師母蔡佩靜教練的循循指導,接受這項美好運動的洗禮吧!
附註:中正國小角力隊,從訓練到比賽,從吃飯到住宿,食衣住行等等開銷,都不用收一分一毫的費用,更婉拒單一家長的贊助。天啊,哪有這麼好的事?是詐騙集團嗎?當然不是,答案就是中正國小角力隊!
#歡迎轉貼分享
#5月17日中正國小體育班招生說明會 #歡迎參加
非常感謝家長願意分享,為了體育班招生,大家就像是一家人,開始集思廣益,甚至主動寫出自己孩子的經歷,真的很令人感動。
在家弱視訓練 在 謝欣芷x愛唱歌 Happy Sing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欣芷碎碎唸-手術」
一直到今天才有心情和頭腦來寫這篇,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米粒內斜視的醫療過程。
米粒天生眼部的小肌肉就發育不良造成內斜視,從出生就可以看到他很明顯的兩顆黑眼珠往內轉。
做了一下研究發現五六個月前孩子的眼球都還在成長,所以要怎麼治療醫生通常會到六個月以後才具體告訴我們,因為疫情我們六個月後才看到小兒科醫生,確認眼睛是有問題後,轉診到兒童眼科,這一等就又等了半年,小米粒一歲的時候我們終於看到了兒童眼科專科醫生。
醫生用五彩的聲光玩具搭配專業的器具做了檢查測量,證實了小米粒是兩隻眼睛的內斜視,他每次看東西的時候是輪流使用兩隻不同的眼睛,所以目前沒有單眼弱視的疑慮因此不用戴眼罩訓練,他也不是遠視造成的斜視,所以戴眼鏡矯正也無效,最後醫生說,唯一能改善的就是做手術,而且要越快越好,因為要搶在十八個月以前的黃金時期做手術。
這裏的醫療平常雖然很慢,但如果醫生認為很緊急,系統就會很快地動了起來,我們半個月內就見到了兒童眼外科醫生。
那天的檢查很漫長,測量技師先測量小米粒的斜視角度後,住院醫生先進來檢查,重複的動作一直做,想睡覺的小米粒被弄得極為煩躁,需要點瞳孔放大劑的時候,小米粒手腳並用的踢啊抓啊,眼睛閉得緊緊的根本無法打開,我一邊心疼一邊靠蠻力抓住孩子,才不知道有沒有成功的滴了眼藥水在眼睛裡(或眼皮外圍),然後,我抱著一邊有睡意一邊啜泣的孩子,等待瞳孔放大。
半個鐘頭後,住院醫生來檢查,沒睡著的米粒心情已經很不美麗了,還要被光照來照去被醫生摸頭,從頭哭到尾然後醫生宣布,瞳孔還沒放大可能還要再點一次眼藥水,媽媽心裡晴天霹靂。
再一次的掙扎暴走,再一次的蠻力固定,終於撐開眼皮看著眼藥水滴進去,然後他沈沈地睡去。
我背著他在檢查室內來回的走著,輕輕拍著他,孩子啊!在這短暫的時間內充一下電也好。
半小時後,住院醫生回來檢查,沒睡飽的米粒仍舊哭鬧,住院醫生感覺很無奈,但還是手不停歇的用儀器追著動個不停的頭和淚眼汪汪的眼睛做測量。
然後我們聽到一個很沈穩很慈祥的聲音跟我們打招呼,小米粒立刻安靜了下來,那是我們的主治醫生,一位慈祥爺爺。
醫生爺爺仿佛有一種魔力,小米粒從頭到尾一聲不響的配合做完了爺爺醫生的檢查,還對著醫生爺爺微微笑。
醫生爺爺一邊跟他玩,一邊用和緩的口氣跟媽媽說,這需要馬上動手術,我讓我的秘書幫你安排下週好嗎?因為斜視的角度很大,第一次手術的成功率為50%,第二次手術的成功率為80%,你要有心理準備我們可能會需要一次以上的手術。
我是全心信任醫生派,我相信醫生的專業和經驗會做出最好的決定,再看醫生之前我也有看過一些類似案例早有心理準備,於是向醫生說,做您覺得該做的,我會全力配合治療。
隔週,我們做了第一次手術,那是一個一小時的小手術,但是需要全身麻醉,所以前一天晚上過午夜後就不能進食,原本我以為米粒會因為肚子餓而哭鬧,還好去醫院的路上安靜祥和。
等待室裡我帶了玩具給米粒,他有些害羞倒也覺得一切都很新奇,護士來幫他的手塗上一點麻醉藥膏,那是待會要把點滴針刺進去讓他不會痛的,麻醉醫生先來講解麻醉流程,醫生爺爺也來了,確認了一切之後,我穿上無塵衣,抱著孩子進了手術室。
手術室很大,他躺的那張床很小,把他放上床時他開始掙扎,也許是因為這樣,原本要用注射方式來麻醉改成用面罩的方式,原本爭扎的孩子一下子就睡著了。
說實話,雖然之前小花生也有被麻醉藥放倒的經歷,看著自己的孩子在自己面前突然眼睛一翻就睡著的感覺,是有些悲傷的,走出手術室,邊走邊祈禱,希望手術平安順利啊!
一個小時後,醫生爺爺到等候室找我,「媽媽手術過程順利!現在我們就等他的大腦看能不能適應新的肌肉位置。」手術順利就好,這句話有如天籟。
看到孩子的時候他還在睡,或許是早上太早起,或許是遇上他的午覺時間,總之他怎麼叫都叫不醒,護士嘗試著用濕毛巾擦他,用冰棒冰他的嘴唇,用衛生紙搔癢他等一切醫院裡常用來叫醒小朋友的方法都試過之後,我們決定讓他再睡一下下,於是就在重複的試圖吵醒他和再睡一下下中過了兩個小時,正當麻醉醫生過來關切是否要用藥把他叫醒時,小米粒醒了,並且吃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根冰棒。
回到家後爸爸媽媽的試煉才開始,不能碰水不能吹風怕灰塵不能去光線強的地方這些都沒什麼問題,反正疫情都關在家裡,但那個連續兩週一天要點四次眼藥水是一個超大的問題。
我得先用他的小毯子把他包裹起來固定手腳(醫生教的方法),然後媽媽固定頭撐開眼皮爸爸點眼藥水,每一次點眼藥水都是一場掙扎的戰鬥。
他還是那麼小的孩子啊!他無法了解為什眼睛一直有刺刺的感覺但媽媽都得守在旁邊不讓他揉眼睛,他也無法了解爸爸媽媽為什麼要往他眼睛裡面滴東西,他不喜歡啊非常的不喜歡啊!
於是從手術後他開始夜夜每隔一兩個小時就啼哭,我得時時刻刻抱著他睡安撫他,小兒科醫生說這是心理的創傷,只能靠時間讓他忘記這一段回憶,這個情形,過了兩個月才慢慢好轉,每個抱著他的夜晚,都很漫長。
兩個月後,小米粒眼珠比以前靈活的轉動,但還是會轉回原來內斜視的地方,於是安排第二次手術。
上週終於在一歲半前做完了第二次手術,點眼藥水的過程和夜夜啼哭的現象,現在正重新上演中,至於這回手術結果如何,要再等六週才能見分曉。
寫下這些,是因為我發現網路上這類的經驗分享很少很少,當我徬徨無助的時候,有一位在這裡默默關注我的朋友自動的聯絡我,跟我分享她孩子動內斜視手術的經驗,因為她在我身旁,讓我有一個心靈上的依靠,也因此才能做好很多照護上的心理準備,為此,我非常感謝她。
我也曾責怪自己,是不是那時候懷孕一直吐沒營養讓孩子眼睛發育不良,是不是懷孕時巡演工作太累沒照顧好?在覺得徬徨時,我曾經有責怪自己的那一段時間,所以當身邊有一個跟妳有同樣經驗的人出現,用溫暖的話語說著她的故事給妳聽時,妳會覺得原來還是有人在旁邊伸出手讓妳緊緊抓住的。
所以我把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寫出來,如果妳也有類似的經驗,那麼不要覺得自己是一個人,不要責怪自己,育兒的路上,我的手在這裡,醫生的手在那裡,家人的手在你周圍,抓住他們,我們一起勇敢樂觀的面對。
喔!打這篇文章的同時小米粒又在哭了,我要去抱他了,順便想一下明年演唱會要說什麼新故事給大家聽好了,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