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國科會博士後研究員薪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科會博士後研究員薪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科會博士後研究員薪資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貼給有緣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徵博士後研究員 徵才單位:國立陽明大學 職務名稱:博士後研究員一人 專長與條件:具醫療史、醫療與社會、性別與醫療等相關人文社會領域背景,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博士學位者 工作性質:協助本校科技與社會領域及中央研究院「衛生與東亞社會計畫」共同建立及發展「...
國科會博士後研究員薪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貼給有緣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徵博士後研究員
徵才單位:國立陽明大學
職務名稱:博士後研究員一人
專長與條件:具醫療史、醫療與社會、性別與醫療等相關人文社會領域背景,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博士學位者
工作性質:協助本校科技與社會領域及中央研究院「衛生與東亞社會計畫」共同建立及發展「醫療史研究群」,實際工作內容包含規劃課程、編輯教材與辦理國內與國際學術活動等相關業務
工作時間:依本校相關規定
工作地點: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薪資與福利:依國科會相關規定
申請截止日期:2013年12月15日
http://web1.nsc.gov.tw/newwp.aspx…
國科會博士後研究員薪資 在 黎明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原來拿到博士,立即享有終身俸!?
政府月補貼3萬 幫博士找工作
最近三年,國內取得博士學位的大約在三千多人,可是根據教育部調查,這些博士畢業生大概只有兩成的人進入業界工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也幫助業界提升創新能力,國科會研擬了"促進博士後研究員到產業"的試辦方案.
由於起薪不能低於5萬7千6百塊,政府補貼三萬塊薪水,有人說這是博士後找出路的"57K方案",但有博士班的畢業生認為,幫助不大.
也就是說,像科技類的博士生,不愁找不到工作,但對比較冷門的文史類研究生來說,就算有57K方案,還是很難找到工作.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也質疑這樣子的薪資補貼,只是圖利部分企業.
此外,也有學者批評,"57K方案"是簡化問題,便宜行事的做法,能不能徹底解決博士畢業生供過於求的困境,各界並不樂觀.記者林曉慧沈志明謝其文台北報導.
(2011-10-18 20:00) 公視晚間新聞
國科會博士後研究員薪資 在 許峰源-法羽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學歷也有通膨危機~研究所的關鍵報告
中廣新聞 | 黃悅嬌
國科會研擬促進博士後就業方案,鼓勵產業進用博士後研究員,起薪5萬7,由政府補助3萬,其餘薪資及勞健保由企業支付,這項俗稱「57k」方案還未上路即引起各方質疑,也讓人不禁要問,高學歷是進入職場最好的敲門磚嗎?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相同疑問。
根據教育部資料,89學年度碩士及博士畢業生人數為18,212人,98學年度增加為61,263人,膨脹二點四倍,同一時期,大學生畢業人數也由112,511人增加到258,622人,成長一點三倍,觀察同期間的就業市場變化,職場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似乎未有相應的成長。
104人力銀行行銷處協理陳力孑表示,根據104的調查,六成五的企業雇主認為大學畢業生表現不輸給碩士畢業生,更有高達八成二雇主認為碩士學歷不是求職的門檻。
陳力孑說:「41%企業表示今年有任用碩士學歷畢業生,問他明年畢業季你是否會優先考慮碩士畢業生呢,有25.8%回答會優先錄用,74%保持遲疑或暫緩,六到七成企業認為碩士不是職場優先席。」
比較碩士畢業生與大學畢業生各項職能條件,碩士畢業生在專業知識技能、思考邏輯、國際觀與外語能力、能獨立作業、較有獨特觀點等五項指標突出,大學畢業生則在穩定度與配合度、團隊合作兩項指標勝出,其他十三項指標,企業主認為兩者表現都差不多。
陳力孑強調:「包含學習力與可塑性、組織與協調能力、跨域整合能力、創意創造、溝通表達能力、執行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危機應變處理能力、主動積極的態度、工作的熱情與企圖心、抗壓性、責任感、正面思考人格特質、道德操守這十三項,由企業角度來看,大學生與研究生差距不大。」
這項調查也顯示,碩士畢業生求職,只比大學畢業生快了11天。
共同參與這項調查研究的遠見雜誌執行副總編輯何文榮分享自己跟弟弟的求學求職歷程,他說自己社會系畢業一路唸到人類學研究所畢業,弟弟學業成績普通,五專電機科畢業後,因身體狀況不必當兵,直接進入科技界,興趣加上不斷進修,讓他獲得公司重用,派駐美國、德國,如今薪資是他的四倍。
何文榮說:「在我們那個很傳統家庭,父母覺得孩子唸書就要唸公立,按步就班唸研究所,之後就不吃穿,結果我們家最小弟弟打破這樣一條路。市場上可以去思考,從剛那些數字,為了這11天,你花的機會成本值得嗎?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你是為什麼唸研究所?是為興趣還?還是為了找一個工作?」
大學就讀化學系的台北W飯店人資總監張淑娟說,她在大學畢業後直升研究所,研究所畢業後認真思考繼續深造唸博士或轉業。結果個性活潑、喜歡與人互動的她最後選擇參加政府的飯店業與主題樂園人才培訓,從此踏入飯店業,即使是儲備幹部又有碩士學歷,一切仍得要從基層房務開始學起。
張淑娟強調:「每天必定會被問到問題,他們會問,你父母花那麼多錢讓你唸到研究所,但每天跟我們整理床鋪打掃廁所,他們會不會不值得?我那時心態很好的,我就回答你們是我的師父,在這部份你們是專業,我雖然有唸書,但唸研究所只是訓練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所以在這部份我要好好跟你們學習,跟著他們也做了好長一段時間。」
人力資源業者分析,企業向來務實看待人力投資,學歷不是錄取門檻,但不代表研究所沒有價值。
陳力孑指出,調查顯示,不同產業或職類對於碩士畢業生的需求各不相同,不同系所的「含金量」也差很大,比較同一類科的碩士學歷上班族與大學學歷上班族月薪,以資訊工程及電算類增加12,980元最多,電機電子、其他工程類的碩士學士月薪差額也超過11000元,國貿企管也有8、9000元的差額水準,政經社會心理類碩士最低,只比大學生多6487元。
陳力孑認為:「跟理工相關,如材料科學或電子電機研究所,他們對研究所的學歷需求及薪資調升幅度相對較高,如果你唸商管、人文、社會、政治來講,他可能低於平均大盤,薪資調升幅度不會那麼高。」
職場專家陳力孑認為,政府為了減少失業,鼓勵大學生繼續唸研究所,但大量高學歷卻沒有職場經驗的新鮮人,與企業重視實作需求並不相符。在學歷通膨年代,他建議大學畢業先工作個2-3年,確認職涯發展,再來評估是社會歷練勝出或要讓學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