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繁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繁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繁星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萬的網紅焦糖哥哥-陳嘉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李眉蓁只用 1 年 10 個月就取得中山大學「大陸所」在職專班碩士學位,她「學分修畢,論文就寫好」,並且在「暑假」口試完成。A~M~A~Z~I~N~G !!! 然後,她被爆料說碩士論文 96 % 複製貼上。 中山大學已於7月20日啟動「學術倫理」審查機制,社會科學院已成立「審定委...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4的網紅Sandra Tavali李婉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時間: 2017-11-19(日) 15:00~16:30 (GMT+8) 地點: 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二F 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2號南門市場出口,沿南海路往重慶南路方向,步行約五分鐘到達。) 秋日電音~比Perfume更香濃的在地花露水—電子異響聲音創作。 很多...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繁星 在 Sandra Tavali李婉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11-11 23:36:11時間:
2017-11-19(日) 15:00~16:30 (GMT+8)
地點: 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二F
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2號南門市場出口,沿南海路往重慶南路方向,步行約五分鐘到達。)
秋日電音~比Perfume更香濃的在地花露水—電子異響聲音創作。
很多人因為Perfume喜歡上電音,在台灣也有一群人,在電音創作上嶄放著另一種優雅的氛圍,值得您來鑑賞。
ㄧ場結合劇場、即興、電腦互動程式、異響、即時混聲的電音音樂會,在秋日的午後,與您一起度過。
11/19(日) 15:00 @臺北牯嶺街小劇場2F,演出:黃柔閩、邵韋傑、張欣、林亭君、黃芮盈、余致賢、楊政、李婉菁
秋日電音
2017 電音工作坊創作發表音樂會
時間:2017/11/19 週日 3:00pm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二F (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購票:本頁
電音工作坊,源自於2013年夏天的一場長達10次的「手作電音工作坊」,由李婉菁與許志遠(DJ Point) 開始發想,在身體氣象館團隊多年的大力協助舉辦下,發展如何在不限制軟體,任何筆電都可以製作、創作電音的工具主軸下,呈現出每一個參加者心中的聲音創意。當時之所以取名為 「手作」,並不是要去手作器材,而是希望學員從像是媽媽煮的菜或縫補衣服的感覺,回到自己本質的溫度,去創作自己的電音作品。 工作坊除了標榜使用只要是可以上網的筆電、耳機,不需要有音樂學習背景,不需要會看五線譜之外,應用大量的視覺藝術家作品,如康丁斯基、羅森伯格等來啟發聲音創作的思考是最大的特色。五年來令人驚喜的是,藝術家們不斷地自我發展,累積成創作與演出的風格,其中幾件獲得國際展演或現場演出的作品所獲得的鼓舞,更是讓藝術家們累積許多持續勇往直前的動力。
電音創作者/演出人員簡介:
黃柔閩
Rou-ming Huang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系畢業。國小教師、劇場演員、電視暨電影演員。1990年代初曾赴美研習達克羅斯音樂教學法,後於西雅圖與舊金山等地研習音樂治療與即興舞蹈表演, 並多次發表即興音樂(人聲與大提琴)與舞蹈表演。曾擔任第一屆台北市國際舞蹈節「音樂與肢體」課程助教。劇場演出作品有《妻夢狗》、《我用我的身體和靈魂在旅行》、《軍史館殺人事件》等。電視作品曾獲金鐘獎最佳女配角(公視人生劇展《月光》),以及金鐘獎、新加坡亞洲電視節最佳女主角入圍等。另有《三方通話》等多部電影演出作品。 2016年,演出電視電影「上岸的魚」。公視人生劇展「最後的詩句」。「麻醉風暴2」影集。周美玲導演網路劇「替身」。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第十屆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為你朗讀「Merry land」讀劇演出。 2017年,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評審。青藝盟戲劇營隊老師。現任景興國中表演藝術課、戲劇社團指導老師。博嘉國小全方位藝術教育實驗課程指導老師。公視青少年創意表演營隊講師。
安德森
Anderson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畢業。曾赴“上海新偶像藝術學校”研習戲劇表演。參與多部電視廣告、MV、短片及魏德聖導演電影《52赫茲我愛你》演出。2012於廈門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演出《我們一同走走看》舞台劇。近年編導《遇見小王子》、《親愛的小王子》,創作「一齣由孩子們演給大人們看的兒童劇」。 曾任青藝盟戲劇營隊講師。中華微電影創新產業發展協會「繁星計畫」演員培訓講師。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capatain。受邀「2017慈光萬盞-教育公益交流計畫」,遠赴斯里蘭卡分享戲劇課程。公視青少年創意表演營隊講師。 2016年與黃柔閩老師共同創立37度2戲劇工作室,致力於戲劇教育發展與推廣「身體對話—感官開發訓練工作坊」。現任博嘉國小藝術教育實驗課程指導老師。景興國中表演藝術、戲劇社指導老師。華岡藝校表演藝術科兼任教師。
張欣
Shery Cheung
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目前居於台北。她的藝術實踐是變化性的,常透過共感的過程與他者對話,以錄像、聲音、表演等方式進行。其抽象繪畫與合唱的背景深刻地影響她的認知過程。作品曾發表於上海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台北滲透影像藝術節、台北失聲祭、JOLT Arts Festival、韓國Jeju National Art Museum。她的表演《Inland》於2013年獲得Arte Laguna Art Prize提名。
林亭君
Xia Lin
lololol藝術組織共同創辦人,使用多媒體、錄像、文字及行為創作,2013年網路作品參與Homeostasis Lab - The Wrong: 新媒體藝術雙年展、2016年於韓國濟州美術館展出、2017年藝術項目 ”3C形意拳” 於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發表。
黃芮盈
Raying Huang
台中人,畢業於台中二中,國防大學應用藝術學系,曾師事陳明宏老師。現就讀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研究所,主修作曲,現師事張琇琇老師。在校期間擔任復興崗合唱團鋼琴伴奏、2011年於「台灣原味好聲音─原夢計畫」擔任原住民歌謠音樂改編。2017年9月於中山大學「好樂」聯合作品音樂會發表個人器樂創作。
余致賢
Chih-Hsien Yu
喜歡尋找與創造生活中有趣的小事
楊政
Cevo Yang
現場電音即時演奏者、配樂工作者。使用電腦音樂當作創作媒材,關注聲音與現今社會的現代性關係,透過聲音/物件/文本傳達一種普世狀態。常與其他領域藝術家合作嘗試物件與文本的透過聽覺設計置入演出空間,以及前置取樣/現場取樣的手法與表演主體做互文的手法,曾獲數個國際電腦音樂節徵選,於國外演出相關電聲音樂作品,也於台灣舉辦過數場無門檻電腦音樂、聲音藝術的講座與工作坊分享國際經驗。
李婉菁
Sandra Tavali
西拉雅人, 東吳音樂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地音樂院電腦音樂研究所畢業,師事Dr. Geoffrey Wright,畢業論文 “A Performer's Musicological Research in Performing Interactive Computer Music” 獲選發表於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國際電腦音樂協會 - ICMC] 2004。經年致力於電腦實驗音樂的演奏與創作,並於台北/台南長期主持「電音工作坊」,培育年輕音樂人。近年來並常與台灣藝術家姚立群、吳俊輝、陳明秀、陳偉、劉守曜、區秀詒等,以及探索頻道合作,擔任配樂製作。 創作風格傾向專著於使用冷冽的電子音色表現最真摯的人性面。音樂型式跨越古典、電子異響、重金屬搖滾等。曾任閃靈樂團鍵盤手。2009 年起,結合電腦音樂、配樂作曲、黑腔形式、聲音採集混音與環境音樂等多重形式,與聲樂手、DJ、劇場導演創作並發展實驗音樂劇《黑暗巴洛克》(牯嶺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 2009/驅魔記 2009)。 音樂作品〈扮仙〉獲選音樂資訊檢索領域專業級別的年度國際學術會議展演(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information retrieval [ISMIR], 2014, 台灣)、電聲暨音樂大會(Sound and Music Computing Conference [SMC], 2015, 愛爾蘭)、2016 klingt gut! 聲音研討會 ( 2016 klingt gut! Symposium on Sound,德國); 〈Dirge〉獲選 [ICMC]展演 (2015, 美國-德州),〈River〉獲選 [ISMIR] (2015, 西班牙)、紐約電子音樂節既紐約愛樂雙年展展演(New York City Electroacoustic Music Festival and New York Philharmonic Biennial, 2016, 美國-紐約); "The Wind Bloweth Where It Listeth (風隨意 )" 受邀發表於 WOCMAT-ISMIR 2016。 現為台北牯嶺街⼩劇場/ 身體氣象館聲⾳與⾳樂策展人之一。(sandrawcl.wix.com/demo)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繁星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2-10-22 14:39:09有關近年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引發的諸多爭議,林佳龍委員今天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最該被評鑑的正是高教評鑑中心,因其角色和功能無法達成預期對大專院校校務改善及未來發展方向的協助。蔣部長回應評鑑工作在執行上確實出現一些狀況,各校把評鑑指標當作追求卓越的思考,造成一窩蜂的同質化現象,反不利高教發展,教育部已著手改進,未來將調整以自評為主,發展各校特色,目前已有多所頂尖大學和教學卓越大學提出自我評鑑的申請。林佳龍委員則要求教育部訂出明確的期程和目標,在三年內讓自評的學校達到一定比例,並應主動刪減高教評鑑中心的預算。蔣部長承諾會盡速擬定高教評鑑中心預算的進程和相關配套,送交林委員參考。
對於繁星計畫的招生名額,林佳龍委員要求蔣部長提出明年度及五年後的總體目標規劃,蔣部長表示今年度頂大繁星占招生名額10%、國立大學10%的目標已達到,至106年應可提高至15%。林佳龍委員呼籲教育部應在公平入學的前提下,鼓勵中南部的國立大學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提高各校繁星計畫入學名額(以不低於15%為原則),讓在地及鄰近縣市的弱勢、優秀學子能夠就近入學,藉以拉近區域發展的差距,讓十二年國教的理念和大學之間進行良性的銜接與互動;以中興大學為例,今年繁星比例為,13.5%,應可考慮提供更多名額,讓南投或彰化等地不一定有能力赴台北就讀的學子,能夠就近入學。
現今教育資源和學費政策存在反重分配,亦即劫貧濟富的現象,林佳龍委員表示政府每年編列75億補助軍公教子女的教育費,教育部應提出具體辦法或政策,改善弱勢家庭就學的困境,但從102年度的總預算,卻看不出教育部提出任何積極的作為反映於預算中。蔣部長承諾會在年底前一定會提出未來的學費政策,優先解決反重分配的現象,讓弱勢的孩子能夠獲得公平就學的機會。林佳龍委員笑言蔣部長保證於暑假期間碰面喝咖啡的承諾,至今尚未實現,引來現場哄堂大笑,蔣部長尷尬回應將於今天質詢後履約。
另外,教育部仍編列支領月退休金的學校教職員子女教育補助費,由100年3千4百萬元, 101年及102年預算則增至4千3百萬元。林佳龍委員抨擊退休人員的子女教育費繼續由全民支付,是否有違公平正義原則?政府應考量社會觀感,一併列入改革,刪除此筆預算。蔣部長則表示包括退休人員年終慰問金等相關議題,行政院已成立專案小組,會予以通盤檢討。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繁星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1-03-23 22:04:11"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三年前國中基測沒考好,登記分發時,蔡承洲只能到台北市私立開南商工就讀,但他還是努力唸書,每次段考都是資訊科三個班的前兩名,因而被學校推薦,參加技職繁星計劃.
開南資料處理科的黃秋樺則是每次段考都是第一名,加上17張證照在手,他評估自己很有機會透過技職繁星計劃,進入國立的台灣科技大學.
開南商工校長林本博肯定技職繁星計劃,也建議應該增加名額,而教育部表示,明年技職繁星將擴大辦理,招生名額從今年的1050人增加到1982人,增加近一倍,此外,也取消面試
不過,明年技職繁星的名額大增,是因為參加的私校增加到17所,招生名額就佔了六成三,如何避免和大學繁星一樣,放榜後私校缺額過多,已經有6所私校願意採公立學校的收費標準,而大部分的學校則說,願意提供獎助學金,吸引優秀技職生!
林曉慧沈志明台北報導。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繁星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李眉蓁只用 1 年 10 個月就取得中山大學「大陸所」在職專班碩士學位,她「學分修畢,論文就寫好」,並且在「暑假」口試完成。A~M~A~Z~I~N~G !!!
然後,她被爆料說碩士論文 96 % 複製貼上。
中山大學已於7月20日啟動「學術倫理」審查機制,社會科學院已成立「審定委員會」,若認定 #違反學術倫理,最重將 #撤銷學位。若 #指導教授失職,將移送 #教評會檢討。
■整個案件只有三項重點:
1. 嚴重違反學術倫理,要撤銷學位。
2. 這位市長候選人的誠信,是否還能信賴?
3. 護航包庇的論文指導教授、口試教授,後續如何懲處?
■以「烏賊戰術」模糊焦點、抹黑他人(你爛他也爛大家一起爛)、轉移注意力的國民黨,再次貽笑大方!
國民黨居然派出「政二代、富二代」出身的不分區立委 #李德維,以充滿「歧視性」的言論,去執行這個愚蠢的任務,然後還有更愚蠢的媒體,邀請造口業的名嘴一起 #含糞噴人,哇靠,嘴巴好臭啊!
■把焦糖哥哥、李眉蓁相提並論? 有沒有搞錯?
眾所週知,兩年前焦糖哥哥就是「國家級哥哥」,也是今年唯一受邀出席520蔡英文總統就職典禮的碩士生。
李眉蓁區區一個地方政府的(準落選)市長補選候選人,怎麼可以跟國家級哥哥一起做比較?
派個不分區立委當打手也超搞笑,應該要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親自出馬才對,這樣戰力高度才是對等的啊。
是說,這位焦糖哥哥碩士生,有宣佈要參選?從政?有卡到你們的市長佈局?還是立委?議員?區長?鄉長?村長?里長?
如果沒有(事實就是沒有),那你們在那邊鬼叫鬼叫的,是被什麼附身?
■大叔來起底!
李德維跟韓國瑜家裡一樣,都在經營貴族教育事業。
韓創辦了「維多利亞雙語學校」,
李的母親是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中現任董事長,李的父親曾代表國民黨當選第一屆第1至4次增額補選立法委員。
李德維既是政二代、也是富二代。含著金湯匙出身,不是他能夠選擇,但是至少,他可以選擇 #不要毒殺 #進步的果實。
一個立委去挑戰碩士生,實在太可笑了!
這種批判能力,真的是美國北愛荷華大學政治學碩士畢業?
李德維充滿歧視性的言論,讓大叔想問:
你是不是根深蒂固覺得,這些窮人(尤其是赤貧的),沒有資格接受高等教育?沒有資格進入學術殿堂和有錢人平起平坐?
你是不是想說,貧窮是你家的事,貧窮必須世襲,不配受教育來翻身?
■讓大叔還原脈絡,說明何謂「進步的果實」:
彭婉如遇害命案,催生了《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葉永鋕被霸凌死亡,催生了《性別平等教育法》。
洪仲丘被軍中不當管教致死,促使《陸海空軍懲罰法修正案》三讀通過。
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只有國中學歷,無法在台灣接受碩士教育,教育部「修法留人」失敗,吳寶春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EMBA,他的 #論文被退35次,最終才辛苦畢業、取得碩士學位。
而台灣也留下了 #吳寶春條款, 就是指有「特殊成就」者,不需大學學歷就可以視為具備大學之同等學力,具備「報名碩士入學考試」的資格。
這是馬英九下令,指示教育部緊急修法留人,所以高等教育司開了這扇門。李德維你有任何不爽、不開心,找馬英九去哭夭,你自創的 #焦糖哥哥條款,究竟是什麼?
是教育部高教司通過的嗎?還是你故意使用「焦糖哥哥」四個字,測試Momo親子台敢不敢告你侵權?
■高等教育「學術自主」,豈容你國民黨以一黨之私,指指點點,栽贓玷汙?
台灣的高等教育,早就存在了繁星計劃、多元入學方案,支持「專業領域具卓越成就表現者」可以進入高等學術領域,而允許各大學基於學術自主,自行訂定「特殊成就」的標準。
例如:
●曾從事企業經營管理之相關專業工作累計達 5 年以上,並有其特殊表現者。
(有些大學設定更高標準,10 年以上工作經驗,含其中 2 年以上擔任高階主管。)
●上市公司/上櫃、興櫃公司經理級以上之高階主管或負責人。
(有些大學的門檻是公司資本額1000萬的負責人即可。)
●曾獲個人專業領域之相關國內外重要競賽獎項者。
●對國家、社會、人類福祉有具體卓越貢獻者。
●接著是進行「書面審查」:
讀書計劃、研究計劃、論文題目、履歷表及自傳、工作經歷證明、證照、專利、學術著作、社團經驗、語言測驗成績、獎學金之證明……等。
#學習比學位重要
#高等教育的門
#永遠為了具有學習力的人而敞開
●在「口試階段」,必須讓指導教授們相信,你夠資格成為研究生,而且要證明自己除了有求知潛力,更有研究學習的決心。
中山大學社會所的四位口試教授,一定有嚴格審查過焦糖哥哥陳嘉行,他本人的知識能力與強烈學習動機,而且,他讀過的書、寫過的文章,也經常出現在他的臉書,確實超越碩士生的程度,尚且不論「焦糖哥哥」對於捍衛台灣價值、民主自由的貢獻,何等重大!
●以上的各階段資格審查,是確認你是否取得碩士生「入學資格」,並非保證授予「碩士學位」。
這麼淺顯易懂的道理,
李德維會不知道?
他當然知道,他是故意栽贓抹黑焦糖哥哥「被酬庸」,潑屎抹糞讓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名聲弄臭」。
中山社科院,一堆碩士生讀了四、五年,因為論文寫不出來,所以拿不到學位。
入學不保證畢業,這麼淺的道理,要大叔來說?
剝奪入學資格,允許入學資格,也不是你國民黨說了算。
■焦糖哥哥很有分寸,他拒絕受訪,讓中山大學校方來回應,是因為他尊重學術倫理。
大叔是政大畢業的,如果我當年住在高雄,中山大學也是我非常想就讀的名校。
中山大學被抹黑,焦糖哥哥在第一時間就跳出來,挺身而出,捍衛校譽,非常勇敢而且正義。
大叔知道焦糖哥哥是「提早入學」,今年春天就到中山社會所修課,因為他求知若渴、迫不及待,無法等到秋天「大家正常入學」的時間。
為什麼可以提早入學?
高等教育不但是學術自主,更有學術自由,許多管理規範具有彈性,而且系務會議、院務會議、校務會議會去維持行政程序的正確合理。
你這學期要修7學分、9學分?
你計劃要3年畢業、4年畢業?
先休學、再復學?
是中山大學說了算,干你國民黨屁事?
碩士班在職生(並不是在職進修班),論文是研究學問的成果,一定要寫要完成。
吳寶春的論文被退了35次,焦糖哥哥的論文在全國關心下,也一定會是高品質,讓人眼睛一亮!他第一學期的成績,3門課有2門是A,一門B+,真是學習楷模!
李眉蓁只是你們國民黨學術作弊的冰山一角,要不要我們大家一起來翻,把你們所有市長、立委、議員的論文,逐一盤點?檢視剽竊抄襲啊?
#國民黨立委汙名化吳寶春條款
#就已經夠反智了
#自創焦糖哥哥條款
#是嫌國民黨全黨還不夠沈淪墮落?
那些嫉妒焦糖哥哥的人,你們也可以去寫報名表、繳報名費、申請中山大學社會所,自己走一趟流程,試試看。感受一下,學術自由的風氣,與學術自主的可貴。
#延伸閱讀
■超感人,真人真事
如果不是繁星計劃、多元入學方案
如果不是遇到懂得特殊教育的好老師
「高功能自閉症」的他
一定無法高中畢業
無法進入大學
無法被發現他是數學天才
也就沒有後來的
蔡英文總統親自頒獎
#總統教育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64568893921544&id=100011053334577
■#優秀人才是學校搶著要!
去年 11 月,大叔就罵過了
台灣的政治鬥爭,難道已經惡質到要阻止人民「靠著自身努力」去接受高等教育?
https://living.taronews.tw/2019/11/19/534310/
■#吳寶春條款成果
臺師大GF-EMBA誕生首波畢業生,各個出類拔萃!
https://news.cts.com.tw/cts/life/201801/201801291911371.html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繁星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的未來 非他辭職可補救
鄭紹成/大學教師(台北市)
今年學測數學滿級分人數創新高,恐導致超篩。本報資料照片
大學學測放榜,前晚先用Line告知在補習班的女兒,數學滿級分偏多、大考中心主任辭職負責消息,女兒只回了一句:「我的未來不是他辭職可以補救!」
對於一個不滿意去年入學成績決心重考,又再一次遇到數學沒有辨識度的嚴重出題錯誤,女兒只有一句話的回覆可見其感慨。
科舉時代掄才,主考官員主試出錯,削職為民、發配邊疆、廷杖砍頭多有;現在考題由大考中心把關,考題經過五階段審測,居然還會出現如此嚴重疏漏,難以想像。去年數學科目滿級分已經破紀錄,今年又成長一倍,一次的錯誤已經不可容許,二次的誇張錯誤,我回給女兒一句「錯誤的決策比貪汙更可怕。」
五年級生的我常用自己高三休學在家自修考上國立大學的過去,鼓勵雙胞胎女兒,只要努力一定會考上理想科系。她們回我:「那是以前啦!現在努力讀書也不一定如此,申請入學已經把指考的名額都快搶光了。」
誠然,少子化讓入學申請成為大學搶學生的首要和第一管道,此所以近年來各大學都大幅提升申請入學名額,更高額備取名額到令人咋舌地步(去年交通大學材料系正取廿二、備取一七一;長庚大學醫學系正取五十六、備取二三九)。前段班的學校合格申請者均表現優異,為免遺珠之憾故高額備取。但如果大費周章,讓學生和家長準備資料、南北奔波,大學教授又要費時費力審查資料、面試,到最後讓考生幾乎統統有獎,只是產生「進入先後」名單,是否是社會資源的變相浪費?
多元入學管道確實讓學生多了繁星、申請入學、指考等不同的升學方式,但這也造成學生入學素質不一,前此也有國立大學因為學測入學學生數學能力與念完高三之指考入學學生有差,另開加強班之情事;今年台灣大學醫學系也有第二階段筆試,不啻是否認學測的篩選功能。又如果通過學測申請到大學入學之學生,不需要有高三下的學習就能勝任,那教育部何不直接縮短高中就學時間?
身為家長也是大學老師,深切體會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有優渥家庭背景,可以打造出適合入學申請的亮麗書面審查資料;當國立大學學生大都來自社經地位較高家庭(二○一六年研究資料,台大將近一半的學生是來自台北市、新北市,其中大安區又占最多數有六點八九%),現在的大學入學方式已經讓台灣未來的階級分立只會更加明顯,而不會模糊消弭。
面對少子化,大學競相爭取先有學生、落袋為安,申請入學幾乎成為主流,再加上這兩年出現之出題辨識度問題,主事者若不能先有通盤和長遠性改革和規畫,台灣動盪不安不會是因為政治因素,而是教育的星星之火開始燎原,貧富更不均、階級更對立。
「我的未來不是他辭職可以補救!」但台灣年輕人的未來,則是要靠主事者來創造和挽救。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繁星 在 Sandra Li 李婉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私談分享—創作對話實況:黃柔閩與李婉菁
秋日電音 ,ㄧ場結合電音、劇場、即興、電腦互動程式、異響、即時混聲的電音音樂會,在秋日的午後,與您一起度過。
2017 電音工作坊創作發表音樂會
時間:2017/11/19 週日 3:00pm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二F (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購票: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711070242005336667800
演出:黃柔閩、邵韋傑、張欣、林亭君、黃芮盈、余致賢、楊政、李婉菁
電音工作坊,源自於2013年夏天的一場長達10次的「手作電音工作坊」,由李婉菁與許志遠(DJ Point) 開始發想,在身體氣象館團隊多年的大力協助舉辦下,發展如何在不限制軟體,任何筆電都可以製作、創作電音的工具主軸下,呈現出每一個參加者心中的聲音創意。當時之所以取名為 「手作」,並不是要去手作器材,而是希望學員從像是媽媽煮的菜或縫補衣服的感覺,回到自己本質的溫度,去創作自己的電音作品。 工作坊除了標榜使用只要是可以上網的筆電、耳機,不需要有音樂學習背景,不需要會看五線譜之外,應用大量的視覺藝術家作品,如康丁斯基、羅森伯格等來啟發聲音創作的思考是最大的特色。五年來令人驚喜的是,藝術家們不斷地自我發展,累積成創作與演出的風格,其中幾件獲得國際展演或現場演出的作品所獲得的鼓舞,更是讓藝術家們累積許多持續勇往直前的動力。
電音創作者/演出人員簡介:
黃柔閩
Rou-ming Huang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系畢業。國小教師、劇場演員、電視暨電影演員。1990年代初曾赴美研習達克羅斯音樂教學法,後於西雅圖與舊金山等地研習音樂治療與即興舞蹈表演, 並多次發表即興音樂(人聲與大提琴)與舞蹈表演。曾擔任第一屆台北市國際舞蹈節「音樂與肢體」課程助教。劇場演出作品有《妻夢狗》、《我用我的身體和靈魂在旅行》、《軍史館殺人事件》等。電視作品曾獲金鐘獎最佳女配角(公視人生劇展《月光》),以及金鐘獎、新加坡亞洲電視節最佳女主角入圍等。另有《三方通話》等多部電影演出作品。 2016年,演出電視電影「上岸的魚」。公視人生劇展「最後的詩句」。「麻醉風暴2」影集。周美玲導演網路劇「替身」。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第十屆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為你朗讀「Merry land」讀劇演出。 2017年,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評審。青藝盟戲劇營隊老師。現任景興國中表演藝術課、戲劇社團指導老師。博嘉國小全方位藝術教育實驗課程指導老師。公視青少年創意表演營隊講師。
安德森
Anderson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畢業。曾赴“上海新偶像藝術學校”研習戲劇表演。參與多部電視廣告、MV、短片及魏德聖導演電影《52赫茲我愛你》演出。2012於廈門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演出《我們一同走走看》舞台劇。近年編導《遇見小王子》、《親愛的小王子》,創作「一齣由孩子們演給大人們看的兒童劇」。 曾任青藝盟戲劇營隊講師。中華微電影創新產業發展協會「繁星計畫」演員培訓講師。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capatain。受邀「2017慈光萬盞-教育公益交流計畫」,遠赴斯里蘭卡分享戲劇課程。公視青少年創意表演營隊講師。 2016年與黃柔閩老師共同創立37度2戲劇工作室,致力於戲劇教育發展與推廣「身體對話—感官開發訓練工作坊」。現任博嘉國小藝術教育實驗課程指導老師。景興國中表演藝術、戲劇社指導老師。華岡藝校表演藝術科兼任教師。
張欣
Shery Cheung
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目前居於台北。她的藝術實踐是變化性的,常透過共感的過程與他者對話,以錄像、聲音、表演等方式進行。其抽象繪畫與合唱的背景深刻地影響她的認知過程。作品曾發表於上海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台北滲透影像藝術節、台北失聲祭、JOLT Arts Festival、韓國Jeju National Art Museum。她的表演《Inland》於2013年獲得Arte Laguna Art Prize提名。
林亭君
Xia Lin
lololol藝術組織共同創辦人,使用多媒體、錄像、文字及行為創作,2013年網路作品參與Homeostasis Lab - The Wrong: 新媒體藝術雙年展、2016年於韓國濟州美術館展出、2017年藝術項目 ”3C形意拳” 於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發表。
黃芮盈
Raying Huang
台中人,畢業於台中二中,國防大學應用藝術學系,曾師事陳明宏老師。現就讀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研究所,主修作曲,現師事張琇琇老師。在校期間擔任復興崗合唱團鋼琴伴奏、2011年於「台灣原味好聲音─原夢計畫」擔任原住民歌謠音樂改編。2017年9月於中山大學「好樂」聯合作品音樂會發表個人器樂創作。
余致賢
Chih-Hsien Yu
喜歡尋找與創造生活中有趣的小事
楊政
Cevo Yang
現場電音即時演奏者、配樂工作者。使用電腦音樂當作創作媒材,關注聲音與現今社會的現代性關係,透過聲音/物件/文本傳達一種普世狀態。常與其他領域藝術家合作嘗試物件與文本的透過聽覺設計置入演出空間,以及前置取樣/現場取樣的手法與表演主體做互文的手法,曾獲數個國際電腦音樂節徵選,於國外演出相關電聲音樂作品,也於台灣舉辦過數場無門檻電腦音樂、聲音藝術的講座與工作坊分享國際經驗。
李婉菁
Sandra Tavali
西拉雅人, 東吳音樂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地音樂院電腦音樂研究所畢業,師事Dr. Geoffrey Wright,畢業論文 “A Performer's Musicological Research in Performing Interactive Computer Music” 獲選發表於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國際電腦音樂協會 - ICMC] 2004。經年致力於電腦實驗音樂的演奏與創作,並於台北/台南長期主持「電音工作坊」,培育年輕音樂人。近年來並常與台灣藝術家姚立群、吳俊輝、陳明秀、陳偉、劉守曜、區秀詒等,以及探索頻道合作,擔任配樂製作。 創作風格傾向專著於使用冷冽的電子音色表現最真摯的人性面。音樂型式跨越古典、電子異響、重金屬搖滾等。曾任閃靈樂團鍵盤手。2009 年起,結合電腦音樂、配樂作曲、黑腔形式、聲音採集混音與環境音樂等多重形式,與聲樂手、DJ、劇場導演創作並發展實驗音樂劇《黑暗巴洛克》(牯嶺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 2009/驅魔記 2009)。 音樂作品〈扮仙〉獲選音樂資訊檢索領域專業級別的年度國際學術會議展演(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information retrieval [ISMIR], 2014, 台灣)、電聲暨音樂大會(Sound and Music Computing Conference [SMC], 2015, 愛爾蘭)、2016 klingt gut! 聲音研討會 ( 2016 klingt gut! Symposium on Sound,德國); 〈Dirge〉獲選 [ICMC]展演 (2015, 美國-德州),〈River〉獲選 [ISMIR] (2015, 西班牙)、紐約電子音樂節既紐約愛樂雙年展展演(New York City Electroacoustic Music Festival and New York Philharmonic Biennial, 2016, 美國-紐約); "The Wind Bloweth Where It Listeth (風隨意 )" 受邀發表於 WOCMAT-ISMIR 2016。 現為台北牯嶺街⼩劇場/ 身體氣象館聲⾳與⾳樂策展人之一。(sandrawcl.wix.com/d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