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國泰田缺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泰田缺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泰田缺點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平日需要鬧鐘才會早起,今早不用了呢。起床敗家,自動自發又上進,廢柴病不治而癒。原以為會是一場廢柴血拼的日常,隨便瞎逛買一堆用不到的東西。結果發現買的物品都挺實用,且我十分節制,反正買再多新家也裝不下... 我的購物原則: 1. 儘量在同一平台購買、省時省事省包材(購物之餘也需考量垃圾製造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邱愛莉House123,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ello 我是邱愛莉 上一支的風水地雷,室外篇,你看了嗎?! 室外、室內的風水,都需要瞭解一下唷! 即便你不cae,可是當你想換房的時候,你的買方,可能會在意呀! 所以,我們還是要留意一下,免得變成你房子的弱點唷! 00:00 開場 00:21 常見的室內風水上小缺點 - 1.穿堂煞&解決方式 ...
-
國泰田缺點 在 邱愛莉House123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5-13 19:32:16Hello 我是邱愛莉
上一支的風水地雷,室外篇,你看了嗎?!
室外、室內的風水,都需要瞭解一下唷!
即便你不cae,可是當你想換房的時候,你的買方,可能會在意呀!
所以,我們還是要留意一下,免得變成你房子的弱點唷!
00:00 開場
00:21 常見的室內風水上小缺點 - 1.穿堂煞&解決方式
01:52 2.開門見灶&解決方式
02:52 3.開門見廁&解決方式
04:02 4.廁所居中&解決方式
04:52 5.橫樑煞&解決方式
05:50 6.缺角格局:恐龍背,刀型,三角形,梯形&解決方式
07:22 7.車道2樓&解決方式
09:34 8.鬥口煞/咬口煞&解決方式
11:33 好的格局:國泰格局
13:08 常被問到的:坐北朝南,要怎麼判斷朝哪裡?
15:34 APP指南針介紹
16:47 結尾
------------------------------
☆分享會:
【分享】:
1.購買預售屋的注意事項
2.自住等增值案例
3.合法隔套注意事項
4.介紹線上課程:購屋實戰班
【報名連結】 https://house123online.com/86TBq/20200629
------------------------------------------
house123開始經營官方 Telegram !
我們會在上面發布最新的房地產訊息,以及活動通知!
不想錯過最新消息的你,趕快來訂閱喔!
house123 Telegram: https://t.me/house_123
(*Telegram 可於 手機的商店下載)
---------------------------------------------------
風水篇:
☆「風水」地雷OUT!這9個煞,你知道嗎?-室外篇 ft心伶 福至心靈
https://youtu.be/OWFPyLkw-3w
開源節流:
☆如何在「超級儲蓄世代」快速存錢!-這招讓你告別「購物狂」
https://youtu.be/kjqmep4hl6M
☆提高收入的生財工具,居然是「它」?!
https://youtu.be/9oIdDAkTSKk
☆存到第一桶金的N種方法
https://youtu.be/RIMYyKzpmRg
☆打造多元收入的重要!「租金收入」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https://youtu.be/azaTelMDpoA
愛莉會客室:
台中捷運要通車了,我現在要卡位?ft田大全
https://youtu.be/mAlmKNO0U1w
殺價租金的秘訣 ft.富品創毅 李威
https://youtu.be/W5I5_2MMlWY
瞭解更多關於house123:
🏡官網 ➳https://www.house123.com.tw/
🏡Facebook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House123tw/
🏡Telegram 官方TG ➳https://t.me/house_123
✉️聯絡方式:support@house123.com.tw
*非贊助影片
國泰田缺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平日需要鬧鐘才會早起,今早不用了呢。起床敗家,自動自發又上進,廢柴病不治而癒。原以為會是一場廢柴血拼的日常,隨便瞎逛買一堆用不到的東西。結果發現買的物品都挺實用,且我十分節制,反正買再多新家也裝不下...
我的購物原則:
1. 儘量在同一平台購買、省時省事省包材(購物之餘也需考量垃圾製造量)。
2. 新家空間小,不買不實用的小廢品。至於「實用」的評斷標準嘛~
3. 貨不比三家,速戰速決比較重要。我懶我廢我驕傲。沒有雙 11 折扣也照買不誤,圖一個參與感。
4. 台灣品牌優先考慮。沒啥特別原因,就是想這麼幹。
My 戰績分享:
【Pinkoi】:這是一個充滿魔性的地方。每次都被它殺得片甲不留。最近我迷上泡茶,一心想找美麗又耐用的日式茶具。結果茶具沒下手,卻買了個電陶爐。冬天快來了,熱茶繼續冒煙就靠它惹。
https://www.pinkoi.com/product/pBzKq8TV
【艾瑪絲 AROMASE】:會接觸到這品牌,是多年前一位熱心粉蝨寄給了我一箱產品。班長負責把它扛回紐約,我倆都成為了愛用者。我們最喜歡「5α高效控油洗髮精」,班長那種大油田洗完很有感。我想不到它有什麼缺點,唯一缺點大概就是老公跟我搶著用很討人厭。
https://www.aromase.com.tw/products/anti-oil-essential-1000ml
【博客來】:我買書都很節制,書架大爆滿,清理幾本再添加幾本不會多買。買了幾本食譜,外加一些歷史書(包含了粉蝨們推薦的)。幾個月前我在一個社團裡看到一人推小小米桶的食譜,說他煮飯十幾年啟蒙老師正是這本書,留言區一堆人 +1,看得我好心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67546?sloc=main
【嘖嘖】:我現在很少在參加群募了,一堆廠商拖延出貨!年底到了,我想給新家書房添加點氣息,買了本 2021 桌曆,不然班長都用我婆婆給的國泰世華桌曆。桌曆沒啥高科技應該不會延遲出貨,桌曆主題是「精釀啤酒」。我家除了紐時市長是我們全家都熱衷參與討論的話題外,剩精釀啤酒可以點燃我們的熱情之火。原以為這本桌曆會很廢,結果不是呢,充滿了各種精釀啤酒小知識。我說過,知識來源不能僅限於書籍。我這種廢柴就適合在各種小物中挖知識。再轉身顯擺給客戶瞧,展現本宮學識淵博。搭配的啤酒杯看著也很燒火。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ipsybeercalendar2021
【京盛宇】:我爹鍾愛台灣茶,每次我從台灣都會帶一些高山茶給他。我自己則喜歡阿里山金萱、梨山烏龍、四季春。趁全館 88 折,掃一波。
https://www.jsy-tea.com/products/alishan-jingsyuan-large-can-1
匯報完畢。這次沒有買彩妝和保養品,因為我的櫃子大爆滿,再不用存貨會過期。我要準備接下來的感恩節黑五了,鍋子和家電在等著 me!!!
ps. 其實我到現在都還沒有蝦皮和淘寶的帳號... 直接安全下莊。
國泰田缺點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龔成問答信箱】(Q17161-Q17180)
Q17161:
老師,我48歲,上堂老師都講過同一系列不能超過30%,唔知點解我對12恒地有偏愛,點算好?如果企業不變差月供3至5年後,再供其他股票可以嗎?
今個月已加2000 元月供2800, 其他不变,等機會再買入2018. 1810. 1928.1212.66. 請問老師這5衹股價哪衹優先買入?Thanks !
您好!老師,我投資組合里沒有水桶1潜力股,想添加少量1810,1177可以嗎?
水桶2平穩增長股較多,水桶3收息股衹有少量5,144,我想增加多1隻778,我個年紀這個組合適合嗎?老師有其他建議?多謝!
龔成老師:
的確,恆基(0012)是不差的,只要你唔過度集中就得,長遠,我都睇好佢,佢持有的農地,價值將會慢慢釋放,這不是短時間,但長遠會發生。所以,你應該更長線持有。
恆基是綜合企業,業務多元化,有風險分散的作用,但恆基系的股,都不能過多。
至於這5股,你可以考慮金沙(1928)、小米(1810)。
小米及中生製(1177)可加,後者要慢慢分注,因為現價唔平。
你48歲,水桶3可以加,但仍不用太多,水桶2是核心。你加入置富(0778)是可以的。
------------------------------------------------
Q17162:
老師,國泰預期要2023年才回復正常客運,係咪反映大籃籌公司都會預期呢3年大市都差?改派息政策/減息會否成大勢?
好耐無買書,今次想買襲sir既書學野《5年買樓》. 不過已經唔係90後/00後。
龔成老師:
相信航空業的回勇期,會比其他行業慢,所以,大籃籌公司都會預期弱1、2年,但之後會開始穩定。如果這些企業的盈利明顯下跌,或出現虧損,當然會影響派息,但我地唔好太著重中短期不利情況,要睇長線。
《5年買樓4部曲》唔單止比90後/00後,其實所有有意置業的人都適合,只不過,90後/00後是最需要睇這書的。
------------------------------------------------
Q17163:
我30歲,現時因為本好細
係咪唔適合放收息股
睇到d同學仔要月息有1萬
都起碼要200萬以上
如果而家得30萬 放係收息股應該好難儲到第一個100萬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所以,你30歲,這刻唔需要考慮收息方面,集中力量去令財富有增長。
其實你這個年齡,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要好好把握,盡你一切的力量去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
------------------------------------------------
Q17164:
感謝老師忙碌抽空回答,想多問一個問題,因為我自己猶豫中, 如果我每個月月供$10000去盈富基金,堅持五年,真的可以達成有一百萬嗎?
我意思是本金加回報,我想問如果我月供盈富基金, 賺取既回報係咪咁多年既利息同股價?
咁如果多年後利息是有回報,但我咁多年買入價有很多都蝕錢,不是一樣沒有回報嗎?只是賺了利息,但股價蝕錢怎麼辦?
龔成老師:
月供盈富(2800)是一個穩健的做法,但要5年滾存到$100萬,要睇到時市況。如果你每月供$10000盈富,連股息計,預期5年有$80萬-$100萬。
你的回報,就是多年得到的股息,以及股價的升幅。如果到時股價下跌,你的確會出現虧損,不過,長遠而言,盈富是平穩加有基本增長,如果你當時見到虧損,只要唔好賣出,等大市好翻就得。
如果你想提高回報,就要將部分資金,投資其他股票,同時要有把握時機的做法,因為月供是一個穩健的做法,但缺點是無法足到低位,因為佢將買入價平均左。
所以,你可以部分資金供盈富,同時部分留現金,以一手手選股模式投資,但這部分,要求你有較多的投資技巧,你可以因應自己的能力決定是否進行。
------------------------------------------------
Q17165:
老師你好,想同伴侶開始儲錢,希望5年後上車。
我地每人儲$6000,
$12000 全拿來供股,還是一半做定期比較穩陣?
如月供股票5年後套現,有邊隻介紹?感激!
龔成老師:
你可以利用這5年去合理滾存財富,投資一些較穩健的股票,雖然增長力不算最強,但風險就唔算高。
你可以做月供股票,每月$3000。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2000。
另外再加1隻(每隻$1000):銀娛(0027)、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粵海(0270)、領展(0823)、港交所(0388)、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至於每月餘下的$3000,就儲現金先,如果大市有明顯的下跌,你就可以動用這些現金入市。
不過,到了準備買樓前的1、2年,你就要開始留較多現金,慢慢減少投入股市的比例,到時再定相關的策略。
------------------------------------------------
Q17166:
老師,想你講下3690美團及3933聯邦製藥 ,有D想入呢2隻,謝謝~
龔成老師:
美團點評(3690)我唔敢睇少佢的業務,因為真的業務巨大,同時增長快,不過,佢仍是有危有機的股票。
業務較新興,發展力有,但估值難,市場對佢的睇法不一,這一定會令股價十分波動。
只可以話現價唔平,但貴唔貴,的確好難講。如果投資,不是不可,但就只能在現價小注。
聯邦制藥(3933)不差的,但盈利就有少少波動,股價有時上落都大,因此要留意翻。
佢從生物發酵開始集醫藥中間體、原料藥、藥物制劑、藥包材生產等,發展力是有的,但未必是高增長型,現價合理,分注投資都可。
------------------------------------------------
Q17167:
老師你好,因為感到自己財務狀況十分混亂,望老師比啲意見
本人23歲,月入$17700,欠財務公司$80000,分24個月,每月還款$4900,另每月家用$6000。
自己希望可以盡快還清債務,亦希望能夠5年內置業,因此想再次進行月供股票,每月$2000比亞迪。
請問老師可唔可以比少少意見我?
thanks
龔成老師:
對,你應該這刻保持還錢。見標是兩年後,你可以真正開始累積財富。
這刻,都盡力去儲錢、投資。
如果可以的話,每月要儲到現金$4000,其中$2500月供股票,盈富(2800)$1500、比亞迪(1211)$1000,這是較穩健的做法。
------------------------------------------------
Q17168:
老師 恆大健康買唔買得過
龔成老師:
恒大健康(0708)是有潛力,有風險的類別。
佢主要於中國從事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經營國際醫院、養老及康復產業、醫學美容及抗衰老業務,亦從事研發、生產及銷售新能源汽車科技業務。
都是較為新興的業務,因此潛力度是有的,不過,同時業務有不確定性,企業仍在燒銀紙中,估值難,這一定會令股價波動,所以投資要好小心。
這刻,小小注好了。
------------------------------------------------
Q17169:
1066 威高點睇?
便宜區幾錢?
龔成老師:
威高股份(1066)主要從事研發、生產及銷售一次性醫療器械產品,以及於中國經營融資租賃及保理業務。
業務發展不差,有增長力,但現價就唔算平,算是一個略貴的價位,要跌10%先合理。
------------------------------------------------
Q17170:
老師 你覺得我下年出國讀有關finance嘅master好唔好?
可能要40萬 屋企人想我讀 因為就業前途會好d 但屋企唔係話有錢 如果就係出去讀
可能要賣股票 覺得俾咗負擔俾屋企 同埋自己其實唔希望打一世工
想自己投資加可能網上做d生意去做到財務自由 唔知投資40萬落master值唔值得 如果有master打工慢慢晉升我知係穩定嘅
龔成老師:
最緊要是長遠的發展,你先要了解翻,當你出國讀有關finance嘅master,對你的長遠收入提升多少,你要較明確有這方面的答案,如果你唔知,就唔好讀。
你要明確知道,這個決定,要對你有明確的發展幫助,先會去行這一步。
如果網上做生意,不確定性較大,其實你可以這刻開始試,如果試半年都無起色,可能暫時仍未能有突破,暫時打工可能較好。
相反,如果半年有一些起色,你已經確定唔需要再讀上去。
------------------------------------------------
Q17171:
老師想請教一下。我明白複利的威利有幾強。但我理解唔到我買入股票長線投資後,複利如何運作?
我係不停買入一隻優質股,之後每年派息,我再買入返同一股,不斷滾?咁我有d只買入一手果d點?等佢高價位我沽出?謝謝
龔成老師:
我地投資股票的回報,主要是透過股價增長,以及股息的派發。
就算你唔賣出,但只要股價一直上升,這已經是複息的原理,例如騰訊(0700)、港交所(0388),都是幾蚊上市,之後上升100倍,你唔需要買入賣出,只要買入並持有,財富已經有理想增長。
另外,如果一隻股票派股息,你都可以再投資落這股票裡,同樣是一個複息滾存的模式。
------------------------------------------------
Q17172:
老師,我現在用$16000月供股票,$18500供樓,另儲現金$20000.
一年儲得現金$240000,但扣除年金同交税,實質一年儲得現金只有$140000,仲末扣旅行費用。我覺得有啲失落,因儲埋都唔見一大半
龔成老師:
其實你的情況已不差,理財是一個長期過程,保持進行就得。
你有部分投資投資在股票及年金,所以餘下現金未必多,但唔需要太比這刻的數字影響心態,規律去做就得。
其實你大致分配都平衡。如果想財富有更大的增長,就要從新的收入來源著手。
------------------------------------------------
Q17173:
阿sir, 今次想問你一些本質上問題。你點睇利豐(494)曾經係一隻藍籌股風光過然後股價係過去10年係咁跌跌到得返一蚊最後仲私有化埋?
當年10幾廿年前佢應該符合一隻叫做優質股嘅條件,個人覺得佢嘅衰敗原因係因為班管理層墨守成規唔識得革新轉型比阿里巴巴打沉
龔成老師:
兩大因素:「大環境」、「管理層思維」。
這股的確強過,當年是優質股,但當大環境改變,行業變成夕陽,質素向下,如果之前買左,就一定要在當時止蝕。
大環境對佢不利,佢唔需要比阿里打沉,因為佢終會轉差,這是結果。
其實在多年前的年報,見佢生意連跌幾年,已知佢面對一個好不利的環境,因為佢以「中間人」自稱,但當網絡發展,這角度淡化,夕陽行業,已經知企業面對好大問題。
不過,見管理層改變的心態唔強,雖然佢地都有試過變,但只是一些少變,無做全面的改革,當大環境更不利時,已經更難翻身。
------------------------------------------------
Q17174:
龔sir,家人想買樓(~400呎),由小弟供樓做樓奴
小弟月薪21k 想每月供款約11k, 家用4K, 剩餘再刪減洗費
想請問實時時勢
供股還是供樓財富會增值得更快?
同埋呢個時候樓價下跌空間大唔大?
感激
龔成老師:
香港樓,中短期有可能回落,因為香港經濟將會向下,這會對樓市有影響,不過,下跌只是有限數,因為潛在的需求實在太大。
而在長遠計,香港樓會向上。
是否買樓,要睇你地的實際需要,如有需要,都可以考慮。不過,你要供好大部分收入,你要好好為自己想清楚,與家人好好傾下。
以這刻的股市投資角度,買股票會比買樓升得較快,不過,買樓可以利用借貸,令回報有所放大,所以不是不值得。
最緊要睇翻你地的實際需要,以及你地的供款能力。
------------------------------------------------
Q17175:
老師,請問你對於投資印度,越南基金有沒有什麼看法?有朋友介紹說有很大潛力
龔成老師:
這些都是較新興的市場,潛力度是有的,但唔建議太大手投資,因為有時新興市場可以好波動。
越南的發展會較好,因為佢的角色似中國,當中國成本增加,以及如果外國想將部分廠轉去其他地方,就會去越南。至於印度,發展雖然有,但未必如想象中強,加上好多基建配套只是一般。
------------------------------------------------
Q17176:
老師你好,再一次關於理才方面向你請教
我兩公婆現在月收入25000左右,但疫情過後收入會去到35000~40000左右
每月必要開支包括貸款開支約12000,其中4500明年還清,其餘到2024年。
每月可用資金約15000左右。
手上股票約10萬,分別1928金沙中國,880澳博,及2322晶苑國際,現金20萬左右,希望盡快賺到首期。
請問,我既財富部署應該係點?謝謝
龔成老師: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加大儲蓄,提高你手持的本金。
至於現時持有的股票,可以優化,金沙(1928)澳博(0880)是同行,其實唔應該太集中同一行業投資,要建立一個平衡的組合,所以之後可以增加其他行業股票。
晶苑國際(2232)質素一般,收息的確可以,但增長力不強,如果你想累積首期,應該投資有增長力的股票。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粵海(0270)、領展(0823)、港交所(0388)、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暫時可以動用$10萬現金,餘下$10萬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7177:
成哥,我依家有月供1000蚊1177,繼續進行就OK
我真係覺得你好叻,我跟你買股票,十隻有9.5隻都係win,0.5係我心急早放。感激
龔成老師:
中生製藥(1177)保持進行就得,不過月供金額唔好太大注。
哈哈,其實我都會犯錯的,所以最重要是建立一個平衡的組合,這已紜能贏多輸少。
另外,我相信你掌握到長線投資,所以有唔差的回報,其實這亦是投資的原則,買入優質股長線持有,所以令到你有唔錯的回報。
保持學習啦,我都用超過20年去學投資,無人一開始識,但可以在學習與經驗中不斷進步。
------------------------------------------------
Q17178:
大師,現在我已經四十七歲 而家開始
會唔會太遲呀?
龔成老師:
當然唔會遲,你這年齡,離退休仍有十幾二十年,在投資上是一個理想的時機。
不過,你在投資上就不能進取,建議你投資「平穩增長股」,選擇有質素,風險不高,平穩型的股票,這類股雖然不是爆升型,但風險唔算高,因此適合你投資。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粵海(0270)、領展(0823)、港交所(0388)、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另外,建議你多增加投資知識,在選股、企業估值、投資時機上落功夫,對你長遠財富有好大影響。
你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7179:
老師,778,435多数持有什麼類型物業?
龔成老師:
置富(0778)持有的,都是一些大型屋苑的商場,例如沙田置富第一城、天水圍置富嘉湖、馬鞍山廣場等,都是民生類別,對經濟週期的影響,相對較少。
至於陽光(0435),寫字樓及商場各佔一半比例。
兩隻都是有質素的房託,收息無問題,不過增長力就唔算好強。
------------------------------------------------
Q17180:
阿sir, 請指教。香港有好多人租屋,租金已佔人工一半,因為身體/家庭原故,也沒工餘時間增加收入,如何是好呢?
龔成老師:
香港的確是困難的,面對這類情況,只有盡力用餘下時間增值自己。
因為當前的儲錢能力已有限,所以,應該集中「提升自己」,令自己更加值錢,提升將來的收入,這是較好的做法。
例如利用空閒時間去睇書、學習,就算每天只用半小時搭車的時間,去提升自己,慢慢都會進步。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國泰田缺點 在 葛望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好,分享一篇文章,讓大家認識環保材質
由中技社與永循會發行的永續循環經濟觀念一書~循環經濟與 PLA 綠色創新產品開發
(寀呈股份有限公司 李佳燕 董事長)
(文長注意😊)
摘要
人類物質生活大幅提昇,卻是建構在大量耗用能源、剝削勞工、剷平山林、動植 物滅絕消失、環境嚴重污染、與有毒廢棄物四處流竄的基礎之上。我們不能 忽視這些作為對於地球生態系與未來世代所造成的影響。地球公民希望台灣能藉由 產業轉型,走向生態的、永續的、低碳的綠色經濟,尊重環境資源的限制,揮別過 去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高工時的產業與生活型態。本文共分為三個部分,第 一部分從全球循環經濟的趨勢入手,第二部分探討生質材料與循環經濟,第三部分 PLA在循環經濟的運用,最終提出本文的結論。

1、 前言
為了兼顧經濟成長與環境永續,聯合國於 2009 年提出「全球綠色新政」倡議, 希望透過公共投資帶動經濟復甦、創造綠色就業機會,2011 年再度提出「綠色經濟 轉型」,建議各國政府至少要提撥 2%的 GDP 用於綠色投資,建構一個低碳社會的典 範,並成為國家與企業長期競爭力的來源,目前美國、歐盟及日本等國家已紛紛響 應,積極擴大綠色投資,加速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的理念,正是要想要改變過 去「Take-Make-Use」的線性經濟,重新建構一套「從搖籃到搖籃」的嶄新經濟模式,讓大自然裡沒有廢棄物。同樣的,我們可以把所有廢棄物和污染當作是「資源錯置」 的結果,由於經濟模式與產品設計不良,使得資源不能被充分利用和回收,才會產 生廢棄物。如果可以重新規劃原料開採、產品設計、製程、使用、回收等一系列流 程,讓資源的生命週期延長,甚至不斷循環,才能徹底解決廢棄物與污染的問題。
二、全球循環經濟的趨勢
(一)循環經濟的內涵
全球工業發展歷經工業革命至今,經濟發展的基礎往往為「線性經濟」的發展 模式,線性經濟係指在工業生產與消費系統中,資源從開採、製造、使用、最後到 廢棄,呈現從搖籃一路到墳墓的線性流動,而此一線性流動往往造成許多資源,僅 經一次性的使用後便流入廢棄端。其追溯源頭則歸因於早期全球資源蘊藏遠大於需 求量,資源供給足以負擔開發的需求量,因此經濟發展上僅針對產量提升與刺激消 費量,最終形成了線性經濟 ;相較於前者,循環經濟強調自然資源的使用與消費應 發揮最佳性的使用,換而言的便是應革新傳統的生產供應模式,並創造新型消費型 態,將過去線性工業系統,重新設計與升級,創造更高的產業價值,而在轉型循環經 濟的過程中,應檢視過去線性經濟模式所開採的資源,以利將搖籃至墳墓的概念轉 型為搖籃至搖籃。自資源有限的概念中,資源分為已確認存在、高機率、低機率及 尚未發現的地表儲備量,而其中前三者多已因線性經濟的需求進行開採,而分佈至 人類生活圈的各個角落,但未來為因應轉型循環經濟,必須將已視為廢棄的資源再 次進入源頭成為資源儲存,因此為了高效率轉型為循環經濟,現已遭開採的資源又 以資源再生分為高、中及低三者,在考量機會成本情況下,高經濟價值資源的再生 將成為未來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
上世紀六○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 波爾丁(Kenneth Boulding)提出循環經 濟(Circular Economy)一詞,認為人類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大量開採自然資源 並排放污染及廢棄物,但地球就像一艘飛行於宇宙中的太空船,當資源耗盡時終將 毀滅,唯一能使地球持續發展的方式,就是將這些汙染及廢棄物轉換成可再利用的 資源。七○年代起,環境資源已開始受世人重視,聯合國於 1972 年 6 月 5 日召開人 類環境會議,會後發表「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該宣言強調地球生產非常重要的再生資源的能力必須得到保持,而且在實際可能的情況下加以恢復或改善。以目前地 球的承載力已經超飽和的情況下,如何讓過去「開採→製造→消費→丟棄」的直線 經濟,轉變成「開採→製造→消費→再生→製造→消費→再生…」的循環經濟,以 舒緩地球的承載壓力,這是人類發展的重要課題!
基於上述背景,工業先進國家已陸續將這理念落實於政策及法規的推動,例如 美國於 1976 年頒布《環境保護與回收法》、德國於 1978 年推出全球第一個環境標 章「藍天使標章」、日本於 2000 年公布《推進形成循環型社會基本法》及一系列相 關法規等。產業界也努力開發易拆解可回收的產品,或是強調使用再生原料的產品, 例如電子產品的塑膠外殼宣告添加再生塑膠原料、運動服裝標榜使用寶特瓶再生的 環保紗、紙製產品標示採用再生紙漿等,循環經濟甚至也是近期歐美青年創業的趨 勢,例如「在地循環農場」(Local Loop Farms)。
(二)循環經濟的發展
循環經濟和線性經濟最大的不同,具有可回復性和可再生性,其特性是透過新 的設計,從一條完整價值鏈與跨不同價值鏈的系統,檢討各式各樣的經濟活動,建 立資源循環圈。循環經濟不同於傳統的「廢棄物減量」,其更強調在新面向產生變革 性的設計,以改善傳統經濟體系價值結構鏈,其層面包含技術、組織及社會面的創 新。鑒於國際環境保育意識提升,許多國家已發覺循環經濟的趨勢,並且逐步投入 資源來加速循環經濟的體現,包括英國、荷蘭、歐盟、中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 並已在政府策略及產業創新出現許多新的研究成果。而循環經濟對於臺灣永續發展 產業邁向國際經濟潮流上有其發展的重要性,臺灣未來若要於此發展趨勢中,延續 並展示環保產業及經濟發展的競爭力,應積極整合政府與民間產業以創造新的思維 與作為。
回顧人類發展歷程中,隨著人口數逐年增加,相對產生的資源匱乏問題也日益 增加,世界人口變化與資源管理的歷程中便整理出了自西元 1800 年至 2010 年的發 展歷程,而從中可見人口自十億暴漲至六十億人口的過程中,資源 ( 糧食、水源、材 料 ) 管理逐漸成形,能源重心也漸漸從化石能源調整為再生能源,然而面對近年氣候 變遷、資源短缺、消費者持續消費行為的問題,仍須提出創新的作為以利改善世代 所面臨的瓶頸,第一波循環經濟的發展於 2000 年已悄然成形,源頭減量及清潔生產的理念也隨國際潮流引進臺灣,而面對即將來臨的循環經濟第三波發展,則能有效 結合舊有的產源減量、清潔生產及環保材料及近年推行的環境影響評估 (EIA)、生命 週期評估 (LCA)、碳足跡及搖籃至搖籃的理念,成功建立新的資源循環圈。
(三)臺灣循環經濟的發展
從臺灣循環經濟的發展脈絡來看,從早先的議題較侷限於廢棄物的去向管理, 國內需要有足夠的最終處理設施,然而,新掩埋場難以再取得,焚化爐興建也常遭 民眾抗爭,所以透過廢棄物減量以及資源回收再利用,減少處理廢棄物的負擔,成 為施政的主要手段。在這 20 年以來,臺灣的廢棄物量已經大幅減少,並且導致焚化 廠還有多餘的處理容量。這期間環保署與經濟部分別推廣「3R」以及「清潔生產」, 帶動許多製造業的升級,也讓國內資源回收再利用業者數量逐年增加,可以視為臺 灣循環經濟的第一波發展。
循環經濟第一波至第二波發展期間,環保產業隨之蓬勃發展,根據作者觀察, 全球環保市場,包括「環保服務業」、「環保設備業」及「環保資訊業」,三者市場皆 逐年增加。其中,環保設備業每年市場規模變化不大,環保資源業則是三大類中成 長最快速的行業,而環保服務業的規模維持在 3,500 億美元以上,每年仍持續成長, 並且在三大類的環保規模中常年居冠。
隨著第一波與第二波的循環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將很難再有大幅的突破,因 為在一個局部系統中,能掌握的機會已經幾近都運用了。舉例來說,當特定產業已 經將生產效率,在具經濟可行性下做到最好,清潔生產就少有再提升的空間 ;民眾 依既有的廢棄物已經依法規分類回收,回收率也就難再提升 ;但工業區內各廠商的 廢熱、廢水以及副產品已盡量互相整合再利用,其他的廢棄物質仍需要負擔清除處 理的成本。要產生第三波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在更大系統性中發掘更多的機會。
第三波突破性的循環經濟需要有更大的系統視野,循環經濟不只看處理廢棄物 的問題,而更考慮跨整個供應鏈的整合,包括原料來源的選用、設計製造、產品服 務的提供、消費模式、及產品廢棄後如何導入循環。另一種說法,循環經濟轉型是 對過去的線性經濟,做生產供應鏈系統的重新設計,連同消費的型態也一同改變。 在更大的系統視野中,循環經濟產生可在效益層面的產生大跳躍,不像過去只鎖定 廢棄物的預防與減量,新的循環經濟還更能在跨產業鏈、跨區域、新的循環體系上,產生更多的價值與新型態的效益。
三、生質材料與循環經濟
(一)生質塑膠的發展
循環經濟概念當道,在追求永續發展主流意識下,循環經濟成為全球致力發展 的新趨勢。塑膠發明至今已逾百年,提供民眾便利的生活,但是難以處理的廢棄塑 膠也造成環境危害。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塑膠回收率仍低於 15%,而且塑膠 幾乎無法分解,只能裂解成為塑膠微粒。更令人擔憂的是,全球 83% 的飲用水都具 有塑膠微粒,就像是水中的 PM2.5。近年塑膠使用衍生的海洋汙染、塑膠微粒危害 等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突顯發展「環境友善塑膠材料」的必要性與急迫性。近期七 大工業國組織峰會達成共識,目標 2030 年塑膠材料得以 100% 循環再利用或能資源 化等方式為最終處置。顯示出未來全球塑膠產業勢必將與循環經濟扣合,生質塑膠 已被視為推動塑膠循環經濟的必要選項之一。
生質塑膠是可以在自然界降解的塑膠材質,在有足夠的溼度、氧氣與適當微生 物存在的自然掩埋或堆肥環境中,可被微生物所代謝分解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或甲 烷,對環境危害較小,所以在日本又稱為綠色塑膠。實際上,生質塑膠並不是什麼 新概念,由樟腦和硝化纖維製成的賽璐珞 (Celluloid Nitrate)1 ,早在 1850 年代就被發 明出來作為象牙撞球的替代品。但就像其他早期發明的可循環塑膠一樣、賽璐珞缺 乏合成塑膠的可撓性和發展性,因此現在多半只能拿來做領口襯料和桌球。
生質塑膠(Biomass Plastics)就是利用玉米、小麥、馬鈴薯等所富含的澱粉、 纖維素為原料,並運用生化科技,經過精煉、發酵、合成等程序聚合形成生物可分 解的材質,以「聚乳酸」(Polylactide, 以下簡稱 PLA)) 最為典型,且是生產量最大的 一種。初期 PLA 在導入食品接觸容器時,多運用於冷飲容器及生鮮低溫儲藏的包裝 盒,其原始材質的耐熱溫度 60℃ 左右,確實足以確保使用的安全。但由於環保政 策於多年前的支持使用,其材質開始製作成各類食品容器具及包裝材料。但因生產 廠家眾多,逐漸由原始的冷飲容器及生鮮低溫儲藏的包裝盒轉向製作成高溫使用的 碗、筷、杯、匙等家庭用品,而耐熱溫度則成為 PLA 材質的主要問題來源。
1 賽璐珞(Celluloid Nitrate)是一種合成樹脂的名稱。 是歷史上最早發明的熱可塑性樹脂。 以硝化纖維和樟腦等原料 合成。 代表性製品為桌球、人偶等。
(二)環境友善塑膠材料
塑膠發明至今已逾百年,提供人們便利的生活,然而處理傳統石化來源的廢棄 塑膠卻是相當棘手的問題。傳統塑膠不易分解,進而造成環境污染以及危害地球物 種的生存(全球每年超過 150 萬個海洋生物,因廢棄塑膠而喪命);焚化燃燒處理, 則有廢毒氣產生等問題 ;不恰當的回收策略,仍會產生一定比例無法回收再利用的 塑膠廢棄物,繼續對全球環境造成危害。為了解決傳統塑膠廢棄物的問題,開發「環 境友善塑膠材料」成為重要課題。環境友善塑膠材料是指塑膠材料在大自然環境的 條件下,輔以足夠的溼度與氧氣,在自然掩埋或堆肥環境中,可被微生物分解成水 和二氧化碳 ;或是在工業堆肥的條件下可分解 ;又或者是具有生物質含量但不可分 解的特性,在廢棄回收後進行燃燒,不會產生有毒氣體 ;以及其他與綠色環保概念 有關的塑膠材料。
發展環境友善塑膠材料最主要的是環保因素。由於循環經濟概念當道,在追求 永續發展的主流意識下,強調資源可持續回復的循環經濟,遂成為全球致力發展的 新趨勢。投入資源開發生質塑膠、可回收塑膠等環境友善塑膠材料自然地成為一門 非常重要課題。亞洲地區已成為全球塑膠產品最主要消費市場,塑膠發展的議題在 此區域更顯重要,也再次合理解釋「環境友善塑膠材料」得以擠進亞洲前十大重點 技術的原因。
生質塑膠屬於環境友善塑膠材料一種,原料從天然資源而來,例如由玉米、木 薯、小麥、馬鈴薯、纖維素、棕櫚油等所製成之一種塑膠材料。環境友善塑膠材料 是指塑膠材料在大自然環境的條件下,輔以足夠的溼度與氧氣,在自然掩埋或堆肥 環境中,可被微生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或是在工業堆肥的條件下可分解 ;又 或是具有生物質含量但不可分解的特性,在廢棄回收後進行燃燒,不會產生有毒氣 體 ;以及其他與綠色環保概念有關的塑膠材料。
(三)生質材料在各國的運用
目前生質塑膠原材料仍以農業作物為主,如蔗糖、澱粉、植物油等。泰國為全 球最大的木薯產品出口國,印尼亦是重要出口國。泰國為確立發展生質塑膠未來市 場潛力及規模,該國企業及國際企業持續增加投資。為加強發展生質塑膠,泰國政 府設定十年目標,選定以甘蔗和木薯為發展生質能源與生質化學品的經濟作物來源。
目前許多亞洲國家已限制使用一次性塑膠,但生質塑膠、回收塑膠等「環境友 善塑膠材料」並不在限制名單內,有助於推廣生質塑膠的使用。為了加速塑膠材料 綠色概念的發展,印度政府甚至訂下「2020 年前全面棄絕一次性的塑膠製品」的嚴 苛目標政策,此政策勢必加速印度開發與推廣使用生質塑膠。目前生質塑膠已使用 在各個國家,在政府與企業持續投資資源開發,以及人民環保意識持續增加,可預 見 2030 年,生質塑膠將成為亞洲最普遍應用的技術。
臺灣生質塑膠產業受限於原料(農作物)供應不足,因此主要進口生質塑膠材 料 ( 農作物經過加工後的初級品 ) 進行改質和混練、加工或接受委託代工製成塑膠產 品,再交由下游應用端進行銷售。若要強化臺灣生質塑膠產業發展,掌握充足料源 則是關鍵因素之一。建議原料端的部分可配合新南向政策,透過國際合作,掌握東 南亞料源,建立自主量產能力,並以現有研發能量,開發高階的高值應用,有助提 升臺灣生質塑膠產業競爭力。
四、PLA在循環經濟的運用
(一)PLA的優點
PLA 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所提出 的澱粉原料製成。澱粉原料經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種發酵製 成高純度的乳酸,再通過化學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 PLA。其具有良好的生物 可降解性,使用後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 環境,這對保護環境非常有利,是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據新 聞報導在 2030 年全球溫度將升至 60℃,普通塑膠的處理方法依然是焚燒火化,造成 大量溫室氣體排入空氣中,而 PLA 塑膠則是掩埋在土壤裡降解,產生的二氧化碳直 接進入土壤有機質或被植物吸收,不會排入空氣中,不會造成溫室效應。
在生物分解性塑膠中,PLA 因為產量的關係,最常被使用到容器及包裝類產品。 目前的主要使用於包裝盒、蛋盒、冷飲容器、生鮮托盤 ;以及使用於電子類產品的 外包裝。外包裝在回收的過程中可以視同為紙類回收物,後續處理方式相對單純。
第一,機械性能及物理性能良好。PLA 適用於吹塑、熱塑等各種加工方法,加 工方便,應用十分廣泛。可用於加工從工業到民用的各種塑膠製品、包裝食品、速 201 循環經濟與 PLA 綠色創新產品開發食飯盒、無紡布、工業及民用布。進而加工成農用織物、保健織物、抹布、衛生用 品、室外防紫外線織物、帳篷布、地墊面等等,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第二,相容性與可降解性良好。PLA 在醫藥領域應用也非常廣泛,如可生產一 次性輸液用具、免拆型手術縫合線等,低分子 PLA 作藥物緩釋包裝劑等。PLA 除了 有生物可降解塑膠的基本的特性外,還具備有自己獨特的特性。傳統生物可降解塑 膠的強度、透明度及對氣候變化的抵抗能力皆不如一般的塑膠。
第三,PLA 和石化合成塑膠的基本物性類似,也就是說,它可以廣泛地用來製 造各種應用產品。PLA 也擁有良好的光澤性和透明度,和利用聚苯乙烯所制的薄膜 相當,是其他生物可降解產品無法提供的。
第四,PLA 具有最良好的抗拉強度及延展度,PLA 也可以各種普通加工方式生 產,例如 :熔化擠出成型,射出成型,吹膜成型,發泡成型及真空成型,與廣泛使 用的聚合物有類似的成形條件,此外它也具有與傳統薄膜相同的印刷性能。如此, PLA 就可以應各不同業界的需求,製成各式各樣的應用產品。
第五,PLA 可以循環使用。PLA 的循環使用與其他聚合物不太相同的是,廢舊 的 PLA 塑膠會被收集在特殊的容器中,通過熱解、水解等方法降解成為小分子單 體,再通過生產商將單體乳酸合成為具有一定性能的 PLA 原材料,再次進入市場使 用。
第六,PLA 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透氧性及透二氧二碳性,它也具有隔離氣 味的特性。病毒及黴菌易依附在生物可降解塑膠的表面,故有安全及衛生的疑慮, 然而,PLA 是唯一具有優良抑菌及抗黴特性的生物可降解塑膠。
第七,當焚燒 PLA 時,其燃燒熱值與焚化紙類相同,是焚化傳統塑膠(如聚乙 烯)之一半,而且焚化 PLA 絕對不會釋放出氮化物、硫化物等有毒氣體。人體也含 有以單體形態存在的乳酸,這就表示這種分解性產品具有的安全性。
(二)PLA在行業應用
PAL 現階段研究狀況聚焦於利用農業剩餘物資,如稻桿、蔗渣以及垃圾廢棄物 等為原料,將其轉化為 PLA 成為技術開發的焦點。在各項研究開發上,利用稻桿等 含有木質纖維素的農業廢棄物進行發酵聚合,為國際發展趨勢,被看好是下一階段 生質塑膠原料的供給來源。能否供應充足的原材料,是發展生質塑膠的關鍵。
PLA 的熱穩定性好,加工溫度 170 ~ 230℃,有好的抗溶劑性,可用多種方式 進行加工,如擠壓、紡絲、雙軸拉伸,注射吹塑。由 PLA 製成的產品除能生物降解 外,生物相容性、光澤度、透明性、手感和耐熱性好,光華偉業開發的 PLA 還具有 一定的抗菌性、阻燃性和抗紫外性,因此用途十分廣泛,例如 :
1. 一次性用品領域
PLA 對人體絕對無害的特性使得 PLA 在一次性餐具、食品包裝材料等一次性用 品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其能夠完全生物降解也符合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盟、美國 及日本對於環保的高要求。但,採用 PLA 原料所加工之一次性餐具存在著不耐溫、 耐油等缺陷。這樣就造成其的功能作用大打折扣,以及在運輸途中餐具變形、材質 變脆,造成大量次品。不過,經過技術發展,市場已有經過 PLA 改性後的材料,可 以有效克服原粒的缺點,有的甚至耐熱溫度高達 120 度以上,可以用作微波爐用具 材料。
2. 汽車領域
日本東麗公司結合 PLA 樹脂改性技術、纖維製造技術和染色加工技術,開發了 以高性能 PLA 纖維為主要成份的車用腳墊和備用輪胎箱蓋。備用輪胎箱蓋已經在豐 田汽車公司 2003 年推出的全面改進小型車「Raum」上使用。在繼腳墊和備用輪胎箱 蓋開發以後,東麗公司有開發了適用於車門、輪圈、車座、天棚材料的其他汽車部 件的 PLA 產品。
3. 電子領域
為了節省石油資源同時減少地球溫室效應,進一步拓展由可再生的生物資源製 造而來的 PLA 的應用領域,日本許多公司對 PLA 在電子電器領域的應用進行深入研 究並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4. 生物醫藥領域
生物醫藥行業是 PLA 最早開展應用的領域。PLA 對人體有高度安全性並可被組 織吸收,加上其優良的物理機械性能,還可應用在生物醫藥領域,如一次性輸液工 具、免拆型手術縫合線、藥物緩解包裝劑、人造骨折內固定材料、組織修復材料、 人造皮膚等。高分子量的 PLA 有非常高的力學性能,在歐美等國已被用來替代不銹 鋼,作為新型的骨科內固定材料如骨釘、骨板而被大量使用,其可被人體吸收代謝的特性使病人免收了二次開刀的苦。其技術附加值高,是醫療行業發展前景的高分 子材料。
(三)PLA發展問題
玉米同為人類的食物來源之一,因氣候變遷,全球糧食不足的情況下,造成玉 米價格上漲,使用玉米去製造 PLA 的食品原料,也同樣成為各界挑戰的議題。另 外,國內地狹人稠,寸土寸金,所有的掩埋場因空間不足的緣故,無法接受掩埋這 類廢棄物,而 PLA 材質的使用與推廣,則難以展現與達成其原開發的目的與素求。 過去生質塑膠時常被認為來源為糧食作物,存在與民爭糧的疑慮。故現階段研究狀 況,聚焦於利用農業剩餘物資,如稻桿、蔗渣以及垃圾廢棄物等作為原料,將其轉 化為生質塑膠成為技術開發的焦點。在各項的研究開發上,利用稻桿等含有木質纖 維素的農業廢棄物進行發酵聚合,為國際上的發展趨勢,並且被看好是下一階段生 質塑膠原料的供給來源。凝聚國際共識 2030 完成 100% 循環再利用技術在七大工業 國組織(G7)峰會已達成共識,目標 2030 年塑膠材料得以 100% 循環再利用或能資 源化等方式為最終處置。此舉顯示未來全球塑膠產業勢必將與循環經濟扣合,生質 塑膠已被視為推動塑膠循環經濟的必要選項之一。
初期 PLA 在導入食品接觸容器時,多運用於冷飲容器及生鮮低溫儲藏的包裝 盒,其原始材質的耐熱溫度 60℃ 左右,確實足以確保使用的安全。但由於環保政 策於多年前的支持使用,其材質開始製作成各類食品容器具及包裝材料。但因生產 廠家眾多,逐漸由原始的冷飲容器及生鮮低溫儲藏的包裝盒轉向製作成高溫使用的 碗、筷、杯、匙等家庭用品,而耐熱溫度則成為 PLA 材質的主要問題來源。
玉米同為人類的食物來源之一,因氣候變遷,全球糧食不足的情況下,造成玉 米價格上漲,使用玉米去製造 PLA 的食品接觸物件,也同樣成為各界挑戰的議題。 另外,國內地狹人稠,寸土寸金,所有的掩埋場因空間不足的緣故,無法接受掩埋 這類廢棄物,而 PLA 材質的使用與推廣,則難以展現與達成其原開發的目的與素 求。
PLA 材質屬於熱塑性高分子材質並非是均質材料,目前單純的原始材質及經改 質強化彈性及耐熱性的不同類型皆同時使用中,而耐熱特性的表現仍將是最主要的 考量因素。綜合以上說明,以非專業人士要在無明確資訊下有效確定材質之耐熱溫度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藉由材質的判定與標示規定資訊來判別適用性。當然,若能 確定使用場合與方式,就變得比較容易。
(四)企業的應用情況
寀呈股份有限公司的策略定位在綠色創新、傳統再生、天然好物與在地生產, 為了掌握關鍵的綠色原料改質技術。2014 年 7 月寀呈開始以綠色概念推出「S•S• E • 」系列產品,使用看似塑膠卻不是塑膠、來自玉米的純植物原料 PLA 製造,包 括 Breere 會呼吸的保鮮盒、tefee cup、twins spoon 好心情湯匙等產品 ;設計理念是 簡化過多與不必要的配件,達到與傳統保鮮盒相同的保鮮、防漏等效果,相對來說 減少藏汙納垢的縫槽,清洗時也能減少清潔劑與水資源的使用。創業過程因為與前 一代經營區塊不同,要投入綠色產業的前置資金與時間是很長的,除了內部溝通也 要尋求其他資源的協助,此外因為談到綠色產品多數都是貴又叫好不叫座,在完成 開發正式上市後也費了許多心力在與消費者溝通,要讓消費者瞭解產品的理念與設 計特色,才能獲得在各大通路上架販售的機會。
重視食安,寀呈公司多年投入環保材質 PLA 研究,開發保鮮盒與水杯等無毒生 活產品,並自創品牌「SEE」,目前已成功上市且成功獲得歐美訂單,希望未來提高 臺灣品牌國際市場能見度。寀呈公司已成功開發環保材質 PLA 生活用品,也取得生 物可分解材質國際認證。看準綠色經濟當道,寀呈積極投入食品容器安全性的研究, PLA 保鮮盒與水杯是以植物為基底的材料,耐熱溫度超過 110 度,且不會釋出雙酚 A、塑化劑等有毒物質,目前在臺已上市,希望能攻下保鮮盒與水杯市場。未來還規 劃將保鮮盒等產品 LOGO 或其餘標示增設感溫變色功能。
五、結論
最近循環經濟在台灣正流行!自從小英總統在 520 就職演說上提到「要讓台灣 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以後,這個詞彙就在台灣流行了起來。在國內已有多家業者 大量製造 PLA 的相關食品接觸物件,進而外銷至歐美國家,其產能也不斷在擴充的 中,若 PLA 材質的食品接觸物件符合食品安全衛生標準,再加上材質還能在自然環 境中完全分解,自然會由消費大眾所採用。但整體來說,塑料材質在高溫下較易產 生高風險,自 2008 年將原本 PLA「不耐熱」及「材質脆」的兩大問題,透過提高結晶性及合膠方式加以解決。目前,臺灣創新研發能量充足,PLA 是臺灣目前應用 最廣泛的生質塑膠,生鮮蔬果盒及冷飲杯的應用佔需求量 90% 左右,PLA 製成品約 70% 外銷歐美日等國為主。
不過,臺灣生質塑膠產業受限於原料(農作物)供應不足,因此主要進口塑膠 材料(農作物經過加工後的初級品)進行改質和混煉、加工或接受委託代工製成塑 膠產品,再交由下游應用端進行銷售。若要強化臺灣 PLA 產業發展,能否掌握充足 料源為關鍵因素之一。原料端的部分可配合新南向政策,透過國際合作,掌握東南 亞料源,建立自主量產能力,並以現有研發能量,進而開發高階的高值應用,將能 提升臺灣生質塑膠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