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嚴重性程度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嚴重性程度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嚴重性程度英文產品中有3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譚新強:不要誤信金融危機是好事! 文章日期:2021年9月24日 【明報專訊】約5年前,我已開始提醒中國經濟有「四大危企」,都是萬億債務級企業,且大膽直接說出了名字:萬達、安邦、海航、恒大。其實增長太快,且債台高築的企業當然遠不止此四家,但這些都是較多海外投資者熟悉的民企,幾位老闆(和家人)都曾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禮拜美國發生了一個重大事件,非常值得敲鑼打鼓跟大家分享,那就是我們的川貴人終於「公開」戴口罩啦! 有在關心美國疫情的朋友們應該都非常清楚,美國總統川普有多「反骨」,衛生官員好說歹說,他就是不肯乖乖戴口罩,不過就在他11日出訪馬里蘭「華特里德軍醫院」(Walter Reed hospital)的時...
嚴重性程度英文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21 20:34:49
《#一場大火之後》難以撼動的腐敗體制 (8.4/10) ⠀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 《一場大火之後》是一部羅馬尼亞紀錄片,由亞歷山大納瑙執導,劇情講述在2015年,羅馬尼亞的夜總會「集體俱樂部」(Collective)發生了造成27死160傷的火災,原本以為這場...
嚴重性程度英文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3-14 02:52:40
【@businessfocus.io】澳洲SBS電視 下架中國官媒CGTN節目 CGTN:本無授權轉載 保留追責權利 . 澳洲公營電視SBS本月5日宣布以「人權理由」,停止轉播中國央視CCTV及其旗下CGTN新聞節目。主管多家央媒的「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隨後發聲明表示,從未授權SBS轉載CGTN節...
嚴重性程度英文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9-21 12:51:43
《#密弒直播》網路直播可能引發的危機 (7.8/10) ⠀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 《密弒直播》是一部美國動作驚悚電影,由威爾尼克執導,基根阿倫、荷蓮羅丹、羅恩南魯賓斯坦主演,劇情講述喜愛追求刺激的網紅直播主寇爾,時常跟朋友們到各國挑戰極限冒險,適逢頻道十周年,...
-
嚴重性程度英文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7-17 22:00:11上禮拜美國發生了一個重大事件,非常值得敲鑼打鼓跟大家分享,那就是我們的川貴人終於「公開」戴口罩啦!
有在關心美國疫情的朋友們應該都非常清楚,美國總統川普有多「反骨」,衛生官員好說歹說,他就是不肯乖乖戴口罩,不過就在他11日出訪馬里蘭「華特里德軍醫院」(Walter Reed hospital)的時候,竟然破天荒戴著口罩公開亮相,是疫情爆發以來的頭一遭!
不過大家看畫面,雖然大半張臉被口罩遮住,露出來的只有一點點,你都看得出來他臉很臭,擺明了心不甘情不願。現場媒體怎麼會放過這個機會,這可是比日環食還要千載難逢,瘋狂拍照外加快訊報導,結果各大國際新聞版面幾乎都登了川普的臭臉。這是不是表示川普終於看到美國最近每天的新增確診人數都在六萬左右的嚴重性,他終於同意大多數醫學專家們的看法,要將美國的抗疫措施再升級,重新思考他重開經濟的決定了嗎?錯!你是今天第一次認識川普啊?川普戴上口罩的同時,他其實正在跟許多學校吵架,因為他要求所有的學校要在暑假結束後,在秋天全面重開。這下就炸了,全美許許多多家長跟老師都在問,你要違反美國CDC的指示,把幾十個學生放在一個室內空間內,你想好配套措施了嗎?
有選票的家長跟老師們還有得爭,但沒得投票國際學生就先被拿來開刀了。
受到疫情影響,美國許多大學都改成網路授課,知名學府哈佛大學之前也宣布,今年秋季所有課程都將繼續以線上教學的方式進行,但卻被川普批評「荒謬」,他指控有些學校會關閉,是出於「政治原因」,就是說這些學校是為了反川才不重開,不是為了抗疫!川普堅持美國所有的學校,都必須在今年秋季恢復「正常形式」授課,然後,這紙公告就出爐了!
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ICE)6日公布了最新規定,幫大家劃個重點:凡是持有F-1學術課程、M-1職業課程這兩種非移民簽證的在美國際學生,如果你秋季這學期修的課,全部都是網路授課的話,那不管你有沒有完成註冊,美國國務院都不會發簽證給你,所以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趕快選修面授課程或轉學到有面授課程的學校,二是行李「款款」打包回家鄉!而人還在美國境外的國際學生,就會被拒絕入境。
新規定發布後,川普立刻上推特,用大寫英文字母嗆聲說:「學校秋季必須全面開放!」;隔天又說:「你們看德國、丹麥、挪威、瑞典等國,學校都全面開學了啊!」還加碼威脅說,如果美國學校不開放,政府可能會切斷資金!
歐洲各國重新復學沒問題,是因為人家有好好防疫好嗎?根據美國學術界主要的新聞報刊《高等教育紀事報》(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今年4月所做的統計,先前有至少9%的美國高等院校,打算在今年秋季全面線上授課,如今計畫勢必被迫轉彎,但現在距離開學只剩下不到兩個月,校方來不來得及改變授課計畫、學生趕不趕得上換課甚至轉學,都是大問題。
根據統計,2019財政年度,美國國務院一共簽發將近40萬張F-1和M-1簽證(388,839個F-1/9,518個M-1)但根據CNN的計算,受影響的學生可能高達一百萬。
於是學生忙著搶課救簽證,大專院校也急得跳腳。先前也被確診的哈佛大學校長巴科(Larry Bacow)批評這項新規定殘酷又亂來,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8日已經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此外美國有十七個州政府,加上華盛頓特區,也對川普政府提出了告訴,說這些留學生,對州政府的收入非常重要,要求法院要對川普政府的禁令發表禁令.....就是要法院出面,不淮川普這麼做啦!
可能真的是來自各界的壓力過大,這個禁令來得快也去得快,在7月15日,也就是禁令發布一個多星期之後,川普政府又宣布撤回這個命令,也就是visa要照常發了。
很多留學生被川普搞得雞飛狗跳,都把房子退租打包行李了,現在又要把所有的行李打開,還要去求房東說,對不起噢我又要住了。
可是你不要小看川普這彈簧手,這政策在美國可是有不少人支持的喔。這項規定獲得反移民團體的青睞,巴不得把所有外國人能來的管道也都堵起來。但對於留學生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噩耗,相信也有不少台灣學子受到波及,因為在赴美留學的國際生中,有八成都是希望畢業後先留在美國找工作,累積一些經驗後,再考慮要不要回國發展或長期留在美國,他們往往會在畢業後申請12個月的臨時工作許可OPT,或是專業技術工作簽證H1B,如果現在因為疫情而不發簽證,或逼迫國際生離境,等於直接扼殺應屆畢業生留在當地找工作的機會,也令外界懷疑,此舉根本是打算藉機收緊移民政策,不讓國際生佔走美國工作崗位!
不過向來是「移民強硬派」的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副部長「庫奇內力」(Ken Cuccinelli)在接受CNN訪問時解釋說,「其實政府已經提供比過去更大的靈活性了,過去國際學生想拿簽證只能修一門網路課程,但現在他們可以修更多網課,只要其中部分教學是面授的就行了。」還補充說,如果他們想要完全靠網路上課,那根本就不需要待在美國啊,本來就應該回家,等學校開學後再回來。
是這樣講沒錯啦!美國留學簽證本來就不允許國際生只修網路課程,目的是防範假留學真打工。但是現在不是正常的狀況嘛!一方面是疫情那麼嚴重,修線上課程並不是學生自己想選擇的,另外此時要學生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搭機返國,說實在也是滿危險的。而且這項政策,對美國真的利大於弊嗎?
第一是財政破口;這些留學生可以說是美國高等院校的重要金雞母。根據「國際教育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數據,美國在2018到19年度,有超過100萬名正在就讀大學和碩士的國際學生,佔了全美學生總數的5.5%。除了支付高額學雜費,這些學生的食衣住行、吃喝玩樂,也很大程度上帶動了經濟,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這些國際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了450億美元(1.35兆台幣)。這個金額已經超過美國聯邦政府為大學提供的研究經費,也緩解幾十年來當局在基礎科學和數學教育,投資不足的問題。
第二是腦力流失。能夠去美國留學的人,不是口袋特別深,就是腦袋特別聰明,像我就絕對不是靠我的口袋,我是靠我媽的口袋。總之美國的創意之所以領先全球,就是因為美國能讓全世界最好的腦袋集中起來,併肩一起工作。這些國際學生裡面,有將近四分之三來自亞洲,他們已經成為美國很重要的企業人才庫,尤其是攻讀科學相關科系的留學生,畢業後多半留下來為美國科技公司工作,留得越久,這個人才越成熟貢獻越多。「就地取材」也有助於降低高科技公司的勞動力成本。所以拿留學生開刀,不但會重挫美國學術殿堂的威望,也等於把訓練好的高階技術人才給推了出去。
所以川普彈簧手把禁令收回是因為想通了嗎?並不是,根據cnn報導,是因為這次實在太趕,各界應付不了,所以有可能明年三月再執行。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開鍘留學生
#美人財兩失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嚴重性程度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譚新強:不要誤信金融危機是好事!
文章日期:2021年9月24日
【明報專訊】約5年前,我已開始提醒中國經濟有「四大危企」,都是萬億債務級企業,且大膽直接說出了名字:萬達、安邦、海航、恒大。其實增長太快,且債台高築的企業當然遠不止此四家,但這些都是較多海外投資者熟悉的民企,幾位老闆(和家人)都曾叱咤一時,甚至曾位列首富,經常穿梭於金融和娛樂版新聞。
提出「四大危企」後不久,其中三家就陸續出現問題。萬達的問題最輕鬆,只需減肥瘦身,賣出大量資產(但累了富力),即能勉強活存下來。安邦可能是四家中最虛的,所以下場亦最慘,整家企業幾乎完全消失(包括老闆),剩下來的業務,收歸國有;最厲害的是安邦一案,可說間接使保監與銀監會重新合併起來。海航的結局,可算在安邦與萬達之間,接近全面破產,投資者蒙受巨大損失,但部分核心業務如海南航空,仍在正常運作。
料恒大結局接近海航安邦
從前我每月回內地公幹,在不少公開場合我都提到此「四大危企」論。我一般都會「自嘲」預視能力有限,四家只能猜中三家,非常佩服恒大,竟能一直屹立不倒!但要來的始終是要來的,近日中國經濟正頗急速放緩,同時銀行正在收緊按揭,導致恒大財務狀况急速惡化。估計恒大總債務高達2萬億元人民幣,單是海外美元債已200多億美元,佔整個亞洲企業高息債約10%,所以近日引起全球投資者關注,連美國股市都受到些微影響。
恒大絕非大到不能倒,反而是大到必須倒。國際傳媒不斷以雷曼與LTCM作比喻,雷曼當然代表嚴重性足可引發全球金融海嘯,LTCM稍為好一點,只導致短暫恐懼,但無長期傷害。其實LTCM危機反而迫退了索羅斯等對亞洲經濟的襲擊,間接幫了整個亞洲。
恒大是一家純粹中國的房地產企業,除海外債之外,與國際金融系統的關連極少,怎能與雷曼以至LTCM相比。較適當的比較,應該是其他三家中國危企。恒大情况肯定遠比萬達嚴重,我相信結局將較接近海航和安邦。近日已有傳聞政府將介入處理恒大重組,必將出售大量資產,跟債權人展開談判,拆為數家公司,最後甚至收歸國有。
我非常贊成處理恒大和其他槓桿過高的企業,打破財富產品剛兌的道德風險問題,更是我多年來一直呼籲的正確行動。但我仍然非常擔心兩件事,第一,我已多次苦口婆心提醒過,即使很多過去一年出台的政策,包括處理華融、恒大等這些高危企業,整頓教育、遊戲、電商,以及所有互聯綱平台企業的所謂壟斷性和數據權利問題,都有一定道理,共同富裕更當然是所有人都認同的美好目標。但關鍵問題是時間點和速度,是否與因防疫封關,加上受到過去幾年美國針對中國的無理霸道政策,因而不幸墮入圍城受困心態?有否足夠周詳考慮這些幾乎同一時間出台的政策,對中國經濟和未來發展的影響。只恒大一事,按高盛分析,最差情况已可拖慢中國GDP的4.1%!我相信不會出現最壞情况,但即使只拖慢1%,已非常嚴重。除此之外,當然也必須全面考慮到這些種種政策,對國際投資、貿易、外交、國家形象,以至世界安全等的影響。
「去英語教育」反智 對中國極大傷害
我擔心的第二件事,亦是受到西方民粹和甚至種族主義抬頭所影響,受到無理欺壓,無可避免地令到中國的民粹也高漲起來,導致某些思想變得情緒化,甚至開始非理性。
近日留意到中國有人推崇「去英語教育」,如落實,此舉極度反智,可為中國帶來極大傷害。中國當然應該繼續推廣中文成為一種國際語言(也應推廣人民幣),但絕不可放棄提升中國人的英語水平。當然接受英語教育會對思想有一定影響,但這是值得的,因為喜歡與否,英文已經是國際溝通的最主要語言,包括科學界、商界和外交界等等,是一件不需爭拗的事實。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中國需要的是更了解全世界,也更需要世界各國和人民了解中國,而英文就是必須的溝通工具!
此外,我亦發現不少中國人,詫異地和危險地,竟然極端到歡迎爆發股災(已出現),甚至歡迎金融危機(幸而尚未出現),認為這些是好事!我嘗試理解他們的歪理,然後解釋一下謬誤之處。
「自我刺破股市泡沫」說法 令人啼笑皆非
1. 有此類人天真地以為美國股市只是一個巨型泡沫,即將全面爆破,引發全球金融海嘯。所以中國應提早自行刺破股市泡沫,逆方向收緊貨幣政策,並關緊外管和資本帳窗戶,實為最明智之舉!
不幸此想法幾乎全部錯誤,美國股市雖不算便宜,即將開始Taper QE亦是真的,但美國經濟仍然強勁,Delta wave亦已逐漸過去,過度性通脹也上升了不少,但10年國債息率仍處極低水平,徘徊在1.3厘至1.5厘之間。美國企業盈利增長仍非常強勁(部分受惠於中國科技龍頭已幾已放棄全球競爭,Tiktok或是唯一例外),今年標指的巿盈率更將由約24倍降至頗合理的21倍。
自我剌破中國股市泡沫之說更令人啼笑皆非。在今次股災前,恒指的巿盈率已是可憐的13倍不到,經此一役,愈來愈多國際投資者真的認為中國已變為「uninvestable」,現在巿盈率更跌至悲哀的10倍!過去20年,中國經濟以雙位數的名義GDP高速發展,但奇蹟地中國的A、B、H等所有股市,竟全部遠遠落後。
2. 亦有不少人錯誤地以為金融代表所謂的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無關,所以可能金融危機影響不大,甚至可能對實體經濟有點幫助!這是瘋狂,完全不懂經濟的想法,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當然有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如出現金融危機,必帶來經濟衰退,甚至大蕭條。反之,如資本市場有較佳長期表現,中國企業融資成本必將較低,當然對中國發展有幫助,更有利於分散過度集中於銀行的風險。
除此之外,中國也有過億股民(如市場較好,當然更多),這亦是一個達到共同富裕的好方法!
某程度上,我贊同美國經濟走往另一極端,確有點過度金融化,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不止財富集中於華爾街,太多的學霸精英亦被金融行業吸引。但全球金融危機後,大量人才摒棄金融,改投高科技,最有錢的富豪都已變為高科技的創業家。再次提醒一句,各種互聯網服務,既包含商業模式創新,但即使只是突然被貶低的「賣白菜」電商和物流企業,都需要複雜的雲端、軟件技術和linear programming optimization高級數學,絕對是如假包換的高科技!
3. 更驚人的是有些人竟然以為中國股災,摧毁了過萬億美元的財富,尤其針對海外上市的所謂「中概股」,是天大好事,因為不少蒙受損失的是「邪惡」、不安好心,企圖傷害中國的國際投資者!這種想法完全暴露出病態式paranoia(偏執狂),非常錯誤和危險。
首先,這做法是經典的「cut off the nose to spite the face」(害人終害己),即使中國市場有不少國際投資者,但大部分仍是中國人的錢啊!况且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國際投資者,包括那些PE和VC,投資目的都是純粹賺錢,而非干預中國內政。
我明白中國永遠相信本土工程,過去40年,即使建造了不少鬼城和大白象工程,不少投資者焦頭爛額,但那些樓房、電廠和鐵路是拿不走的,一切損失,都只是金融遊戲,中國仍是最大贏家。但千萬不可以此歪理為國策,因為如蓄意這樣做,豈不是變成騙局,有辱中國泱泱大國之國體!此做法不止損害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給予本來已偏頗的西方傳媒更多攻擊中國的彈藥,更大大加深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偏見和誤解。最終甚至提升戰爭的風險!
4. 部分人的另一誤解是金融危機幾乎是一種「贖罪」的清洗過程。尤其QE氾濫十多年,確造成各種嚴重不良和不公後果,包括拉濶貧富懸殊,和間接引致全球各地的社會動亂,包括香港和美國!此說法不無道理,但主要是一個平衡問題。過度印鈔固然有很多後遺症,但如像亞洲金融風暴後,按照當年IMF代表西方列強的說法,問題源於各國過度揮霍和貪腐,所以必須勒緊褲頭,以緊縮財政開支來「贖罪」。但緊縮政策的後遺症比QE更嚴重,帶來6年多的通縮和經濟衰退,多個政府倒台,無數企業和個人破產,甚至不少人走上自殺的悲哀絕路!
須創完整經濟發展理論 政策應續實務為先
QE確令到很多人憤怒,上街示威甚或暴動,但似乎至今沒有一個政府倒台,可能因為沒有多少人真的肚餓和感覺真正的絕望。當然QE這個遊戲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玩的,先決條件是貨幣的話語權,和更重要的接近全面傳媒控制權。這才是數據年代的最重要殺手鐧。
總括來說,批評西方經濟制度容易,我也同意最適合未來全人類和地球的經濟制度,極可能較接近社會主義,但定必仍需配合大量更新的科學知識,尤其氣候變化,以及運用更多最新資訊科技。在中國仍未創出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經濟發展理論前(包括一些方程式和模型),所有政策必須繼續以實務為先!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嚴重性程度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憂鬱症的二三事
在看完了 阿滴英文 勇敢的分享後,身為心理師,我立刻想要補充關於憂鬱症的二三事,希望能夠幫助正在經歷低潮,或者不夠了解憂鬱症的人,更貼近這個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的黑影。
——
1。#憂鬱症 是一種感受非常主觀的疾病
憂鬱症患者的感受對他本人而言,是百分百真實,而且很強烈的。也就是說,不可能靠著別人告訴他『你不要這樣想,沒有這麼嚴重』他就會改變。因為那是他主觀的認知,別人就算告訴他想開點,他的想法是無法輕易改變的。舉例來說,「辣」也是。如果你不怕辣,而你朋友比較怕辣。你們點了同一種餐點,裡面沒有加辣椒,但是有些胡椒粉,你拍胸跟朋友保證,絕對不辣!
結果朋友吃一口就辣到滿臉通紅,眼淚都噴出來了!他叫著:好辣好辣!你總不會告訴他:『你不要這樣想,就不會辣了!你想開一點,其實一點都不辣!』#你不會這樣說的,對吧?因為『辣是主觀的感受』是他的味覺告訴他的腦袋,讓他感受到辣的痛苦,而你的味覺和你的腦袋,是另一回事,那是你,不是他。所以,我們會想辦法,讓他喝水,讓他吃點別的,去沖淡味道,但我們絕不會跟他說:你不要這樣想,就不會辣了! 憂鬱症也是,請不要跟他說,你看開一點,就不會難過了!這樣是沒有用的,而且只會讓覺得快辣死的人,對你的反應覺得很受傷。
2。憂鬱症也會發生在光鮮亮麗的人身上
有些憂鬱症的誘發的確是有明確的事件,引發的後續負面反應。但這不代表看似一帆風順、人生勝利、光鮮亮麗的人,就不會得到憂鬱症。因為憂鬱是一種情緒,任何人都會有情緒,#和是否成功耀眼並沒有關係。事業成功、形象光彩、家財萬貫的人,也會感冒,也會被水嗆到,也有可能得到憂鬱症。但是越在鎂光燈下,或是越常被認為是無憂無慮的人,得到憂鬱症的時候,卻會在其中一個症狀『自我價值感低落』這件事情上,顯得更加無助且難以開口求救。因為太容易得到「你怎麼會憂鬱?#你有什麼好憂鬱的,」這種回應,反而會導致光鮮亮麗的人容易選擇壓抑和隱瞞,想要硬撐過去。 越想要和自己的情緒硬幹,越會 #不把自己當一回事,越容易把真實的自己孤立起來,病情反而嚴重。
3。憂鬱症多久會好?
憂鬱症沒有絕對的病程,沒有標準的SOP,沒有人可以確切告訴你多久後你會好起來。因為每個人的先天後天狀況都不一樣,面對憂鬱時的條件和支持系統也都不同。這就是生理、心理、社會各層的因素不同,同樣一波寒流來襲,有人會感冒,有人卻不會。而那些感冒的人,有人睡兩天就好了,有人卻要咳兩個月。好不容易好了,一個不小心下個月可能又中鏢了。 沒有絕對,請不要拿A跟B比較,也不要認為對A有用的方式,對B就一定會有用。不要用「多久會好」去強問自己或當事人,相信我,#他如果知道答案的話,他也不用這麼憂鬱了,他比你還想趕快好起來。
4。憂鬱症可能需要住院
聽起來很可怕!不就是情緒低落,有需要住院?是的!憂鬱症如果嚴重的話,建議住院,是為了你的安全健康著想。請想想看,通常我們什麼時候要住院?什麼病會讓我們不能只是在家靜養?答案很簡單,就是當『#你自己在家的設備和條件,#無法把你的狀況照顧好的時候,你就要住院』,例如,開刀,為什麼要住院?因為家裡沒有設備,開完後,如果是小刀,你可以回家自己換藥,就可以出院,但如果開完後的傷口,是你自己在家無法妥善照顧的,有可能發炎、有可能需要注射、有可能需要觀察,那你就需要住院。嬰兒一旦生病常常需要住院,為什麼?因為在家裡就是沒有那個環境和條件和設備來照顧好它,所以他需要住院。你感冒,不需要住院,但當你因為感冒發燒或是引發肺炎等等,在家已經沒有那個醫療設備和條件照顧的時候,你就需要住院。
憂鬱症也是,你在家若已經沒有那個條件,可以照顧的時候,會建議住院,讓醫療可以密切且近距離地給藥、調藥、治療、觀察,支持來確保安全。當你的憂鬱症會讓你有生命安全疑慮時,就會需要住院,妥善照顧你。
5。憂鬱症不是不能靠自己好起來,但較難預測
的確有些人靠著自己做很多努力,經過時間,憂鬱症減輕。但是在病程當中,如果發展不順利,或壓力源始終存在,甚至壓力加劇的話,不一定會減輕。就像已經感冒的人,若不看醫生不吃藥,好好休息,可能會好起來,可能會比較慢,但也有可能,如果持續被其他人傳染,持續睡眠不足營養不良等(就像是壓力源持續干擾),甚至可引發其他疾病或是發燒,導致更多身心的狀況發生,而超出「自身免疫能夠抵抗的範圍」,也就是超過單靠自己力量去好轉的範圍。因此,如果憂鬱症是一個你不熟悉的病症,#要保持警覺,當感覺 #超過自己能夠應付的範圍,就應該要求助專業。
6。憂鬱症的人可能不是天天都憂鬱
大多數憂鬱症的人的確每分每秒思緒都是負面,情緒都是低潮,#但他們的表現形態可能不是如此。因為他們大多會希望「看起來不是如此」,所以他們會努力在外顯上表現的接近平常的樣子,也有可能有時候好轉一點,但馬上又會低落下去。所以不要在你看到的時刻,去衡量一個人憂鬱的程度,#那是片面的。也不要因為看到片面的,就去否認自己或當事人的嚴重性,那可能會錯失幫助自己或當事人的重要時機,也可能會成為二次的壓力源。
7。憂鬱症的人可能無力感受,所以不要去激他
憂鬱症的其中一個症狀,#就是對人生對自己都感到沒有價值和希望,對自己曾經熱衷喜愛得事務,也都不再感到興致勃勃,甚至是熱愛的人也一樣,他們沒有動力也沒有氣力,去展現以往相同程度的在乎,嚴重者,甚至可拋下自己最珍貴的人事物,毫無眷戀。因此,不要對憂鬱症的人使用激將法,不要強迫他去在乎,#不要去測試他的在乎,因為在她沒有氣力的時候,#他想在乎都做不到,當他發現自己對於別人的激將也沒有反應的時候,他會更加無望,更加悲觀,適得其反。
——
希望這些分享,可以幫助到正在閱讀的每一位。
憂鬱症的可怕之處,就在於我們不夠了解他,反而可能做出沒有幫助的事情。
如果你身邊有人正在經歷這些,你可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認知:「我們不夠了解他的感受,不夠了解憂鬱症」開始。接著,你就會開始了解,而且,你可能會成為他可以信賴的那一個肩膀,對,#我是說肩膀,你不是藥物也不是醫師,但是在藥物和醫師之外,他也會需要一個肩膀,肩膀不會給意見、不會否定他的感受、不要叫他想開一點,#肩膀就是肩膀。
文:許嬰寧 鐵人心理師 這才是我啊
嚴重性程度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感恩上人的慈悲與堅韌
💜💜💜💜💜💜💜💜💜💜💜
分享于 #張中堅 文/圖
週日的昨天,周末下午慈濟發出的新聞稿,我第一時間取得且仔細閱讀,當下就有「久違的興奮感」。
果然,下午四點在上TVBS的節目時,總統府就屁滾尿流的在臉書上,快速公布蔡英文總統與證嚴法師的「視頻照片」,並且蔡總統承諾「保證政府一樣會積極處理」!
慈濟兩頁滿滿的新聞稿,語氣非常希罕的「軟中帶硬」。
除了表達申購疫苗是全球海內外慈濟人共同的心願,也強調了Delta病毒的入侵需要強大的疫苗才能積極救人;最後具體指名的對象不再是「政府、衛福部」,而完全挑明「總統府、蔡英文總統」要出面解決!
「柔軟的堅定、冷靜的毫不退讓」,這就是慈濟露出肌肉(show muscle)的時刻!
這種真正的肌肉力量,彷彿強烈的民意化成指尖,指向政治權力最傲慢艱深之處,令人不禁興奮且戰慄~。
.
慈濟整篇新聞稿,幾乎可以直接投現如同證嚴法師在電視上那種「悲憫的初衷、堅定的表情、冷峻的眼神」。
在所有外界輿論之前幾乎都認為慈濟還是被衛福部,尤其行政院羅秉成都已經毫不客氣的開口「卡掉、擋掉」之後,出乎意料的證嚴法師以極其「堅定的決心」,毫不猶豫的推進「#慈濟非要買到BNT不可」!
想想也是,慈濟從40多年前最初花蓮的小小精舍開始,證嚴法師從立志「籌建醫院、取得土地、發展志業」,所有的過程哪裡不是歷經無數的「被勸退、被卡關」?
說到底,慈濟若能「輕易」被勸退、被卡關,那也就不會是如此這般全球性數百萬信眾傾心且服膺的規模了!
.
回溯一下這幾天,之前慈濟在花蓮要開記者宣布,被民進黨內的大咖打電話阻撓----慈濟隔天依然派員送件。
後來,衛福部與行政院毫不客氣的直接以「沒有原廠授權書、無法併案不要節外生枝」送上軟釘子直接卡關----慈濟週末就發出洋洋灑灑的新聞稿。
然後,據說是「#證嚴法師堅持要親自聯繫上蔡英文總統」,總統府終於完全不敢「怠慢、卡關、攔胡」了!
而昨天整起事件給人的興奮感,來自於一種「示範」與「領悟」!
慈濟完全不必寫出「慈濟人將全球動員反對你民進黨繼續執政」這種狠話來較勁。
替代的是,證嚴法師以一種「堅定」充分示範了;
若要對付民進黨這般的政治詐騙集團,絕對不能「鬆懈意志、輕易退讓」!要堅定一意的「站在人命與基層的初衷」,啟動所有的實力去對抗到底!穿破政治權力、行政體制的所有關卡。
今後你我無論是要繼續看穿、揭發更多的政府防疫與政治謊言,乃至對抗並掃蕩所有的綠營網軍蟑螂,都應該學習證嚴法師的堅定意志,同為表率呢!
.
.
週日的今天,最動盪的應該就是Delta病毒正式入侵並起社區感染傳開的屏東地區。
難以想像,陳時中竟然毫不猶豫的開口「普篩、普篩」!全村普篩、跨村普篩。
不只是國家等級動員的消毒、大量人員的投入疫調,「莫德納疫苗立刻送到」且全村跨村即刻施打。
衛福部還進一步宣布所有最昂貴的「單株抗體」等治療藥物,全都第一時間運送至屏東standby,一切堪稱「不計成本」的圍堵防疫!
.
「#蔡英文總統的故鄉是Delta病毒的破口」,是唯一原因!
顯然是讓陳時中十倍、百倍振奮且努力,連禁忌抗拒了一年多甚至雙北與萬華爆發疫情死傷也不肯讓步的「普篩」,0.1秒就立即可以自我打臉放棄。
對照著柯文哲與侯友宜這一個多月的雙北抗疫,林右昌在基隆沒水準的整天酸言酸語、陳其邁在南部最近屢次砲打雙北,民進黨政府甚至「疫苗分配」無視疫情嚴重性對藍綠執政縣市的分配不均。
所有政治現實、政治手段、政治算計、政治抨擊的「#大小眼」,如今不知是否老天有眼,終於讓台灣當然絕對不可能避免的全球90多國蔓延中的Delta變種病毒,直接「空降總統故鄉」成為無法抹滅的標記!
.
當然屏東此刻的防疫很嚴重也很必要,一切事涉全台灣是否就此淪陷於變種病毒的今後肆虐,也不是值得說三道四的事。
但我們可以持續冷眼觀察的是:
後續看看整個陳時中、衛福部、行政院將會是如何與之前台北、新北疫情嚴重爆發時的「冷淡、緩慢」差別,今後「#殫精竭慮且夙夜匪懈的全國防疫資源灌爆屏東小村落」且不斷派員坐鎮、親自巡視、肯定屏東潘孟安的所有的等等等等等等。
還有,原本此刻正在大舉「污名化雙北、污名化柯侯」的綠營網軍蟑螂,隨即配合改方向,全面發動「不要污名屏東、#全島一命愛屏東」之類的風向帶動。
然後總歸我們就要繼續看著這一切,然後從心裡與胃裡不斷隱隱噴湧一種說不出來的東西:叫做「噁心」!
.
.
週日過後,台灣疫情之外的政治象限,我有預感即將開始出現「大亂鬥」!
Delta病毒入侵與其說是「屏東出現破口」,實際上一如「桃園3+11」,終極還是因為陳時中的「入境防疫標準毫無警覺」所致。
說到底,Delta病毒的突破,「#入境才是破口、桃園機場才是破口、陳時中與衛福部才是破口」!
然而,疫情所有的警覺之士都知道一旦Delta蹤跡出現「台灣就糟糕了」。
以此刻當下全球各國蔓延失控的程度,乃至即使十倍防疫嚴格到普篩、封城到滴水不漏的中國大陸也依然無法清阻,台灣今後另一波疫情的再爆發「而且是由南部開始擴散」,幾乎已經是毫無懸念的定局。
.
政治方面各路的大亂鬥,完全可以預測的方向如下:
一方面,是「#Delta引發的憂慮不安所致」;
二方面,則是「#醫療防疫資源的藍綠縣市不均將更赤裸且誇張」將會引發各縣市基層民眾的比較與動盪。
三方面,則是「#監察院開始著手調查甚至要約談陳時中」,監察院無論是真動作或假動作,仍會引發漣漪效應。
四方面,高端、聯亞直接會被外界挑戰質疑「#國產疫苗究竟對Delta病毒有沒有防護力」?使得政府與衛福部的超級護航,面臨加倍的壓力。
事實上,新冠變種病毒的每一次「變形」,不只是對原本的疫情(防疫)、疫苗(施打)帶來新的衝擊。
Delta病毒的衝擊波,終將又對各國原本已經正在期待恢復穩定中的政治、經濟,帶來新一波的威脅與挑戰。
這也意味著,病毒本身即是一種「動盪的能量」!動盪的潮浪是一波又一波的,即使在小小的台灣島內,也將持續晃動出憂慮與警戒。
特別是對於任何「鬆懈」下來的人,Delta病毒將伺機入侵,奪去健康甚至性命,絕對不能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