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四代目江戶城御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四代目江戶城御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四代目江戶城御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四代目江戶城御城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從明治時代開始,六本木就是日本陸軍第一和第三連隊的駐紮地,從而發展成陸軍軍人所居住的區域。現在位於乃木坂的國立新美術館的入口處,就有著舊步兵第三連隊的軍營模型。而現在的東京中城(東京ミッドタウン/Tokyo Midtown,後文介紹),則是當時大日本帝國陸軍第一連隊的駐紮地。而這兩個陸軍連隊,也正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京都—京都の匠單身年輕26代目講解伏見萬本鳥居 手工製鬼瓦40年京瓦師試3D打印 消失中的京都威尼斯「伊根」 舟屋漁村 一頭all back髮型,fit過健身教練的長谷川實,換來攝影師的心心眼,面對鏡頭卻相當怕醜。「我以前瘦很多的,比現在少15公斤!」不為美形騷肌,練一身肌肉只為神明做事。作為「伏...

四代目江戶城御城 在 鹿過日本|日本旅遊美食生活|旅居日本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10:18

青森是我在日本目前數一數二喜歡的地區,每個季節都有不一樣景色。小鹿去過兩次青森,一次是為了看東北三大祭,開車繞行了整個東北,其中一站來到青森。第二次則是來看了秋紅,兩次都讓人對青森念念不忘。目標有一天一定要三訪青森,下次一定要去看看弘前櫻花! 這次收集了八個青森熱門必去景點,實際走訪一輪覺得是真的...

四代目江戶城御城 在 美食 旅遊 。 飛鼠痴遊吃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8-12 01:41:52

#兵庫町商店街 📍#高松 #香川県 #四國 。 - 🚩歡迎推薦 #日本景點 給 @foodtravel_flymouse ❤️。 #飛鼠玩四國 #飛鼠玩高松 #飛鼠玩日本 #travel_flymouse_takamatsu #travel_flymouse_japan。 - 👁 🟧 #高松市(日語...

四代目江戶城御城 在 151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5 03:13:32

🔹日本教育旅行出發前 每次出國都是和家人,第一次與老師、同學們一起搭飛機,可能因為這次出國的目的是「學習」,所以沒有像以往一樣,出去玩的前一晚都會興奮到失眠,而是很平常心地度過。 - 🔸東大寺-奈良公園 ▪️東大寺位於日本奈良縣奈良市雜司町,是華嚴宗大本山,也稱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之寺」,由信奉佛教...

  • 四代目江戶城御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22:35:16
    有 27 人按讚

    從明治時代開始,六本木就是日本陸軍第一和第三連隊的駐紮地,從而發展成陸軍軍人所居住的區域。現在位於乃木坂的國立新美術館的入口處,就有著舊步兵第三連隊的軍營模型。而現在的東京中城(東京ミッドタウン/Tokyo Midtown,後文介紹),則是當時大日本帝國陸軍第一連隊的駐紮地。而這兩個陸軍連隊,也正是發生於昭和11年(1936),日本陸軍的部分「皇道派」青年軍官與士兵對政府及軍方高級成員中的「統制派」進行刺殺的2・26事件之主要成員。而既然六本木當時是做為軍隊的用地,可以想見,當時這裡不但不是鬧區,而且也沒有什麼居民,因此才能給予軍隊如此龐大的用地。而在江戶時代,六本木則完全是個鄉村。元祿時期(1688~1704)的俳句詩人,松尾芭蕉的弟子服部嵐雪,從曾描述當時的六本木總是聽到老鷹的悲鳴聲與蟬鳴。就算是到了明治初年,這裡還是有著田野的氣息。到一直到甲午與日俄戰爭之後,六本木才染上了軍事重鎮的色彩。

    而在昭和20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美軍便順理成章地接收了這些軍事設施,並建立了被稱為「哈迪軍營」(ハーディー・バラックス/Hardy Barracks,這個名稱是為紀念1950年7月1日韓戰的任務行動中,一場飛機事故二十名死者之一的「埃爾默·哈迪伍長」)的美軍基地。而這個美軍基地現在則是赤坂新聞中心(Akasaka Press Center/赤坂プレスセンター),是東京二十三區內唯一一座駐日美軍基地。而那時被美軍佔領下的日本的六本木,由於美國人非常地多,因此被稱為「東京租界」。也因為這樣,六本木逐漸開了以美國人對象的商店與餐廳。其後附近又開設多間電視台,加上這裡本來外國使館就多,於是這裡便演變成酒吧、舞廳等夜店林立的鬧區。1961年,日本料理「瀬里奈」最早在此創業,販售高級的神戶牛與螃蟹料理,直到現在(瀬里奈 本店 (せりな):東京都港区六本木3-12-2);1963年創業的「香妃園」則是中華料理,就開在「瀬里奈」對面棟的二樓,燉雞麵是其招牌料理,從開幕之後,這裡就是各大電視台、廣告公司和從事其它大眾媒體的從業員與藝人深夜流連於六本木的「御用」餐廳,其菜色多達200種,營業時間則是直到凌晨四點(東京都港区六本木3-8-15瀬里奈ビレッジ2F)。

    而早在昭和19年(1944)就在六本木開業的義大利餐廳「安東尼奧」(アントニオ),則是在昭和60年(1985)搬到了南青山的現址,第一代老闆Antonio Cancemi,於校長為墨索里尼的料理學校畢業後,就指派給了是前義大利海軍司令官做為廚師。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在這些六本木的餐廳老店中,只有「安東尼奧」是在日本二戰戰敗前就開了的。這是因為那時日本與義大利是同盟國,因此他隨著他的老闆由義大利來到盟國日本。現在「安東尼奧」則由第二代和第三代延續的他的理念,繼續經營著這家餐廳(Ristorante Italiano ANTONIO'S & ANTONIO'S DELI:港区南青山 7-3-6 南青山HYビル 1F)。

    隨著1952年舊金山對日和約的簽定與1953年韓戰的停戰,日本逐漸由戰後的蕭條與混亂中走出,而美軍的佔領也告一段落。美軍走了,原先在六本木開的那些專門針對美軍做生意的商家、餐廳、酒吧和夜店,也隨之被年輕的哈美族擁入。他們曾經在戰後邊追的美軍吉普車後面,邊跑邊說「Give me chocolate!」現在,他們則是穿著夏威夷衫,戴著太陽眼鏡,以美式風格走在時代的先端,流連於夜色朦朧的六本木街頭。1958年12月23日,東京鐵塔落成,六本木成了「離世界第一高塔最近的町」,更是吸引了全日本年輕人的目光。1959年之後,「六本木族」出現了。昭和36(1961)年,渡邊麻理(渡辺マリ)的歌〈東京動動趴女〉(東京ドドンパ娘)大賣後,更是吸引了愛跳舞的年輕男女湧入六本木(「動動趴」(ドドンパ)是美軍佔領日本期間,由菲律賓傳入的一種曼波舞曲)。

    昭和39年(1964)的東京奧運會之後,隨著地下鐵日比谷線的開通,加上都電和巴士,鄰近銀座又可以在澀谷轉乘的六本木更進一步地成為了年輕人集結之處。整個1970年代,迪士可舞廳一家又一家地開。到了1980年代的泡沫經濟時期,以當時地上十層,地下兩層樓的六本木廣場大樓(六本木スクエアビル)為中心,共有數十間迪士可舞廳。後來,隨著泡沫經濟的崩壞,在1990年代的時候許多這裡的迪士可舞廳紛紛倒閉,取而代之的是卡拉OK與日式小酒店キャバクラ,六本木廣場大樓也在2007年,由於已經老朽,再加上再開發計劃必須拆掉而封館。

    以前比較常住在新宿時,其實因為去六本木還是要轉車,所以還是沒那麼方便,直到都營大江戶線於2000年(平成12年)12月12日全線開通後,才能新宿直達六本木。現在要去六本木,除了有最早開通的日比谷線外,還可以坐南北線到麻布十番佔站或六本木一丁目站,坐千代田線到乃木坂,以及坐都營大江戶線到六本木站或麻布十番站。

    那麼,現在的六本木呢?從軍隊之町、美國之町,到年輕人之町,六本木還有什麼新的樣貌?

    要這樣說起來的話,那就是六本木突然多了好多美術館和藝廊了,而這些美術館和藝廊的出現,則與兩棟最新在六本木登場的建築物有關,一是2003年(平成15年)開業的六本木之丘(六本木ヒルズ/ろっぽんぎヒルズ/Roppongi Hills),一是2007年(平成19年)建成的東京中城(東京ミッドタウン/とうきょうミッドタウン/Tokyo Midtown)。

  • 四代目江戶城御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05 09:26:40
    有 413 人按讚

    你們用過日本以前的月曆嗎?
    在日本,10月被稱作「神無月」。

    然而震驚13億人的真相卻是,全日本只有出雲這個地方把10月稱作「神在月」。傳說日本都道府縣各地諸神都會在這個月份浩浩蕩蕩趕來島根縣,並且齊集在出雲大社討論凡人們的姻緣。

    時至今日,出雲大社成為日本最重要的求姻緣聖地,是高中女生夢寐以求的旅行景點。提升戀愛運的御守不在話下,其他的伴手禮也相當受歡迎。

    出雲大社,祭祀的主神是因為可愛的「因幡白兔」而成名的「大國主」。

    高中的時候,曾經讀過安彦良和老師的漫畫《大國主》,主角就是出雲大社的「因幡白兔」和「大國主」。自從讀過老師的漫畫後,開始對日本神話產生了興趣。

    神話裏的大國主涉水登山,經歷千辛萬苦後建立了國家。出雲大社是大國主答應把國家拱手相讓後隱居的地方。

    出雲大社影相打卡一定要看這裏!

    出雲大社最出名的還有它那全日本最大、長約13米、重達5.2噸的注連繩。

    參拜方法跟其他地方也不一樣喔!

    ①出雲大社是二拜四拍手一禮,也有別於一般神社。

    ②出雲大社的簽文並沒有明確寫「吉」「凶」,取而代之的是參拜者需要銘記於心的戒條。換句話說,就是神明給你的忠告。

    接着我們離開會帶來好姻緣的出雲大社,來到幸運地避過災劫流傳下來的現存天守—松江城。

    作為日本國寶級的近世城堡天守——松江城天守
    於去年2020年,剛剛慶祝了日本國寶指定的5周年紀念。

    島根縣的松江城是日本現時全國12座碩果僅存的天守,彌足珍貴。所謂「現守天守」,形容的是在江戶時代或者之前建築而成、至今依然保存狀態良好的城堡的意思。

    松江城有個別名,叫做「千鳥城」。這是由於屋根位置看上去如同雀鳥的翅膀向兩邊展開,因而得名。踏上千鳥城天守即感登高臨遠,附近美景盡收眼底。

    日本的城堡越來越少,有三大主因:首先是一國一城令、接着是明治維新年代的癈城令、最後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因為以上種種原因,這座建成於慶長16年(1611年)的島根縣松江城,跟滋賀縣彦根城及兵庫縣姬路城合稱近世城堡最繁盛時期的代表天守,一同被列為國寶級歷史建築。

    下次旅途的目的地,決定好要來島根縣看看了嗎?

    連結:https://www.kiri-san.com/post/33783

  • 四代目江戶城御城 在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6-18 21:47:56
    有 78 人按讚

    [疫情期間的紙上京都旅行]

    在疫情期間出版一本京都的書,又不能出國玩,不禁讓人覺得好奇。但或許正是在這個時候,才需要這樣的書。書中沒有打卡祕境、沒有不可不去的知名景點、沒有驚呆了的美食,裡面是一個古都的底蘊與文化,還有千百年來不斷的生命力,塑造了無可比擬的文化古都。

      台灣是個有生命力的地方,很多城市也在推廣自己的文化。近幾年來,大家琅琅上口的「地方創生」,成為每個地方思考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然而,不管是文化或是地方創意,都得回歸到每個城市最為核心的文化。

      前兩年我寫了一本《東京歷史迷走》,相較於大家都去東京追求時尚和潮流,我認為東京是個具有傳統和歷史的城市。超過兩百五十年的江戶幕府所留下的生活和文化儀俗,仍然存在這個城市的骨髓和血液裡。這本京都的書和東京是一起的,相較於東京的傳統,我認為京都是相當具備現代性的,或者說京都在每個時代中都找到自己生存的方式,讓傳統與現代並行不悖,並且吸引全世界的人走進京都的歷史,繼續充實京都的文化。

      我們要瞭解自己文化的核心在哪?才能使城市讓人著迷,而願意在不同的角落迷路,走入文化和歷史的記憶中,感受真實的生活、情感和歷史的底蘊。

      京都是座歷史的迷宮,層層疊疊,以王城的姿態,在悠久的歲月裡存在著,但很多原有的景色已經完全不同。雖然一開始期許自己是「平安京」,但是氣候條件的關係,夏日梅雨季後,容易有疫病。因為是權力的中心,想要競逐政治勢力、問鼎中原的人物也會在京都大亂鬥,造成嚴重的死傷。

      德川家康遷都江戶後,商業、政治和文化與京都形成競逐。對於京都受傷最大的事件就是天皇東遷,本來天皇和公卿貴族們都居住於此,具有濃厚的文化風尚,周邊相關的文化和產業的人一起維持古都的風華。然而,天皇遷到東京,使得京都喪失了重心。不過,富有生命的力京都人,開始讓京都成為一座適合觀光的都市,是一座文化古都,透過現代化的方式,讓所有到此的觀光客都能感受到滲入生活每個層面的日本文化。

      要懂京都,歷史是一把很好的鑰匙,讓旅人們可以隨時穿越到不同的時代。每年的「時代祭」由京都御所遊行到平安神宮,千年繁華的遊行隊伍,盡在一時展現,傳統與現代,在人們的心目中,宛若一條時間的長河,鮮活地展現出來。

      在京都,很容易著迷。不管是一處風景、一間餐廳、一枚和菓子、一座石庭,都會被吸引住。背後是美學,且蘊含著複雜的深意與精確性,像身處龍安寺的庭園中,永遠無法數到十五顆,設計者透過巧思,讓觀者無法算清石頭的數目。其中帶著不可思議的嚴謹,但在其中又可以令人感受到雀躍喜樂,或許這也是禪的體悟吧!

      在京都,容易迷路。因為四季都有迷人之處,容易處處留情。櫻花滿開的時節,繁櫻似錦,為京都的街頭妝點上活潑的氣氛,增添了一股緋紅的輕雲。

      櫻花的顏色具有層次性的差別,搭配上刻意修剪的樹幹,使得每一株的姿態與景致都有可觀之處。炎熱的夏季有盛大的祭典,還可以在溪流之中享用川床料理,於水流平緩之處搭上木板,直接於川中享用料理,不僅消暑,還有無盡的風雅,夜晚則在鴨川邊沉浸在七夕的浪漫裡。

      秋季的紅葉帶了點清幽和寂寥的氣氛,在四季的顏色即將結束的時候,靜靜的感受自然的訊息。送舊迎新的氣氛中,偶然在街角,或是在寺廟中,突然可以聞到一股馨香,或是在冬季寂寥灰白的顏色中看到一點色彩,那就是梅花的味道與顏色。春寒乍暖,但春意已到,通常在梅花綻放的時候,也即將進入新的一年,感受四季的再次循環。

      穿越傳統與現代的迷走,翻開京都,也翻開《京都歷史迷走》,在閱讀間走進京都,不再走馬看花,而是理解文化創意背後的深層底蘊,在飲食和散步裡感受京都的美。

    迷走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409?loc=P_0003_084

  • 四代目江戶城御城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2-14 16:30:11

    |京都—京都の匠單身年輕26代目講解伏見萬本鳥居 手工製鬼瓦40年京瓦師試3D打印 消失中的京都威尼斯「伊根」 舟屋漁村
    一頭all back髮型,fit過健身教練的長谷川實,換來攝影師的心心眼,面對鏡頭卻相當怕醜。「我以前瘦很多的,比現在少15公斤!」不為美形騷肌,練一身肌肉只為神明做事。作為「伏見稻荷大社」的御用職人,家族26代守衞千本鳥居400年,日日抬着幾十公斤重的木頭上山,不說一句辛苦,「能做這工作,我們只有榮幸。」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1118/LH3UOBPROCASO6YQZYMJAF2E5Y/

    「三個字講完,黑、澤、明。」跟攝影師之間的冷笑話,倒很足以形容眼前的京瓦──明明黑得深邃、暗處又見亮麗光澤。京都之雅恒久不變,有賴這千年守護古都之樑脊。惟面對時代變遷,現在竟落得只剩一人死守絕藝的困境。
    「做這行四十多年了,由明治四十四年開始,一直到五年前爸爸過身,我就正式接手。」淺田晶久被稱為「京瓦最後一人」。位於京都伏見的工場有幾個貨倉之大,卻只得他跟太太二人,偌大的空間頓顯蒼白,跟這產業一樣凋零。
    製瓦技術早於飛鳥時代(538年—710年),由中國傳入日本。早期只是寺院、城堡等貴族專用,一直至江戶年間(1603年—1867年)才普及為平民住家的建材。京瓦出名平滑堅固,沉實得來又帶光芒。除了普遍瓦片,古人也會製作家徽,以及置於屋頂、用以辟邪的鬼瓦,懂得做的人又叫「鬼師」。「鬼瓦自古已有,到平安時代演變成有角,鐮倉時代發展至雙角。江戶時代更講究,技師要在不用模的情況下,以全手工製作,很考功夫,但可以做得更立體。」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1118/4RV4IB2QGSFY2AF43EDUUXZR4U/

    「海之京都」、「京都威尼斯」、「日本最美麗漁村」。多得網絡,伊根這個隱世絕景不再隱世,遊客趨之若鶩來印證照片上的唯美漁村,卻未必知道其實它正在逐漸消失。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1119/HC5OJKHO3DQ5EG5BIXP2TWKMK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京都 #伏見 #萬本鳥居 #京瓦 #伊根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