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小分班制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小分班制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小分班制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小分班制度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36的網紅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10學年度起,新竹市教育現場特教大減壓!🎉 📣開學前夕,一定要跟大家分享這個好消息! 感謝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 積極辦理我在去年6月提出的教育類乙10060號提案,這份提案對於教育界在特殊生班級的教師減壓與教學品質提升上,影響甚大! <今年2月修法通過,16所學校立即受惠> 「新竹市政府辦理...

  • 國小分班制度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9 22:58:25
    有 221 人按讚

    110學年度起,新竹市教育現場特教大減壓!🎉
     
    📣開學前夕,一定要跟大家分享這個好消息!
    感謝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 積極辦理我在去年6月提出的教育類乙10060號提案,這份提案對於教育界在特殊生班級的教師減壓與教學品質提升上,影響甚大!

    <今年2月修法通過,16所學校立即受惠>
    「新竹市政府辦理身心障礙特殊教育班實施要點」第四條:「國中小階段同一年級內因就讀普通班之身心障礙學生酌減班級人數……,經酌減班級人數後,該班總人數不得低於二十四名」,於110年2月修正通過,改為「#不得低於二十名」。

    修法通過後,這個新學期受惠的學校:
    👉國小部分包括:
    #東園、#龍山、#東門、#關東、#三民、#北門、#陽光、#民富、#載熙、#舊社,等10所。

    👉國中部分包括:#三民、#光華、#虎林、#南華、#建功高中國中部、#成德高中國中部,等6所。
    全新竹市共16所學校因此受惠減壓。🎉🎉🎉

    (酌減人數分班有一個計算公式,視每一所學校的班級規模、特殊生人數比例不同而定。受惠的多是特生比例較高的學校)
     
    這絕對是新竹市教育界的重大改變與躍進!不只今年,是往後每一年都會這樣延續下去。謝謝新竹市政府與教育處🙏 這不一定能像通學步道或學校改建工程,能夠很快又直接讓大家看到建築的實體成果,卻是一年又一年積累教育品質也影響深遠的 #生命建造工程。

    <提出質詢👉市府回應👉讓教師與學生雙贏>
     
    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提案呢? 
    我自參選,乃至上任以來,念茲在茲就是希望盡己之力讓新竹市的教育環境持續變好。前年9月開學後,我注意到很多第一線老師哀哀叫🤦‍♀️,於是一一拜訪學校、班導師、特教老師們,經過了解才知道這與班上特殊學生變多,導致現場教學與班級經營變困難有關。

    近幾年來,新竹市特殊學生人數,尤其在 #情緒障礙與 #自閉症這兩個類別,人數有悄悄上升的現象。我觀察到一個班級超過3位以上特殊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讓老師在班級經營與教學上,備感壓力,時間心力多半消耗在處理孩子的狀況,甚至連原本該研發課程的能量都被消耗殆盡。😰
     
    因此,我在去年六月的第三次定期會上,曾對國、中小普通班收有身心障礙學生的班級總人數提出質詢,希望能夠做到班級人數下降,降低老師的壓力,讓整個班級減壓。
     
    因此希望市政府能夠修正「新竹市政府辦理身心障礙特殊教育班實施要點」中,有關每收受一位特殊學生可以酌減1-3位學生,唯 #每班總人數酌減後不得低於24人 的規定。
     
    感謝市府最後還放寬班級總人數的限制,讓酌減後的班級人數,從原先24名限制 #降低到20名。
       
    這對教育現場老師的幫助,真的非常巨大。
       
    -----
     
    讓我們換位想想:
    如果當一個班上有兩到三個特殊生,像是過動、亞斯、情障或者是學障的孩子,再加上20幾個普通生,會讓教育現場的老師疲於奔命。老師必須花更多的精神體力去看顧,並在特生跟普生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還有處理與家長間的溝通,這會是非常艱難的任務。
       
    因此,特殊學生通常會依程度酌減2-3名學生員額,讓班上孩子實際人數少一點,藉此降低老師的負擔。然而,在舊法中,酌減完實際人數不得低於24名,如果班上有兩名重度學生,那實際上可能一班會有30位學生的感覺,這會讓教室處於緊繃狀態。
       
    在質詢前,我也特別拜訪了特教資源中心。我發現這個特生人數除掉班級人數之後,有些班級的特生比例很高,甚至一個班是兩個到三個特生,這還不含具有特殊氣質的潛在特生(有的班級甚至多達七八位)。
     
    我認為有必要從政策引進一些資源跟協助來替教育現場的老師來減壓!因此在定期會中提出建議:一些特生比例較高的學校中,如果班級上一般特殊生超過兩位或三位時,希望不要受到每班24位的限制。
       
    感謝教育處在制度放寬班級上特殊學生的酌減限制,酌減班級人數後,原本還有24名限制,在這次修法後,改成不得低於20名。今年2月發布生效後,110學年就可適用,多達16所國中小受惠。希望教師在減壓後,能 #更細膩處理每個孩子的狀況、能 #更多時間喘息恢復能量,在108課綱的挑戰下,能 #增加更多研發課程的專業與能量。💗💪
       
    老師有愛,更要珍惜。讓有經驗有熱情的老師,不要提早折損。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2020.6.15.
    市政總質詢-特教生比例失衡(5:06-17:12)
    https://reurl.cc/qgy2Xp
     
    2020.11.18.
    【振道報導】守護學生與老師 蔡惠婷為教育把關
    https://reurl.cc/xGd2X4
     
    2020.11.27.
    小鳥議員質詢特教文章:為有特殊生的班級導師與孩子請命!
    https://reurl.cc/lR8M0Y

    2020.6月蔡惠婷議員教育類提案達標!於110年2月23日發布生效。
    https://reurl.cc/oglqkl (110新學年得以受惠)

    #小鳥老師把關教育大小事
    #這是上任後最讓我感動與欣慰的改變啊💗

  • 國小分班制度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23 12:31:57
    有 1,068 人按讚

    #文長慎入⚠️
    #基隆捷運 #基隆人 #北北基捷運
    #北北基軌道路網政策平台

    基隆市內的交通方式,一直以來都是以太陽核心輻射狀的交通動線,要到基隆其他區要先到市區(仁愛區)循環站換公車。

    從小到大我也習慣這樣的方式,優點也是不怕迷路,先到循環站再重新出發一個方向,很容易理解(•ㅅ•)v

    基隆市區早期以來的規劃方式(集中市區),導致各區發展遲緩,過度集中市區發展,各區房價就可以看出,一定是市區(仁愛區)最高。不像別的城市,有橫直向交錯式的交通連貫。

    我成家買房以後要回娘家時,明明娘家的區就在隔壁區,我帶著小孩必須搭到市區循環站換公車,車程時間加上等待可能就要一個小時(住家到循環站,循環站到娘家),學會開車後就不太搭公車了,到娘家車程縮短成半小時以內。

    -

    最近因為北北基捷運議題,讓基隆討論度增加,我覺得這是好事,先了解當初基隆市規劃的交通方式,基隆循環站公車很發達,外加基隆計程車也很多,還有共乘制度,基隆人都知道,時常看到小黃沿路喊「到市區一人多少錢」,沿路載等公車的人,這在外縣市很少見,也算基隆的特色啦~

    反基隆捷運的人,在吵捷運沒有到市區基隆站,又吵為什麼捷運不能串連基隆市各區?
    但這就是基隆原本城市路線,要在北北基捷運議題上拿出來吵,容易失焦。

    提出意見很容易,先自己想想基隆核心輻射狀交通可以怎麼改善?你的論述是什麼?
    而不是在北北基捷運議題上吵基隆市內交通方式問題。

    -

    基隆市內交通方式改善也可以規劃環狀線小巴串連各區。(考慮基隆各區地形高低起伏,市內不適合捷運串聯)
    例如:可以有環狀線小巴從暖暖區到八堵區、到安樂區長庚、到大武崙...
    多一種選擇的交通方式,不用再經市區循環站。-

    八堵也可以有副都心概念,增設環狀路線小巴到八堵,市區只是經過的其中一站。
    例如:環狀線小巴從海大到八堵,一班公車直接上捷運,不是更方便?
    在八堵車站附近的基隆高中,上課的同學可以搭環狀線小巴上學,不用都擠在基隆市區循環站等換公車。

    解決問題是要有建設性想法,不是只會靠北問題。

    -

    如果北北基捷運延長到基隆站,請問幾乎其他區的人,不也是都要搭一班車到基隆車站轉捷運嗎?跟一班車到八堵站,有差嗎?

    安樂區要搭北北基捷運,都要一班車了,去基隆跟去八堵,有差嗎?去基隆更遠,要再轉第二班公車,所以安樂區才有規劃直達八堵車站接駁公車。

    -

    以臺鐵角度,本來「基隆-八堵」就是一個延伸,大部分班次,都是在八堵直接接花東(對號車而言),就算是北北基捷運起點在基隆站,也還是要走「基隆-八堵」這段,所以以區間車補足「基隆-八堵」其實就可以了,補足其實也只有上下班,假日尖峰時段,看是增加台鐵班次密集一點,或者接駁基隆到八堵站公車也是一個方法。

    八堵地理位置更是一個樞紐,往瑞芳、東北角、花東。

    -

    說捷運沒到基隆站會導致港口沒落?
    請問以前都沒有捷運了,港口沒落了嗎?
    搭郵輪的外國遊客,要留在基隆市區觀光才是重點吧!那基隆市區內的交通,循環站公車其實就滿便利的呀,或者要搭遊覽車、台鐵、客運去台北都好,不過讓遊客留在基隆不是更好嗎!
    所以你們說捷運在八堵,會造成基隆港沒落?
    數學沒教微積分,會造成英文成績低落?
    這好比考90分了,還要說很爛,為何不考100?反正就是爛?
    扯港口沒落就是莫名其妙。
    不同議題亂扯在一起做撒尿牛丸你自己吃ಠ_ಠ

    -

    基隆捷運從國小講到大都難以有個雛型,現在終於有共識了,北北基整合,新北、台北、基隆市長們合作成立專案小組,我是樂觀看待的,基隆好,新北台北就好。

    #期待北北基軌道路網政策平台上線❤️

    多元交通方式可以帶動基隆各區的發展,到各區觀光景點也會更便利。有願景很好,還要考慮中央跟地方的溝通,經費成本問題。

    -
    這是我的看法,這不叫做帶風向,沒有核心思想的人,才會搖擺。有腦的人帶不走,無腦的人才會跟風,所以基隆人社團管理員很怕我發文嗎?還把我發的文刪掉哈~

    國民黨一貫作風是打泥巴戰,只要意見不同,隨便扯亂扯不管對方準備的論述,就說我是帶風向,你們是多怕人民討論?

    -
    帶風向的「帶」這個字,如果來源難以查證,那就需要質疑,我打的內容無論是公視《有話好說》節目,或是三都市長記者會,都不是匿名消息來源。要質疑我打的內容,去搜尋我打的關鍵字「河谷廊帶」、「2020年運輸白皮書」都是政府網站可以查到的簡報資料。

    附上公視《#有話好說》節目「北北基軌道大整合」這集連結:https://youtu.be/wCuhuWQw8SM
    附上 #北北基軌道路網政策平台說明會 直播
    https://youtu.be/GChyGdWVU5c

    我本名個人帳號發文也不是假人,我的身份不是什麼小網紅妹妹,不要這樣叫我,我就是普通基隆市民而已。

    還有感謝把我踢走的社團管理員,讓我這幾天曝光度增加,真是開心v(。・・。)

    #路過經過按讚分享謝謝
    照片地點 #基隆中山陸橋 我老公拍的 Cloud of Dream

  • 國小分班制度 在 鄭清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28 21:07:16
    有 279 人按讚


    尤慶賀、鄭清原、陳哲蕙聯合書面質詢:資優班招生辦法維持舊制

    【記者梁秀瓊屏東報導】行之多年的屏東縣國小學生資優班上課方法今年突然改變,通過鑑定的資優生,在屏北就讀的必須轉學籍到仁愛國小,屏南的則要轉到東港國小,否則學校必須實施資優生方案專案辦理,造成家長、學生不便。尤慶賀、鄭清原與陳哲蕙三位議員聯合書面質詢,要求縣府教育處在新制尚未成熟前不要驟然實施,現階段仍維持舊制。

    三位議員這次並未在議事廳質詢,改以聯合書面質詢。希望教育處能重視資優生與家長的困擾,給予資優生和學校更大的空間。

    三位議員表示,屏東縣政府廢除能力分班,民國101年開始實施資優班制度,通過鑑定為資優生者,除了在原就讀學校上課外,每週固定時間必須移到仁愛國小與東港國小,與其他學校的資優生共同上課。但今年改變了招生辦法,讓很多家長跳腳,紛紛向尤議員反映。

    他們指出,109年資優生招生簡章改變為,如果鑑定通過為資優生者,規定要轉學籍到仁愛國小或東港國小就讀,否則,學校就要有資優生方案,也就是說,學校有可能為了一位資優學生另聘師資或另外編列課程,如此一來,學校深怕學生轉學籍人數減少,造成老師超額問題,很多學校根本不鼓勵學生參加資優生鑑定。

    此外,學校對於資優生方案的課程安排只有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星期六、日並未安排課程,家長們也認為不夠周全。

    三位議員認為,要轉學籍到其他地區就讀,要知道居住在屏東市、東港鎮以外的家長,每天都要跨鄉鎮接送孩子讀書,舟車往返造成家長、孩子的負擔、壓力可想而知。

    所以,三位議員要求教育處應先到各校去宣傳設置資優班的好處,讓每所學校都要有設置資優班的條件,課程安排也要周全,在新制的配套措施尚未完善前,仍應沿襲舊制,以免造成民怨,反而壞了政府實施資優班的美意。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