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家與政府的區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家與政府的區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家與政府的區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家與政府的區別產品中有46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我們來談一談著名經濟學家、政治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思想。 哈耶克的思想對我影響比較大。我這個人讀書比較雜,而且有些別人讀不下去的書,有時我會硬著頭皮往下讀。讀進去了,體會了,人有時就變了一個人。借用我之前介紹過的印度哲學的說法,一個人之所以成為自己,是...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午餐肉揭秘|國產梅林牌撞名有兩款被誤為老翻 美國老牌出官方食譜名廚實試邪惡蛋餅 家中必備的午餐肉,打破國家界限,雖然高納,出名不健康,但卻往往抵受不住它的邪惡味道,連政府封區檢疫都要派發國產午餐肉。今年是午餐肉面世84周年,一起扭開這密封的罐認識它吧! 早前政府封區檢疫被發現派發國產午餐肉,提起...

國家與政府的區別 在 數位外交研究室 Digital Diplomacy Lab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22:16

#在挪台灣人正名運動|「唯有對自己的國籍視而不見,我才能成為國際社會的成員?」 2017 年 3 月,一群台灣留學生向 #挪威 移民局提起訴願,因為挪威移民局將他們的國籍強制註記為「Kina」——挪威語的「中國」;如果他們想要在挪威繼續學業或工作,就必須忍受挪威當局對他們國籍的錯誤註記。 他們向...

國家與政府的區別 在 carrie, a law major (inactiv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14:04:42

☀️ 20210801 #近況 八月,你好! 連續下了兩個禮拜雨,今天終於看見久違的#北京藍 💙 【1. 實習】 這應該是我求學生涯中的最後一個暑假了,假期過了一半,只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年初的計劃是學期中實習,然後期待暑假通關回香港享受假期(做廢宅🤣)。無奈是香港疫情一直反覆,通關是不可能通關...

國家與政府的區別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9:09:20

#我也是看法白才知道:你分得出國徽和黨徽嗎 —— 你知道中華民國的國徽,長什麼樣子嗎? 沒錯,就是在國旗上也看得到的「青天白日」。 但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現在的國徽有問題呢? —— 🇹🇼 國徽與國旗 在艷陽下,旗手將國旗緩緩拉到頂端,唱國歌與國旗歌。這個場景,大概是多數人學生時期的回憶之一。 ...

  • 國家與政府的區別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8 11:47:43
    有 34 人按讚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我們來談一談著名經濟學家、政治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思想。

    哈耶克的思想對我影響比較大。我這個人讀書比較雜,而且有些別人讀不下去的書,有時我會硬著頭皮往下讀。讀進去了,體會了,人有時就變了一個人。借用我之前介紹過的印度哲學的說法,一個人之所以成為自己,是因為自己曾經的思想和行為。這樣算,在我身上多多少少有一些哈耶克思想的成分。

    哈耶克這個名字你可能並不陌生,得到上有不少介紹哈耶克思想的內容。這封信我和你分享的內容主要來自哈耶克的《自由憲章》(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這本書,也翻譯成《自由秩序原理》。這本書是古典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曾經被美國的《國家評論》雜誌評為20世紀最好的一百本非虛構圖書的第九名,哈耶克的另一本名作《通往奴役之路》在這個榜單里排第四名。英國已故的首相撒切爾夫人曾經在英國保守黨的一次會議上拿著《自由憲章》對大家說,這本書才是我們應該信仰。

    接下來我們就借著這本書,來介紹一下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
    哈耶克如何定義自由?
    說到自由主義,你可能會想到現在美國歐洲的各種左派思想,通常人們也會說左派是自由派,右派是保守派。但古典自由主義的主張和今天西方的左派思想正好相反。今天西方的左派思想其實更偏向於北歐式的民主社會主義,強調結果平等,反應在社會政策上就是高稅收、高福利,政府要提供很多服務。而古典自由主義強調個人的意願、行動和經濟活動的自由,主張政府要少干預個人和商業的行為,同時強調法律和法治。也就是說,其實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放在今天,就屬於保守派。

    今天的社會,每個人都非常看重個人的自由,但通常只是出於一種本能,很多人其實並沒有搞清楚自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有的人在追求自由時給自己套上了枷鎖,還有一些人打著自由的幌子干涉其他人的自由。比如現在在美國,有的年輕人認為警察妨礙了人民的自由,應該減少警察的經費;但是,警察的活動減少了,犯罪分子就猖獗了,大家反而晚上不敢出門,社會缺少了秩序,其實是變得更不自由了。因此,我們有必要更深入地瞭解一下那些我們日常掛在嘴邊的概念,不只是本能地追求自由,還要真正理解自由的內涵,更好地維護我們自由。

    哈耶克是怎麼定義自由的呢?他是用人與他人的關係來定義的,他講,所謂自由,就是他人不強制我們的行為。當然,這件事要對所有人成立的話,我們也不能強制他人的行為,因此自由並不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根據這個定義,一個宮廷里的高級官員,並不比一個農民或者工匠更自由,因為宮廷官員每天都對國王唯命是從,而一個農民在大部分時間里可以決定自己的行為。

    因此,哈耶克講的自由並不意味著的一定有更多的選擇、更大的活動範圍、更多的資源,而是意味著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按照自己想法選擇機會。就我自己而言,很多人都會問我,我有很多資源,為什麼不利用起來,獲得更大的發展。其實道理很簡單,我不願意過不自由的生活。很多公司的朋友對我講,你來做我們的CTO或者首席科學家吧,我們給你多少多少股份。我對他們講,現在我們是以朋友身份相處,我也自由,你也自由。要是我真的接受了你們的職務,我顯然不自由,你也要天天考慮不能讓我有意見,又怕壞了朋友關係,你也不自由。

    如果自由只是可以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並不一定意味著更多的選擇和資源,那自由對人到底又有什麼好處呢?哈耶克認為,人類文明的開啓以及後來社會進步,靠的就是人們可以自由追求自己的目標。一個人為了達到目標,需要擁有更多的知識,這些知識又會讓他人受益。

    同時,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由,就會有競爭,而自由競爭就是維持一個開放系統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了自由競爭,這個系統就會成為一個內部熵不斷增加的封閉系統。同樣的道理,商業的自由也是如此,一個商業被壟斷的社會,也會是一個熵不斷增加的封閉系統。商業的自由其實是人的自由的一種體現。

    不過,自由的社會會帶來一個結果,就是發展的不均衡性。因為人的智力和體力不同、經歷不同、運氣不同,因此在一個人人自由發展的社會,每個人得到的結果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結果一樣了,那就是平均主義,不是通過人的自由發展得到的。

    一個社會只要在進步,就不可能是社會全體同時進步的,新知識、新的機會(包括財富)一定是先在某個小範圍內誕生,再向多數人傳遞和分享。因此,社會進步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不平等的現象,但這不是實質性的不平等。按照哈耶克的觀點,不平等的現象應該依靠發展來解決,而不是人為調整來實現。

    當然,一定會有人不同意這樣。比如有人會想,那憑什麼張三就比我先富起來呢,為什麼不能多掙了錢就大家平均分,所有人一起同步富起來呢?哈耶克講,如果這樣,那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富起來。世界上之所以會出現更新的、更好的東西,是因為那些創造出新東西的人可以先一步獲得創造出新事物的成果,如果沒有了這一點,社會的進步本身就會停滯。因此,哈耶克講,經濟上的不平等並不是一種罪惡,我們可以通過發展消除貧困。

    實際上,中國社會通過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歷程,也是遵循了這個規律。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里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這固然是因為中國人的勤勞和智慧,但也有一個重要的制度原因,是避免了走平均主義的道路。實際上,現在的一些歐洲國家就存在這個問題,過於追求結果平等,影響了經濟的增長。

    通往自由之路
    哈耶克講,通向自由的道路有兩種,或者說,人類獲得秩序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自發誕生的秩序,古典自由主義信奉這樣產生的秩序才是最好的。第二種則是人為設計秩序,北歐的福利社會主義就更偏向於這一種。

    哈耶克認為,自發誕生的秩序才反映了自由的本質,採用漸進的經驗主義方法,比較少涉及強制;而人為設計的秩序則是理性主義的,帶有一定的強制性。自發秩序講究有機生長,緩慢地試錯;而人為設計的秩序則容易陷入教條主義的陷阱,試圖創造不可能的烏托邦。

    從哲學上講,自發秩序的哲學基礎來自亞里士多德式的哲學思想,人為設計秩序的哲學基礎來自柏拉圖式的哲學思想,前者強調來自客觀世界的經驗,後者強調人的理性。如果我們承認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且人常常是自私的,那麼就應該對理性設計秩序這種方式有所警惕。

    當然,自由不是不講規矩,自由要服從的規矩就是法律。哈耶克講,服從於法律不等於服從於他人。如果我們是服從於一個具體的個人,那是奴役;但如果我們服從於社會共同的、公正的法律,那麼人依然具有自由。

    不過,對於什麼叫做公正的法律,哈耶克也有自己的觀點。他說,人在法律意義上是平等的,這意味著法律不能歧視任何人;但法律意義的平等不是現實中的完全平等。而且,如果我們要在法律意義上承認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能侵犯任何人的正當權利,那麼在現實的發展中,就必然會出現不平等的現象。如果要扯平這種現實的不平等,就需要在法律上制定具有歧視性的條款,對一部分人區別對待。也就是說,哈耶克認為,法律的平等和現實的平等是不可兼得的,要實現現實的完全平等,就要犧牲法律上的平等,反過來也是這樣。因此,哈耶克講,人們可以自己選擇,是要法律的平等,還是要現實的平等。

    當然,有人會問,如果犧牲現實的平等,那弱勢群體怎麼辦呢?哈耶克認為,只能靠人善良的天性照顧他們,從博愛和正義的角度對他們進行一些補償。比如說,清華和北大在招生時,會拿出少數名額給一些教育資源差的偏遠貧困地區,這是從正義的角度出發給予的補償。其他人要考清華北大,還是要按同樣的標準。但是如果清華北大把招生制度整個改掉,不是按分數決定誰上清北,而是按人口比例分配每個省有多少人上清北,那就不是補償,而是改變了整個系統。

    自由和私有財產
    最後,講一講哈耶克對於自由和私有財產關係的看法。哈耶克講,保護私有財產是保護個人自由的一部分,而保護私有財產的基石就是契約制度。而契約,則是人們之間基於自願而非強制的互利合作決定。

    比如你使用某家互聯網公司的服務,和它簽一個自願的互利合作協議,這就是契約。合理合法的契約可以保障你的數據資產以及你個人的自由。但是,如果互聯網公司悄悄定了一個霸王條款,讓在你不之情的情況下就同意了,這樣的契約就會讓你失去一部分自由,你的數據資產也就得不到保障。

    小結
    總結一下,這封信和你談了哈耶克的思想,主要是討論了一下自由這個概念。有些時候,我們討論一些事情需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而這些理論基礎往往就存在於那些經典的著作中。比如今天我們談網絡個人權利,談數據資產,理論根源其實還是在那些哲學、經濟學、政治哲學的經典著作中。哈耶克的著作就是其中之一。這樣的書通常不好讀,你如果打算自己去閱讀,不妨耐心一些,多讀幾遍,仔細體會。」

  • 國家與政府的區別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7 22:05:59
    有 9,225 人按讚

    聊一下語言這件事。

    1. 忘記首次受邀到 公視台語台 台灣新眼界 是什麼時候了。

    錄影要講台語?有什麼難的?是我母語啊。

    結果大概到節目後半段,發現這個母語我運用得並不熟練,講話前還要先在腦袋裡順過,簡直跟開會用英語發表一樣的不自然。

    說是母語,結果正式運用時,好像變成第二外語。

    後來只要時間允許,我會盡量配合台語台的通告,讓自己可以用母語受訪、用母語表達意見、用母語說明政策、用母語解釋疫情,我認為是我這個沒有機會接受母語教育的所謂六年級生,必須補起來的功課。

    2. 在台派社團活動時,台語是慣用語言,很多前輩發現我能夠用台語與大家交流,常常會給我很多鼓勵和肯定。但是其實我相當慚愧,在這個多元民族的國家,我連最基本的客語都不會講、新住民姐妹的招呼語不會講,更遑論許多種的原住民語。

    常常很多「國際交流大使」的大學生會「表演」原住民舞蹈來凸顯「台灣」的獨特,或是我們在國家的宣傳影片、重要活動上總不忘呈現原住民文化,但是我心裡總是覺得抱歉,我們連區別不同族的服裝、語言,都無法。(至少我們這一代從小沒有學過)

    所謂「母語」,台灣才剛剛開始沒有多久,談霸權還遠著呢。 #只有華語獨霸

    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除非全台語的戲劇,否則許多戲劇中,多數台語腔調的演員,或是設定為講台語的角色,常常在劇情設定上屬於中下階層,或是比較粗暴、不體貼、缺乏知識。

    這是很久很久以來的刻板印象,甚至可能來自獨尊「國語」、講台語會被罰的年代。

    所以之前斯卡羅一劇讓我特別感動的,是不同族群文化之間顯少主與副、正與邪、優與劣的刻板劃分; #不同語言使用者沒有優劣之別。

    拜託🙏以後戲劇不要再設定「講台語的粗俗、沒知識」了,尤其每次看到演壞人、演黑道、演出身地方喬事情政治人物的,都設定為講台語,演好人、演知識份子、演高層或好的政治人物都設定為華語,我覺得心很痛。

    台語很美,原住民語很美,客語很美;語言本身不應該被刻板標籤。

    也拜託不要再刻意用自以為的「台灣國語」來演出,真的要顯示出台語、客語出身的角色,請仔細去講究他們所來自的地區; #宜蘭腔南投腔海口腔通通不一樣 ,不是你們自以為的那種「台灣國語」。😔

    4. 其實一開始知道 3Qi.tw 陳柏惟 今天質詢要 #使用立院首次建置的通譯,我是很開心的。可惜大概未事先與部長溝通,產生誤會。

    我一直記得某一年去瑞士,參訪瑞士聯邦國會,導覽的國會官員告訴我們,瑞士是聯邦政府,26個邦有四種不同的主要語言,即使其中有一、二個語言使用者比例非常少,在國會開會時,依然同時使用四種語言,來自不同邦的國會議員,會使用自己邦的主要語言,其他人必須尊重,如果聽不懂,會有翻譯。

    而瑞士的學童,幼稚園和國小時,是學習自己當地的地方語言和地理、歷史,待中學之後,才開始學習整個國家的地理、歷史及該邦主要通用語言。

    語言是用來溝通的,應該使用大家方便溝通的語言,沒錯;但是使用母語應該是自然的,我們到此時依然需要爭論母語的使用時機、使用權限、使用範圍,甚至需要特別練習才能夠流暢使用母語(不同族群的母語均包括在內),我覺得是一件很悲傷的事情。

    這些依然是殖民統治的傷痕。

    我們一起繼續努力修復它。

    (照片來自台灣新眼界截圖)

  • 國家與政府的區別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8:05:01
    有 15 人按讚

    【永恆不滅的寶石想要放一千年,什麼樣的盒子可以擔此大任?】

    #買下最貴的藍
    我們先來回憶一下LVMH集團收購Tiffany&Co.的慘烈過程~

    2019年11月,LVMH宣布以每股135元,總價162億的價格併購Tiffany,號稱是LVMH最花錢的收購了。

    2020年9月9日,新冠疫情衝擊全球。LVMH以疫情為由及美國貿易關稅威脅,加上法國政府要求將此交易延至隔年,因此放棄收購。而苦苦等待的Tiffany則指控 LVMH故意拖延收購時間,向美國德拉瓦州地方法院提出訴訟,聲稱LVMH強迫Tiffany重新協商收購價,雙方陷入法律攻防。

    2021年1月雙方終於達成共識,LVMH集團最終以158億美元正式收購Tiffany&Co.,買下該集團有史以來最貴的「藍」。

    #DanielArsham大膽破壞Tiffany藍色盒子 ?!
    回到2021年的現在,Tiffany宣布與美國藝術家Daniel Arsham合作推出「Blue Box, Circa 3021 」雕塑系列。

    由Tiffany 精神象徵的藍色盒子為創意發想的原點,以青銅(近似Tiffany藍)為素材,利用做舊常用的侵蝕技法,想像如果這些盒子擺放千年會變成什麼樣貌?

    Daniel Arsham分享到:「那些能夠一眼被看出來有文化代表性的東西總是非常吸引我,而Tiffany的藍色盒子就符合這個標準。我希望能夠透過這種設計,讓它們和最初設計出來時的樣子有很大區別,用表現他們在幾個世紀之後的樣子,來體現這些物品在我們的時代中是一種極具代表性,能夠長遠流傳下去的物品。」

    #全球限量49只
    這個系列共有49款不同造型盒。每盒都搭配了限量版的白金Tiffany手鐲,每只手鐲裝飾上「Tsavorite」,這寶石原來自肯亞的沙弗國家公園,直到60年代末期才被地質學家坎貝爾布里奇斯(Campbell Bridges)發現,1967年他將寶石帶到紐約,70年代Tiffany & Co.將這款寶石命名為「Tsavorit」。

    一系列的Blue Box, Circa 3021都配上了專門的手提箱用以確保運輸過程中的安全無虞,9月9日開始在Tiffany 紐約旗艦店可以看到。

    留言處看Daniel Arsham親自開箱Blue Box, Circa 3021

    #BeautiMode #LVMH #Tiffany #DanielArsham

  • 國家與政府的區別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24 20:00:17

    |午餐肉揭秘|國產梅林牌撞名有兩款被誤為老翻 美國老牌出官方食譜名廚實試邪惡蛋餅
    家中必備的午餐肉,打破國家界限,雖然高納,出名不健康,但卻往往抵受不住它的邪惡味道,連政府封區檢疫都要派發國產午餐肉。今年是午餐肉面世84周年,一起扭開這密封的罐認識它吧!

    早前政府封區檢疫被發現派發國產午餐肉,提起國產午餐肉,較多人認識是長城牌和梅林牌,但你又知不知梅林牌同名同姓都有兩款?雖然兩隻都叫做梅林牌,但其實是由兩個品牌製造,上海梅林早於1958年與捷克的合作,研發出首罐國產午餐肉,但翌年中央政府將梅林商標國有化,由中國糧油管理,再配給已繳付商標費的公司,導致現時仍有數十間罐頭廠可合法生產梅林牌罐頭。近年上海梅林為了與其他品牌區別,便做了「梅林B2」商標,雖然都是叫梅林牌,但味道是否有不同?我們找了四位同事實試,想知道味道如何,睇片啦!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22/MWCTLXQ53RB27J6MG3G3GE2XI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午餐肉 #梅林牌 #美國 #國產 #封區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國家與政府的區別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9-17 10:45:01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17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liYR6lv01-4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華府規定香港出口到美國的貨品,產地來源不可標記為「香港製造」,港府向美方交涉,要求即時撤回規定,不排除透過世貿機制採取行動。美國總統特朗普奉行單邊主義,無視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破壞昔日美國主導建立的國際遊戲規則,白宮前年發動貿易戰向中國貨加徵關稅,世貿裁定美方做法不符全球貿易規則,向全世界說明了是非曲直,港府向世貿申訴,既是為了捍衛香港利益,同時亦是維護國際貿易規則,反對霸凌行為。特朗普一再批評世貿對美國「不公」,退出之說近年甚囂塵上,然而國際多邊貿易體制存廢,可不是一個國家說了算,倘若華府退出,只會令美國陷入孤立。實施後,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取消美國對港「特殊待遇」,不再區別看待香港與內地。

    蘋果頭條
    李嘉誠基金會公佈,向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科技大學及教育大學資助共1.7億元,並已悉數將資助撥給四間院校,同時讚揚本港醫護、科研、教育人才甚具潛質。基金會指,李嘉誠致函港大醫學院梁卓偉、中大醫學院陳家亮、科大校長史維及教大校長張仁良,並引蘇東坡 《赤壁賦》,鼓勵在萬物多變中,以創新力量求存立足未來,又指「知識改變命運」箇中真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的永恆,在一直多變的庚子年中,深信推動教育可衝出混沌迷惘,捐資共1.7億港元,支持多個科技項目。李嘉誠期望,四間院校管理層共同借科技革命之力,「自強守志,化虛幻夢境為實質競爭力。」基金會資助1.7億元支持科技項目,其中包括1億元支持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成立「低溫電子顯微設施研究中心」;3,500 萬元助建中大學醫學院世界高水平的轉化組學平台;3,000萬元支持科大發展合成生物學科研;500 萬元資助教大與本地設計師合作,引入全港首個終端AI教材。

    東方正論
    西諺說,一次錯誤的判決甚於十次犯罪,犯罪只是污染河水,錯誤判決則是污染源頭。黎智英涉刑恐東方報業集團記者案以表證成立、黎智英罪名不成立告終,不僅全城嘩然,政法界人士更質疑判決有問題、不合理,促請律政司提出上訴。上訴期今日屆滿,奈何律政司不聞不問不作為,再次放生彰彰明甚。人們不禁要問,大家都是納稅人,律政司為何只為反中亂港集團服務?為何一味庇奸護惡、充當漢奸走狗的保護傘?香港亂成一鍋粥,止暴制亂遙遙無期,全拜律政司放任司法從源頭污染河水所賜!路見不平一聲吼。黎智英被判無罪的判決一出,社會各界紛紛感到難以置信,紛紛為受害者仗義發聲,由立法會議員到執業大律師再到法學教授,無不指出案件有相有片、有人證有物證,證據十分充分,尤其被告在沒有出庭自辯的情況下,法庭竟接納其供詞,反指堂堂正正出庭的證人「不誠實」,簡直匪夷所思。

    星島社論
    第三波疫情放緩,政府早前提及將著手重啟經濟。行政會議成員、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認為,重啟經濟關鍵是香港與外地在疫情防控上有互信。他指現時英國和以色列等地方皆有快速測試技術,據他了解,以色列的快速測試只需要數分鐘即完成一個測試,成本數十元,準確度達百分之九十五。他認為可在機場及其他出入境關口引入相關技術,為香港把關同時讓到訪的旅客有信心。他又促請政府盡快推出「港版健康碼」,確保「港健碼」與「粵康碼」和「澳康碼」無縫互通,把握大灣區機遇,重啟經濟。林健鋒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重啟經濟的關鍵在於香港與外地在疫情防控上的互信。他提到,政府正與多個國家及地區商討「旅遊氣泡」(Travel Bubble),當中模式包括離境前作互相認可的健康測試。對於檢測模式,林健鋒認為「一個好嘅、快嘅測試」可以加強香港的疫情把關外,亦能讓有意到訪的旅客有信心。

    經濟社評
    《金融時報》中文網上月初曾這樣評論:對人民幣前景持悲觀看法,可能有些目光短淺。人民幣兌美元滙價持續走強,昨升穿6.77關口,短短3個半月累升逾4,000點子,分析指短期仍有上升空間。人幣走強,主因是美元過弱,疊加內地疫情管理得宜,復甦勢頭勁,吸引更多資金流入。人幣上升固然有利谷內需,但升勢過急卻可能帶來重大風險,挫損經濟復甦勢頭。人幣中間價昨高開397點子,報6.7825,帶動在岸價和離岸價迅即升穿6.77關,甚至一度升破6.76,再創逾16個月新高。券商預期人幣兌美元滙率形成一個新區間,上限為6.6,下限為6.9,而新中樞在6.75水平。事實上,人幣自5月底走強,累計升了逾4,000點子(5.7%)。與其說人幣升勢凌厲,倒不如說美元過弱。美國聯儲局為了救經濟,3月起大幅減息,並實施無限量寬,令美滙由高位102.8拾級而下,至今累跌9.55%,人幣被動升值,但同期人幣兌一攬子貨幣的CFETS指數,卻下跌2.2%。

  • 國家與政府的區別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7-29 10:30:00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7月29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1A6of1S5LO8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面對第三波疫情手忙腳亂左支右絀,除了反映後勤配套預備不足,同時亦突顯當局沒有一套周全的中長期抗疫策略,臨陣磨槍唯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新冠肺炎病毒不會消失,就算疫苗面世,效果長短亦未知,未來一段時間,大家無可避免要與病毒共存,疫情會反覆出現,抗疫策略必須做到兩個「相對有效」,一是相對有效遏制疫情,一是相對有效讓經濟得以運行,單靠社交距離限制措施「張弛有道」,無法達至這「兩個相對」,當局必須制訂一個承受力高的系統,從防範、追蹤、圍堵、隔離、治療等方面,建立一個可以執行落實的堅韌抗疫體制,才有望做到「兩個相對」。

    蘋果頭條
    中國在香港強推港版國安法,歐盟27成員國周二同意限制向香港出口用於鎮壓及監視的設備。歐洲理事會發表聲明,對港版國安法表示嚴重關切,指出香港的權利與自由應受保障到至少2047年,惟港版國安法嚴重侵蝕對那些權利與自由,令歐盟尤其關注。除了出口限制,歐盟會引入支持港人的措施、提供簽證、奬學金、學術交流等,令港人更易到歐洲。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表示,港版國安法生效後,不再區別用於鎮壓的設備是輸往香港還是中國,順理成章。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周二回應歐盟針對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立法出台系列措施,強調堅決反對歐方有關錯誤做法,已提出嚴正交涉。

    東方正論
    官字兩個口,惟有數字不會騙人。本港第三波疫情不斷擴大,連續七日錄得單日破百確診個案,不少專家都指這波疫情與豁免檢疫人士有關,政府雖然拒絕承認肇因,但被各界追問下,道出二月至今逾二十九萬人士入境獲豁免檢疫,當中不乏證實確診,單是逾萬名海員便有接近五十人染疫。各方面證據都直指豁免檢疫造成播毒漏洞,政府專家小組顧問之一,港大公共衞生學院院長福田敬二也不諱言,與另外三位專家組成員同樣認為第三波疫情是由政府豁免海員、機組人員檢疫引發,並指今波疫情比起過去兩波更難對付。

    星島社論
    本港疫情嚴峻,幾乎肯定無法在短期內扭轉,據悉,特首林鄭月娥昨天召開特別行政會議,詳細考慮公共衞生安全及選舉公平公正性等因素,決定引用《緊急法》,押後立法會選舉一年。至於因此而造成的立法會真空期處理問題,消息人士表示,港府建議由現任立法會議員多做一年,「變相」延長現屆立法會一年任期,認為這是最簡單解決立法會真空期的方法;但由於涉及憲制安排,須要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作決定,以鞏固法理基礎。

    經濟社評
    本港疫情持續惡化,防疫措施再加辣,多個行業叫苦連天,零售業要求業主減租。疫下營商環境艱難,業主應體諒租戶苦況,適當調整租金,共度時艱,而港府可考慮透過稅務優惠,為業主提供減租誘因。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昨天向商舖業主發公開信,指零售業經歷去年反修例風暴和今年疫情夾擊,生意大跌5成至8成,整個行業處於苟延殘喘狀態,到了隨時崩潰的關鍵時刻,故要求業主取消底租,並停止向暫時無法交租的商戶採取法律行動收回店舖,否則全港逾6萬間店舖將陷入結業危機,逾26萬人會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