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土沉香樹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土沉香樹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土沉香樹苗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萬的網紅龍應台 - Lung Yingtai,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有個村落叫台北 《純粹大武山》 你會以為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村子。 紫紅色的一串香蕉弓,像一支蓄飽了墨水的大毛筆,優雅地伸出圍牆,伸到街心,然後呢,有如甩水袖的姑娘,娉娉婷婷垂下。 灰牆老屋還跟翩翩舊瓦依靠在一起,而院子裡的大樹,盡是這兒的人一代又一代從小時候就看過、爬過、吃過的樹...
土沉香樹苗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個村落叫台北 《純粹大武山》
你會以為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村子。
紫紅色的一串香蕉弓,像一支蓄飽了墨水的大毛筆,優雅地伸出圍牆,伸到街心,然後呢,有如甩水袖的姑娘,娉娉婷婷垂下。
灰牆老屋還跟翩翩舊瓦依靠在一起,而院子裡的大樹,盡是這兒的人一代又一代從小時候就看過、爬過、吃過的樹,有時是結實纍纍的芒果龍眼,有時是撲鼻清香的樟樹,或是鬍鬚婆娑的榕樹。
芒果和龍眼會把枝椏壓得低低的,讓濃綠的樹枝樹葉撫摸著舊瓦,有時候,還讓舊瓦縫隙裡長出一株意外的小樹苗。
樟樹榕樹會越過籬笆,灑一些榕子和弦月形的葉片在人行道上,於是每個踩到榕子的人,每個拾起葉片揉一揉湊到鼻尖聞樟香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想起玫瑰般的童年。
在這個大村落裡,穿著花衣的大媽隨性就在小公園旁的麵攤坐下來,吃一碗牛肉麵,和老闆聊天,她相信這街坊就是她的村;那沈默開車的,在駕駛座前掛一個幸福美滿符,符在車潮光影中竟是異樣地分明。他相信他是受保護的。
在這個大村落裡,凌晨兩點,放下書,我走到落地窗前往下看,這麼空的街道,此刻紅燈悠然亮起,那夜行的孤獨者,彷彿騎著他的馬,在秩序的荒野中,停下來;宇宙都空了,只有他自己,守著一盞深沉無言的紅燈,他很篤定。
如果大城有村落的感覺,代表這城裡的人,還記得自己兒時的村落,也沒忘記土地的溫度。
土沉香樹苗 在 文汶 WEN W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週末午後,沉澱心靈,喝杯咖啡,壯遊人生
by 小編
《月光下的土地心跳》陳文茜專欄
「每個年齡,都有每個年齡相匹配的煩惱;無一例外。每個年齡的煩惱,都會在那個年齡的地方,安靜地等著你,從不缺席。」
我給年輕人壯遊的第四站:澳洲或紐西蘭,克服「少年維特」必然的煩惱,並且學會更踏實的生活態度。現在到澳紐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但多數擠在雪梨、奧克蘭,咖啡館或餐廳,非常可惜。如果今年我才二十初頭,擁有強壯身體,我會找一個紐西蘭農場打工。
紐西蘭是一塊從南極分離出來的土地,它的自然風貌與動植物生態,充分顯示極地風景;她的地景及文化都像一個從苦難戰爭中逃出來的孩子。當地的子民沒有過度的慾望,生活簡樸,崇尚自然,寧靜而且感恩;這種心情很像頓悟修練後的老道士。
一個年輕人來到此地,而且從事農場工作,鍛鍊的將不只是體魄、英語,還有心志。
在工業社會革命之前,農業社會如果一年GDP成長1%,就是不得了的盛世;即使GDP為零,表示那一年沒有天災與人禍,舉國歡騰。紐西蘭的許多農莊主人,至今還保持著這種態度。種植奇異果的農場,以科技身分證追蹤每一個奇異果的成長、收成、及品管;誠實,使得紐西蘭的奇異果透過自由貿易銷售世界。即使使用了高科技認證,農民仍然每日小心翼翼日出而作,日落而憩;對他們而言高科技只是加強了一名農夫出產農作物的品質與生產總量管制,那種敬天的古老文明從未離開。
一顆種子、或一棵小樹苗,植入土裡,土不能挖太淺,也不能太深,一絲馬虎都不得;雨多了,不澆水;陽光大了,可能一天噴水一次或者兩次。你偷懶一天,一點點,明天它就以枯萎的模樣回答你,前功盡棄。
年輕人,最糾結的莫過於少了毅力,卻擁抱太多煩惱。但事實上不論未來你做什麼,使你不會後悔、不斷累積實力的,惟有學習做事腳踏實地、不分大小事皆全力以赴的敬業態度。
在農場的日子,一片麥田從一粒種子、長成、直到終於發芽了;此時農夫沒有猶豫,在麥田最完美、迎風搖曳的時刻砍掉麥桿,收成麥穗。於是麥田又回到光禿禿的一片,然後一切從頭開始。農夫不可猶豫最好的收成季節,過熟了,麥穗即空;農夫不能感傷一切重來,那是他下次收成的保證。
農場的生活,你沾汚了身體,卻洗滌了乾淨的心。你漸漸明白,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不能猶豫也不必感傷。你無法真正擁有什麼,只是不斷周而復始地經歷。用一顆瀏覽的心,看待人生,得與失、隱與顯;都不過是生活札記中的一頁。
而作物生而又死,死而又復生。今年的欠收,不必然是明年的失落。農民有一種與天與地特殊的感情,他們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生命無所謂長短,無所謂歡樂哀愁,無所謂愛恨得失;一切都會過去。
在農場的日子:無論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解渴的水,吃飽食的粗食點心,它們都是生活上難忘的妝點。
在和大自然作物的相處中,你會發現越來越喜歡這樣的人生,不訴苦,不煽情,不靠苦難博取同情。世間萬難中, 每個人都還在按部就班的生活,早起的麥片,月下的馬鈴薯加魚排;農夫們日夜生息、世代繁衍。或許平凡漫長的一生充滿辛苦,但卻被農人們當成遊樂場,一點點豐收,即是上天莫大的賜予。這大概才是人生應習得的意義;無論如何只要還能生活,就值得歡喜。
我們都喜歡《小王子》,《小王子》中有段名言:「用心才能看見真實。真正重要的事,用眼睛是看不見的。」七年前,我在紐西蘭的農莊裡和當地工作女孩聊天,她説:經營一個牧場兼農場,妳只能向大地臣服。你對所有努力的結果沒有把握,只能相信上天不會辜負有心人。她在農場工作二十年,養殖山羊,也整理莊園。同一品種,同一時間種下的樹,有的荗盛,有的枯萎。你看不清土地為何如此分類了它們的不同命運;但是當你用心感受葉片的變化,日照的差異,你會漸漸明白什麼狀況下,植物會活得更好。她常常在月光下唱歌給植物聽,她相信它們感受了她的心跳。
有一天,當你年老,有人問你,人生的哪一段時光最快樂,也許,你會毫不猶豫地說,在農場的時光。那時,虛榮不存在,日子知道太陽、溫度、雨水、月亮。那時覺得身體承受很大旳壓力,精神上卻清楚感受:自己活得多麼清醒而飽滿。
土沉香樹苗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台灣第一大神木,睽違五年的重現人間 >
神木,一直是台灣廣袤的山林裡,如神明般,受人景仰與讚頌的偉大存在。
台灣人,對於「神木」的形象一定十分熟悉:新中橫的“台灣第二大神木”鹿林神木與夫妻樹、司馬庫斯巨人般張開雙手的巨人神木、觀霧的檜山1、2號神木、阿里山新地標香林神木……祂們散居在雲霧繚繞的山林裡,靜靜地俯視那川流不息、滄海一粟的遊人們。
這些生機盎然的老者們,是上帝手植的樹苗,深深扎根於這片美麗的土地,千年如一日與山林榮枯。看著他們,就是看著台灣山林的歷史,那依然在成長、誇耀著台灣有多麽壯闊的偉大史官。
但今日,大部份的人都似乎不曾聽過、見過,那彷彿已經被世界遺忘、傲視台灣所有已知神木的「王」、立於眾神頂點的「台灣第一大神木」。
祂,是誰?
祂,在哪裡?
祂,現在好嗎?
------------
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與雪霸國家公園,是樹王的的侍者,青龍白虎般守護著這眾神的頂點,讓祂靜靜隱居在那已深不可達的山林之中。
龍蟠於雪山山脈深處、大安溪之源,兩千年來鎮守著、並以之為名的,便是台灣樹界的王:樹齡2500年、樹高55公尺、樹圍20.8公尺、直徑6.62公尺的超級大紅檜,「大安溪神木」。
1967年,國民政府以美援成立的大雪山林業公司,在雪山西稜進行伐木區測量調查時,發現了祂。當時樹王巨大無比、銅牆鐵壁般聳立的身姿震懾了在場所有人,於是參與人員極力建議將祂保留為母樹,從此祂便逃過了金斧之難、存活至今。然而,祂身邊相伴千年的同伴們,卻隨著林業的開發,順著長達幾百公里的大雪山林道系統,一一揮別離去。
林道帶走了神木,卻帶來了遊人。
1992年雪霸國家公園正式成立,位於國家公園內的大安溪神木經過媒體的大肆報導,始得世人知曉。自此因伐木終結而沒落的大雪山230林道,又託「樹王」的威名,再度熱絡了起來。
但好景不常,1999年921大地震重創台灣,連帶摧毀了台灣山區幾乎所有的林道。以往能驅車直達的山,頓時成了最荒遠不可達的化外深林,欲前往者只剩雙腳能使,少則半天,多則數天。
人,劃傷了山、帶走了樹;傷痕是路,帶來了人;最後山林又抹去了林道、阻絕了人、回到那原始的曾經。
從此,自大雪山森林遊樂區最深處的小雪山旅遊服務資訊站啟程,最快也要「整整三天」腳程的大安溪神木,又回到了從前那靜謐歲月,悠悠然閑居於深林之中、漸漸的被世界給遺忘。偶而,才遇見一兩組懷古的探險者,不畏嚴重崩塌的林道、險惡斷崖與芒草吸血蟲的阻隔,來到祂的腳下,深深拜服讚嘆。一般人,只能在小雪山旅遊服務資訊站前,遙望那深山,向祂行上深深的一禮。
大安溪神木最後一次的公開影像紀錄,是2010年的事了。在那之後,嚴重崩塌的林道變得更險惡猙獰,峭聳的崩壁懸崖,讓探訪者大都鎩羽而歸。我在今年春天前往探訪後,崩壁坍塌,已無法橫越;大安溪神木,又再度沉眠在那幽深荒遠的山林中。
大安溪神木,目前活得非常健康蒼翠、鬱鬱蒼蒼,樹體狀況在台灣眾神木裡也是名列前茅。樹王,像一座高聳的城,隱居大安溪谷中,千年如一日。那2000年時象神颱風吹斷的3支巨大主幹,好像昨天才落地一般,時間在樹王身旁是靜止的。站在樹旁欄杆前,一切彷彿回到15年前那個林道車水馬龍的年代,渺小的站在祂跟前,無法克制的不斷讚嘆、歡呼這份能夠一謁的榮幸與幸福。
「這,就是台灣最大的樹吧!這片山林,真的太美妙、太偉大!」
福爾摩沙這座島嶼,還有太多深不可測的廣袤山林,住著無法想像的巨大神木,默默的守護著這片土地與人。一如隱居深山的大安溪神木,有著「台灣第一」的威名,卻謙卑的與我們共享天地、同飲甘泉。這座島上的人們,能與這樣穿越千年巍然聳立的和藹老者們一起生活著、前進著,真的是一件很幸福而、獨一無二的事。
在如此巨大的「奇蹟」面前,渺小的我們只能謙卑,並且用盡全力,守護這片無可取代的寶藏山林,如同祂千年以來一直守護著我們一般。
謹將台灣第一神木,大安溪神木的英姿現況,獻給所有喜愛台灣山林、與熱愛台灣這片土地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