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際疾病分類標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際疾病分類標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際疾病分類標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790的網紅PrideLab,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LGBT信箱📮】問:聽講跨性別已經喺2018年唔再被當成「精神疾病」,唔知喺乜乜精神病名冊度除咗名,咁啲人以後會唔會無得去公立醫院睇醫生、服用荷爾蒙藥或者做手術㗎? 💡💡💡其實跨性別從來都唔係一種精神病💡💡💡 之所以被誤會,係因為大眾經常將跨性別等同成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嗨KIKI生活手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集我做得很有感,因為身邊真的有深受困擾的好友,希望大家都可以鼓起勇氣去發現與面對:) 如果想更深入暸解,相關資料貼上來供參考: https://bit.ly/39csMG2 https://bit.ly/2Ib0fEZ http://gebrc.nccu.edu.tw/jim/JIM-works...

國際疾病分類標準 在 鄧善庭|發瘋心理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7:47:48

你有成癮行為嗎?其實成癮症狀、種類相當多元、廣泛,或許你不知不覺中也陷入成癮了喔🤔 / 🔅「癮」(Addiction)指我們對某事物產生的一種超乎尋常的嗜好與習慣,這種嗜好和習慣透過刺激中樞神經的獎賞系統(reward system)造成興奮或愉快感而形成「癮」。 🔅而「成癮」則是我們難以控制地渴求...

  • 國際疾病分類標準 在 PrideLab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19:17:35
    有 29 人按讚

    【LGBT信箱📮】問:聽講跨性別已經喺2018年唔再被當成「精神疾病」,唔知喺乜乜精神病名冊度除咗名,咁啲人以後會唔會無得去公立醫院睇醫生、服用荷爾蒙藥或者做手術㗎?

    💡💡💡其實跨性別從來都唔係一種精神病💡💡💡

    之所以被誤會,係因為大眾經常將跨性別等同成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簡稱GD)或者性別認同障礙(Gender Identity Disorder,簡稱GID)。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簡稱DSM)第四同第五版,經歷GD或者GID嘅朋友,佢哋因為自己嘅性別認同同埋出生時指定嘅性別唔一致而感到相當顯著嘅痛苦,而呢種痛苦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所以喺香港,跨性別朋友去到公立醫院可以獲得醫療護理,係因為佢地被診斷患有以上嘅「精神疾病」,被列為精神科個案,而唔係因為佢哋係跨性別。

    我地可以咁樣理解:雖然經歷GD或者GID嘅人本身係跨性別,但並唔係每一個跨性別朋友都會經歷GD或者GID。出版DSM嘅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簡稱APA)都提過:

    "The presence of gender variance is not the pathology but dysphoria is from the distress caused by the body and mind not aligning and/or societal marginalization of gender-variant people. "

    性別差異本身並唔係一種病,而係呢班性別差異嘅人因為自己身心不一致,喺社會上被邊緣化,而產生不安,先至係痛苦的根源。

    至於你話乜乜精神病名冊上面除名,其實你係講緊由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最新出版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簡稱 ICD-11)。佢地將「性別認同障礙」更名為「性別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仲將佢由以前「精神與行為疾病」(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嘅類別,改成屬於「性健康」嘅類別。

    除咗世衛本ICD名冊講「性別不一致」,APA都有一本DSM手冊講「性別不安」。前者範圍較廣泛,包括各類型已知嘅疾病,而後者就專係講精神疾病。喺2018年,雖然「性別不一致」唔再被世衛承認為一種精神病,但係大家唔好忘記,佢仍然保留喺疾病名冊上面,需要適當嘅醫療照護。所以唔洗擔心,有需要接受心理評估、用藥或者做手術嘅跨性別朋友仍然可以去醫院。無論係乜野類型嘅疾病,切忌諱疾忌醫!

    過去幾十年黎,跨性別呢個群體喺國際醫學領域一直被改名、改分類,由以往比較狹隘嘅二元框架,假設咗進行醫療轉化嘅變性人一定係希望成為異性,逐漸變成今日擁抱性/別差異,睇見非二元(non-binary)嘅存在;理解到出現問題嘅並唔係性別認同本身,係由身心不一致所產生嘅心理不安,希望去病化(depathologize)跨性別群體,將治療重點放喺心理困擾上面。

    每個時代都有被誤解的人和事。生於當代,成為小眾,我地可以做嘅事,就係做到自己,自然可以做好自己。希望有需要嘅朋友可以搵到啱自己嘅醫療服務,一步步咁做到自己。

    -

    撰文:達文 

    #pridelab #pridelabhk #DareToBe
    #nonbinary #queer #transgender #非二元性別 #跨性別 #酷兒
    #pride #lgbt #LGBTQ #LGBTPride #lgbtcommunity #hklgbt #性小眾 #香港性小眾

  • 國際疾病分類標準 在 科學再發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24 17:30:01
    有 3 人按讚

    上班上到懷疑人生?最近常常頭痛炸裂、睡不好覺,思考變得卡卡的,快被滿出來的厭世感淹沒?
     
    叮咚,你可能被「工作倦怠」找上門了!
     
    覺得心累並不代表你就是個草莓族,相反的有研究發現:責任感越高、抗壓性越高的人,工作倦怠的比例越高。面對「工作倦怠」襲來,我們該如何接招?
     
    延伸閱讀:
    「心情不好都是因為天氣啦」科學家:欸都,甘安捏?
    https://pansci.asia/archives/204128

  • 國際疾病分類標準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16 17:30:02
    有 250 人按讚

    #溫故知新 登愣!明天就是開工日了,完全不想迎接明天的到來......
     
    #不想上班
     
    延伸閱讀:
    睡眠習慣小健檢:有睡就行了嗎?哪些壞習慣會讓人越睡越差?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3411
    腰酸背痛的上班族,如何讓自己更好過?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52090
    ______________
    多本好書、精彩書單、豐富書摘......
    由泛科學與 30+ 出版夥伴共同策畫的 #願讀力與你同在 線上書展
    歡迎科夥伴和我們一起讀.力.引.爆:https://lihi1.com/IaziH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