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地產小子 Propertykid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供應仍然緊張 去年《長遠房屋策略》(長策)制定的未來十年房屋總供應量進一步調低至43萬,政府解釋是因為住戶數目淨增長下跌。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報告指出,長策推算方法有問題,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潘灝儀表示,政府的估算依靠統計處的預測,按過往平均家庭住戶人數的趨勢,來估算未來的平均家庭住戶人數,這會持...

  •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在 地產小子 Propertykid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21 00:15:54
    有 12 人按讚


    供應仍然緊張

    去年《長遠房屋策略》(長策)制定的未來十年房屋總供應量進一步調低至43萬,政府解釋是因為住戶數目淨增長下跌。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報告指出,長策推算方法有問題,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潘灝儀表示,政府的估算依靠統計處的預測,按過往平均家庭住戶人數的趨勢,來估算未來的平均家庭住戶人數,這會持續壓抑住戶的增長。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解釋,說情况就如現時香港人已吃不飽,但政府看你吃不飽也沒有餓死,所以未來都不用提供更多食物。政府預計未來10年房屋需求為43萬伙,即每年約4.3萬伙,但報告估計每年應要達至6萬伙。

    報告指出,私樓供應出現「斷崖」,去年私人住宅落成量比2018年急跌33%,只有14,093伙。葉文祺說,疫情下的情况更令人憂慮,稱1月是3年來首次「零動工」,加上物流影響,現時已有兩個原本準備賣樓花的樓盤將延遲2至6個月才落成,擔心未來私樓供應會繼續短缺,未來5年每年只有1.6萬個單位供應。

    報告亦預測,未來10年會欠缺6.6萬伙公營房屋單位,會令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由現時5.4年增至6年以上。潘灝儀認為政府更改用地規劃及發展緩慢,她以油塘碧雲道兩個地盤為例,地盤甲早於2011年已改劃為住宅用地,但一直沒有進展,待2014年附近的地盤乙也完成改劃後,土木工程拓展署才開始為兩個地盤進行可行性研究,現時預計最早要2026年才落成,前後需時15年。

    報告提出多項建議,希望政府可精簡土地及房屋發展程序,如設立類似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的中央小組,一站式協調及協助土地發展及改劃,亦期望政府可以披露更多公營房屋發展的進度。

  •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7-29 18:04:57
    有 20 人按讚


    棕土政策研討會最後召集!有興趣的朋友請從速報名!https://goo.gl/GKAnCM

    --
    「重組香港土地發展路線圖:棕土政策研討會」

    日期: 30/7/16 (六)
    時間:下午2:00至5:00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HJ303室

    講者:

    陳潤南 (調查記者)
    劉兆強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主任 (本地生物多樣性))
    曾維謙(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黎廣德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
    棕土研究小組成員 (本土研究社)

  •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7-20 15:27:11
    有 86 人按讚


    【棕土節第一擊!】
    重組香港土地發展路線圖:棕土政策研討會

    經過數年來大大小小的土地發展爭議,「善用棕土」幾近成為民間社會對土地發展思潮的主要方向,亦轉化為有不少從政者對未來香港土地發展與管治的政策綱領。作為普遍公眾仍感陌生的概念,究竟什麼是新界棕土 (或棕地)? 現況如何? 發展棕土有何難題? 當中有何爭議? 棕土政策有什麼內涵? 又應如何倡議推進?

    就此,本土研究社廣邀對香港棕土發展有研究基礎的朋友,從環境公害、房屋問題、生態永續、土地規劃以至傳媒報導分享棕土發展的各種洞見,深入剖析棕土的問題所在與可能性。是次研討會歡迎關注未來土地發展的朋友參與出席,一起尋找土地發展新方向。

    活動詳情
    「重組香港土地發展路線圖:棕土政策研討會」
    日期: 30/7/16 (六)
    時間:下午2:00至5:00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HJ303室
    場地有限,是次研討會須事先報名,如有興趣可於以下報名表格登記,先到先得。
    網上報名:https://goo.gl/GKAnCM

    講者:
    陳潤南 (調查記者,長期跟進土地議題)
    劉兆強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主任 (本地生物多樣性))
    曾維謙(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近月發佈有關未來土地政策研究)
    黎廣德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
    棕土研究小組成員 (本土研究社)

    剛於今月面世的研究出版《棕跡:香港棕土研究報告》亦會於當日有售,亦是認識香港棕土現況與未來不可多得的讀本。

    如有任何查詢,可聯絡本土研究社 (info@liber-research.com)或本Facebook專頁。

    本土研究社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