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國家公園撿石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家公園撿石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家公園撿石頭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冰島、環島、極光、冰川】 千里迢迢來到北歐,怎可獨漏冰島?出發前查了挪威來回冰島的機票只要五千多台幣,心想:「怎麼這麼便宜?怎麼能不去!?」對,一般大眾會覺得台灣飛冰島的機票貴到不得了,然而透過一些廉價航空,或是熱門轉機點,仍可以找到平實價格的航班。 冰島位在北極圈66度周圍,整座島嶼幾乎都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李庭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群熱血愛跳舞的舞者 帶著音箱 騎乘自己的機車車從 台北出發 逆時鐘繞台灣一圈 一邊環島一邊跳舞 七天六夜的行程 雖然路途遙遠坎坷 不過也熄滅不了想要完成夢想的動力 參加人員人數 8人 小冰 佳卉 昌豪 宏偉 逸晨 小俊 抓餅 彥霖 共1300公里的旅程, 似乎把四季都走過了一遍, 也有了許多...
國家公園撿石頭 在 ??Jenny 瑞?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0-17 04:18:17
Let’s start our vacation with hide and seek? Turns out I’m a lot better at finding and hiding than him😉. He says that is because I’m smaller, but I t...
國家公園撿石頭 在 Louey.J(鄭丞宏)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9-07 18:30:25
#19天淨灘心得 現在雙腳麻木幾無知覺 累到反胃。連續19天的曝曬plus一天的颱風日 每天風雨無阻8小時的勞動 反覆做著最枯燥無趣又折騰的動作:彎腰、撿拾、拉出、裝袋、打包。衣服被汗水濕透又被烈日曬乾無數次 好幾次才剛綁垃圾綁到沒力一個轉角又是綿延幾百公尺的保麗龍碎片、寶特瓶與各種雜七雜八的人工廢...
國家公園撿石頭 在 Chin Hsi 金禧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8-10 09:41:21
#cassis #cassisfrance #calanques #chinhsiwordsland 如果想要一次體驗上山下海、攀岩走壁、泛舟、帆船、自行車、步輪、小火車、紅酒美食、賭場,我想Cassis(卡西斯)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位在蔚藍海岸峽灣國家公園,離馬賽只有20公里,七月去拍完薰衣...
-
國家公園撿石頭 在 李庭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6-02-10 10:05:13一群熱血愛跳舞的舞者
帶著音箱 騎乘自己的機車車從
台北出發 逆時鐘繞台灣一圈
一邊環島一邊跳舞
七天六夜的行程
雖然路途遙遠坎坷
不過也熄滅不了想要完成夢想的動力
參加人員人數 8人
小冰 佳卉 昌豪 宏偉 逸晨 小俊 抓餅 彥霖
共1300公里的旅程,
似乎把四季都走過了一遍,
也有了許多不同的體驗..
在白河山區迷路了130公里
谷哥帶我們走產業石頭道路
彥霖坑洞飛手機
逸晟抓餅兩個人摔車
睡在沒熱水的鬼屋
宏偉排舞一直放槍
宏偉逛夜市就會走失
昌豪的人體噴水池 (喝到吐)
昌豪一直要人撿肥皂
昌豪丟別人安全帽
不過我們還是順利的騎過來了
這真的是個很難得的經歷
搞不好人生就這麼一次機車環島
讓這個影片做為生人當中小小一部份的紀念
第一天2/9 (星期二/初二) 台北-臺中約(180 公里)海線 高美濕地 逢甲夜市 逢甲大學
第二天2/10(星期三/初三) 台中-臺南約(135 公里)山線 彩紅眷村 花園夜市
第三天2/11 (星期四/初四)台南-墾丁約(230 公里)海線 墾丁大街
第四天2/12 (星期五/初五)墾丁-台東約(140 公里)山線 Gocar賽車場 台東夜市
第五天2/13 (星期六/初六)台東-花蓮約(185 公里)海線 八仙洞 賴桑日本料理
第六天2/14 (星期日/初七)花蓮-武嶺-宜蘭約(145公里)海線山線 慈雲橋 太魯閣 雪霸國家公園 武嶺
第七天2/15 返程 宜蘭-台北(75公里)北宜公路 跑馬步道
B-BOY 小冰的粉絲專業,請各位好朋友多多支持,給我一些動力做出更好的作品^^
https://www.facebook.com/Bboy.shaobin...
一生一次 活動團隊 喜歡的人可以幫我們按個讚唷
https://www.facebook.com/Once-in-a-li...
國家公園撿石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冰島、環島、極光、冰川】
千里迢迢來到北歐,怎可獨漏冰島?出發前查了挪威來回冰島的機票只要五千多台幣,心想:「怎麼這麼便宜?怎麼能不去!?」對,一般大眾會覺得台灣飛冰島的機票貴到不得了,然而透過一些廉價航空,或是熱門轉機點,仍可以找到平實價格的航班。
冰島位在北極圈66度周圍,整座島嶼幾乎都被火山覆蓋,又以「極圈火島」著稱。如今還有40-50座活火山,地熱資源豐富,即使冬季全島上冰天雪地,地底下的炙熱熔岩產生了無數個溫泉,讓這座舉世無雙小島有了外冷內熱的心臟。
前幾年冰島旅遊對台灣人趨之若鶩,幾乎成為觀光客旅遊清單上夢幻聖地,我問了朋友說:「你歐洲最想去哪?」十個裡有八個對我說:「冰島!」在2018年,前往冰島的遊客已經突破230萬,但冰島總人口數也才33萬人。
冰島旅遊到底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呢?主要來自他的自然風光驚人並「獨特」,島上有三個國家公園,分別是辛格維利爾、斯奈菲爾冰川、瓦特納冰川國家公園。夏天是露營探險健行的好時機、秋春之際則有滿天漫舞的極光美景,冬天冰雪覆蓋大地,在冰川下孕育的藍色冰洞。您可以體驗冰川健行、藍冰洞探索、黑沙灘、冰河湖、金圈瀑布、板塊間潛水、騎馬、雪上摩托車等各種行程。
這幾年冰島積極開發旅遊,誕生不少以亞洲客人為主的華語旅行團型態,只需要購買機票到當地,便有當地旅行社通包5天、7天、10天的行程,同時也提供各種一日行程,以首都雷克雅維克的巴士站為集合點,提供各種特殊行程服務,即使只有一個人,也是可以參加湊團。
#交通
不過論省錢自助遊冰島,交通以租車為上選,但請務必要做全額保險!在冰島馬路只有一大條,但出事率可不是開玩笑。開車偶爾會被前方濺起的小石頭砸到擋風玻璃,或著也可能破胎在一個人煙罕至的郊區,更可能輪胎就卡在馬路跟雪地間看不到的邊線,而且雪地開車超容易飄,很容易就打滑或失去重心。
#飲食
三餐還是盡量以自己煮食為王道,畢竟冰島上餐廳飯館少就算了,打開菜單看到價格會有種荷包貧血感,而每間旅館幾乎都會附共用廚房,自己煮才是省錢王道。聽說還有人自己帶米、一箱泡麵到冰島!就怕被餓到。
#住宿
冰島上的住宿並不便宜,淡旺季的價格差更是驚人,甚至有人因為冰島住宿太貴,決定帶帳篷去露營。而且冰島全境也沒有很多青年旅館可以撿便宜,集中在首都雷克雅維克,更沒有太多五星級飯店的選項,大半都是三四星樸實的民宿,建議要事先預訂,你也可以透過AIRBNB預定。
#行程規劃
冰島的行程規劃並不難,畢竟國土小外,島上只有一號公路,而且還是雙向馬路,每一個方向單只有一個車道,一號公路全程1332公里,夏日自駕可以欣賞沿途美麗自然風光,彷彿開車在如畫如電影的場景中,對應遠方的冰山與壯闊的大地。冬日因氣候不穩定,有人建議盡量不要開北方路程,而且常常會因為偶發的暴風雪而封路,整個行程都必須延宕或取消。所以夏季環島建議是一週,冬季則需要八天或十天以上。
真心建議在機場就租車,冰島上公車以及機場接駁巴士超級貴!而且班次少的非常可憐,許多景點大概開車40-50分鐘就可以到,倘若你選擇巴士來回可能從等帶到抵達到回來,就需要一天。當然也有人嘗試在冰島徒步、騎腳踏車環島,不在這次討論的範圍。
從首都出發,可以先抵達 A黃金圈瀑布,宿選擇維克,這裡有著名的 #黑沙灘 以及 #雷尼斯德蘭格,隔天就前往瓦特納冰川國家公園,欣賞傑古沙龍冰河湖,建議之前可以預訂藍冰洞或冰川行程,選當地集合,中間會經過 #鑽石沙灘。住宿可以選在 #赫本,若對白日夢冒險王這部電影有興趣,可以選住在 #塞濟斯菲厄澤,沿途會經過主角溜滑板的公路。
往北走會抵達 #米湖,體驗樸實的冰島溫泉並住宿一晚,畢竟機場附近的藍湖溫泉真的太貴了!附近還有一個眾神瀑布,隔日經過大城阿克雷里,到著名的極光小木屋區 #華姆斯唐吉 等待夜晚綠色女神降臨。可以多待首都一兩天參加冰島特殊團,例如冰河健行、攀岩、潛水、雪地摩托車、騎馬各種行程。
整趟冰島旅行不含機票,一個人花費約2萬多!最貴的是藍冰洞半天行程,一個人要6000多台幣,其餘住宿每人每晚平均1000,最貴的交通是是從雷克亞維克到維克三小時的公車,要1500台幣一人,冰川健行則是由 Travelairy 愛樂遊 贊助。
今晚9/4 9PM 線上直播聊 北歐自助旅行 9萬玩5國
--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https://reurl.cc/4yEqzV
國家公園撿石頭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白浪的瞥見】
身為一名白浪(漢人),有一段時間我總是極度羨慕著原住民可以信手捻來就講出自己的故事,部落的故事、家族的故事、遷徙的故事、獵人的故事,那些舊事在口齒唇舌之間被反覆練習,聽起來一切如新。
最近因為布農獵人王光祿釋憲案和特赦案,讓我想念起多年前和一群布農人一起入山的尋根之旅。男人們帶上了女人、小孩以及少數漢人,進入八通關古道一處溪谷。儘管那條路我已經走過幾次,但總是一五一十地走在路徑清晰的步道上,從沒想過要上攀或下切、沒想過要踏入獸徑、更沒想過要走上一條布農的回返之路。
隊伍在早晨入山,部落族人沿途拍照,其中最具備遊客資格的我,反倒成為那個拿著相機為他們留念的人(其實很喜歡他們喊我一聲「欸那個拍照的」)有的男人揹著鐵架,有的男人頂著頭帶(tinaqis)[1];女人和小孩一身輕裝,有時隨地撿起一根樹枝,親與子就牽在一起了。
同行之中,有一位安靜又敏銳的布農族長輩,布農名為Nas Qaisul Istasipal,漢文名字是「林淵源」[2]。路途中,林大哥曾多次回答我對植物名的提問、以及布農人都怎麼叫它,他多次下切到地勢較低的地方撿拾乾柴,不經易地流露出獵人的機敏和警覺眼神,除了這些少數又短暫的時刻,大多時間他都是質樸寡言的模樣——靜靜地卸下鋁製背架、靜靜地劈柴、靜靜地走著。到達營地後,我和朋友Y發現林大哥一直默默坐在一顆大石旁為大家煮水,我們忍不住笑著說:「大哥也太可愛了,到底要煮幾鍋熱水才會停手啊?」
這一支尋根隊伍主要是為了帶部落的孩子回到祖居的山林,傳承布農的生活經驗和傳統歌謠(多出我們這幾個漢人大概僅只是個意外吧?)大夥入山,穿的是平常穿的衣服、平常穿的布鞋和拖鞋,蓋的是平常蓋的棉被,用的平常用的鍋子、平常拿的菜刀。部落族人領路,我們偏離步道,上攀,進入一段植物高度及膝、沒有既成的路徑、最好手腳並用的典型中級山環境。越過了一條窄狹的稜線,便聽見溪水的聲音,很快地,一大片藍白相間的帆布棚就等在前方。
到了溪畔的營地之後,男人開始處理乾柴、起了爐灶、洗菜切菜的,準備餵飽這嗷嗷待哺、小孩與青少年占一半以上的大家。無事的孩子們很快就跳進溪水中納涼嬉戲,幾個大人坐在溪邊的大石上釣魚,孩子在溪裡也抓到了魚,全被煮進隔天早餐的鮮魚蔬菜湯裡。(個性總是小心謹慎的Y卻在此刻連人帶相機地意外落水,成為歷久不衰的笑柄。)
夜裡,在布棚底下,老人家說起瓦拉米的故事,林大哥一反日間的寡言,解釋「瓦拉米」在布農族語是「跟我去」的意思,日本話的意思「蕨類」,然後要哥哥林水源教孩子唱母語歌,先是一首充滿Uninang 的布農之歌,再來是一首和日本兵作戰後回家唱的歌,然後是「黑熊的歌」。一位大姐也說起家族抗日的故事,而這些舊事的紀念碑和駁坎,至今仍駐足在瓦拉米古道上。
更深更深的夜裡,漢人、女人、小人都入睡了。山裡傳來零星槍響,是男人外出打獵的聲音。清晨六點醒來,一隻紅棕毛色的飛鼠和一隻山羌已經被安放在營地一側的石頭上。「喔!原來飛鼠長這樣!」部落的朋友扯了扯牠的背膀。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看見飛鼠。因為太心驚打獵原來是這麼一回事,當場還極其愚蠢地用上「啊,我吃素啦!」推託,以免被招待野味(完全是多慮了,動物都是帶下山才處理)。
吃過早餐,收拾好營地之後,我們下山。本來以為是一路直下,但其實不然——半夜打到的獵物還暫存在四處,男人們得要沿途找到牠們,然後揹下山。山林經驗貧乏的我,在山裡早就搞不清楚東南西北,對於他們竟然不做任何標記就能找到獵物深深感到不可思議。
動物的血液還是溫的,獵人將牠們收進袋裡,我則交出了登山包的雨套,將動物覆蓋起來。身為一名連肉鋪都不太敢去、連豬頭羊頭都不敢正眼對視、連塊生肉都不敢碰的白浪,布農人能夠親手獵下動物、親手放血、親手將「動物」轉換成「肉品」的過程,都一一鮮明了我對狩獵的想像,一一抹除了我對狩獵的無知。
最近幾年我開始接受登山訓練,總覺得在山裡沒有一件事情是容易或理所當然的。要能夠認得山頭、能夠在山裡存活、辨識植物、解讀動物留下的線索、判斷危險的地形能否安全通過,都需要反覆入山,並且經歷一些磨難才會慢慢懂得。而布農人過去活動在中央山脈的深處,如今,曾經豐厚的山野經驗也在當代靜默地流失、斷裂,必須一再地透過「復興」、「重返」才能勉力傳承。
2016年,林淵源大哥因鼻咽癌過世。我只見過林大哥這麼一次,他的樣子在我心中卻是莫名的雋永。他不但是布農族裡有名的獵人,所乘載的深厚傳統文化和山林經驗,使他成為一位出色的巡山員、布農文化的傳承者、生態與文化研究者的領路人,其中最為人知的,是他在1998年開始便協助屏科大黃美秀老師進行台灣黑熊的野外調查。在爭執不休的狩獵議題上,林大哥早已切切實實地揭示了傳統獵人與生態保育者兩種身分並存的可能。
後來再回到部落,和布農朋友W一起來到部落的高處,途中經過了月桃、颱風草、野生百香果。我們面著玉里鎮坐下,俯瞰著遠遠的市區,聽著剛剛忙完農事的Dama(布農語,對男性長輩的尊稱)說起布農傳統和部落故事。臨行前,Dama送了我一塊石板當禮物,還說收下會心想事成之類的話⋯⋯(當下非常震驚,因為石板真的有夠重,很苦惱要怎麼帶它回台北。)
如今,這座布農部落背倚著海岸山脈和秀姑巒溪,遙望著祖先曾經生活的地方。身為一名白浪,我仍深深羨慕著。
註解:
[1] 頭帶是布農族人重要的背負工具。與頭帶搭配的負重方式稱為「頭額頂載法」:將一條頭帶頂載於前額,以頭部力量撐住,將背簍等背負工具靠額頭搬運。用額頭頂重物這個動作為patinbunguan。東西較重、背負的行程也比較遠的狀況下,頭帶可以讓族人在背負重物時走得比較久。(資料來源:《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
[2] 林淵源在玉山國家公園擔任巡山員長達25年,在占地10萬3千公頃的國家公園內,每月定期用雙腳巡邏著將近百分之40的山林範圍。林淵源具有豐厚的山林經驗,對園區所轄地與日治時代古道極為熟悉,孩童時期就被傳授狩獵技巧,年輕時的山野能力過人,縱橫東部山林,擁有「小泰山」稱號。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於民國74年成立,81年設置南安管理站,林淵源於80年6月由臨時人員改聘為正式工友,負責第一線的生態研究、登山救難及古道修復等工作,玉管處於85年成立「黑熊專案保育小組」以來,致力於臺灣黑熊保育及生態研究,林淵源成為主力成員之一,受到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黃美秀教授倚重。此外,玉山國家公園許多人文、生態的研究案中,林淵源都是研究人員重要的搭檔,包括執行新康區動物相調查研究的周蓮香教授、研究布農族舊社建築及分佈的林一宏教授、古道研究學者楊南郡教授研究八通關古道,林淵源都參與其中。(資料來源:台灣國家公園)
(文:吳宜靜;繪圖:thejane)
★ 線上閱讀全文:https://e-info.org.tw/node/231523
★ 每週環境副刊:https://e-info.org.tw/taxonomy/term/89/all
國家公園撿石頭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陳黎詩作的歷史敘事——〈太魯閣.一九八九〉及〈 紀念照(三首)〉 ◎詩手菜鳥
前言
陳黎是有名的台灣詩人,他的詩作偶有涉及本地的歷史。本文希望從〈太魯閣.一九八九〉及〈 紀念照(三首)〉中分析陳黎詩作的歷史敘事。
作品介紹
〈太魯閣.一九八九〉完成於一九八九年三月,收錄在《暴雨》。
〈 紀念照(三首)〉是是陳黎在編輯《洄瀾憶往——花蓮開埠三百年紀念攝影特輯》時,自照片中看到家鄉的舊貌,有感而作的系列詩作。〈 紀念照(三首)〉分別包含〈昭和紀念館〉、〈布農雕像〉、 〈蕃人納稅〉三首詩,完成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收錄在《家庭之旅》。
詩作分析
陳黎的詩作可以從各個方面分析,本文將會集中在〈太魯閣.一九八九〉及〈 紀念照(三首)〉這四首詩中,在敘事技巧上作集中分析。
經整合分析,陳黎在〈太魯閣.一九八九〉及〈 紀念照(三首)〉這四首詩中使用的技巧主要有四項:從景色切入敘事、時間跨度大、以自然之物比喻、借用典故、強調不同語言。下文將會將會逐點詳細說明。
從景色切入敘事
陳黎在詩中一開始會先描寫一個靜止的畫面,勾勒出背景,之後才切入一個流動的敘事。
在〈太魯閣.一九八九〉第一節就是靜止的畫面,詩中以「萬仞山壁、雲霧推抹、濕潤中流轉、靜止的千綠、陡峭光滑的巖頂絕壁、莊嚴若蓊鬱的雨林、墨藍的星空、褶皺曲折的岩面、亂石崩疊的谷底」等描述太魯閣這個片土地,令太魯閣的形象、地貌鮮活地呈現在眼前,同時讓讀者有一個具體的畫面、舞台能接續後面敘事的「演出」。
〈 紀念照(三首)〉中也有相同的處理,〈昭和紀念館〉一開始的描述:
時間是昭和七年
六個穿著整齊制服的消防隊員,或立或坐
機械而對稱地分擁鏡頭中央兩輛
擦得鮮亮的消防車
後面是一根木頭電線桿和一棵檳榔樹
再後面是銅獅雄踞的紀念館
一朵雲剛剛飄過,停在照片外
不遠處花崗山公園的涼亭上
〈布農雕像〉中的:
九個布農族人
九塊頑固的石頭,並排坐在分駐所門前
〈蕃人納稅〉中:
「蕃人納稅」——六個耕織完畢的卑南族人
手持稅單,魚貫地走進午後的役場
他們筆直的身軀恭敬地向著端坐桌前
同樣恭敬的稅吏,向著滴滴答答,具體而微
勾勒往事的算盤,他們赤裸的腳踩在地上
〈 紀念照(三首)〉有附上照片,上面引用的部份是詩中簡單描述對的照片,讓讀者對大環境有具體畫面之後才進行下一步——切入敘事。
時間跨度大
這幾首詩的敘事主題都是歷史書寫,詩中敘述的事件,時間跨度都很大,時間從原著民時期到日治時期,再到民國時期,最後甚至跳到現在。詩作以大的時間跨度展現本身敘述的歷史經歷事件之多,時間之長,再讓讀者在這些不同時間的事件中有所感受。
在〈太魯閣.一九八九〉第二節有不同的人來到「你(太魯閣)的峽口採取砂金」,有紅毛的西班牙人、紅毛的荷蘭人、被滿州人驅逐過海的中國人、驅逐走滿州人的日本人。他們在太魯閣的峽口、山腰、溪頭築壘,架砲,殺人——發生爭鬥。最後,用刀漢人和用槍日本人說:「投降吧,太魯閣番!」有着紋身的原著民離開他們的家從深山逐漸遷移到平原。這裏展示了有不少到外族人因為利益(採取砂金)而來,對應不同時期的台灣:從荷治、西治到明鄭、清治到日治,發生不同的爭鬥、流血,從刀槍到槍炮,原著民從山裏被趕到平原去。
〈太魯閣.一九八九〉第三節接繼上一節,說「那些被中國人驅逐過海的中國人」國民黨來台,「帶著戰餘的炸藥,鄉愁,推土機/他們在你糾纏的骨骼間開鑿新的夢」開始在台灣發展和建設,跟着來台的人開始在這裏落地生根——「他們把自己種進你的身體」。時間快轉到現在,太魯閣已經有「那些坐著冷氣巴士遊覽你的人」,因現代化人們開始到太魯閣遊玩、欣賞美景,當中多少人知道或記得太魯閣孕育生命的地方。
在〈昭和紀念館〉中主要場景建築,從一開是阿美族出錢出力蓋成的阿美族會館,過渡到日治花蓮港廳消防組。詩中有敘述從一開始的台灣因海港而興旺起來,有築港者的血汗和勞動者殘留地上的檳榔汁;之後到二戰,有盟軍飛機飛來;再到,國民黨來台,把主要場景建築改成民防指揮部,接着再改國軍英雄館。詩中的時間回到現在,「我」的阿美族學生已經會說國語了。
在〈蕃人納稅〉中,詩作則是從日治的卑南族納稅,跳到現代拍或是收藏這張照片的人。
總括而言,陳黎在這幾首詩中的敘事時間跨度大,藉此表現出台灣經過的不同時期。
以自然之物比喻
陳黎在這幾道書寫歷史的詩作中不約而同使用自然之物比喻當中的人。
在〈太魯閣.一九八九〉第三節中,這樣寫道:「跟著新認識的異鄉女子,他們學習/接枝,混血,繁殖/一如一遍遍種下去的加州李,高麗菜,二十世紀梨/他們把自己種進你的身體」以以加州李、高麗菜、二十世紀梨比喻跟附國民政府來台的人,像外來種子一樣在本地生長,和「新認識的異鄉女子」——即本地的原居民學習。也用「接枝」、「他們把自己種進你的身體」這些用於植物身上的詞語套用在他們身上,以表示他們在台灣落地生根。另外,「接枝」指把從一品種的枝條移植在另一品種的上,也是一個對跟附國民政府來台的人一個切合他們背景的比喻。
在〈昭和紀念館〉以火比喻在之前的人們,而「英雄,因為他們像滅火一樣消滅/弱勢者的聲音、名字、紀念物」。之前在這片的人們是火,是自然的存在,是為生存的,同時具威脅的,被強大的國軍英雄館的「英雄」消滅。
在〈布農雕像〉和〈蕃人納稅〉中,詩作分別以「頑固的石頭」和「泥土連著泥土」比喻布農族人和卑南族人,這兩個比喻同樣是自然之物,而且石頭和泥土是和土地連結之物,更顯原著民和這片土地之間的親密連繫。
這幾首詩使用自然之物比喻當中的人,以表示他們和土地之間的連繫。
借用典故
詩作中有不少借用典故的地方,這樣令詩的閱讀層次增加。
在〈 紀念照(三首)〉最明顯引用的就是三張附上的照片,讀者在讀詩的時候也可以觀看照片,有實際的視覺對照。
除此以外,在〈布農雕像〉引用雕塑家羅丹的雕塑作品加萊市民(加萊義民)。加萊市民作品源於14世紀百年戰爭期間,英國軍隊攻陷法國加萊市。經談判,英方要求加萊市交出六名高貴的市民處死,以保全城市。詩中以「我不知道雕塑加萊市民的羅丹看到他們/會不會要他們站起來。九個布農族人」將詩中敘述的九個布農族人和加萊義民相提並論,連結起上來。
在〈太魯閣.一九八九〉第三節中兩處引用了典故。在「到一個叫天祥的地方撿賞落盡的梅花/他們把御榻鋪在溫泉的小徑,頂著熱氣/大聲朗讀正氣歌/但你不是華清池,不是馬嵬坡/不是迢遙朦朧的中國山水」當中,天祥和正氣歌連結。正氣歌的作者是文天祥,而太魯閣有一個地方叫天祥,兩樣明明不相關的東西,被後來從中國來台的人因懷念故土而將兩者拉在一起。後而提到的華清池和馬嵬坡是中國盛載歷史的景點,但太魯閣並不是那些地方,詩中以並列參照的方式強調這點。後面提到的「李唐的萬壑松風圖」有相同效果就不作贅述。
第三節後段提到「福爾摩莎」,福爾摩莎是台灣的代稱,傳說葡萄牙人航海時發現台灣,發出福爾摩莎——葡萄文美麗的之意的讚歎因而得名。詩中以福爾摩莎說太魯閣不是福爾摩莎,的確是美麗,但美麗不是它的全部。
強調不同語言
在〈太魯閣.一九八九〉第四節中,列舉四十八個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古地名。對名人而言,這些地名或許只是一些完洞的聲音,這些古地名在泰雅族語各有所指(參見陳黎在詩未之註)。接繼第三節現代人可能已經忙記太魯閣孕育生命的地方,第四節開首一連列了二十個尋找,希望一步步尋回太魯閣相關的事,之後列了四十八個泰雅族語的太魯閣地名,當中各有含意。
在〈昭和紀念館〉中有兩處提到語言,一是「日本製的消防車不曾擇定滅火的語言/它說日本話,它說台灣話/它說阿美族,泰雅族話,它說客家話/但沈默的歷史只聽得懂一種聲音:/勝利者的聲音,統治者的聲音,強勢者的聲音」和「救火聲,我的阿美族學生抱著一粒大白菜/從花崗山上走下來。他用國語說:」。前者提到消防員不分語言,不分國界為需要的人服務。這裏也可以從語言看到當時台灣種族多元。後者可以用前者後句的歷史聲音作連結,經過歷史的進度阿美族學生已經會國語了。
在〈布農雕像〉中「他們的眼睛正視前方,他們的臉龐刻著不同/發音的布農族語「莊嚴」:莊嚴的哀愁」這裏雖然沒有直接便用語言說話,但以無聲的方式將代表自身的語言和「莊嚴」、頑強作結合。
縱觀來說,強調不同語言在詩中有強調族群,也有土地連結的效果。
總結
陳黎在〈太魯閣.一九八九〉及〈 紀念照(三首)〉中是展現的敘事特色為先從描述景色構造有形的背景,再切入時間跨度大的歷史敘事,在詩中借用典故再次增加間跨度和層次,又以自然之物比喻和強調不同的語言,連結土地同時作出區分。
--
美術設計:游佳真
圖片來源:游佳真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9.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陳黎 #太魯閣.一九八九 #紀念照 #歷史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