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四大審計員薪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四大審計員薪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四大審計員薪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四大審計員薪水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李姓中壢選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經濟部日前向立法院提出去年振興三倍券的成效報告,以數位三倍券推估三倍券帶動的經濟效益,平均每人消費金額約五七八五元。並以領用消費券人數計算,估計可達一三四九億元經濟效益。 但經濟部可能忘記了,領取數位三倍券僅百分七點六,卻將這代表全體消費者,做錯誤推論。《審計部一○九年決算報告》也指出,這份執...

四大審計員薪水 在 書繭居 || 閱讀心得、書籍推薦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15:44:04

2021.08.09 奧運的詛咒: 奧運、世足等大型運動賽會背後的經濟豪賭 (Circus Maximus:The Economic Gamble Behind Hosting the Olympics and the World Cup) 安德魯‧辛巴里斯 ◼◻◼◻ 「你無法一直愚弄所有人,但總有...

四大審計員薪水 在 Fake 文青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2-02 10:49:29

《四.第一隻job 》-「在逼科的每一個人,也在找自己的出路,不是做到manager 就是成功,亦不是做到senior year 1 (做了三年) resign 就是失敗,畢竟她的前途永遠也是未知之數。」 2015年11月,我第一隻job是製造帽的上市公司,在孟加拉亦有分公司,今次落field 主...

  • 四大審計員薪水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7 13:27:22
    有 50 人按讚

    <政治學上有一個理論稱為寡頭定律:組織越大,權力核心離群眾愈遠,和一般民眾愈脫鉤。今天的民主進步黨,在兩次選舉後行政、立法壟斷,尤其在公眾輿論的勢力不斷增強,陷入寡頭定律現象,總是推出自嗨政策,讓人民用生活與生命承擔。>

    經濟部日前向立法院提出去年振興三倍券的成效報告,以數位三倍券推估三倍券帶動的經濟效益,平均每人消費金額約五七八五元。並以領用消費券人數計算,估計可達一三四九億元經濟效益。

    但經濟部可能忘記了,領取數位三倍券僅百分七點六,卻將這代表全體消費者,做錯誤推論。《審計部一○九年決算報告》也指出,這份執行效益欠乏嚴謹評估,甚至有學者認為,三倍券對GDP的貢獻僅有百分之零點零八;再者,消費者多做最大效益使用,領三千元花五七八五元,除了是參與個別店家活動,此消費金額和多數消費經驗不符合。從此可看出,執政黨不只是貪戀數字的「數字政權」,更是和民意背離、用數字自欺欺人的自嗨政府。

    政府卻執意以去年不成功的經驗思考,不發放實用、方便之現金,繼續將人民稅金花費在印製不環保、使用效益低的振興券及塑膠封套,增加基層人員行政成本與負擔,又有領取時造成群聚疑慮的「振興券」。這些難道真的只是為了鞏固「數字政權」、樹立浮誇政績嗎?既然執政黨這麼執意發放振興券,是否先規畫將執政黨官員、民代、黨工及小編的薪水以振興券發放,讓人民感受到民進黨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而不是用背離民意的政策要人民承擔。

    三振券到自嗨券 數字政權背離民意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5656452

  • 四大審計員薪水 在 FAKE 文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24 02:32:15
    有 231 人按讚

    四.第一隻job -「在逼科的每一個人,也在找自己的出路,不是做到manager 就是成功,亦不是做到senior year 1 (做了三年) resign 就是失敗,畢竟她的前途永遠也是未知之數。」

    2015年11月,我第一隻job是製造帽的上市公司,在孟加拉亦有分公司,今次落field 主要處理pre-final (註:大部份上市公司都要做pre-final,以減輕一點final audit 的workdone。

    作為全team 最底層的員工,出job 一定要預備上年的external file,所有的文具,薯餅,薯條,空file,所以我就大包小包的提到客戶的門口,再跟我當時的senior in charge (SIC) 會合。我們一行三人(全女班),略為整理一下衣服,就浩浩蕩蕩的行進客戶的公司,迎面而來的是一個中年男人,他滿面笑容的迎接我們。

    客戶看一看我:「我們又見面啦,今次又有fresh grad加入。來吧!我幫你們book 了房,schedule 我過一會兒會send 給你。」

    SIC:「無法啦,上市公司做完final audit,過數月就開interim,之後又要做pre-final。」

    客戶將我們帶到一間小小的房間,剛好可以放下一張枱,那時的我天真地質疑「為何一間上市公司的裝修那麼殘舊,空間亦偏細。」後來我才明白,一間每天沒有股票成交的公司,你到底渴望公司有多大多漂亮呢?」

    在那狹窄的空間,空氣好像凝結了,只有打字的聲音,她們的眼中好像只有工作,我們第一天見面,不是都要互相認識一下嗎?

    在寂靜中,SIC聚精會神的看著螢幕,頭也不抬問我:「為何你選擇做audit? 」

    我想也沒有想:「我知道這數年會好辛苦,但我需要學到更多的technical skills,而在逼科是最快的方法。」

    SIC不帶一點的感情說:「你知不知這裡的turnover rate 有多高?有多辛苦?每天做到凌晨只為客戶的annual report,但沒有人會欣賞你付出的努力,最後即使你的薪水看似不錯,其實時薪比一個麥當勞的員工還不如。」

    我:「你會唔會做到manager 先走?」

    SIC:「我今年會走。不想再浪費時間。」

    她只是比我做多兩年的時間,但卻有看透世事的感覺。第一天入職,聽到的卻是連SIC 都想resign 的消息,但這確實是行業的生態。留著的人拼命想離開,留著只因為還未有更好的offer。

    返工的第一天,卻在研究resign,是多麼的可笑又可悲呢?她看着我,明白我太fresh,不懂她在想什麼,但我亦沒有裝懂。我知道時間會讓我明白一切。

    及後我在工作,看到task allocation list 那超多的testing (check supporting document)已經傻了眼,目測至少有100 samples,代表有100 份文件要看,但我才只有4天的booking,那如何是好呢?

    我問SIC:「所有的testing 你assign 給我的,全部都要4 日內完成嗎?」

    SIC淡然地說:「當然,完了4 日booking,不會再有額外的人幫你完成未完成的。」

    我:「但我只係搵憑証都要4日啦,更不用說要查看憑証,還有要做working 呢?」

    SIC指一指出面的員工:「你send 個excel 給他,他會幫你填上你所需要的資料。」

    我:「但他去填,我又無看過憑証,我根本不能確定他的資料正確與否。不正是放飛機嗎?」

    SIC:「他填完你可以抽check,以確保無問題。」

    我:「所以我是sample 以上的sample?」

    SIC:「你遲早會明白,每個放飛機的人都是走頭無路,你要在限時內完成所有的workdone,人手是有限的,如果你要用過多的時間去處理這些簡單的工作,一些更重要的task,你就沒有時間去完成。你完成不了,就只有被罵。別人不會理會你如何完成,他們只會在意你完成了嗎?你工作的質素如何?」

    我:「那所謂的專業呢?在大學讀三年會計,用三年的時間考會計師牌,難道只為了所有為做而做的working嗎? (註:審計師的工作,包括所有的testing, 解fluctuation,review forecast等等)」

    SIC若有所思的看着我:「先不要想這些有的沒有的。如果你想在這裡生存,最好聽話一點,我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這裡不容許下屬有反駁的機會,希望你明白這裡的遊戲規則。你一定覺得我好harsh,但你之後會明白沒有人好像我那麼誠實,教你生存的規則。不要再說了,工作吧,不然,連pre-final 也要OT。(註: pre-final 本身是分擔final 的工作量,讓審計師先處理9至10個月的financial,當然亦會做internal control 和understanding 的workdone)

    4 日的booking,𣊬間即逝,那所有的testing/workdone 我亦輕輕鬆鬆完成了,而怎樣完成?我不會告訴你囉!

    而那位SIC 確實如她所說,不久就resign 了。在逼科的每一個人,也在找自己的出路,不是做到manager 就是成功,亦不是做到senior year 1 (做了三年) resign 就是失敗,畢竟她的前途永遠也是未知之數。

    如有興趣《踏上審計師之路一1825》其他章回,可以去medium睇番晒
    https://medium.com/fakemanching1607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kemanching1607/

  • 四大審計員薪水 在 段宜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5-02 20:50:23
    有 957 人按讚

    徐巧芯發言人,妳對我提出了一堆問題,其實,妳只要反問自己一個問題就夠,妳知道利益迴避的重要性嗎?

    今年底妳可能就是台北市議員,未來四年面對利益交關時,妳做得到利益迴避嗎?

    大學自主難道是大學可以不受政府監督;卻任由財團主宰嗎?

    我來講個故事給妳聽,告訴妳台大如何成為台哥大的關係企業:

    管中閔去年向台大提出申請,6月起兼任台哥大獨立董事、薪酬委員、審計委員。其中薪酬委員決定董監事和經理人的薪水和酬勞。

    所以台哥大董事長蔡明忠、副董事長蔡明興、董事張善政在內的董監事,每年可以領多少董監酬勞,都是由管中閔決定。

    管中閔的申請案,一直到去年10月2日,台大才去函台哥大表示同意;但管爺卻已經在去年6月搶先上任,而且去開了好幾次會(年薪千萬等級的獨董,每次開會不知有沒有車馬費?國立大學教授是公務員,這樣不知道算不算貪凟?)

    台大去函台哥大的同一天,台大校長遴選截止報名。所以台大行政部門當然知道報名要當校長的管中閔在台哥大兼差。

    但台大並沒有把相關資訊,提供給3名教育部代表在內的21名遴選委員。

    不過這21位有投票權的委員中,有1位是肯定知道管中閔兼差的,就是由管中閔決定他薪酬的台哥大副董事長蔡明興。

    蔡明興以校友代表身份當校長遴選委員,不是選出來的;他是由台大行政部門指定的3席校友代表之一,這3位都是大企業老板。

    幾年前蔡明興捐了一大筆錢成立「台大鑽石基金」;台大校務基金也買了一大堆台哥大股票。

    這個故事還看不懂嗎?

    台哥大花每年千萬請一位大學教授來決定自己的老板,每年可以領多少薪酬;這位老板已經被指定當台大校長的遴選委員。

    管教授去登記參選校長時,不知道這位提名他當千萬獨董,而且要被他決定薪酬的蔡明興是遴選委員?蔡老板又有沒有「鼓勵」管教授去登記參選呀?

    黃絲帶?

    你們這些貨應該一起裝進黃色垃圾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