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歷史與正義,淺談愛國教育》 (下)
🤝與臺灣吧合作之專題文章 @taiwan_bar
本文編輯:王郁馨、施展鑫、吳佳佑
本文校正:沈博硯、劉致杰、陳安琦
📖威權時期,教育作為一種政治工具
在開放而多元的社會中,這種暴力隱藏在「秩序」背後。而在相對封閉與壓抑的威權時期,這種暴力曾龐大而...
《專題:歷史與正義,淺談愛國教育》 (下)
🤝與臺灣吧合作之專題文章 @taiwan_bar
本文編輯:王郁馨、施展鑫、吳佳佑
本文校正:沈博硯、劉致杰、陳安琦
📖威權時期,教育作為一種政治工具
在開放而多元的社會中,這種暴力隱藏在「秩序」背後。而在相對封閉與壓抑的威權時期,這種暴力曾龐大而赤裸的存在著。
1949年5月,台灣宣布戒嚴,1949年9月,召集的教育行政檢討會議確認了「1.學校需與政府機關配合以防止匪諜在校活動。2.加強對於學生之精神訓練,注重政治教育與訓導工作。3.為加強思想鬥爭之工作,激發反共意識,獎勵教員從事反共演講及著述。」當時各種關於反共、三民主義的著述,或強調我國光榮事蹟的相關教育辦法,族繁不及備載。既然已經是中國的學校了,臺灣同胞應用中華民國的語言文字,而非日本話或方言,同時以國語、國文、三民主義、歷史為主要教學科目,以去奴化、建立民族主義思想、建立反共意識為黨化教育之核心。
政府為了戡亂建國的需要,將這些暴力視為必須。透過教育形塑一個緊密的共同體——透過對外的壟斷與敵視,確立了對內的統治與向心力,便是此假想民族的基礎。
擁有了共同的語言、信仰、同一份認知,最後,愛國教育的黑手套,無可避免地伸向了歷史。
📜教育與歷史
「你曾懷疑過課本中的歷史是否就是事實的全貌嗎?」有多少種觀點,就有多少種結論,進而影響我們所看到的事實。掌握著教育並提供單一觀點的宰制者,便如此影響著我們所看到的歷史。
然而歷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提供了舞台,讓宰制者製造的幻想,得以傳承給未來世代,同那些觀念的內化,不斷地「自然」發生,進而杜撰出一個共同體所需的根基。
這便是透過教育進而觸及的境地,且就結果而言,是難以評斷是非的。
⛓充斥恐怖、虛偽、暴力的愛國精神
在中國重要節日(如國慶日),抑或是重要歷史事件紀念日時,人民透過社群軟體轉發或按讚相關貼文以表達其愛國精神,已成為常態。若沒有轉發或按讚,可能將被大量的網民攻擊,但按讚或轉發的人是否皆具有愛國情懷,卻是無法進行確認的。
💣從南韓「薩德反飛彈事件」看中國人的愛國心
2017年,南韓政府決定部屬薩德反飛彈系統,且韓國樂天集團轉讓旗下的高爾夫球場,用以部屬薩德系統,此舉造成中韓關係緊張,中國對南韓實施多項反制措施,從禁韓令開始到經濟貿易、文化交流、觀光旅遊等方面。
2016年8月,中國政府早已限制韓國籍藝人於當地發展及影視劇、綜藝節目播出。2017年起,中國線上影音串流平台便停止播放韓國綜藝節目,中國追星族紛紛喊出「國家面前無偶像」等口號,展現對國家的一片忠誠。不論樂天集團與南韓政府的土地交易是出於愛國之心,抑或是出於商業利益,看似「愛國心」氾濫的中國網民將狹隘的民族主義表露無遺。
👥個人獨特性 vs. 集體愛國情懷
日前台灣熱烈的討論轉型正義工程,其中一項為「威權象徵處置」,俗稱「去蔣化」,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2018年12月17日的記者會表示:「三軍儀隊應撤離中正紀念堂,園區內與黨國威權相關字彙如帝王宮殿、皇室陵寢等也應去除。」而國民黨認為:「去蔣化是以蔡英文總統為首的民進黨利用轉型正義之名,洗腦台灣青年,最終目的是促進台灣獨立,然而,在民主社會下的台灣,不論是支持任何政黨,人民需思考自己是否受到政治人物的思想操控,而喪失獨立思考的空間,使個體的聲音被集體的「愛國情懷」綁架。」
愛國情懷過多過少都不好,過多容易影響人民的思想空間,進而被不肖人士洗腦不正確的想法,使他們與自身價值觀不同的人發生衝突,又或著是攻擊、反對「政府認為」不理想的人;過少則影響國家與人民之間的依存感、團結感,造成對於國家事務的漠不關心,且認為自己不需要給予支持。
❤️愛國教育全然都是壞的嗎?
愛國教育體現人民對國家的深厚感情,反映出與國家之間的依存,是人們對於故國家園的認同感、歸屬感、榮譽感,亦代表增進國家的向心力與團結一致的精神。世上每個國家,從古至今皆有愛國教育,例如古代皇帝之「朕即天下」、「皇恩浩蕩」等,告訴百姓要聽天由命。除此之外,美國引以為傲且廣為宣傳的自由民主,也可以說是美國式的愛國教育。
然而,某些人打著愛國主義的口號,實際上是狹隘的民族主義。中國對教師實施一連串的「課改培訓」,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不嚮往西方的自由風氣與不愛國思想,中國學生家長表示,學校的政治課程不斷抹黑香港反送中大遊行,影響孩子們的思想。中國現行教育打著「愛國」的旗幟,以教導學生去「仇恨」中共所認為的敵人。
💡編輯的想法
以上,希望大家在面對愛國情操時要有警覺,而因愛國向心力所形成的整體,則更需要於個體間保持獨立思考的空間。生在一片意志、歷史與族群錯綜交纏的土地上,對於前人留下的善因或惡果,必須理解後再做出選擇,選擇理解不同立場的難處與紛爭、選擇爭取與補償,選擇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團結向心力英文 在 林昶佐 Freddy Li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艋舺挺住,台灣團結】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確診病例,共有240例本土和5例境外,上午,總統蔡英文提到近期已透過各種管道購買國外疫苗,且國產疫苗七月底前也可進行第一波供應。
因應日漸嚴峻的疫情,我與團隊不間斷地聯繫,協助傳達正確的資訊,處理第一線緊急況狀,甚至請科技圈朋友協用新技術來強化抗疫的效能。感謝在地議員與里長,市府,以及中央指揮中心,大家都無暝無日在拚命。雖然有些事情還沒協調到圓滿,但我們繼續努力。
除了部分有心媒體刻意渲染的負面新聞以外,其實很多讓人溫暖的行動也正在發生。
例如,在社區篩檢站設立後,全台灣已有320名耳鼻喉科醫師,自發性登記投入支援篩檢工作、以避免醫療系統崩潰。
例如,萬華部分弱勢朋友因為疫情導致原有的社會服務受到影響,許多朋友居中聯繫,組織起來進行協助。
例如,因為醫療和消毒能量已經滿載,我們許多在地里長帶著志工,自告奮勇在鄰里消毒。
例如,萬華在地的咖啡店,自發地送咖啡到區內的聯醫院區,並在紙箱上寫下對醫護人員的感謝。
萬華是台北的古城,數百年來我們經歷了比他人更多的風雨,但我們的向心力也更強。雖然這次疫情讓我們遭遇到某些不公平的眼光,但我們不會自怨自艾,不會自暴自棄,我們更會記得那些支持萬華、同理萬華的朋友。
一不小心寫了篇長文,大家都辛苦了,但是仍不能鬆懈,我們還是繼續努力,我們一定會一起克服這次的難關!
艋舺不會被打倒,艋舺挺住,台灣就能挺住。
(補充一句,在我居家工作時,有時米魯突然在電話邊大聲吵鬧,或突然衝進視訊會議,感謝各位朋友的擔待。)
團結向心力英文 在 蔡筱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民主臺灣
#自信前行
2020是非常特別的一年, #武漢肺炎肆虐全球 #中共擾台不斷 ,面對如此嚴峻的考驗,我們團結一起,展現臺灣人的向心力。
對內我們籌組臺灣隊防堵疫情,並捐贈口罩給其他國家,協助防疫工作;對外我們力抗中共文攻武嚇,展現民主自由的真正價值。
誠如蔡英文總統所說,臺灣這座 #堅韌之島 將被全世界看見。
讓我們向我們珍愛的 #臺灣 及為這塊土地努力的人說聲感謝!
#臺灣真好
#臺灣有您更好
團結向心力英文 在 勉強及格的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台灣防疫貼紙-歡迎下載使用 /
因為有很多人無法到市集現場索取貼紙
所以這邊開放比較清楚的圖片給大家自由下載使用
❌🚫但嚴禁任何塗改、商業行為、利用於假資訊散播等糟糕的行為❌
✅請點選圖片~變大張後再另存新檔
就能存到比較清晰的圖檔囉!
我製作這款圖案的本意
是想透過有趣可愛正面的圖像
讓大家去分享
希望大家更有團結的向心力💪✨✨
大家一起努力守護台灣疫情!!👍❤️
歡迎大家把它變成大頭貼
或是在line裡面當成長輩圖~~😂😂😂
台灣加油!!
全體防疫人員都辛苦了🙏✨
✅想要拿到實體貼紙的朋友們
請留意《勉強及格的生活》粉絲專頁
會再宣布陸續參加市集的資訊喔!
我們將於現場發放免費貼紙(限北部)
謝謝大家的喜愛😻
#台灣防疫貼紙
#我畫的是唐鳳不是蔡英文😂
#勉強及格的生活
#牧琪Maki
#插畫 #illustration #dra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