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圓形重疊面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圓形重疊面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圓形重疊面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圓形重疊面積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04的網紅酸酸時事鐵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是可以追溯南島語言最古老的地點。幾千年前,這些語言由台灣傳到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南島語族最早起源於台灣」 【回顧】 一「兩岸哪裡一家親!研究:台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9641420842601&id...

  • 圓形重疊面積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7 02:47:20
    有 1 人按讚

    「台灣是可以追溯南島語言最古老的地點。幾千年前,這些語言由台灣傳到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南島語族最早起源於台灣」

    【回顧】
    一「兩岸哪裡一家親!研究:台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9641420842601&id=584986081641475

    Jacky Cheng:台灣人,您對母親到底了解多少???

    台灣文明,您知道台灣歷史四百年只是幼稚園程度,了解南島語族發源地是台灣,也只是小學程度而已,您懂得Paccan是原名,"您好"叫"台灣",四千年前遠洋Manga雙船體(與艋舺的台語同音,當然也與菲律賓的螃蟹船同音,但菲國學不到精髓,只能短航),傳出去台灣文明玉石珠算,給南洋與中土....總算是有中學程度了,12000年前的姆大陸,亞特蘭提斯陸沉,蘇格拉底,柏拉圖,西方三哲的理想國烏托邦,不在大西洋,而在太平洋,才是台灣歷史的大學程度,宜蘭與那國島間的海底沉城,虎井嶼,台東數千年以上萬年遺址隱藏了多少考古密碼....台灣人,你真的知道嗎?

    (全南島語族的眼睛,都與Mada同音,南島族有十大語系,西到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到夏威夷,南到紐西蘭,智利復活島,北是台灣,也只有台灣唯一同時擁有九大語系,流傳出去。3500~5000年前的航行授與文明(中國四川三星碓的蝌蚪文,沒中國人知道來源真意,台灣古跡中處處可見,是傳播源頭),菲,馬,近年在3500前的古墓遺址挖出,全世界僅有台灣東部獨產的豐田玉器陪葬,很明顯了。)

    (有人說所謂的海底古沈城其實是斷裂的岩脈,但是它工整畫一的牆體卻又讓人無法解釋;有人說那是1622年荷蘭人佔領虎井時修築的城堡,遭明軍炸毀沈入海底;有人說這乃史前文明的遺跡,人類活動的證據;更有日本學者說這是八千年前人類活動的遺跡。)

    (台灣宜蘭外海60海浬處,沉睡著一座神秘的海底古城,古城內有精細的雕刻、神殿、金字塔,學者研究,該遺跡屬於距今約1萬5000年前的「姆文明」(MU文明),也就是在中國大陸還與琉球群島相連時,人類在這塊「姆大陸」上所創造的高度發展古文明。相關學說已流傳一段時間,因為實在太過引人入勝,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網路上激起討論。

    中國網站《萬花鏡》日前刊登一篇名為〈因地震沉入深海:台灣宜蘭海底驚現神秘金字塔!〉的文章,吸引了許多兩岸網友關注。該文指出,在距離台灣宜蘭僅60海浬的日本與那國島海域,沉睡著許多當地漁民都知道的巨大海底古城,1986年後,日本學者開始對遺跡進行現代化的海底考古研究。

    經過長達8年的考古調查,琉球大學木村政昭教授振奮地表示,「沖繩周邊海底考古學的研究,將會讓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見天日,古老的『海底龍宮』傳說即暗示海底古文明的存在,沈沒在海底的『姆文明』也讓海底龍宮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我確信與那國的海底遺跡,就是1萬2千年前突然消失的『姆文明』!」

    根據考古隊以電腦合成方式繪製的遺跡復原圖,該遺跡有著海龜壁畫、靈石、廣場等祟拜物,可以判斷就是古文明居民聚會的神廟,而神殿北面有2個半圓形的柱穴,可能就是女巫舉行儀式前的沐浴之處,也有可能是讓即將獻給神的處女清浴的水池。

    還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圓洞穴東邊近處的靈石,其擺設的方式與沖繩及日本本島的民間信仰類似。此外,神殿東方的拱形城門、巨石疊成的城門等,也與1萬年後才興起的琉球王國建築類似。而在城門附近發現的2塊重疊巨石,有人推測這2塊巨石是城門下方的基石;由2塊巨石整齊重疊在一起,及其上方留有長方形人口雕孔等看來,該巨石顯然是經過人力加工而成為城堡的一部分。

    這項新的發現,與20世紀初美國學者詹姆士‧柴吉沃德(James Churchward)提出的『姆文明』假說不謀而合。柴吉沃德認為,在距今1萬5000年前的史前時代,現為日本、琉球、台灣的西太平洋一帶,其實是一整塊相連的「姆大陸」,其面積比南美洲還大,史前人類甚至在其上創造了燦爛的古文明,但因為遭遇大地震所引起的地質變動,而在一夜之間沈入大海,一切記載就此失落,沈眠在太平洋海底,直到今天仍有待人們挖掘出它的真實面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974106319/posts/1528706937238428/

    李致穎:談到女性或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時,許多人都能理解這些特定形象,如女性的陰柔、感性、軟弱,南島語族的天性樂觀、愛喝酒愛唱歌等,對於弱勢性別或族群的主體性的剝奪,以及,成為他們追求自主性時的阻礙。
    但是,上述的邏輯,對象ㄧ換作是「台灣人、台灣文化」就又不一樣了,各種刻板印象,例如隨性、草根性、海盜性格、髒亂、粗俗⋯等,全部照單全收,殊不知這些特定形象就是自己的主體性被襲奪、被架空後的殖民地文化,還把這些由殖民者所塑造出來的形象,當成自我認同。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事情,更加悲哀的嗎?

    #台灣文化應該要有各式各樣的面貌
    #台灣人要打破殖民者的禁錮活出自我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2110034219674/

    李致穎:什麼是漢人?漢人是怎麼來的?
    以「台灣南島語族」為例:

    生番→熟番→人→漢人

    未經由儒學「教化」的人,即為番或夷或蠻等,不文明、未開化之族群,必須透過儒家思想價值觀影響後、教育後,才能成為儒家價值觀下的「人或漢人」。

    #台灣人正被教化為中華人
    #已接近完成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07689328344790/

    李致穎:把自己的認同,定義爲中國人,是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我也是中國人。

    把自己所屬的族群認同,定義爲中國人,則不在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泰雅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

    *溫馨提醒:台灣的南島語族,無論在對岸中國或此岸中華民國政府的定義下,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3131710200935/

    임가영:如果我是台灣的電視編劇,
    簡直有發揮不完的題材(翻白眼)。

    超過400年前至四、五千年之間,
    南島語族的先人從台灣出發,
    順著洋流和季風開枝散葉到了整個大洋洲。
    (這個梗被迪士尼用走了就是「海洋奇緣Moana」)

    400年前熱情浪漫的大航海時代,
    荷蘭人教了台灣人以羅馬拼音做為文字記錄,
    引進了最早的銀行會計制度,
    至今番仔薑(辣椒)、番仔火((辣椒)、紅毛土(水泥)、水牛、黃牛、芒果、雞蛋花、甘蔗、水稻…
    通通都是荷蘭人曾經來過的痕跡。

    400年前日本幕府時代,
    將軍穿的盔甲也都是台灣出口的鹿皮製造而成的。

    380年前和兩蔣一樣宿命的鄭成功父子,
    假裝反清復明建立了東寧王國,
    跟228一樣殺盡不服從的台灣人,
    跟白色恐怖一樣洗腦倖存的台灣人,
    先人為了生存通通當了假漢人,
    從此全台灣每個村莊聚落居民沒有血緣關係的也都一個姓,
    每個姓的族譜第一代都是同個時間,
    如果追本溯源去到中國,
    拍謝阿嬤袂認得阿松誰跟你一家人。

    台灣人曾經有革命精神,
    譬如300年前的鴨母王朱一貴或230年前的林爽文,
    其中林爽文在他的全盛時期曾經控制全台,
    為此,
    乾隆皇帝的緋聞私生子福康安率領清軍渡海來台專門對付林爽文,
    打贏了之後還列為乾隆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

    150年前,
    Robert Swinhoe把福爾摩莎烏龍推向紐約和倫敦的茶館做為點單最貴的茶,
    也將台灣特有種生物登錄到國際上的各個學術期刊,
    光是他的足跡事跡就註定是史詩般的鉅作。

    而你不能移開視線的是接近同一個時期的George Leslie Mackay,
    他是「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馬偕博士,
    餐桌上每天見面的胡蘿蔔、白色花椰菜、和高麗沒有關係的高麗菜都是他引進台灣的。

    馬偕博士辦學校開醫院都是後來的事了,
    但你知道當他踏上台灣的土地第一步,
    是誰接住他的手?

    蘭大衛醫生!

    我小時候看讀者文摘的一篇「切膚之愛」,
    主人翁的蘭大衛醫生,
    當今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創辦人,
    也是奉獻一生在台灣,
    一家人在台灣的故事根本也是大河劇。

    也是同個時期,
    基隆外海發生了一場戰爭,
    造成越南變成法國殖民地,
    卻跟霧峰林家有很大關係。

    迄今每年中元節,
    基隆的法國公墓還有人以紅酒和法國麵包祭拜百多年前的法國軍人。

    我累了先寫到這裡。

    寫這種東西很難過,
    我們從小去上學被當作白癡騙到大,
    歷史課本內容扣掉謊言剩下標點符號,
    只有頁數號碼是正確的,
    卻還要透過不斷的考試強行刻在腦筋裡面,
    所以書唸得越好,
    被毒害就越深。

    但人們必須知道這片土地發生過什麼事,
    才會明白為什麼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台灣的電視台當然有能力提供具有深度又好看的戲劇,
    譬如幾年前民視製播的「浪淘沙」,
    講蔡阿信醫師的故事;
    又如比較近的是台視曾播出「純純」,
    講的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故事。

    可是婆婆媽媽有印象的是「龍飛鳳舞」、「飛龍在天」之類的長壽劇,
    或是什麼都有神有鬼有怪害過來害過去的「戲說台灣」,
    透過這些使觀眾對台灣的過去能夠有什麼瞭解?

    這就是重點了,
    掌握媒體的他們不要台灣人瞭解台灣,
    愚蠢才好控制。

    你羨慕日劇韓劇能夠考究的呈現他們自己先人的生活風貌之餘,
    不要忘了他們擁有的是自己的國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20430480/posts/1642410355782963/

  • 圓形重疊面積 在 絲人空間(李絲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12-09 18:00:00
    有 10 人按讚

    【Cooking Studio】2017.08.25 《辣媽的百變波蘿:51種多變的菠蘿麵包&12美味餡料》誠品台北信義店 直播文字記錄

    本場活動摘要:
    1.用什麼方式知道一次發酵好了沒有?
    2.劃紋路的力道
    3.如何刷蛋液
    4.剛出爐的麵包要做什麼動作
    5.切麵包的刀子與什麼時候切麵包
    6.說了幾次的菠蘿呢?(喂~沒人想知道XD)

    示範/ 辣媽Shania 郭雅芸(本書作者)
    ►活動時間│08/25 (五) 3:30pm-5:00pm
    ►活動地點│ 誠品信義書店 cooking studio 信義誠品
    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3樓
    ►示範料理│ 巨無霸菠蘿、菠蘿皮可愛餅乾
    ►入場方式│ 誠品信義書店 歡迎免費報名,活動當天10:00起,現場登記參加!
    ►進場時間│15:00唱名進場
    ►直播位置15:30│ 絲人空間(李絲絲)
    烘焙愛好者百萬點閱支持!
    書中收錄51個烘焙女王辣媽全新設計零失敗各式波蘿麵包,不論是使用麵包機、手揉或是攪拌器,都能輕鬆好做立刻變出好吃的波蘿麵包!
    您曾經嘗試做過波蘿麵包,但做出來的成品不是不好看就是口感甜度差強人意嗎?看別人做波蘿麵包很容易,想親手做好吃的波蘿麵包做卻發現問題一大堆?
    別煩惱!麵包書不會告訴你的問題,由超人氣烘焙女王辣媽教你如何輕鬆破解!特於示範活動中挑選了經典巨無霸菠蘿麵包及用菠蘿皮做的可愛餅乾,歡迎蒞臨!
    出版: 布克文化

    ============================================

    絲絲為大家舉辦料理的活動已經快10年了,謝謝大家多年來的愛護。我們邀請了各大出版社、辛苦的作者們,作者辛苦的寫完一本書,我們提供這樣的舞台,讓作者可以與讀者面對面、做料理給大家吃,教大家做料理的撇步,如果你們認同,就是花小小的一本書的錢,可以支持我們紙本書。為什麼說紙本書?其實網路很發達,在線上購買是沒辦法體驗,像我們書香跟菜香的結合,所以我們的活動只要讀者支持,就會一直辦下去。

    喜愛料理、喜歡閱讀的朋友,歡迎大家在星期五的下午跟我們共度一個書香、菜香的料理時光。

    菠蘿麵包是全臺灣票選第一名的國民麵包。

    辣媽是國立大學金融系畢業,投入職場13年的時間,在2014年毅然決然的放棄金融界高薪的工作,重新歸零,做烘焙料理的老師。

    Q:請問辣媽,當初是怎麼起心動念放棄了金融界的工作?
    A:其實我從大學開始就有一個想當明星的夢想。第一個是想當歌手,頂多入圍到決賽,後來就沒有什麼消息了;念書也算順利就一直念下去,一直到生完小孩,回想到大學時期很喜歡的事物,就忽然覺得這好像是我想去做的一件事情。從一個領域到一個新的領域,是完完全全沒有安全感,其實很害怕,但就是問自己,覺得若處於一個穩定的生活,但這個生活好像不是我想要的。曾經想要兼顧好工作與部落格,但體力上的負荷有限,就決定選擇一條路。

    因為我跟先生向來都是經濟獨立,只要不要花他的錢,就沒有意見XD真的!女生經濟獨立很重要!但很謝謝家人、先生的支持,他向來不是很傳統的男生,他可以接受女生有光芒呀什麼什麼的,不會覺得老婆就不能如何如何,從來沒有給我任何限制。

    先生支持著明星夢、料理夢、烘焙夢,就算有了小孩之後,也可以追尋夢想,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其實追求夢想只要不要後悔,你事後回想那就是對的選擇。

    寫書真的是很累人的事情,在烘焙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都想學,就開始找資料,發現了菠蘿麵包有百百種造型。

    Q:請問現場讀者,吃過什麼類型的菠蘿麵包?
    A:叉燒、奶酥、肉鬆、丹麥、卡士達、紅豆、布丁、芋頭、抹茶、咖啡、蔥花菠蘿等。

    首先要介紹贊助廠商,三能烘焙器具公司贊助刮刀、BTCOCOA古典口味100%純可可粉、🏺Tulloch赤桉生蜂蜜贊助尤加利樹的蜂蜜、洽發松竹滿麵粉1KG。

    請特別來賓講講話,介紹可可粉那裡好。

    歡迎BTCOCOA張經理:
    其實可可粉跟人一樣,只要心地善良就好!只要純的可可粉就好。相信辣媽,就相信她所選的食材。至於我們的產品怎麼好呢,可可粉的加工,在這世界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它必須要把可可果拿出裡面白色的可可豆,發酵完再烘豆,再擰碎,在高溫的情況下把油擠出來變成白色,做成白色巧克力的原料,做成黑色巧克力的原料。所以在外面看到白色巧克力的時候,大多都是用棕櫚油去做的,叫「代可可脂」,真正的可可脂是很貴的。

    三種原料,經過磨、碾、烘、烤,再擠、再磨,才剩下這個可可粉,為什麼我們要食用可可粉、喝可可粉呢?它是一個扭轉三千年的食物!

    我們說食品原物料界最好混的是水,因為加水加一下就做成一罐,但是你看不到加工廠的流程,市面上比比皆是。每年三次自己到印尼,到加工廠看製程情況,純可可粉的一條龍作業,才製造出例如一包500塊錢的可可粉。藉由跟辣媽的結緣,希望產品帶給大家健康、幸福的感覺。謝謝大家!

    Q:請問辣媽,做麵包的話,有建議用什麼方式,例如麵包機、手揉等等?
    A:其實都可以做,用一般的攪拌器、麵包機、直接手揉都行,但是手揉真的有點累,尤其是在夏天,千萬別做這種事XD把它交給機器輕鬆做好麵糰這部分。我的配方裡面是用高筋麵粉,所以它的水分是按照麵粉去調整的,把配方都投到攪拌器裡,讓麵糰變得光滑,拉出薄薄為止,就可以發酵一個小時。然後開始按照書上的方式去做整型,再二次發酵就可以烤了。

    Q:剛剛說菠蘿麵包是國民美食,誰能告訴我菠蘿麵包的由來?
    A:有2個說法。

    1.台灣的師父到日本修行時,引進當地的哈密瓜麵包,加以改良而發展而來;麵包超人卡通裡的蜜瓜超人應該就是菠蘿麵包。哈蜜瓜的紋路也是一格一格。

    2.說法則是從香港的茶餐廳引進,由西方衍生過來的,喜歡在中間夾厚厚的厚切奶油,就變成菠蘿油包,是相當普及的食物,後由台灣的麵包師傅自行發展而來。

    英文有二個單字:melonpan或是pineapple bun。
    以後吃菠蘿麵包的時候就可以去考別人,菠蘿麵包的由來XD
    絲絲跟辣媽的討論是比較相信日本的說法。

    新書的章節除了材料的介紹之外,製作方式也講解的非常仔細,菠蘿皮的製作等。大家吃菠蘿麵包有注意熱量的問題嗎?可是它就這麼好吃沒有辦法呀XD書裡有標記熱量,但都寫小小的,字有點不明顯,很想看的時候再去看,沒有想看的時候其實你是不會看到它XD

    【多變菠蘿】
    「伯爵茶菠蘿」把它定義可以在下午茶享用時的點心,在甜度上會加多一點糖,搭配茶飲;很喜歡臺灣在地的,尤其是「蔥花起司菠蘿」,書中是連菠蘿皮本身就是用蔥花跟水打完之後加到菠蘿裡面,如果你覺得做菠蘿麵包很難或是麻煩,可以把食譜打開,單單就菠蘿皮,就是一個很好吃的餅乾。

    【美味的菠蘿吐司】
    「紅酒脆皮巧克力吐司」是我之前教課過程中,幾乎所有學員都很喜歡這一款。我知道紅酒跟巧克力是很搭的,其實我本身不喝酒,可是喜歡紅酒的香氣,想到其實菠蘿麵包可以當成一個很好的禮物送給人家。聽到紅酒,又是自己做的,配上那個紋路、香氣。其實菠蘿皮是脆的,表面有點晶晶亮亮的是沾砂糖。大家不用擔心會太甜,因為我們考慮到表面有砂糖,所以菠蘿皮本身的甜度已經降低了,甜度很剛好。
    「巴布羅吐司」比較特別,它其實有點像菠蘿麵包的親戚,在上面那一層並不是傳統的菠蘿皮,是調成有點磅蛋糕那種麵糊,要烤之前才擠上去的。

    【可愛的造型菠蘿】
    「烏龜菠蘿」只要放上抹茶的部分,但是在做小烏龜的時候有一些技巧就是要分開頭、四肢甚至是尾巴的部分,因為覺得分太多麵糰有點麻煩,就做簡單的四肢這樣。在整型好放上去的時候,各部分要喬的剛剛好。如果太密的話,發酵好四股會不見,要放的有點開然後擺麵糰到時候才會比較剛好。

    「金雞報喜」因為今年是雞年,有薑黃粉,包含菠蘿皮比較特別,它是植物油去調,純素的。因為有朋友希望能有素食的麵包,所以書裡有幾款是素的。

    【菠蘿的親戚們】
    「泡菜牛肉虎皮麵包」。因為自己很喜歡吃泡菜,不是很辣的那種,這很適合當早餐。上面的虎皮很簡單,大概幾樣材料調一調,需要一點時間去發酵,要烤之前抹上去就好了。這款蠻簡單做的。

    大家有發現菠蘿麵包有二種呈現方式,一種是劃格紋,一種是烘烤後自動繃裂。內餡也很重要,剛剛大家說了好多。

    Q:請辣媽介紹內餡在書中介紹了幾款?
    A:基本款的「奶酥」、「芋泥」在部落格有分享介紹,大家也很喜歡並且寫在書裡。比較特別的是「檸檬奶油乳酪」這是大家比較不會想到的,還有最喜歡的「栗子泥」,其實真的要吃到栗子泥的話,可能要去買很貴的法國栗子泥,一罐超甜,開了以後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用完它。但我們可以在一般超商買到的栗子、奶油、砂糖,很簡單就可以做出很濃郁又不會太甜的栗子泥。「原味麻糬」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難,只要糯米粉、水、糖,比例抓好調和均勻後,倒入平底鍋炒一炒,炒到顏色變透明就可以吃了。

    Q:萬一菠蘿皮用不完該怎麼辦?
    A:大家覺得做菠蘿有點麻煩,是因為要多做菠蘿皮、打麵糰,我會建議有事沒事把菠蘿皮做一大堆,然後放到冰箱裡面,如果吃不完的話,把皮弄一個整型,做成餅乾,其實菠蘿皮本身就是餅乾。也可以做成塔皮,像「草莓塔」或「芒果塔」。其實都是差不多的餅乾基底。

    今天要示範的是【巨無霸菠蘿】
    其實這是我小時候的回憶,去過賣場會買一個很大的回來,我覺得菠蘿麵包不僅是形狀上的變化,大小也是有不一樣的做法。為什麼要介紹「巨無霸菠蘿」呢?菠蘿最麻煩的是整型,巨無霸菠蘿是可以最偷懶的一個方式,一個麵糰250克的麵粉,如果你要切,可以分割10個麵包,可是10個麵包在那邊組合會弄很久,所以把它分成2個大菠蘿,送人也很方便。
    因為時間的關係,麵糰在家裡處理好了。

    像今天活動時間很長,在家預先打好一次發酵的麵糰冰起來,等到要用的時候退到常溫就可以了。手沾了高筋麵粉之後,指頭壓麵糰像一個肚臍的形狀,沒有消失就代表一次發酵已經好了。

    烘焙的時候很重要的是要有量秤,今天書上的一個麵糰分割成2等份就好,因為麵包的製作程序要3-4個小時,若沒有先處理的話,大家會等到天荒地老XD

    很多人會問我說:麵糰需要多少重量?
    其實在打麵糰、把麵糰拿下來的過程中,多少會有耗損,所以我會建議你,整個麵糰拿去秤,食譜上說做2等份就做2等份,這樣會比較簡單,上面是466我們就分成233這樣。在分的過程還是會有小顆,就藏在下面,表面盡量保持光滑的。因為麵糰是發酵後冷藏,摸起來會黏黏的,手沾一點點的高筋麵粉輕拍麵糰,速度快一點,用雙手把底部的麵糰撐起來,就不會黏住,把小顆的麵糰藏在裡面,手勢很重要,完成。

    (辣媽:這是我夢寐以求的場地^_^,以前在附近上班,午休有空的時候會過來信義店看看書,心裡就想著如果有一天能在這裡,多好呀!)

    一個是麵糰、一個是餅乾皮去結合,當然有一定的難度,在家會準備一支噴槍,如果在室內冷氣房裡面,會有點乾,先把麵糰噴一點水,如果有布可以蓋著。

    接著來處理菠蘿皮的部分。菠蘿皮很黏,因為有奶油、雞蛋。我們可以利用保鮮膜包住菠蘿皮,上、下都要有,接著用桿麵棍桿到可以包覆麵糰的大小。因為剛從冰箱拿出來,有點硬,一開始先用壓的,壓到碎也沒關係,再弄回來就好,

    *桿麵棍千萬不要用有刻度的,建議用竹的就可以,因為它很輕。塑膠的比較重,可以用在比較厚一點的塔皮,如果拿很重的桿麵棍,可能桿個2-3個就不想做了XD

    用保鮮膜有個好處,想知道面積夠不夠大,直接蓋蓋看,不夠大就拿回來再繼續桿就可以。不用擔心桿得太大或太小,隨時可以量,也不會黏手。桿成圓形沒有這麼容易,需要多練習,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整的過程中,不要桿到底,邊邊都要預留空間。記得不要桿太大,若是跟底部有重疊,如果下面太厚的話,等到發酵邊邊稍微比較厚,整個菠蘿皮會掉下來。

    要怎麼結合麵糰跟菠蘿皮呢?
    優雅的撕開保鮮膜,然後直接把菠蘿皮蓋上去就好了。如果家裡的溫度比較高,包好的菠蘿整顆拿去冷凍一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把保鮮膜撕開。因為菠蘿皮是餅乾皮,這時候的手粉(高筋麵粉)可以灑多一點,利用小工具把整顆麵糰拿起來,呈現45度,用手的力量往下推,讓它更緊密一點,把蓋住的菠蘿皮再修飾的更完整,這個動作只要多練習,身體就會有它的記憶!我原本也是一個手不巧的人,都有辦法。
    再來,要劃紋路。

    一般刮板就可以用,刮板先沾粉,不然會黏住。一開始先從中間劃下去,力道的拿捏,大概是0.3公分,然後其他的位置,這個動作要快,不然它一直在軟化,如果覺得黏的時候要趕快沾粉,繼續把格紋完成,這就是菠蘿麵包的小時候。從小時候到青少年的菠蘿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靜置30度的溫度,體積是小時候的1.5-2倍大。格紋可以自己劃也可以自然的裂開,可是是巨無霸菠蘿,還是切一下好,因為表皮脆,用自然裂開法會很容易碎掉。

    傳統口味要上色,讓顏色好看一點。就是刷蛋液!

    書上的食譜都是用全蛋,記得要打散之後再刷上去,看起來晶晶亮亮的。如果刷鮮奶,是比較日式一點。蛋心的部分還是要把它弄斷,充分的拌均勻。小技巧:刷蛋液的時候要平的刷,不要直的刷,也不要來回刷。看著進烤箱的第十分鐘開始,麵糰開始長大,就這樣被麵包騙了XD以前從不進廚房的。做麵包很療癒又很好吃!

    *使用過的蛋液不適合再拿來做料理。

    做好的青少年麵糰有2個,不好移動的時候可以利用剪刀把鋪在下面的紙剪開,二次發酵好的麵包去動它的話,整個很容易會消氣,所以剪開後小心翼翼的拿起來放在其他位置就可以。

    我在烤麵包的時候要用到2個計時器,1個是看它烤溫對不對的時間10分鐘,另一個就是我看它應該要這個時間烤完的,用一個加時間會混亂,建議用2個計時器。

    剛剛的10分鐘到了,看一下有上色,再2分鐘調整位置、換方向。功率高的烤箱其實很快。(絲絲:它已經是10歲的烤箱了)
    *請注意烘焙的手套要買長一點的,才不容易被燙傷。

    現場試吃的麵包回烤的時候要噴一點水,5分鐘的時間。

    麵包刀很重要,大家知道嗎?一定要鋸齒狀的,不能隨便拿菜刀就切。麵包不建議熱熱的時候切,還是要放涼了,因為太軟加上熱氣還沒散出來,手不小心掐會軟掉。

    第二個示範料理是【菠蘿皮可愛餅乾】
    因為在運送過程中很容易碎掉,我會做成比較強壯的餅乾。菠蘿皮打好之後,整成長方形,要吃的時候切片,拿去烤就好了。

    一樣是用發酵奶油,在室溫軟化下,打到像美乃滋一樣。糖粉部分要過篩(用篩網-有分很細、中細、粗),輕輕攪拌到跟剛剛一樣,再加蛋液去攪拌(若是量大,要分次加然後拌,不然容易油水分離),打均勻之後可以加所有的粉類(奶粉、低筋麵粉),也要過篩。開始改用「刮刀」來攪拌,拌的技巧就是去壓它,拌合了之後放到保鮮膜上面,記得菠蘿皮不要過度攪拌,它會出筋就不脆了。

    因為很黏,用保鮮膜左右蓋一下,弄成想要的形狀,直接拿去冰,硬了之後再拿出來桿就好。

    有事沒事就把菠蘿皮準備起來,各式各樣的菠蘿皮看你今天想吃那一種就生產那一種菠蘿,很好玩。要用的時候才做的話,會覺得哇好懶歐,就不太想做了。

    接著使用模具,壓好了之後麵糰連模具一起拿起來,放到烤盤上,可以做雙色麵糰。這邊要注意的是,每個地方的厚薄度要一樣、材料的配方也不能差太多,因為膨脹力會互相擠壓、不一樣。

    餅乾要用160-170度,大概烤15-16分鐘。
    如果切的很薄,大概12分鐘就烤好了;如果切的很厚,就要16-17分鐘。如果很正常的烤完還是軟的,一定要等它涼了,再確認它的脆硬。不要急著在熱的時候去摸它怎麼還是軟的,其實不是。

    *沒有用完的麵糰可以先折疊,但不要太多次,不然會出筋,然後冰起來下一次用。

    我們現在來看一下烤箱,準備錫箔紙蓋一下。有聞到香味嗎?

    我們現在是誠品信義菠蘿店,老闆是辣媽XDD
    剛剛做的巨無霸菠蘿出爐了!【記得:剛出爐的麵包都要敲一下!】

    為什麼呢?因為把一些熱氣迅速的散出來。如果沒有敲的話,麵包容易回潮,濕掉。我們大概烤了大概18-19分鐘,檢查一下有沒有上色,邊邊捏一下有沒有太軟就可以了。如果沒熟,壓下去就貓蕊(台語發音)。

    *有看過一些做法是用高筋麵粉,在這邊就依個人習慣,想說菠蘿要酥脆,還是用低筋的。

    【QA時間】
    Q:菠蘿皮做好後的保鮮期是多少呢?
    A:照理說是冷凍一個月、冷藏的話大概三天,畢竟麵粉會有一些水分,會出筋。

    Q:請問發酵用什麼粉?粉有糖分嗎?
    A:使用的是酵母粉,酵母大多都是天然的。
    台式麵包使用的酵母粉屬於高糖酵母粉、歐式麵包使的是低糖酵母粉。

    Q:請問一次發酵後,蓋上菠蘿皮一定要靜置10分鐘嗎?
    A:因為溫度有點低,再靜置的效果沒有這麼大,所以現場就沒有經過靜置。

    Q:在書裡的菠蘿皮有加杏仁,吃起來有什麼不一樣嗎?
    A:增加一點堅果的香氣。因為杏仁有顆粒,又多一層口感,大家不用擔心,其實整顆杏仁下去打的味道是很淡的。
    大多數的菠蘿皮很少再加杏仁粉,是因為我之前去上法式甜點的課,之後對於杏仁粉特別有感覺。

    Q:可以把堅果加在菠蘿皮上面嗎?
    A:因為菠蘿麵包在烤的時間比較長一點,溫度比較高,堅果怕會烤焦,怕黑掉。

    Q:菠蘿皮跟麵包會分離,這部分會是因為沒有壓緊、發酵不夠嗎,還是?
    A:不會是發酵的問題,可能是因為沒有壓緊,再來可能是因為在桿的時候太厚了,太重了,烤完的時候就掉下來。厚薄度、比例要稍微抓一下。通常60克的麵糰對30克的菠蘿皮。

    Q:請問菠蘿麵包要怎麼去分辨自然裂開還是劃格紋?
    A:我覺得很大的,怕它會裂的太離譜,就劃格紋。其實沒有很刻意的規則,有些紋路自然裂開會很漂亮,像是紫薯菠蘿很適合。都可以試試看。

    Q:像巨無霸菠蘿在發酵的時間比較長,有沒有比較適合發酵的溫度?
    A:其實它並沒有比一般菠蘿發酵的時間長,時間是差不多的。第一次發酵通常會在28度左右。二次發酵我會建議30-35度中間,35度是有點偏高,介於奶油會融化的狀態,因為菠蘿皮本身是有油脂的,所以不能在很高溫的地方發酵,奶油流出來的話,香氣有減損,酥脆度也會有影響。然後每一台烤箱的200度不一定真的很是200度,一定要去試過才知道。

    Q:餅乾的部分有需要包覆一點嗎?捲起來的時候會不會分離,力道怎麼去調整
    A:其實還蠻容易分離的。我會建議像剛剛一樣,桿成2片大小,避免分離中間可以刷蛋黃。在捲的時候軟硬度很重要,尤其現在是夏天,做這餅乾難度非常高,太硬中間有空隙、太軟又會黏在一起。秋天比較適合做這餅乾。

    Q:剛剛提到保鮮膜可以重覆使用,料理紙也可以嗎?
    A:如果乾淨的話可以再利用,但如果變脆了,就不再用了;或是可以環保一點,使用烘焙布,它一張很大,回家可以裁成烤盤的大小。

    【辣媽發表心得感言】
    我覺得來這邊辦簽書會,嗯,歌手也許就是去小巨蛋辦演唱會,食譜作家當然就是來這個舞台,機會非常難得。知道這個場地會比其他地方來的大、來的多人,出版社也提醒我要準備比較大量的麵包,就會很害怕,害怕自己沒有辦法準備好,會有點焦慮。

    前幾天有一位讀者,很高興的告訴我說,我分享食譜的某種麵糰很方便,她一做就是一整桌,做給同事吃。這個就喚起我以前單純只想做麵包的熱誠!

    以前是外商,要配合外國的時間,聖誕節的時候比較沒事,就會跟老闆說前一天讓我提早半天回家,隔天一早大家的早餐就我包下來。

    回憶起這樣的感覺,不用想太多,就是純粹有這麼多人來聽我講話,大家可以吃我做的麵包,這樣已經很棒、很幸福了!

    【絲絲】
    也非常感謝大家來支持我們,因為紙本書的市場真的愈來愈小、實體書店也愈來愈萎縮,可是我們一直堅持下去,就像出版社一樣一直出好書給大家,那為什麼要辦發表會?為什麼作者要寫書?都是為了要實現夢想,而且要服務讀者,只要有一位讀者來支持我們,我們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食譜】------------------------------

    ※菠蘿麵包的簡單變化
    「巨無霸菠蘿」
    熱量:1056 kcal / 個
    ● 材料 I n g r e d i e n t s s 2 人份
    菠蘿麵糰:
    奶油 43g、糖粉43g、蛋液 20g、低筋麵粉85g、奶粉8g
    麵包麵糰、高筋麵粉250g、蛋液 30g、水 135g、砂糖25g
    高糖酵母粉 2.5g、鹽巴 3g、奶油 25g

    裝飾
    蛋液適量

    ● 作法 S t e p
    菠蘿皮
    1. 奶油打軟與糖粉用打蛋器打到均勻。
    2. 加入蛋液攪拌均勻。
    3. 加入奶粉、過篩的低筋麵粉壓成麵糰之後進冰箱冷藏30分鐘。
    4. 要使用時再從冰箱取出,分成2 等分。

    麵包
    1. 麵包麵糰材料放入麵包機,啟動「麵包麵糰」模式。
    2. 取出麵糰分割成2 等分滾圓靜置10 分鐘,再度排氣滾圓。
    3. 菠蘿皮隔著保鮮膜擀平壓平,分別將麵糰蓋上菠蘿皮,包好畫上紋路,放到烤盤上。
    4. 進行二次發酵50 ~ 60 分鐘,塗上蛋液。
    5. 190 度烤17 ~ 18 分鐘即完成。

    ● 菠蘿很大,適合送禮、多人一起享用。

    ※菠蘿皮的變化
    「可愛餅乾」
    ● 材料 I n g r e d i e n t s s
    原味菠蘿皮 適量
    巧克力菠蘿皮 適量
    ● 作法 S t e p
    餅乾
    1. 取至少100g 的菠蘿皮面糰, 平成為約0.3 公分的厚度,用餅乾模型壓出圖案,甚至可以做出雙色餅乾。
    2. 倒放到烤盤,以170 度烤12 ~ 14 分鐘,直到餅乾酥脆即完成。
    ● 有時候剩下一些菠蘿皮麵糰,但是又不想做菠蘿麵包,就可以把菠蘿皮材料做這樣的變化喔!

    縮網址
    https://goo.gl/sXogRy

    辣媽Shania
    讓我們布克在一起
    絲人空間(李絲絲)

    #辣媽的百變波蘿51種多變的菠蘿麵包12美味餡料
    #辣媽Shani郭雅芸
    #布克文化
    #絲人空間
    #CookingStudio
    #誠品台北信義店

    資訊提供:李絲絲
    攝影紀錄:閃亮亮
    文字記錄:蔡依珊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 圓形重疊面積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1-17 17:36:11
    有 189 人按讚


    < 少林寺 |豫遊中原 | 28 >

    「請問,這裡不是要舉行武林大典嗎?」
    我向一僧人遞上了請柬,充滿疑惑地問。
    「什麼武林大典?你是要看“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吧。」那僧人微笑著。
    「那音樂大典太精彩,聽說已經沒票了。不如我帶你遊覽一下我們少林寺吧。」
    我還未弄清是什麼一回事,那僧人便領著我穿梭紅牆石刻之間,來到「大雄寶殿」前。
    後山不遠處,是一片青翠的農田。

    -----------------------------------------

    ~大雄寶殿~

    少林寺總面積為三萬多平方米,中軸線建築共分七進,整個建築氣勢宏偉,塑繪精緻,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獨特風格。


    少林寺現存碑刻300多塊,比較有名的碑刻有《大唐天後禦制詩書碑》、《乾隆禦碑》、《三教聖像碑》以及宋代四大書法家的碑刻、明朝書法家董其昌撰文並書丹的《道公禪師碑》等,這些碑刻在書法和雕刻藝術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少林寺共有500多平方米的千佛殿壁畫就有320平方米,整個畫面質精美,五百羅漢形象逼真,恣態各異此畫是明代萬曆年間繪製,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色彩和線條依然清晰明瞭,是中國藝術品寶庫中的珍品,堪稱少林的「鎮寺之寶」。


    ~少林石雕~
    少林寺是中國石刻藝術的寶庫之一,特別是初祖庵大殿,簷柱、內柱、內外群肩石及神台四周,都有精美的浮雕。初祖庵為1125年(北宋宣和七年)修建,至今仍保持著初建時的面貌,這些浮雕均為建殿時所刻,刀法粗獷,古拙勁健,構思巧妙,雕刻精美,是少林寺石刻中的珍品。石柱共十二根,雕有樂伎、童子、飛鳥、海石榴花、寶相花、牡丹花及卷草紋等。殿內四根石柱上,均雕天王像;南邊二柱天王像上方刻有祥雲騰龍,北邊二柱則刻有人頭鳥。  

    在大殿東、西、北三壁的群肩石上亦雕刻有精美的浮雕,內壁多為人物,如僧人、童子、仙人、武士等;其中的羅漢圖,僧人身披袈裟,拱手合掌胸前,神態虔誠,或盤膝而坐,或合掌站立,肅穆恬靜。外壁多為動物,如麒麟、海龜、馬、牛、羊、象、飛龍等;其中的飛龍圖,兩龍相對飛舞,前者回首相望,後者奔騰向前,首尾相應。所有這些浮雕,均以波濤洶湧的海水為背景,造型生動,意境悠遠,呼之欲出。大殿神台須彌座束腰部分的石雕,精刻獅子滾繡球、卷草圖案。獅子口銜繡球、飄帶,在海浪般的卷草中跳躍,連綿不斷的圖案猶如行雲流水,加強了動感。神台背面刻一幅山水人物圖,畫面上山巒重疊,花草茂密,樹木蒼勁,田園整齊,遊方的僧人,趕驢的山人,待渡的行人,古老的寺……


    ~塔林~
    塔林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少林寺西約250米,為歷代和尚的墓地,佔地約21000多平方米。有唐以來歷代古塔230餘座,是國內最大的塔林,有磚、石和磚石混合結構的各類墓塔。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餘為清塔或時代不詳者。有單層單簷塔、單層密簷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有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形等,式樣繁多,造型各異,是綜合研究中國古代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寶庫。


    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歷代和尚的墳墓,佛教界有名望,有地位的和尚死後,把他們的骨灰或屍骨放入地宮,上面造塔,以示功德。塔的高低、大小和層數的多少,主要根據和尚們生前對佛學造詣的深淺、威望高低、功德大小來決定的。少林寺塔林現有232座塔,佔地面積1.4萬多平方米。歷經唐、宋、金、元、明、清不同年代,是中國現存面積最大、數量最多、價值最高的一個古塔建築群。塔的層數不同,一般為一至七級,高度約在15米以下,造型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有柱體、椎體;有直線形、拋物線形;有瓶體、喇叭形。種類繁多,形態奇妍,這些塔是各歷史時期的代表作,是綜合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書法、雕刻藝術的寶庫。


    郭沫若曾題詩曰:「邵元撰寫照公塔,彷彿唐僧留印年;花開花落漚起滅,何緣痛著陳言?」


    塔林是一座宏偉的建築群,既是研究中國建築史、藝術史和宗教史的珍貴寶藏,又是國內外參觀旅遊者的遊覽勝地。

    -----------------------------------------
    #歷史 #文化 #故事 #河南 #少林寺
    ~專題推介,盡在知史~
    《合久必婚》
    http://www.mychistory.com/?uid=0.4.15.0&page=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