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中生態度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中生態度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中生態度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中生態度差產品中有5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678的網紅Winnie老師的科學馬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分享一下,最近各年級孩子們能做的事情~ 👏最近升高一的孩子,無聊到爆炸了嗎? 好好把高一的書買來看一看,看懂沒看懂都好,多少看一點,高中難度是國中的5倍難。 尤其是以後要讀自然組的~ 好好把數學&英文拿出來讀~~太閒的話,基礎物化,也拿來看看。 國中理化基礎好的話,你應該可以看懂40~50%。 ...

國中生態度差 在 一條爽狗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6:43:56

⁡ / DOG MOM的碎碎念/ 和育嬰友人意外聊起媽媽經 想來聊聊身為狗媽媽的心機小故事 - 朋友在同婚法通過後,和女友結婚,生了一個女兒 兩母一女組成了特別的家:媽媽、媽咪和女兒 那天聊起她的一歲女兒開始懂得表達喜好,對雙親的態度有明顯的差距,特別喜歡媽咪陪,卻不給媽媽抱,媽媽非常挫折...

國中生態度差 在 聽星星的心跳.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0:27:22

🌻𝟎𝟔.𝟐𝟓.𝟐𝟏.𝐦𝐨𝐧 【學長姐會考經驗分享】 ft. @math.tukai.club 𝐇𝐚𝐥𝐥𝐨❤️ 這次很開心能邀請到110會考5A8+的涂愷學長來分享他的會考經驗🥰那我就不多說廢話了! /正文如下👇🏻/ 我是110會考生,希望這對你們來說有用。 《暑假💪》 現在離會考大概還有...

國中生態度差 在 Ming ? Travel & Life Styl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10 09:13:36

No.112校園演講 #史上最會管秩序神人 我講師生涯中,能夠讓學生一秒肅靜的神人,他只要站出來,吹一聲口哨,全校一秒肅靜,完全不需要講話,他的名字叫「#秋香」,擔任生教組長,也是體育老師。 #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 第二天,我暫離隊伍,來到鄰近的田尾國中演講,一切都安排的剛剛好,這是我 #第二所非...

  • 國中生態度差 在 Winnie老師的科學馬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15 10:56:34
    有 106 人按讚

    分享一下,最近各年級孩子們能做的事情~
    👏最近升高一的孩子,無聊到爆炸了嗎? 好好把高一的書買來看一看,看懂沒看懂都好,多少看一點,高中難度是國中的5倍難。 尤其是以後要讀自然組的~ 好好把數學&英文拿出來讀~~太閒的話,基礎物化,也拿來看看。 國中理化基礎好的話,你應該可以看懂40~50%。

    👏最近全國國二的孩子都還好嗎? 還有持續讀書嗎?
    我會這樣問是因為你們數學開始面臨到大量的相似圖形,是以前你們少見的題型。理化進入到壓力.浮力,大概是兩年理化,孩子們會覺得最難的一部份~

    現在學校沒上課~ 不知道孩子有沒有在家開始放空,如果是我學生...當然是沒這本錢拉😆 可以會被我追殺(現在對他們輕鬆,國三會考完,他們一定後悔莫及)。但還是要提醒大家~ 全國的國二學生現階段不管是數學還理化都很重要,不要想說回頭再複習~~ 現階段就是用好現階段的東西,讀書講求是效率跟確實。 衝進度=沒用

    那~複習的東西的東西處理呢? 一切等你7月囉,不用擔心,你今年念書時間很多,7月再開始,100%來的及~ 還是要說~大家加油!!

    👏現在國一孩子呢? 就乖乖把生物背一背,生物最後一次段考不難,花時間就好。 數學呢 ? 一元一次不等式,每年會考幾乎必考(沒跟你開玩笑),還很喜歡考在非選,請踏實的學好這些單元唷~~
    數學爛的同學處理一下,等著國二理化接招~

    👏即將升國一孩子呢? 好好開始調整進入國中生活,請各位小六升國一家長,不要緊張~給孩子時間,慢慢適應,不管是國中題型還是讀書模式,都跟國小有差異~ 成績一開始不這麼重要,調整好腳步,後面就順了! 就像~~我現在的國一寶貝們,都乖巧自律,步調對,態度對,什麼都不用令人擔心了 (成績對我而言都是其次,其他弄得好,成績自然就會好)~ 沒事就數學& 英文& 生物拿出來讀一讀
    (國小數學爛的,也利用這時間趕快補救國小部分,不要一直想衝國中東西)

    👏現在小四~小五呢? 小五好好把數學學好,我再說三次,《高年級數學很重要》 《高年級數學很重要》 《高年級數學很重要》你不想國一就被擊垮,被當砲灰,好好弄懂數學~~囉~~ 另外,多去看英文故事書~

  • 國中生態度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15 15:21:13
    有 121 人按讚

    ✨繪本推薦✨粉紅色影子的男孩
    大家一起來參加【粉紅色又怎樣】的活動吧🥰
    .
    『粉紅色影子的男孩』是一本讓孩子學習自我認同也尊重他人的好書~
    看完這本書後,我的感觸還蠻深的......
    我還記得以前在唱片行打工的時候,認識一個假日工讀生,小男生很熱心也總是笑口常開還會逗我們這群同事開心,
    他,也是一個擁有粉紅色影子的男孩,還是高中生的他喜歡化妝,總會撲些粉底、擦個淡淡的口紅,外在的動作與表現也很明顯是個粉紅色影子的男孩。
    .
    我一直覺得他很勇敢、很棒。
    他勇於將自己的內心表現於外在......,畢竟這不是每個人都能的。
    直到有一天,有一群國中生孩子(有男有女)經過,當著他的面明顯的批評:矮唷~男生竟然化妝耶還娘娘腔的,對他指指點點
    我看到他的表情是如此的羞憤以及哀傷時,我也替他感到難過><,
    但是當時的自己年紀還不夠大到會去處理這樣的事也不知該如何安慰他的被傷害,可是這件事深深印在我的腦中一直無法忘記。很多時候我想起來時,我都好希望當時的自己可以跳出來給他一份支援的力量...><
    .
    『粉紅色影子的男孩』
    書中的小男孩看到家中的男生都是藍色的影子,只有自己是粉紅色的,所有男生不愛的東西、他都愛,他還發現他的影子喜歡穿著裙子跳舞和轉圈圈。
    他很在意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他也好希望他自己的影子和他的哥哥、爸爸一樣藍。
    他還很煩惱開學通知中的一項服裝要求:請依照自己影子的喜好著裝。
    最後他勇敢但是緊張的穿著裙子去上課,但是當他同學看到他的外在之後,態度很明顯的不說話。
    他又氣又哭的衝出學校跑回家,脫掉裙子決定永遠都不再穿裙子。這時他的爸爸卻穿著裙子出現在他的眼前,
    爸爸拿出一疊照片,都是男孩認識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爸爸告訴他有的男生喜歡時尚、藝術或是跳舞,有的女生喜歡引擎和汽車或是喜歡女生......。
    爸爸告訴他,你的影子就是你自己,粉紅色又怎樣?
    你以後會遇到喜歡你的人,也會遇到討厭你的人
    但那些喜歡你的人都會很愛很愛你,
    爸爸鼓勵他穿著裙子去上學甚至穿著裙子陪著他去上學。
    .
    這個故事讓我很感動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並非只是杜撰出來的,書中的男孩是作者本人的兒子。作者在知道孩子的特質之後給予正向的支持。
    在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種事實,能接受自己、尊重自己的孩子和他人的不同。
    但作者卻鼓勵孩子勇敢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並勇於表現。也陪伴孩子一起穿著裙子面對眾人支持他。
    .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個世界一直在變,
    但是很多觀念並沒隨著世界的"變"也跟著前進著。
    大多數人的價值觀還是刻板的。

    『粉紅色影子的男孩』這本書我覺得非常的棒,他讓我我思考並提醒著我該如何教育我的孩子關於"自我價值" 的重要性,以及尊重他人並且尊重這世界每個個體的差異性。

    雖說書中主要探討性別,
    但其實可以擴大各個層面來看,
    很多時候的我們內心裡也有許多的渴望,
    但也恐懼他人的眼光和看法,是否無法做真正的自己?
    .
    好書推薦給大家
    這是一本也寫給大人看的繪本(不只是給孩子)
    也期許 "從我們開始" 並教育孩子
    重視自己也懂得尊重他人~~
    .
    那【粉紅色又怎樣】的活動是怎麽參與的呢?
    ★活動源起:世界粉紅日
    2007 年,加拿大兩位高年級生,看見一名低年級生,因穿粉紅色衣服到校而受到霸凌,之後便購買 50 件粉紅色 T 恤,呼籲學校同學一同穿上,拒絕歧視、霸凌。
    所以,每年四月的第 2 個星期三便是 International Day of Pink(世界粉紅日),希望世人能夠一 起反歧視、反霸凌,讓世界變的更美好。
    ★活動說明:
    為響應世界粉紅日,反對刻板印象、肯定自己並勇敢支持他人的精神,上誼出版社於今年四月出版《粉紅 色影子的男孩》一書,並於 2021 年 4 月 14 日(週三)舉辦【粉紅色又怎樣】日。
    一起參與的朋友有機會獲得新書喔~方法請見留言

    #粉紅色又怎樣 #粉紅色影子的男孩 #反歧視

  • 國中生態度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4 20:00:06
    有 52 人按讚

    =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

    我記得沒錯的話
    這本書我去年就在圖書館預約登記
    排了好久的隊最近終於拿到手了

    這本書不是要幫遊民洗白
    而是告訴我們遊民也是人
    他和我們大部分的人一樣有脾氣、有個性
    不會因為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所以把自尊、脾氣、愛好通通拋棄
    因為你不知道他為什麼會變成遊民(雖然大部分都是咎由自取,但也有例外)
    大家對遊民的印象或許脫離不了「髒、臭、懶」
    但你可能不知道70%的遊民都有工作
    而且當你內心自忖著:「給遊民錢他們還不是拿去買酒、買菸、買檳榔」
    你不知道的一面可能是,他辛苦工作了一天領了微薄的700-800元
    他需要的可能也只是休息一下喝個酒慰勞自己一天的辛勞
    我自己都會喝個酒慰勞自己一天帶孩子的辛苦了
    為什麼當人被社會貼上等級的標籤之後,喝酒在遊民身上好像變成十惡不赦的壞事?一種懶惰不願意工作的象徵?
    這本書帶我進入一個我從未進入過的世界
    也教我在批判前思考一下,你批判的到底是因為違背你的價值觀,還是你看到的事實真的值得爭議?
    記得之前在某社團看到某空姐控訴婆婆惡質(有鬧上新聞)不僅對她動手動腳還出言恐嚇
    原本網路風向一面倒,覺得婆婆太過分
    後來案情逆轉,原來惡質的是空姐媳婦,一切都是他自導自演...
    事實的面向只有兩面嗎?不是婆婆對就是婆婆錯,不是媳婦可憐就是媳婦可惡?
    說到底...別人的人生我們憑什麼議論紛紛?

    以下節錄書中三段我特別有感的片段:

    👁 #也許能多一點點的同理心...
    青少年果然很難懂。
    今天是國中生來參加街遊導覽。走過那麼多次,我已經非常習慣國中生心不在焉、不甘不願的被老師拖來參加導覽了。
    在導覽員講解時,學生跑去車子旁邊抽菸,或學生邊走邊甩耳機,這些,導覽員看在眼裡,講起自己流浪的生命故事,也特別沒勁。

    「老師,他們也許比較適合參加互動性強的活動。像我們這樣的導覽,他們可能會覺得很無聊...」
    我其實也不喜歡這種兩邊都痛苦的過程。雖然站在賺票錢的立場,把未來的導覽推掉很傻,但如果都來這種非自願遊客不但浪費他們學校的預算,也會消磨導覽員的熱情,所以我忍不住拉著帶團的輔導老師到一邊說。
    「不一定喔,你不要看他們這樣子...」老師指著青少年,「我一開始也覺得,他們不知道到底聽進去多少。可是回去之後,至少有一半以上,他們都會提起這一個活動。」
    「看不出來耶,他們每次都很無聊的樣子。」
    「他們的確看起來就是那樣,但其實帶來的學生,有很多都是來自底層的家庭。他們的爸爸媽媽就是做臨時工、開卡車,所以阿鴻之前在講他自己的故事的時候,他們就會很有共鳴。」
    我回想著他們放空的眼神,與走到一旁滑手機的模樣。
    「上午聽完導覽,下午我就帶他們去台北火車站募發票。他們知道為什麼要募發票、幫助誰,所以募的過程,整個眼神都不一樣了,特別活。」
    「我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啊。我以為他們都沒在聽...」我開始思考老師只是在安慰我的可能性。
    「你不要看他們這樣,之前不是帶過台北市的學生來參加導覽嗎?而這些是新北市的孩子,家境比較辛苦,他們對這些在公園流浪的人比較有感覺。雖然看起來沒在聽,但回去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在心裡是有留下東西的。相比之下,台北市的孩子,雖然聽的時候,表現得很有禮貌、會乖乖配合,但這和他們的生活經驗有差距,還是比較疏離的。」

    我想著老師帶來好幾團的學生,的確有些青少年毫不掩飾他們的無趣,也完全表現在行為上,但有些學生會保持禮貌,推派一位負責發問的人,轉移大人們的注意力,其他的,則溜去抽菸。
    不想聽的,其實有認真聽,看起來認真聽的,反而覺得和他們沒關係。不論怎麼樣,學生們在這兩個小時,得到了一個長長的故事。
    長長的故事不知道能留在他們心裡多少,但碰撞出一些感覺,讓他們未來在遇到街友時,也許能多一點點的同理心,並且去思考弱勢的處境。
    原本我有點討厭接觸青少年,但這種抗拒,在我想著想著時,就慢慢消失了。
    我喜歡這些努力讓世界更善良、更美好的工作夥伴們,也喜歡這一份雖然不富有,卻很善良、有意義的工作。
    謝謝你們。
    (我不喜歡劃分台北/新北/或者戰南北,我覺得就是每個家庭依照他們的能力、價值觀培養出不同的孩子。或許老師帶的孩子多,樣本數多到讓她得出這樣的結論,但不可否認的,培養孩子多點同理心總是好事...)

    👁 #那些層層疊疊的偏見
    在流浪體驗營的心得發表會上,體驗營學員們的夜宿經歷,讓我想了很久。
    街友導師香菜,晚上帶著學員們體驗露宿街頭。
    香菜老師怕兩個女學員睡覺被夜襲、偷摸,於是和組員們沒有選擇進入艋舺公園,反而是睡在附近的走廊下。
    但一到晚上時,社區的巡守隊卻出來趕他們,請他們去睡艋舺公園,不要睡在走廊。
    「抱歉,我們在進行遊民體驗。我們只睡一天,不會一直待著。我怕他們兩個女生睡在公園很危險,會被偷襲,所以才睡在這邊。」
    不過,社區巡守隊的大嬸並沒有因此放過他們。
    「你們不是要體驗街友嗎?女街友本來就會被偷襲、被偷摸。你都來參加了,這不是體驗嗎?」
    社區巡守隊的大嬸堅持要把女學員趕進公園。
    沒想到,地上的女學員一聽到這句話,竟然也同意了。
    她想著,對啊,我是自願來參加街友體驗營的,我好像應該為我的決定負責。

    但事後回想起來,女學員卻發現巡守隊大嬸的話有多扭曲,邏輯有多錯誤。
    為什麼女街友就應該被偷襲、被偷摸?而一個人,為什麼不能在沒有妨礙他人的狀況下,擁有選擇睡在哪裡的自由?
    這社會上有很多不合理的對待,但好像只要套在街友身上,就突然合理了。例如,基本工資低於最低薪資的舉牌零工,大家都會覺得街友有工作做,而人家肯用你就不錯了,少在那邊抱怨。
    我也曾遇到里長對我說,為什麼要在社區內蓋街友自立中心。街友去睡河堤、睡橋下就很舒服了。
    里長說著這些話的同時,他背後還掛著「佛心」兩個書法大字。
    香菜老師不斷向巡守隊表示,他們等一下就走了,但巡守隊卻不斷跳針,要他們不要睡在這裡。
    女學員被盧到不行最後開口對他們說:「我們的工作人員要來了,所以我們等一下就會走了。」巡守隊員像是突然清醒般聽到,然後走了。
    明明說的是同樣一句話,但卻會因為說的人不同,而決定會不會被聽見。
    香菜老師那一組流浪體驗的內容原本是舉牌,但因為陰錯陽差,機會沒了,他們只好改去撿資源回收。
    他們非常辛苦的撿了一天的資源回收,卻只賺到少少的一百多塊。
    其中,有一個學員說:「我平常很喜歡喝星巴克的拿鐵,每天都要來一杯。參加體驗前,被朋友說:『就不要看到你參加遊民體驗,還喝星巴克。』可是撿了一整天的資源回收,那些時間累積的空虛感,讓我真的好想喝拿鐵,而我身上只有一百多塊
    。我選擇不吃午餐,用環保杯去星巴克買了一杯拿鐵。」
    在摧殘靈魂的勞動環境下,風吹日曬雨淋,被無視、被榨乾,卻只賺了少少的一點錢,你會想到的真的不是「我要存錢」,而是好好的慰勞、補償自己,對自己好一點。
    大家都說街友是因為個性懶惰,不會思考未來,所以才會窮,但有趣的是,體驗營的參與學員,有的是學生、老師、設計師,有的甚至是單位主管,他們的生活忙碌,且充滿對社會的熱忱。這些學員們的個性,一點也不符合「個性懶惰,不會思考未來」但在這麼有競爭力的八位參與者中,竟有將近八成的人,都花光主辦單位發的一百元儲值卡,有的甚至還花到變負的。
    事實上,很多情況下的貧窮是來自收入不足。
    在一個月只能賺不到五千元的狀況下,就算你的個性好到跟聖母一樣,也很難儲蓄。
    (雖然社工描述的角度有點偏頗,畢竟這些人因為知道這是體驗而選擇花光資產,不代表若他們知道未來的自己一無所有還會選擇揮霍,但上述的描述不也是一種人性?
    這也說明為什麼某些領基本薪資的人,卻滿身名牌行頭;但某些月薪/年薪百萬的人,衣著不講究個性也勤儉,心理上的匱乏與否是否直接表現在物質的享受上?)

    👁 #體會到的不只是流浪
    老實說,我不是那麼喜歡辦體驗營的,因為很麻煩,可能會有很多突發狀況要處理。
    例如,體驗營導師丟下學生,自己回家睡覺。學員抱怨工作人員不重視學員安危。學員抱怨有人一直拍照,很煩,有經過他同意嗎?學員抱怨掃地有什麼好體驗的,很無聊。學員不吃飯,然後又說體力不支、老師剝削學員之類的。
    因此,這次的體驗營我並沒有參與很多,只負責開場與小打雜。
    體驗營結束後,我問起秘書長,成果發表會還好嗎?卻聽到了讓我很意外的故事。
    「你還記得那個國小的妹妹嗎?」
    我回想了一下,黑色及肩短髮,白白的皮膚,很可愛,但也很令人擔心到底禁不禁得起流浪。
    「她還是特地跟學校請病假來參加的。」
    「請病假?!」
    「對呀,原本禮拜五要上課,可是她媽媽希望女兒可以體驗這個有意義的活動。她爸爸原本很反對,幹嘛要讓女兒請假去做這種事。她也不太想來寧願在學校跟同學玩。」
    「可是活動開始前,她的態度看起來好好的,不太像非自願耶?」
    「對呀,她想來都來了,就好好體驗。他們那一組抽到去東門賣《大誌》。她心想,天啊,為什麼是東門?因為她讀東門國小。去那邊賣《大誌》,一定會被發現。」
    「怕賣雜誌很丟臉嗎?」
    「不是,因為她是請病假來的,會被老師、同學發現說謊。而且還賣雜誌,做奇怪的事」
    天啊,國小應該是最重視同儕眼光的年紀了吧?!當然會害怕自己和同學不一樣。這的確壓力非常大。
    「她就在想要不要退出,但後來想老天爺都這樣安排了,於是繼續參加。」
    我開始佩服這個勇敢的女孩了。
    「但一開始真的很尷尬啊。她的同學們迎面朝她走過來,可是同學沒有認出她。她發現同學會避開她的眼睛,刻意假裝沒看到地走過去。
    她上台發表心得時提到,她在想為什麼會這樣。她發現平常在學校的時候,她的同學會跟她那麼好,是因為她身上穿的的那一件制服。他們的身分是同學,所以今天沒穿制服的時候,他們就會認不出來。同學們會跟她當朋友,是因為那層關係。所以她的感想是,以後她認為是對的事情,就會去做,不需要顧慮其他人的眼光。因為他們會注意你,是因為你們是朋友,而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麼事」
    「天啊,國小五年級講這種話?她的媽媽應該很驕傲吧。」
    「對啊,她的媽媽眼眶含淚,非常以她為傲。不過媽媽的壓力原本很大,萬一來參加營隊出了什麼事或不好,怎麼跟孩子的爸爸,還有孩子交代。」
    「媽媽真的不得了呢。」
    「她的媽媽也很妙。她媽媽說,自己其實是很愛面子的人,不跟別人求助。她以前一直不懂那些人怎麼可以拉下臉皮,到處跟人借錢,但經過這次的體驗營,她終於懂了。人在貧窮的時候,為了孩子,什麼都做得出來。她是學校的家長會成員,對東門超熟。在東門附近賣《大誌》,一定會遇到朋友,結果,還真的遇到了,但在她和朋友對上眼的那一瞬間,她原本猶豫到底要不要過去打招呼,還是要假裝沒看到。她的朋友也很尷尬,看到她在路邊賣東西。不過,一秒過後,她就做出結論了,《大誌》沒賣出去,就沒有錢吃飯。她可以餓,但孩子不能餓,於是,她立刻走向朋友,跟朋友打招呼,說:『嗨,怎麼沒認出來啊?!』接著叫朋友一定要買《大誌》,而且還叫朋友的朋友一起買,那一天,他們一共賣了二十八本。」
    「一天賣二十八本?!」
    以一個初次銷售的《大誌》販售員來說,這是非常不錯的成績。
    謝謝體驗營的工作人員與志工們,還有願意冒險總是被罵傻子的參加者。你們體會到的,不只是流浪。

    等將來花花再大一點
    我想帶她去參加這些有意義的體驗活動,不限於街友體驗,這個世界很大,需要了解的人很多
    而培養開闊的胸襟,首先就是要接受這個世界上太多人與你不同,每個人每天面臨的選擇也不同
    像海納百川那樣,當你看得多、體會得多,胸襟就能大一點、氣度高一點
    人生是否就會不那麼計較而感到快樂?

    #好書推薦 #你不伸手她會在這裡躺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