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四方管規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四方管規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四方管規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四方管規格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美國Munchkin滿趣健開團 ➡ 團購表單:https://reurl.cc/xGY7Nz ➡ 雯章心得:https://yehyeah.com/munchkin 寶寶6個月大可以先給他用【鎖滑蓋防漏杯(吸管水杯)】。這個水杯我覺得很好用,很好吸,吸管較粗,不容易咬斷。完全不會漏水。吸管...

四方管規格 在 孤僻君株式會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2:34:01

官網全品項免運活動已經過了一半 這週同事們又偷偷上架了好多讚東西 - Item. TIGHTBOOTH - Straight Up Tee Item. OqLiq 21SS- Sixteen Hakama Shorts Item. OqLiq 21SS - Dob Two Way Sacoche ...

四方管規格 在 孤僻君株式會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5:22:22

搭載輕鬆、涼爽的布料夏日的層次搭配依舊舒適 - Item. CentralPark.4PM - April Stripe L/S Shirt Item. OqLiq 21SS- Sixteen Hakama Shorts Item. MELSIGN - Roll Capsule Sacoche -...

四方管規格 在 HBK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17 23:05:33

不知該怎麼形容KD,我想應該就是歷史上最頂規的進攻天才吧!天賦、技術和身材優勢的結合體,且有著與任何配置都相容度高的特質。 今天久違許久的Kevin Durant正式復出,在對上紐澳良鵜鶘扮演替補小試身手一下,Steve Nash想讓缺席將近兩個月的KD開始慢慢去找比賽感覺。 - 結果Nash...

  • 四方管規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2 18:19:51
    有 53 人按讚

    🔔 美國Munchkin滿趣健開團
    ➡ 團購表單:https://reurl.cc/xGY7Nz
    ➡ 雯章心得:https://yehyeah.com/munchkin

    寶寶6個月大可以先給他用【鎖滑蓋防漏杯(吸管水杯)】。這個水杯我覺得很好用,很好吸,吸管較粗,不容易咬斷。完全不會漏水。吸管底部增加重量,就算倒過來也喝得到水。滑蓋式上蓋,很好開關,不會卡卡的。吸管做得夠長,寶寶很容易吸吮。零件非常少,拆洗方便。

    大約10個月大可以給他練習用【360度水杯】。有榮獲美國牙醫推薦,幫助口腔良好發育,降低寶寶牙齦咬合不正、畸齒等問題。360度自動鎖水防漏專利,就算水杯倒過來也不會漏水。只要輕輕抿一下杯緣,就可以喝到水。水流不會很大,不太會嗆到。不需要拆妝清洗吸管,超方便。
    Munchkin360度水杯有很多容量選擇,6M可以先用177ml的,兩側有握把,方便拿取。再大一點有266ml的,如果小孩喝水量不是特別多,這個容量就夠了。也有超大容量414ml的,外面有一圈矽膠防滑層,不容易滑手。

    另外還有296ml的不鏽鋼杯,採用304食品級不鏽鋼瓶身。可保冷保熱,很適合冬天使用。

    266ml自由貼雙層,有附贈六張貼紙,可以貼在內杯上。外杯是透明的,可以讓小孩DIY創造自己專屬的喝水杯。

    除了自由貼之外,其他360度水杯的杯蓋都可以通用,可以自己更換顏色。

    建議大家加購360度防漏杯專用杯蓋+吸管。等小孩大了不需要防漏杯蓋,可以繼續使用原本的杯子,加上這個杯蓋,變成開口杯。加吸管就可以喝果汁、牛奶、豆漿等等。適用所有360度防漏杯(自由貼除外)。

    外出可以用355ml Tritan吸管杯,或是喵喵不鏽鋼保溫吸管杯237ml。Tritan上面有提把,可以手提或是掛在推車上,外出攜帶很方便,喵喵不鏽鋼吸管杯兩側有握把。

    我很愛Munchkin水杯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零件很少,拆洗方便。不像有些品牌零件一堆,很容易不見或是卡很緊不好拆裝。

    Munchkin【分格餐盤】已經用了三年多,大概每半年換一次,持續服役中。小格可以裝寶寶醬油,吃水餃很好用。平常他們下課回來吃點心,我都是用這個裝1~2種水果、甜點、餅乾…等等。晚餐也會用這個餐盤裝食物,可以區隔飯菜,湯汁不會混在一起,比較好吃。餐盤有深度,裝湯也OK。

    【防滑碗】是四方形的,很好拿取不會滑手。餐盤跟碗都可以進微波,機洗,但不能進電鍋。進微波加熱碗不會燙,很好用。

    柚子4個月大開始吃副食品,我是用munchkin【矽膠湯匙】餵他吃。6個月大改用【感溫湯匙】,一直用到1歲。餵食湯匙有個弧度很好握,湯匙面寬度剛好,也很好舀食物。

    Munchkin所有產品都有符合美國、歐盟標準,不含BPA、PVC、無味無毒、抗腐蝕性佳。

    --------

    小雯大推【攜帶式兒童餐椅】,非常輕,裡面是中空的可以儲物,儲物空間不小喔,可以裝滿多東西的。寶寶能夠自己坐穩就可以用了。承重約22kg。這個是三點式安全帶,可以綁很緊,小孩不太容易掙脫。

    【推車杯架】是矽膠可調式綁帶,有四個孔洞調整,可安裝在各種規格的推車上。也可以綁在大賣場推車上,一邊逛街一邊喝飲料XD。【夾式兩用零食杯架】有附零食杯,可以夾在汽座、推車上,讓小孩自己拿取水杯和米餅。

    【防漏零食杯】便宜又好用。【不鏽鋼零食杯】有蓋子可以防髒。

    --------

    🔺 小雯團購優惠:
    單筆訂單滿$1600,再送【滿趣健 食物研磨盒】 只送不賣! (價值$450) 不累送

    ➡ 團購表單:https://reurl.cc/xGY7Nz (9/8收單)

    ➡ 雯章心得:https://yehyeah.com/munchkin

    ➡ 運費計算:滿$890免運,外島、國外不寄送

    ➡ 出貨日期:付款後三天內出貨

    ------

    加入後才不會漏掉開團訊息
    ▶️ 團購社團:https://reurl.cc/Kkr4Qm

  • 四方管規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08 12:03:43
    有 10,259 人按讚

    不知該怎麼形容KD,我想應該就是歷史上最頂規的進攻天才吧!天賦、技術和身材優勢的結合體,且有著與任何配置都相容度高的特質。

    今天久違許久的Kevin Durant正式復出,在對上紐澳良鵜鶘扮演替補小試身手一下,Steve Nash想讓缺席將近兩個月的KD開始慢慢去找比賽感覺。

    -

    結果Nash似乎多慮了,KD一上場就大殺四方,彷彿過去幾個月他都有參與比賽似,在第二節中一上場雖然就兩個低級失誤,但很快就上緊發條將他進攻端 #隨插即用的超高規影響力發揮出來。

    先是一個簡單的C&S,再來一條龍式的上籃,然後做為一名無球牆投者在三分線轟炸鵜鶘,且做為持球者時,這些年已經練就基本組織能力的他也能幫助團隊進攻運作更輕鬆流暢。

    上場18分鐘,KD是繳出一張17分7籃板5助攻1阻攻的優質成績單,雖然失誤有點多,但對於一個休息要兩個月的球員來講,這完全無傷大雅,能以強勢回歸做為註解。

    -

    且很明顯KD這場也是收著打,籃網給我覺得他們很強的原因就是,即便他們有著聯盟最強的【#巨星球】的規格與天賦,但他們也不會過於依賴於此,只要【#團隊球】能打出來,都 #優先運作這個模式。

    看看籃網今天 #全隊傳導的成效與耐心,人人都能跳出來得分,都樂於分享球,不需要靠著KD要獨攬大局,還是Irving非得像Curry殺到筋疲力盡,在團戰運作上,他們已經建構體系,也有基礎存在。

    🏀此戰籃網團隊助攻高達【#37次】,上場的12名球員裡只有Reggie Perry沒有傳出助攻,有11名球員都有助攻紀錄,這是非常驚人的,進攻端非常流暢。

    -

    💪Irving與上一仗相比,今天多了太多幫手,他不需要打得那麼累,除了KD歸隊外,Blake Griffin這場也回歸,就他的競技狀態,可以強打禁區、能投超遠三分,無球空手切又秀暴扣,#一切簡化的他完全將效率給提升出來,與活塞完全是兩個樣。

    💪而LaMarcus Aldridge這場攻防兩端也都有很大貢獻,#在防守端頂住Zion,進攻端則是持續發揮他高塔的威嚇,且這場他也證明給大家看,他的招牌低位背框翻身跳投仍是非常精準。

    Aldridge打得很輕鬆,在低位拿球時 #對手不敢肆意包夾,跟這幾年他在馬刺一拿球就被包的場面差別很大,當然他更有發揮餘地,與Griffin完全提升了籃網禁區的檔次。

    -

    鵜鶘方面今天Zion真的被籃網針對防守對待,且Aldridge這種有噸位的重型中鋒可以能與他對抗,且如果是站樁防守,Aldridge過往總是被低估的,且不僅他,BG、KD、Green都輪流伺候。

    加上Zion這晚手感確實不好,外圍沒有Ingram幫忙牽制,自己後來也打得有點亂,也造就少數他命中率低下的一場比賽(12投4中),那對於鵜鶘整體進攻影響必然很大,也直接被籃網用進攻輾了過去。

    -

    KD回歸第一場就在進攻端打出100%命中率拿下17分,這還不打緊,他在 #防守也是很有貢獻,補足了球隊側異的弱勢,再等到Harden、Tyler Johnson、Landry Shamet歸隊。

    籃網能夠打所謂的 #富裕仗,可以有本錢操兵演練,像近幾場有感覺Nash想把Timothe Luwawu-Cabarrot拉起來,給予他不少上場時間去發揮,去尋找自己定位與自信。

    Nash或許在一些調度上還是很菜,但在 #挖掘球員定位上,我覺得他有做到位,當然他也得慶幸有三巨頭扛起戰績可以這樣操作實驗,而目前看下來所帶來的結果是不俗的。

    -

    這也讓我又想講一下勇士。

    Steve Kerr他的有些想法操作是好的,都在致力打造團隊籃球,但前提是 #勇士沒有打富裕仗的本錢,不管是配置上或是戰績都是,所以到底是想贏球還是按表操課並養成?

    如果志不在季後賽,這很可以,但看起來老闆花大錢、Stephen Curry燃燒小宇宙,都顯得很希望闖進季後賽的話,真的得好好深思一下。

    ——————————————
    👻我的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XzXIqvCmbzVTBis2oZeA
    🔔我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HBKMAMBA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bkmamba/
    ✏️ HBK

  • 四方管規格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6 09:00:36
    有 220 人按讚

    中方代表不應出席阿拉斯加峰會

    上周在美國阿拉斯加,開了拜登上台後的第一次中美高層會議。今次峰會被形容為針鋒相對,高潮來得很早,就在傳媒面前講的開場白。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先發言,客氣說話不多,已開始批評中國的所謂人權狀况問題。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回答亦不假以顏色,直接指出美國不守外交禮節,本以為農曆新年前,美國總統拜登主動打電語給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中國人民拜年,是個友善的好開始,所以才答應這次峰會。但竟然在開會前數天,再次以新疆為藉口,宣布對24名中國官員的所謂制裁,明顯是故意侮辱中國。發言中被認為最精彩的一句可能是「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這個老毛病要改一改。」

    峰會前制裁中方官員 故意侮辱中國

    中國人民反應非常熱烈,覺得中國人終於站起來了,不再像120年前簽署《辛丑條約》時,可被西方隨意侮辱!中國對美國全球霸凌的指摘,對美國本身人權問題的提點都是事實,對新疆和香港人權問題無理指控的解釋,更充滿理據。但西方傳媒完全不感興趣,只會扭曲為討好本國人民的宣傳!為何傳媒有權妄下如此荒謬定論!

    會議本身是閉門的,內容沒有公開,亦沒有會後共同宣言或記招。中方只禮貌地說會議坦誠和有建設性,美方說法也差不多,但不忘故意多踩一腳,說當美方提到新疆和香港人權問題時,形容中方反應為意料之內的「defensive」(意指心虛充滿戒心)!

    會議的唯一重要結論是美中願意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合作,當然是好事。但我已多次指出,解決氣候問題需要維持數十年的長期穩定政策,今天拜登支持,但他連走樓梯都不穩,能否完成任期都是個疑問,莫說下屆總統的政策如何,根本無法預測,特朗普捲土重來都有可能。雙方似乎亦同意繼續對話,亦算好事。

    近月中國通、現任亞洲協會會長、前澳洲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不斷警告美中角力,如毫無遊戲規則,隨時擦槍走火,導致世界大戰,所以建議必須把這場龍爭虎鬥放在一個「有管控的戰略競爭」(Managed Strategic Competition)的框架之下。他想理想化地(仍稍偏幫美國)企圖把鬥爭分為3種:

    (1)可合作解決的問題。理論上可以和應該合作的地方很多,除氣候變化外,另一迫切危機是處理揮之不去的疫情,已出現多種傳染力更強的變異病毒,全球大部分地區確診再次上升,發達國家自私無比,囤積遠超人口需要的疫苗,大部分貧窮落後國家,只得到中國援助,但仍然遠不足夠,是一場人道災難,嚴重性遠超甚至超過個別種族滅絕!早前美國、日本、印度和澳洲組成的所謂「四方安全對話」(QUAD),舉行領袖視像峰會,同意為亞洲提供10億劑疫苗,是好事,但不害羞地承認此舉出發點只為抗衡中國!

    陸克文亦指出,其實值得亦需要中美合作的另一議題是對貧困國家的「債務寬恕」(debt relief)。疫情下,全球經濟衰退,不少國家確無力償還國際貸款,極需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等組織的援助。IMF和World Bank同為二戰後美歐帶領成立,至今仍維持充滿種族歧視的規矩,World Bank總裁永遠是美國人,IMF總裁必須是歐洲人。

    既然中國已成為超級強國,怎可繼續接受此無理規限,所以自立門戶,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BRICS Development Bank)等組織。按照大部分對國際援助有經驗的銀行家所說,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和金磚銀行,行政上比IMF、World Bank、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和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等傳統組織更有效率,更專業和更清廉。

    世銀IMF滿是官僚與歧視

    我念的是Public and Private Management,相信「noblesse oblige」(貴族義務)這句法文格言,所以20年前當我離開投行時,曾考慮轉而投身於這些國際發展銀行,但當我向一些有經驗的朋友請教時,他們異口同聲勸我千萬不可,因為這些機構不止極度官僚,毫無效率,一切政治掛帥,完全按照西方老闆的利益為依歸,貪腐情况更非常嚴重!多謝朋友的提點,後來就放棄了這天真念頭。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IMF對受到外資急撤嚴重衝擊的亞洲各國的建議是,你們過度揮霍,咎由自取,所以必須勒緊褲頭,極力削減開支。即使導致無數人破產,政府倒台,不少地方如印尼,甚至出現恐怖血腥暴亂,也冷血不理!到了2008年的金融海嘯,主角換為美國和歐洲,IMF和其他國際組織的腔調就完全不一樣,異口同聲贊同和鼓吹極度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去年疫情中,哪一個西方國家的財赤低於GDP的10%?勒緊褲頭?大概這只是肚滿腸肥的西方人,跟營養不良腰圍只有20吋的貧困有色人種,開的玩笑吧!

    西方人喜愛無理指控中國的一帶一路發展計劃為經濟侵略,甚至形容為「債務陷阱」(debt trap)外交。之前我已提過希臘前財政部長瓦魯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在一次演說中敘述的一個故事,希臘出售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 Port)給中遠,本來條件在他上任前都已談好,但他認為不公平,所以向中方提出修改條款的要求,中方竟大方接受,把部分股權捐給了希臘的退休基金。他問觀眾,如果換轉買方為美國或歐洲機構,會答應嗎?在「寬恕」國際貸款這議題上,我願意打賭,中國必比美國更願意接受,更樂意伸出援手。

    國家發展科技 勿扼殺民企發展空間

    (2)中美也有很多競爭範疇,包括科技、貿易、投資、貨幣、經濟、外交和軍備等等。重要科技尤其半導體,兩方都有不足之處。中國仍然落後於美國,但美國在製造半導體的技術上,亦已遠遠落後於台灣和韓國,這亦是近年東北亞局勢變得如此緊張的最主要原因。不少美國朋友,包括前國防和外交高官,以及主要投行科技分析師,都記得我是最先提出此重要觀點的。

    數年前在中美貿易科技戰尚未正式開始前,我也寫過文章,提到曾在深圳,跟一些華為工程師和管理層交換對中國發展半導體計劃的一些觀察和意見。當時大家都同意全球最重要企業就是台積電,而中國面對的技術瓶頸很多,最主要的包括生產器材和EDA設計軟件等等。更麻煩的是欲速則不達,如清華紫光般大量砸錢投資,也不一定成功,反而招來西方的不安,反而更落力打壓,結果反陷入嚴重財困。

    中國仍必須努力自力更生,發展自己的科技,但要提醒一點,國家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在支持大學裏的基本科研,但小心過度扼殺民企的發展空間,應用科技發展上,他們更具創意,效率更高。不止中國,美國的最重要技術發展動力,亦來自企業家,近年最成功例子當然是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不止Tesla帶來全球電動車革命,SpaceX發射火箭的技術,亦遠比美國太空總署(NASA)和甚至比中國更先進,Starlink(星鏈)的潛力亦不容忽視。FAAMNG等科技企業,固然有一定壟斷性,但美國幸有這批後浪,才可繼續保住全球經濟、金融、科技和控制傳媒的霸權,的確需要小心考慮如何監管,但美國絕不會不顧後果地把他們打死。中國也必須小心處理龍頭科技公司的監管問題,大不一定就是有罪!

    美國續在軍事上耗國力未必是壞事

    美國對華政策,採取過時的冷戰思維,重新進行軍備競賽。中國在這方面較冷靜,但仍不斷發展更先進軍備,提升戰鬥力。美國恐嚇世人,中國野心勃勃,國防開支急速增加,但其實中國國防支出非常克制,去年約1800億美元,不到GDP的1.5%,比美國經常投訴支出過低的北約(NATO)盟友如德國的1.57%還要低!美國自己的國防支出接近瘋狂,每年超過7500億美元,近乎無王管,多年漠視國會的核數要求。美國的國防支出是後面10個國家的總和,比十九世紀英國遵行的「兩強標準」(Two-Power Standard)更誇張;美國擁有7000枚核彈,為中國20倍;美國的海外基地800個,中國只有3個。美國塗炭生靈,在阿富汗和中東各地打了20年的forever wars,連繼續打下去的原因都不知道了!

    中國千萬不要墮入此冷戰陷阱,讓美國繼續在軍事上消耗國力,也未必是壞事。重要的是中國繼續發展和平的外交政策,只需保護國家安全,拒絕稱霸,更不會無理攻圢其他國家,最終必能贏得道德高地。

    (3)陸克文建議美中雙方講清楚自己的核心利益,劃下不可碰犯的紅線,然後要求互相尊重。這建議最不切實際和最危險。中國似乎有點太天真,真的說出紅線,包括中國領土完整,美國不可干預內政和不可質疑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確有廣大人民的支持。美國聰明得多,布林肯把這第三類範疇形容為adversarial(對抗)關係,在所謂新疆、西藏和香港人權,以及台灣問題上,必定會繼續發言和增加壓力,這些不就是中國定性為不可碰犯的紅線!

    中方也有提到BLM問題,批評美國人權狀况,但布林肯狡猾地自辯美國從沒有自稱完美,且引用《美國憲法》的前言,永遠在追求「more perfect union」(更完美聯邦)。多漂亮的高調,但只是完美BS,完全解決不了美國面對的實際危機,無日無之的恐怖槍殺案,和日益嚴重的歧視和襲擊亞裔人士問題等等。美國聰明地不願說出美國的真正紅線──過時反民主體制,令到美國在過去30年,不管民主黨或共和黨掌政,已淪為一個充滿不公、仇恨、怨氣,貧富懸殊加劇,人均壽命下跌,由一小撮權貴操控的「金權政治」(plutocracy)社會!

    近年未邀中國領導人訪美 於禮不合

    有人問我,怎樣評價中國在阿拉斯加峰會的表現。我也同意表現不錯,有點火藥味,但說出了一些重點,亦達到某些效果。但我的建議是不應答應去阿拉斯加參加峰會,應堅決要求美國來中國開會。

    首先從外交禮儀上,上次是去年6月跟時任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的峰會,已在夏威夷舉行,禮尚往來,即使拜登是新上任總統,今次峰會實應在中國舉行;加上在整個特朗普4年任期內,從未邀請中國領導人去美國作國事訪問,但特朗普上任不久,習主席和夫人給足面子,去了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Mar-a-Lago)作友善家訪。後來亦邀請了特朗普到中國作正式國事訪問,規格上非常隆重。

    之後美國發動貿易戰,中國領導人回訪美國一事就被擱置了,後來特朗普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想當和事佬──他老婆伊萬卡(Ivanka Trump)跟鄧文迪為閨密,企圖安排習主席再度訪問佛州。在一次2018年華盛頓峰會上,偶然碰到他,私下交談中,我直言此舉於禮不合,必須邀請習主席到華盛頓作正式國事訪問。但隨着關係惡化和疫情爆發,此事也不了了之。

    中國應制裁美國涉中東政策官員

    中國不應出席阿拉斯加峰會的更重要原因是主客發言次序的問題。如今次峰會在中國舉行,作為主人家,必然是先發言的一方,亦即是有寶貴的主動權。我建議提出的第一點應是為中東伊斯蘭教徒發聲,質詢為何美國20年來不停濫殺和打壓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和北非等無辜人民,死傷人數過百萬,因此而失去家園的難民數百萬!中國甚至應宣布對掌管中東政策的美國外交和軍方官員,作出一些制裁。

    即使西方傳媒偏頗,總要報道主人家的第一句開場白,亦不可以形容為defensive吧!

    (中環資產持有台積電、Tesla、Apple、Amazon、Microsoft、Netflix及Google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