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圍棋比目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圍棋比目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圍棋比目法產品中有20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想攝影140] 細說分鏡 Vol.17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39 🖍任何一幅作品,若吸引住你的目光,那是成功的 🖍但又是否能進一步勾起你心中激動與共鳴 🖍這點,我們值得好好的想想 什麼是「好照片」,是一幅值得讓人產生共鳴、深思、富有故...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用純棋10分鐘學會圍棋:本因坊棋士王銘琬親授」介紹 訪問作者:王銘琬 內容簡介: ▌3-100歲都能玩!腦力活性化,跨世代交流的桌遊!▌ 圍棋不僅在對對弈之中,富涵人生的哲理。溝通和妥協身藏在圍棋中深厚的棋理。圍棋也有強化專注力,與抗失智的潛在功能。同時...
「圍棋比目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圍棋比目法 在 邱佳萱 飛迅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圍棋比目法 在 JobUs職場小旅行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圍棋比目法 在 伊格|Egoyan Zhe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圍棋比目法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圍棋比目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圍棋比目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圍棋比目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圍棋比目法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圍棋比目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圍棋比目法 在 邱佳萱 飛迅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09:12:23
說到贏這個字 真的讓我百感交集 ㄞ 曾經我可是個什麼都穩贏的人生勝利組組員 基本上除了考試最後一名 其他我什麼都想贏 圍棋比賽贏 演說比賽贏 英文演講比賽贏 連說笑話比賽都可以贏(好荒謬 直到某一天 :「她又要來贏了啦,哼!討厭!」 那天我反反覆覆的思考 沉思了大概52秒有 想來想去都是贏的錯 ...
圍棋比目法 在 JobUs職場小旅行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06 07:11:20
在家防疫免不了都要追劇吧?!你喜歡的類型是愛情、法律、推理、懸疑、醫學、還是生活職場呢?據國外收視率調查,愛情劇不再是收視主角,因為對很多現代人來說,戀愛彷彿與自己無關。反而是以職場生活為題材的,引起熱烈迴響的越來愈多。 其實看劇也可以幫助你提早認清職場😆?不論你是社會新鮮人或職場戰將👩💼,你...
圍棋比目法 在 伊格|Egoyan Zhe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6-22 12:12:21
當我抵達位於海參崴的人類聯邦政府虛擬監獄,監獄伺服器表定日期顯示為2099年3月13日。 初春時分,陽光晴好,氣溫沉降,然而我未能明確感受到融雪的酷寒。於此,所謂「氣候」似乎缺乏實感── 這不奇怪;我確知我並未身處於一真正的「現在」──此刻現實世界中的真實時間落於2276年夏日; 然而為了令虛...
-
圍棋比目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2-25 21:00:11本集主題:「用純棋10分鐘學會圍棋:本因坊棋士王銘琬親授」介紹
訪問作者:王銘琬
內容簡介:
▌3-100歲都能玩!腦力活性化,跨世代交流的桌遊!▌
圍棋不僅在對對弈之中,富涵人生的哲理。溝通和妥協身藏在圍棋中深厚的棋理。圍棋也有強化專注力,與抗失智的潛在功能。同時也是流傳很久、有歷史又不退潮流的的桌遊。
但是許多人覺得圍棋不容易學,一般圍棋是19路(縱橫各為19條線)的棋盤。巨大的盤面,讓想學棋的人退縮。而一般的計分法,讓初學者不容易理解遊戲目的,不知道如何開始。
▌從純棋開始,其實圍棋一點都不難!▌
純棋用「子多為勝」的最容易懂的計分法,讓讀者一目了然,理解遊戲目的,可以立刻開始對局.並使用七路,或九路棋盤,最適合初學者用純棋的計分法對弈。透過圍棋本因坊王銘琬的純棋教學,可以很快學到圍棋的菁華,更進一步享受圍棋樂趣.
本書由王銘琬企劃撰寫,他自2014年擔任趨勢科技圍棋軟體「Go Trend」顧問,是全球唯一發起圍棋AI(人工智慧)開發團隊的職業棋士!
歡迎進入圍棋的世界!
作者簡介:王銘琬
1961年生,臺灣台南人,
4歲學棋,5歲中央日報青少年圍棋比賽少年組殿軍
2000年、2001年連獲二屆歷史最悠久的本因坊頭銜
2002年 獲得王座頭銜
2007年 大和證券杯冠軍
2012年 大師杯冠軍
2015年 達成1000勝(其它各項頭銜及獎賞不及備載)
2014年起任趨勢科技圍棋AI開發團隊「GoTrend」顧問。唯一發起圍棋AI開發團隊的世界級職業棋士
中文著作《新棋紀樂園》、《迎接AI新時代》《棋士與AI》等,日文著作《棋士とAI》 (岩波書店)等十數本,英文著作《Zone Press Park 》。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圍棋比目法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2-08 22:00:01唯一戰勝 Google 旗下 Deep Mind 公司開發的人工智慧 AlphaGo 的南韓棋王李世乭,宣布將要退休,因為他認為人類永遠沒辦法擊敗人工智慧。
不過演算法不是只會越來越強大,為什麼 AlphaGo 會錯判輸給李世乭呢?
因為AlphaGo 有個叫『隨機森林』的算法,可以預測對手可能會下哪一步,但李世乭這一步下在 AlphaGo 認為對方不可能會去下的那一步,李世乭當時下完這步棋,Alphago 還認為自己的贏面超過八成,繼續往後下了十手之後,Alphago 自己有一個勝率的表,突然開始下降,發現自己處於弱勢了,開始慌張了,於是 Alphago 就開始亂下險棋,出現了連業餘選手都不會犯的錯,想賭李世乭會出錯,最後就輸了。
但 AlphaGo 也從敗給李世乭找到自身弱點,再次強化學習能力。像 AlphaGo 的孿生兄弟 AlphaGo Zero,就是完全不靠任何人類經驗訓練的神經網路,它就是不斷跟自己對戰學習,結果在自學 3 天後,就以 100:0 打敗了舊版 AlphaGo ,自學 40 天後,就擊敗了曾經戰勝中國棋手柯潔的 AlphaGo Master,成為世界上最強的圍棋程式!
雖然未來人類可能再也贏不過AI,不過AI 的加入反而讓圍棋有了更多玩法,這時候 AI 的功能,是在擴展人類棋手的思路,和人類合作一起探索圍棋還未被發掘的領域。
因為圍棋是世界上最複雜的遊戲!是看哪個顏色的棋子,圈出的空間最多,誰就獲勝。聽起來規則很簡單,但實際上卻複雜到不行。
圍棋的棋盤是 19X19,通常一步會有 200 種下法,圍棋變化位置的排列組合一共有10 的 170 次方種可能性,比整個宇宙的原子數ㄅ10 的 80 次方還要多更多!人類通常都只能憑經驗跟感覺判斷,但判斷才是最困難的。剛有說嘛,圍棋的勝負是由最終局時,雙方控制地盤的多寡決定,但棋局進行到一半,雙方的地盤都還沒封閉,怎麽判斷形勢呢?很多職業棋手之間微妙的差異,就是體現在這個判斷能力上。
但就連開發 AlphaGo 的團隊都坦言,AlphaGo 面前的最大問題,和人類棋手是一樣的,就是圍棋太難了,還有規則中的規則,例如優勢、虧損、打劫,雖然 AlphaGo 的勝利或失敗,完全取決於這些機率的估計是否準確,但計算力還遠遠達不到『最優解』的程度。目前AlphaGo 團隊的做法是,讓AlphaGo學習像人類棋手一樣,去選點和判斷。
當機器把一件事情做得比人類好時,我們還能做什麼?
你對棋王退休有什麼看法?快和我們一起分享!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寰宇新聞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十點半準時上傳完整版! -
圍棋比目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4-25 19:57:47本集主題:「職場冷暴力」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林煜軒 博士/醫師
內容簡介:
當老闆或同事刻意疏遠、排擠你,
或貶低、批評、羞辱,惡意操弄你……
甚至剝削、掠奪你在工作上的展現。
這些都是令人不寒而慄,卻難以啟齒的職場冷暴力。
職場冷暴力的根源──6種人格缺陷,你遇到了哪幾種?
3種慣老闆:
‧反社會型人格老闆:「做業務的就是髒。你明年業績沒180%,不用來了!」
‧狂妄型自戀人格老闆:「員工就是聽命的奴才,還肖想跟我平起平坐!」
‧強迫型人格老闆:「哪個員工比我早下班,他就絕對大有問題。」
3種豬隊友同事:
‧戲劇型人格同事:你咬牙煎熬完成的工作,功勞全被收割、掠奪。
‧依賴型人格同事:「你才剛來公司,為什麼不做以前大家都在做的事?」
‧畏避型人格同事:遇事不斷推拖閃躲飄,你一問,他還說那是你的問題。
不是你「做得不夠好」,而是你正遭受職場冷暴力的茶毒
職場冷暴力對一個人最大的戕害,是傷人不見血。它如冰刃,日日侵蝕著你的尊嚴,再加上是在上對下的權力關係裡,因此你開始合理化對方的冷暴力,甚至自我懷疑,苛責自己做得不夠好。
慣老闆或許是職場冷暴力的始作俑者,但豬隊友同事卻常成為幫兇或共犯,如豬隊友同事揣摩上意,與慣老闆沆瀣一氣,而你淪為被孤立、霸凌的對象,日日彷若坐牢。
擁有醫療界、學術界及企業界資歷的林煜軒精神科醫師,他以豐沛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的學養,犀利又細膩地分析6種人格缺陷,從冷暴力如何巧妙地如同癌症擴散、蔓延,到身為小職員的我們,該如何調適、應對,甚至若最後選擇離職,林醫師也提供最實用的轉職處方箋。
作者簡介:林煜軒 博士/醫師
國家衛生研究院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系助理教授。
林煜軒博士為國內少數兼具臨床、企業界資歷的精神科醫師,畢業於長庚大學醫學系及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醫師在台大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時,在四年住院醫師任期內,在國際期刊發表了十九篇學術論文,不但創下科內空前紀錄,也遠超過助理教授的平均學術產值,之後僅花兩年時間,即取得陽明大學腦科學博士,創下最快拿到博士學位紀錄。
曾經擔任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輝瑞藥廠產品醫師(醫藥學術顧問)、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譯作《網路成癮──評估及治療指引手冊》獲國健署「優良健康讀物推介獎」,編製的「智慧型手機成癮量表」,目前已翻譯為德、法、西班牙、義大利、匈牙利、芬蘭、葡萄牙、土耳其、印度等多國語言。
研發三款雲端服務的手機程式(App),且取得多項國內外專利。編寫國際知名網路成癮教科書中「智慧型手機成癮」章節。目前已發表三十餘篇學術論文於國際期刊。
曾獲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保羅楊森博士研究論文獎」(二○一八年、二○一六年、二○一三年)、第十一屆世界生物精神醫學會(World Congress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最佳學術海報」、「青年學者旅行獎(Travel Award)」(日本京都,二○一三年)、財團法人台灣醫學發展基金會論文獎「優等獎」(二○○七年)、台灣睡眠醫學會大會論文獎「口頭論文優選獎」(二○○七年)。
平日熱愛古典音樂與棋藝,曾任長庚大學弦樂團小提琴首席,且為中華民國圍棋協會六段棋士。
圍棋比目法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攝影140] 細說分鏡 Vol.17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39
🖍任何一幅作品,若吸引住你的目光,那是成功的
🖍但又是否能進一步勾起你心中激動與共鳴
🖍這點,我們值得好好的想想
什麼是「好照片」,是一幅值得讓人產生共鳴、深思、富有故事性、代表性的照片嗎? 還是拍出如同現場感受的照片? 還是構圖漂亮讓人賞心悅目? 還是對自己感到滿意就好? 多少個「還是、還是」,都很難說什麼是「好照片」的標準定義,這是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的解讀,也是個人追尋的目標…之一吧?
🟥按讚的照片
為了追尋「好照片」的定義,我想多數人會先接觸一種通俗、簡單的說法「一張構圖漂亮,吸引人留意,引起他人有所認同的照片」,就是一張「好照片」,這定義最多人接受,也比較不會有太多爭議,若再以現在通俗一點的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那就是「臉書上獲得許多讚」,就是一種最簡單的認同。
🔹說到這,讓我想到曾經有位學生,來我這裡學習攝影目的,我都會問他「為何想學攝影」,對方回答「想拍出好的照片」,但這個「好的照片」如同前面述說的,非常多討論空間,經過幾次你一言,我一語,終於討論到他想學攝影目的 – 他想要拍的比某個朋友還要好!
雖然我沒看過他朋友的照片,我也不確定我是否能幫助到他到這一步,但我接著問「學到後頭,那要如何…,證明你拍的比你朋友還要好呢?」 還是幾句接連的問答,我們得到了結論 – 我要我的照片獲得的「讚」比他朋友還要多就好,這個答案真是簡單、具體又有力,我們就往這方向一起努力達成。🔹
「一張照片,獲得許多人按讚」,我敢說現今這也是許多人非常在意的一,若是在相同的曝光方式,比如說相同的攝影討論社團,如果你的照片真的拍的不錯,自然能得多很多人按下「讚」以表認同,也許感受不出你的照片意義,但就是讓人喜歡,那個「讚」是直覺的表達,同時非常簡單。
說真的,一張受到很多「讚」的照片真的也不簡單,這也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簡單去定義一張「好照片的標準」的方法,比起攝影展投稿,複雜的投稿過程、評審間不一致的標準、主辦單位飽受黑箱作業的批評等等,或許這個臉書上按讚的動作,真的說不定是個最簡單的方法。
🟥按「讚」就是好照片嗎?
按讚的照片,雖然稱不上「好照片唯一標準」,但卻能吸引你目光,並且停留下來多動一下手指、滑鼠按一下讚的動作,能做到這點,至少是個成功的階段,可說是一張照片獲得他人「直覺上」的認同,話雖如此,卻也不是那麼容易達到。
當你滑手機、看臉書過程,平均一個螢幕顯示停留時間會是幾秒? 如果不感興趣的話,大概 1-2 秒間你就往下滑下去,但一張照片若能得到你的目光,再讓你點讚下去,這過程相信至少 2 秒少不了,而有機會讓你進一步去看看照片的故事,或是作者想對你表達的觀點,但先別說這張照片故事是否有趣,作者說上段話也不見得理解,但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直覺上」的欣賞感受,喜歡、不喜歡非常明顯。
但不見得直覺上喜歡,你就會去按讚,但至少眼球會停留一會。
在這樣子細微的動作分析,我們…至少可以說達到這樣子的照片,也可說是好照片成功要素之一,若是連讓你停個 2 秒的注意力都沒有,這張照片再有深邃的故事意義,也很難被人用心去體會。
🟥好照片與好構圖
當討論到「好照片」的標準,最大公約數意見都認同,一張好照片不該只是直覺上喜歡而已,它要有故事、代表一些人事物、象徵一些隱含價值等意義,這點是最多人認同的標準,我也認同,而說的簡單,又該如何具體的去做呢?
「參考各式的構圖技巧,並且加以練習」,底下學生這麼表示,你說的很好,確實刻意練習、模仿一些構圖技巧,可以讓一張照片更「吸睛」,但「吸睛的照片」就是好照片嗎? 我想並不只是如此。
是不是這張照片,本身還是得要含有上面大家的共識 – 有故事、有內容、有感動、有意義,吸睛的照片是否有這種價值嗎? 也可能有,也可能沒有,那還有沒有什方式,來讓我們拍出所謂的「好照片」?
好的構圖,是否能更適當的表達故事、富含內容,揭開事物背後隱藏的意義? 嗯,這一點也是許多人討論到好照片可能的標準之一,那從這角度來看,「好構圖與好照片」之間會有一些關聯,我會這麼說:
🔹「構圖是為了說一個故事,而 “構圖技巧” 則是包裝這個故事」🔹
當課堂上談到構圖等話題,我都會這麼跟學生分享這個觀念,雖然無法讓所有人認同,但可說是一個比較聚焦可以定義「好照片」的方法,而且可以具體的練習、追尋。
🟥構圖目的
用一張照片,來訴說一些故事,這是我對於「照片」定義之一,如果一張照片真的能訴說千言萬語,有聲勝無聲,那麼「構圖的追求」就是適當的考量。
🔹該如何決定畫面的範圍、切入的角度,曝光的衡量,光圈大小選擇、快門速度取捨,色溫的決定等等,如何盡可能的搭配得宜,能讓這張照片表達一些觀念也好、意義也好,若能達此程度,那麼我們可以說「構圖技巧」就像是說故事的技巧,好讓我們運用來「拍出一個故事」。🔹
🟥構圖技巧
當你也認同,構圖目的是讓照片 「表達、訴說一個故事」,那麼該如何做到這點? 此時「構圖技巧」就很重要,但掌握構圖技巧,不代表你就運用得宜,就好比你熟知任何棋類的規則 (比如說將棋、暗棋、五子棋、圍棋等等),但不見得下得一手好棋,相同的故事,人人表達方式不同,表達的好讓人意猶未盡,差的表達如同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此時「好的構圖技巧運用」,拍出漂亮的畫面,也就等同於「嫻熟的說故事技巧」,讓一個故事更加精彩,不但一張照片富含故事,也同時更加吸睛,面面俱到,兩全齊美。
🟥構圖、好構圖、好故事
一張再有故事意義的照片,得不到你目光吸引,輕易的在你目光中流失,我想也很難說這張照片為前面提到的「好照片」,再怎麼精采的故事,透過照片加以呈現,而在資訊吸收過程中,了解照片故事之前,還是得先讓一張照片「吸引他人目光」,稍作停留,才能讓人耐得住性子,往下聽聽照片的故事。
🔹如何加以解救這個困境? 那麼「好的構圖技巧運用」,就如同「好的說書技巧」,進而包裝這個故事,能讓相同的故事,得到更多的關注,吸引我們眼球焦點加以停留下來,再花點時間了解照片故事,使一張「好故事的照片」,在每日大量資訊淹沒每個人,在感官麻痺之前,獲得多一點的注意,不致於淹沒在海量的資訊裡,得以浮現出來。🔹
🟥為了構圖而構圖
我感到現在的攝影氛圍,充滿著「為了拍構圖而談構圖」,我是對此有些疑問、好奇,甚至帶點反感。
一張漂亮構圖照片人人喜歡,但為了得到「好看的照片」,因而「為了構圖而構圖」,這點我覺得沒有問題,沒人說照片非得要傳達什麼意義、什麼故事,這也只不過對照片的一項定義與追求而已,又或著縮小範圍,這只是我「個人對照片」所追求的其中一個看法。
我可以了解自己對「照片所追求的目標下個定義」,但不懂的是他人,為了拍出某些構圖而拍照,目的是什麼,因此產生疑問、好奇,但如果他人大聲的說「為了構圖而構圖,是為了拍出吸睛的照片,得到很多人的目光、很多讚,這就是照片目的」,那我也同意這種角度來看待照片的意義,這沒有問題,只是我個人不喜歡這樣子而已。
但前面提到「反感」的原因是,當說好一張富有故事性、寓意性的照片,卻不斷「追求構圖而構圖」拍出「漂亮吸睛的照片」,卻又說不出來這張照片故事是什麼? 寓意在哪裡,這樣子好像有點「本末倒置」的感覺,對此我則感到反感,這就有點像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
🟥值得我們好好想想
「構圖一詞讓人又愛又恨」,沒有人能說…誰充份掌握了構圖所有原則,並且永遠運用得宜,但也不會說自己在拍照時不努力試圖構好圖,拍出好看的照片,我們永遠都能拍到漂亮的照片,努力練習構圖技巧,仍能提高這樣子的機會。
🔹不過在追求「構圖技巧」時,我仍比較喜歡採取這樣子的角度去思考「構圖的意義」,是為了表達、訴說一些觀念、故事,揭露出隱藏在事物表面之下事情,而不斷練習「構圖技巧」則是讓照片更加的出色,讓人願意在這張照片多停留一會,多聽聽我想說的照片故事。🔹
人人都有表達對「構圖」「 構圖技巧」「好照片」的定義、關係,沒有誰對誰錯,但我認為總是要有個想法,告訴自己追尋的方向,才能讓自己拍出每一張照片富有生命,並且延續自己攝影的熱情。
我時時將這些心得放在心裡,能否做到則是從過去、現在到未來,不斷努力的方向。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圍棋比目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寫呢啲]一個字:日本股。幾時買?應該星期五,「希望起到身」。買乜?未知,但點都搵啲嘢買。都話有現金就身痕,長期100% 持倉(實情只係呢樣嘢已經贏好多人,但我又唔會槓杆或借錢的,除咗買樓)
==============
已烴2000人訂!多謝大家!Two thousand people can't be wrong!(扯,幾百萬人冇訂添!).下一個目標當然係攞你命3000!
==============
月頭訂最抵!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市況冇乜好講,港股冇乜力,成交都係連1500億都冇。騰訊700 HKTV 1137 甚至理文化工746之類,係升,但全部都開得高收day low。ADR又受壓,中概股又差。
美股?一樣麻麻地,我個垃圾倉急跌添,唔知係咪金絲雀,聞到啲燶味。
要驚嘅,永遠大把嘢驚。經濟好又驚加息,經濟差又話影響盈利。侵侵上場又話世界大戰,拜登上場又話美國人學普通話。華融爆煲又話驚,恒大爆煲又話驚,港航爆煲又話驚。唔止,嚟緊仲有美國債務上限,以而家政治形勢,共和黨有排同你玩。但,邊驚得咁多?
我經常都話,自我開Patreon以嚟,股市都係極順風順水,易玩到極。但唔代表永遠都係咁,要有心理準備。但你又唔係聽日退休,做乜咁驚跌?跌咪平啲買。升晒我先驚。
例如邊啲先晒我先驚?咪日本股。實情我舊年已經開始講,但得個講字有春用咩。今年剛好畢菲特生日,佢堆日本股升咗三成幾,我又寫多咗次。已經做緊功課研究緊啲個股,誰不知,頂丫,首相辭埋職,日經連升8日!慘
但,又如何?我都係照買的!一向跌我又買,升一樣買。星期五就買,咁但講緊幾皮嘢啫。
買乜?仲要研究下。遲下Patreon話你知。但,你心急嘅,咪買ETF。文入面我都介紹咗幾隻,都記住日經同東證指數唔同的說。Patreon入面有討論。
不過,我自己都係覺得玩個股好玩啲,反正我買得少。到時再話你知買乜。但應該唔係Donki(唔掂),可能係壽司郎(升到癲)
至於理文化工746嘅,呢度都講咗七七八八啦。唯獨係早兩晚同舊老細同埋高人食飯(即係我本書多謝嗰兩位)(BTW,原本去老北京,即係有人中一氧化碳毒嗰間,好彩逃過一劫),又講咗啲嘢我知,又學到嘢。Patreon入面有講。
要知道,當年(2009)就係佢兩個彈呢隻嘢畀我的。唔通我識睇化工股?但冇人識,所以佢唯有搵個應該最信得過最打得嘅,就係區區在下我本人。
正如早兩日都講標哥係乜都踢晒畀我做(佢自己可以專心捉圍棋,後來佢連捉圍棋都問我!),根本睇你點睇。的確寫咗我又唔會高啲人工,頂多賺咗幾箱大閘蟹。你負面嘅咪可以話「我都唔係睇呢個sector」「我JD 冇寫呢樣服務喎」「做乜你唔搵XXX寫」「做乜你唔自己寫」。但,塞咗畀你嘅嘢,最後你咪學習到,有經驗咯。如果當年係XXX寫,就唔係而家我在呢度講呢隻嘢啦。See?
每日一圖嘅,美股近十年因乜跑贏?你可以睇下,文入面有講。但,留意之前係跑輸的。個轉角位在邊?正係2008年。你以為金融海融重挫美國?剛好掉轉,全部新興市場死晒(除咗中國)。正所謂,美金嘅嘢,我們的貨幣,你們的問題。當然,亦可能因為Big Tech冒起。
第二個圖講CAPE(唔知係乜我幫你唔到,自己Google,你睇啲網友仲要大大聲串我唔識嘢,哦)。用呢個CAPE睇,美國過去四十年,有三十九年零五個月,估值係高過「長期平均」。即係過去四十年,你只得七個月係應該買股票。咁你估下你捉唔捉到?更唔好講若果你自作聰明走去沽空。
兩篇Good Read,第一篇係畀你估下,有幾多人用Apple Pay?當然正路你連幾多人用iPhone都未必知,亦都唔係度度收,所以個樣本係乜都要搞清楚。但,另一方法問:你估下有Apple Pay,而該場合又用到嘅情況下,有幾多iPhone用家會用?答案係:極少。有幾少?點解?篇文話你知。
第二篇,就係睇返啲分析員,放假之後出嘅report,估嘅數特別準。爭幾遠?就Patreon入面講。作者話證明放完假返嚟做嘢,頭腦都勁啲。但我就話差矣:其實分析員放假返嚟嘅report,咪就係佢地放假嗰時整!咁當然你都可以話放假係好事嚟嘅,唔放假邊有得靜靜地返公司在個位做嘢。
==============
已烴2000人訂!多謝大家!Two thousand people can't be wrong!(扯,幾百萬人冇訂添!).下一個目標當然係攞你命3000!
==============
月頭訂最抵!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圍棋比目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曾幾何時,我也是興趣課滿手的家長|
之前提到過翰翰現在開始很有自己的想法,這些反應在他想學習的「課後興趣課」以及「閱讀書目」選擇上。小時候什麼課都不想上的他,6歲之後開始會跟我說他想去學XX、想上XX課(除了學科以外的,哈哈),然後每天都只想看某些興趣書目,其他的書不大會「主動閱讀」。
興趣,是孩子自發性的學習動機,所以在目前課業壓力不重且時間能配合的情況下,我個人傾向全力支援他嘗試各種不同類型的興趣,去發掘潛能、尋找能陪伴自己一生的愛好,而運動強身健體也是我很重視的項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年一下子多了很多課後興趣課,而且其實他提過想學的更多,但我因各種原因考量打槍他的像是小提琴、古箏、樂高、科學手作、羽毛球等,想說有些不必去上課、有些我不想陪上課、有些等以後有空或還有心思再說!
現在,我們手上每週要上的興趣課有:籃球、鋼琴、游泳、巴西柔術/空手道、畫畫和打鼓,看起來是不是有點多?我看了都有點害怕,覺得哪來那麼多時間?可是他都很喜歡,母子在「取捨」這塊拿捏很失敗,我們只捨棄一個足球,卻又加進來打鼓,根本量沒變,只有質變😂 我們最後是找一天下午,仔細討論安排一下課表時間安排,才有辦法在兼具自由玩樂時間、週末家庭日出遊時間、每天晚上八點半前熄燈、完成學校作業、確保每天練琴的情況下,盡可能有效率地安排興趣課。
要能把每一段時間都盡可能活用,以後我每週固定有兩天要風雨無阻去接他放學,這也是為什麼我火速買了電瓶車(但太熱賣廠裡都沒白色,我至今仍未牽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不浪費時間保持彈性,因應需求選擇要開車、打車、騎車還是校車來接他放學。
今天週三原本是我們學校的早下課日,原以為會比平時提早一小時下課的我,對於自己之前安排好無縫接軌兩堂他最愛的興趣課很得意。誰知道仔細確認後發現,一年級的同學接領時間根本也才早35分鐘左右下課,導致我原本排定的打鼓和游泳就對不上了(痛哭)好在有神的安排,在每位老師早上為我幫忙東喬西喬下,最後乾坤大挪移,改成先打鼓再回家上畫畫網課,游泳移到週末下午,又是一個完美!
才一個孩子上小學都這麼忙了,而且還是在我們都不補習任何「學科」和沒什麼功課的情況下,萬一像別人語英數圍棋國際象棋都補,他們到底哪來的時間啦?真不敢想像明年龍鳳去上學,哪一天龍鳳開始也要加入興趣課之後,我該會有多分身乏術!這時候就覺得生一個真好,行程規劃不會牽一髮而動全身,日子單純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