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土地增值稅是什麼稅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土地增值稅是什麼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土地增值稅是什麼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土地增值稅是什麼稅產品中有9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又一間家樂福要熄燈了 ...】 繼高醫家樂福熄燈,昨日傳出愛河家樂福店,也即將熄燈 … 愛河家樂福是我從大學時代,社團聚餐、登山採買的記憶,相信很多高雄人也在愛河家樂福有各種家庭、親友聚會、與另一半的生活回憶; 不過,家樂福的用地,是跟南和興產承租的,2年後租約即將到期,而在昨天,南和興產...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20的網紅姚文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知道嗎?市府要能夠還債,有兩個方向:一、收入增加。2、花費減少。究竟柯文哲的「還債神話」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呢? 我們從柯市府的財務狀況看起。 首先,統籌分配款實撥金額,郝龍斌時代三年共1066億元、柯市府三年共1216億元,柯市府比起郝市府增加了150億元來自中央的統籌分配款,先天上就有比較多...

土地增值稅是什麼稅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1:14:04

#八百回合經濟談⁡ 〔#桃園市普發五千?政府:#挖某錢~~~〕⁡ ⁡ ⁡ 7 月 27 日,桃園市議會國民黨團的市議員徐玉樹在臨時動議中提案,提議桃園市民每人普發 5000 元。⁡ ⁡ 相較於民進黨議員蔡永芳在其後所提出的「針對生活陷困的市民」另行補助,徐議員的提案獲得了在場出席議員的多數同意通過。...

土地增值稅是什麼稅 在 竹科張太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23 11:48:42

這幾天我真的體會到,真正的快樂是不計較 最近我的line 壞掉,任何訊息、來電都不會顯示,一直重新設定一堆東西,就差刪掉再重裝app這一步了。 所以我決定把我的對話紀錄部分刪掉,看這樣是不是容量釋出一些出來,通知就會好了。 / 我花了時間逐一檢查對話紀錄,不重要的就整個聊天室刪掉,一路追朔到2...

土地增值稅是什麼稅 在 吳文遠 Avery 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3-03 02:15:14

林鄭抗疫無力施政無能 財政預算救市不救人可恥 設立失業援助金 全民派錢一萬 《財政預算案》即將公佈,財爺陳茂波不斷呷窮,一早打開口牌說今年赤字高達3000億元,要「睇餸食飯」,重申政府財政資源有限,施政措施要分優次。政府的優次是什麼呢?一方面,林鄭政府封區措施顛三倒四,擾民極甚,成效全無,導致市面...

  • 土地增值稅是什麼稅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22:56:32
    有 2,693 人按讚

    【又一間家樂福要熄燈了 ...】

    繼高醫家樂福熄燈,昨日傳出愛河家樂福店,也即將熄燈 …

    愛河家樂福是我從大學時代,社團聚餐、登山採買的記憶,相信很多高雄人也在愛河家樂福有各種家庭、親友聚會、與另一半的生活回憶;

    不過,家樂福的用地,是跟南和興產承租的,2年後租約即將到期,而在昨天,南和興產以以單坪119萬元,總價42億元售出給建商豐邑機構。

    未來,家樂福預期將消失,取代的是河景第一排建案。

    對我來說,這真的不是好消息;因為新建案我應該是買不起,但是,消費得起的家樂福,要消失了。

    --

    最近高雄房市到了一個近似瘋狂的狀態,最近的問候語是:「台積電要來,附近房可以投資!」我昨日聽聞房仲描述的情況是,前一周900萬交易的房子,在隔一周交易轉手,1100萬成交;親友間互相提醒,有錢趕快買,某些地段原本待售的房屋,瞬間下架。

    這樣瘋狂的房地產交易,對於崩世代的人類來說,真的不曉得世界怎麼跟想像的不一樣 … 房子變成投資商品,不會奇怪,但是對於僅是傳聞中的台GG,高雄產業轉型還沒發生,房產的轉手熱度已經炒上天。

    --

    包含過去的高醫商圈家樂福、美奇萊,在近幾年陸續熄燈,也很多高雄人反映:高雄的 #夜生活好像逐漸消失中,晚上經過那一帶,原本閃亮的招牌,如今已下架,夜間一片寧靜,看著已逝去的高醫商圈風華,心中不免一陣難過,出售土地及投資在資本主義掛帥的社會中,不是新鮮事,但若牽扯到 #公共利益,就是我們需要關心的事了。

    這些土地的持有者:高雄的最大地主「南和興產」,原本南和興土地在創辦人陳啟川堅持下 #只租不賣,但近年來,陳家子孫對於當初的祖訓,有了不同想法,開始將手上持有土地大量出售,光是曾經公開報導的資料,從2014年起,南和興產在高雄的土地交易總額,將近300億元。

    其中的「眉角」在哪裡呢?

    ⚠南和興如何利用 #土地交易證券化 繞過土地法規範?

    簡單說,透過土地交易證券化,表面上,土地所有權還是在南和興手上,但實際上,土地處分的決定權,已被外資股東介入

    ⚠土地資本證券化,用證券交易的方式,把南和興58%股權賣給香港 #亞太置地集團(APL)在台灣成立的公司 #德高置地。

    德高置地共成立三家公司,再轉投資成立達原、願興、致力、期昌、程凱、致德六家子公司,用這六家子公司,取得南和興董事會及監察人過半席次,實質掌握南和興產的運作。

    但,因為名義上還是南和興的地(本國法人),所以台灣 #土地法 中,對於外國人買賣台灣土地的規範,在這邊不適用*

    亞太置地透過子公司代表,入主南和興之後,先是拋售大量股票,先拿回20億元;再來又一次減資,將減資股款都退回股東(最大的股東就是自己),又拿回20億現金,入主南和興第一年,就拿回40億元現金。

    🔺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在大筆交易中,應該繳的稅完全被豁免,有關土地交易的稅收如土地增值稅完全收不到,只能收點皮毛如證券交易稅。外資賣地賺贏,高雄商圈凋零,這就是高雄商圈式微的進行式。

    *根據《土地法》第17、19、20條,外國人取得台灣土地,必須經過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核准,並且在 #移轉、#設定負擔或租賃 上有限制,但,外資藉由取得台灣公司股權,操作被認定是本國法人的土地交易,而避開外國人在台買賣租賃土地之限制。
    --

    偏門研究員 KUN 表示:「愛河環境隨著近代的整治下,沿岸的住宅大樓如雨後春筍般建起,無敵水景造就極高的房市價值。家樂福愛河店土地賣出後,未來應該也是以住宅大樓為主要發展,不過眾多高大量體的座落,是否會影響愛河的景觀品質仍需慎重思量,畢竟愛河是高雄重要的文化觀光資產,期待未來有更全面性的都市設計準則,針對愛河周遭的新建建築詳細規範其量體配置、材質顏色、開放空間等,把美好的城市河岸風景延續至下一世代。」

    未來的愛河畔,在土地變賣之後,應該還是難免成為河畔高樓,除非,建商有讓我們跌破眼鏡的選擇,否則只能看著房價成為年輕人越來越不可及的夢幻數字,而大多數的高雄人,再一次失去逛賣場的小確幸,河景第一排,將成為少數人及投資客的專利。

    面對愛河家樂福即將熄燈,你的感覺是:

    高雄房價起飛👍
    我最喜歡逛家樂福了🥲
    可惡,以後要去哪裡尬推車😡
    期待新屋落成❤️

    #你的事就是阿凱的事
    #愛河商圈式微進行式

  • 土地增值稅是什麼稅 在 蘇家宏律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21:42:05
    有 437 人按讚

    出借名字給別人買房,「借名登記」會有什麼事嗎?

    小則背債,大則詐欺

    有人問:親戚借我名義登記買房,房子登記在我名下,也沒有犯法,這個忙應該可以幫吧?

    為什麼親戚不用自己的名字買房呢?

    1. 他自己的權利用掉了,用你的權利(例如: 一生一次的土地增值稅自用住宅稅率,銀行首購利率)

    2. “節省”稅賦,分散他的”所得”,因為所得稅是累進稅率。

    3. 親戚欠債,名下不能有房產。
    …..

    但如果這位親戚繳不出銀行貸款來,親戚跑路了,銀行房貸就要你繳,因為你是借款名義人,銀行不管你是”人頭”,你就是法律上契約當事人,要負責還款。

    等你把錢還銀行之後,再找這位親戚要,如果你找得到他的話。

    更慘的是親戚有”超貸”,用假的買賣契約(實際上房子市價只有800萬元,但契約寫1500萬元)向銀行貸款1200萬元,這裡面的價差00萬被拿走,所以就算把房子賣了也不夠400萬 要還。

    更慘的是,因為這涉及到偽造文書、詐欺等刑事犯罪,人頭也會遲到吃上官司,因為法律上屬於「共犯」或是「幫助犯」。

    「借名登記」讓本來不是你的事,變成你的事。 請三思!

    #心安傳財富
    #恩典來守護
    #借名登記

  • 土地增值稅是什麼稅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1 19:40:05
    有 15 人按讚

    #八百回合經濟談⁡
    〔#桃園市普發五千?政府:#挖某錢~~~〕⁡


    7 月 27 日,桃園市議會國民黨團的市議員徐玉樹在臨時動議中提案,提議桃園市民每人普發 5000 元。⁡

    相較於民進黨議員蔡永芳在其後所提出的「針對生活陷困的市民」另行補助,徐議員的提案獲得了在場出席議員的多數同意通過。⁡

    桃園市人口約 227 萬,照這樣算下來,每人普發 5000 元會需要花費 114 億元的經費。⁡

    今天政經八百就帶壯士們來看看——地方政府的錢,從哪來?⁡


    ▌ 憲法登場⁡

    依照我國憲法第 19 條:人民有依法納稅之義務。⁡

    那麼,人民所繳的稅,很自然地就會成為國庫的一大財源。⁡

    而這些稅賦,又可以分成兩大類:國稅以及地方稅!⁡


    ▌ 國稅⁡

    國稅,是由中央機關負責徵收。簡單來說,這類的稅會進到中央政府的口袋,也就是繳到我們的國庫。⁡

    國稅包含:所得稅、遺產與贈與稅、關稅、營業稅、貨物稅等等共九種。⁡

    在這之中,所得稅最為重要,在全國總稅收約佔了 45%。⁡


    ▌ 地方稅⁡

    地方稅,是由直轄市及縣(市)地方政府所屬的稅捐機關負責徵收,是屬於地方政府可支用的稅收。⁡

    地方稅包含:房屋稅、地價稅、土地增值稅、使用牌照稅、娛樂稅等等共八種。在這之中,房屋稅、地價稅的占比最大。⁡

    然而,光是稅收,足夠支應一個地方政府整年的支出嗎?⁡


    ▌ 地方政府的錢從哪來?⁡

    地方政府的主要的財源分為三種:自籌財源、中央統籌分配稅款、補助款。⁡

    根據《財政收支劃分法》與《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地方政府的自籌財源包含稅課收入與稅外收入。⁡

    前者指的是收到的地方稅,後者則是收到的罰款、賠償收入、規費收入、捐獻與贈與收入等等。⁡

    中央統籌分配款,是從 10% 的所得稅、扣除統一發票獎金後 40% 的營業稅、10% 的貨物稅,依照法定比例分配給各級地方政府:61.76% 給直轄市、24% 給縣市、8.24% 給鄉鎮市。⁡

    但 24% 給縣市總顯得遠遠不足,因此另外還有 20% 的土地增值稅,是專門統籌分配給縣市的。⁡

    補助款,則是中央為了讓全國經濟能夠平衡發展,可以限制在某些事項的情況下,依法酌予補助地方政府。⁡


    ▌ 桃園市的地方財源分布⁡

    根據 107 年度的統計資料,從收入面來看,桃園市的自籌財源佔歲入的 57.8%、中央統籌佔歲入的 22.16%、補助款佔 20.04%。⁡

    再從支出面來看,桃園市的自籌財源佔歲出的 50%,表示桃園市政府每100 元的支出,只有 50 元是從自己的口袋掏出來的。⁡

    也就是說,地方政府自籌財源不足,必須仰賴中央補助,再沒辦法支應,就剩下舉債了。⁡


    ▌ 桃園普發的潛在影響⁡

    當有一個地方政府帶頭普發高金額補助後,其他縣市的居民也會要求他們的地方政府普發、甚至發更多,政府迫於下次仍想執政的壓力,也只好跟著發。⁡

    如此一來,當各縣市都跟進普發政策時就會變成拖累國家財政的問題。⁡

    前面還有提到其實各地方政府自籌財源不足,因此普發現金所造成的額外支出要如何籌措也是需要考量的層面。⁡


    ▌ 如果錢不夠普發,該怎麼辦?⁡

    以桃園市來說,突然增加 114 億的支出,絕對不是個小數目。⁡

    如果錢不夠用,通常會有以下幾種籌資管道:⁡

    📌 加稅:壞處是對人民不利、相對剝奪感大,一旦加稅對執政黨的連任百害而無一利,也容易造成政黨間的唇槍舌戰。⁡

    📌 預算調度:把尚可彈性挪用的預算挪到普發中,可能需要砍掉未來其他事項的預算,通常效果有限。⁡

    📌 舉債:目前中央政府針對新冠肺炎編列特別預算,其中已多次追加舉債至近6500億餘元,確定要再繼續舉債下去嗎?⁡


    ▌ 小結⁡

    今天政經八百跟壯士們介紹了國稅與地方稅、地方政府的財源,以及地方政府普發會帶來的影響。⁡

    看完了這些分析,下次看到普發的新聞,在高興之餘,可以再多想想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哦!⁡


    #臺灣 #生活 #政經八百 #知識 #大學生 #經濟 #經濟學 #台灣 #科普 #科普經濟 #懶人包 #普發 #發現金 #現金 #紓困

  • 土地增值稅是什麼稅 在 姚文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1-12 14:08:15

    大家知道嗎?市府要能夠還債,有兩個方向:一、收入增加。2、花費減少。究竟柯文哲的「還債神話」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呢?

    我們從柯市府的財務狀況看起。

    首先,統籌分配款實撥金額,郝龍斌時代三年共1066億元、柯市府三年共1216億元,柯市府比起郝市府增加了150億元來自中央的統籌分配款,先天上就有比較多的收入。

    再來,稅收實徵淨額,郝市府三年總共收入1959億元、柯市府三年來共收了2269億元,柯市府比恏市府也領先了310億元的稅金收入。

    有些人可能會說,稅收變多不是本來就是因為市民變有錢,所以繳得出更多稅款嗎?真相並非如此,實際上稅收變多是因為柯市府「稅金超收」所造成!

    柯市長上任後剛好遇到法令修改,2016年起重新評定公告地價,台北市地價稅收入大增74億元;且2015年時也受到房地合一稅新制影響,土地增值稅大幅增加67億元;遺贈稅每年也都是超收,104、105、106年總共就超收了超過58.48億元!

    另外一方面,市政府的支出也並沒有減少。比較了柯市長與前郝市長的總預算,支出並沒有真的變少,甚至將柯市府跟近20年歷任市長的總預算數字比較,其實差不多。
    柯市長一直宣稱的還債靠工程有效率,但是去年的100項重大工程執行率甚至只有60%,遠低於中央政府動輒90%以上的執行效率!

    👀更多內容請訂閱👀
    👉🏻姚文智翻台北網站:http://yaotrendingtaipei.com/city.php
    👉🏻姚文智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YaoTurningTa...
    🙋‍♂動動手點網址,邀請您加入《姚文智翻台北》官方LINE🙋‍♀
    👉https://line.me/R/ti/p/%40mnr8768c

  • 土地增值稅是什麼稅 在 舒翠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7-31 09:09:21

    舒翠玲議會質詢-107.07.30-政風處質詢[農用證明 VS 農地違規使用](第一屆第八次定期會單位質詢)

    桃園農地被濫用回填情況嚴重,以往,若農地涉及違規使用,查處後罰鍰之外還必須恢復原狀,否則無法核發農用證明。

    農用證明有什麼功能呢?農地若取得農用證明,則可免除遺產稅、贈與稅、土地增值稅及田賦..等。

    然而自104年謝長勝擔任桃園市政府農業局局長後,即發佈一行政命令,謂農用證明的發放無涉農地違規使用。

    如此一來,農地違規使用的情況益形嚴重且毫無忌憚!

    要求政風室嚴格查處違法發放農用證明等問題,政風處卻回文農用證明「無涉」農地濫用。

    但根據農發條例第37條、第38條及第40條,明白揭示~農地取得農用證明並完成農地移轉,若涉及違規使用,則相關單位應追繳遺產稅、贈與稅、土地增值稅及田賦...等。

    政風處應稽查自104年開始發放的農用證明是否有上述稅賦逃漏現象!

    #農用證明
    #農發條例
    #農地違規使用
    #土地增值稅

  • 土地增值稅是什麼稅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5-05-15 12:51:32

    150514TVBS 自住客也遭殃 獲利逾400萬課10%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v2cwH88pP_w

    記者:黃宇潔、周育鋒

    財政部的房地合一稅制公布後引發大爭論,就是因為內容限制自用住宅獲利超過400萬,就得課10%稅負,比起日本有810萬的門檻限制,甚至法國規定一戶自用住宅免稅的規定而言,台灣相對相對台嚴苛,房仲說這就像把自住客全面都成了投資客,尤其持有期間的土增稅、房屋稅等不能扣抵,如果稅制真的過關上路,對自住客來說賣屋壓力也成了課稅壓力。......↓房仲業務員陳泰源:「過去這5年來平均的漲幅1年就有1成的漲幅。」

    20年老大樓地點好,所以漲幅驚人,但套上財政部房地合一稅制版本,未來如果要賣屋,連自住客都得多繳稅。

    房仲業務員陳泰源:「如果以過去5年這樣正常的漲幅(估算),持有1年就已經賺了將近400萬了,好像連自住客都是投資客一樣,變相的就是誤傷了,你連一般的自住客、長期持有的你(政府)全部都打到了。」

    因為舊版本規劃交易總金額在4000萬以下就不課稅,現在改成以獲利400萬當基準,超過的都要課10%,以這間中古屋來說,就算是自住沒有出租,持有超過6年,照樣得掏出10%稅負。

    房產專家田大權:「賦稅署是用一個2千萬的房子為例,每年漲3%,也就是60萬,連續持有6年,是不是360萬,算一個整數400萬這樣子算出來的,這一個計算的方式,它是以房價持續上漲為前提,但是財政部認為房價不會上漲了,這時候可能出現一個邏輯上的問題,就是說如果房價不會上漲,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又是所得稅的話,那收得到稅嗎?」

    稅制結果與立法初衷不只出現大矛盾,更大爭議是太過嚴苛,因為在法國出售住宅,可以享有1戶免稅優惠,至於在德國,持有3年以上的自用住宅也不用繳稅,日本自用住宅的免稅額是訂在台幣810萬。

    房產專家田大權:「400萬這種絕對數字一出來之後,其實它已經無所謂高低的問題,反而市場會找到另外一個空隙,也許會炒作中低總價或是低總價,因為我們看到其實像現在南部或者其他非大台北地區之外,從800萬漲到1200萬的房子非常非常多,如果1千萬賣到1500萬,獲利是5成耶,5千萬的房子賣了5500萬,獲利只有1成,獲利率完全天差地別,但是稅制是一樣,這到底哪裏有問題。」

    不同的獲利率卻課同樣的稅,讓專家看了都納悶,再加上對自住客而言,好不容易攢錢買了房,想不到在財政部眼中也是炒房投資客。

    房仲業董事長王應傑:「現在房子賣了要繳土增稅,一定要繳土地增值稅,還有持有年限裡面,繳的房屋稅和地價稅,甚至你銀行貸款利息都應該列入你的成本扣除,這樣再來課,譬如說10%,那我會覺得說很合理,我所有的成本政府(如果)不承認,你要怎麼說什麼是房地合一制。」

    雖然財政部版本還得經過立院三讀通過,但課稅的不確定性肯定讓房市交易更慘淡。

    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entry/580096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91615827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