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國產集團破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產集團破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產集團破產產品中有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謝金河 投資理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平安,不平安!中國經濟潛藏90年代「台灣病」 這幾天,台灣的新聞都在報紫光集團可能破產的消息,這個事件由來久矣,去年紫光及方正集團即受困息率8.75%以上的美元債壓力,同樣大傷腦筋的還有許家印的恆大集團,這三家企業都有共同的特徵:龐大的負債! 紫光負債234.99億元,方正集團旗下有6家子公司,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Jackz,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出現過唔少連鎖餐廳、酒樓或快餐店,陪伴著唔少人度過愉快時光。幾十年來,各式各樣嘅快餐店陪住香港人成長。有啲仍然風光,有啲只能回味。你腦海閃起嘅有冇哈迪斯、陽光一代同出奇老鼠?香港飲食業一直競爭激烈,好多都風光一時。選出呢十大,你哋又食過未? Text: Wong Ki 10) 烤雞大王 喺KF...
-
國產集團破產 在 Jackz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5-03-25 23:57:47香港出現過唔少連鎖餐廳、酒樓或快餐店,陪伴著唔少人度過愉快時光。幾十年來,各式各樣嘅快餐店陪住香港人成長。有啲仍然風光,有啲只能回味。你腦海閃起嘅有冇哈迪斯、陽光一代同出奇老鼠?香港飲食業一直競爭激烈,好多都風光一時。選出呢十大,你哋又食過未? Text: Wong Ki
10) 烤雞大王
喺KFC未壟斷快餐雞市場嘅80、90年代,香港出現本土專攻食雞嘅快餐店-烤雞大王,分店多數位於日資百貨公司food court。戴上膠手套手撕全隻燒雞,配埋粟米真係非常美味,令到另一同業大家樂出「燒春雞」系列打對台,可見點樣風靡一時,可惜只得一時。港產片《最佳損友》,劉華同陳百祥等人食雞食到津津有味,就係喺烤雞大王取景。
9) 農場餐廳
農家意粉前身就係農場餐廳。農場餐廳係香港90年代興起嘅連鎖餐廳,主打簡樸西餐,以抵食、真材實料見稱,高峰時全港分店近50間,只可惜老闆陳興濤喺97年金融風暴破產,全線執笠。2000年代尾東山再起,開「農家意粉」,有分店,結果蝕成千萬,今年年初最後一家都執埋。
8) 金龍船
2000年左右狂擴充餅店同酒樓,應該係為咗上市。賣嘅點心同西餅好靚,價錢當然亦有份量,又賣過廣告,主角係蕭正楠。2003年受沙士影響,生意差,最終捱唔住全線結業。
7) 東東雲吞麵
相信好多人大多透過電視廣告認識呢家粉麵連鎖店,「東東麵,非常麵」,又唱歌又急口令,宣傳包裝真係一流,八十年代時期,東東雲吞麵快餐店業務發展蓬勃,可惜食物品質參差不穩,選擇不多,00年後陸續結業。現在喺超市間中見到東東急凍雲吞同水餃。
6) Wendy's
90年代香港出現好多美式連鎖快餐,除咗Hardee's仲有Wendy's,俾香港人多個選擇。Wendy's是第三大漢堡包快餐連鎖店,80年代以「得意妹」為名登陸香港,惜三年後敗走。91年以「雲狄斯」之名再進軍香港,高峯期擁有11間分店,可惜宣傳策略始終不及麥當勞,未受小朋友歡迎,06年撤出香港。
5) 陽光一代
當年在玻璃櫥窗前看着師傅轉動手上的薄餅,是80後小學生每天放學後最愛的節目。最記得當時其中一間舖喺沙田新城市廣場,現在近GAP服裝店果個位置,門面有塊大櫥窗睇到師傅轉Pizza,成為當時小朋友一大娛樂。屬於香港公司嘅陽光一代,由開餐廳轉型其他界別求存,例如中小學飯盒,仲有「波仔飯」,越做越大。
4) 馬里奧餐廳
專攻意大利口味食品嘅香港連鎖餐廳,裡面有咩食冇咩印象,但最記得係首電視廣告歌,有個疑似著名意大利男高音盧奇亞諾·巴伐洛堤唱歌介紹餐廳嘢食,之後有個細路大叫Mamma Mia。仲有《國產凌凌漆》銅鑼灣皇室堡槍戰一幕背後嘅餐廳門面。呢間屬於大快活集團嘅餐廳,似乎不敵同業Pizza Hut,最終逃唔過易手倒閉命運。
3) 雅香園
70年代的香港人,對24小時營業的雅香園不會感到陌生。
對呢間港式快餐店有印象嘅多數都係70後。專賣中式粉麵,80年代風行一時,希望可以殺出條中式快餐血路,當時仲推出24小時營業,創了香港飲食先河,聽前輩說,餐廳不衛生,係執笠其中一個原因。
P.S. 雅香園曾賣過電視廣告,主角係Beyond黃家強
2) 出奇老鼠
呢家80年代風行嘅美資連鎖餐廳好多人都記得,食Pizza又有室內遊樂場,咁樣crossover法真係好獨特,亦令小朋友樂而忘返,但最終都撤資返去美國,歡樂天地取而代之。
1) 哈迪斯
美國連鎖式快餐,90年代進軍香港。80後對於哈迪斯有深厚感情,除了炸薯圈,蘑菇飯最深入民心,可惜不敵肯德基及麥當勞,最終 2006年全線結業,原因係租金同經營權嘅問題。事實止Hardee's風光時期香港、台灣、新加坡、日本等都有分店,而家縮到只可以喺美國及中東地區先食到。
Source of clips:
香港九十年代廣告 * 美心快餐
https://youtu.be/FvwT0a05pDk
[經典廣告] 1990年 - Fairwood 大快活 (大快活早餐 朝朝咁滿意)
https://youtu.be/IO8kU11PU6w
[香港經典廣告](1995)肯德基 KFC 巴辣雞漢堡
https://youtu.be/ljKMygZ2Lus
[經典廣告] 1984年 - Cafe de Coral 大家樂 (為你做足一百分) (張艾嘉)
https://youtu.be/7kv-H09lGPU
[經典廣告] 1987年 - 麥當勞餐廳 (點點滋味餐)
https://youtu.be/YHngo81X2xc
References:
香港十大 十大消失連鎖食店
RoadShow 路訊網
http://www.roadshow.hk/hk-top-10/living/item/21578.html
香港經典電視廣告歌,你記得幾多?Hong Kong Classic Ads Song Medley 香港經典電視廣告歌Medley串燒:
http://youtu.be/QicfiPyKFR0
Help us caption & translate this video!
http://amara.org/v/W8ms/
國產集團破產 在 謝金河 投資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平安,不平安!中國經濟潛藏90年代「台灣病」
這幾天,台灣的新聞都在報紫光集團可能破產的消息,這個事件由來久矣,去年紫光及方正集團即受困息率8.75%以上的美元債壓力,同樣大傷腦筋的還有許家印的恆大集團,這三家企業都有共同的特徵:龐大的負債!
紫光負債234.99億元,方正集團旗下有6家子公司,負債3030億人民幣,最可怕的是恒大,負債1.95兆人民幣,股票市值只有1256億港元,恆大的股價從32.5港元跌到9.37港元⋯⋯今天我要說的不是這三家公司,而是這些年擴張最快的中國平安。
過去5年,馬明哲領軍的平安與馬雲,馬化騰並稱是中國民企最傑出的「三馬」,平安的股價從24.65大漲到94.62人民幣,平安可以點石成金,只要平安看中的資產,標的,全都翻了好幾番。但今年平安不再開心得意,股價跌到59.81人民幣,很多中國股民都跳出來問:平安不再平安,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原來平安踩到三顆地雷,一是以330億人民幣盤來上海來福士廣場,市場認為過度高估。二是平安以540億人民幣介入華夏幸福不動產,這家前是國祥製冷,後來被借殻,成為房企,眼前負債3951.6億人民幣,即將到期未償債務669.9億人民幣,平安介入收拾殘局,但華夏幸福沒有起色,股價從64.5殺到4.86元人民幣,平安在華夏幸福栽了大筋斗。三是平安介入北大方正重組,平安受讓方正51.1到70%股份,平安可能付出507億人民幣的資金。這三個案子在市場看來都是負評,也造成股價跌跌不休。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金融機構,尤其是壽險公司是最大贏家,像中國人壽、中國平安都是代表作,不過,經濟下行,金融股,尤其是壽臉股會因爲資產品質欠佳,股價連環下挫。大家都記得,國泰人壽從1985年63元漲到1975元的例子。台灣經濟登峰造極後,金融股跌最慘,國泰人壽從1975元跌至29元。1990年代,台灣經濟從高峰反轉而下,我經常扮演烏鴉的角色,我曾公開指出國產汽車,宏福建設、國揚、新巨群、尖美等集團會出事,後來他們都倒下。很多在80年代呼風喚雨的企業大亨,後來都出局。
現在的中國民企正面臨像90年代的「台灣病」,企業債台高築,槓桿無限大,這是危機的根源。財訊在1985年12月出刊,登了一篇文章「國泰塑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蔡辰洲何去何從?」是發現國泰蔡家有很多金融機構,但蔡辰洲卻在外借高利貸。這篇文章登出15天,十信發生擠兌。現在回頭看,許家印很可能是更龐大的蔡辰洲。中國平安也許是國泰人壽的化身⋯⋯這些天,大家焦點都在疫情,我花了一些時間研究中國經濟,90年代台灣發生的事,慢慢會在中國出現,紫光,方正只是序幕!
國產集團破產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四小龍」只剩台灣懷念,韓國早已晉升歐美日行列】
台灣自從2004年在國民生產毛額被韓國超車後,差距持續擴大
兩者都是二戰後解殖的新興國家,
也都經歷過從威權走向民主的陣痛
韓國,這個在1990年代之前,
人均所得還只有台灣三分之一的國家
為什麼在1997年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的破產危機後,能迅速在七年內超車台灣?
🐲四小龍時期的經濟奇蹟
🇹🇼台灣早已從農業社會轉型、家庭代工起家,逐漸進程至重工業化國家
☑️由政府高效率落實計畫性自由經濟,階段性全力培養民間企業
☑️率先訂頒「人口政策綱領」,有效推動家庭計畫,降低人口增加率
☑️在人力培訓方面培養各階段的人力需求,經濟發展人才充裕
🇰🇷等到1971年,總統朴正熙上任以後,韓國經濟才獲得比較好的發展
➡️韓戰的破壞民不聊生、政局也動盪不安,朴正熙借鏡台灣經驗
➡️起初仍受限於要顧及建立有效政府、經濟發展、福利普及和各派團體較勁
➡️時程上及力道上輸給台灣許多,但仍不惜運用美援、大量舉債、行政體系大換新血,為這個地理環境惡劣的小國打造出口擴張的工業化條件
短短四十年,就完成歐美花了五個半世紀才發展完的產業轉型、工業化進程
創造台韓經濟奇蹟的共通點都是「穩定政局,傾全國之力投入發展生產」,
且「任用受過英美教育的高知識份子設定務實的經濟發展政策」
爾後逐漸在資訊電子業、
半導體產業以及工具機等產業中,
佔據全球供應鏈與生產總額的一席之地
然而1990年以後,
台灣經濟不論是經濟成長率、出口金額,
及出口增加率都是每況愈下,
淪為四小龍敬陪末座
那麼,韓國大企業如三星、LG、現代,
又是如何打造出今日的商業帝國呢?
💼台韓產業本質上的不同──財團兼併下游🆚中小企業聚落
🇰🇷韓國政商合一,財閥會研發會行銷,大到不能倒!
☑️1971年,朴正熙總統在鞏固政權之後,決定發展重化工業
☑️發展重化工業最重要的便是扶植特定的企業,政府挹注龐大資金、給予壟斷性的特許產業,在歷任總統的刻意扶植下,目前韓國前三十大財閥其總產值已占全國GDP的75%
⚠️財團不斷整併下游產業,並向政府、金融機構舉債,進行一種「高債務高風險」的高度成長模式,因此當1997年大量熱錢流進時,南韓模式深陷金融風暴之害
☑️因為外資大量買進、需符合國際貨幣組織紓困的嚴格條件,韓國產業自由化、被迫開放,產業結構也更加強健,留下來的財團都極具競爭力
☑️各大集團從政府手中扛下「研發、創新、策劃產業前景」,政府投入資金當後盾,財閥自己視產業有需要,就自行研發器具、新技術
☑️以大企業打造大廠,在品牌、行銷、海外據點的開拓上佔有國際優勢
☑️國家形象、文創產業的韓流風潮下,產品的附加價值高於台灣以代工為主的體系
🇹🇼以中小企業所構成的「產業聚落」為產業主體
➡️全台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台積電,也僅是以非常緊密的關係進行「垂直分工」
➡️1997亞洲金融風暴時,因為過去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多數是來自「親友圈」而非銀行借貸,各家銀行幾乎都躲過了這場風暴
⚠️產業的體質也未經過外在嚴苛考驗,少了創新轉型的外部動機
⚠️中小企業的研發經費與能力有限,政府也因為官僚組織等原因,研發能力也逐漸低落
台灣和韓國都不是能單靠內需市場的大國,十分依賴出口
雖然產業模式大不同,
但政府同樣應該思考全球化經營
例如透過租稅優惠獎勵
支持我國企業在海外行銷研究上的研究、
進行海外市場的調查研究,
提供中小企業海外布局、
布建經貿運籌基地、供應商、
批貨物流及倉儲,協助本土企業海外行銷
內需方面,也應借鏡韓國對於服務業及人才的鬆綁 腳踏實地鬆綁服務業、鬆綁國際人才限制,讓民間消費釋放更大潛力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政治系 劉平鄰教授 在其1990年期刊〈亞洲四小龍經濟快速成長〉就曾分析:
「近代新興國家的發展經驗相反地證明主觀條件,即政治局面,對一國的經濟成長具有決定性的重要作用」
而他也在當時的文章中預言,
台灣和韓國正在失去這樣的優勢
但是三十年過去了,韓國即便政商合一,
也不會以政治綁架經濟發展
如今也不屑與我們為「龍」,
早已晉升與歐美日同等級之國家
台灣卻是原地踏步,陷入政黨鬥爭的漩渦之中,不斷內耗當年累績的老本
不論是誰執政,都應以民生為優先
台灣經濟亟需振興,政府不要再停滯不前!
國產集團破產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平安,不平安!中國經濟潛藏90年代「台灣病」
這幾天,台灣的新聞都在報紫光集團可能破產的消息,這個事件由來久矣,去年紫光及方正集團即受困息率8.75%以上的美元債壓力,同樣大傷腦筋的還有許家印的恆大集團,這三家企業都有共同的特徵:龐大的負債!
紫光負債234.99億元,方正集團旗下有6家子公司,負債3030億人民幣,最可怕的是恒大,負債1.95兆人民幣,股票市值只有1256億港元,恆大的股價從32.5港元跌到9.37港元⋯⋯今天我要說的不是這三家公司,而是這些年擴張最快的中國平安。
過去5年,馬明哲領軍的平安與馬雲,馬化騰並稱是中國民企最傑出的「三馬」,平安的股價從24.65大漲到94.62人民幣,平安可以點石成金,只要平安看中的資產,標的,全都翻了好幾番。但今年平安不再開心得意,股價跌到59.81人民幣,很多中國股民都跳出來問:平安不再平安,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原來平安踩到三顆地雷,一是以330億人民幣盤來上海來福士廣場,市場認為過度高估。二是平安以540億人民幣介入華夏幸福不動產,這家前是國祥製冷,後來被借殻,成為房企,眼前負債3951.6億人民幣,即將到期未償債務669.9億人民幣,平安介入收拾殘局,但華夏幸福沒有起色,股價從64.5殺到4.86元人民幣,平安在華夏幸福栽了大筋斗。三是平安介入北大方正重組,平安受讓方正51.1到70%股份,平安可能付出507億人民幣的資金。這三個案子在市場看來都是負評,也造成股價跌跌不休。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金融機構,尤其是壽險公司是最大贏家,像中國人壽,中國平安都是代表作,不過,經濟下行,金融股,尤其是壽臉股會因爲資產品質欠佳,股價連環下挫。大家都記得,國泰人壽從1985年63元漲到1975元的例子。台灣經濟登峰造極後,金融股跌最慘,國泰人壽從1975元跌至29元。1990年代,台灣經濟從高峰反轉而下,我經常扮演烏鴉的角色,我曾公開指出國產汽車,宏福建設,國揚,新巨群,尖美等集團會出事,後來他們都倒下。很多在80年代呼風喚雨的企業大亨,後來都出局。
現在的中國民企正面臨像90年代的「台灣病」,企業債台高築,槓桿無限大,這是危機的根源。財訊在1985年12月出刊,登了一篇文章「國泰塑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蔡辰洲何去何從?」是發現國泰蔡家有很多金融機構,但蔡辰洲卻在外借高利貸。這篇文章登出15天,十信發生擠兌。現在回頭看,許家印很可能是更龐大的蔡辰洲。中國平安也許是國泰人壽的化身⋯⋯這些天,大家焦點都在疫情,我花了一些時間研究中國經濟,90年代台灣發生的事,慢慢會在中國出現,紫光,方正只是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