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中體育班好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中體育班好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中體育班好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中體育班好嗎產品中有5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妹妹陪我上學6年,沒有畢業典禮的儀式感,讓我沒有分離的感覺。昨天參加了新學校跟老師面談和討論交通車的接送,才真的感受到她要離開我身邊了。 哥哥要去彰化讀書我沒有太多感傷,妹妹只是搭交通車到國中去,我怎麼這麼捨不得? 這6年她每天早上總會陪著我進教室,在我旁邊吃早餐、聊聊天、跟大哥哥姐姐們打招呼後...

國中體育班好嗎 在 林苡棠Sylvi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0:53:02

- 🏸我的羽球生涯 先幫大家科普一下 台灣其實對於羽球訓練體制是很有系統性且熱衷的! 以下可能因為我老了加上台灣男雙拿金牌 特別感觸而發 - 我好像就是在這樣的體制下開始我的羽球短暫生涯 嗎?😂 我們國小在縣市排名就是以羽球聞名了 在國小三年級就這樣被選進去羽球校隊 在你什麼都不會前 徵選的內容...

國中體育班好嗎 在 歐陽靖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6-21 08:50:59

新醬前幾天滿10個月,再過兩個月就可以脫離『寶寶』這種生物、蛻變成『兒童』了!👶🏻  話說這小子上個月就已經自己戒了奶瓶🍼、斷了奶、長了6顆牙🦷…蓄電力更是強化到可以連續玩8個小時(也就是說他白天只要午睡一次!很恐怖!)…實在是一個迫不及待長大的寶寶~會不會上幼稚園時就跟媽媽說他要去環島?😅 ...

國中體育班好嗎 在 高雄健身教練|劉傑化 J a x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6-15 04:20:14

[ ✔️懷念的戶外運動及陽光,各位防疫在家還好嗎? ] ⠀⠀⠀⠀⠀ 學生時期,右昌國中體育班、高雄中學體育班、台南大學體育系,10年田徑生涯都沒人幫我記錄影片,沒想到退役多年後,無意間走到操場上擺上欄架,竟然被 @solosu57 神來一攝,還攝的非常棒! ⠀⠀⠀⠀⠀ 看到這樣的陽光還有戶外運動,真...

  • 國中體育班好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1 07:00:03
    有 17,500 人按讚

    妹妹陪我上學6年,沒有畢業典禮的儀式感,讓我沒有分離的感覺。昨天參加了新學校跟老師面談和討論交通車的接送,才真的感受到她要離開我身邊了。

    哥哥要去彰化讀書我沒有太多感傷,妹妹只是搭交通車到國中去,我怎麼這麼捨不得?

    這6年她每天早上總會陪著我進教室,在我旁邊吃早餐、聊聊天、跟大哥哥姐姐們打招呼後,才願意上樓去。

    有一天她不太想上樓,在我旁邊找事做,突然跟我借了計算機按了按,她說:「媽咪!好奇怪4+4=0」,我說:「一定是妳按錯了!」我要她放下計算機想一下:「4+4=多少呢?」她想了一下,大聲地回答說,「應該是6吧!!」我們全班哄堂大笑,妹妹也笑了起來,彷彿那是一句天大的笑話。

    我知道他們沒有惡意。

    我舉起雙手各比了4,要妹妹數數,這樣是多少呢?她一根一根的數著,終於說了8,我說:「你好棒!!答對了!!」她才心滿意足的上樓去了。

    第一節上課,我問班上的孩子,剛剛妹妹數數的事他們有什麼感覺?「你們想想看,五年級的時候你會什麼?有辦法想像在五年級的時候,連4+4都不會算呢?」

    「我們的大腦裡面有很多東西,其中主要掌管學習的叫做灰質,每一塊灰質管不同的領域,有的管語言、有的管數字、有的管文字、有的管...妹妹生下來應該就是少了文字和數字的那兩個部分,就像斷了手的人無法用手拿東西一樣,她少了那兩塊灰質,就是沒辦法認字寫字、算數,透過其他的灰質可能慢慢的可以了解一些,但是一輩子學不好。!」

    「對她來說,是一輩子的辛苦,昨天她的功課,我們一起做了1個多小時,課本看不懂、作業看不懂,我陪她寫著3位數*3位數的數學作業,她只能看著九九乘法表把數字填進題目裡,連4+4都不會,2*3都不會,作業她有辦法寫嗎?她每天要花很多時間寫著看不懂的功課,你們可以想像她有多挫敗?要多少努力才能完成作業嗎?!」

    「你們的頭腦都很棒,看到數字就能開始計算,看到文字就能唸出來,是不是比妹妹幸運很多?妹妹這麼不聰明還這麼努力,你們有很棒的頭腦,看到很難的題目,不要放棄,先試試看,想辦法解決。」

    「你們在思考著國中要讀數理資優班、英文資優班、美術班還是體育班的時候,我只能幫妹妹在資源班和特教班中挑選,其實老師好羨慕你們哪~」

    下次她算錯的時候、有同學寫錯的時候,不要只是笑她們錯,教教她們怎麼算好嗎?

  • 國中體育班好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9 07:02:14
    有 18,790 人按讚

    昨天有好多媽媽私訊問我要怎樣跟高中生相處,能讓一個拒學休學的孩子考上大學?

    其實我真的沒有什麼好方法,只是一個想和孩子和平共處的媽媽。

    我自己的脾氣我很清楚,吃軟不吃硬,像是之前的校長強硬的規定我不能去演講、不願意給我公假....我就會因為他的態度跟他槓上,不讓我去,就非要請事假把行程排滿。他說我出書違法,我查了法規發現根本騙人,在他4年任內出了3本書,出好出滿...雖然不是為了他做這一切,但是跟他不合理的要求相左,我想到就開心。

    我自己脾氣個性強硬,又如何要求生出來的孩子溫順?

    兒子的個性剛好承襲了我最韌(任)性的那個部分,對他越是強硬,他就越叛逆。所以在跟他相處的時候,尤其是他發脾氣鬧彆扭,我絕對不會跟他硬碰硬。都讀高中了,在做任何決定前跟他溝通,詢問他的意見,讓他願意承擔結果。在他遇到困難時,我一定陪他一起解決。

    高一體育班時遇到每天辱罵學生的老師,給兒子取了難聽的綽號讓大家嘲笑。我沒有要他忍,直接去學校跟老師溝通,很清楚明白的告訴老師:「你可以教育他,但是不能羞辱他!」

    他決定休學的時候,我不是告訴他不可以,而是把可能發生的狀況跟他分析,留下來要解決什麼問題?休學後要去哪裡?高中不能像國中國小一樣轉學,想去哪裡就去哪裡,轉學考?如果轉入普通高中,他跟得上嗎?有興趣嗎?如果轉入高職,就得重讀一年...讓他自己選擇,最後他考慮再三,決定讀高職,從高一讀起。因為是自己選的,他這三年沒有對重讀一年抱怨過。

    這個高職管理嚴格,每天早上六點多進到教室就得交手機,上課到晚上九點才能拿回手機,已經一整天在學校讀書考試,回到家9:30我讓他自己決定要玩到幾點,隔天早上5:30才起得來、上課不會打瞌睡。因為這樣,他在學校中午會在吃完飯後午睡片刻。

    第一次回家後立刻興沖沖的告訴我:「你看,我考進前十名了!!」我趁那個時間點鼓勵他:「好棒呀!!我想給你獎學金,你覺得要怎麼規定呢?」他說老師說前十名就能考上公立大學,他覺得一定要維持前十名,所以我們約定好前十名有500元,前五名有1000元。有朋友覺得這樣的金額很高,但是對於什麼都有的高中生來說,給50?100?對他來說一點誘因也沒有。

    周末要上課是很大的衝突點,他為了周末要去上課跟老師鬧很久、不願意去,讓老師很為難,也影響其他同學,我們勸說無效,幾個禮拜大家都僵持著,好說歹說就是不去。我告訴他:「就當作星期六去打工,工作就是坐在教室裡好好上課、考試,一天給500元的工讀費....」哈!!這是一個很爛的方法,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但是可以讓他星期六開心出門心甘情願去上學,不會鬧得家裡學校因為他一個人烏煙瘴氣,就是好方法。

    早上5點多就要出門去上學,我一定4點多就起床幫他們準備熱騰騰的早餐,還帶一瓶冰涼的蜂蜜水,晚上9:30放學時去交通車下車的地方接他們回家,不是寵孩子,而是在我們珍惜每天能夠短暫相處的時間,讓他們知道父母關心和疼愛。

    有一次工程師氣他玩手機過了頭,要沒收他的手機,當然起衝突動手了,我立刻把他們隔開,晚上等工程師氣消了,我跟他說:「幹嘛跟青春小屁孩一般見識?這個年紀的孩子朋友不多、休閒的時間也不多,所有重心都在手機上,你把他的手機收走,不是要他的命嗎?我們是父母打不下去,他為了捍衛手機會豁出去,你平常這麼照顧、這麼疼孩子,這一拳下去,要多久才能修復父子之間的感情?」從此以後,他們再也沒有動手。

    跟大孩子相處千萬不能動手,只要動手的模式養成,孩子長大後他們反擊的力道是我們無法承受的。也不要讓家裡的男人起衝突,我夾在他們中間好可憐呀!!想辦法讓他們和平共處,是最佳的生存方式。

    兒子在生氣時會口不擇言,我都當作沒聽到,不會在當下跟他起衝突,有的時候孩子心裡累積了很多的不滿和情緒,也只能在家裡發洩了,等他平靜下來,趁著載他出門,他心情好的時候跟他談:「長大了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在生氣當下做的事、失控說的話,你覺得後果承擔得起嗎?....」

    我跟他們說話從來不用批判或是羞辱的方式,當孩子常常接收這樣的批判時,他回饋的一定也會用相同強度的殺傷力,久了就會變成母子之間一開口就互相傷害。

    昨天出門去辦事來不及準備午餐,要兒子自己去吃飯,他替我也準備了一份,在樓下等到我回家才上樓。能夠讓孩子把我放在心上,而不是看到我就怒目相視,我想我跟他相處的模式是對的。

    之前有網友說以前的人教育程度不高,都能把孩子養大,現在為什麼要看那麼多的教養書、找那麼多的方法?用任何方法都能養活孩子,我們想盡辦法想要的是了解孩子、跟孩子保持親近的關係,希望孩子在遇到錯誤和困難時,能有商有量,用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每個孩子個性、脾氣、家庭背景和求學的經歷都不一樣,需要的獎勵和相處的方式也都不一樣,沒有任何一套方法可以用在所有孩子身上,但是我覺得跟大孩子相處,唯一的重點就是平時的愛一定要足夠,當孩子徬徨和憤怒時,才不會連家都不要了。

    他考上彰師大我非常開心,其中一個是他終於離家了,在家裡受我太周到的照顧,離家去學習處理自己的生活細節真好!!覺得自己終於出運了!!!轉頭一看,還有個升高三的弟弟....

    在婚姻、親子關係上,我都不是專家,只是希望生活能過得平靜開心的普通人如此而已。

  • 國中體育班好嗎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9 23:59:09
    有 5,571 人按讚

    我對於 #林昀儒 父母每月自費13萬請中國教練這件事沒什麼意見。

    中國是桌球強國,台灣的父母在經濟能力允許之下,幫小孩請外籍教練(對,中國教練算外籍教練,小粉紅不要叫),這件事沒什麼好講的,特別是林昀儒已經是從小決定往職業選手之路邁進,他的父母當然會想好好花錢栽培。

    但值得大家討論的,或說作為一個父母,我比較想跟大家討論的,是如何面臨小孩在學業與運動之間的抉擇,而作為父母,又該投注多少資源讓小孩一圓運動夢。

    這問題在台灣不難理解,因為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之下,有運動天份的小孩,隨著一路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在「升學vs運動」的二分法選擇之間,壓力會越來越大。

    小學時,學業壓力不大,看著小孩喜歡跑跑跳跳,讓他們去校隊玩玩,也玩出一些成績,父母都覺得開心。但升上國中,還要繼續花這麼多時間在運動上嗎?許多家長難免會開始猶豫。

    道理很簡單。父母的擔憂是:搞體育,未來有沒有出路?畢竟,不是每個小孩未來都可以當國手,都可以成為職業選手。講白了,就算當到國手,在巔峰期過去之後,也的確面臨到就業跟生計的壓力。

    「因為除了打球,我什麼都不會」。這句話,相信許多人並不陌生。當然,還是有少數的運動員有培養運動以外的專長。

    台灣的體制,在小孩決定往運動方向邁進之後,對課業的要求通常越來約鬆。在早期,許多體育校隊甚至上課時數不足,學校及教練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遇到週間有比賽時以比賽為重,比賽結束後也不會補課。

    對選手來說,看著學長學姊也是這樣過來,也不自覺走上相同的道路。這是過去常見的弊病。

    教育部體育署在今年修法,讓國中小體育班學生每日練習的時間從「至多以三小時為原則」改為「至多以三小時為限」,這是正確的做法。我也相信,現在的學校及家長,也越來越重視選手在運動以外的學習。

    但歸根究底,對於家長來說,還是得面臨這樣的抉擇:讓小孩投入運動,是幫小孩?還是害了小孩?

    林昀儒顯然是一個特殊的例子。

    根據媒體報導,他的父親是體育學博士,母親是國中校長,林昀儒的國中跟高中都是在家自學,因為他的父母很小就發現林昀儒的桌球天份,並且立志栽培。

    撇開一個月13萬元教練費用的經濟層面考量,單純就父母角度思考,應該沒有很多父母會在小孩十二歲時,便決定讓小孩全心往職業之路邁進。

    風險很大,不是嗎?林昀儒當然從小在桌球展露頭角,拿了一些獎項,但這樣的小孩很多啊!又有誰能知道他能在19歲時就登上奧運舞台?他父母也不曉得。

    林昀儒的父母顯然很早就做了決定,甚至是一種賭注。他們賭對了。

    講到這,請讓我岔開話題談一下 #郭婞淳。

    我不是要講她奪金牌有多厲害,因為這個大家都知道。

    我要講的是,她在奪金牌之後,陸續在臉書上感謝她的贊助單位,包括台灣大哥大、TOYOTA、Under Armour及富邦金控。

    當然,她奪金之後的社群媒體發文也許是當時的贊助條件之一,但好的選手,是需要企業投資的。我希望郭婞淳的成功,可以讓更多企業更踴躍贊助選手,而且從學生時期開始。

    當然,我也看到郭董十年贊助 #莊智淵 六千萬元的新聞。撇開政治立場不看,這都是值得鼓勵的行為。

    企業贊助選手,也許也可以幫企業本身節稅,但重點是,這會讓更多選手無後顧之憂,願意投身運動產業。

    在美國,優秀的運動選手在大學時期甚至高中時期,便開始接受企業贊助。這是美國運動產業發達的眾多原因之一。運動必須是一個產業,有明星運動員帶動商機,吸引更多資本投入,整體運動才會蓬勃發展。

    (經網友提醒,我這句不夠準確。應該說是,美國如NIKE等運動品牌會贊助運動名校,至於選手本身能不能接受贊助,到2019年才放寬規定。以上說明。)

    更多的企業投入,更完整的運動產業鍊建立,「體育vs運動」的差異,選手在學生時期如何兼顧課業及競技場上的表現,大學體育獎學金的多寡等等,上述每一題都可以有許多討論。

    讓台灣的運動選手,能夠從小認知到「升學vs運動」並不是二選一的命題,而是一個他們未來即便從選手身份退下,仍然可以在這個運動產業鍊下發揮專長並有穩定收入,才能鼓勵更多有運動天份的小孩及他們的父母,願意讓小孩一圓運動夢,即便只是嘗試幾年也好。

    也許這才是我們討論林昀儒現象的另一個思考角度。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