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泰建設都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泰建設都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泰建設都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泰建設都更產品中有2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邱顯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低度使用住宅9.96%創新「低」?內政部先把資料補齊吧! 根據主計總處歷次的10年空屋普查,從2000、2010到2020年,空閒住宅數從123萬上升到155萬再到了 #歷史新高的166萬,相當於在台灣每 6 戶就有 1 戶的空閒住宅。 雖然今年空屋率從2010年的19.3%降為18.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30701東森財經 一坪換一坪 南港 松山 都更3案通過 影片網址→http://youtu.be/wE44As6c3kI 感謝記者 劉思妤 的採訪,針對這則新聞,小弟有以下幾點感想↓第一:誰說「後文林苑時代」=「都更已死」?我從來就不認同,只要建商對住戶坦承,表達誠意,努力溝通,都更當然可以...

國泰建設都更 在 牙套學姊 ᴍɪᴄʜᴇʟʟᴇ ʟᴇᴇ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0 02:53:12

最近大家應該都因為疫情&不能出門,悶悶不樂的吧~雖然環境可能停滯了,但生命跟人生規劃不一定要停滯的🤓 . 要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們的好消息,感謝謝老闆對我的信任,我們已經選定我們未來的家🏠😍超級期待的~雖然五年後才會蓋好,但是選定後心就能更定,也更有個目標一起努力💪 . 雖然這個好消息對你們來說,好像不...

國泰建設都更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6:46:53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 #真的虛位嗎? #泰王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  近期有關心國際時事的壯士們應該都有注意到泰國近一個月來的學運浪潮。  自 7 月以來,以泰國法政大學為中心,泰國各地幾乎每周都有抗議帕拉育政府和保皇派勢力的示威集會。  他們除了要求解散國會等民主化訴求之外,也希望針...

國泰建設都更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8-10 18:18:00

【@businessfocus.io】英國全面封鎖華為 中國駐英大使:拒用華為等於拒絕未來 . 英國政府早前宣布,於2021年起全面封鎖華為,禁止電信運營商採用華為5G設備,引起社會熱議。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在接受英國《泰晤士報》訪問時表示,英國拒用華為等同於拒絕未來。他強調,5G技術不只是代表行業的...

  • 國泰建設都更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5 13:51:06
    有 878 人按讚

    低度使用住宅9.96%創新「低」?內政部先把資料補齊吧!
     
    根據主計總處歷次的10年空屋普查,從2000、2010到2020年,空閒住宅數從123萬上升到155萬再到了 #歷史新高的166萬,相當於在台灣每 6 戶就有 1 戶的空閒住宅。
     
    雖然今年空屋率從2010年的19.3%降為18.5%,是普查以來首次下降。但是,人口增加的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空屋率仍然高達17.6%、17.5%及19.8%。
     
    儘管空屋數量越來越多,內政部的可能成交指數(國泰建設)卻從67.76一路成長到95.26,再來到今年的127.3;591新建案Q2統計及國泰房地產指數Q2皆顯示,全台房價與上季相比微漲2%。六都除台中市,可能成交價均較上一季微幅成長0.18%到2.19%不等,新竹縣市則達5.07%。
     
    如此怪異的現象,台灣民眾感受甚深,早已見怪不怪。
     
    然而,內政部在9月13日大張旗鼓發布最新「低度使用住宅」統計結果,聲稱台灣空屋率創下 #史上新低的9.96%。
     
    我就要請問內政部,「低度使用住宅」占比為9.96%,與普查結果的18.5%相差近一倍,到底哪一個數字才是對的?實際上,8月26日,內政部在我們召開的協調會上這樣說:
     
    「內政部使用的是地政及建物登記資料,而登記移轉統計資料無法呈現建物實際使用情形,所以 #從未搜集過非自住統計資料;由於空屋的定義不明確,有統計上的困難,#低度用電也未必是空屋。」
     
    既然內政部從來沒蒐集過非自住統計資料,低度用電也未必是空屋,那低度使用住宅低於10%,有什麼好高興的?
     
    喜孜孜的內政部,有多麼不食人間煙火、不知人民苦痛,可想而知。
     
    好吧,就算不談內政部在協調會上及新聞稿上的立場矛盾,台灣的空屋率確實首次下降到10%以下,難道9.96%很低嗎?
     
    在一般已開發國家,為維持住宅市場運作,#自然空屋率為5%以下。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的資料,紐約2011年的空屋率是3.12%,倫敦2012年的空屋率是3.9%。9.96%到底算不算低,比較一下就知道了。
      
    因此,今天上午,我和王婉諭委員、OURs 都市改革組織彭揚凱秘書長,一起召開「房價越漲囤房越多?說好的居住正義在哪裡?正視問題,提出對策!」記者會,提出三點訴求:
     
    1⃣#公開更完整的資料、釐清囤房全貌:公開超過五年餘屋數及非自住家戶歸戶歷史資料都應公開上網,並定期更新持有十戶以上之個人及家戶所擁有之房屋總數相關資料。
     
    2⃣立法部門盡速 #排審囤房稅法案:立法院已有多個囤房稅相關法案,應盡速排審。
     
    3⃣行政部門應積極回應問題、#研擬院版法案:行政機關都應積極回應創歷史新高的166萬戶空屋,以及大量非自住房集中化的現象,並盡速研擬院版囤房稅法案。
     
    我也要奉勸內政部,好好把空餘屋的統計做好、公開出來之後,再來討論囤房現象到底嚴不嚴重,好過拿出一個自己都不承認的數據,要台灣民眾相信「囤房問題有限」。

  • 國泰建設都更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3 07:57:30
    有 1,178 人按讚

    (失敗者回憶錄0913)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從流行文化中,可以看到1967年香港人社會意識大轉變。

    1949年中共建政後,五十年代大批大陸人來港,其中由江浙人帶來工商業,和上海的流行文化,對社會影響最大。當時不是叫流行曲,而是叫國語時代曲,流行歌星是周璇、姚莉、白光、李香蘭和吳鶯音;到六十年代,就是台灣的流行歌星佔領香港市場,姚蘇蓉、湯蘭花、蘇芮、歐陽菲菲、翁倩玉以及一直紅到九十年代的鄧麗君。粵語流行曲不是市場主流。電影方面,五六十年代從永華,到長城、邵氏、電懋、國泰,這些拍國語片的電影公司佔領了大影院市場,與西片互領風騷;粵語片的製作很多,但多在街坊流連的小影院放映。

    1967年11月,暴動剛退潮,香港第一家無線電視TVB 誕生。TVB 的新聞報導,和電視劇、處境劇的製作,覆蓋了香港相當大比率的人口。

    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許氏兄弟的電影、特別是許冠傑的粵語流行曲冒起,風行全港,由此而帶入香港粵語流行曲、電視劇、粵語電影的新時代。香港流行文化爆發式的興旺,不但覆蓋全港,更風靡東南亞、台灣、歐美等地華人社區,以至文革後的大陸。香港歌星、影星、導演、作曲作詞者,出現好多超級奇葩,可說歷史僅見。

    這就是香港的黃金時代。從1967年末開始,只有這二三十年。短短時間,在良好管治和充分自由的空氣下,就創造出許多奇蹟,產生許多傳奇人物。在戴麟趾、麥理浩開始的大刀闊斧建設市政與革新中,最值得稱道、當時我也認為是最難得一件事,就是創立了廉政公署。廉政公署的成功,將香港締造成一個公平社會。

    本土流行文化的崛起,反映了香港人對這個英治下的地方,產生越來越強的認同感。在所有的華人地區仍然處於不同程度的不自由的狀態下,香港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在香港可以看到所有在海峽兩岸被禁閉的消息和評論。香港人在公平的法律制度下,可以自由做任何不違法的事。香港公共事務、交通、稅制、醫療,提供的服務比任何地方都方便。七十年代之後到香港生活的人,無論從大陸、台灣還是世界其他地方來,大都認為香港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地方,沒有之一。

    2017年,羅恩惠導演拍了六七暴動的記錄片《消失的檔案》,引起關注。她原想將記錄片的內容出書,並邀我寫序。我的序寫了,書卻沒有出成。

    我在序中,引用法國印象派大師高更(Paul Gauguin)在1897年的一幅畫作中的三句問話:「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香港人從哪裡來?不用說,絕大多數香港人來自中華大地。我們是什麼人?我想在1967年前絕大多數的香港華人市民都會說「我是中國人」,至於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當時社會輿論的主要左右派之分。我們往何處去?那就各有選擇了,除了在香港土生土長、有些家族生意繼承的本地人之外,1949年後從大陸來的人,大概那時候都不會認為香港是他們永久的家。鄰近的強權使許多人不安,他們想把香港當作跳板,藉此跳出海外,遠離中國。

    英國維持在香港的管治,是為了觀察和接觸中國;中國讓英國繼續管治香港,是以香港作為通向西方世界的窗口。中英雙方都沒有把香港市民當一回事。如果中英都沒有把香港當一回事、而許多香港人又把這裡視為「跳板」的話,這個「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就不是香港人的永久的福氣。

    當中國在極左狂潮下,用語講到要「粉碎港英統治」而結果卻是「香港還是那樣子」,就意味著這裡可以作人生的長期規劃了。儘管英國那時候已經知道1997年會有條約到期的問題,但在中共不干預下,全力建設一個輝煌的香港,可以使英國在國際社會的關顧下,提高與中國議價的能力。

    儘管中英雙方都各有打算,但香港人就在這個歷史時空,享受到最大的自由,最方便最發達的經濟文化,最文明最公平的社會秩序。香港流行文化的奇蹟般崛起,意味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已經從「我是中國人」轉為「我是香港人」,至少是「不一樣的中國人」了。這之後,身份認同的民調雖有起落,但倘若沒有先驗的政治觀念,整體趨勢就沒有什麼懸念了。以0至100分的「身份認同指數」計算,2018年民調顯示,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的,指數破紀錄高達83分。

    「我們往何處去」?儘管九七問題泛起,和近年政治環境大轉變,使香港人在六四後、九七前和現在,都掀移民潮,但留下來的和離去的,心中仍然追求著憧憬著那黃金時代的香港。(62)

    圖1,香港流行文化的先驅者——許氏兄弟和父母(網上照片);

    圖2,香港新聞業輝煌時期的傳媒人,前左起,毛孟靜,黃應士(TVB新聞總監),張敏儀,包雲龍(亞視新聞總監),黃志強(港台新聞部);後左起,林旭華(商台),邵廬善(港台),吳明林(港台),李怡,蘇狄嘉(港台),戴天,李錦洪。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 國泰建設都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1 16:42:00
    有 623 人按讚

    2021年9月11日,台北市萬華區漢口街和中華路口西南隅,正在建構中的西門町最高建築(地上28層)已經成型,將於2023年夏天完工。(張哲生 攝)

    這棟新大樓的前身是1977年落成的台北中華大樓,最初是國泰集團設立的國泰百貨公司,國泰百貨於1985年轉讓給豐群集團後,沒多久便結束營業,之後這裡開過「龍太外銷成衣商場」、「弗頓星球」、「HANDS 台隆手創館」(2000年開幕,2004年遷移至微風廣場)、美華泰流行生活館(2004年開幕、2018年7月15日歇業),其餘樓層則是國泰集團的辦公室。最後,進駐其中的國泰集團辦公室在2018年6月底全數撤出,而在一、二樓營業多年的美華泰流行生活館也在2018年6月21日至7月15日舉行出清特賣後歇業,然後台北中華大樓於2018年11月12日開始進行拆除工程。

    日本九州的私營鐵路巨擘「西日本鐵道株式會社」(西鐵集團)在2017年12月與業主達成協議,並於2018年3月簽署為期20年的租賃協議,由西鐵集團以旗下的飯店品牌「Solaria」經營,公開宣布將在台北市西門町以6億日圓(約新台幣1.6億),打造一座地下5層樓、地上28層樓,擁有300間客房的「Solaria西鐵飯店 - 台北西門」旅館,預計在2023年的夏天開幕,其地點就在已拆除的台北中華大樓所在地。

    先讓我們來回顧44年前,台北中華大樓的開始~國泰百貨公司。

    1977年10月6日上午10時,由國泰集團設立的國泰百貨公司正式開幕,開幕典禮由國泰集團創辦人之一的蔡萬霖(1924-2004)揭幕、基隆顏家的顏欽賢(1902-1988)剪綵,現場還請來百人大樂隊演奏,聲勢浩大。

    國泰百貨公司在行銷上強調「不以打折為噱頭,不打折比打折便宜」,並以「新的風格、新的氣派、新的服務、新的滿足」為經營宗旨,力求不斷推出各式新穎服飾百貨,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當年國泰百貨公司所在的台北中華大樓,位於台北市中華路一段88號(中華路與漢口街口),由國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起造、蔡柏鋒與陳昭武設計、三井工程負責營造;於1976年3月15日開工、1977年8月20日竣工,工程造價約為新台幣5,394萬元,是一棟11層樓高的鋼筋混凝土造建築。

    國泰百貨公司在台北中華大樓內的營業樓層為地下一樓以及地上一至四樓,共有五個樓層。

    地下一樓包含三個營業部分:備有各式流行服裝飾品的「繽繽服飾」、供應各種物美價廉的日常用品的「半價廣場」與供應各式冷熱飲的「甜蜜走廊」。

    一樓為「集錦大街」,設置各式華洋百貨;二樓為「芙蓉女裝街」,備有各式新穎女裝;三樓為「新潮摩登街」,供應高級男裝、玩具、唱片,與手工藝品等;四樓為「福泰酒樓」,供應正宗粵菜與港式飲茶。

    1977年10月6日開幕的國泰百貨公司,是國泰集團史上跨足百貨業的第一間據點;同年,國泰集團與大來關係企業合作,在同樣位於西門町的武昌街與昆明街口,籌設「來來名店百貨公司」(後改名來來百貨),國泰集團創辦人之一的蔡萬春(1916-1991),還出席了來來百貨所在的台北西門大樓之動土典禮。

    位於台北市武昌街二段77號的台北西門大樓,由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起造、羅維東設計、樹德工程負責營造;於1977年3月8日開工、1978年6月10日竣工,工程造價約為新台幣6,369萬元,是一棟10層樓高的鋼筋混凝土造建築。

    1978年11月25日,國泰關係企業「來來名店百貨公司」正式開幕,以「讚美的焦點、流行的焦點、歡樂的焦點」為營業主軸。

    當年,國泰集團在台北百貨一級戰區的西門町,一口氣設立了兩間百貨公司,象徵百貨事業開始起飛。但是好景不常,1985年2月,爆發十信弊案,嚴重影響國泰集團的經營,亦令其將旗下的百貨公司,轉讓給豐群企業集團。自此之後,國泰集團不曾再涉足百貨事業。

    台北中華大樓的國泰百貨公司在1985年轉讓給豐群集團後,沒多久便結束營業,後來有「龍太外銷成衣商場」、「弗頓星球」、「HANDS 台隆手創館」(2000年開幕,2004年遷移至微風廣場)、美華泰流行生活館(2004年開幕、2018年7月15日歇業),其餘樓層則是國泰集團的辦公室。

    至於武昌街的台北西門大樓,在來來百貨於2003年2月10日歇業後,則由誠品進駐,以「誠品武昌」之名在2004年12月1日開幕;2010年,誠品將武昌店閒置的高樓層(5至10樓)出租給國賓飯店,委由國賓開設平價旅館「台北西門町意舍酒店」,於2012年2月開幕。

    看完它的歷史之後,我們緊接著來瞧瞧這裡的未來。

    這個都市更新案名為「國泰一號中華大樓都更案」,其更新單元位於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以西、漢口街二段以南、漢口街二段20巷以東及漢口街二段20巷以北所圍之街廓;範圍包含臺北市萬華區福星段二小段149地號等1筆土地,面積共1,720平方公尺,為台北市「修訂臺北市萬華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通盤檢討案」所載「實施都市設計地區-中華路林蔭景觀區」範圍內,更新單元內建物屋齡已達30年以上,結構設計不符現今耐震救災等公共安全需求,原始空間規劃及結構設計亦已不敷現今商業使用需求,希冀藉由都更推動健全商業機能並改善都市景觀。

    辦理進度如下:
    2015/5/25 核准自劃更新單元
    2015/10/20 自辦公聽會
    2015/10/30 申請事業計畫掛件
    2016/5/11~25 公開展覽
    2016/5/24 公辦公聽會
    2016/8/11 都更幹事會
    2017/5/9 都更幹事會複審
    2017/7/5 環評審查會議
    2017/9/6 都更聽證會

    執行此案之團隊:
    更新規劃: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
    建築設計: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鑑價機構:麗業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個案概要:
    所在地 | 萬華區福星段二小段149地號
    面積 | 520.30坪
    使用分區 | 第四種商業區
    實施方式 | 協議合建

    以下為負責建築設計的潘冀聯合建築師對「國泰一號中華大樓都更案」之說明:

    基地座落於萬華區,西門商圈人行徒步區的北端,周邊歷史文化舊街區以及活躍商業活動形成豐富的都市紋理。為提升都市環境良好品質,如何在高密度的商四用地中充分發揮土地強度、創造都市更新最佳效益成為本案最關鍵之設計課題。

    基地四面臨路,為順應原有都市街廓紋理,於主要臨街面留設騎樓;南面留設開放空間步道系統與既有西門商圈人行步道串連。建築量體發展受限基地形狀,呈現瘦高之細長量體,分為底部裙樓、中部塔樓、上部塔樓三部分;裙樓的高度與周圍老舊街區高度相互呼應,中部塔樓的高度可與周圍新建築物相比擬。這樣的量體分配也呼應了內部使用機能,裙樓為零售商場、塔樓為旅館,其房型以面積6-7坪的雙人房為主。燈光設計依照商場及旅館各自機能設計,揮灑豐富的夜間表情;商場燈光採參數式色彩漸變設計饒富變化,旅館則強調垂直帶狀燈光簡約之美。

    本案成功解決了細長比例的挑戰及高層建築空地留設之限制,將土地利用最大化,期能滿足複合式商業空間最高使用之坪效,並創造尊重環境和諧與都市紋理的西區建築焦點。

    座落地點: 台北市萬華區
    基地面積: 1,720m²
    建築面積: 899 m²
    總樓地板面積: 38,640㎡
    層數: 地下5層,地上28層
    設計時間: 2014.11 迄今
    房間數: 314
    類別: 旅館

  • 國泰建設都更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3-07-09 17:15:13

    130701東森財經 一坪換一坪 南港 松山 都更3案通過
    影片網址→http://youtu.be/wE44As6c3kI

    感謝記者 劉思妤 的採訪,針對這則新聞,小弟有以下幾點感想↓第一:誰說「後文林苑時代」=「都更已死」?我從來就不認同,只要建商對住戶坦承,表達誠意,努力溝通,都更當然可以順利進行,不要醜化釘子戶。

    第二:所謂的「一坪換一坪」,其實有好幾種概念,"一坪換一坪"其實也是一個相對模糊、大概的口號,原則上可以分幾種類型↓

    指的是「權狀不變」→假設老舊公寓原本是30坪,都更後,建商就送還住戶權狀30坪的房子。但!新房子因為含1/3公設,所以實際上使用空間就變小了。
    根據「地目」、「土地坪數」為參考依據,換算建物坪數給住戶,舉例:某棟位於地目「商3」的透天厝,按照商3土地,原則上1坪土地可以換取5坪多的建物坪數,假設透天厝土地50坪,換算下來等於至少250坪的建物坪數。
    總支,不管是怎漾的算法,最後就是會得到幾個狀況↓

    房價至少漲3成,舊變新漲1成,公寓變電梯華廈漲1成,預售案賣2~3年後的未來價再漲1成。
    原地主戶,獲得的建物坪數不變,甚至更多,但因為原本3~4層公寓變成10層以上的華廈,原地主持有的土地持分變少了。

    以下是新聞報導......↓

    記者 劉思妤:記者目前位於南港老舊公寓更新案都更地點,因建商與住戶取得不錯共識,目前住戶同意率已高達99.7%。

    北市府提供一坪換一坪,老舊公寓都更案,3件個案過關,南港區住戶同意率最高。

    記者 劉思妤:而位於小巨蛋附近,南京東路松山區開發案,目前住戶同意率也有88%。

    松山區都更案,還有10戶在協商,實施建商分別為興富發、首泰、國泰建設,都更如火如荼進行,住戶確是兩樣情。

    就怕釘子戶讓都更案原地踏步,畢竟老舊公寓改建後,房價可是翻倍漲。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都更之後,賣的是預售又是新房子,預售案本來就是賣2~3年之後的未來價,至少絕對是差3成以上。

    南港舊公寓附近目前行情每坪60~80萬,松山區南京東路和敦化北路周邊房價,每坪約65~70萬元,老宅更新成大樓,房價每坪上看百萬元。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樓地板面積,也就是所謂的建物坪數,你實際上真正的使用空間假設是30坪,你未來換到的就是有30坪的使用空間。

    符合舊公寓條件者,104年8月前能依據「一坪換一坪」專案申請都更,不過案件曠日費時,更新老宅不是短時間,就能看到成效。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6589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