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知道做工的人裡四號仔是甚麼嗎》
《做工的人》是台灣的工地工程師兼作家林立青撰寫的散文集,作者以十餘年來自身擔任監工之經驗,記錄自己在工地的所見所聞。大慕影藝在2017年著手將其改編為電視劇集,由林昱伶製作,鄭芬芬執導,在2020年5月10日首播。台灣地區由 HBO頻道播出(HBO GO同步...
《妳知道做工的人裡四號仔是甚麼嗎》
《做工的人》是台灣的工地工程師兼作家林立青撰寫的散文集,作者以十餘年來自身擔任監工之經驗,記錄自己在工地的所見所聞。大慕影藝在2017年著手將其改編為電視劇集,由林昱伶製作,鄭芬芬執導,在2020年5月10日首播。台灣地區由 HBO頻道播出(HBO GO同步上線),myVideo線上播出。
【4號仔】
毒品海洛英,第一級毒品,是一種鴉片類藥物-中樞神經抑制劑,用來緩解疼痛或鴉片類藥物替代療法。外觀黃白色粉末。起效通常很快而藥效可持續數小時。
【俗名】
白粉、四號、細仔、軟仔、號仔
【來源】
海洛因是由罌粟的樹脂製成的,最先從罌粟花的豆芽中提煉出來的是乳汁狀的鴉片,鴉片再精製出嗎啡,再進一步精製成各種形式的海洛因。罌粟本身並不是毒品,但從罌粟中卻可以提煉出鴉片、嗎啡、海洛因、可卡因等等毒品。
【施用途徑】
注射、捲煙吸食。4號海洛因常包括煙吸、燙吸,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等。然而黑市中到流轉到吸毒者手裡的4號海洛因實際純度都低於50%。
【成癮原理】
使用初有興奮及欣快感常伴隨皮膚溫熱感和口乾,有時初期反應會有一股嗆鼻的快感還有嘔吐及奇癢無比、茫、想睡等等。人體本身就存在一種內源性嗎啡肽物質,正常人身體內啡肽與鴨片受體保持平衡,吸毒者在吸毒成癮之後,由於外源性肽類物質(海洛因中的嗎啡)大量進入體內,導致人體正常的內啡肽產生機制逐漸退化甚至喪失。
【戒斷反映】
每當藥效褪去則會出現不安、打呵欠、流眼淚、流鼻水、盜汗、失眠、腹瀉、肌肉酸痛、嘔吐、忽冷忽熱、坐立難安、煩躁易怒、起雞皮疙瘩、全身無力,甚至精神上會有生不如死的感覺。吸毒者一旦停用毒品,體內外啡肽代謝完了,而內啡肽又不能立即產生,或產生不夠,鴉片受體上的位置就出現了空缺,肽類物質與受體就無法達到平衡,患者就會產生打哈欠、流眼淚、流鼻涕、全身骨骼疼痛等強烈的戒斷反應。
#巧克藥師
※同場加映:
法務部-「戒毒成功專線電話 0800-770-885 (請請你,幫幫我)」
四號海洛因 在 馬英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民國82年5月10日,當時的嘉義地檢署檢察長「勇伯」曾勇夫指派檢察官楊治宇,查獲漁船走私海洛因336公斤,價值超過100億台幣。本案件震驚全國,是台灣史上查獲海洛英最多的一次,在全世界據說是排名第二。當時我擔任法務部長,和新聞局長胡志強商量之後,建議當時行政院長連戰,親自舉行記者會,向毒品宣戰。
後來,我親自訂定「斷絕供給,減少需求」的目標,整合相關部會實施「緝毒、拒毒、戒毒」的反毒策略,邀集內政部、衛生署和教育部共同推動,並從83年起每年的禁煙節,舉辦全國反毒會議。努力三年之後,將毒品犯罪大幅減少,毒品確定判決有罪人數從43,000多人降到26,000多人。
去年的8月20日,天秤颱風逐漸逼近臺灣,正當全國上下都在做防颱準備時,一群毒梟卻想趁隙將高達80公斤的四號海洛因(市價估計24億元)從柬埔寨走私入境。然而靠著一群反毒尖兵的海陸合擊,終將其一網打盡,破獲這起近十年來最大宗的海洛因走私案。
前天我特別接見這些有功人員代表,代表社會大眾表達感謝之意。調查局與檢察官經過長達3年的佈線追蹤,最後聯合海巡署,冒著惡劣海象,在屏東東港外海100多海浬埋伏,趁拂曉時分一舉成擒,追緝過程宛若電影情節,辦案同仁的膽大心細讓人萬分敬佩。在接受表揚者當中,我又見到了當初ㄧ起打擊毒品的老戰友—楊治宇。將近二十年後,他從當年的檢察官成為現今台北地檢署檢察長,再度指揮檢調查獲海洛因走私,對台灣反毒、緝毒有重大貢獻。
美國年度「國際毒品管制策略報告」,自89年起將我國從毒品主要製造及轉運國名單(A級名單)中除名,去年起再歸類至表現最優的C級名單,顯示我國反毒工作已有顯著進步。然而,毒品氾濫的種類也有了改變, K他命等三級毒品,成癮性低,容易使人輕忽。反毒工作漫長且艱辛,但事在人為,只要持續不懈便能降低毒品對社會的危害。
四號海洛因 在 馬英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民國82年5月10日,當時的嘉義地檢署檢察長「勇伯」曾勇夫指派檢察官楊治宇,查獲漁船走私海洛因336公斤,價值超過100億台幣。本案件震驚全國,是台灣史上查獲海洛英最多的一次,在全世界據說是排名第二。當時我擔任法務部長,和新聞局長胡志強商量之後,建議當時行政院長連戰,親自舉行記者會,向毒品宣戰。
後來,我親自訂定「斷絕供給,減少需求」的目標,整合相關部會實施「緝毒、拒毒、戒毒」的反毒策略,邀集內政部、衛生署和教育部共同推動,並從83年起每年的禁煙節,舉辦全國反毒會議。努力三年之後,將毒品犯罪大幅減少,毒品確定判決有罪人數從43,000多人降到26,000多人。
去年的8月20日,天秤颱風逐漸逼近臺灣,正當全國上下都在做防颱準備時,一群毒梟卻想趁隙將高達80公斤的四號海洛因(市價估計24億元)從柬埔寨走私入境。然而靠著一群反毒尖兵的海陸合擊,終將其一網打盡,破獲這起近十年來最大宗的海洛因走私案。
前天我特別接見這些有功人員代表,代表社會大眾表達感謝之意。調查局與檢察官經過長達3年的佈線追蹤,最後聯合海巡署,冒著惡劣海象,在屏東東港外海100多海浬埋伏,趁拂曉時分一舉成擒,追緝過程宛若電影情節,辦案同仁的膽大心細讓人萬分敬佩。在接受表揚者當中,我又見到了當初ㄧ起打擊毒品的老戰友—楊治宇。將近二十年後,他從當年的檢察官成為現今台北地檢署檢察長,再度指揮檢調查獲海洛因走私,對台灣反毒、緝毒有重大貢獻。
美國年度「國際毒品管制策略報告」,自89年起將我國從毒品主要製造及轉運國名單(A級名單)中除名,去年起再歸類至表現最優的C級名單,顯示我國反毒工作已有顯著進步。然而,毒品氾濫的種類也有了改變, K他命等三級毒品,成癮性低,容易使人輕忽。反毒工作漫長且艱辛,但事在人為,只要持續不懈便能降低毒品對社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