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圖書統一定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圖書統一定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圖書統一定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圖書統一定價產品中有3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661的網紅我在出版業上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同樣面對大型網路書店的市場威脅,德國獨立書店的應對方法是建立自己的網路書店,下單隔天即可在書店取書,取書同時或許還可以順手再帶幾本書。 我想起先前看一篇報導提到,唐山書店之所以會成立網路門市,陳隆昊老闆說:「無法擊敗它,就加入它」,蠻好奇有多少家獨立書店也如同唐山,開立網路門市呢? 開網路門市也...

圖書統一定價 在 南聲生生難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9:52:22

《#東京本屋紀事》|#聯經出版|#吉井忍 ⠀⠀⠀⠀⠀⠀⠀⠀⠀⠀⠀⠀ 現今#網路書店 如此方便,不時就在舉辦折扣促銷,愛買書的人如我,幾乎每天都會晃一下網頁,看看哪時又可以遇上促銷,趕緊把觀望的書丟進購物車,再使用覆蓋的每月七五折代碼,優惠再優惠,滑鼠點個幾下,到附近超商取貨就可以爽爽看爽爽翻。現況如...

  • 圖書統一定價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3 00:17:32
    有 73 人按讚

    同樣面對大型網路書店的市場威脅,德國獨立書店的應對方法是建立自己的網路書店,下單隔天即可在書店取書,取書同時或許還可以順手再帶幾本書。

    我想起先前看一篇報導提到,唐山書店之所以會成立網路門市,陳隆昊老闆說:「無法擊敗它,就加入它」,蠻好奇有多少家獨立書店也如同唐山,開立網路門市呢?

    開網路門市也不一定最合適每一家獨立書店,獨立書店風格不同,也會面臨到許多現實考量。在未能立即獲利的情況下,是要多請一位懂網路的行銷(或是店長)?還是在現有人力下請大家多分擔部分工作?

    至於圖書統一定價制,光是只有討論該不該施行,就已經吵好幾年了......

    ***

    為阻止市場被網路書店亞馬遜(Amazon)瓜分,德國的獨立書店在書商協會的協助下,近年積極投入數位化,多數書店擁有自己的網路書店。書的種類不輸亞馬遜,搜尋同樣方便,下單隔天也一樣能在書店取書。

    另外,德國實施圖書統一定價制,全國書店同一本新書的價格一致,排除網路購書打折的可能性,更增加讀者支持社區書店的意願。

    這個制度源自19世紀末出版業的內規,原意是避免書被低價賤賣,導致偏鄉的小書店消失,最後對整個產業造成傷害,實施了100多年到本世紀初成為法律,被視為是維持出版業蓬勃環境的主要功臣。

    德國書店因應網路購物的趨勢,及早耕耘網路,在這次疫情看到成果。去年,實體書店的網路銷售成績足足成長了27%,反之佔網路圖書銷售額一半的龍頭亞馬遜只增加7%,疫情期間讀者改在網上買書,顯然以住家附近的實體書店為首選。

  • 圖書統一定價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04 20:14:56
    有 55 人按讚

    有人覺得此次書店論點不清淪為口號,甚至連假清高、想賺錢等酸言酸語都出現了…,情緒勒索一詞被濫用已經是常態,1111這天更是嚴重。

    情緒勒索(英語:Emotional blackmail 或 FOG)是一個由心理治療學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發揚的詞彙,意指一種在關係中不願意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並企圖以威脅利誘控制他人的行為模式。但事實上,2014年《閱讀的島》創刊號就以「圖書定價與折扣」為主題,提出「希望藉由重新調整並確保整個出版業上中下游的利潤結構及分配的合理性,進而保障書籍等相關「文化產品」能持續而穩定的產出,絕不只是小書店出於維護自我利益的考量而已;對此,邱炯友教授及李令儀兩位學者的專文應已剖析得相當透徹明白──會以此作為創刊號的專題也充分表現了我們的立場及決心,雖然我們也明白推動的困難,但是實在沒有不推的道理。」

    多年來友善書業合作社與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不停試圖與讀者溝通,一直以來這個聲音都忽略。如果不是 紅氣球書屋 Le BallonRouge 發起1111書店的聯合行動,獨立書店所希望推動的圖書統一定價制,也不會引起社會關注與討論。

    簡化很容易,但理解很困難,邀請大家一起對話與前進。

    12/6下午二點到四點,我們也邀請 松鼠文化賴凱俐與水木書苑老闆 蘇至弘和大家聊聊1111事件始末!

  • 圖書統一定價 在 林宜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28 18:29:05
    有 709 人按讚

    #宜瑾質詢報告
    就算國民黨杯葛院會,宜瑾還是盡忠職守,在委員會繼續為人民發聲☺️

    最近有一個議題,反應了整個出版業、書店業發展的困境。今年11月11日有不少的獨立書店都在那天歇業,對於大型虛擬通路的折價促銷戰商業行為,表示抗議。

    背後核心問題也代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相關產業要怎麼轉型?內容生產端會不會受到折價戰的影響呢?實體通路代表的價值是甚麼?消失了對於社會衝擊又會是甚麼?

    商業行為本身是中性的,但是會不會去影響到整體產業發展,不論是小眾或是大眾的書籍內容,在這片土地上多元呈現發展,是我們應該要關注的。假使說影響到前端的內容產製的投入誘因,那其實對於整個文化產業,包括影視產業都會有所衝擊。另外,獨立書店所蘊含的價值,早已變成每個地方重要的文化知識交流中心,是提升國民素養,甚而是默默推動社會改革的重要據點。

    宜瑾在會上也跟文化部次長說明現行政策工具有甚麼,需要再調整的地方,包括從稅制上作部分調整,輔以「公共出借權」,讓整個文化出版及實體通路事業能喘喘口氣,當然如果業界跟消費者能有共識的話,再進一步推動「圖書統一定價」,或許是能可行的方向。當然最核心的問題點是,我們必須從小就要培養孩子有閱讀習慣,進而擴大整個閱聽民眾規模,從而來提升我們國人整體素質,豐富我們的多元文化。

    法國文化部曾解釋認為,書籍種類多元,且是「文化載體」,是一種「書寫的文物」,不能與一般產品相提並論,雖然台灣社會對於文化的概念還處在成長的階段,但期盼文化部跟教育部可以帶領內容、出版及通路產業一起振興、一起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