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1|關於會考❶
💬|前情提要(?
📎我就讀的是離家最近的普普通通的公立高中的國中部,升學情況非常普,高中部的風氣也不怎麼樣(這段發言講得真保守哈哈哈哈);讀書氛圍因班而異,有的班很認真,我們班就⋯但後來漸漸比較多人努力唸書,這樣一個拉攏一個是很有效的(當然睡一天的也不少)
📎沒留晚自...
20210611|關於會考❶
💬|前情提要(?
📎我就讀的是離家最近的普普通通的公立高中的國中部,升學情況非常普,高中部的風氣也不怎麼樣(這段發言講得真保守哈哈哈哈);讀書氛圍因班而異,有的班很認真,我們班就⋯但後來漸漸比較多人努力唸書,這樣一個拉攏一個是很有效的(當然睡一天的也不少)
📎沒留晚自習;沒補全科班;不喜歡去咖啡廳圖書館,都在家唸;清明連假結束開始很不嚴格的閉關(刪IG、FB很早就沒在用就刪了;微博、抖音、小紅書、B站成為糧食,追星之外也關注不少學習博主,很激勵人心)(我朋友暑假開始除了LINE一無所有,連yt都用網頁版)
📎我是很容易焦慮的人,也比較容易給自己壓力,我不會說太過緊繃的話,所以有些向你們推薦的態度不太適合某些個性。
每個人盡力而為、問心無愧便足矣,最後的結果就是最好的安排。💗🥰
🪄|心態調整
📎把想考的學校寫得大大的,貼在書桌附近,天天看到就默念幾次,對自己說我考得上!相信吸引力法則!相信自己可以真的會越來越好!🥰
📎把愛豆的語錄、鼓勵、讀書的照片貼在桌前!如果跟我一樣粉到考試男團,那動力直線上升🆙🤣
📎任何考試考差告訴自己這不是會考,沒關係的,哪一次都可以考差,你只要一次考好——會考那次。
🎞|八下開學
📎當時開學老師有先跟我們預告109會考完會緊接著辦一次1~3冊模模考,目的是要裸考「檢測自己的下限」,之後的模考不能比此次分數低。但我有利用空閒時間複習一點(主要是歷史、生物)
(話說那次英文就成了我所有模考中唯一一次A++⋯正式ㄉ模考從來沒有過ㄌ🥲)
🎞|倒數365~八下結束
📎翻了一下舊聯本,我們是從6/4開始安排複習考,一開始沒有很緊促。如果這段期間老師沒有出複講作業的話,可以先照著複習考進度寫完或至少看一下,這樣對複習考也比較有利,暑假安排作業時也減輕一點負擔。但主要還是以進度為重!顧好八下!
🎞|暑假~一模
📎按部就班跟著老師進度準沒錯!可以超前但不要落下!好好寫複講作業,不然之後老師說要檢查再胡亂抄答案猜答案就浪費了,除非你真的會回頭重做練習。
今天前得知一些學校取消暑輔,那一天各科都安排一些、一個月一冊,大概就沒問題。當時我們效率最好的是生物課,一節45分鐘複習一章,最後還能寫練習卷。
📎當時暑輔是半天,回家吃飯睡個午覺(有的班會留校自習)醒來後先想好要讀什麼。我媽給我的建議是「先複習,再寫作業」,大概晚餐後才寫作業,寫完有時間再繼續複習,我覺得效率很好!放學後的讀書時間大約5~7小時
📎建議做筆記!當然還是看個人讀書習慣啦
一模還好,但之後範圍遞增,捧著大本複講看也不方便。寫過能幫助印象也減輕以後負擔,但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別放錯重心了!
📎如果補習班有辦模模考的話建議去參加,試試水溫,有題目寫是好事!(當時我翻開題本手還在抖🤣)
📎3688、3800+之類的題本可以先買,前面有一二冊的題目和題本,每次模考前可以先練習。(然後你會覺得它很佔位置哈哈哈哈,因為在第六冊結束前它們的戲份真的很少⋯)
📎我沒有超前(只有生物,老師暑輔就複習完一二冊)(我們一模自然考一三冊)有學長姐說建議先讀到三四冊,之後開學比較輕鬆,但我覺得還行,自己斟酌~
📎我大約在每次模考前一兩週會開始寫錯題,我覺得這安排還不錯,在考前複習自己易忘的重點。
📝一模|如果是認真看待的人(這個時候還很多人對會考沒有感覺)你一!定!會對模考感到害怕,前一天緊張得要命,考試當下我也心跳很快、手汗狂冒,但記得這只是模考,得失心不要太重!
如果跟我一樣沒自信的話,一模考好會給你很大的定心丸,就不會一直想自己到底有沒有足夠的能力上那間閃閃發光的學校。考不好也沒關係,還有時間!
🎞|一模~二模
📎這個時候應該會有個疑問:如何在進度和複習間取平衡?我是在段考前一週多才全心讀段考(那週沒有安排複習考)平常就是該做的不要落、落了要補、有空可以先往後、記得享受生活(?
五六冊沒什麼時間複習,上課要好好上、段考要好好準備,複講也能直接當參考書寫(尤其第六冊)不然之後也沒多少時間。
咳我只能說我真的不太會安排複習進度,幾乎都是照著學校走⋯(感恩數老完美的複習考進度表🤧)
🎞|寒假~三模
📎這段時間會遇到倒數百日,一語驚醒夢中人,會越來越多人開始唸書,黑馬就在身邊。不用太緊張,百日就是個過程。一切就是按部就班,著重於第五冊複習,內容比較多也很重要的!如果有補習班先修也盡量弄懂,別等到九下,我當時就拼命搞懂電學和電化學⋯🥲
🎞|三模~四模
📎預習第六冊、整理舊筆記,九下不建議再花太多時間在寫筆記上,第一浪費時間;第二寫太多到考場真的沒空看。
如果沒有筆記可以安排考前30天附的那種本本,或坊間的重點整理本,方便攜帶!
(我沒買考前30天但我們班蠻多人寫的,感覺他們使用得挺滿意)
📎好好讀段考!我大概從清明連假開始寫歷屆,但我自認安排得不好,拖到全教完才認真寫。
💬我九下很少寫複講,有全部寫完的只有國文、公民、理化,老師出我才寫⋯
📎倒數三十天注意作息!我平常是12點睡、6:30起,調整到10:30~11:00去睡、6:20起,提早的十分鐘用來練弱科。
📎題本、歷屆可以開始交錯寫,但最後(四模後)時間來不及要取捨的話以歷屆優先!
(未完待續!
國中生物第一冊重點整理 在 閃亮亮歷史天后 葉施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經過三天國英數的洗禮,
衝刺重點進入自然和社會科了,
綜合考科最容易準備失焦!
自然細分有生物+理化+地科,
社會細分有歷史+地理+公民,
複習冊別及範圍多又繁雜,
也是大家最容易顧此失彼的,
所以趕快把單元主題掌握清楚,
利用最後的衝刺階段,
把重點單元及觀念個個擊破!!
自然科會考30天衝刺重點
以下是今年全國會考自然科的重點~
在最後給學生的建議
一、想辦法控制錯題數
自然科根據去年會考的結果,
錯題數在8或9題以內都還有機會落在A的等級。
雖然北北基區是以七分做每科的記分,
但是其他考區還是有先比序ABC等級的,
所以落點在B的同學要想辦法讓生物全對,
地科能控制在1題左右,
那理化就有較大的錯題
容忍度(理化題數約27題強),
可以在會考自然科上攻到A。
尤其理化較弱的同學更可循此方式在最後的時間,
來決定各科在準備時間上的比重強弱。
二、考古題的練習
會考的出題和過往基測為同一來源,
所以考古題的練習絕對有用。
尤其是理化較弱的同學,
在最後的時間中,不知如何下手,
建議把93年以後該單元的基測考古題弄懂即可。
(如果手邊有帶考古題)
至於會考比基測較難的這個命題趨勢,
同學可以注意98年以後的題目,
原則上不會更難,
只是極簡單的基本題會削弱。
三、不要再練習艱澀或大量的計算了,
寧可花時間把觀念和定義弄清楚。
會考真正歸屬為計算的題目不會超過10題,
其中一半又屬於基本觀念運算,
所以要避免耗費時間在困難計算的練習。
四、重點提示
生物重點 約考13~14題左右
1 細胞生理的基本概念,像是滲透作用和酵素的觀念很多同學會忽略
2 光合作用、消化作用、輸導組織、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屬於第一冊自然六大重點,通常考五題
3 植物的感應、顯微鏡和恆定性合起來大概會考兩題,恆定性當中比較重要的是呼吸恆定和廢物恆定
4 生殖必考,包含動物的授精方式,花的觀察和蛋的觀察要注意
5 遺傳大概合併演化會出到兩題左右,演化通常和地科的地層沈積共同出題
6 生物的分類也是必考的重點。注意分類的依據,而動物界則以節肢動物和脊索動物最重要;植物要注意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比較。
7 環境和生態主要以圖表解釋能力出題,也是每年必考
理化重點 約考27題左右
【必考】
1 物理:力(浮力與摩擦力)、壓力、基本電學與效應、直線運動與牛頓運動定律
2 化學:原子模型、原子量(分子量)與莫耳數、電解質和有機化合物。
電解質除了內容重點以外,一定要弄清楚pH值和﹝H+﹞(莫耳濃度)的換算。
上面重點的出題數常常都不只一題,要特別注意。
【重要】
1 物理:溫度與熱、聲音與光、電磁學
2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氧化還原、電解和電鍍
◎各單元的實驗一定要再複習過,實驗是考試出題的大重點,重要的實驗包括:
滴定、皂化、竹筷乾餾、打點計時器、滑車實驗……會較需要注意。
◎考前同學不要再鑽研艱深的計算,應該確認自己瞭解觀念與定義。
因為有許多計算其實會考都不會考的很難。
地科重點 約考12~13題左右
【必考】
1 務必了解台灣位於的聚合性板塊交界,相關的岩石類別也要整理。
張裂性界線與聚合性界限的差異及所會出現的地質現象要分清楚。
2 地球自轉和地球公轉所形成的天體自然現象。
包括月相盈虧、潮汐現象、日月食和天體(太陽)東昇西落的原理。
3 高低氣壓的定義、氣團與鋒面、季風與颱風。
4 全球暖化和臭氧層破洞的比較很多同學都會混淆,但是考過好多次要注意。
【重要】
1 太陽系的組成
2 地震(震央與震源、規模與強度)的名詞解釋之差異
3 天氣圖的判斷(地面天氣圖與衛星雲圖)
◎相關的圖形一定要理解,重點內容不要死背,地科一定考圖形,要會看圖。
解題時注意事項
一、標記關鍵字
把重要的關鍵字抓出來,讓自己能夠很清楚的知道題目給的限定條件。
例如1.
某物體質量5公斤,受一水平施力10牛頓,於光滑平面上移動……
【光滑】表示沒有摩擦力的介入
例如2.
同質量且初溫相同的甲、乙、丙三物體,於相同穩定熱源上加熱……
【相同穩定熱源】表示單位時間內供給熱量相同
例如3.
某物體沿斜面等速度運動下滑……
【等速度】根據牛頓運動定律,表示合力為0。
所以延伸出來的概念:有摩擦力或是合力作功為0
例如4.
圖中所示甲、乙兩地分別為一年中太陽正午直射地表的最北界與最南界……
【最北界】代表夏至當日直射北回歸線
【最南界】代表冬至當日直射南回歸線
二、看清楚題目問什麼
1.注意題目的最後一句話,並劃線下來,確認題目的考點問題為何。
因為常常題幹的敘述和問題要問的點是在國中課程的不同章節,容易混淆。
例如:
某物體質量5公斤,受一水平施力10牛頓,
於不均勻質地水平面上由靜止啟動,
並於5秒後達等速度運動,
求第5秒物體所受磨擦力大小為?
題幹敘述好像是屬於運動學的題目,
但是從最後一句話可知題意要求摩擦力;
並從關鍵字【等速度】解出摩擦力大小為10牛頓
2.注意單位的標示,以確定適用的定義及公式。
三、時間分配得當
不要被過程中某一題的解題不順而影響!!!
1.避免因為一題的執著而耗費太多時間,導致題目寫不完。
2.不要因為一題不確定答案就緊張,這會影響原本正常的解題思緒。
3.告訴自己:我不會,別人也不一定會!我不要緊張,讓別人去緊張。
但是如果有跳題作答,記得一定要在題目卷上,做清楚且明顯的記號,避免畫錯答案卡。
有時候先跳過難題,後面題目穩穩的寫完後,再回過頭來看,會有不一樣的思路。這樣也
避免了時間分配不當,導致題目寫不完。
四、計算時,記得將公式列出來,避免寫了一堆數字,回頭看卻不知代表什麼意義。
五、不確定的題目不要直接亂猜,可以從答案倒推;或著先刪去不可能的選項,以提高答題正確率。
國中生物第一冊重點整理 在 尹俐 Juli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經過三天國英數的洗禮,
衝刺重點進入自然和社會科了,
綜合考科最容易準備失焦!
自然細分有生物+理化+地科,
社會細分有歷史+地理+公民,
複習冊別及範圍多又繁雜,
也是大家最容易顧此失彼的,
所以趕快把單元主題掌握清楚,
利用最後的衝刺階段,
把重點單元及觀念個個擊破!!
自然科會考30天衝刺重點
以下是今年全國會考自然科的重點~
在最後給學生的建議
一、想辦法控制錯題數
自然科根據去年會考的結果,
錯題數在8或9題以內都還有機會落在A的等級。
雖然北北基區是以七分做每科的記分,
但是其他考區還是有先比序ABC等級的,
所以落點在B的同學要想辦法讓生物全對,
地科能控制在1題左右,
那理化就有較大的錯題
容忍度(理化題數約27題強),
可以在會考自然科上攻到A。
尤其理化較弱的同學更可循此方式在最後的時間,
來決定各科在準備時間上的比重強弱。
二、考古題的練習
會考的出題和過往基測為同一來源,
所以考古題的練習絕對有用。
尤其是理化較弱的同學,
在最後的時間中,不知如何下手,
建議把93年以後該單元的基測考古題弄懂即可。
(如果手邊有帶考古題)
至於會考比基測較難的這個命題趨勢,
同學可以注意98年以後的題目,
原則上不會更難,
只是極簡單的基本題會削弱。
三、不要再練習艱澀或大量的計算了,
寧可花時間把觀念和定義弄清楚。
會考真正歸屬為計算的題目不會超過10題,
其中一半又屬於基本觀念運算,
所以要避免耗費時間在困難計算的練習。
四、重點提示
生物重點 約考13~14題左右
1 細胞生理的基本概念,像是滲透作用和酵素的觀念很多同學會忽略
2 光合作用、消化作用、輸導組織、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屬於第一冊自然六大重點,通常考五題
3 植物的感應、顯微鏡和恆定性合起來大概會考兩題,恆定性當中比較重要的是呼吸恆定和廢物恆定
4 生殖必考,包含動物的授精方式,花的觀察和蛋的觀察要注意
5 遺傳大概合併演化會出到兩題左右,演化通常和地科的地層沈積共同出題
6 生物的分類也是必考的重點。注意分類的依據,而動物界則以節肢動物和脊索動物最重要;植物要注意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比較。
7 環境和生態主要以圖表解釋能力出題,也是每年必考
理化重點 約考27題左右
【必考】
1 物理:力(浮力與摩擦力)、壓力、基本電學與效應、直線運動與牛頓運動定律
2 化學:原子模型、原子量(分子量)與莫耳數、電解質和有機化合物。
電解質除了內容重點以外,一定要弄清楚pH值和﹝H+﹞(莫耳濃度)的換算。
上面重點的出題數常常都不只一題,要特別注意。
【重要】
1 物理:溫度與熱、聲音與光、電磁學
2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氧化還原、電解和電鍍
◎各單元的實驗一定要再複習過,實驗是考試出題的大重點,重要的實驗包括:
滴定、皂化、竹筷乾餾、打點計時器、滑車實驗……會較需要注意。
◎考前同學不要再鑽研艱深的計算,應該確認自己瞭解觀念與定義。
因為有許多計算其實會考都不會考的很難。
地科重點 約考12~13題左右
【必考】
1 務必了解台灣位於的聚合性板塊交界,相關的岩石類別也要整理。
張裂性界線與聚合性界限的差異及所會出現的地質現象要分清楚。
2 地球自轉和地球公轉所形成的天體自然現象。
包括月相盈虧、潮汐現象、日月食和天體(太陽)東昇西落的原理。
3 高低氣壓的定義、氣團與鋒面、季風與颱風。
4 全球暖化和臭氧層破洞的比較很多同學都會混淆,但是考過好多次要注意。
【重要】
1 太陽系的組成
2 地震(震央與震源、規模與強度)的名詞解釋之差異
3 天氣圖的判斷(地面天氣圖與衛星雲圖)
◎相關的圖形一定要理解,重點內容不要死背,地科一定考圖形,要會看圖。
解題時注意事項
一、標記關鍵字
把重要的關鍵字抓出來,讓自己能夠很清楚的知道題目給的限定條件。
例如1.
某物體質量5公斤,受一水平施力10牛頓,於光滑平面上移動……
【光滑】表示沒有摩擦力的介入
例如2.
同質量且初溫相同的甲、乙、丙三物體,於相同穩定熱源上加熱……
【相同穩定熱源】表示單位時間內供給熱量相同
例如3.
某物體沿斜面等速度運動下滑……
【等速度】根據牛頓運動定律,表示合力為0。
所以延伸出來的概念:有摩擦力或是合力作功為0
例如4.
圖中所示甲、乙兩地分別為一年中太陽正午直射地表的最北界與最南界……
【最北界】代表夏至當日直射北回歸線
【最南界】代表冬至當日直射南回歸線
二、看清楚題目問什麼
1.注意題目的最後一句話,並劃線下來,確認題目的考點問題為何。
因為常常題幹的敘述和問題要問的點是在國中課程的不同章節,容易混淆。
例如:
某物體質量5公斤,受一水平施力10牛頓,
於不均勻質地水平面上由靜止啟動,
並於5秒後達等速度運動,
求第5秒物體所受磨擦力大小為?
題幹敘述好像是屬於運動學的題目,
但是從最後一句話可知題意要求摩擦力;
並從關鍵字【等速度】解出摩擦力大小為10牛頓
2.注意單位的標示,以確定適用的定義及公式。
三、時間分配得當
不要被過程中某一題的解題不順而影響!!!
1.避免因為一題的執著而耗費太多時間,導致題目寫不完。
2.不要因為一題不確定答案就緊張,這會影響原本正常的解題思緒。
3.告訴自己:我不會,別人也不一定會!我不要緊張,讓別人去緊張。
但是如果有跳題作答,記得一定要在題目卷上,做清楚且明顯的記號,避免畫錯答案卡。
有時候先跳過難題,後面題目穩穩的寫完後,再回過頭來看,會有不一樣的思路。這樣也
避免了時間分配不當,導致題目寫不完。
四、計算時,記得將公式列出來,避免寫了一堆數字,回頭看卻不知代表什麼意義。
五、不確定的題目不要直接亂猜,可以從答案倒推;或著先刪去不可能的選項,以提高答題正確率。
國中生物第一冊重點整理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然科老師怎麼都這麼帥😍
講的重點歷年也都大命中吔🎯🎯🎯
經過三天國英數的洗禮,
衝刺重點進入自然和社會科了,
綜合考科最容易準備失焦!
自然細分有生物+理化+地科,
社會細分有歷史+地理+公民,
複習冊別及範圍多又繁雜,
也是大家最容易顧此失彼的,
所以趕快把單元主題掌握清楚,
利用最後的衝刺階段,
把重點單元及觀念個個擊破!!
自然科會考30天衝刺重點
以下是今年全國會考自然科的重點~
在最後給學生的建議
一、想辦法控制錯題數
自然科根據去年會考的結果,
錯題數在8或9題以內都還有機會落在A的等級。
雖然北北基區是以七分做每科的記分,
但是其他考區還是有先比序ABC等級的,
所以落點在B的同學要想辦法讓生物全對,
地科能控制在1題左右,
那理化就有較大的錯題
容忍度(理化題數約27題強),
可以在會考自然科上攻到A。
尤其理化較弱的同學更可循此方式在最後的時間,
來決定各科在準備時間上的比重強弱。
二、考古題的練習
會考的出題和過往基測為同一來源,
所以考古題的練習絕對有用。
尤其是理化較弱的同學,
在最後的時間中,不知如何下手,
建議把93年以後該單元的基測考古題弄懂即可。
(如果手邊有帶考古題)
至於會考比基測較難的這個命題趨勢,
同學可以注意98年以後的題目,
原則上不會更難,
只是極簡單的基本題會削弱。
三、不要再練習艱澀或大量的計算了,
寧可花時間把觀念和定義弄清楚。
會考真正歸屬為計算的題目不會超過10題,
其中一半又屬於基本觀念運算,
所以要避免耗費時間在困難計算的練習。
四、重點提示
生物重點 約考13~14題左右
1 細胞生理的基本概念,像是滲透作用和酵素的觀念很多同學會忽略
2 光合作用、消化作用、輸導組織、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屬於第一冊自然六大重點,通常考五題
3 植物的感應、顯微鏡和恆定性合起來大概會考兩題,恆定性當中比較重要的是呼吸恆定和廢物恆定
4 生殖必考,包含動物的授精方式,花的觀察和蛋的觀察要注意
5 遺傳大概合併演化會出到兩題左右,演化通常和地科的地層沈積共同出題
6 生物的分類也是必考的重點。注意分類的依據,而動物界則以節肢動物和脊索動物最重要;植物要注意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比較。
7 環境和生態主要以圖表解釋能力出題,也是每年必考
理化重點 約考27題左右
【必考】
1 物理:力(浮力與摩擦力)、壓力、基本電學與效應、直線運動與牛頓運動定律
2 化學:原子模型、原子量(分子量)與莫耳數、電解質和有機化合物。
電解質除了內容重點以外,一定要弄清楚pH值和﹝H+﹞(莫耳濃度)的換算。
上面重點的出題數常常都不只一題,要特別注意。
【重要】
1 物理:溫度與熱、聲音與光、電磁學
2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氧化還原、電解和電鍍
◎各單元的實驗一定要再複習過,實驗是考試出題的大重點,重要的實驗包括:
滴定、皂化、竹筷乾餾、打點計時器、滑車實驗……會較需要注意。
◎考前同學不要再鑽研艱深的計算,應該確認自己瞭解觀念與定義。
因為有許多計算其實會考都不會考的很難。
地科重點 約考12~13題左右
【必考】
1 務必了解台灣位於的聚合性板塊交界,相關的岩石類別也要整理。
張裂性界線與聚合性界限的差異及所會出現的地質現象要分清楚。
2 地球自轉和地球公轉所形成的天體自然現象。
包括月相盈虧、潮汐現象、日月食和天體(太陽)東昇西落的原理。
3 高低氣壓的定義、氣團與鋒面、季風與颱風。
4 全球暖化和臭氧層破洞的比較很多同學都會混淆,但是考過好多次要注意。
【重要】
1 太陽系的組成
2 地震(震央與震源、規模與強度)的名詞解釋之差異
3 天氣圖的判斷(地面天氣圖與衛星雲圖)
◎相關的圖形一定要理解,重點內容不要死背,地科一定考圖形,要會看圖。
解題時注意事項
一、標記關鍵字
把重要的關鍵字抓出來,讓自己能夠很清楚的知道題目給的限定條件。
例如1.
某物體質量5公斤,受一水平施力10牛頓,於光滑平面上移動……
【光滑】表示沒有摩擦力的介入
例如2.
同質量且初溫相同的甲、乙、丙三物體,於相同穩定熱源上加熱……
【相同穩定熱源】表示單位時間內供給熱量相同
例如3.
某物體沿斜面等速度運動下滑……
【等速度】根據牛頓運動定律,表示合力為0。
所以延伸出來的概念:有摩擦力或是合力作功為0
例如4.
圖中所示甲、乙兩地分別為一年中太陽正午直射地表的最北界與最南界……
【最北界】代表夏至當日直射北回歸線
【最南界】代表冬至當日直射南回歸線
二、看清楚題目問什麼
1.注意題目的最後一句話,並劃線下來,確認題目的考點問題為何。
因為常常題幹的敘述和問題要問的點是在國中課程的不同章節,容易混淆。
例如:
某物體質量5公斤,受一水平施力10牛頓,
於不均勻質地水平面上由靜止啟動,
並於5秒後達等速度運動,
求第5秒物體所受磨擦力大小為?
題幹敘述好像是屬於運動學的題目,
但是從最後一句話可知題意要求摩擦力;
並從關鍵字【等速度】解出摩擦力大小為10牛頓
2.注意單位的標示,以確定適用的定義及公式。
三、時間分配得當
不要被過程中某一題的解題不順而影響!!!
1.避免因為一題的執著而耗費太多時間,導致題目寫不完。
2.不要因為一題不確定答案就緊張,這會影響原本正常的解題思緒。
3.告訴自己:我不會,別人也不一定會!我不要緊張,讓別人去緊張。
但是如果有跳題作答,記得一定要在題目卷上,做清楚且明顯的記號,避免畫錯答案卡。
有時候先跳過難題,後面題目穩穩的寫完後,再回過頭來看,會有不一樣的思路。這樣也
避免了時間分配不當,導致題目寫不完。
四、計算時,記得將公式列出來,避免寫了一堆數字,回頭看卻不知代表什麼意義。
五、不確定的題目不要直接亂猜,可以從答案倒推;或著先刪去不可能的選項,以提高答題正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