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教院三等七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教院三等七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教院三等七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教院三等七級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曹長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們不支持蔡英文連任:她學位造假,沒台獨信仰,打壓台派,人品惡劣 【參選總統及當總統不需要博士學位,但是我們不支持一個蓄意隱瞞、假造和欺騙人民的假博士蔡英文。在此,我們進一步從多年來對她的政治經濟理念,管理政事風格及政治誠信問題等項目的觀察,做以下的綜合討論。】 正文: 【專欄】寧為良知公平...

  • 國教院三等七級 在 曹長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23 13:36:12
    有 267 人按讚

    我們不支持蔡英文連任:她學位造假,沒台獨信仰,打壓台派,人品惡劣

    【參選總統及當總統不需要博士學位,但是我們不支持一個蓄意隱瞞、假造和欺騙人民的假博士蔡英文。在此,我們進一步從多年來對她的政治經濟理念,管理政事風格及政治誠信問題等項目的觀察,做以下的綜合討論。】

    正文:

    【專欄】寧為良知公平正義和真理 我們不支持蔡英文連任(上)

    ——政經觀點爭議

    2019-12-23 《 民報》

    作者:李丁園

    【著有中文長篇小說﹕《優美的南台灣》,曾任中學,大學和研究所教職多年。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碩士、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博士, 30餘年能源問題研究發明經驗, 特別是替代能源方面。擁有美國、日本、臺灣、英國、中國、德國等國30餘項專利。】

    我們最近在民報討論有關蔡英文的博士論文爭議(註1),認爲蔡英文沒有博士論文,沒有畢業,所以沒有博士學位。參選總統及當總統不需要博士學位,但是我們不支持一個蓄意隱瞞、假造和欺騙人民的假博士蔡英文。在此,我們進一步從多年來對她的政治經濟理念,管理政事風格及政治誠信問題等項目的觀察,做以下的綜合討論。

    第1、蔡英文基本上俱有中國人的思想

    蔡英文出生及成長皆在濃厚的中國黨國體系的家庭中,耳染目儒及強力的黨國教育下,她培育了濃厚的中國人思想,自認是中國人。正是如此,她從倫敦回台,沒有博士學位也能在其父親蔡潔生的黨國體系下,一直運作自如。一直以中國人的觀點參與中國黨國政權下所扮演的角色。我們舉下數例証明之。

    (a) 2016她當ROC中華台北總統,任用老藍男林全當行政院長,李大維、馮啟寬等任外交國防及國安要職,任用非民進黨的長期她的好友葉俊榮、邱太三等任內政部和法務部長為她圍事喬事情,放她的乾媽、婦聯會的辜嚴倬雲一馬、禮遇馬英九。

    (b) 她說「在威權體制下選擇服從」服從中國人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及其中國黨獨裁政權。

    (c) 她進一步說:「人民不必為過去的認同道歉」。意思就是在台灣吃台灣米,不必認同台灣,鼓勵在台灣的民眾繼續向中國認同「中國人」。

    (d) 在2003阿扁執政下,她任陸委會主委時,在不同的場合一再說出她是中國人,開口閉口把中國那個地方使用「大陸和中國大陸」的字詞,受到質問,仍嚴詞拒絕改成「中國」。

    (e) 蔡英文製作春聯,台灣人喜歡的用語有很多可供選擇使用。然而,她喜歡選擇中國古語。在2012年競選總統時,選用中國古代孔子的語錄「和而不同」(《論語》子路第13);2013蔡英文已經卸任主席職務,春聯印製比較快,春聯提字「鼎革咸亨」,這四個字可說是鮮少人知道其意義。2015年她用「厚德載物」,「厚德載物」的厚字上面多了一個點,蔡英文的手下解釋,這是她故意寫成中國古字,這進一步顯示蔡英文的深厚中國人思維。

    這句古語「厚德載物」早在2014年3月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夫人蜜雪兒訪問北京的時候,中國習近平的太太彭麗媛,就當場手書這4個字送給了歐巴馬夫人,是中國的宣傳品,用以歌頌中國,展示中國的所謂歷史和偉大。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卻跟中國的第一夫人不謀而合,同樣喜歡這個歌頌中國的古語,還把它印製了30萬份免費送給民眾。

    她是台灣的民進黨主席中唯一熱衷中國文化、中國古典、用中國古代文獻之語寫「春聯」,還要分發給30萬台灣鄉親,繼續幫助馬英九們推行中國化。

    (f) 她從來不説她不是中國人, 為了爭取本土派民眾的信任,黨主席剛上任後在台北扶輪社口是心非說一次「中華民國」只是個流亡政府之後,就不敢再說。後來,她不但否定她所說「中華民國」只是個流亡政府的話,而且相反的緊緊擁抱「中華民國」這個神主牌。

    因為蔡英文的一再鼓吹「中華民國台灣是最大公約數」的認同,民眾對於「中華民國」的認同度也提升了。2018年九合一大選後,遠見調查顯示,對「中華民國」的認同度高達84.7%,僅11.4%不認同。這種社會氛圍再次應證在今年的調查結果上,有87.3%民眾認同「中華民國」是國家的稱呼,比去年增加2.6個百分點,僅7.2%不認同。

    這些不但反映出她人生歷程的中國人思維,也反映出她的服從陳腐獨栽的心態,進而成為她今天走向獨裁的作為。

    第2、她台灣沒有本土觀、沒有台獨信仰

    2009年3月22日,蔡英文在中國黨媒體中國時報發表「以新本土觀捍衛台灣」的所謂新本土觀。她自己窄化和曲解民進黨的「本土觀」(註2)。她說「本土」過去是排他性的。她向「高等的外省人」的中國人交心。

    2004年時民進黨發表「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黨綱,很清楚地說:「……台灣主體意識不是排他的……台灣文化主體性,既非『狹隘的地方主義』,更不是『偏激的排外主張』」。台灣這塊土地上,台灣本土已讓那些不認同台灣的「范蘭欽高等外省人」住了一生和欺辱台灣人,身為黨主席的蔡英文作為黨主席不挺身辯護也罷,還去附合中國黨的說法,說是一「排他性」。

    10年前,我們已經發現蔡英文的「新本土論述」增添了「統」的選項。她說:「要統要獨,必須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重點不在選什麼,重點在,選擇權是我們自己的。」明言之,她要民進黨摒去「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的理想,改為「台灣與中國,統一也可以」的新本土觀。她台灣沒有本土觀,所以,2016她上台到今天,她大力高喊台灣中華民國是不意外的。

    蔡英文沒有台獨信仰,她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民進黨主席指令她的文宣代言人姚人多公開宣稱「台獨沒有市場」,企圖摧毀台獨運動的罪魁禍首。自2008年她當黨主席迄今,11年來,許多「真台獨」被摸頭,逐漸同流合污跟進的。整個台獨風,就被蔡英文吹散了,這些台獨們幫她擦脂抹粉,也為他們自己變節解脫,稱蔡英文華獨是台獨的灘頭堡。這些台獨們給蔡英文這種的封號也加註證明蔡英文沒有台獨信仰。

    陸委會主委任內,她說:「一中是必走的路」,又說:「我是台灣人,但我受中國教育,我讀中國書,我當然是中國人」。 中國意識充滿她腦袋內,印在她心板上,蔡英文根本沒有台灣意識,更沒有台獨信仰。

    全面執政下,她從未做過任何一項有關台灣正名的工作,國營企業沒有一個掛中華、中國諸類名稱者被正名為台灣。相反地,她公開全力阻擋喜樂島聯盟的台灣正名運動。有台獨信仰的領導人不會如此做,即使因為美國因素,頂多是在公開場合不說任何話,而私底下會樂觀其成。顕然,她是沒有一點台灣獨立建國信仰。

    在民進黨初選砍掉賴清德後,透過各種社群媒體網路向本土民眾放言說:你們不選我,那你們就要中國黨韓國瑜當選,讓中國黨復辟!她沒有台獨信仰,還擺出一副綁架本土台獨民眾的嘴臉!

    第3,言行不一,欺騙如一

    蔡英文言行不一的事實很多,舉數個重要例子如下:

    (a) 在2011/11/22她出席美國商會2011年度會員大會並發表演說,會後接受媒體訪問被問到對於馬英九以他個人身份對民進黨提告,蔡英文回答說:

    「……我覺得提告這件事情,我覺得選舉的味道太重了……做一個總統如果他覺得有些事情他要講清楚……他不需要說要以一個訴訟來證明什麼事情。做一個總統最重要的就是說,當人民對他所做的事情有質疑的時候,他必須要負責任的把它講清楚。而不是用訴訟的行動來作為說明的一種方法。」

    她批評馬桶提告的不是,如今,面對人民質疑她假論文假博士學位時,她不但不拿出她的原始論文和博士畢業證書來証明,反而學習馬桶告賀德芬、林環牆和彭文正三位學者。

    (b) 在阿扁被馬桶打入黑牢時,做為民進黨主席的她急急切割阿扁,在一次反馬桶的大示威中,受到大批挺扁民眾的指責,不肯散場罷休的僵持下,她上台慷慨激昂,信誓旦旦的說,她會保護阿扁的司法人權。此話也在要選票時一再的重複。可是即使阿扁在黑牢沒有人權,受虐待重病,到保外就醫,2016年拿到政權,她仍然冷血不理。

    (c) 蔡英文經常邀請台灣及海外本土社團精英到府坐談,一方面摸頭,一方面安撫。一次對外宣稱是全美同鄉會會長及代表到府,她説,有很多事例如台灣正名制憲的事,我蔡英文不方便去公開做,但你們民間及團體去做我不反對,也鼓勵去做。結果呢?喜樂島聯盟的正名制憲,正名入聯活動和2020東奧正名公投卻被蔡英文公開阻止,和技術上禁止。説一套做一套完全相反,欺騙在前,惡搞在後。

    (d) 蔡英文的「論文門」集她欺騙撒謊之大成,我們在前一文章已經詳細說明,在此僅提3例。

      (i) 她沒有博士學位,硬騙她在1984年3月拿到博士證書。更醜的是,於1983年6月和12月,她在政大法學期刊發表2篇論文時,白紙黑字她就公然騙説,她是倫敦政經學院國貿法學博士!

      (ii) 2019年9月23日總統府記者會出示蔡英文1頁1頁的「博士論文」原稿。蔡隔天被記者問,蔡英文硬拗:「這個沒有什麼1頁1頁的問題,都是1整本1整本的啦。」

      (iii) 她説她的博士論文很棒優秀,口試委員要給1.5個博士學位。她家裡有錢,當年父母親怎沒有去參加她的畢業典禮,照個相裱起來掛在牆壁上?怎不印他個幾百本(而且硬殼精裝)博士論文,隨時準備分送給他父親交往的黨國權貴和機構,以讓人知道她有多厲害(別人4至10年,她2年),總統府怎麼會連1本都拿不出來,卻拿些一頁頁雜七雜八變黃的紙張?

    (e) 馬桶時期,民進黨曾大力廢止集遊法,然而,蔡英文民進黨完全執政,立法院佔多數,卻牢牢抱住集遊法,為什麼不廢止集遊法?不把這個條文廢了,至少也應該落實報備制!

    (f) 她曾說「勞工永遠是民進黨心裡,最柔軟的那一塊」,這打動多少勞工的心,但在跟資方座談,談到勞工工時問題,她馬上改口「台灣的假真的休太多了」!

    (g) 她在今年9月20日社群之夜向年輕人演講說:「10年來(康乃爾大學)第1個台灣的學生」,據查至少張善政當時比她早到康乃爾,1981年得到土木與環境工程博士。同一演講,康乃爾大學1位還好端端的活著的著名國際法學教授Prof. John Barceló,被他的這位學生蔡英文無預警地宣佈「死亡」了。

    她習慣說謊,言行不一,也正是如此,她養成了欺騙如一的一生。

    第4、沒有「主權在民」的民主素養

    民主就是人民作主。人民除了用選票選出行政首長及監督行政官員的民意代表外,更握有最後的決定權,即國家定位、制憲,改名、改國旗等任何公投權。蔡英文經過民選執政後完全把民主丟在一邊,沒有民主素養,茲舉下列8例:

    (a) 她沒收了台灣人民的公投。

    中國黨以前是獨裁專制,然而阿扁在少數國會下執政時,他們即使以高門檻方式修改阿扁提出的公投法,但仍然通過産生鳥籠公投法,仍然給台灣人民公投的基本應有的權力。這個鳥籠公投法,在馬桶中國黨全面執政時,門檻雖然高,仍然沒有禁止人民制憲、正名、變更領土、國旗、國歌等改變體制的公投權力。但是蔡英文全面執政下,公投修正了,公投提案和通過的門檻雖然降低,但是卻沒收人民決定國家未來的基本權利,把馬桶政權不敢做的上述反民主條款列入,成為鐵籠公投法。更可惡的是,2018中期選舉慘敗後,蔡英文所控制下的立委竟然禁止公投綁大選,更進一步限制公投通過的機會。

    (b) 民進黨的重要權力機構中執會和中常委會選舉一向競爭激烈。然而,2018這1屆的選舉竟然被蔡英文喬到同額競選,聼她話的人人當選!

    (c) 民進黨初選,她以為該黨黨內只有她1人能選。所以當賴清德宣佈登記加入初選時,就以各種方式,不但抹黑他,更企圖沒收初選,不按照原來民進黨已經定的初選規則進行初選。首先暗中命令她控制的中執會一再延後初選民調時程,其後修改民調方式加人手機民調,在在對她有利。她又發動網軍一方面抹黑賴清德,另一方面也發動挺中國黨者支持蔡英文,導致賴清德出來哀求、求饒蔡英文停止網軍霸凌。

    (d) 去年民進黨黨員代表大會,有超過80%的黨員連署赦扁案。可是,在這全代會中,蔡英文卻不尊重民主,開會中即以尿遁,技術性的讓該提案因人數不足流會而不作處理。

    (e) 她把政府變成英派取暖俱樂部。蔡英文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大敗後把落選的民進黨敗選人包括蘇貞昌,封為行政院長,陳其邁為行政院副院長,林佳龍為交通部長等,其他分到中選會,國營企業等。一副民意選票奈何不了她的樣子:你們新北市,高雄市及台中市等不要的人我蔡英文來收。今年,她作弊殺敗賴淸徳後,開始全台趴趴走,一次在台中公開演説,要台中市民向落選的林佳龍道歉!完全沒有民主觀念素養。

    (f) 楊蕙如網軍的為非作歹,逼到大阪外交辦事處長自殺,立委到外交部抗議,䥫門深鎖,民進黨並派600警察大仗勢阻擋,加上沒有識別穿便服的女警執勤,外長躲在辦公室完全不處理,傲慢外,發生紛爭,又以妨害公務告這些民意代表。不受民意監督,還轉移焦點,把民主當垃圾,執政黨越看越是走向極權!吳釗夑的反民主是因為有反民主的蔡英文撐腰。蔡英文在任3年多年,斷交7國,吳釗燮沒有下台,蔡英文卻放任他為所欲為。

    (g) 前幾天,她竟然公開說,韓國瑜沒有資格選總統。韓國瑜,以番薯粉發大財標誌一炮而紅當選高雄市長,我們雖然質疑他的能力,也對他當市長不到半年就要投入總統大選感到很不以為然。但是,從不認為他沒有資格參選總統。任何台灣的公民,合乎選舉所列出的條件皆有資格參選。

    (h) 至目前爲止同性婚還不算是普世價值,但面對國內社會絕大多數民意反對,蔡英文就完全不管,不顧民意,硬推同婚法。喜歡的案子舉辦公投;妳不喜歡的案子妳可以背後做手腳。

    去年「以核養綠」公投結果:589萬同意(近60%)、401萬反對(僅40%)。這個2018中期選舉通過的公投即使不見得對,蔡英文執政團隊就要執行,若不要執行就得舉行公投來否決此公投。但她的政府不做,不當是一回事,漠視民意,踐踏民主。

    蔡英文民進黨與中國黨中國派聯合起來反對公投法補正,最後竟然沒收公投。

    第5、背叛本土派及民進黨創黨精神

    她當上民進黨主席後,就有計畫的疏遠民進黨創黨精神,背離本土台灣價值。包括下列諸項:

    (a) 第1次新北市長選舉,競選旗幟不用民進黨十字架綠色旗,而是黃色旗,

    (b) 阻止喜樂島聯盟發起的「正名制憲入聯」,

    (c) 聯合柯文哲,在台北世大運沒收台灣旗、派遣國安局黑衣人架走拿台灣布條的愛台本土民衆,

    (d) 抵制2020東奧公投案,

    (e) 聽任陸軍官校不修改其違反台灣認同的中國黨中國思想的校歌,允許該校胡扯維持其校歌,

    (f) 完全執政,從未做任何台灣正名工作,

    (g) 她的「維持現狀」的政策與中國黨同樣拜『中華民國』神主牌。一再鼓吹民眾「中華民國台灣是最大公約數」的認同。如今的民進黨,從黨外時期就表明不承認,不接受「中華民國ROC」的存在。諷刺的是,今年選戰中,竟然與中國黨大搶誰是正宗,更大喊相比誰能保護「中華民國ROC」神主牌。

    (h) 這次競選,身著淺藍上衣,改抱車輪旗、消失民進黨旗。

    蔡英文民進黨全面執政以來,她已經把早年創黨初期背台灣人的十字架走到邪惡令人失望的十字路口!她撕裂民進黨、民進黨只是她的化粧品。

    第6、把本土小黨當是她蔡英文閨房廁所內的花瓶

    蔡英文執政後利用國家機器掌握國家資源,以英派為準,選擇性任用文武百官及分配財源補助,及掌控民間財源。

    施政方向脫離民進黨創黨精神,引起本土意識強的黨員不滿,更因初選提名不民主,造成民進黨的分裂。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本土組織和社團,包括海外的各地台灣同鄉會,全美會,教授會,醫師會,婦女會和公共事務會(FAPA)等。

    蔡英文學會了中國黨貪腐共犯老鼠會結構,3年多來利用派系精準的分配其資源,要權力的分配權位官位,要錢財的分配公營事業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牢牢的掌握這些第1第2線人物,據此運用老鼠會分贓權位和資源。從年輕就拋頭顱,灑熱血,不怕被抓,被關,甚至抱者被殺、犧牲性命危險,立誓要消滅「中華民國ROC」的諸多原來深受台灣人敬佩的所謂台獨大老們包括辜寬敏、獨盟主席陳南天、美麗島受難者姚嘉文等,竟也一個一個被蔡英文「中華民國ROC」收編。向她送暖,接受了它們自己原來不承認、不接受的「中華民國ROC」英派華獨,出賣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靈魂!

    對於所謂本土派小黨包括綠黨,社民黨,時代力量,基進黨等以禮讓「立委」另外暗地行政資源,一下子分裂了時代力量及基進黨,更以不分區立委提名社民黨召集人范雲,不但掀開范雲見風轉舵,實統假獨曖昧的真面目,也一下子粉碎了社民黨。

    蔡英文看準了這些小黨的高層把個人政治利益高於其黨,高於台灣人民的整體利益之上。所以,明打暗轟加摸頭一下子就擺平他們。這也就是在蔡英文假博士學位爭議上,沒有一個小黨出來批判蔡英文,范雲為了不分區立委是極少數有博士學位者,違背她良知,説蔡英文有博士,比一些中國黨的立委和議員遠遠不如。

    像蔣介石當年國民黨有花瓶青年黨和民社黨, 現在這些本土小黨變成是蔡英文閨房廁所內的花瓶。

    第7、她完成中國黨所沒有建立的現代化英派老鼠會華獨黨

    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獨裁反民主,在台灣建立中國黨的黨國體制,也建立了徹底反共的華獨。那時,台灣人人反共,自信滿滿,完全沒有「芒果乾」亡國感的感覺。台灣在80年代,黨外民主化運動沸沸揚揚,蔣經國雖然是獨裁者,但是他只能眼睜睜看反獨裁勢力毫無顧忌地一天天壯大,一點辦法都沒有。中國黨廁所的花瓶青年黨和民社黨早已消失,而在他去世之前,出現了臺灣土生的民進黨,不但不是花瓶,相反地是與中國黨爭峰相對。

    諷刺的是,號稱民主台灣的今天,當年小不點的留英假博士蔡英文還在黨國庇護下,在20、30幾年後,跑到對立的民進黨,在沒有獨裁白色恐怖下,不但吃掉了民進黨,而且也把培養她長大的中國黨打趴在地上,創立她的英派老鼠會黨,建立她的新華獨帝國。

    她不但比美蔣氏父子王朝,而且實在是青出於藍。不是嗎?當年蔣氏王朝洗腦工具只有陸軍,而現在蔡英文的華獨帝國在台灣更有最新式最前進的網軍,鋭力不可擋。更厲害的是,收服了在台灣的那些台獨,在美國,更有台灣人教授會,全美會和FAPA等一向反中國黨反蔣氏王朝的新舊台獨者來相挺,一方面跟蔡英文高歌芒果乾歌!另一方向一起歌頌蔡氏華獨帝國是防止中國入侵及台獨建國的的灘頭堡。

    第8、包庇不法財經集團,不查兆豐弊案,否決慶富案調查,封存林義雄家血案,陳文成案等。

    蔡英文執政3年半,吃掉民進黨併入英派金光老鼠黨。首先任用林全財金幫,爆出轟動世界財經醜聞的兆豐案,慶富獵雷案。把兆豐弊案封存30年,慶富案和主犯陳偉志棄保潛逃的調查也被否決。這兩個弊案是國家機密嗎?是與當年1980-90年代林義雄家血案和陳文成血案及拉法葉潛艇案同一等級性質的案件?1980-90年代血案是中國黨時期中國黨集團的為非作歹,以殺人製造新白色恐佈,並掩蓋高官將領貪瀆犯罪甚至勾結中國權貴貪官等,蔡英文為什麼要永遠封存?是蔡英文包庇中國黨以報恩或以圖繼續包庇其當年作假的博士論文及學位?

    現代蔡英文的兆豐弊案及慶富300億詐騙案的封存和不調查是否是涉及蔡氏家族企業、蔡英文及家族成員涉入巴拿馬洗錢,與林全財經幫,陳菊幫等勾結洗錢或淘空國庫的不法有關,必需加以包庇不得見人?陳菊舉債留下給高雄超過3,000億是天文數字!

    第9、假司法改革,司法檢調機關,法院是英派華獨黨開的

    她上任後,辦了一場司法改革國是大會鬧劇,不合她意草草收場。美麗島民調,指出司法改革滿意度僅20%。人人稱之為假司法改革。其後,逆英言論媒體全面被司法壓制或封鎖。具體事實舉例如下:

    (a) 2018年5月指派陳菊壓迫前民視董事長郭倍宏,不得批評蔡英文。郭不從,蔡英文陳菊就幫助郭倍宏所提拔的民視總經理王明玉非法侵佔全民電視及民視,違法主導這2家公司營運團隊的變更,今年2019年3月,無預警逼掉眼中釘喜樂島聯盟的郭倍宏,換上聼話的王明玉,再授意王明玉忝顏無恥違法,用盡手段,硬是在「節目」進行一半之際,強行收播,全面關閉不能見容於蔡英文的「政經看民視」的彭文正李晶玉節目。王明玉等違法犯法行為被告到司法機關,超過半年完全置之不予處理。

    (b) 在這大選期間,台北市何姓網友在臉書社轉貼不利蔡英文文章,對時事發表意見,稱「利用特權超買免稅香菸就是貪污」,警方將何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移送台北地院裁處;竟被警方調查移送法辦。

    (c) 沸騰一時的國安香菸走私案,蔡英文出來說是超買,指導司法辦案,地檢偵辦後以緩起訴結案。

    (d) 蔡英文左右護法之一陳明文的高鐵遺失300萬元案,法務部次長蔡碧仲馬上跳出替陳明文開脫,說陳是多次提領,每次不超過50萬,依法不用申報。他也到花蓮為蕭美琴助選立委。同樣不了了之。

    (e) 2017年,台北世大運中,國安黑衣人員非法逮捕抓人無事了結。

    (f) 保謢蔣介石銅像,迫害剷除威權象徵的勇士。郭建國英勇砍掉威權象徵的蔣介石銅像及一批大學生到大溪蔣介石墓地噴漆等被司法機關追究刑責,被判有罪。假司法改革,假轉型正義。

    (g) 今年2019年1月28日台北地院分案的案子,案子是法治時報黃越宏聲請要法官林欣苑迴避。這是蔡英文愛將「前法務部長邱太三」告黃越宏毀謗案而起。結果,台北地院院長黃國忠領導的「行政效率」之下,審判長姜悌文,受命法庭賴淑萍三人發揮了超級快速不可思議的辦案效率。在短短1天之內,從「收案」開始,立刻進行從另案承辦法官(林欣苑)手上「調卷」,還馬上「召開」合議庭,進行評議,又火速根據評議結果,著手撰寫書類,作出裁判,在1天之內完成「收案、調卷、評議、結案」所有手續,駁回黃越宏聲請!

    (h) 蔡英文執政之後,司法改革實務上的實際操作卻是「反向」居多。法治時報報導,特別是對司法官員(特別是首長)的「聽話」要求,愈來愈嚴厲。像檢察長張文政的「台南調降橋頭」、司法院政風處長林嚞慧的「處長降調副司長」,他們的調動一出來,官場傳言就是很明確,只有一種版本:就是不聽話!

    (i) 民進黨12/3成立「反賄選監督小組」,強調「反賄選、打擊假訊息」及境外勢力介入台灣人選舉是這次大選的工作重點,並宣布由涉嫌關說而下台的前法務部長邱太三擔任召集人。

    (j) 蔡英文在12月10日上午在出席台北賓館舉行的第14屆亞洲民主人權獎頒獎典禮暨授勳活動後,接受媒體訪問表示,「我覺得卡神這個事件,已經過度了。也不要再無限上綱……」蔡英文這些話是向檢調單位下指導棋,不要向上延伸。

    (k) 蔡英文如果有法治及民主觀念,她應知是貴為中華台北總統,是應受批評和檢驗的公衆人物,她的博士論文和學位受到置疑,不提出不含糊的直接證據釋疑,反而提出告賀德芬、林環牆,再加告彭文正等三人誹謗。他們以認真的態度,憑著他們查證所作的評論在民主法治國家是對公衆人物尤其蔡英文是受到言論自由的保障。

    以前,我們説,檢調機關及法院是中國黨開的,今天,是英派華獨黨開的。

    (待續)

    (註1)寧為良知、公平正義和真理 我們不支持蔡英文連任(一)論文爭議(上)

    寧為良知、公平正義和真理 我們不支持蔡英文連任(一)論文爭議(下)

    (註2)蔡英文「新本土論述」的信息

  • 國教院三等七級 在 林美燕 南區·安平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3-18 14:16:06
    有 74 人按讚

    美燕在過去每一次質詢、教育委員會時,十分關心十二年國教的議題,不論是超額比序或是會考制度,就曾質詢市府提出超額比序標準,還有檢討空間,當時接獲多名家長反映多元比序更讓學生疲憊,形容國中3年的求學演變成一場比序分數的收集遊戲,連蒐集電池回收、發票也能成為品德加分的其中一項目;而如想要獲得服務學習加分,家長、學生在寒暑假期間就必須忙著四處打聽社區、醫院志工缺額,不僅增加家長的負擔,學生也僅能利用課餘及放假期間擔任志工,認為相對於許多弱勢家庭來說,只能在家庭與分數在取捨,徒增不公,批評分數主義的思維變本加厲,也可能破壞考試制度原有的公信力。

    當時美燕就認為,均衡學習是最為符合12年國教之本意,就是希望國中老師和學生,不要只偏重國英數等學科的教學,應儘量多元與均衡學習。要求教育局再重新檢討比序分配,落實12年國教核心政策,否則本末倒置,變成有能力的家長,為自己的孩子努力找尋出路解套,而其他的家長只能看著自己的孩子繼續受到教育體制的折磨。

    如今,台南區免試入學比序制度大變革!台南市長黃偉哲18日宣布,為符應外界對台南區「體適能檢測」及「會考級分」計分比序方式調整的期待,從明年度起,亦即現在的國二生,將適用新的制度。此一新制的最大特色,在於同分比序從過去11項減化為6項,體適能基本分也將提高,調整後的免試入學同分比序項目依序為:總積分、志願序、國中教育會考總積分、多元學習表現總積分、國中教育會考總積點、會考加註標示。

    教育局長鄭新輝也表示,台南區免試入學制度的比序項目與順序,家長最關心的兩個問題焦點是:體適能很難得滿分產生的壓力、會考以3等計分過於粗略引發的不公平。因此,此次修正以「優勢發展、適性選擇;科科等值、減輕壓力」為核心理念,並兼顧比序的公平性與弱勢照顧,希望建構友善的台南區免試入學比序方式。

    在多元發展項目中,一、增加語言認證(含英語、本土語)5分;二、調增社團活動計分由10提高為15分;三、多元發展6項滿分提高為70分,學生只要得50分就算滿分,可以相對減輕體適能要拿滿分的壓力。至於針對身心障礙、有重大傷病、體弱等不適合檢測的學生,基本分也由現行4分提高為6分(滿分10分),以落實弱勢照顧與避免劣勢懲罰。

    此外,在國中教育會考積分採計方面,也將增加教育會考總積點的項目,將各科的三等級四標示(A++、A+、A、B++、B+、B、C七級分),換算為總積點,並將寫作測驗一起納入計分(最高1分),總積點由30分增加為36個積點,以避免粗略的三等級區分,引發不公平比序的爭議。

    至於在同分超額比序方面:一、去除多元發展項目(體適能、社團參與、獎勵紀錄、服務學習、競賽成績)、寫作測驗等單項的同分比序,以符應「科科等值、項項等值」的精神,並減輕體適能與寫作測驗單項比序產生的壓力;二、簡化同分比序的項目(由原本的11項,減為6項),讓比序更為簡明易懂;三、在多元學習表現總積分之後,放入新增的教育會考總積點,可解決同分比序超額問題,並符合公平原則。

    「科科等值」、「適性選擇」、「減輕壓力」、「優勢發展」希望友善教育,大家一起來,未來可以大幅減輕體弱學子的壓力。

  • 國教院三等七級 在 梁茜雯 Jenny Chien-Wen Li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07-04 13:29:14
    有 130 人按讚


    分享大提琴家王健參與柴可夫斯基大賽評審的我思我見。

    「轉載」王健㸃評第15屆老柴比賽:我經歷過他們正在經歷的所有一切

    在本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的評委中,聲樂、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比賽均有一位中國音樂家擔任評委,他們是袁晨野、徐惟玲和王健。 彙演君特邀大提琴組評委、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自六月起撰寫《評委日志》,記錄下作為國際頂級音樂賽事評委的感受與思考,以饗讀者。

    6月18日 奇特的入境經歷

    這次進入俄羅斯的經歷很奇特,因為居然不用簽證——俄羅斯政府為了這個比賽專門頒布了臨時法案並經過普京總統親自簽字生效,他們居然立了一個臨時的法。通過立法院,參議院,政議院,正式通過,允許本屆所有的評委都不用簽證就能進入俄羅斯。可見整個國家對音樂比賽很重視。
    今天,正式開始第一輪的比賽。每天我們基本上是聽六到七個參賽者的演奏。今天聽了六個,從下午一點鐘開始聽的。先聽三個,休息一下,再聽另外三個。他們每個人都要演奏一個小時的獨奏會,非常長的演奏機會,加上他們是自己選擇的這些曲子,也非常豐富。
    所有的曲目都非常難,讓選手們盡量顯示一下自己的演奏技術。其中有兩首曲子是必須演奏的。一首是巴赫的《組曲》,還有一首柴可夫斯基的《狂歡曲》。選手們的水平也很高,其中居然不少已經是其他音樂比賽的獲獎選手,令我都產生了他們為什麼還要來參加這個比賽的疑問。當然老柴的分量肯定是頂級的。

    6月19日 比的是技術還是音樂?

    絕大多數青年參賽選手的音樂感染力,都不能說達到了成熟演奏家那種深刻或者震撼。有的樂感稍微好一點兒,但是在沒有好得太多的情況下,參賽者演奏的完整性和之後的完善性就顯得十分重要。
    但也有例外。有個別選手,他們的音樂樂感和感染力遠遠超出了別的選手,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他們打了一些技術上的折扣,或者說不是那麼完善的話,也會非常有效果。所以說到最終還是音樂最感人。但音樂的感人程度和音樂感染力必須要達到一個非常的高度,才可以彌補技術上的不足。

    6月21日 中國選手沒有進入第二輪,遺憾!

    昨天第一輪結束了,經過4天的比賽,進入第二輪的是25位選手中選出的12位。
    這次比賽幾乎所有的選手都是別的比賽贏過二等獎三等獎的,而且有人贏過國際上非常著名的比賽。可見本次比賽的地位是多麼高,可以說是全世界最領先的比賽之一。不僅有獲獎者,還最起碼有五六個在國際上有過重要演出的演奏者。因為今年比賽為了更加提高演出質量,將參賽年齡從30歲提高到了31歲,以此吸引成熟的演奏家。
    一般比賽會注重選拔年輕人,但這次完全屬於專業比賽,起碼今年是這樣的,有些選手的年齡相對很大了,經驗非常豐富。
    中國選手有兩位參加第一輪比賽,但兩人都沒有進入第二輪,我覺得很惋惜。他們倆在自己水平上發揮不錯,而且我還為其中一位投了票,但還是都沒有進入下一輪。不得不說在這麼多優秀的演奏家當中,他們要脫穎而出確實很難。

    6月23日 比賽不是完美的方式

    今天第二輪第一階段結束了,第二輪除了整場一個小時獨奏曲,每個選手還要演奏一首海頓的協奏曲。第二階段明天開始和樂團合作。聽了第二輪,第一輪喜歡的選手有些表現不好了,反之亦然,所以比賽是很復雜的,不是說聽一輪就能決定這個人的演奏好壞。演奏三輪後,才能決定。我甚至覺得三輪也不夠,藝術是一輩子的事情。經常有這樣的事情:一些沒有獲獎或者名次不高的演奏者反而深入人心。比賽不是選擇優秀演奏家的途徑,但是是唯一的短期之內能盡量選出優秀演奏家的方式。
    比賽不是完美的方式。因為藝術是長遠的。比如有的演奏家在某幾年中的水准很高,但是之後退步或者沒有進步,他也是失敗的。所以比賽真的有其局限性。
    我們所有的評委都被挑戰,希望盡量從更長遠的目標來衡量這些競爭選手的質量。比賽比到第二或者第三輪時,選手技術的完整性、控制琴的能力都達到一定境界,可以說差不多了,這時被我們注意的就是他們音樂中的感染力,音樂靈魂有多大。有的人音樂靈魂很大,才能成為真正的演奏家。
    有一些選手拉琴拉得很好,聲音也很漂亮,但心中感情的濃度是很淡的,對音樂幾乎只是模仿、走程序式的演奏,這樣的選手是不可能成為演奏家的。

    6月27日 音樂,最後還是要音樂感人
    我們該如何評判選手的表演?情感是否和技巧一樣重要?這是一個會一次又一次被問到的問題。對大部分人來說,音樂是一種交流,是展示一個觀眾可以感受的世界。所以,毫無疑問,音樂本身和其情感表達要比技巧重要得多。
    特別要補充說明關於技術和音樂重要性的比例問題:當你的音樂沒有達到非常出眾的程度的時候,技術更重要。比如說一個人音樂比別人好出10%,這時技術出了問題,哪怕更細膩、更有感情,拉琴不扎實、不干淨、不清楚、音不准、節奏不穩,還是不能過關。但是如果一個選手的藝術感染力超出別的選手30%以上,即使技術上不完美,也會勝出。
    因為最後音樂最感人,但是要保證音樂比別人感人得多——這種情況下,評委都會打高分。

    6月29日 網上聽和現場聽是不一樣的
    今天進入最後一輪了,六個選手走到了現在。其中有的選手非常令人期待,也有的選手能進入第三輪實在令人吃驚……
    有一點我發現,在網上觀看比賽和在大廳裡觀看其實是不一樣的。有些演奏者在話筒錄音裡聽起來非常棒,但在音樂廳現場卻沒能表現出光彩來,確實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在一個一千人觀眾的音樂廳裡演奏,你必須要有個更大的骨架,必須讓聽眾聽到你的音色變化、情緒起伏,音樂中的高高低低,才能被感動、感染或振奮;如果骨架很小,聽不出變化,那就沒有影響力,而話筒因為離得很近,細微變化被放大了,聽起來很不錯,但是在現場卻體現不出來。所以,兩者之間的差異,也出現了一些爭議。

    7月1日 我經歷過所有他們正在經歷的事

    晚上就要頒獎了,我現在也還不知道誰會獲勝。名單會在莫斯科宣布。網上有600萬人觀看了比賽,大家都在等最後的時刻。
    記住,一個好的演奏家要能適合各種場合和各種藝術形式的合作,無論音樂廳還是網絡錄音轉播,無論鋼琴還是樂隊伴奏,都要勝任。
    俄羅斯選手的水平很高,俄羅斯有天才也有非常優秀的教師,才能確保他達到一個精湛的程度。而韓國“軍團”在器樂比賽的各個領域裡讓人稱奇。今年的幾位亞洲選手,說實話,有不錯的。但從整體來說,沒有達到可以和俄羅斯、德國還有法國等歐洲選手真正競爭的程度。韓國之所以在音樂上這麼強大,第一是因為音樂在韓國的根很深,而且非常普及,學的人很多,老師也好。而且很奇怪的就是,一般來說韓國最優秀的老師現在基本都在韓國教學,沒有留在國外。他們在國外深造闖出一番事業後都回到韓國,這一點我們中國現在做不到。他們最優秀的教師們都回國執教十年左右了,成效當然不一樣。而且韓國人對音樂的感覺、歌唱性的天賦也確實不容忽視。

    青年選手中,有很多人使我想起年輕時的自己。有理想、對音樂的追求、有些不成熟、有些急躁、有些考慮欠周……他們身上犯的這些錯誤都有我年輕時候的影子。
    音樂家無時無刻不在互相學習,向所有人學習,當我們發現一些好的東西,就把它們變成自己的。

    而最壞的部分的是,當我必須考慮我將淘汰哪一位樂手時,這是很可怕的部分。因為我們也是演奏者,我們知道為了一場演奏要付出多少的辛酸和努力。淘汰一個選手就像放棄我自己的一部分一樣,這非常難。我知道我的很多同事都不想做評委。因為我和選手們,我們在同一條船上,我只是比選手們年長了一點,我經歷過所有他們正在經歷的事。

    現在比賽結束了,祝賀獲獎者!

    希望所有選手繼續努力。一個人的演奏,只要達到一定境界,總有人喜歡,也總有人不喜歡。忠於自己的藝術,就一定會有自己的聽眾。追求讓所有人喜歡是貪婪和虛榮。比賽是衡量現時的高度,不容易預測將來的水准。藝術是一輩子的事,以虔誠之心對藝術不懈的追求是唯一的成功法寶。

    圖片來源:http://www.mask9.com/node/9717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