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民素質排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民素質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民素質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民素質排名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張之豪,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天與地之間,你會選哪一個? 你有一雙天使翅膀,可以往最高的天際飛翔,你會繼續飛,還是會給其它的孩子一雙翅膀,讓他們也變成天使,也敢飛,也能飛? 小戴把她職業生涯最精華的時刻,獻給了我們。 2017,戴資穎,23歲,達到她羽球職業生涯前所未有的巔峰。 2006,她才12歲,就打到台灣全國乙組...

國民素質排名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14:48:25

【#胡川安:已不再是戰後了!1964 年的東京奧運及其時代】 1945 年於廣島和長崎所投下的兩顆原子彈,使得日本政府無條件地投降,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由美國託管長達 7 年的時間,直到 1952 年,日本政府才逐漸掌握重建的權力。 因為韓戰的關係,美軍將日本作為軍需供應的基地,加速日本戰...

  • 國民素質排名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20:48:24
    有 4,292 人按讚

    在天與地之間,你會選哪一個?

    你有一雙天使翅膀,可以往最高的天際飛翔,你會繼續飛,還是會給其它的孩子一雙翅膀,讓他們也變成天使,也敢飛,也能飛?

    小戴把她職業生涯最精華的時刻,獻給了我們。

    2017,戴資穎,23歲,達到她羽球職業生涯前所未有的巔峰。

    2006,她才12歲,就打到台灣全國乙組冠軍,成為甲組國手,征服國際賽事,到了2016-2017左右,她達到最巔峰,各國舉辦的頂級超級賽,印尼、丹麥、香港、世羽聯、全英羽、馬來西亞、新加坡、亞錦賽,四處征戰,四處奪冠,到哪裡都所向披靡、一路連莊。

    白目的外行人,會問白目的問題。

    2018年,小戴得到亞運金牌後,一名中国記者提問,「妳長時間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在這個比賽前,還沒拿到大賽冠軍證明自己。你心急嗎?你覺得這是對全世界球迷、對自己最好的證明嗎?」

    小戴說「沒有什麼需不需要證明,就是這樣子比賽,贏了就贏了,輸了就輸了。」

    小戴不需要再更多的頭銜證明什麼,在頂尖運動員的世界裡,她的對手,就是寥寥數人,我們在重大賽事裡,看到前八強、前四強的,就這些人。

    冠亞軍,對最頂尖的選手來說,就是當天的狀況是不是最佳的問題罷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在奧運裡的各國國手,為何對對手總是充滿敬意,因為,在他們的頂尖世界裡,華山論劍,就是這幾大高手的對決,彼此都是可敬的對手,也是學習的對象,洪七公一次比式輸給了歐陽鋒,不表示洪七公不是絕世高手。

    高手彼此之間是尊重,圍觀的人怎麼看,就是國民素質問題,大家心理有數。

    但離開了頂級運動員的世界,那個庸俗的「大賽冠軍證明」的標準,仍然是看熱鬧的外人才看懂的東西。

    大賽,指的是什麼?

    在羽球界,所謂大賽,就是羽球界唯二的一級賽事,「世錦賽」與「奧運」。

    世錦賽攸關積分,拿下世錦賽冠軍,就是「大賽冠軍的證明」。

    小戴最巔峰的2017年,她確實曾經可以參加世錦賽,也最有機會拿下冠軍,要這些外行人閉嘴。

    但小戴沒有。

    為什麼?

    因為 2017 的同時間,台灣在舉辦「世界大學運動會」,也就是「世大運」。

    「世錦賽」與「世大運」,兩個賽事撞期,一個是高額積分、高額獎金,個人羽球生涯的最高成就,一個是把榮耀留在主場台灣。

    對很多人來說,這兩個比較,根本不用思考,一定是世錦賽。

    請注意,只為自己著想,並沒有錯,每個人都該認真經營自己的人生,尤其職業選手生涯只有短短幾年的運動員。

    當時甚至有一個泛藍的名嘴說,戴資穎捨棄世錦賽,去打世大運,根本就是叫李遠哲去背九九乘法表。

    但是,小戴的心裡想的,不只是她自己。

    針對選擇世大運,放棄世錦賽,小戴說:

    「台灣很難得辦一個大型運動賽會,我覺得我一定要留下來,跟著大家,跟著其他選手,一起去支持這個比賽,希望可以把最好的成績留在台灣。」

    「在台灣比賽,我覺得非常好,因為會有很多人來看,而且會有很多人,去支持,然後看到所有選手,可以在台灣的場上發揮,我覺得任何的單項,都是非常需要被支持的。」

    在台灣難得主辦的大型運動賽事,小戴身為台灣出身的羽球世界冠軍,她要把獎盃留在台灣。在這個多數人看熱鬧,體育發展還有很大進步空間,各種條件都不利的台灣,她希望透過她的參與,讓更多台灣人,看見台灣的頂尖運動選手,在各個單項運動裡,展現出最好的自我。

    到國外去征戰,得到的是羽球圈內人的關注與肯定。

    留在台灣,參加世大運,是讓所有的台灣人參與在其中,讓台灣人看到。

    在台灣的孩子心中,種下一顆顆的種籽,不論是啟發人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啟發她拾起球拍,或是穿上柔道服,或是踏上田徑場,或是穿上拳擊手套,或是踏上投手丘。

    甚或是啟發我們政治人物、公共事務的參與者,更去實質投身台灣體育改革。

    這些,都是那個選擇放棄世錦賽,投入世大運的小戴,所應該掀起的漣漪。

    前天是李登輝前總統的辭世週年,台灣體育界的改革與被重視,正是從李前總統把體育政務,從體育司,提升為體委會開始的。

    李前總統也在晚年,提出了「我不是我的我」這個概念,一言蔽之,就是在「個人私利」之上,「給自己更高層次的動機」之意。

    小戴在23歲那一年,在自己職業生涯最巔峰的時刻,選擇了台灣,就是這個更高層次的動機。

    今年,小戴已經27歲,在職業運動員的生涯裡,已經在與時間賽跑。天才型的新人輩出,甚至這次的女單羽球冠軍,中国的陳雨菲,幾乎就是以戴資穎為唯一假想敵在訓練自我。

    這次奧運,小戴征戰奧運金牌,為了她自己嗎?這就像世錦賽一樣,小戴不需要證明什麼。

    但為台灣多拿下一面奧運金牌,卻是在理當最平等的國際賽事裡,卻仍必須被稱為「Chinese Taipei」的台灣,很需要的。

    我輩的台灣政治人,不需要因此己願他力,把什麼政治的重擔放在小戴身上,但小戴確實不曾在這些訪談裡,說她要最好的成績留在「中華台北」,是吧?

    對小戴昨晚的比賽,再說什麼誰失誤太多,這些都是很多餘的,難道小戴十幾年的職業羽球生涯裡,是靠我們這些羽球外行人來幫忙出什麼偉大的見解而成為羽球女帝的嗎?

    英文裡有一句話說,我沒有教你怎麼做你的工作,也請你不要來教我怎麼做我的工作。

    如果我們要以小戴作為一個故事,我們該傳頌的,是台灣曾經有個世界頂級的人,在她最可能接觸到天空的時候,把溫暖留給了這塊土地,讓每個孩子,都勇敢作夢。

    無須,也不要,再加諸什麼期待與壓力在小戴身上,從小戴身上,我們該看到的是,她為台灣做了這麼多,那麼,我們每個人,又能為台灣做什麼?

    小戴接下來要不要、該不該繼續征戰下屆的奧運,那是她的決定。

    我們該做的,是不論如何,都全力、毫無保留地,支持她。

    小戴加油,我們永遠支持你。

    照片來源: 戴資穎/ Tai Tzu Ying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 國民素質排名 在 Jc 劲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5 12:52:44
    有 865 人按讚

    “ 口是心非偽君子,高拜低踩真酸民。”

    這兩天,
    我國羽毛球混雙「橓瑩組合」
    在東奧小組賽吃下二連敗,
    出線機率微乎其微,
    最後一場比賽對壘小組正盟,
    只能當作為自我證明而戰。

    實力不如人,
    吃敗仗合情合理,
    教練和球員比你更清楚明白。

    但,
    輸球就罪大惡極嗎?

    出場奧運是幾天的過程,
    但爭取參賽,
    是好幾年的累積工程。
    熬過它,
    成為全國排名最高的代表,
    難不成是輕而易舉、
    信手拈來的?

    #你當過全國第一嗎

    參加過體育競技的都知道,
    左右一場比賽的勝負,
    有太多顯見或隱藏的因素,
    哪怕當場發揮不良、
    心態不強,
    也都不該讓國民群起砲轟,
    更不該出言羞辱這些運動員。

    我強調:
    #不該砲轟 #不該羞辱

    選手代表國家,
    我認為球迷可以評論(甚至批評)他們的表現,
    針對能力、策略、戰術,
    點出敗陣的原因。

    有人說,
    愛之深,責之切,
    maybe?

    但,
    你家小孩輸了比賽回來,
    你會當頭就說:

    “不能啦你!”

    “活該收皮!”

    “我去都好過你。” 這樣?

    奧運不只看競技,
    也看一個國家,
    怎樣在大舞台上顯示他們的力量。

    對,
    全民素質和國人的智慧力量。

    所以,
    酸民說話,
    可以不要那麼肉酸嗎?

    #Jc勁程 #球員辛苦了
    #國家和球迷應該是球員的後盾 #而不是背後刀

  • 國民素質排名 在 Weltschmerz by Tzara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2 18:26:39
    有 70 人按讚

    疫苗即權力,疫苗即政治,疫苗即話語權,疫苗即優越感

      自 2020 年初中國爆發武漢肺炎疫情以來,歐美各國看待武漢肺炎的態度,從「不過是比較嚴重的感冒」,到承認「這並非只是亞洲人才會罹患的可怖瘟疫」(衍伸出新時代的黃禍論),到正視此波疫情對於各國國民健康、醫療癱瘓、經濟崩盤還有政權動盪的嚴重破壞性。一年下來,列強諸國的防疫手段與背後的戰略思維,大致不難觀察出,歐美強權歷經疫情初始被迫挨打的守勢之後,積極採取進攻手段,也就是研發疫苗;非強權國家則採守勢,被動等待歐美強權的尖端疫苗拯救之。一來一往,疫苗的研發遂成為新時代鞏固國際強權地位的另一軍備競賽,疫苗的發放躍身強權爭奪國際話語權的最新戰場,非強權國家對於疫苗的爭奪也成為最新的外交角力。

      時至今日,疫苗即權力,疫苗即政治,疫苗即話語權,疫苗已成強權們新時代優越感的來源-哪個國家擁有疫苗研發能力,便有資格站在制高點評述他國不夠優越,不夠先進。基於如是優越心理,無論過去一年有多少採守勢的國家防疫表現再好,染疫數再少,死亡率再低,各大國際防疫排行榜再如何穩定名列前茅,疫苗本位主義國家根深柢固就是瞧不起防守型國家。其中,像是紐西蘭、澳大利亞以及五月中旬疫情爆發前的台灣,三個國家皆屬島國,更讓曾在大航海時代殖民島國的大陸型強權國家們 (英國從不認為自己是海島型國家,而是日不落的另類大陸型國家思維) 不時以聽似善意中肯的警示建言,諸如「(島民) 無抗體,(島民) 疫苗施打率太低」,實則傳達出「我就看你們能夠守多久,遲早有一天跟我們一樣崩盤,死傷還會更慘重」,「我們現在有疫苗了,你們還沒有」等潛台詞。

      於是乎,當任何一個防守本位主義國家從所謂的「防疫模範生」跌出排行榜,疫苗本位主義國家就會發出一連串「外電」加以分析「為何 (總算) 失守」,其實是在詔告天下 (同時也對內說):我們才是對的。

      舉凡台灣、新加玻、越南、澳洲,這幾個原本疫情控管都相對理想的亞太國家,五月中旬先後傳出一波疫情,歐美強權間的國際媒體紛紛以「疫苗施打率偏低」來作為批判標準。然而疫苗施打率低與防疫破口是絕對正相關的嗎?疫苗施打率高的國家,染疫數、染疫比例、死亡數、死亡比例等其他只數是否有比疫苗施打率低的國家理想呢?何以擁有話語權的歐美強權要以疫苗施打率作為現階段防疫韌性表現評分標準?難道不是優越感的展現,遠勝於分析疫情本身。

      疫苗即權力,疫苗即政治,疫苗即話語權,疫苗成為新時代列強們優越感的來源。相反地,對於許多防守型國家而言,拿不到疫苗,研發不出疫苗,則會成為最新自卑感的來源。這也就是為何許多台灣媒體在五月中旬疫情爆發之後,立刻援引疫苗本位主義的彭博社最新排名高低來抨擊台灣自家防疫不力,完全接受疫苗本位主義國家的優越說詞,進而自我否認台灣堅守一年,有效控制疫情的不爭事實;同時,也忘卻在疫情爆發之前,多數台灣人並未想採取有一定風險的進攻手段去面對疫情-即施打疫苗。

      類似的防守心態進而導致對於進攻手段的態度消極同樣發生在紐西蘭與澳大利亞兩國,此二國國民施打率不高,歐美外電便不時以「假性安全感」來警告此二島國應重視疫苗施打率。但紐西蘭與澳大利亞兩國則繼續老神在在。

      若非華航把方便當隨便 (3+11制度若是系統設計問題,不會只有一家航空公司成為破口,也不會在往後仍執行3+11的半個月內都沒有出現其他破口),諾富特沒有違反防疫旅館規定實施混居,造成這波疫情爆發,否則台灣從上到下,都會與紐西蘭、澳大利亞一樣繼續老神在在。但在五月中旬疫情爆發之後,台灣被迫由守轉攻,國外疫苗一時調度不及 (印度疫情導致AZ代工廠交不出貨,Covax 同樣也交不出貨都是肇因),原本消極面對疫苗的台灣島民忽然人人都吵著要疫苗,政治人物也趁勢舉著「我要疫苗」大旗,行政治鬥爭之實。但在無厘頭地吵著全民都要立刻施打疫苗 (就算是施打率最高的以色列,打了大半年,也才六成施打率) 背後的集體心態,反映出的是一種集體自卑下的集體恐慌,完全忽視台灣能夠守住一整年,仰賴的是防守,而且是建立在台灣人民屬於服從型、被動型、怕死型的特殊集體性格 (極權統治的遺毒,如今演化成媽寶型國民)下的集體防守。這樣放諸四海,僅此一家如此嚴格遵守戴口罩、勤洗手的防守戰術,不僅對我們過去一年的防疫成效有莫大助益。甚至到了此時此刻,台灣人民的服從性格、怕死性格所展現的「國民素質」,無論是自發性的自主封城,抑或已成本能反應的戴口罩、勤洗手,都讓台灣疫情發展未出現歐美各國染疫人數暴衝,傳播速度過快,拖垮醫療量能,致死率隨之暴增等情事。事實上,若我們對於特殊集體性格下的「國民素質」保持自信與互信,就會相信台灣這波疫情的曲線走向絕不會像歐美各國去年那樣失控,目前看來的確是如此消緩中。

      疫苗當然是人類未來與武漢肺炎和平共處,使之全球流感化的唯一解藥,但疫苗並非能讓台灣解決當前疫情危機的特效藥。如果台灣這波疫情能夠順利渡過,靠的絕對是我們特殊文化性格下的「國民素質」,而非 14 天後才會生效且效力並非 100% 的各家疫苗。

      疫苗即權力,疫苗即政治,疫苗即話語權,疫苗成為強權們新時代優越感的來源。相反地,對於許多防守型國家而言,拿不到疫苗,研發不出疫苗,則會成為新時代自卑感的來源。現在發生在眼前的是我們因為拿不到疫苗,施打率偏低,國際防疫排行榜「跌落神壇」而自卑,但未來是否會隨著台產疫苗問世後而重感驕傲,甚至感到優越?就我對於台灣島民集體性格的理解,為數不少的民眾極有可能因為深層的自卑感而質疑台灣自主研發的疫苗品質不如歐美,這種質疑與有無取得 WHO 認證無關,與有無取得歐美各國緊急授權認可無關,與有無作完完整三期雙盲實驗無關,甚至有無其他政治雜音影響人民理性判斷無關,台灣人的集體自卑感就是很容易看輕自己人,除非您有本事拿到各種形式下的世界第一,才能止住悠悠之口。(資優生焦慮即自卑)

      話說回來,台灣為何要自主研發疫苗,為何不像其它兩個採取守勢的島國-紐西蘭、澳大利亞 (曾嘗試產官學自主研發失敗未果,而且澳洲政府當時也是在該款疫苗 2期3期合併實驗前就預購5100萬劑訂單,之後取消) 從容不迫地採購國際間效力良好的疫苗,等著態度消極的島民想打再打就好?因為台灣在國際間並不被認為是正常化國家,因此我們必須和古巴一樣,自主開發疫苗,以防生殺大權操之外人之手。除此之外,台灣執政當局絕對曾經想過要讓台製疫苗成為競逐國際權力、國際政治、國際話語權的利多,也讓台灣人民有優越感的可能。這個夢想是否還能如願如期實現?就看未來台灣人是以自信,還是自卑的態度去監督台灣疫苗的發展。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