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國內翻牆軟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內翻牆軟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內翻牆軟件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7萬的網紅MenClub,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國網禁】完了吧如無意外Clubhouse暢言得一天我的快樂時代劇終 近日大紅的聊天社交APP軟件Clubhouse一度因為單純開放的語音討論玩法吸引大量中國網民使用,難得自由暢所欲言,當中包括好多的國際敏感話題交流討論主題房,然而,由於官方網禁未即時封鎖Clubhouse成功有一日的「自由...
國內翻牆軟件 在 MenClub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國網禁】完了吧如無意外Clubhouse暢言得一天我的快樂時代劇終
近日大紅的聊天社交APP軟件Clubhouse一度因為單純開放的語音討論玩法吸引大量中國網民使用,難得自由暢所欲言,當中包括好多的國際敏感話題交流討論主題房,然而,由於官方網禁未即時封鎖Clubhouse成功有一日的「自由」國際交流時間,昨日晚上官方的「管理」觸手可及即時就將Clubhouse於中國封鎖,一般中國網民唔「翻牆」無法再自由討論,國內網民大呼「我只快樂了一天。」
國內翻牆軟件 在 方保僑 Francis F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相信美方實施禁令,是以防WeChat盜竊境內機密資料及阻止Tiktok成為政治輿論平台,影響美國11月大選。
他認為,禁令對中美公司的交流會有所影響,包括在中國內地及美國都有生意往來的港商,以及同時與三地交流的民眾。因為內地早年已禁用WhatsApp、Telegram、Facebook等通訊及社交平台,兩地聯絡多依賴WeChat,他直言「冇其他可以用」,一旦WeChat被禁止使用,暫時未有其他即時通訊軟件可以取替,或要回歸傳統的電子郵件或SMS短訊,大大減低溝通的效率。
他指,若美國當地人日後仍想用WeChat或Tiktok,估計仍有「走棧位」,可以透過其他國家網上流動程式平台下載,再「翻牆」使用。方續指,美國當地不少商舖設WeChat Pay、AliPay等交易平台,方便內地或港人旅客付款,日後被全面禁用後,是「一刀斷」WeChat多年鋪設的交易網絡。
至於Tiktok作為新興社交平台,不少美國公司若想開拓華人市場,他認為會在Tiktok賣廣告,一旦禁用Tiktok,會少一個宣傳及營商平台。
國內翻牆軟件 在 福佳與林忌創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林忌:1934年8月2日,納粹德國啟動改變全國的忠誠誓詞,包括全國公務員的誓詞,由效忠於人民與國家,改為效忠於國家與元首希特拉,效忠對象由人民變成國家元首,啟動了國家全面獨裁化的序幕。2020年7月8日,香港特區政府要求全港新入職公務員,或升職、轉職等,必須簽確認書,宣誓效忠於《基本法》(包括附件三的港區國安法),效忠於香港特區。言下之意,即要香港公務員系統告別英治時期的政治中立,改為「聽黨話、跟黨走」。由於《基本法》在人大隨意僭建、改寫的情況下,已經變了「黨即法律」,凡質疑政府、批判政府都變成「港獨」,違反「國家安全」,因此公務員不但要反對政治中立,更要為中共的政治服務,這就是香港新的一國一制年代。
如今全球各大通訊軟件,都宣佈暫停或拒絕香港特區政府索取資訊,而黨媒《環球時報》就威脅要對這些公司罰款。除了逼這些公司全面撤離香港以外,又是否要香港的網絡供應商,封鎖這些服務?如全面封鎖這些服務,香港人以後要上網,又是否只能翻牆?一旦在香港的互聯網建防火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以至商業運作,又怎能繼續下去?這樣的一條惡法,變相就是判香港死刑,即使外國沒有進一步制裁,單是限制網絡,已經足夠令香港玩完。再加上中共戰狼外交的作風,例如一方面說《中英聯合聲明》已是歷史文件,完全沒有意義,同時說英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下的英方備忘錄,忽然覺得歷史文件的備忘錄有意義,因此英國不應給予BNO持有人移民居英的權利云云;連澳洲、加拿大容納香港人移民,也是「干預中國內政」。更令網民失笑的是,日本自民黨黨內要求取消習近平訪問的計劃,連主人家決定不請客,也被中國外交部抗議是「干預中國內政」。
這些四處樹敵的做法,只能令人質問,究竟全面控制香港,對中共而言有何實質利益?香港早就在中共的掌心,這一年來的抗爭運動,既無法動搖中共在大陸的統治,也無法動搖中共在香港的部署。因此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中共完全錯誤估計各國的反應,以為改變香港現狀,根本不會帶來如此嚴重的國際影響。在英國,因中共撕毀《中英聯合聲明》,令英國政府對華為態度急轉彎,消息透露英國要全面封殺華為;在歐洲與加拿大,原本對華為開綠燈的政策,寧可改為選擇歐洲公司。美國取消香港政策法,取消對港優惠,團結了美國政界,全面改變對華政策,甚至組成了多國的抗中聯盟。對中共而言,這是完全得不償失的做法,是嚴重的政策錯誤 (節錄,全文按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