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1|關於會考❶
💬|前情提要(?
📎我就讀的是離家最近的普普通通的公立高中的國中部,升學情況非常普,高中部的風氣也不怎麼樣(這段發言講得真保守哈哈哈哈);讀書氛圍因班而異,有的班很認真,我們班就⋯但後來漸漸比較多人努力唸書,這樣一個拉攏一個是很有效的(當然睡一天的也不少)
📎沒留晚自...
20210611|關於會考❶
💬|前情提要(?
📎我就讀的是離家最近的普普通通的公立高中的國中部,升學情況非常普,高中部的風氣也不怎麼樣(這段發言講得真保守哈哈哈哈);讀書氛圍因班而異,有的班很認真,我們班就⋯但後來漸漸比較多人努力唸書,這樣一個拉攏一個是很有效的(當然睡一天的也不少)
📎沒留晚自習;沒補全科班;不喜歡去咖啡廳圖書館,都在家唸;清明連假結束開始很不嚴格的閉關(刪IG、FB很早就沒在用就刪了;微博、抖音、小紅書、B站成為糧食,追星之外也關注不少學習博主,很激勵人心)(我朋友暑假開始除了LINE一無所有,連yt都用網頁版)
📎我是很容易焦慮的人,也比較容易給自己壓力,我不會說太過緊繃的話,所以有些向你們推薦的態度不太適合某些個性。
每個人盡力而為、問心無愧便足矣,最後的結果就是最好的安排。💗🥰
🪄|心態調整
📎把想考的學校寫得大大的,貼在書桌附近,天天看到就默念幾次,對自己說我考得上!相信吸引力法則!相信自己可以真的會越來越好!🥰
📎把愛豆的語錄、鼓勵、讀書的照片貼在桌前!如果跟我一樣粉到考試男團,那動力直線上升🆙🤣
📎任何考試考差告訴自己這不是會考,沒關係的,哪一次都可以考差,你只要一次考好——會考那次。
🎞|八下開學
📎當時開學老師有先跟我們預告109會考完會緊接著辦一次1~3冊模模考,目的是要裸考「檢測自己的下限」,之後的模考不能比此次分數低。但我有利用空閒時間複習一點(主要是歷史、生物)
(話說那次英文就成了我所有模考中唯一一次A++⋯正式ㄉ模考從來沒有過ㄌ🥲)
🎞|倒數365~八下結束
📎翻了一下舊聯本,我們是從6/4開始安排複習考,一開始沒有很緊促。如果這段期間老師沒有出複講作業的話,可以先照著複習考進度寫完或至少看一下,這樣對複習考也比較有利,暑假安排作業時也減輕一點負擔。但主要還是以進度為重!顧好八下!
🎞|暑假~一模
📎按部就班跟著老師進度準沒錯!可以超前但不要落下!好好寫複講作業,不然之後老師說要檢查再胡亂抄答案猜答案就浪費了,除非你真的會回頭重做練習。
今天前得知一些學校取消暑輔,那一天各科都安排一些、一個月一冊,大概就沒問題。當時我們效率最好的是生物課,一節45分鐘複習一章,最後還能寫練習卷。
📎當時暑輔是半天,回家吃飯睡個午覺(有的班會留校自習)醒來後先想好要讀什麼。我媽給我的建議是「先複習,再寫作業」,大概晚餐後才寫作業,寫完有時間再繼續複習,我覺得效率很好!放學後的讀書時間大約5~7小時
📎建議做筆記!當然還是看個人讀書習慣啦
一模還好,但之後範圍遞增,捧著大本複講看也不方便。寫過能幫助印象也減輕以後負擔,但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別放錯重心了!
📎如果補習班有辦模模考的話建議去參加,試試水溫,有題目寫是好事!(當時我翻開題本手還在抖🤣)
📎3688、3800+之類的題本可以先買,前面有一二冊的題目和題本,每次模考前可以先練習。(然後你會覺得它很佔位置哈哈哈哈,因為在第六冊結束前它們的戲份真的很少⋯)
📎我沒有超前(只有生物,老師暑輔就複習完一二冊)(我們一模自然考一三冊)有學長姐說建議先讀到三四冊,之後開學比較輕鬆,但我覺得還行,自己斟酌~
📎我大約在每次模考前一兩週會開始寫錯題,我覺得這安排還不錯,在考前複習自己易忘的重點。
📝一模|如果是認真看待的人(這個時候還很多人對會考沒有感覺)你一!定!會對模考感到害怕,前一天緊張得要命,考試當下我也心跳很快、手汗狂冒,但記得這只是模考,得失心不要太重!
如果跟我一樣沒自信的話,一模考好會給你很大的定心丸,就不會一直想自己到底有沒有足夠的能力上那間閃閃發光的學校。考不好也沒關係,還有時間!
🎞|一模~二模
📎這個時候應該會有個疑問:如何在進度和複習間取平衡?我是在段考前一週多才全心讀段考(那週沒有安排複習考)平常就是該做的不要落、落了要補、有空可以先往後、記得享受生活(?
五六冊沒什麼時間複習,上課要好好上、段考要好好準備,複講也能直接當參考書寫(尤其第六冊)不然之後也沒多少時間。
咳我只能說我真的不太會安排複習進度,幾乎都是照著學校走⋯(感恩數老完美的複習考進度表🤧)
🎞|寒假~三模
📎這段時間會遇到倒數百日,一語驚醒夢中人,會越來越多人開始唸書,黑馬就在身邊。不用太緊張,百日就是個過程。一切就是按部就班,著重於第五冊複習,內容比較多也很重要的!如果有補習班先修也盡量弄懂,別等到九下,我當時就拼命搞懂電學和電化學⋯🥲
🎞|三模~四模
📎預習第六冊、整理舊筆記,九下不建議再花太多時間在寫筆記上,第一浪費時間;第二寫太多到考場真的沒空看。
如果沒有筆記可以安排考前30天附的那種本本,或坊間的重點整理本,方便攜帶!
(我沒買考前30天但我們班蠻多人寫的,感覺他們使用得挺滿意)
📎好好讀段考!我大概從清明連假開始寫歷屆,但我自認安排得不好,拖到全教完才認真寫。
💬我九下很少寫複講,有全部寫完的只有國文、公民、理化,老師出我才寫⋯
📎倒數三十天注意作息!我平常是12點睡、6:30起,調整到10:30~11:00去睡、6:20起,提早的十分鐘用來練弱科。
📎題本、歷屆可以開始交錯寫,但最後(四模後)時間來不及要取捨的話以歷屆優先!
(未完待續!
國中全科班推薦 在 楊丞琳 Rainie Y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向大家隆重介紹這兩位女子,她們負責我演唱會的舞蹈編排,右邊是Denis,負責第一Part的街舞,左邊是瑋仔,負責第四Part的現代舞~(介紹完了,也沒多隆重啊😅)
我覺得我和她們的緣分很深。相信大家對瑋仔不會太陌生,她是我的國中同學,也是「新舞林大會」的兩支現代舞以及「青春住了誰巡演」黑色月亮和喜劇收場獨舞的編舞者😎今年初(沒記錯的話是1月2號)我聊到新巡演希望能夠回到初衷,圓一個唱跳歌手的夢時,她也在場。當時我想要在專輯和演唱會還沒正式開始進行前置作業前,先上上幾堂街舞課,把自己科班生的身體丟掉,徹底成為一位街舞舞者。於是她向我推薦了她的高中兼大學同學Denis。
因為Denis以前也是科班生,但是她轉跳街舞後,很成功,完全沒有科班生的影子,而且在業界是有品質保證並非常有經驗的,最重要的是,瑋仔認為她會足夠瞭解我,並知道怎麼教,我會更明白如何把自己歸零、重組。於是行動派的我本人,在1月16號這天約了第一堂舞蹈課,沒想到一上就是20堂,其實還想要更多堂,礙於新專輯和巡演也要開始籌備於是停課了(圖三是我精選三個上課初期努力成為街舞人的珍貴影像)。Anyway,感謝瑋仔的牽線😘
謝謝Denis從「BAD LADY」開始,替我向編舞老師Kiel溝通我的需求、我的喜好,盡可能的讓名師為我客製化,然後她再透過Kiel的影片抄舞,釐清隊形和動作後,再來教我和舞者。這一切其實很不容易,而且精準度必須是100%!壓力未免也太大了🤦🏻♀️再來我請Denis替我編「女孩們」,不但要副歌讓粉絲們好學,同時兼顧我喜歡的帥氣風,她編得真的很好,粉絲喜歡、我也喜歡。還有「漂流浴室」的MV獨舞,風格是現代+ Lyrical dance。然後就是演唱會為了唱跳環節做的新編舞「新流感+空空」和改編舞「任意門」以及舞曲串燒們,這麼多東西都是由她一手包辦,其中「Love is Love」的舞,我想再讓Kiel編,於是她又替我做了一次繁瑣的溝通以及抄舞的動作。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非常複雜、非常辛苦,但是她給我的感覺都是一派輕鬆,並且準備齊全!我很高興她對於我給的任務,總是用非常開放的態度接納!
我喜歡Denis雕舞雕得很細,我以前跳舞的習慣是動作又柔又小不夠俐落(看圖三就知道),現在能夠被大家誇獎,甚至被說跳舞好有力、好乾淨,功勞都是來自於她,她對我真的非常用心!而她挑選舞者非常有眼光,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魅力,可是節奏又在同一個位置,所以我們的表演才會好看,辛苦妳了😚
而瑋仔,雖然她是我的同學,但我打從心底崇拜她。
在學校時,我們是競爭對手又是好朋友,可是我一直都知道,她跳舞、編舞超厲害,我算哪根蔥,根本無法跟她媲美!不過,聰明如我,知道她能力很強,所以每次有現代舞的演出需要時,都會找她編。這次她要把大家認為既藝術又抽象的現代舞搬上流行音樂的舞台,雖然上次巡演有嘗試過,但是完全不一樣。我給的難題是,以我不舞動為原則,身旁要搭配10-20位舞者,做出各種畫面的呈現。而男舞者還是跳街舞的,可想而知這是多大的挑戰!其實我真的知道她可以,不然找她幹嘛🤣她也確實做出相當有層次、有深度的編排。無論「漂流浴室」、「刪拾」還是「黑色月亮」,三首曲風不同的歌,她都能吸引住觀眾的目光,同樣的,她挑選舞者的眼光也很好,女舞者們各個都是現代舞者中的佼佼者,瑋仔又是一位嚴師,演出怎麼可能不好看呢😆
謝謝兩位對我的付出和愛。
我演唱會的表現,就是回報妳們的方式,希望我有讓妳們感到驕傲!
Luv u guys so much❤️
P.S 在此還要提及兩位重要人物。
一位是我LIKE A STAR專輯和演唱會海報主視覺的創意兼企劃-啟民哥。舞曲串燒是他給我的想法,要不是他的建議,演唱會不會有這麼精彩的段落~
第二位是Denis的助教巧棋,若不是她替舞者雕動作,雕到他們懷疑人生,我這個強迫症才會沒有發病。整齊劃一,真的超好看!謝謝兩位讓我的演唱會更加完整🤗
#likeastar世界巡迴演唱會
#LIKEASTAR
國中全科班推薦 在 平民保險王劉鳳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連載文章 11—2020/08/06
《平民投資王》網路版---劉鳳和 著 無版權—可大大分享
2 免錢,賺很大!
不斷當免錢的志工,讓劉鳳和累積了厚實的專業能力、講台魅力、產業關係和人脈,更讓自己走進奇妙洞天,因為他深知,貪多嚼不爛。
做志工,不計較獲利,這可能是我從小與生俱來的個性。
時間先拉回到我十八歲,剛進入官校念書的那段期間,我念影劇科系。官校二年級的時候,一天,一位三年級學長跑來我們班,詢問有沒有人願意利用寒假到台中梧棲鎮,幫忙當地國中小朋友排練話劇。這項工作類似導演的角色,但還得兼服裝、燈光、音效、舞台......,所有舞台上的工作。我相信,就算是一般大學戲劇系二年級生,也沒有人敢接下這樣一個案子。
當下我只問了一個問題:除了我還會有別人嗎? 學長說,有,他。學長話還沒說完,我馬上舉手說:學長我願意跟你去。全班上十二個男生、八個女生,只有我一個人舉手說願意,學長說了句:「好,有氣魄!」就這樣拍板定案了!
其實我就是「憨膽」,做事情向來橫衝直撞,很少去問可以得到什麼好處。我只知道,對一個學戲劇的學生來說,這是很難得的機會,可以磨練自己在舞台上如何成為一個導演,更可以親自摸清楚導演必須操持哪些細節工作,還有比這個更大的利益嗎。
無薪的熱血副導
寒假開始的前一個星期,我就先到台中,這才發現那是間非常鄉下的漁村學校,梧棲國中。這所學校的校長熱愛戲劇,為了參加教育部舉辦的青少年戲劇展競賽,特地找來有專業底子的人幫忙訓練這群孩子。只是,要把連說話表達都還不是很清楚的國中生,訓練到可以在舞台上表演一齣一個半到兩小時的話劇,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大年初二,年還沒過完,我拎著包包住到學長在南投中興新村的家,早上吃個飯就直接從中興新村開很長一段路到梧棲,傍晚收了工就回去睡覺,十幾天來每天如此。
從一開始認識小朋友、選劇本,到選角色、對台詞,要求他們一步一步按企畫進
行......,過程很辛苦。記得當時我們選了一個大陸劇本,叫做《假如我是真的》。這個劇本我們在學校曾經演過,再拿來教小朋友表演,比較容易上手。可是在排練中問我也有一些有趣的發現,像是這個年紀的女孩子無論是在演技、還是台詞表達,都要比男生好得多﹔一般小男生不太敢牽女生的手,女生反而比男生大方。
上圖/官校時期演出《假如我是真的》劇照
下圈/官校就讀戲劇科系,從此埋下熱愛表演的因子
一路練習下來,小朋友們在舞台上的走位、講台詞的抑揚頓挫,都差不多練出點子了。一月份過完寒假,二月份開學,接著就是三月份的比賽,所以學校開課後,我們並沒有停止舞台劇的教學。每個難得的週末,我們仍舊是往台中跑,在星期天一大早連校門都還沒有開的時候,我就已經站在校門口等第一班公車經過﹔下午五點鐘,再趕晚上九點前回到台北的客運﹔跳下客運,手一招,搭計程車殺回北投復興崗,就怕錯過上晚上九點鐘的晚點名。啊!多美好的熱血歲月。
三月是中部地區的初賽,沒想到成績一揭曉,梧棲國中榮獲中部縣市第一名!成績公布時,對我跟學長來說是多麼大的一份禮物。當時參賽的學校,有些會重金禮聘有名氣的演員或舞台劇導演去學校指導,但我們只是兩個大學生,唯一有的,只是更多的熱情和投入更多的時間與努力,但,我們初步成功了。
本以為三月就結束的比賽, 因為還要接著參加五月的全國比賽,舞台劇集訓得再延長兩個月。但我是接還是不接?
志工是上天給的神秘禮物
當然,過程中一定會有人笑我們傻,或許吧,不過,為了心中的那一點點驕傲—
到現在,我都還保留著那張印著「副導演:劉鳳和」的DM,我甘願把辛苦而沒有任何實質回報的日子再拉長。
比起縣市的區域比賽,要參加全國比賽我們需要更多資源,包括首效、燈光等等。
於是我另外號召班上四、五位同學捲起衣袖一起出力,希望能在全國比賽有更好的表現。當時我們的排長葛文彪中尉,看大家這麼熱血,索性自動擔負起照顧我們安全的守護官兼臨時主,陪我們跑完最後的賽程。
賽前一晚我們在文化中心租了場地搭布景,晚上就睡在中心。夜深了,大夥兒邊鬧邊吃著簡單的宵夜,但興致高昂、熱血澎湃,挑燈熬夜把舞台布景從無到有,撐起所有人的夢想,比玩任何社團都過癮、感動。那種身心靈甚至智力上的收穫,都滿得要溢出來了。
鑼聲敲響!正式比賽開始,葛排與我們幾個大男孩,聚精會神看著舞台上孩子們的表演,竟像看著自己的孩子、看著自己的驕傲。比賽結束,我們一批人馬又回到了北投﹔隔週,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我們是第一!我們是國中組劇團全國第一名!那麼大的感動,讓我接下來這輩子一直把犧牲奉獻當成是上天送給我的神祕禮物,不真心投入,無法揭開綁住禮物的鍛帶,當然,也等不到揭開禮物的驚喜。
我舉手毛遂自薦願當個傻瓜
民國七十四年從官校畢業後,我抽籤分發到屏東,一個鳥不生蛋的鄉下地方,叫「水底寮」,那是一所非常非常偏遠的新兵訓練中心。好啦,這地方是自己抽到的,怨不得人,只是困在那種地方,每遇週末,回台北,時間都浪費在車程上﹔想就近四處逛逛,哪有什麼可以閒逛的地方。但,說什麼也不能浪費生命,這裡一蹲,一、二年跑不掉,總不能每個週末都睡大頭覺。
想來思去,畢竟高雄是離我比較近的城市,不如趁休假就往高雄跑吧。但,去高雄要做什麼呢?去聽免費的演講如何?主意打定,心動不如趕緊行動,於是我買了一輛摩托車,休假日就一路從水底寮騎騎騎到高雄,就為了聽免費的演講。
那時候台灣很多地方都有辦免費講座,相信現在更多。這個時期,我聽了很多演
講,其中有一場主講人是中華漢聲劇團李玉琥先生,在高雄五福路文化中心所辦的戲劇講座,分享他們如何製作一齣舞台劇,以及表演舞台劇的心路歷程。其實我已經忘記演講內容,只記得主辦人一問完「誰有問題? 」我又是第一個舉起手來,但我沒問題,是趁機自我介紹:我是政戰戲劇系畢業的,如果貴劇團有用得到我的地方,請隨時通知我,讓我有機會可以為高雄文化盡些心力。
當時李玉琥先生身旁還坐著該劇團的當家花旦葉雯小姐,以及他們的導演邵玉珍小姐。當我很義正詞嚴、慷慨激昂把我的希望說出來之後,現場觀眾竟然群起喝采,他們一定覺得有個可愛的傻瓜,自願站出來為高雄市奉獻微薄的力量。結果李先生在台上對著我說,希望我會後留下來,進一步跟他們聊聊。
座談會結束後李先生告訴我,在高雄市有幾所大學,像是現在的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這些學校之間經常會舉辦話劇比賽,需要指導老師。因為漢聲在北部,團員要下高雄指導學生,基本上人力和財力都不允許,所以高師大的戲劇社當時正缺少一位指導老師,而我剛好是科班出身,或許可以去幫這個忙。
想想挺有趣,四年前一個大傻瓜從台北到台中去指導國中生舞台比賽,四年後,又遇到另一個機會,只不過這次的對象會從國中生進階到年紀跟我差不多大的大學生,又得到當時中華漢聲劇團的推薦,自己覺得挺光榮的,想都沒多想,OK就點頭答應。
用幾次免費,換來無盡機會
進到高師大擔任戲劇社指導老師,因而認識社團的掛名指導羅志明,羅老師後來還成為立法委員,當時他負責居間幫忙聯繫。大學生畢竟和國中生最大的差異是,國中生多數還是可以一個命令一個動作,要十個人集合,至少也會來九個到九個半﹔但是大學生,能有半數的人出現就阿彌陀佛,家教的家教,出席率讓人頭痛得要命。不過不能否認,大學生背台詞的功力和領悟力,確實要比國中生成熟許多。
總之,還好當時社團裡還有位很能幹的社長陳賓齡,所以我們也在一片混亂中嘻哩呼嚕上場了。隨著比賽落幕,所有的烏煙瘴氣也煙消雲散﹔但最詭異的是,成績揭曉,我們這個「臨時抱佛腳」的社團,居然還是全國第二名!這是怎麼回事?我們怎麼可能得到全國第二啊!
所有團員雀躍不己,十幾個人特地北上台北接受頒獎﹔我們甚至還包辦了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團體第二名的獎項。如果你問我高不高興?我會告訴你,高興死了!因為這一仗,已經是我個人單槍匹馬的出征。說實話,那時我並不清楚這當中我有學到了什麼、或得到了什麼,但是有一點我很清楚,至少我知道自己沒有浪費生命,更沒有辜負所學。
雖然現在想一想,會覺得自己不可能當演員,也不可能當舞台劇導演,那麼東幫
點、西幫一點,增加的只是舞台劇導演的經驗,對日後好像也沒什麼大用處。當初自己為什麼會總是一馬當先?我猜,主要還是因為我學的是戲劇的,學戲劇的人心裡都會有個「戲夢」,希望有一天能回到這個領域裡過足戲癮。金錢對我來講不是那麼重要,我不愁吃不愁穿,也沒有特別的花費,只要能夠開開心心跟這些同學聚在一起,努力完成大家共同的夢想,就是生命最美好的養分。
高雄市在我們這屆首創佳績之後,也順道打響了我這位指導老師的名號。第二年,高雄中山大學話劇社成立,當時的高雄海專,和之後的正修工專、屏東美和護專,再遠一點的台南家專、文藻......,有愈來愈多的學校希望找我去擔任他們的戲劇指導老師。這些如雪片般飛來的邀請,要特別感謝羅志明老師居中穿線,同時也真正印證了一句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也許我們不知道當初為什麼選擇路經此處,但終將有天,我們會看到那個決定結下的果實。
國中全科班推薦 在 梁茜雯 Jenny Chien-Wen Li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想學音樂?還是學樂器?」
非常、非常棒的文章,一句話直搗音樂教育的核心,推薦給每一位朋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88780564555565&set=a.271511042949186.45893.270443379722619&type=1
【你是在學樂器?還是學音樂?】
呂岱衛|文
「喔,所以妳讓小孩來念音樂班,是為了學彈鋼琴,而不是為了學音樂?」
這是近日我對一位讓孩子放棄學科才有「充分」時間準備全國音樂決賽的家長所做的回應。
只見家長怔怔的望著我,似乎被我的話給絆住了,不知該如何回答。
但事實上,我提出的是非常根本的問題,同時也想請所有正在努力學習音樂的孩子與家長認真的想想:「你到底是在學音樂?還是在學樂器?」
一、學樂器比較輕鬆
其實學樂器是很簡單的。只要每天機械式的練習各式各樣彈奏技巧,再塞入一些看起來嚇死人的大曲子裡,要唬過一群門外漢簡直易如反掌。
但相對的,學音樂卻是很辛苦的,因為它代表著全方位的人格涵養培育以及藝術文化品味的建構,這跟學樂器是完全不同的理想層次。一個孩子或許可以什麼都不懂,但仍能看著譜彈出李斯特的《魔鬼圓舞曲》。但這樣的演奏其實只是「依樣化葫蘆」罷了,因為他彈出的只是譜上的音符,在沒有受過任何文化陶冶與心靈內化的醞釀過程之下,你能期待他彈出有靈魂的音樂嗎?
當靈魂是空的,那你充其量也只不過是個被刻上刻度的音樂盒齒輪。不看書、或者不願意花費任何心思在書上,都只會讓你更空泛、更膚淺。當然,這裡所謂的書並不只是學校的教科書,而是指能讓你拓展眼界、開闊視野的各式書籍。李斯特當年寫《魔鬼圓舞曲》受到的正是歌德劇作《浮士德》的影響,就連李斯特都是讀過了《浮士德》才寫出的曲子,你又怎能閉門造車,只肯專注於眼前的音符?
西方浪漫主義以降的音樂,幾乎沒有一首不受文學、繪畫與各式藝術所影響,而巴洛克與古典樂派的音樂風格更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及政治情勢密切相關。如果你只是單純學樂器用以自娛,當然可以不用在乎這些;但如果你學的是音樂,你能說這些東西都不重要嗎?
二、請活用你的音樂基礎訓練
音樂班至今仍被大多數家長當成是讓孩子走上音樂之路的養成訓練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音樂班有相當紮實的音樂基礎訓練。但很遺憾的,大多數音樂班的孩子僅把音樂基礎訓練當成是升學考試與普通班孩子區隔出來的加分項目罷了。
從國小、國中到高中,一堂堂的音樂基礎訓練課程,老師耐心的訓練孩子的音感、節奏感以及各式讀譜能力,為的是要讓你將這些「基本能力」完全內化,並活用於音樂的詮釋與練習之上。憑藉這些技術,你可以十分輕鬆的就聽出自己拉出來的音是否準確、雙手在琴鍵上按下的和弦是否合乎調性或和聲的規則、當然更可以在極其複雜的節奏中,理出基本的韻律、掌握音樂的脈動。
這些都是紮實的音樂基礎訓練給你帶來的好處,但前提是你要會活用。太多的孩子讀譜不認真,明明和弦彈錯卻充耳未聞,明明高把位音拉不準卻心存苟且,拍子數錯卻依然故我。更有走火入魔者以看簡譜為恥,不屑首調唱名,自以為優越的告訴大家他是所謂的「絕對音感」,殊不知真正的絕對音感其實是狹隘了你的音樂觀,讓你身陷音感迷思而不自知。當年高大宜不遺餘力的推廣首調唱名,倡導相對音感的目的你可有了解?
音樂基礎訓練要會活用,活用在對你有幫助練習上,但請不要拿來炫耀!
三、你聽了多少音樂?
「老師,我每天練琴時間都不夠了,怎會有時間聽音樂?」
這是我聽過最多學生跟我陳述的理由。但通常我會直接回答他:「你不聽音樂,琴彈得再好也只有你自已認為而已。我寧可你一天不練琴,把時間都拿去聽音樂!」
聽音樂真的很重要,最好是聽些跟你目前學習樂器毫無相關的音樂。當一個孩子整天跟鋼琴朝夕相處,腦子裡全是鋼琴的聲音,那麼很快的,你會發現他的音色將變得單一、觸鍵將會死板、甚至連彈出來的音樂都像剛從冷凍庫拿出來的牛肉,硬梆梆!因為這就是鋼琴最赤裸的音色,毫無修飾。但請別忘了一點,鋼琴事實上也是一種音色容器,你用什麼方式來彈它,它就會用什麼樣的聲音回應你;當你聽到了什麼,敏感的你勢必會受其影響,潛意識也會告訴你要把音色彈成那樣。當年蕭邦要學生多聽聲樂,意即在此。想想,當你在演奏蕭邦那些附加了華麗裝飾的樂句時,你怎能不聯想到那正是一位花腔女高音用盡畢生絕學來演唱這些絕美音樂呢?
也有人告訴我,「老師,我不聽流行音樂,因為那很『俗』!」。通常我的回答是:「喔,那可以請你告訴我,『俗』在哪裡嗎?」
記得,如果你真的要批判某類音樂,請你先聽過再說!而且批判時請詳實舉出你不喜歡的實際理由,「俗」、「吵」、「難聽」、「無聊」,都只是形容詞,不算理由!
學音樂的人,如果沒有基本的包容力,那就等著一輩子困在象牙塔吧!雙鋼琴天后拉貝克姊妹最要好的朋友是瑪丹娜,而大鋼琴家齊瑪曼平常最大的休閒就是一邊開車一邊聽著他最愛的抒情搖滾。連大音樂家都如此喜愛各種音樂,我們這些小毛頭又怎能畫地自限?
要知道,藝術最偉大的地方在於永恆的變與不變;學習藝術與音樂最忌畫地自限。對於每項新事物都保有一份新鮮感,待真正嘗試體會後再下論斷才是正確的態度。而等個幾年後再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當初的評斷是否有變,這才是常保自己持續進步的良方。
四、請正視你的副修
「老師,XX大學音樂系都不考副修了,所以我長笛不練了,專心彈鋼琴就好。」
通常我聽到這樣的話都會請學生直接回家。原因無他,因為你也不是在學音樂。
很多學生會把副修與加修視為念音樂科班的一種無奈,只因學校規定要修,所以我只好浪費時間來練。我要請你反過來想,如果捨棄了這些副修與加修、你的音樂剩下了什麼?放眼當今樂壇許多音樂家,很少有音樂家只會單一樂器的,如果你只專注於某一項樂器的成就,同樣的,你得到的也只不過是技術層次上的提高而已,你的音樂將會同樣的乏味空洞。學長笛不懂鋼琴,那麼你永遠無法理解多聲部織體那錯綜複雜卻又井然有序的美;學鋼琴卻不懂小提琴,同樣的你也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升F與降G在小提琴的表現上竟會如此不同。當然,還有那蘊藏了東方截然不同、充滿各式「異國」風情的傳統樂器,那才是現今世界音樂的大熔爐啊。
多練一會兒副修吧,開拓你的眼界、打開你的耳朵。再一次告訴自己,我學的是音樂,不是樂器!
五、學科真的很重要!
前陣子沸沸揚揚的話題,一群家長抗議教育部說話不算話,說念音樂班可以不採計會考成績,僅憑術科成績來申請高中;結果事與願違,因為大多數高中音樂班仍須計算會考成績。
姑且不論政策是否正確,我想問的是,誰告訴你念音樂班就可以大言不慚的拒絕學習所有的智識?你的孩子的確不是達文西,但你的孩子也不該只是個「樂匠」。各式學科正是音樂之所以能成為音樂的基礎,當你學到的越多、你會發現原來自己知道的越少。捨棄分數升學主義不談,真正有能力的孩子根本不在乎學科是否佔用了他們練琴的時間,因為不論是練琴或是念書,他們都可以樂在其中。如果到現在,你還在為你的孩子因為學校課業太繁重而無法好好練琴,我誠摯的建議你離開這壓力鍋吧,越早離開越早快樂。學音樂不是人生唯一的途徑。
六、在琴房待得久不代表你比較用功
蕭邦曾要求他的學生一天練琴不超過三小時,這可謂是鋼琴教育上最偉大的真知灼見。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蕭邦看透了人對於同一件事物的完美專注力不可能超過兩小時,當你練琴時若不能保有你最高集中的專注力,那你其實是在虛度你寶貴的光陰。練琴要有方法、掌握正確的方法才是有效率的練習,這部份在我許多文章中已有著墨,不再贅述。但如果你能有效率的練琴,那些多出來的時間正可以讓你從事更多有意義的活動,例如聽音樂、看書、甚至談戀愛!
七、不學音樂不代表放棄音樂
很多人學習音樂是因為熱愛音樂,但這樣的熱愛卻往往給自己帶來許多當初想也想不到的艱難與壓力,在面對音樂科班這種有意無意的競爭關係與各式壓力時,往往不知如何自處。我常說:國內音樂班的諸多亂象,問題在於:家長、家長、家長!
如果當家長的能用正確的心態讓孩子走這條路,那孩子自然能在其中享受到音樂的快樂。縱使與班上同學形成必然的競爭,那也是良性的,是讓孩子接受社會化的一項必經途徑。但如果家長抱持的是那「零點幾分」的分數主義,那痛苦的不只是你跟孩子,你會發現整個世界在你看來都是有罪的。
很多學生來找我,告訴我想念音樂班。十個裡總有七八個會被我勸退,因為喜愛音樂其實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念音樂班絕對不是唯一。甚至有時候念音樂班反而讓你對音樂有了恐懼與憎恨,如果今天送你去念音樂班是讓你厭惡音樂,那我不成了罪人?
我看過太多音樂班的學生,他們是不聽音樂也不看書的,世界裡只有主修樂器,其他一切與我無關。我想問問各位愛自己孩子的家長,你希望你的小孩變成那樣嗎?在虎媽與鷹爸早已不是正面形容詞的今天,你仍覺得孩子該為那零點幾分而犧牲他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童年嗎?
最後,我必須很誠實的告訴大家:在我離開學校後,赫然發現原來在我的朋友中許多真正熱愛音樂、會整天跟我聊音樂、甚至分享聽音樂心得的朋友,大多從來沒學習過音樂,但我卻能從他們的談吐與眼神中看到他們對於音樂的那份執著與熱愛。當然,我的同學中也有許多真正熱愛音樂、將音樂視為一生使命的人,而他們也的確成為了現今台灣樂壇的中堅份子。這些論點只說明了,不管你是不是念音樂班,需不需要認真的學習音樂,你都有權利喜愛音樂。只要能認清自己想要與想做的,審慎考慮好了再行動,才不會讓美夢變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