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防政策演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防政策演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防政策演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防政策演變產品中有9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彭博社最新抗疫排行榜 美國重奪冠》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養小孩,該怎麼養?自古以來就是個百家爭鳴,公說公有理,沒有定論的一個教育領域。經常我們聽到上一代的人說:從小我們就是在泥巴裡打滾,跌打損傷,吃土喝髒水...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美國政府通過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略競爭法案,目標顯然就是中國,那麼未來中美對抗會有甚麼演變嗎?另外,所謂的可愛中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外交政策上的改變嗎?還是中國有全球宣傳彈性上的變化?北韓最近好像又有一些變化...

國防政策演變 在 歐洲旅居手札x 德國不乖老婆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4 07:24:13

Prepare the worst and pray for the best, let’s keep calm and carry on. 😁 |歐洲最新防疫|#德國防疫日記 🦠 假日為了避開人潮,我跟隊長這幾週六日都窩在家🏠 樂「關」以對。 上週四我不是才說了「德國應該很快就會風雲變色」嗎?...

  • 國防政策演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09 15:00:27
    有 1,982 人按讚

    《彭博社最新抗疫排行榜 美國重奪冠》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養小孩,該怎麼養?自古以來就是個百家爭鳴,公說公有理,沒有定論的一個教育領域。經常我們聽到上一代的人說:從小我們就是在泥巴裡打滾,跌打損傷,吃土喝髒水,還不是活得好好的?哪有像你們年輕爸媽,對兒女百般呵護,一下子噴酒精,一下子還要戴手套,把小孩養在溫室裡,長大了反而缺乏抵抗力。這種對於養小孩,必須讓他們暴露在一定風險中,鍛練他們的免疫力、適應力、抗壓性,甚至是在社會中的生存能力的論點,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西方社會和亞洲國家,根本上在價值觀上的一種文化差異,而這個差異也反映在其他的社會層面上,像是在對抗病毒的防疫措施上,政府應該怎麼做,人民又應該要怎麼想。上個星期,美國彭博社所發布的Covid抗疫韌性榜單上,台灣一下子從去年12月的榜眼,掉到了五十三個國家和地區中的倒數第10名,讓台灣社會和輿論相當的震驚。當然,五月以來的疫情爆發,大家都看在眼裡,排名掉落,也是意料之中,但從五月底的15名,跌落到六月底的44名,這中間巨大的落差,背後卻又是跟確診人數、防疫表現這些一點關係也沒有,反而是台灣的疫苗施打速度、封城措施,以及邊境封鎖等等,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彭博社在六月的榜單計算中,加入了兩個新的評比指標,一個是飛機的訂位數量,另一個是出入航班的路線多寡,之所以加入這兩個參數,是因為現在歐美國家都在爭相解除封城,重啟旅遊活動,所以彭博社認為接下來的抗疫階段,比零確診還要更重要的,是看誰能夠更快地恢復正常生活和順暢的經貿活動,而就像養小孩一樣,歐美國家因為去年受過病毒的嚴酷洗禮,邊境也始終保持某種程度開放,培養出了抵抗力,所以在後疫情時代,他們也會比亞洲國家將更具有競爭力。

    {內文}
    想像一個來自亞洲國家的資優生,從小乖巧,品學兼優,總是聽老師的話,一回家就關起門念書,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班上那些愛玩的同學,永遠趕不上他,只能暗自羨慕資優生的好成績。但,準備要上大學了,資優生想去國外留學,拿著一手亮眼成績單,他深信自己可以錄取一流大學,應該沒問題;沒想到,著手申請之後,他發現國外的大學現在不只看學科成績,還希望學生參與各種課外活動,接受過社會的歷練;亞洲的資優生這時才赫然發現,時代變了,世界變了,循規蹈矩的死讀書,已經無法滿足新環境下的新需求,自己的強項也頓時失去競爭力。

    新聞主播(2021.4.27):
    新加坡是此刻疫情下最宜居的國家,根據最新的彭博抗疫韌性排行榜,由於今年以來疫苗成為關鍵,新加坡也因而躍升榜首,拿下去年11月以來最佳成績...

    知名國際新聞媒體彭博社,從去年11月開始,綜合各種防疫和經濟相關數據,針對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製作一份「抗疫韌性」排行榜,由於這是少數、甚至是唯一一份對各國防疫表現打分數的國際榜單,因此每回發布,都會引起關注,尤其台灣難得地以個別地區身分,列名其上,更讓這份排行榜受到本地朝野的重視。然而6月28號,當最新版本榜單公布時,國際上卻傳出一片譁然,許多人跌破眼鏡,因為原本的重災區歐美國家,和亞太地區防疫常勝軍,排名幾乎一夕翻盤,其中台灣從一度坐二望一的亞洲資優生,幾個月前逐步下滑之後,六月底居然摔落到幾乎墊底的全球第44名;而新加坡,則是從四月榜單上的榜首,一下子跌出十名外;反觀美國,這個原本去年還在疫情泥淖裡浮沉的放牛班,竟然短短數十天就和新加坡名次互換,以大黑馬的姿態,在最新排行榜上上躍居全球第一位,成了防疫超新星。

    CBS主播:
    這是紐約市解封的重大里程碑,麥迪遜廣場花園體育館自疫情以來首度舉辦大型演唱會,數千名已經接種的民眾等不及地來到現場,欣賞「幽浮一族」搖滾演唱會...

    樂迷:
    我從德州來,嗚!

    CNN新聞旁白:
    ...有樂迷從德州聖安東尼奧買票,平生首度飛來紐約參加這場演唱會...

    樂迷:
    這是我的生平願望,時機又棒得不得了,正逢紐約市解封!

    樂迷:
    實在悶太久了,不斷受到封城和各種外出限制,所以今天一定會很棒,你知道的,一兩萬人齊聚一堂,盡情解放!

    就在美國總統拜登預定將在七月四日,美國國慶日上,宣布美國已戰勝新冠疫情的同時,全球各大洲上各國家地區,所呈現出來的防疫樣貌,與民眾看待疫情感受,也隨著時間推進產生微妙的變化。在解釋最新「抗疫韌性」排行的分析報導中,彭博社記者開頭點出:經過一年半疫情的紛擾,現在各地人們眼中關注的唯一焦點,只剩下:什麼時候可以重返正常生活。原本的抗疫評分指標,只集中在確診數和死亡人數、確診率和致死率等數據上,但六月間,美國加州紐約州等地全面解封,歐盟也正式啟用數位疫苗護照,對越來越多的國家敞開國門,國際上逐漸清楚浮現的一個趨勢是:拼解封,搶開放,已經成為下一個防疫階段,比較抗疫成果,決定誰是贏家或輸家的關鍵因素;因此彭博社特地在評分過程中,加入了兩個新指標,第一個,是比較各國航班預定機位,與去年同期數據的增減幅度;第二個,則是從旅行社提供的資料當中,比對各地已開放的出入境航班路線。這兩個新的參數,一納入評分考量之後,馬上對排名順序造成洗牌效應:歐美國家的名次普遍大幅上揚,原本的資優生,亞太國家,則是排名全面下探:去年的優勢,在新的開放評比下,反而成了放不開,甩不掉的沉重枷鎖。

    CBS新聞旁白:
    今晚,全加州自疫情以來,首次全面重開!強制戴口罩和社交距離正式取消,只要民眾有打疫苗...

    加州州長 紐森:
    我們終於辦到了,6月15號,反敗為勝!

    CBS新聞旁白:
    ...對那些慘澹經營的商家來說,更是令人振奮...

    餐廳顧客:
    謝謝!

    餐廳老闆:
    感覺真好,彷彿重獲新生,我們終於走到隧道盡頭,重新開張真的太開心了!

    紐約州州長 古莫:
    超過七成接種是什麼概念?就是我們可以重返正常生活的意思!

    事實上,今日美國疫情的反轉,就跟一年前台灣疫情之平緩,同樣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CBS新聞主播(2020.5.26):
    ...(日本)有830個死亡案例,而幾百英哩外的台灣,則是另一個更成功的防疫模範,至今僅有...聽好哦...只有七人死於新冠!

    CBS新聞旁白(2020.5.26):
    在台灣島上,街上車流擁擠,餐廳照常營運...
    學校只有在二月間短暫停課,甚至棒球賽季都正常開打,

    去年疫情爆發初期,台灣的低確診,低死亡人數,曾經引來全球矚目,當時外界普遍把台灣的防疫勝利,歸功於SARS期間紮根的公眾警覺心和公衛處置經驗。一年之後,此刻的台灣,在狹義的防疫數據,如確診人數和死亡率上,雖然由於幾次小規模疫情爆發而出現上揚,但相較於世界各國的感染數據,台灣依然屬於輕度災區,並沒有顯著的退步;真正導致台灣在排名上不進則退的,其實是疫苗施打的速度、封城對民生的衝擊,以及新增的兩項對外開放指標,一齊拉低了整體分數。仔細研究排行榜上名次優於台灣的國家,以第33名的埃及來說,接種率僅2.1%,比台灣的4%還要更低,然而埃及的封鎖管制鬆散,當地人幾乎照常過生活、做生意,再加上埃及邊境也比台灣更加開放,因此,儘管確診和死亡人數都高於台灣,埃及在修正後的抗疫韌性指數上,卻拿下了比台灣更高的積分。另一方面,昔日的抗疫冠軍,本月與美國名次調換的新加坡,也是因為同樣原因:在邊境設下嚴格管制,繳出零確診同時,卻也被自己的高標準所綑綁,過度拘泥「好成績」而拖累了重開進度,跟不上歐美近期快速的解封步調。

    澳洲商業總會 因尼斯威勒斯:
    事實是:我們必須與新冠共處,病毒已經流竄全球,我們無法再躲在島上,與外界不相往來,這是擺在眼前的現實...

    澳洲旅遊業者 葛拉罕特納:
    我不認為我們可以一直堅持零確診,當然做為短期目標是很好,但如果事實證明,它就是會反覆發生,不會消失,怎麼辦?.

    澳洲醫師 瑪姬丹欽:
    有一部分的人,他們確實很堅持,要維持零確診,但另外一部份的人,則是已經接受現實,願意忍受少許的感染病例...

    澳洲ABC記者:
    維多利亞省目前每天新增4-5個案例,當局因此宣布封城...

    澳洲ABC記者:
    相較之下,英國每天新增確診高達三千例,可是英國人民卻可以不戴口罩趴趴走,甚至還能欣賞現場板球比賽,當地成人已經有75%接種了第一劑新冠疫苗...

    與台灣、新加坡處境相似的,還有澳洲。澳洲總理莫里森,去年在澳洲傳出零星新冠案例後,召開內閣會議,制定出「壓制圍堵」,確保境內沒有社區感染的「零確診」策略,作為澳洲防疫工作的最高指導原則。一年多下來,澳洲政府確實在壓制疫情上,取得了成效,除了幾次防疫破口,曾讓每日確診數短暫飆高至數百人,其餘多數時間,澳洲的確診人數都維持在極低水位。然而,與穩定疫情呈現不對稱走勢的,卻是當地逐步升高的民怨;由於維多利亞省等地方首長,多次因少數病例爆發,就無預警下達一周至數周的封城命令,讓當地商家和輿情在經歷一次次的希望與幻滅之後,不禁想問:如果新冠終究不能消滅,零確診又是既定政策,那麼澳洲人到底要到何時,才能重溫過去的正常生活?

    澳洲ABC記者:
    事實是:一旦澳洲開放國境,就必定會引入病毒,導致病例增加,即便多數人都注射了疫苗,仍舊會有人感染,甚至是喪命。而對於一個堅持「零確診」,執著於確診人數的國家來說,澳洲人民有沒有做好對外開放的心理準備?

    彭博社在一篇五月間的報導中,就曾經警告:對於亞太地區這一群死守邊界,不敢冒險開放的防疫資優生來說,過去的好成績,如今反而可能成為它們最大的致命傷;一方面,境內疫情和緩,讓這些國家政府和人民,普遍對疫苗引進或施打都缺乏急迫性,延緩了群體免疫的達成速度;另一方面,閉關自守的防疫策略,又導致了公衛體系和人民心態,都無法接受新冠終將演變為流行病,也難以承受開放邊境後勢必出現的疫情變化;而回過頭來,再看那些遭受疫情重創的歐美國家:由於過去一年累積了經驗,培養了韌性,現在更挾其高接種率優勢,對外加速開放,在後新冠世局中,亞太國家如果無法及時轉換策略和心態,資優生與放牛班,恐怕就要豬羊變色。

    https://youtu.be/3r4zKFzj5RE

  • 國防政策演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5 12:57:02
    有 6,165 人按讚

    蘋果日報是什麼

    1
    黎智英被判刑,蘋果日報停刊,拜登發聲指控北京侵犯言論自由。
    台灣不管藍綠,都如天地崩塌,指天罵地。
    我不禁噗哧一聲,笑出了豬叫聲。
    蘋果日報在香港反送中,和之前長期的反中運動中,擔當的,可不是媒體角色, 而比較像是,反中游擊隊宣傳組織部。
    媒體也實錘了蘋果日報洗錢,以及雇用人,參與反送中暴動。
    還媒體呢!
    黎智英一再表明,他是為美國奮戰。
    你以為他是說笑嗎?
    他效忠的政府,是誰?

    2
    看看黎智英身邊的幾個關鍵人物 !
    2014年,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威茨,在黎智英的遊艇上密會黎智英,長達5個小時。
    遊艇密會,可是特工手法。
    沃爾福威茨是美國共和黨鷹派,從國防部退下來以後,混過智庫,還當過世界銀行行長。
    後來從被曝光的電郵,才知道他一直在金流上和黎智英密切合作。
    雙方還透過美國商務部,到緬甸洗錢。

    3
    蘋果日報跟壹電視當年入台,竟然是美國在台協會會長薄瑞光在幕後操刀。
    台灣當時原本不給壹電視執照,於是薄瑞光指示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司徒文,強力介入。
    黎智英親信表示,如果壹傳媒拿不到電視執照,就會公開批判台灣政府,重點是,美國在台協為什麼會支持壹傳媒?
    美國為什麼會這樣介入台灣內政,護航黎智英?

    4
    黎智英的私人助理Mark Simon一樣詭異。
    他是美國共和黨黨員,當過共和黨香港支部主席。
    從2000年起,跟黎一起。
    他出身自情報世家,爸爸在美國中情局工作了35年,而Mark Simon自己從1986年到1990年,是美國海軍情報局的潛艇分析員。
    他曾經是CIA雇員,又是壹傳媒的廣告總監。
    有趣嗎?
    廣告總監可以讓洗錢跟洗腦融為一體,潤物無聲。
    厲害吧!
    而曝光的資料中,黎跟蘋果日報在佔中等幾個暴亂事件中,反中游擊隊的金流與組織,都是由Mark Simon掌控主導。

    5
    Mark Simon跟黎智英的關係密切到,至少有17間私人股份有限公司,兩人都同時列名董事或主控。
    用壹傳媒大樓地址註冊的,有3間是黎跟Mark Simon共同持有。
    另外2間,是Mark Simon擔任董事。而這甚至違反將軍澳工業邨地契條款。
    台灣上市建商長虹建設花了61.39億元,大手筆買進黎智英新北市土城近1萬坪土地。而賣方公司的董事,又是Mark Simon。
    黎智英連上次去美國跟當時的美國副總統會面,Mark Simon都參與其中。

    6
    黎智英用蘋果日報跟壹電視做平台,致力於”和平演變”了台灣的價值觀。
    反中親美台獨,是黎智英一貫的主軸。
    手法則是用人性的弱點,以大量的屍體與裸體,也就是聳動與色情,完全摧毀台灣原本的媒體生態與文人辦報傳統。

    7
    黎智英一邊站在年輕人立場,批判國民黨土地政策,一邊大炒地皮剝削年輕人。
    黎智英也在台灣建立了大量的政治與媒體盟友,拉幫結派,為親美反中壯聲勢。
    想想看,那些重要的藍綠媒體人,甚至是媒體大亨。
    以及藍綠政客。
    橫跨藍綠喔!
    他們跟黎智英關係萬分親近,難捨難分。
    一邊支持黎智英,一邊支持蔡英文,或是假裝表演反蔡英文。
    好精彩呀。
    台灣至今台獨聲勢如此浩大,黎智英果然居功厥偉。

    8
    現在台灣多少媒體人哭天喊地不捨黎智英。
    其實不奇怪。同一個老闆是不是?
    美國跟台灣當局,則獎賞黎智英在台灣炒地皮大賺數百億。
    僅僅台灣一地,獲利就數百億呢!
    所以,黎智英在台灣,並不孤獨。
    黎智英的故事,美國如何設立細胞特工與顏色革命的故事。
    大家都要好好學習。

  • 國防政策演變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9 19:49:13
    有 2,711 人按讚

    YT傳送門:
    https://youtu.be/k37AQqaaVO0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美國政府通過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略競爭法案,目標顯然就是中國,那麼未來中美對抗會有甚麼演變嗎?另外,所謂的可愛中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外交政策上的改變嗎?還是中國有全球宣傳彈性上的變化?北韓最近好像又有一些變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今天來連線的是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剛好我們可以問一下在德州的快篩和篩檢的作法是怎麼樣,不然我們指揮中心又要告訴我們說因為沒人來申請快篩試劑進口所以他不能核准,可是台灣明明有接近二十家的廠商自己有生產快篩試劑,還有出口ㄟ,到底是怎麼樣啦!國民一直在死,結果指揮中心搞不清楚快篩狀況還在等人申請,是不是睡著了?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美國參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產業政策法案。為了增強對華競爭,該法案將在未來五年將2500億美元投入科學研究和發展。共和黨和民主黨克服了他們在經濟政策上的傳統黨派分歧,68票贊成、32票反對的結果反映出,兩黨議員均迫切希望加強美國的技術和工業能力,以對抗北京。
    華盛頓——在來自中國的緊迫競爭威脅面前,參議院正準備通過美國歷史上最全面的產業政策法案,打破了在政府支持私營企業問題上的黨派分歧,為增強美國的製造業和技術優勢,欣然接受近2500億美元的財政開支。】這輩子我還真沒看過共和黨和民主黨在一個議題上面這麼的團結,雖然有一部分的議員把這個提案當成說因為政府投入因而會增加民間就業的切入點,但實際上美國的各黨各派對於美國本身企業的技術領導力的確感到非常的憂心,量子運算、美國半導體業等等,所以其中有非常多跳躍性的補助,譬如說對於民間太空業者的補貼,甚至讓國防部高等計畫署DARPA的預算加倍等等,但這擺明就是衝著中國製造2025來的規劃,會有效嗎?

    而這次三個國會議員來到亞太地區坐著C17到處跑來跑去,其戰略上的意義到底是甚麼?單純只是送疫苗嗎?(也沒送給台灣)還是有甚麼更進一步的合縱連橫的目的,這三個議員未來會有更多的發展和可能嗎?

    根據BBC的報導:【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承認,「幾乎所有部門」都未完成該國經濟發展五年戰略的目標。金正恩是在少見的勞動黨代表大會致開幕辭時發表這番講話的,這是朝鮮勞動黨歷史上的第八次代表大會。2020年1月,朝鮮在中國新冠疫情爆發後的短時間內便封鎖了邊境,以防止病毒入境。這個與外界隔絶的國家至今仍沒有報告確診病例。但這也使得它與鄰國和盟友中國的聯繫被切斷。】再加上北韓最近嚴格追究任何觀看韓劇或是KPOP的人罪責,不是死刑就是勞改幾十年,北韓這到底是出現了甚麼問題?

    另外也是來自於紐約時報的報導:【當中國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上週初告訴共產黨高級官員,他們應該改善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溝通時,一些分析人士和新聞報導認為,他承認近幾個月來日益強硬的外交方式並沒有受到熱烈歡迎。
    「要注重把握好基調,既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根據官方新聞機構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在北京共產黨機構的一次集體學習中說。】我實在沒想到習主席會說出可愛兩個字,難道是因為戰郎外交要轉向了嗎?還是傳統的柔弱勝剛強的可能性會成為接下的主旋律呢?

    另外,根據TVBS的報導:【法國總統馬克洪,忙著下鄉造勢,為明年的總統大選做準備。不過他週二到法國南部鄉間,與支持者見面時,卻被人突然上前賞了一記耳光。儘管馬克洪事後說,他不會因此停下傾聽民意的腳步,不過因為長期封城,他的支持率已經掉到剩下38%,連任之路岌岌可危。】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據說法國當地民眾都覺得出了一口惡氣,可是法國不是快要解封了嗎?難道民眾就是氣他速度不夠快嗎?會不會之後連任失敗呢?

    好啦,今天先隨便聊一聊到這邊~~~反正德州都快解封了【自暴自棄】

    Dennis 的全球政治筆記 - 履行中庸,筆寫諍言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 國防政策演變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6-09 22:19:09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美國政府通過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略競爭法案,目標顯然就是中國,那麼未來中美對抗會有甚麼演變嗎?另外,所謂的可愛中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外交政策上的改變嗎?還是中國有全球宣傳彈性上的變化?北韓最近好像又有一些變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今天來連線的是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剛好我們可以問一下在德州的快篩和篩檢的作法是怎麼樣,不然我們指揮中心又要告訴我們說因為沒人來申請快篩試劑進口所以他不能核准,可是台灣明明有接近二十家的廠商自己有生產快篩試劑,還有出口ㄟ,到底是怎麼樣啦!國民一直在死,結果指揮中心搞不清楚快篩狀況還在等人申請,是不是睡著了?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美國參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產業政策法案。為了增強對華競爭,該法案將在未來五年將2500億美元投入科學研究和發展。共和黨和民主黨克服了他們在經濟政策上的傳統黨派分歧,68票贊成、32票反對的結果反映出,兩黨議員均迫切希望加強美國的技術和工業能力,以對抗北京。

    華盛頓——在來自中國的緊迫競爭威脅面前,參議院正準備通過美國歷史上最全面的產業政策法案,打破了在政府支持私營企業問題上的黨派分歧,為增強美國的製造業和技術優勢,欣然接受近2500億美元的財政開支。】這輩子我還真沒看過共和黨和民主黨在一個議題上面這麼的團結,雖然有一部分的議員把這個提案當成說因為政府投入因而會增加民間就業的切入點,但實際上美國的各黨各派對於美國本身企業的技術領導力的確感到非常的憂心,量子運算、美國半導體業等等,所以其中有非常多跳躍性的補助,譬如說對於民間太空業者的補貼,甚至讓國防部高等計畫署DARPA的預算加倍等等,但這擺明就是衝著中國製造2025來的規劃,會有效嗎?

    而這次三個國會議員來到亞太地區坐著C17到處跑來跑去,其戰略上的意義到底是甚麼?單純只是送疫苗嗎?(也沒送給台灣)還是有甚麼更進一步的合縱連橫的目的,這三個議員未來會有更多的發展和可能嗎?

    根據BBC的報導:【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承認,「幾乎所有部門」都未完成該國經濟發展五年戰略的目標。金正恩是在少見的勞動黨代表大會致開幕辭時發表這番講話的,這是朝鮮勞動黨歷史上的第八次代表大會。2020年1月,朝鮮在中國新冠疫情爆發後的短時間內便封鎖了邊境,以防止病毒入境。這個與外界隔絶的國家至今仍沒有報告確診病例。但這也使得它與鄰國和盟友中國的聯繫被切斷。】再加上北韓最近嚴格追究任何觀看韓劇或是KPOP的人罪責,不是死刑就是勞改幾十年,北韓這到底是出現了甚麼問題?

    另外也是來自於紐約時報的報導:【當中國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上週初告訴共產黨高級官員,他們應該改善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溝通時,一些分析人士和新聞報導認為,他承認近幾個月來日益強硬的外交方式並沒有受到熱烈歡迎。
    「要注重把握好基調,既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根據官方新聞機構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在北京共產黨機構的一次集體學習中說。】我實在沒想到習主席會說出可愛兩個字,難道是因為戰郎外交要轉向了嗎?還是傳統的柔弱勝剛強的可能性會成為接下的主旋律呢?

    另外,根據TVBS的報導:【法國總統馬克洪,忙著下鄉造勢,為明年的總統大選做準備。不過他週二到法國南部鄉間,與支持者見面時,卻被人突然上前賞了一記耳光。儘管馬克洪事後說,他不會因此停下傾聽民意的腳步,不過因為長期封城,他的支持率已經掉到剩下38%,連任之路岌岌可危。】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據說法國當地民眾都覺得出了一口惡氣,可是法國不是快要解封了嗎?難道民眾就是氣他速度不夠快嗎?會不會之後連任失敗呢?

    好啦,今天先隨便聊一聊到這邊~~~反正德州都快解封了【自暴自棄】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 國防政策演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15 22:00:23

    這週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不自由,毋寧死」,是人權還是毒藥?
    我以前最討厭有人講什麼民情不同。比如民主在中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槍在美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掉蹲式馬桶在台灣,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那麼多民情不同,人不都是一樣的,認真想做就一定行得通。而且,沒錯,我真的很討厭蹲式馬桶,我每次蹲下去就站不起來,不小心還會尿不準。
    但是這一次肺炎疫情,我真的同意,民情真的不同。像台灣,在對抗疫情三個半月後,最近台灣終於傳出好消息,一個月沒有新增本土病例,社區安全第一階段達標,過去這段時間,大家犧牲了一部分個人自由,換取盡快回到原本的自由生活,才能有這樣的好成績,也就是以自由換自由,我好像在繞口令,不過對於許多西方國家的民眾來說,要他們犧牲一點點個人自由,就好像割肉一樣痛苦,連戴個口罩都不要,更別提保持社交距離,甚至還拿知名口號「不自由,毋寧死」,當作抗議政府封城行動的標語。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這句話來自1775年,美國當時還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一名美國人發表演說,喊出「不自由,毋寧死」這個口號,呼籲大家不要當奴隸苟且偷生,應該挺身而出,為自由奮戰,精神等同於「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咦!這好像是對岸的禁歌。
    總之呢,這句話現在竟然被當成歐美放仼自由主義者的示威標語,改編成「給我自由,不然乾脆給我Covid-19」,但偏偏這種個人自由凌駕一切的觀念,成為防疫工作一大絆腳石。我們先看美國。
    要談美國的自由,就必須從他們的憲法講起。1791年美國憲法修正條款,保障人民有1.言論、2.集會、3.宗教及4.結社的自由,也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沒有在憲法中明文設立國教的國家,「自由」可以說是美國的建國基礎,也根深蒂固在老美的心中,不過隨著時代演變,美國個人自由主義也逐漸膨脹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我小時候有一首廣告歌非常流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現在聽起來「中二」到令人白眼翻到後腦勺,但這句話真的是美國這一派精神的最佳寫照。
    世界各地實施不同程度的封鎖政策,美國拖拖拉拉的終於在3月19日由加州開始,各州陸續發布禁足令,封城封得比別人晚,解封又解得比別人早。還有一堆人上街抗議政府封城令,包括賓州、密西根州、科羅拉多州、維吉尼亞州等地,都爆發反封城示威潮,說強制隔離違反憲法啦~影響他們的人身自由啦~還說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麼嚴重,當時也沒封城啊!我們的川貴人還帶頭搖旗吶喊,推文「解放明尼蘇達」、「解放密西根」、「解放維吉尼亞」,這是嫌美國人太多啊?
    而示威者當然沒在戴口罩,也沒在遵守「社交疏離」政策,果不其然,北卡州的活動發起人(Audrey Whitlock)沒多久就確診了,直接打臉示威訴求。要自由還是要病毒?
    「小孩子才做選擇,他們全都要!」
    這就很像政府規定騎機車要戴安全帽、開車要繫安全帶,全都為了民眾的人身安全,但就是會有人覺得,哎唷~我才不會這麼衰咧,而且就算撞死了也是他家的事!
    I will do what I want. 是很多美國人的口頭禪,但很多美國人在這次疫情中,卻也真的就有這種態度。
    像一位三十歲的女性Katie Williams一個爆紅的推特,就說:我們美國人,本來就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如果我們給人們壓力要他們待在家裡,或是出門就像壞人,我們就失去了一些我們的民族性,我們對權利的概念。
    結果是什麼呢?截至台灣時間5月12日,美國確診人數137萬8548人,穩居世界第一。病毒甚至侵門踏戶,直接殺入白宮,川普隨從、副總統彭斯發言人、第一千金伊凡卡個人助理,都相繼確診,就連負責白宮維安的聯邦特勤局,也傳出至少34人感染。讓堅持不戴口罩的美國防疫指揮官彭斯,終於鬆口說他會開始保持「一咪咪的社交距離」,很多評論家就指出,這跟很多美國人這句:I will do what I want 很有關係。
    我們剛剛看到的是全球第一名,死亡人數第一名,我們現在再來看看歐洲的第一名。
    英國首相強生是自稱「自由」的擁護者,然後他就中鏢了。3月27日,強生宣布自己確診,10天後還把自己送進加護病房(4/7),帶頭免疫做得真成功啊。英國自由主義雖然不像美國那麼強烈,但1980年代後勢力逐漸抬頭,尤其近期右派崛起,今年的「脫歐」就被解讀為,英國重返放任自由主義懷抱,回歸小政府以維護個人自由。而病毒奪走全球28萬人性命,英國還是有示威者認為病毒根本不存在,甚至指控5G會傳播病毒,放火焚燒基地台。
    愛爾蘭政治評論家奧圖指出,個人自由被英國人視為民族的象徵,導致當局遲遲不肯實施社交禁令,例如上酒吧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古老且不可剝奪的權利」,也就是傳說中的「自古以來就是英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英國目前確診人數已經衝破20萬大關,排名全球第三,死亡人數3萬2065人,甩開義大利成為歐洲最多。直到最近5月10日強生才終於宣布,未來入境英國的旅客必須居家檢疫14天,被網友大酸,「太好了!只慢了兩個月!」、「噢!原來是為了秋冬二次爆發的超前部署啊!」。
    但不只美國和英國,現在世界各地都爆發「反封城、討自由」的示威浪潮。
    歐洲模範生德國,因為歷經過納粹教訓,在政治上高度重視人民權益,最近就有部分民眾不滿政府封城令,趁著二戰紀念日發動示威,指控梅克爾是希特勒2.0。
    斯洛維尼亞則是發起單車示威,同樣指控政府假藉疫情限制人民自由。
    而澳洲逐步解封後,再度爆發屠宰場疫情,導致維多利亞州延後鬆綁,結果氣憤的民眾指控政府捏造疫情,企圖繼續掌控人民。
    《經濟學人》曾經指出,任何社會出現戰爭或瘟疫時,政府的權力都會擴張。在緊急狀態下,政府不會依照原來的法律、憲政體制統治,所以過去全球瘟疫恐慌後,人類往往都會迎來專制極權的時代。我們曾經討論過疫情衍生出的威權,人民擔心把權力借給政府防疫後,有去無回,但一味主張個人自由,難道不會釀成另一種危機嗎?
    在民主社會中,人民當然有權不受政府干預,但是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有義務不要讓身邊的人暴露在病毒威脅中。自由的尺度,在個人與國家之間,一直存在矛盾,你認為在對抗大規模疫情的時候,個人自由應該要重於國家自由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個人濫權 #自由釀危機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