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內外大事9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內外大事9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內外大事9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內外大事9月產品中有15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Sandy 采聿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Podcast新單集上架 #KidsNews #兒童雙語新聞 每月一集的雙語新聞又來囉!幾個月前,我開始在podcast中加入兒童雙語新聞的元素,選擇適合孩子的題材,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去總結前一個月的國內外大事。本集要跟小朋友聊聊G7高峰會。 相關英文延伸閱讀: If you want to...

  • 國內外大事9月 在 Sandy 采聿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9 15:37:02
    有 261 人按讚

    ❤️Podcast新單集上架
    #KidsNews #兒童雙語新聞

    每月一集的雙語新聞又來囉!幾個月前,我開始在podcast中加入兒童雙語新聞的元素,選擇適合孩子的題材,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去總結前一個月的國內外大事。本集要跟小朋友聊聊G7高峰會。

    相關英文延伸閱讀: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year’s G7 Summit, please go to https://bit.ly/3xu4O5k to find out more on the subjects discussed in this year’s meeting.

    【歡迎新朋友】
    由於最近有很多新朋友加入,要再次跟大家強調,聽Podcast是「完全免費」的!我的節目「聽故事學英文」主要目的是想拉近孩子跟英文之間的關係,讓孩子對聽學習英文充滿熱情!畢竟學校已經有太多標準化的課程、太多壓力,我不期待孩子三個月開口說英文,或是在學校考高分。畢竟學習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短跑!我只希望為孩子創造一個快樂、激勵,可以安心接觸英文的環境。

    【關於贊助】
    無論是否贊助,你都可以「免費」收聽我完整的Podcast,並不會因為贊助而有不一樣的收聽內容。那既然有贊助沒贊助都可以聽,那為何要贊助呢?好節目需要有人支持,才能永續經營,贊助也並非等價交易的概念,主要目的是支持我繼續創作,幫助這個節目可以走得更遠。讓「聽故事學英文」可以長久以「完全免費」的方式,提供所有孩子開心接觸英文的管道!

    你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支持我:
    1️⃣ㄧ次性小額贊助
    https://bit.ly/support399
    直接線上刷卡,可自訂金額
    2️⃣每月固定扣款
    https://pse.is/3flvml
    透過MixerBox贊助,總共有三個不同方案可以選擇 (每月$99/$199/$799)。為了感謝每月固定贊助我的聽眾朋友,我特別準備了一些感謝的回饋內容:像是我私人喜愛的推薦書單、幫助孩子延伸Podcast內容的學習單或是單字表,做為小禮物,是我深深感謝的心意。

    【在您每月贊助之前,我必須說明】

    MixerBox每月固定贊助方案的感恩回饋內容,並非購買教材&商品的概念。我製作節目的宗旨,並不是要成為另一個語言學習教材,達到某種成效。

    最重要的一件事,只是讓孩子開心聽故事,享受學英文!


    最好聽的兒童英文Podcast
    搜尋🔎 #聽故事學英文 #Sandy采聿老師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2RDiXtw
    Spotify https://reurl.cc/g8YkVp
    KKBOX https://reurl.cc/XegxVR
    MixerBox https://pse.is/3flvml

    ❤️追蹤IG帳號 sandy.bongo
    https://www.instagram.com/sandy.bongo/

  • 國內外大事9月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19 12:30:00
    有 76 人按讚

    【2021年四月第三週 國內外大事報你知】
    【一週大事關注焦點:日本首相16日赴美參加美日領袖會議/拜登宣布美撤兵阿富汗將焦點放中國/拜登15日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日本拍板通過兩年後福島核電廠廢水排入太平洋/美國參訪團訪台蔡總統接見/今年828公投民進黨執政團隊不提對案】

    國外:

    #日本首相16日赴美參加美日領袖會議
    此次日本首相菅義偉16日前往美國會晤拜登,會談重點放在南海安全問題以及中國問題上。

    #拜登宣布美撤兵阿富汗將焦點放中國
    美軍將於911二十週年前全面撤離阿富汗,終止長達二十年的駐軍及戰爭,將焦點放在其他地方恐怖主義的威脅以及中國問題。

    #拜登15日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
    日前拜登政府因俄羅斯2020年干擾美國選舉、入侵烏克蘭等事件,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包括30家企業黑名單、驅逐10名俄羅斯官員、自6/14起,禁止美國金融機構交易以盧布計價的俄羅斯主權債券的市場。

    #日本拍板通過兩年後福島核電廠廢水排入太平洋
    日本政府表示福島核電廠廢水儲水槽數量逼近極限,2022年將滿載,排入海水。廢水裡含有氚及放射物質,日本政府表示會先用海水稀釋再排入海中,使廢水中氚標準降至國際標準的1/7。但綠色和平表示,核廢水會殘留放射性物質,希望日本政府持續儲存直到有更先進的過濾科技。

    國內:

    #美國參訪團訪台蔡總統接見
    前任國務卿龐培歐卸任前廢除台美交流限制,4/9國務院頒布新對台交往準則,鼓勵雙方密切合作,4/14美參訪團來台,重申美國對台美關係的承諾,拜登上任僅三個月便派參訪團來台交流,雖然名義上是非官方的參訪,但成員包括了美國共和黨及民主黨的前外交官員,以及曾參與〈台灣關係法〉草創案的陶德(Chris Dodd)議員,傳達美方對台美關係的承諾。蔡總統表示:「台灣願與美國在內的理念相近國家,共同守護印太區域穩定和平。」參訪團同時拜訪蘇院長討論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等經貿議題。

    #今年828公投民進黨執政團隊不提對案
    828公投案,在野黨提出反萊豬、重啟核四、藻礁、公投綁大選公投案等提案。蔡總統則表示執政團隊不提出公投對案,乃因執政團隊有策略地在推動能源改革,增加天然氣、減少燃煤、發展綠能、非核家園是落實能源轉型的具體做法。

    -

    鑑於北京在南海、東海的擴張、對香港、新疆施壓力道有增無減,對台灣的逼近,尤其共軍擾台頻繁,更在南海海域上宣稱主權。今年三月初美日印澳四方領袖安全對話,強調維護印太地區安全,15日美日會談針對印太地區的台海問題,因應兩岸情勢。日本作為拜登首要邀請的對象,看出美國對中國防範以及日本重要的戰略位置。

    911之後,美軍開始長達20年駐軍,每年在阿富汗軍事支出超過1兆美元,期間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亦維護了當地女權與建立民主政權。美軍撤離後,北約盟軍駐軍也跟進美國腳步離開阿富汗。因美國有另一威脅,須面對逐漸觸角伸進南海、日益壯大的中國及俄國問題。

    美國當局認為俄國利用資訊戰干擾美國選舉及進行多次間諜活動,對此拜登寄出經濟制裁,讓軍事力量及經濟能力早已無法與美抗衡的俄國停止干預美國。值得注意的是,上個月中俄外交會晤,延長《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未來兩國不排除合作侵犯他國疆土。俄羅斯在東烏克蘭邊境駐兵,恐將引發東歐戰爭,中國持續擾台,台灣方面要留意後續發展情勢。

    美訪團於上週來台,為拜登政府第一次正式訪台,會中多針對區域情勢、國際疫情、經貿合作以及雙方國內政經局勢等議題交換意見。在此之前,中國接獲美國拜訪團來台時,就先宣布15日至20 日將在南海、南澎列島附近海域進行實彈演習,極具挑釁意味,美國也敦促北京停止在軍事、外交與經濟上施壓台灣,希望中國能與台灣進行有意義的對話。然而,在中國的一中前提下,並不會放棄持續對台灣施壓,台灣唯有持續透過國際合作與自身防衛能力的強化,才有機會走出中國的威脅。

    八月多項公投案,此次執政黨不提出反對案,就是不希望激化各議題間族群的對立,但如何創造有效的對話,仍然相當困難。雖然現代人吸收資訊的管道更加多元,但也更加的快速與淺薄。然而,許多議題相當複雜,並非只是單純的是非題,而是更多的選擇與取捨。執政黨思考的是如何創造全民的最大利益,也因此迎來了多方團體的壓力與反彈,面對這樣的情況,只能更公開的與全民討論凝聚共識,也希望國民能更深入了解自己所接收到的資訊,一起為台灣努力。

    #AprilW3 #Eventsoftheweek

  • 國內外大事9月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08 19:30:00
    有 114 人按讚

    【2021年三月第二週 國內外大事報你知】
    【一週大事關注焦點:美國參議院通過1.9兆美元紓困案/歐洲海軍駐防印太海域/連6週下降後歐洲新增確診再攀升/1月製造業景氣燈號亮黃紅燈逾10年首見/台中捷運藍線經費暴增327億/藻礁會談喊卡政院表尊重】

    國外:

    #美國參議院通過1.9兆美元紓困案
    美國聯邦參議院6日通過總統拜登提出的1.9兆美元、史上規模第二大的紓困案,法案預計9日送至眾議院表決時預料會過關,後送交拜登簽署生效。

    #歐洲海軍駐防印太海域
    為防堵中國軍事擴張,法國核動力攻擊潛艦「翡翠號」、支援艦「塞納河號」在上月完成南海航行任務,而英國重量級航艦「伊麗莎白女王號」與德國一艘護衛艦皆將航行至印太海域。

    #連6週下降後歐洲新增確診再攀升
    世界衛生組織4日示警,歐洲新冠病毒增新增確診連續6週下降後,上週再度上升;法國6成新增感染數為源自英國的新變種病毒,週末封城範圍再擴大;巴爾幹半島國家確診飆升,醫療體系危急。

    國內:

    #1月製造業景氣燈號亮黃紅燈逾10年首見
    隨著各國疫苗陸續施打,全球經濟逐步回穩,加上國內製造業表現穩健,今年1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已經從綠燈邁向代表揚升的黃紅燈,是99年9月以來首度亮出黃紅燈。

    #台中捷運藍線經費暴增327億
    台中捷運藍線綜合規劃已於昨天由台中市政府送交通部,但2018年當時中央核定的可行性研究981.49億,市府綜合規劃定案經費是1309億,暴增327億,不但與當年中央要求不符,而中市府把地方政府該負擔的土地徵收費加入要求中央增加補助,也讓了解內情的人表示」難道台中市政府根本不想做捷運」?

    #藻礁會談喊卡政院表尊重
    珍愛藻礁公投第2階段連署破50萬份,環團原訂8日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對話,但臨時以無暇出席為由喊卡。對此,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7日表示予以尊重,政府會持續透過各種方式溝通,讓更多民眾在做出抉擇前有充分資訊。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說,連署書18日送件中選會後,再和政府對談也不遲。

    -

    近日疫情連六週趨緩後,歐洲疫情又再度升溫,對於疫情仍不能太過樂觀。尤其疫情對於全球經濟的衝擊仍未復甦,美國上周公布的就業數據,私營部門新增就業僅增加11萬多,遠遜於預期的20萬。而拜登政府推出的1.9兆美元的紓困案上週末已於參議院通過,預計本週九日可望於眾議院通過。此項紓困案主要用於提供美國人每周三百美元失業救濟直到九月六日,此外,聯邦政府將提供各州和地方政府三千五百億美元,用在疫苗分發經費、擴大兒童稅收抵免及其他援助。

    佩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日前發布的研究調查指出,該調查顯示英、法、德有超過70%的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面看法,負面看法主要來自於對於中國的人權問題與經濟市場的操控等等,這樣的不滿與焦慮也讓歐洲三大國陸續採取行動。上週,英法德三國陸續派出戰艦航行至印太海域。雖然數量上較少,但歐洲三國的行動也投射了歐洲加入印太海域的意願,也間接影響了台海的局勢。當然,目前歐洲各國對於中國的態度仍有點曖昧不明,但長遠來說,歐洲可能會對中國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

    全球疫情控制雖然仍不穩定,各國都在用不同措施意圖刺激經濟復甦。然而,台灣的出口卻逆勢成長,去年疫情期間,每月出口連續成長,今年1月製造業景氣燈號亮黃紅燈逾10年首見。尤其是台中首屈一指的手工具機產業,從中美貿易戰後一路衰退,但自去年八月開始出現連續年增率的成長,資通訊產業更是不受疫情影響連月增長,可見台灣相關產業於全球相當具有競爭力,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產業更是處於主導地位。

    台中捷運綠線遲遲未通車,捷運藍線又傳出預估經費暴增300多億。台中捷運藍線是串連海線到市區重要的軌道運輸,對於大台中發展的區域平衡尤為重要,但這一變數可能拖慢捷運建設的進程,盧市府不斷變更藍線路線後又想要把增加的經費推給中央,這讓人質疑是不是猶如山手線翻版,盧市府又想甩鍋給中央?盧秀燕敢於如此算計,就是想最大化的把壓力拋給中央,但盧秀燕同樣的手法一用再用,理性的台中市民終將看破手腳盧秀燕手腳。

    #MarchW2 #Eventsoftheweek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