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國三地理重點整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國三地理重點整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國三地理重點整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國三地理重點整理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國三孩子,你們負責吸收會考自然科重點,偶負責挑帥氣的男倫~ 吼~怎麼每個都這麼帥😻😻😻😻 經過三天國英數的洗禮, 衝刺重點進入自然和社會科了, 自然細分有生物+理化+地科, 社會細分有歷史+地理+公民, 複習範圍多又繁雜, 也是大家最容易顧此失彼的, 所以趕快把單元主題掌握清楚, ...

國三地理重點整理 在 fleurette | studygram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20:36:15

:#會考心路歷程   💃🏻 吖哈哈哈我知道身為109會考生這個時間點發109會考心路歷程很奇怪不過沒瓜溪,我本來就不是個會按理出牌ㄉ人。  1. 踏踏實實的學 5A10+六級分不是輕易得來的,我深刻明白我努力過,所以這樣得到這樣的成績我一方面覺得挺幸運,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問心無愧。在曉明每...

國三地理重點整理 在 乙烯的讀書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1-22 15:02:43

《會考Q&A》中 這邊結合學弟妹問的問題和我想補充的項目供大家做參考,以下內容都是我個人經驗,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但可以參考看看再修改成適合自己的方法 ✪關於講義 以下是我自己寫起來的感覺,因為字數有限就簡單講 ♬是一顆星♪是半顆星 ①國文 ⑴點線面♬♬♪ 這個是分冊的講義。題目足、有長篇閱讀文章、...

  • 國三地理重點整理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4-13 23:16:57
    有 127 人按讚


    國三孩子,你們負責吸收會考自然科重點,偶負責挑帥氣的男倫~
    吼~怎麼每個都這麼帥😻😻😻😻

    經過三天國英數的洗禮,
    衝刺重點進入自然和社會科了,
    自然細分有生物+理化+地科,
    社會細分有歷史+地理+公民,
    複習範圍多又繁雜,
    也是大家最容易顧此失彼的,
    所以趕快把單元主題掌握清楚,
    利用最後的衝刺階段,
    把重點單元及觀念個個擊破!!

    自然科會考30天衝刺重點

    以下是今年全國會考自然科的重點~
    在最後給學生的建議
    一、想辦法控制錯題數
    自然科根據去年會考的結果,錯題數在8或9題以內都還有機會落在A的等級。
    雖然北北基區是以七分做每科的記分,但是其他考區還是有先比序ABC等級的,所以落點在B的同學要想辦法讓生物全對,地科能控制在1題左右,那理化就有較大的錯題容忍度(理化題數約27題強),可以在會考自然科上攻到A。尤其理化較弱的同學更可循此方式在最後的時間,來決定各科在準備時間上的比重強弱。
    二、考古題的練習
    會考的出題和過往基測為同一來源,所以考古題的練習絕對有用。
    尤其是理化較弱的同學,在最後的時間中,不知如何下手,建議把93年以後該單元的基測考古題弄懂即可。(如果手邊有帶考古題)
    至於會考比基測較難的這個命題趨勢,同學可以注意98年以後的題目,原則上不會更難,只是極簡單的基本題會削弱。
    三、不要再練習艱澀或大量的計算了,寧可花時間把觀念和定義弄清楚。會考真正歸屬為計算的題目不會超過10題,其中一半又屬於基本觀念運算,所以要避免耗費時間在困難計算的練習。
    四、重點提示
    生物重點 約考13~14題左右
    1 細胞生理的基本概念,像是滲透作用和酵素的觀念很多同學會忽略
    2 光合作用、消化作用、輸導組織、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屬於第一冊自然六大重點,通常考五題
    3 植物的感應、顯微鏡和恆定性合起來大概會考兩題,恆定性當中比較重要的是呼吸恆定和廢物恆定
    4 生殖必考,包含動物的授精方式,花的觀察和蛋的觀察要注意
    5 遺傳大概合併演化會出到兩題左右,演化通常和地科的地層沈積共同出題
    6 生物的分類也是必考的重點。注意分類的依據,而動物界則以節肢動物和脊索動物最重要;植物要注意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比較。
    7 環境和生態主要以圖表解釋能力出題,也是每年必考
    理化重點 約考27題左右
    【必考】
    1 物理:力(浮力與摩擦力)、壓力、基本電學與效應、直線運動與牛頓運動定律
    2 化學:原子模型、原子量(分子量)與莫耳數、電解質和有機化合物。
    電解質除了內容重點以外,一定要弄清楚pH值和﹝H+﹞(莫耳濃度)的換算。
    上面重點的出題數常常都不只一題,要特別注意。
    【重要】
    1 物理:溫度與熱、聲音與光、電磁學
    2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氧化還原、電解和電鍍
    ◎各單元的實驗一定要再複習過,實驗是考試出題的大重點,重要的實驗包括:
    滴定、皂化、竹筷乾餾、打點計時器、滑車實驗……會較需要注意。
    ◎考前同學不要再鑽研艱深的計算,應該確認自己瞭解觀念與定義。因為有許
    多計算其實會考都不會考的很難。

    地科重點 約考12~13題左右
    【必考】
    1 務必了解台灣位於的聚合性板塊交界,相關的岩石類別也要整理。
    張裂性界線與聚合性界限的差異及所會出現的地質現象要分清楚。
    2 地球自轉和地球公轉所形成的天體自然現象。
    包括月相盈虧、潮汐現象、日月食和天體(太陽)東昇西落的原理。必考
    3 高低氣壓的定義、氣團與鋒面、季風與颱風。
    4 全球暖化和臭氧層破洞的比較很多同學都會混淆,但是考過好多次要注意。
    【重要】
    1 太陽系的組成
    2 地震(震央與震源、規模與強度)的名詞解釋之差異
    3 天氣圖的判斷(地面天氣圖與衛星雲圖)
    ◎相關的圖形一定要理解,重點內容不要死背,地科一定考圖形,要會看圖。

    解題時注意事項
    一、標記關鍵字
    把重要的關鍵字抓出來,讓自己能夠很清楚的知道題目給的限定條件。
    例如1.某物體質量5公斤,受一水平施力10牛頓,於光滑平面上移動……
    【光滑】表示沒有摩擦力的介入
    例如2.同質量且初溫相同的甲、乙、丙三物體,於相同穩定熱源上加熱……
    【相同穩定熱源】表示單位時間內供給熱量相同
    例如3.某物體沿斜面等速度運動下滑……
    【等速度】根據牛頓運動定律,表示合力為0。
    所以延伸出來的概念:有摩擦力或是合力作功為0
    例如4.圖中所示甲、乙兩地分別為一年中太陽正午直射地表的最北界與最南界……
    【最北界】代表夏至當日直射北回歸線
    【最南界】代表冬至當日直射南回歸線

    二、看清楚題目問什麼
    1.注意題目的最後一句話,並劃線下來,確認題目的考點問題為何。
    因為常常題幹的敘述和問題要問的點是在國中課程的不同章節,容易混淆。
    例如:某物體質量5公斤,受一水平施力10牛頓,於不均勻質地水平面上由靜止啟動,並於5秒後達等速度運動,求第5秒物體所受磨擦力大小為?
    題幹敘述好像是屬於運動學的題目,但是從最後一句話可知題意要求摩擦力;並從關鍵字【等速度】解出摩擦力大小為10牛頓
    2.注意單位的標示,以確定適用的定義及公式。

    三、時間分配得當
    不要被過程中某一題的解題不順而影響!!!
    1.避免因為一題的執著而耗費太多時間,導致題目寫不完。
    2.不要因為一題不確定答案就緊張,這會影響原本正常的解題思緒。
    3.告訴自己:我不會,別人也不一定會!我不要緊張,讓別人去緊張。
    但是如果有跳題作答,記得一定要在題目卷上,做清楚且明顯的記號,避免畫錯答案卡。
    有時候先跳過難題,後面題目穩穩的寫完後,再回過頭來看,會有不一樣的思路。這樣也避免了時間分配不當,導致題目寫不完。

    四、計算時,記得將公式列出來,避免寫了一堆數字,回頭看卻不知代表什麼意義。

    五、不確定的題目不要直接亂猜,可以從答案倒推;或著先刪去不可能的選項,以提高答題正確率。

  • 國三地理重點整理 在 林家興 Alfred L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6-07 21:42:23
    有 27 人按讚

    【中華民國支持者如何面對「臺獨」及「臺灣意識」?】

    此篇文章是為了回應陳方隅先生的〈「台獨」跟「台灣意識」是不一樣的東西〉一文之下集。

    四句話先總結:
    1.「臺灣意識」絕對不等於「臺獨」也絕非「臺獨」支持者專屬;
    2.窄化「臺灣意識」成為「臺獨」的政治工具反倒對臺灣有害無益;
    3.我們應該努力從分享「臺灣意識」到建立「臺灣共識」;
    4.「臺灣」不是少數人才有資格愛的禁臠,這是你的土地,也是我的。

    (一)區分「臺灣意識」與「臺獨」。

    由於是回應陳方隅先生的文,先來看看他的區分闡述:
    「台獨當然有很多種方式,最直接的就是改國號成台灣國。
    台灣意識則是泛指,對台灣的文化、歷史、語言或其他方面有所認同,覺得光榮,覺得自己屬於台灣,希望用台灣當成正式的名字,覺得自己的家鄉就是台灣......etc。」

    從舊文章裡找到的老宋說法:
    「台灣意識是在長期的歷史脈絡中自然形成的一種認同台灣人跟地的一種情感,“台獨”是要把中國從中國大陸徹底的去割裂的一種企圖。」(宋楚瑜,2005)

    很多人打「臺獨」把「臺灣意識」一起抓下去打(某些深藍及紅統),或是只把「臺灣意識」當成遂行「臺獨」的工具(深綠臺獨),我認為這都是存在偏誤的。文章最末我羅列了許多關於本段的參考資料,有興趣者可以自行參考,在此先略過。簡單來說:

    「臺獨」是一個人為的、存在於政治領域的動作,將會改變當前臺灣自身的政治定位、地位以及和對岸政權的關係。這個動作建立在「退出、離開中國而自立」的意識與「消滅中華民國」的政治基礎之上。

    「臺灣意識」則是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成長的人所自然生成的意識,對自己土地的史地、文化有認同感,進而產生自豪、驕傲的意識,進而更加強化這種認同,是以疆域為界、土地為基底的意識,特徵則是。不過,這樣的意識也逐漸生成、或是這個名詞在一開始被提出時,對某些人來說同時也就代表政治上的認同,可以昇華成為政治上的國族意識,進而形成「臺灣民族」的論述,或是成為「臺獨建國」政治舉措的文化基礎。

    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必須要先釐清:

    「臺灣意識」的確可以成為「臺灣主體性」與「臺獨」運動的重要基礎(這也是許多人有意識地主張與推進「臺灣意識」的目的),但它不一定是完全和「中華民國」這個國號以及「中華民國政府」(及其現行憲政體制)這個目前在臺灣實行實際治理權利的權力主體有根本性矛盾而完全不可共存。

    對「臺灣意識」的詮釋專利,絕不專屬於支持「臺獨」運動的人士,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人反而是在窄化「臺灣意識」的發展性(僅能導向臺獨而且做為實現臺獨的工具,我稱之為「#政治化臺灣意識」)。下面「中華民國的支持者也有臺灣意識」該段會有進一步說明,可以先看看文末參考資料第五點的那個例子。

    (二)我反對的是什麼樣的「臺獨」。

    這個問題和各方的朋友討論過非常多次。很多時候,我反對「臺獨」除了價值情感上(感性層面)不能接受中華民國被消滅之外,有很大原因也是在實際面(理性上對內部)無法信任這些口口聲聲喊「臺獨」,卻不願當兵又拿不出實際方法、只把希望放在等美國或日本來救的人。

    (延伸閱讀:〈鐵桿台獨年輕化 7成信美軍助台〉,http://goo.gl/TMnQke,「調查還反映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愈是支持台獨的民眾,愈不認為大陸會攻打台灣;即使大陸攻打台灣,他們也比較有信心美國會出兵幫助台灣。另外,他們也相信台灣人民會起來反抗」。)

    目前除了文化、歷史與政治層面「以臺灣為主」的各項論述以及各式文宣(如臺灣國貼紙)外,我幾乎看不到如何「達成臺灣獨立」及「確保宣佈臺灣獨立後的臺灣安全」的「可行方法」(別跟我說Cosplay黑熊的那支部隊)。你不能只有認識論卻沒有方法論,只有馬克思卻沒有列寧,只有史明老先生卻沒有……..咳,有哪一位英明神武的臺獨領袖可以告訴我你要如何外抗中共、說服美國、爭取全世界支持臺灣獨立?(這與應否是兩回事不要再跟我扯因為愛歹玩)如何凝聚民心士氣整軍經武準備發動臺獨戰爭?(理性上對外部)

    反對臺獨,除了價值路線的分歧外,不切實際,反而損傷臺灣自身利益更是我反對最大的主因。

    我知道,一定有人要說:「不要亂搞滑坡,我們只是主張臺灣人要當家作主,又沒說要打仗」。好,那就繼續在這個國民黨、中共及美國共同打造、全世界背書、小英總統承諾竭力維持的現狀裡用鍵盤與貼紙幻想建國大業吧。很久沒聽到疆獨的消息了對嗎?那邊現在正殺得火熱,只是訊息封鎖嚴密罷了,各位臺獨支持者有這個能力、膽識與覺悟嗎?沒做好準備就貿然行動,對無辜要被捲入戰火的臺灣民眾來說公平嗎?本人有幸擔任過半年(扣受訓)的中華民國陸軍機械化步兵少尉排長,服役的部隊在淡水某地,就是反衝第一線阻擊共軍從淡水河口長驅直入的那幾支。

    從軍除了充實個人報國的榮譽感之外,兩件最大的心得體悟:一是看到臺灣社會的階級分野與構成(跟本文無關Pass),另一個就是我們確實毫無足以支持「臺獨」的武力後盾籌碼,自保都相當勉強。如果真的開戰,卜睿哲(Richard C. Bush III,前美國駐臺資深外交官,東亞問題專家)前兩個星期在與龍應台女士的座談當中說希望我們可以撐一個禮拜(國內外很少講超過這個數字),我真的很想請他實地來國軍部隊逛一逛,同時多多瞭解臺灣內部的民情、士氣狀況,看他還說不說得出one week來。

    國軍這幾年在幾個特定領域有所進步,認真的幹部也很多,但整體狀況人貴自知,自己有待轉型,就不要沒事尋釁越級打怪。還有一個怪現象:最愛酸國軍沒戰力、當兵浪費生命、國防布好黑的這些人,大多也都是臺獨的支持者,是要用愛獨立、嘴炮建國?

    (延伸閱讀:「龍應台也開玩笑地問卜睿哲,要是台灣與中國大陸發生戰爭,曾有調查70%台灣人認為美國會出兵協防台灣,他又怎麼看?卜睿哲則是回應,『就我知道確實有這70%的數據調查』,他則是解釋美國出兵海外有其一定的法律規範,不會貿然行動。」,〈卜睿哲:蔡英文演說或許是兩岸互信新起點〉,《BBC中文網》,http://goo.gl/aVD08Q。)

    總而言之,冒進、天真,以幻想作願景基礎、以謬論做政治號召,對臺灣一點好處也沒有的「臺獨」,管你慢性還是柔性,我都反對。辦活動寫企劃要預算都得做風險評估考慮可行性,建國這麼大的工程你要我「憑忠誠信念為劍,化澎湃熱血為鎧」,一句「愛歹玩」就要大家賭身家?自己還做不到?別鬧了,這根本是在「#礙歹玩」。

    酸國軍高層要搞政變沒人會跟?如果違憲亂紀當然不會有人跟。但要發動無腦無望的臺獨戰爭?好在中華民國三軍官校無論是政治教育還是軍事教育依然都相當扎實,我服役時同個營區就有年輕正期軍官是把黃埔官校軍刀、黨旗(?!)、國旗和軍官誓詞掛在寢室牆上每天敬禮的。步校受訓時有個白目教官搞不清楚民國史亂講一通外加言論多處帶有個人政治偏見,當天就被不爽的預官同袍檢舉到隔天保防請去喝茶外加調課,這群還是義務役軍官而已。退伍後雖然變成後備軍官,但戰時復員一樣需要擔任領導職。

    如果是對岸先犯蠢,要這群軍官被動去打臺海防禦戰也就算了,想依靠這群人主動發起臺獨戰爭?無論從意識型態或專業軍事素質,他們大多都不願意,也會告訴你不可能。別告訴我天然獨怎樣怎樣,#天然獨不代表天然呆。不爽?自己開間軍校來玩真的呀。國民黨有一點是民進黨可能永遠也比不上的,那就是上過槍林彈雨的戰場打實仗。國軍打過勝仗,也打過敗仗,所以至少懂得打仗的基本動作、概念與know how,有許多拿得出手的光榮戰史,也歷經諸多恥辱的失敗而更深知和平的可貴。只有不瞭解戰爭威脅與代價的無知者,才會無謂尋釁、輕言戰端,看到流個鼻血就怕募不到兵正是最經典的表現。

    (三)中華民國支持者也有「臺灣意識」。

    前些日子去了一場談兩岸關係的講座當中提到轉型正義,在場一位公知的發言令我深受啟發。現在是民主社會,要談歷史記憶或是文化認同、政治意識這種事情,不可能再是由政府、政黨來灌輸,必須由個人生命經驗出發、相互理解與包容。宣揚「臺獨」或是想將「臺灣意識」政治工具化的人也必須注意到這一點,特別是在口口聲聲「反威權」的同時結果強自灌輸別人「所有人心中的臺灣意識」應該長什麼樣子的人,不過只是成為了新一代你輩口中要打倒的威權主宰。

    據說民國初年,軍閥唐生智的代表曾對另一個大軍閥馮玉祥說:「張作霖、吳佩孚是舊軍閥,而蔣是新軍閥。舊軍閥腐敗,容易打;而新軍閥會拿什麽主義來騙人,不好對付。」現在的新威權也不簡單,口口聲聲民主自由,事實上是要別人絕對服從他的主張「#因為我愛臺灣這塊土地」。
    為了反對黑箱而佔領立院結果自己也黑箱(#憑什麼那些妹可以上二樓是看起來比較愛臺灣嗎?),別人說為什麼你可以我不行還會宣稱因為人家理由沒有自己高尚「#因為我們都是為了臺灣這塊土地」,可謂人類政治進化(退化?)的奇觀。

    有些人口口聲聲愛臺灣,或是一定要照他的方式來愛否則就不是「愛臺灣」(ex連臺獨運動圈自己都肚爛的某Y),壟斷了「臺灣意識」的詮釋權,卻不願意面對「中華民國」或是「藍營」的支持者,其實有相當大一部份跟他們一樣,是完全生在臺灣、長在臺灣(吃臺灣米、喝臺灣水XD)的「臺灣人」(你要說是「新臺灣人」也可以,這個詞有它的時代脈絡與政治背景),他們也有自己對於「臺灣意識」的想法,文末參考資料第五點那位中華民國派的臺灣留學生就是一位典型的例子。馬英九前總統曾經說過:「#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臺灣是我們的家園」也是一個可以參考的說法,這其實也才是藍營內部比較受到認同的主流說法,絕非綠營及外圍支持者時常抹黑或誤解的「中國(PRC)是國民黨支持的國家,所以要消滅與打壓臺灣意識」、「極力想和(被)中國(PRC)統一」,我理解某些人在論述戰場極力把國民黨打成「親共統派」有其戰略意義與戰術目的,但腦袋最好清醒點,不要說太多次催眠到自己真的把它當成政治現實,它也絕對不該是。

    題外話一下,綠營或是台派有一種簡單直觀的錯誤論述:認為國民黨只有大中國意識,要出賣台灣給中國,所以應該消滅國民黨。事實上,正在這麼做的是「紅統」(什麼黨我就不特別點名了),藍營跟綠營應該有意識地聯合打擊這群「紅統」才對(#分清楚人民內部矛盾與敵我矛盾),他們才是只有「中國意識」或把「中國意識」優先於「臺灣意識」,對臺灣有最大危害的群體,重點是,他們的「中國」認同主要是在政治價值與制度上認同「PRC」,而不只是對「中華文化」的欽慕而已;藍營至多只是認同中華文化,不至於在政治上倒向PRC。

    如果我是綠營(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我一定想辦法極力擴張「臺灣意識」的包容度,最好讓所謂的藍營傳統支持者外省族群客家族群原住民新移民等跟我一樣「以臺灣為主」(啊這不就馬前總統的主張,顏色不對就當看無哦?現在天光了可以看清楚沒),一起守護臺灣的利益,豈不甚好?

    一些人高喊「臺獨」、「消滅中華民國」的激進主張,除了讓藍營一些其實無心捍衛中華民國的政客可以以此當護身符吸票,依靠藍營支持者的恐懼來抹黑「整個綠營」繼續上位之外,又排除了和其實也具有某種「臺灣意識」的藍營對話的可能,豈不可惜。

    有人說「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分支」或是「中華文化內包含了臺灣文化」,也有人說「臺灣文化內包含了中華文化」。我覺得都對,也都不對,因為這些說法都是個人的自我體驗與主張。還是舉個現實例子好了:

    在台客天團「玖壹壹」的創作歌曲「癡情男子漢feat. 睿兒」當中,在形容愛情的意象時,分別點名經典的台語歌手蔡小虎象徵對愛的癡情、以「我若路行太快 你就說我 奇怪耶你」的國家級時事梗形容愛侶間的日常甜蜜(出處不用我多說了吧XD)、在「騎白馬」、「返來故鄉 娶阮心愛的王寶釧」等句中引用古代中國民間傳唱的愛情故事經典訴說非卿莫娶的堅定,這些跨越朝代與地理空間的文化意象,都成功引起臺灣內部不同族群的共鳴,而成為能夠代表臺灣的潮流新經典。

    也許有人會對於引用「王寶釧苦守寒窯」這段「來自中國」的愛情故事覺得不滿,認為難道臺灣自己沒有傳誦千秋的愛情故事嗎?我想也許有,但尚待發掘與推廣。如果一個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本土嘻哈天團在填詞時必須援引千年前發生在彼岸神州的虛構愛情經典,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這個故事的文化意象對這塊土地上的人來說是熟稔、自然而且深入骨髓的。你能說臺灣文化裡沒有深厚的中華文化、或是傳承至今的中華文化沒有臺灣特色嗎?

    無論政治上怎麼論戰,全世界包括臺灣自己都很難否認在「1949年」之後,這塊土地的確成為傳承與發揚中華文化的一個多元基因庫,只是融入更多臺灣原有累積的特色。就像楊儒賓教授在《
    1949禮讚的》裡說的:

    「如果我們從宏觀的角度看一九四九,從漢民族一步步承擔自己的歷史命運的觀點著眼,我們有可能脫離國共內鬥的史觀,而看出此一象徵的年份正是黃土文化與海洋文化的接榫」、「因為1949,徐復觀來到台中,和霧峰林家諸君子往還,埋下台灣儒學與民主種子;原籍山東的骨董商趙老與本土青年學者楊儒賓成為忘年交,展開翰墨因緣;清華大學來台復校,為水木清華添加竹塹風情。」

    楊儒賓教授認為,1949年定格在當時也許是一個災難。我想,對逃難的人、接受難民的土地以及逃不出那塊淪陷災區的人來說,的確都是難以負荷的。但楊教授也提醒我們,六十多年後回過頭來看,兩岸三地各自歷經了不同的滄桑與路徑,當年所承受的苦痛,對臺灣來說反而開花結果,在政治制度與文化內涵上都達到華人世界未曾企及的高度。我們走得最遠,也因此承擔面臨最多未知的風險、承繼與培養出最勇於闖蕩的海洋性格。「臺灣」不只是狹隘的虛幻國號,更是華人世界在全球的驕傲品牌,保留自由主義傳統的小中國、人權法治的亞洲典範、相對均富安樂的社會、儒家文化的創新、傳統民俗與新興宗教的齊放、多元包容的移民熔爐、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的新共和,在這裡都能找到。

    舉個切身的例子,我讀高職的時候和朋友創了熱音社,除了張震嶽與艾薇兒(Avril Lavigne),也偶爾聽過幾首大支,後來上大學改碰木吉他,聽到同學彈奏「晚安臺灣」後愛上滅火器,那也是我第一首能好好完整唱完的閩南語歌曲(當然金拍謝不是很輪轉)。我隱約知道那是所謂「屬於社運圈的歌」,訴說著臺灣飄零受欺的悲苦身世與對幸福的卑微期待,滅火器也是所謂的「臺獨樂團」,但這並未妨礙我去欣賞、喜愛一首好歌。102年時與夥伴到韓國首爾參加中日韓臺青年交流活動,代表臺灣擔任觀察員(是個非常現實地反應我國處境的活動),在Culture Party(各國代表要表演屬於自己國家文化的節目)上,我和夥伴所挑選的閩南語歌曲就是「晚安臺灣」,因為我們知道他們也許聽過中文(國語)歌,但一定很少聽到閩南語的流行歌曲,除了希望這些未來中日韓的外交官與政府中堅聽聽閩南語之外,也希望能夠向他們介紹這首訴說臺灣故事的歌,當時也是搏得不少喝采(#啊反正他們沒人聽得懂啊XDDD)。

    #廣告一下今年該組織年會將首次在臺灣臺北舉辦
    #我們也是有付出努力讓世界看見中華民國臺灣的好嗎
    台大亞洲未來領導人 Asian Future Political Leaders' Association NTU
    年會招募連結:https://goo.gl/lEfQCr

    對我來說,支持中華民國,跟具備「臺灣意識」,根本一點也不衝突!只有窄化「臺灣意識」或想利用「臺灣意識」作為政治工具的人,才會處處將它刻意與「中華」或「中國」這些文化符碼對立起來,製造矛盾與傷害。我可以私心聽著張雨生「心底的中國」(張描寫他外省人父親的國族情懷:https://goo.gl/kuK2di)到痛哭流涕,追懷父輩的家族記憶,也可以到國際場合去唱滅火器的「晚安臺灣」,宣揚臺灣文化。各位覺得,這可以算是「沒有臺灣意識」嗎?這樣是不愛臺灣嗎?我們晚到了一點,有不同的歷史記憶與政治主張,就不能用這樣的方式愛臺灣嗎?
    #別跟我玩什麼某林老師的血統論

    (四)如何在維護「臺灣意識」的情況下反「臺獨」?

    如果你是臺獨支持者,要說服大家支持改用「臺灣國」的名稱,應該是要去說服大家這個名稱比「中華民國」更好更實用的地方,而不是拚命去講「臺灣人要當家自主」、「臺灣地位未定論」這種情感層面訴求與沒有人認真看待的謬論,這就脫離現實呀(延伸閱讀:覺醒好青年必看的〈關於「臺灣主權未定論」之答客問〉by一個中國就速中華民國外交部:http://goo.gl/R3Swzb。)。

    大多數臺灣人在理智上面從來都不覺得我們「不是一個國家」,任何有常識的人(包括民進黨眾多前行政院長呵)也都知道
    #臺灣不是一個國家也沒有主權有主權的是中華民國。世界上絕大多數認識臺灣的人也都知道我們的國旗是青天白日滿地紅,不是綠色臺灣或青色玉山(#拜託未來成功獨立的話至少不要選前者好嗎超醜)。不要跟我說時機到來外國就會願意支持臺灣獨立,所有國家包括美國都沒興趣為你的幻想流血或平白損傷自身利益。

    所以,臺獨支持者應該要去說服大家的是,用「臺灣國」這個稱法取代「中華民國」的必要性是什麼、好處是什麼、實際戰術是什麼。而且,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更應該去講啊!告訴大家為什麼我們現在綠營全面執政了還不能使用「臺灣」這個名字走出去,為什麼還要用中華臺北?
    (#連國民黨當年在WHA都一直講一直講一直講還用閩南語共內)
    (中華民國現任行政院長林全:Chinese Taipei中華臺北就是中華民國。http://goo.gl/8p7Ma8。)

    我們外交上的戰略應該是怎麼樣?#論閃靈與董事長之異同啊抱歉好像是我們養的人啊不過他停權惹
    (如果民進黨真的一再在這件事上跳票,這次可沒國民黨坦啦。)
    #這整段我發現引用原PO陳先生的文體反着講也行謝謝陳先生

    如果你是中華民國的支持者(#親共紅統OutPlz),我認為,積極正面的方式是去努力建構「中華民國」與「臺灣意識」並不衝突的論述,甚至善用「中華民國」的國號與一些模糊但不失尊嚴的方式作掩護,才能最大程度地在世界及對岸擴張「臺灣意識」與「臺灣品牌」的文化及政治影響力。國民黨之前到現在有一個狀況,就是被外界與支持者認為在國家認同上跟進民進黨喊本土論述,本土到最後不但沒有吸引更多「#政治化臺灣意識」或誤將「臺灣意識」等同於「政治化臺灣意識」的支持者(雖然中國國民黨與臺灣的淵源超過百年,但現在要比本土土不過民進黨的,就算每個人閩南話都溜得跟龍介仙港款也一樣),原本抱持「政治化大中華意識」或「大中華意識」的鐵票也逐漸失望而生鏽,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

    中華民國支持者們該做的,不是仇化、打壓「臺灣意識」,站到「臺灣意識」的對立面,而是把自己的生命經驗與對土地的認同也納入到「臺灣意識」裡面,和意圖窄化、壟斷「臺灣意識」的綠營支持者作戰,用溫和、自然的方式充實進而分享對「臺灣意識」的詮釋權(我不鼓勵「搶奪」這個詞,但我不能阻止你這樣想),甚至在這個過程中讓藍綠雙方支持者找到重疊之處,#從分享臺灣意識到建立真正的臺灣共識,說服「臺灣意識」的支持者(暫時)放棄「臺獨」,聚焦解決民生議題,而不是放任幼稚冒進的「臺獨」主張與活動傷了皇島之內的和氣、製造外部紛擾友邦驚驚,對臺灣的經濟發展與政治空間造成阻礙。務實、包容、和解、前進,這才是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與中華民國之福。

    愛中華民國,不代表不能同時付出對臺灣的愛,
    這也是我的土地,不只是你的而已。

    #有一種愛叫博愛
    #國父說的國父好帥

    (圖片內容:金門和平鐘,金門兩岸和平紀念園區,本人1050605攝。相關介紹:http://goo.gl/lQ8gMT)

    -------------------------------------------------------------------------
    簡單的認識「臺灣意識」與「臺獨」之參考資料整理:

    利用Google搜尋「臺灣意識」,可以看到非常多的理論與闡述:

    1.台灣意識論戰(wiki):https://goo.gl/gdZTxv,該論戰又被稱為「台灣結與中國結論戰」,透過8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歷史事件,介紹「臺灣意識」的興起與展開過程,是「臺灣意識」超脫文學領域,進而在政治領域公開產生影響力的濫觴。

    2.臺灣主體性(wiki):https://goo.gl/SQo7pm,直引如下:「亦稱臺灣主體意識,是臺灣一種政治及文化論述。這個論述的支持者,希望透過認同以臺灣為中心的思考、多元文化思想及台灣民族主義的力量,突破中國中心主義、中華民族主義或大漢族主義的文化霸權,來建立臺灣自身的民主國家、制度、與文化認同。」主要論點認為臺灣過去的歷史歷經不同外來者統治及對外開放,承載、吸收了不同的思想及文化遺產,已經內化為臺灣文化的資產,臺灣文化不再是這些文化的附屬,而是有自己的文化主體性。

    3.國立臺灣大學的「東亞儒學研究計劃」在民國95年曾經出版這樣一本書:《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收錄了十篇討論臺灣意識與台灣文化相關的研究論文,當中的〈論「台灣意識」的發展及其特質——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由黃俊傑老師所撰寫,相當深入淺出地對「臺灣意識」的前世今生做了整理與介紹:http://goo.gl/MjnQY9。
    從這篇文章可以瞭解,「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相碰、相互定義乃至於對立的問題,從光復初期到今天其實一直都沒有真正解決。但在光復初期只能算是「省籍意識」的「臺灣意識」,如今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延伸閱讀:「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http://www.chinatide.org/BOOK/B2.htm

    4. 民國88年,時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的國立東華大學社工系施正鋒教授在〈台灣意識的探索(上)〉(http://goo.gl/P9Svoj)一文中對「臺灣意識」的描述與理解方式提供了簡單的切入:
    「『台灣意識』(Taiwanese consciousness)這個名詞表面上是不說自明(defined by default),其實是含混籠統、卻又從未經過嚴謹地定義 註1。簡單來說,台灣意識就是『感覺自己是台灣人的意識』(the consciousnes of being Taiwanese),也就是『台灣認同』或是『台灣人認同』 註2(Taiwanese identity)。台灣意識獨特之處,在於它是一種多面向(muliti-dimensional)、多層次(multi-layered)的集體認同(collective identity) 註3,因此會作多形式的呈現;其界定的因素會隨著時空的推移而有所遞嬗,其構成的要素之間並不一定會相互調和。由於我們在定點看到的認同是局部的、割裂的,因此不同的人對它當然有片斷的、選擇性的、甚至迥異的詮釋;譬如有人視之為族群意識;也有人矮化為地方意識、鄉土認同,因此從屬於中國意識、或至少不會火火不容;而更多的議者尊崇為民族意識 註4,與中國意識互相排斥。」

    5.換日線專欄的一位臺灣留學生為文〈我是有著濃烈台灣意識的中國人──互相敵視謾罵之外,我們有沒有別的選擇?〉:http://goo.gl/h4EgLn。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是位堅定的中華民國派,他以切身在國外和綠營朋友、大陸同學相處的經驗,親身示範如何將「臺灣意識」與「中華民國」的立場做出融合,藍營裡面抱持這種想法的人其實並不算少,也是可以溝通的一群,不過他們的聲音還不夠大。
    下文節錄:

    「而對於許多中國人揮霍和不尊重的『野蠻人』行為,台灣人也想與其劃清界線,自然會想與『中國』這個詞有所劃分。因為種種的因素,造就了今天的『台灣意識』。而這個意識,隨著政治的揮發,成了台灣未來最大執政黨的一個王牌。這是不可忽視的事實,台灣意識的崛起,畫下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另一個民主章節。『這是白日,是民主之光照耀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驕傲。』

    『堅毅的立場,和平的共享,尊重與尊嚴。』這是我在這個時代浪潮下堅持相信的道理。往往,大陸的朋友會被我的愛國情操感動,最後都支持著我對於中國民主的熱情與信仰。這,對我來說,比敵視與分裂來的有效。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如果我們只把自己鎖在一座小島上,我們又要怎麼去影響對岸的十三億同胞呢?只有堅持己念,只有交流,才能讓海峽兩岸和平,才能在這個大世界找到屬於一個台灣人的驕傲。」

    「當你看清了歷史與現況,你才能驕傲的告訴別人自己是誰。我是有著濃烈台灣意識的中國人。沒有人能改變我的立場,即使大時代的聲音要我把中國這兩個詞拿掉。但那是我的歷史,我的文化,我的驕傲,沒有人可以動搖。對於兩岸的交流,我也是抱持著這樣的堅持。」

    6. 中時電子報的陸生投書:〈大陸人在台灣-我體會到的台灣意識(上)〉:http://goo.gl/WjA5kM。從陸生的觀點談她面對「臺灣意識」的心得與困惑。

    7.國民黨有沒有人曾經試圖處理過這個問題?當然有,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基金會」的內政組在民國91年時曾經有這樣一篇文章〈論析台灣意識與文化認同〉(http://goo.gl/hLBGhl),認為以「反抗」為基礎的「臺灣意識」無法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為臺灣帶來開創作為,應該將「臺灣意識」作為文化意識,作為維繫兩岸和平但同時與大陸競爭的基礎。該文當中提到:

    「……從上述對近百年來『台灣意識』面貌的描繪中,我們或許可以發現『台灣意識』的本質,大底上是一種『抗爭』與『怕被出賣』的論述。亦即,『台灣意識』的形成與凝聚,是在反抗滿清與日本異族統治、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及反抗中共打壓的脈絡中,再交織著因為害怕被出賣的安全感需要,所凝聚形成之鞏固台灣主體性的『台灣意識』論述。這樣的『台灣意識』內涵,對於台灣這個海洋文化交匯之地來說,卻限制了其得以開闊地發展之活潑性與創造性。

    當前台灣已在民主制度與經濟發展方面有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兩岸關係中若要能夠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在以『反抗』與『怕被出賣』為論述基調的『台灣意識』下,則恐怕難有積極的開拓性作為。然而,如果我們將『台灣意識』轉化為文化論述,並將之作為台灣主體性與認同的基礎,則或許在兩岸關係的進展中,能夠找到維繫和平發展的紐帶。

    過去,我們曾經驕傲地向中共宣稱,我們要把台灣建設為中華文化的『新中原』。如此以文化認同為基礎,並有躍馬中原之氣魄,才是具有積極進取的性格,並應該為我們所應凝聚的『台灣意識』。」

    8.臺灣獨立運動(wiki):https://goo.gl/MMh9fD,「臺獨」的光譜依照不同時期的目標、作法以及領導人的不同其實可以區分成非常多種,這邊簡單引用維基百科的區分:
    「a.臺獨:欲擺脫現有的中華民國體制,根據《舊金山和約》所產生的臺灣地位未定論來進行民族自決,並以新的國號來實現臺獨。
    b.獨臺:主張走體制內的國會修憲路線,建構本土化的中華民國第二共和,以達成臺灣獨立。
    c.在獨臺派別中,主張以中華民國為國號的人士,被稱為華獨。」

    臺灣獨立建國方案則有(引用維基百科之整理):
    「 a.法理建國臺獨:為臺澎諸島直接建國方案,該派系反對國民黨政權,同時認定所謂流亡政府沒有擁有實質主權,僅是掌握臺灣治權(或按二戰後日本投降的同盟國權利行使代管),因此必須以住民自決的方式建國。
    b.修憲正名臺獨:
    主張從中華民國現狀中脫離,現今多數臺獨人士訴求的是「修憲正名獨立」,也就是在憲法層面上與中國徹底脫鉤,反對與中國在政治上合併。…….達成法律上臺灣獨立(即一中一臺、一邊一國),並申請加入聯合國,他們的目標就是臺灣共和國方案。
    c.中華民國是臺灣:
    認為法理獨立並不重要,目前只要維持現狀、國家正常化才是接下來的目標,而正名、制憲、建立國家認同、返回聯合國則是臺灣國家正常化的要素。即「中華民國在臺灣」或「中華民國是臺灣」、或是有人稱為華獨。
    d.美屬臺灣群島方案:
    認為臺灣是日本投降美國後,由國際法交由美國託管,中華民國佔領臺灣,在國際法上未必享有領有權,臺灣地位不確定論因此產生。」

    延伸閱讀:
    不要再瞎扯那種自我幻想的「臺灣主權未定論」啦!覺醒好青年必讀的〈關於「臺灣主權未定論」之答客問〉by中華民國外交部:http://goo.gl/R3Swzb。

    相關文獻或說法還有很多,歡迎大家自行搜尋。

  • 國三地理重點整理 在 美少婦的生活小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08-30 13:17:38
    有 825 人按讚


    #美少婦信箱
    #這是4年前美少婦辦公室配置示意圖
    #今年家有七年級新鮮人的可以加減看
    #家中小鬼仍在小學階段的請到部落格看美少婦家之前玩多兇

    親愛的朋友們,暑假已經進入尾聲啦~~~
    明天是開學日,新學期、新生活即將要展開了!!!
    今年跟美少婦家一樣家有七年級新鮮人的朋友多不多呢?
    有幾位今年跟哈利一樣是七年級新鮮人的朋友發訊息給我...
    想知道美少婦家是如何安排國中生的課後時間跟學習規劃....
    這裡就分享一下我對於國中生課後時間的規劃讓朋友們參考囉~
    (((PS:文長,慎入~
    小朋友還沒上中學的,去部落格看美少婦家以前玩多兇才對蛤!!))))

    #美少婦信箱答覆如下:

    您提出的是一個好問題!!
    我可以提供我家哥哥哈姆國中二年的經驗讓您參考,
    哈姆自國小到現在要升國三了,並沒有補習過一天~
    (((心虛...其實有啦~因為興趣,他有補過書法))))
    在哈姆上國中之前,我也像您一樣不想將孩子送去補習班關,
    所以就請教了家有國中生的國小老師的經驗...
    由於老師的孩子念的是北市國中,我聽老師說...
    北市的孩子在國中課後晚間時段的安排有兩種情況:
    國中導師若沒有開辦留校在班集體複習的話,
    那麼多數的孩子就是被家長送去補習班被關到9點,
    補習完回到家差不多就是晚上10點了。

    所以就是說....
    不管是學校有開班讓孩子留校複習還是家長自行安排上補習班...
    在每天晚餐後一直到9點的這段時間,
    孩子們的這段時間都是被安排在課業上的。
    我聽了就想.....
    既然這段時間大部分的孩子就是用於課業上,
    那我不見得要送孩子去補習班,在家中如法炮製就好啦!!
    學校留班複習或是在補習班裡,
    提供孩子複習的工具不外乎就是講義之類的東西..
    這類工具可以幫助孩子歸納整理並且檢驗各科學習情況,
    也可以幫助我晚間在家自行安排複習的內容。
    所以 開學之初,我就會去買齊所有各科講義,
    (要先知道各科老師是否有要全班買,
    若有,那一科就不用自己買,因為會做不完)
    然後,從國中開學的第一天,孩子四點放學回家後...
    他需要先完成學校功課,然後可以休息、閱讀課外書到晚餐吃完;
    接著,重點就是在晚上的8點到10點;
    孩子就必須坐在書桌前,依照進度複習各科所學。

    注意,是國中開學"第一天"就開始這樣的作息安排喔!!!
    我已經是事先就預告孩子國中生崖他們就必須是這樣度過的,
    因為其他被送到補習班或留校複習的國中生,
    他們的時間就是這樣安排的!
    不送補習班的我們,孩子留在家中在我們的眼皮底下...
    按照補習班的時間同樣的安排孩子複習課業,我不認為會比較差。
    (事實上,真的沒有比較差,哈姆學習成果可以超越許多去補習的)

    據哈姆的經驗,國中功課其實比國小少,但考試多,
    功課一下子就完成了;剩下的時間就是需要準備考試的時間。
    若沒考試的話,其實也是需要背單字或英文課文的...
    哈姆國中這兩年下來,晚間8~10點的複習時間,
    我不會找不到事情讓他做,只會覺得時間不夠而已!
    因為國、英、數、社(地理、歷史、公民)、自,科目真的太多了!!
    而且,一翻開課本就會知道...國中教育仍是基礎知識,
    雖然現在講求適性揚才,
    但我個人不認為那些基礎知識是不需要認真學習起來的。
    所以,不靠補習要能兼顧各科的學習,就是要上課認真!
    因為哈姆知道自己沒有補習,只有在課堂上這一次的機會學習...
    所以只能上緊發條認真上課不可,
    不然一定不如在補習班還能二次上課機會的同學們~
    就是因為我們沒補習,所以才因此可以讓孩子有這個機會知道..
    學習是自己的事,就是要靠上課認真和課後複習,而非仰賴補習!!

    到哈姆現在要升國三了,我還是沒有送補習班的打算...
    並非我排斥,而是哈姆目前還不需要...
    我有時時問他,有沒有哪一科感到自己念不起來的?
    若有,我們再來找出問題,尋求適當的資源來協助就可以...
    而不是送到補習班囫圇吞棗的接受補習班塞進來的東西。
    在各科學習方面,還好哈姆都還應付得來,
    唯有英文文法是需要協助,英文文法的部分就是由我在家中教他...
    單字和課文的背誦就是要花時間下去耕耘,別無他法。
    所以,國中兩年念下來...目前哈姆各科都還有整齊的水準...
    這些都是真正他自己耕耘累積而來,沒有靠花爸媽的錢補習才能達到.
    雖然並非頂尖優秀的成績,但我為他感到驕傲,也為我的荷包鬆一口氣!!

    其實執行8~10點的複習時間並不困難,他們的書桌就是在我電腦桌旁..
    偶也只是每天交辦一定的工作內容下去後,然後就在一旁上我的FB..ㄎㄎ...
    從國中開學的第一天就這樣執行貫徹下去,我不信會比送補習班差。
    我自己國中就是在補習班混過來的,
    太知道不想念書的孩子坐在補習班裡是什麼德性...
    所以,願意念的孩子不必送補習班,不願意念的送補習班也是沒用!
    送錢跟不願意念的孩子去補習,也就是造福補習班從業人員而已!!!
    怕是....送了補習班,孩子鬼混你看不到...白花了錢還浪費的時間...
    到頭來連想要自己補救的時間都沒有!!!那才淒慘好嗎~~~
    倒還不如,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有念沒念一清二楚....
    及時發現有困難,再去尋求適切的協助..這樣才是正常的補習教育!!
    個人淺見,提供給您參考喔~~^^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