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國藝會補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藝會補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藝會補助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介紹 訪問作者:林徹俐 內容簡介 神附於乩身的父,與女兒的溫柔對話 在煙霧縹緲中,有東西進入他的身體,他成了另一個自己──神。 神在時,父親不在…… 曾有一說,父親是女兒通往世界的媒介,倘...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介紹 訪問作者:林徹俐 內容簡介 神附於乩身的父,與女兒的溫柔對話 在煙霧縹緲中,有東西進入他的身體,他成了另一個自己──神。 神在時,父親不在…… 曾有一說,父親是女兒通往世界的媒介,倘若父親同時是神在人間的媒介呢? 自小,她便...
「國藝會補助」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國藝會補助 在 寫小說的人,光風。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國藝會補助 在 森田達子®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國藝會補助 在 森田達子®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國藝會補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國藝會補助 在 Sandra Li 李婉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國藝會補助 在 謝長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國藝會補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國藝會補助 在 Sandra Tavali李婉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國藝會補助 在 魔術師黃柏翰-奇幻製造Pohan Magic-Wonder Studi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國藝會補助 在 寫小說的人,光風。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10:09:28
▎#文末贈書 #致不在場的他們與遲到的我:一段召喚亡者的旅途。 ⠀ 「一次又一次有人召喚這些名字,就好像他們的作品代替作者本人,在這個世界上多活一段時間一樣。」 ⠀ 邱妙津。袁哲生。黃國峻。 至今仍一次次被召回。 ⠀ ⠀ #關於《致》(需要一個簡稱) ⠀ 《致》出版於2020年,獲2018年國藝會補...
國藝會補助 在 森田達子®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2 02:25:45
差點變得面目全非的稿,但還是盡力堅守住了。 有時為了不要花10分鐘修改,卻花了近一小時回信說明種種考量,其實我相信沒有客戶希望一個不理想的結果,只是立場不同,難以知曉自己的建議容易導致面目全非。說到底只是出發點不同考量就不同,不然也不需要設計師的存在了。 扯遠了,這是國藝會補助NO.9 ”纖維藝...
國藝會補助 在 森田達子®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2 02:19:19
國藝會補助案視覺,第八期主題:人生海海。🎬🌊 ⠀⠀ 引述自國藝會官網:「台灣四面環海,回朔討海的歷史,從四〇年代開始發展至七〇年代為高峰,隨著政策導向、經濟變化與數位時代的來臨,許多議題隨著時間浮出水面,海洋生態教育、環保意識萌發、移工文化、政治記憶等等。透過紀錄片,使我們嚴肅的、詼諧的去感同身受這...
-
國藝會補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06 08:47:41本集主題:「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介紹
訪問作者:林徹俐
內容簡介
神附於乩身的父,與女兒的溫柔對話
在煙霧縹緲中,有東西進入他的身體,他成了另一個自己──神。
神在時,父親不在……
曾有一說,父親是女兒通往世界的媒介,倘若父親同時是神在人間的媒介呢?
自小,她便知道父親是替神行事的使者,在自家客廳裡,她目睹神透過父親身體,處理人世間疑難雜症,種種與人有關的困擾。
原本,熟悉且固定面孔來此,隨著口耳相傳,陌生人進駐,闖入私密生活空間。陌生人帶來更多陌生人群,神到時,問事者必到,神不來的日子,家則回歸寧靜。
關於神,她說:
沒有見過神,不知道祂是否在那神像軀殼裡,還是如父親所說雲遊四海,而作為神之乩身也只是替代,父親把身體借給神,在某些時間裡自身主權喪失,成為一具載體。──〈神驅〉
對於有所求的人,她認為:
新的求神隊伍裡職業身分混雜,觀察一段時間,便能知曉有人生活不缺但真心信仰,也有人因發覺自我的不足與缺漏,需要天上的神,加上地上的神一併付出神力。──〈借問眾神明〉
面對父親,她態度是:
為了剪斷命運或父親性格裡那條環帶,我努力讓自己聽得他人言語中真實與虛假,我決定成為第一個絕對相信父親,且對他絕對誠實的人。──〈入乩之前:相信〉
神究竟在不在?這是她長久以來的疑惑。
善男信女目睹父親敞開軀體接納神,證明了神在,卻也因其額外所求,神力抵不過人性的貪求。
這是一本描繪父親與神之書,也是女兒給父親的一場獨有的演唱會。
透過文字,是為了感受不被了解的父親,也是為了自己。
信仰虔誠的父親卸下神的光圈後,也如凡人,有自己的忙碌和煩惱,如莫比斯環般,在信任與被背叛中迴旋往復。努力讓自己聽懂他人語言中虛假與真實的女兒,試圖讓自己成為父親背後剛強的屏障。
懂命理的人都知道,人的命運不能被說破,否則將起變化。從不信到成為神使,從質疑到相信,一生有如濃密森林般的父親,正式開啟⋯⋯
・隨書附贈「福符」書卡(3*10公分)一張。神明開出的符多種,如最常見的淨符,為清除穢氣之符。而「福符」,則有帶來好運,增加運氣、貴人之意。
・封面設計理念:
即便替神行事的使者,神不來的日子仍是一位父親。雖然父親職業特殊,但家家那本難念的經依然難念。本書藉由父親的特殊職業,來對比家庭遇到的那些平凡不過的日常中,親戚之間與家庭關係的緊張。
畫面中煙霧裊繞圍繞著父親「工作中」七星步伐的身影作為引子、俱儀式配色的金色、紅色配色點綴,但又浮誇太過宗教的形式感,給人一種父親工作時手足胼胝的形象。封面使用大亞進口美術紙張五色印刷,並以燙金方式象徵香灰噴出的光芒。——海流設計
作者簡介:林徹俐
生於台南靠海小鎮灣裡,寫字的白羊座女子,從1999年開始喜歡五月天。
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畢,現就讀於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班。
在各端奔忙的日子裡,希望能將生活所感都化為文字,期望自己能成為不斷書寫的人,在遙遠未知的未來繼續寫著。
作品曾榮獲府城文學、紫荊文學獎、懷恩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國藝會補助等。
出版社粉絲頁: 印刻文學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國藝會補助 在 Sandra Tavali李婉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6-10 05:08:40是一首非常傷心的歌。
很傷心的時候,會做很傷心的歌
----------------------------------------------
《五月初一》
紀念孟浪,與在黑色月亮下消失的人
在沒有人的國度裡
五月初一是唯一的日子
在沒有人的世界裡
五月初一是唯一的日子
沒有出生的男孩子
五月初一是他的生日
沒有出生的女孩子
五月初一是她的生日
在天上的一個孩子
手裡只握著一張圖畫紙
在地上的一個孩子
手裡只有一句錯誤的詞
在沒有人的國度裡
紅色太陽是唯一的日子
在沒有人的世界裡
黑色月亮是唯一的日子
第三段歌詞源自詩人孟浪的作品《無題》(一個孩子在天上),感謝杜家祁小姐授權。
詞/曲:李婉菁
主唱:聞玉
(感謝國藝會補助)
國藝會補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介紹
訪問作者:林徹俐
內容簡介
神附於乩身的父,與女兒的溫柔對話
在煙霧縹緲中,有東西進入他的身體,他成了另一個自己──神。
神在時,父親不在……
曾有一說,父親是女兒通往世界的媒介,倘若父親同時是神在人間的媒介呢?
自小,她便知道父親是替神行事的使者,在自家客廳裡,她目睹神透過父親身體,處理人世間疑難雜症,種種與人有關的困擾。
原本,熟悉且固定面孔來此,隨著口耳相傳,陌生人進駐,闖入私密生活空間。陌生人帶來更多陌生人群,神到時,問事者必到,神不來的日子,家則回歸寧靜。
關於神,她說:
沒有見過神,不知道祂是否在那神像軀殼裡,還是如父親所說雲遊四海,而作為神之乩身也只是替代,父親把身體借給神,在某些時間裡自身主權喪失,成為一具載體。──〈神驅〉
對於有所求的人,她認為:
新的求神隊伍裡職業身分混雜,觀察一段時間,便能知曉有人生活不缺但真心信仰,也有人因發覺自我的不足與缺漏,需要天上的神,加上地上的神一併付出神力。──〈借問眾神明〉
面對父親,她態度是:
為了剪斷命運或父親性格裡那條環帶,我努力讓自己聽得他人言語中真實與虛假,我決定成為第一個絕對相信父親,且對他絕對誠實的人。──〈入乩之前:相信〉
神究竟在不在?這是她長久以來的疑惑。
善男信女目睹父親敞開軀體接納神,證明了神在,卻也因其額外所求,神力抵不過人性的貪求。
這是一本描繪父親與神之書,也是女兒給父親的一場獨有的演唱會。
透過文字,是為了感受不被了解的父親,也是為了自己。
信仰虔誠的父親卸下神的光圈後,也如凡人,有自己的忙碌和煩惱,如莫比斯環般,在信任與被背叛中迴旋往復。努力讓自己聽懂他人語言中虛假與真實的女兒,試圖讓自己成為父親背後剛強的屏障。
懂命理的人都知道,人的命運不能被說破,否則將起變化。從不信到成為神使,從質疑到相信,一生有如濃密森林般的父親,正式開啟⋯⋯
・隨書附贈「福符」書卡(3*10公分)一張。神明開出的符多種,如最常見的淨符,為清除穢氣之符。而「福符」,則有帶來好運,增加運氣、貴人之意。
・封面設計理念:
即便替神行事的使者,神不來的日子仍是一位父親。雖然父親職業特殊,但家家那本難念的經依然難念。本書藉由父親的特殊職業,來對比家庭遇到的那些平凡不過的日常中,親戚之間與家庭關係的緊張。
畫面中煙霧裊繞圍繞著父親「工作中」七星步伐的身影作為引子、俱儀式配色的金色、紅色配色點綴,但又浮誇太過宗教的形式感,給人一種父親工作時手足胼胝的形象。封面使用大亞進口美術紙張五色印刷,並以燙金方式象徵香灰噴出的光芒。——海流設計
作者簡介:林徹俐
生於台南靠海小鎮灣裡,寫字的白羊座女子,從1999年開始喜歡五月天。
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畢,現就讀於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班。
在各端奔忙的日子裡,希望能將生活所感都化為文字,期望自己能成為不斷書寫的人,在遙遠未知的未來繼續寫著。
作品曾榮獲府城文學、紫荊文學獎、懷恩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國藝會補助等。
出版社粉絲頁: 印刻文學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國藝會補助 在 Sandra Li 李婉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但是是一首非常傷心的歌。
很傷心的時候,會做很傷心的歌
----------------------------------------------
《五月初一》
紀念孟浪,與在黑色月亮下消失的人
在沒有人的國度裡
五月初一是唯一的日子
在沒有人的世界裡
五月初一是唯一的日子
沒有出生的男孩子
五月初一是他的生日
沒有出生的女孩子
五月初一是她的生日
在天上的一個孩子
手裡只握著一張圖畫紙
在地上的一個孩子
手裡只有一句錯誤的詞
在沒有人的國度裡
紅色太陽是唯一的日子
在沒有人的世界裡
黑色月亮是唯一的日子
第三段歌詞源自詩人孟浪的作品《無題》(一個孩子在天上),感謝杜家祁小姐授權。
詞/曲:李婉菁
主唱:聞玉
(感謝國藝會補助)
國藝會補助 在 謝長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日本兵庫縣夙川地區的能劇表演團體「瓦照苑」一行來訪,該團體獲2020年日本文化廳藝術祭賞優秀賞,並有獎金日幣30萬円,因為有感台灣去年捐贈口罩給日本,為表達謝意,希望把此次的獎金捐助給台灣的藝術家或團體。經文化中心居中聯繫,獲國藝會同意接受捐贈,受贈款項未來將作為國藝會補助台灣藝文工作者用途。我則代表頒發感謝狀。
我與該團體代表人上田拓司交談時提到,日本的歌舞劇我外行,只看過忠臣藏、源義經等劇碼,上田說很多是歷史上的失敗人物,但日本社會比較同情。我認為在民主自由社會才能容忍緬懷悲劇英雄,專制社會可能連撫屍痛哭或感恩悼忌都會被抓,疫情發生時的中國吹哨醫師,後來死亡,也是要等有一天社會自由了,也可能成為戲劇或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