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嘉義200萬房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嘉義200萬房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嘉義200萬房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嘉義200萬房子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A Nan MOSTA 阿男醫師の磨思塔,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因為唯有瞭解,我們才能『化解』。」 (by 魏德聖) 族群, 組織溝通, 醫療糾紛處理...也是一樣 !! 溝通管理 by 認知與爭點分析 (NBC & IPI model) ( by A Nan) " 魏德聖講了一個又一個與土地聯繫的有意思的故事,屬於台灣的故事。從《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小新新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字幕贊助募集中 #詳細產品請看說明 #CROSS #車主分享 #TOYOTA #altis #RAV4 #corolla #cc #kuga #crv #kicks#嘉義 #高雄 #新鮮的超營養雞湯在小新新講嚴選上市囉!Sillen哥實際到熬煮現場拍攝給大家看,絕對不是雞粉下去調的廉價雞湯唷!新...

嘉義200萬房子 在 鯨魚?JIY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9-07 19:41:29

這可能會有點長 請不要按愛心 但這是我一直忍著的一些話 就只是一些而已 想看就看 不想就滑開 因為太長會記不得很多事情 只好打字下來了 每個人之所以會改變 經歷是影響的大因素 但本性卻讓這點失衡 不懂世界為什麼有這些事情 明明可以和平相處 卻要假裝對人很好 另一方面卻挑撥別人 明明心裡很討厭 卻要...

  • 嘉義200萬房子 在 A Nan MOSTA 阿男醫師の磨思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3-07-09 11:22:33
    有 21 人按讚


    「因為唯有瞭解,我們才能『化解』。」 (by 魏德聖)

    族群, 組織溝通, 醫療糾紛處理...也是一樣 !!

    溝通管理 by 認知與爭點分析 (NBC & IPI model) ( by A Nan)

    " 魏德聖講了一個又一個與土地聯繫的有意思的故事,屬於台灣的故事。從《海角七號》台灣青年和日籍女友終被救贖的悲情關係、《賽德克‧巴萊》賽德克族與殖民主日本、即將上映的新片《KANO》講述日人、台灣人和原住民組成嘉農棒球隊的故事,魏德聖明顯喜歡處理多元族群掙扎、認同的問題。他強調:「台灣好或不好就在這個問題上,族群問題處理好,格局就會變得很大。」

    「因為唯有瞭解,我們才能『化解』。」明白不同族群的立場,看到時代和歷史造成的遺憾之後,當我們回到仇恨的原點,才有可能不再仇恨。魏德聖強調,討論族群問題最忌諱有融合彼此的想法。怎麼把遺憾放下?他認真地回答:「歷史帶來的傷害,吸收他、吸收他,不斷吸取教訓……」

    看見台灣問題》
    族群關係的歷史塵埃應該被拂去

    魏德聖:堅持導出台灣的故事

    因為好奇、因為對未知的想像、因為喜歡某些故事,魏德聖在最不好的年代進入電影圈,但這最不好的年代還可以留住他,代表他真的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工作。只是當時大概沒有人料到,「魏德聖」竟會成為改變台灣電影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2008年,電影《海角七號》創造了全台五億三千萬票房,在國片低迷消沉的年代,導演魏德聖的名字幾乎成為「夢想」的代名詞。他為台灣電影創造的里程碑,成為年輕一代導演無可迴避的標竿。因為魏德聖,國片與觀眾之間沒有距離已不再是高談,他召喚多數群眾的情感與認同,他曾形容:「因為沒有壓力與包袱,所以創造出奇蹟。」

    走進魏德聖的果子電影公司,擺設簡單。牆上貼滿了魏德聖第三部電影作品、以台灣史上第一支打進日本甲子園決賽的嘉農棒球隊為背景的新片──《KANO》所設定的每一個棒球員的造型與身影。玻璃窗上「不要認輸」四個字並不醒目,卻是自始至終的堅持。這不是一座電影工廠,它是幕前、幕後每個環節各司其職的過程,你知道每個人都在努力說好這個故事,一個美好的故事,改變台灣電影的故事。


    學會作夢》
    電影門外漢 跟楊德昌一部戲看見真正的電影

    在嘉義拍攝《KANO》的魏德聖曬得黝黑。說起自己的人生故事,他笑著說小時候寫「我的志願」都是抄別人的。進入電影圈之前從未有過夢想,只知道搬貨、倉庫管理、送報紙、送牛奶等打過的零工都不是自己喜歡的,但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甚麼。

    電機科畢業後,當兵認識了一位畢業於世新大學的同袍,喜歡天馬行空地跟他形容「電影」,「這些東西是我未知的、沒有接觸過的,也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聽起來卻很迷人。」成為導演是成長過程中未曾想像的,當時只是想「先進去這個再說吧!」於是魏德聖開始學會作夢。

    想盡辦法,終於因緣際會進到楊德昌的電影公司,從場務做到副導,是魏德聖生涯的重要轉折。曾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的台灣電影新浪潮代表楊德昌,對每件事情都嚴格要求,「跟有要求的人共事視野會打開,也會進步。」

    魏德聖總是被楊德昌罵得無地自容,一位製片私下問楊德昌:「為甚麼要對小魏這麼差?」楊德昌說了句:「因為他跟其他人不一樣。」魏德聖激動地形容:「我一聽,不管再多苦,就都願意忍了。」

    雖然藝術家性格的楊德昌對錢不太在乎,但當時糟糕的電影環境,讓電影人只能用很少的錢去求全,看不到所謂的創作,只看到很多的妥協。楊德昌在那樣的時代依然堅持追求電影美學的表現,給魏德聖很大的啟發:「直到1996年跟著楊德昌拍《麻將》,我才感覺到自己在拍一部電影。」他明白了甚麼是電影,甚麼是攝影機與藝術的關係。

    只跟了楊德昌一部戲,魏德聖卻看見電影真正的執行面,與當初浪漫的想像完全不同。此後,魏德聖始終與楊德昌一樣,敢於描繪電影願景,堅持完成理想,不打折扣。

    因為好奇,因為對未知的想像,因為喜歡某些故事而走了進來。魏德聖在最不好的年代進入電影圈,但這最不好的年代還可以留住他,代表他真的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工作。只是當時大概沒有人料到,「魏德聖」竟會成為改變台灣電影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小導演失業》
    為了《賽德克‧巴萊》負債累累仍堅持夢想

    1995年開始,魏德聖以16釐米的底片拍了《對話三部》、《黎明之前》、《七月天》等短片,一邊持續創作劇本。

    還沒有任何長片作品,魏德聖早在1999年就完成了《賽德克‧巴萊》劇本。2003年他決定先拍《賽德克‧巴萊》5分鐘前導片,拍完之後仍然等不到資金挹注,一直到2006年籌備《海角七號》這一段時間,他形容自己是空的,非常低潮。「我們努力完成劇本,努力去找錢,發現不是市場不夠大,是沒有人願意花這個成本。那時候的觀念是你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找到多少錢拍多大的電影。」提出二億資金拍電影,在那個年代簡直不可思議。

    甚至當時魏德聖忠實記錄自己人生困頓的《小導演失業日記》都出版了,電影卻遲遲沒有著落。那一段時間實在難熬,「自己的技巧成熟了,說故事的方式成熟了,但是卻沒有戰場。沒有人要跟我打,我跟誰證明我能打?」

    如今回過頭看,負債200萬只為剪出一部5分鐘的前導片,魏德聖不可思議的堅持,改變了台灣影史的紀錄。

    決定義無反顧拍這5分鐘的前導片,是當時太太挺著大肚子跟他說:「我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但是你有,天下有夢想的人太多了,願意去執行的人又太少了,偏偏你又是那少數願意行動的人。我不想有一天你老了以後,一天到晚跟我抱怨如果當初怎樣、怎樣就好了,要拍就去拍吧!」有了支柱,魏德聖真的去做了。這一段時間的沉潛,讓他負債累累也傷痕累累,但是環境的不友善,卻是不斷證明魏德聖那充滿理想,且堅持自我的性格。


    跟自己的名字賽跑》
    究竟要成功幾次才能改變社會的價值觀?

    2006年《海角七號》開始籌備時,當年國片的總票房僅僅只有4,339萬,魏德聖卻決定以5,000萬預算開拍。

    他申請到500萬國片輔導金,抵押了房子貸款3,000萬,再東湊西借,拍出了五億的票房成績!不鳴則已,魏德聖終於收穫自己種下的夢想,這是台灣電影的新紀錄。

    《海角七號》讓魏德聖贏得掌聲,拍下一部電影時卻幾乎沒有讓他賺到便宜。投資者的資金不能及時到位,怕收不回成本,更怕不能賺錢。魏德聖失望地說:「如果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還在想藝術能不能賺錢,不能賺錢的東西就是沒有價值的東西,那我不會再覺得可以為它努力甚麼。」

    電影片尾的「天使‧巴萊」,感謝所有資金投注者,說明尋找資源的辛苦。他感謝善意的投資者,明白每個投資都是冒險,但是長年為龐大債務奔忙,無疑是很大的壓力。

    談到此,魏德聖十分沮喪:「真正讓我覺得非完全投入不可,無論如何我也要去做,那就是《台灣三部曲》。結束之後就沒有了,我找不到,也不想再找了。一個社會讓一個人冒那麼大的風險是不道德,不應該的。」實際面的困難,雖然沒有動搖魏德聖說故事的堅持,卻讓他對藝術價值總要用金錢衡量的社會風氣,感到失望。

    拍完《賽德克‧巴萊》後出版《跟自己的名字賽跑》一書,道盡魏德聖義無反顧把取之於電影的一切,用之於電影的過程。他在書中忠實地說:「離宣傳期越來越近,就會離自己越來越遠。趁自己還是自己時整理出這些,希望讀者可以接受我原來的自己,原來的想法,原來的失敗,原來的喜怒哀樂。」

    現在這個年代,電影難以只是電影,拍攝過程中還要應付很多電影以外的事,面對的困難、瑣碎,需要超乎尋常的堅韌。魏德聖能做的就是像早年楊德昌、侯孝賢一樣,覺得對的事情就堅持去做,並且做到最好。

    《跟自己的名字賽跑》寫道,曾有一個第三世界的導演得獎後上台說:「拍電影其實是個不錯的工作,讓我有理由向朋友們借錢,也讓我有機會穿上好萊塢的華麗衣服,雖然是借來的,雖然不太合身,雖然租金還沒付清。」原來,全世界的窮導演都是一樣的,有那麼多等待與無奈。


    用電影說故事》
    看見台灣土地的靈光

    「我一直覺得自己只是一個說書人而已。十幾年來一直在寫劇本,不斷創造好故事,不斷從文字裡獲得影像的靈感。」

    魏德聖是需要文本的導演,看一本書突然有了感覺,就會對一個時代產生感情。對於電影的嚮往來自故事,來自劇本的啟發。當所有元素、人物、題材都能凝聚,再透過影像呈現自己對土地、對社會的觀察。

    因此,魏德聖的《海角七號》提供一個美好國度的投射、台灣多民族的和樂想像。霧社事件的衝擊與感動,則來自邱若龍、鄧相揚、鍾肇政等的歷史材料與文學材料的啟發;《賽德克‧巴萊》雖以符合史實為目標,然而藝術表現一定有其立場──讓觀眾用同理心瞭解這些人物,放下好人做的錯誤決定,原諒所謂壞人做出保護自己文化的行為。魏德聖要傳達給觀眾的,是自己視野裡的霧社事件。

    監製吳宇森曾說:「《賽德克‧巴萊》應該叫《魏德聖‧巴萊》。」魏德聖震撼於這個史詩故事,閱讀大量文本、史料,找到切入的角度,即使傾家蕩產也要在十年後投注七億完成。

    因為對他而言,土地的故事就是自己生長環境的故事,台灣的過去要受到重視,不能只有官方的單一解釋。然而,「所有技術都不是問題,用錢就做得到,只有人文的東西是最難的。」

    對魏德聖而言,真正的人要帶根帶土,生長在這片土地,自然有許多想法與土地有關,不需刻意思考本土性的問題。如果養成教育不是在好萊塢,也沒有像李安有那麼長時間在好萊塢經營努力,怎麼去創造一部大家都喜歡的電影?「沒有那個條件我追它做甚麼?為甚麼不做一個東西讓人家來追我?」


    看見台灣問題》
    族群關係的歷史塵埃應該被拂去

    於是,魏德聖講了一個又一個與土地聯繫的有意思的故事,屬於台灣的故事。從《海角七號》台灣青年和日籍女友終被救贖的悲情關係、《賽德克‧巴萊》賽德克族與殖民主日本、即將上映的新片《KANO》講述日人、台灣人和原住民組成嘉農棒球隊的故事,魏德聖明顯喜歡處理多元族群掙扎、認同的問題。他強調:「台灣好或不好就在這個問題上,族群問題處理好,格局就會變得很大。」

    魏德聖形容,拍《賽德克‧巴萊》的時候,看到了陌生又熟悉的台灣。拍完《賽德克‧巴萊》的第一個感受是──終於可以對事件的人物有交代。但是反過來想,「那我的祖先呢?我完成別的祖先的故事,那我的祖先呢?」他希望觀眾看完電影能由不同的角度看待歷史,然後問:「我是誰?」

    「因為唯有瞭解,我們才能『化解』。」明白不同族群的立場,看到時代和歷史造成的遺憾之後,當我們回到仇恨的原點,才有可能不再仇恨。魏德聖強調,討論族群問題最忌諱有融合彼此的想法。怎麼把遺憾放下?他認真地回答:「歷史帶來的傷害,吸收他、吸收他,不斷吸取教訓……」

    十餘年前,看到王家祥的《倒風內海》,描述台灣百年前西拉雅族與沼澤濕地的特殊文化,而今,魏德聖未來將拍的《台灣三部曲》,計畫用麻豆社、漢人海盜、荷蘭傳教士三個民族的觀點,訴說跨越民族的歷史故事。

    魏德聖喜歡讀歷史的原因,是因為歷史總是一再重演。然而歷史的塵埃應該被拂去,如若在族群關係上撕裂仇恨,如何有足夠的心胸包容世界?


    海角七號之後》
    拍電影的人不能忘記自己的誠懇

    過去十多年裡,很少人進電影院看國片。直到《海角七號》之後,台灣電影被走出了一條不再荒煙蔓草的道路。雖然沒有扭轉拍片的大環境,卻至少出現改變的契機,和另一種說出台灣故事的方法。魏德聖內斂地說,自己只是把想拍的電影拍出來,「一直迷戀過去的風光,不如多想未來怎麼把事情做好。有人說《海角七號》重新看見台灣電影的市場,也有人說它讓電影越來越商業。無所謂,我們只是走好自己的路。」

    台灣新電影時代的作品,現在看來或許太悲情,但絕對是說出了當年的苦悶感受,有它的時代意義。每一部電影作品都反映著創作者對人的觀察、對社會的觀察,既是多元的社會,為甚麼不能包容多元的電影?

    魏德聖不斷反思:「拍電影的人不能忘記自己的誠懇。若看到國片起飛,就忘記觀眾的感受,只去拍譁眾取寵的題材,那就本末倒置了。」因為,「拍出想拍的電影吸引觀眾」和「為了吸引觀眾而去拍電影」,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異。

    《賽德克‧巴萊》監製黃志明曾說,每個籌不到錢、拍不下去的過程,不只是為了挺魏導,每一個工作人員早把自己的生命和熱情掏心地投入進去。或許是國片本該在那個時候發生改變,或許是黃志明口中魏德聖固執卻單純的性格使人信任,當明白他的團隊說出台灣故事且絕不妥協地堅持,魏德聖的謙卑與質樸、關懷與眼光,無疑正是改變台灣電影的重要原因。

    文章來源: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3/5104

  • 嘉義200萬房子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2-10-10 00:23:05
    有 1,896 人按讚


    楊馥成博士了不起,「財務管家」為他喝采!

    【台商淚】楊馥成博士的大陸情結
    http://tw.epochtimes.com/b5/12/9/26/n3691742.htm
    ...Continue Reading
    【台商淚】楊馥成博士的大陸情結

    http://tw.epochtimes.com/b5/12/9/26/n3691742.htm
    【大紀元2012年09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楊秋蓮台灣報導)「八十不稱老,九十當年少,人生滿百歲,正是風光好!」這是楊馥成博士為了勉勵自己及他人,在自己的名片上所印的打油詩。

    現已屆90歲高齡的留日農化專家楊馥成博士,畢生從事農業發展研究工作,在開發無農藥公害的「綠色農業」方面,對環境保護、人民健康及農作物優質增產,做出突出的貢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由於因緣際會,楊博士在大陸25年,為改善中國農產品在國際上的形象,放棄國外舒適的生活,抱了滿腔熱情及技術,又帶去不少資金。為大陸農業、農民做了無私的奉獻,付出了一切(學識、精力及資金),留下汗馬功勞。

    但不僅未得到相應的尊重,且換來種種不愉快的遭遇,以血汗賺來的賴以為生的財物被榨乾,甚至連自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也屢受威脅!(以下內容部分摘錄自翁耀南先生撰寫之〈記楊馥成博士活力人生〉一文)

    自幼天資聰穎 成績名列前茅

    楊馥成博士於1922年2月誕生於嘉南平原上的農村──台南縣下營鄉大埤村, 楊馥成原名「清福」。「馥成」是亡命國外後自己改換的。

    楊博士自幼天資聰穎,當時是村裡第一位考上中等學校──嘉義農林學校,在嘉農成績優秀,名列前茅,畢業後,隨即進入台南州廳農林局服務。在州廳服務1年3個月,於1943年4月服義務役,披上軍裝出征。

    很幸運,他是從幾千人中被挑選出來的50人中之1,留在後方基地的新加坡。當時小隊長是日本農商大臣石黑子爵的兒子石黑中尉。不知何緣,小隊長特別器重他,甚至提拔他為其副手。

    戰爭結束,小隊長擔心他回台灣會吃大虧,勸他與他回歸日本。但他一心一意只想回故鄉,繼續完成學業,因此沒有與小隊長回日本。戰爭結束第2年,他回到台灣。

    被扣「匪嫌」罪名 不明就裡坐黑牢

    楊博士回台時,正逢台灣省政府招考一批農業人才,他報考檢驗組,由數百人中錄取25名,在「行政幹部訓練團」惡補了幾個月後分發到各地檢疫局。在台北局本部後轉至基隆分局做肥料檢驗工作,此間遇到228事件,就跳槽改行為自由業,在基隆當滿街跑的新聞記者。

    1950年夏天,被突如其來的保密局特務,不明究竟送進黑牢,開始過著漫長灰色的囚虜生涯。最初2年被關在台北大橋附近的地下牢房。

    他的罪名是「匪嫌」(共產黨之嫌疑犯),2年後被解送到軍法處看守所,經半年後,未被審問又轉送到火燒島(綠島),2年後又被解回台北市土城鄉清水村,新開設的台灣省生產教育實驗所(關政治、思想犯的牢獄),接受感訓教育。

    經2年多,1957年4月感化教育期滿,總共坐牢6年8個月。出獄後未婚妻已改嫁他人。
    因是思想犯、政治犯,在白色恐怖統治的環境下,所到之處警察、特務隨來伺候,因此連親戚、好友都不得不敬而遠之。沒有政府機關、企業單位敢予聘用。

    在台發展困難 離鄉背景遠渡日本

    因在台灣發展有困難,就起了離鄉背景遠走高飛的念頭,其間獲得機會遠渡日本繼續深造學業,參加農業科技研究和推行工作。

    1975年撰寫學術論文「無用農藥而使農作物提高其栽培成果的肥料研究」被日本特許大學認定具有顯著學術及應用價值而授予博士學位。

    1984年菲律賓芝麻發生疫病,猖獗蔓延,當時芝麻稍微長大,葉子就凋萎,芝麻是菲律賓很重要的經濟作物,政府動員全國農學專家搶救,仍束手無策。

    楊博士因對這方面有研究,經由日本朋友的介紹,他去菲律賓協助防治。由於成功解決芝麻問題,一時聲名大噪,中共駐菲大使館人員就出面邀約他到大陸考察。
    1985年春,楊博士應邀前往中國大陸考察。他走訪各地農村,窺見大陸農村的落後及慘狀。嗣後,又返回日。

    黨官有眼無珠 貢獻技術卻被驅逐

    楊博士發現,日本的農產品都是進口的,因為中國的農產品品質很差,有農藥殘毒,日本巿場不歡迎,楊博士就想,他所研究的東西,也許對中國農產品有幫助,於是1985年夏天,又重返大陸,詎料這一進來就如陷入深坑不能再爬出。

    楊博士的25年大陸情結由此開始,嘗盡「祖國懷抱裡的滋味」,終致遍體鱗傷,不得不離開所謂的「祖國的懷抱」……

    楊馥成第一次到大陸是在民國74年,當時台灣還在戒嚴時期。他說,當時並沒有打算在那裡發展事業,只是想在農業方面提供點幫助。

    楊博士向大陸官員建議,使用「活力素」可改善農產品的品質,並可提高產量。剛開始沒有人願意相信他,有些官員甚至認為楊博士是在騙他們。楊博士只好先做試驗給他們看,因為效果很好,才獲得信任。

    「滾回去!否則必叫你傾家蕩產!」

    當時,每10公畝(1分地)農地,使用200-300公克(g)「活力素」,約花人民幣12~18元,可獲增加20~30%的產量甚為普遍,獲增產50%以上者,更不乏其例,且可節省或免用農藥。但也得罪了部分農業部的官員,因為他們覺得這個領域屬他們最權威,楊博士是外來的,對他們來說很沒有面子。

    有一位農業主管肥料登記的高官,不但不准楊博士的產品登記,還當面罵楊博士:「來攪亂農業技術巿場!」甚至威脅楊博士稱:「如果不趁早滾回台灣,必讓你傾家蕩產,死無葬身之地!」

    試驗效果良好 得在大陸落腳

    楊馥成為了證實不是在欺騙他們,就去找中共中央最具權威的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最有權威的人,請他們作試驗,看是不是在欺騙他們?後來農業科學院對各種農產品都作了試驗。試驗效果很好,有一個茶葉試驗所,在杭州增產50%,還有增產70%的;有一個白菜試驗所,增產竟達百分之一百多。一般而言,數量增產,品質會下降;但是試驗結果,不但增產,品質還提高一級,因此,楊博士才得以在大陸落腳。

    在中國娶妻生子 兩岸不受認同

    楊馥成博士到大陸不久,即結識了現在的妻子張美琳女士。她是原滿清正黃旗後代,屬於「黑五類分子」。張女士師範大學畢業後,就被強制分派,下鄉教書。

    張女士在落後偏僻的荒野中,時常被調換工作單位,根本没有自己自由選擇的餘地,以致耽誤了終身大事。後來好不容易回到北京,在一所高中教書。同病相憐,楊博士與張女士相識、相知,不久便建立了家庭。

    但張女士所任教學校的校長和教務主任仍是「文化大革命」時代的死忠派,對於楊博士的台灣人身分極端排斥。他們稱:「在自由民主社會中生活的人,全都是道德敗壞,行為不正。」並斥責張女士:「你為什麼要嫁給這種爛民!」

    甚至在張女士懷孕時,他們還勒令她限時自動墮胎,並威脅:「如果過了期限還没墮胎,就把你綁起來強制執行!」後來請求「台盟」和「台聯」出面,才解脫一劫。但張女士在學校仍不斷受辱,嘗盡委屈,最後只得調職離開。

    小孩在大陸或台灣「兩邊都不是人」

    楊博士只有一個女兒,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台灣公民在大陸所生的子女,如果超過12歲以上就不能回台居住;如果要回台灣,必需在12歲以前就要回來辦理。

    楊博士說:「這是什麼法律,我也不知道,全世界没有的。我當時因是在政治黑名單上,不能回來,我的小孩子也就無法回來。1986年解嚴後,我才可以回來。」

    楊太太生下孩子後,就離開學校,他們四處流浪。孩子讀小學時,同學知道她父親是台灣人,就欺侮她。讀初中時,為了讓她適應台灣生活,楊博士安排女兒回台就讀台南私立長榮中學,因公立學校不能收大陸生。

    結果女兒在台灣讀書也受欺侮,同學說她是大陸妹。在大陸被欺侮,在台灣也受欺侮。小孩在台灣被當成大陸人,在大陸被當成台灣人,没想到最後「兩邊都不是人。」

    雖然驗過DNA,證明小孩是楊博士的,但還是沒有辦法留在台灣,因此在台灣只讀了一年初三,就回北京。據悉,當時某週刋記者曾做過訪問,寫過這個故事。

    官匪勾結侵吞投資 北京設廠最終流產

    楊馥成在大陸設的第一個廠在北京。一個退休的王姓法官拿楊馥成博士的產品去試驗,發現才噴了幾次就可以增產3成以上,他想生產,便叫博士去協助指導開發。

    當時王姓法官去找當地農業局局長,說這東西(活力素)對農業增產非常有貢獻,做過很多試驗,增產3成以上沒有問題,想在北京設廠生產,請局長支持。局長說,他一生做了許多農業研究,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任何東西可以增產30%的,認為這位台灣老頭子在騙人,就沒答應,設廠計畫因而流產。

    為了討回自己及台灣人的尊嚴,楊博士只好請求大陸最具權威的政府單位「中國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做試驗。為此,農科院安排全國90個點,於1993~1994兩年間對各種作物做了試驗。

    楊博士一人承擔了人民幣30多萬元的試驗費用(當時,楊博士夫人在大陸高中教書,月薪是人民幣100多元)。試驗結果,「活力素」神奇的效能,轟動了學術界。

    遼寧省投資 損失新台幣近千萬元

    因「活力素」的效用獲得肯定,經由遼寧省瓦房店巿的統戰部長王德禮的引進,並在巿領導的支持下,「活力素」在遼寧省瓦房店巿廣受農戶信賴,用量突增。2年後,楊馥成來此投資設廠,提供當地農民廉價、貨實的專利產品「活力素」,瓦房店巿的農業因而受益不淺。

    經營十幾年後,巿當局各部門領導接連更換,統戰部領導也換了3位。隨而對「活力素」的看法走了樣,活力素廠的忠實幹部也一一退下。

    這時,統戰部有位幹部介紹一位「企業管理專家」來承包經營。不到幾個月,廠裡數十噸成品不見了,這個所謂的「企業管理專家」也不知去向。

    楊馥成向法院、公安局提告,當局卻以找不到犯人為由,不了了之。屋漏偏逢連夜雨,楊馥成在瓦房店巿的一幢住家,也被人騙走賣掉,合計損失人民幣200多萬元(約新台幣936萬元)。

    此外,北京有人找楊博士合資作保險,說可以保障農產品,楊馥成投資之後被坑了幾十萬元。到寧夏投資也是一樣被坑害的結局。楊馥成說,反正只要投資就被坑,最後都變成他們的了。

    專利技術遭天津武警當局侵奪

    遼寧省瓦房店巿的投資遭吞占,房宅也被騙賣,楊馥成博士就遷到天津。

    天津武警權力很大,不僅有自己的醫院,該醫院旗下還有一家植物營養素公司。其領導從有關方面得知楊馥成對農業有許多貢獻,受楊馥成所倡導的「農醫一體」理論的啟發,「要有健康的身體,必須先有健康的食品」。欲以「活力素」推行有機無公害農業。他們想設廠生產,聘請楊馥成去當顧問。

    楊馥成同意與他們合作,在天津設了一個廠,從事生產楊馥成的專利產品,行銷中國各地,為武警單位賺來一大筆財富,也為大陸農民創造許多經濟效益。

    雖然楊馥成自己栽培一個當地人,負責管理那個廠,但公司的主要負責人是搞情報工作的楊栓明中校。此人首先禮聘楊馥成為技術顧問,生產專利產品,商品名為「植物活力素」並以楊馥成名義推出。

    後來,轉而要求楊馥成將原來申報專利的配方稍微改動,再以楊馥成和楊栓明兩人共同名義申請專利。

    專利核准後,楊栓明即仿冒楊馥成的簽名,佯稱楊馥成放棄該專利,再以此偽造文書遞送專利局。最後專利權所有權人變成楊栓明一人所有。

    楊栓明的行為已觸犯偽造文書及侵權的行為,楊馥成向專利局提告楊栓明偽造文書,請求其所有的專利權無效,但專利局卻不受理。

    楊馥成說,專利是他的,未經他本人同意,被天津武警假冒他的名義,向專利局申請放棄,專利權就這樣平白地被天津武警占有。

    楊馥成指出,天津武警是很有權力的單位,因為他們有槍桿子。告他們,他們不會理你,因他們有槍。請了律師,也没有用。控告無效,都没下文。可謂「槍桿出政權,拳頭出銀元」!

    楊馥成的實證經驗顯示,在大陸要設一個廠,除四處受到刁難外,生產方法還要申請專利,公開配方。可是申請專利過程困難,層層關卡只有用錢擺平才能獲准申請。他說,中國大陸的產業環境實在是太糟糕了!

    黨官搞權術 公司遭獨吞

    扶溝縣是位於河南省許昌巿(即三國時代的魏都)東部的一個農業縣,其縣屬下的所有化工廠改組成立「神農科技公司」生產楊馥成博士的專利產品,楊馥成負責技術指導,提供30%原材料(不公開配方),並占25%股份。另有日方投資占25%股份,扶溝縣方占50%股份,由扶溝縣方一手負責經營。

    第一年產品由縣政府強制安排農民使用;第二年農民開始自動攜款來廠排隊求購;到第三年,化工廠原先所負債的幾百萬債務全部還清;第四年,原本破爛的辦公室,變成了四層豪華辦公樓。

    但第五年,廠內領導過世,廠長換人。接班人搞權諜謀術,公司盈利不依法結算,最終公司被扶溝縣方獨吞。

    詐騙台胞 校長帶頭

    1990~1992 年,楊馥成擔任北京巿大興縣成人教育局顧問期間,曾居住在大興縣黃村鎮,住家附近有一所「黃村第七小學」,楊馥成經人介紹與校長相識。有一天,校長提議稱:「學校有一所附屬工廠閒置著,可生產化工產品,有執照且有免稅優惠,可以租給楊博士生產活力素,每年租7萬5千元(人民幣,下同)。」

    當時,教職人員的月薪才100元上下。校長很快就與楊馥成簽訂了租約,並囑楊馥成將1年期的租金匯入工廠的銀行帳號內。但錢匯進帳號的第二天,校長卻告訴楊馥成,其上司不准租用,而且租金也不退。

    楊馥成向大興縣法院提告,雖判決第七小學應還款,但事經幾年卻遲遲不執行,最後法院通知:「此案不予執行」且未說明理由。

    打官司 律師侵吞賠款

    河南省福堪縣,一家國營化工廠負債百萬元,因經營不善面臨倒閉,特請楊馥成幫忙研發新種肥料,開發新產品。第一年縣府命令農民購買,第二年農民自己排隊來買,那個化工廠一年就恢復正常營運;兩三年後,他們為了獨占收益,排擠楊馥成。楊馥成於是離開。

    一名律師知道這件事情,出面表示可以替楊馥成打官司。但該名律師利用楊馥成的名義,不知向該化工廠拿了多少錢,結果一毛錢也沒給楊馥成。

    為大陸全心付出 卻不得尊重

    後來大莞的巿政府邀請楊馥成博士去投資,大莞是大連的一個點,每個單位都有個「通建部」。通建部長向楊馥成買「活力素」,因效果很好,買了很多,後來巿政府要生產「活力素」,聘請楊馥成當大莞點的巿政府農業顧問。

    當時,楊馥成在台灣林口有一分地,賣了大約新台幣一千多萬元,拿去做為投資大莞的資金。據楊馥成說,那一分地如果没有賣,現在已值新台幣上億元了。

    大莞農產很多,在那裡做了十幾年,後來因為領導換人了,楊馥成又離開了。因換了領導以後,一切就不對勁了,對方想敲詐,要求要贊助多少錢,要栽培三個小孩。巿政府表明有三個小孩很會讀書,是孤兒没錢可以讀書,楊馥成答應從初中到大學的費用,一切由他來支援。從那時候開始,農業發展協會時常要求要贊助好幾十萬元。

    那裡有個墓園,埋葬二、三百位因參戰死亡的士兵,裡面有二十幾個日本人。楊馥成想讓它成為觀光景點,讓它成為日本的歷史。他就以做社會公益的心態,在墳墓旁種櫻花,約種5,800多棵,當時全世界櫻花最具規模的,屬美國華盛頓公園,有3,000多棵,那是明治時代(約一百年前),東京巿政府捐贈的。

    但為大陸社會所付出的一切,並沒有得到相對的尊重或肯定,最終錢財都被榨光了。楊馥成於2011年底痛心返台,在同年12月31日召開記者會,指控在大陸江蘇省連雲港投資的工廠被吞掉,前述投資案並沒有提到,因為楊馥成的孩子、太太還在大陸,北京還有房子尚未處理,怕連累家屬,就不敢多提。

    據楊馥成說,光連雲港「楊馥成生技有限公司」就損失人民幣一千多萬元。當時楊馥成用50萬美金投資,是當地一個姓時的人給楊馥成引進的,並說要幫忙經營,楊馥成則另選派兩位當地人幫忙管理,因楊馥成認為那兩個人比較忠實可靠。

    但那兩人時常被姓時的找來黑道毆打,不知打了多少次,後來姓時的索性將那兩人趕出去!不久那兩個人都死了,楊馥成提告也没有用,那兩個人就這樣冤死了。

    中共對台一切都是假的

    楊馥成博士那個年代的人,當時也把中國當成祖國,對中國有一種特別的情感。當他發現中共對台灣的一切都是假的、表面的,他現在對中國大陸毫無信心。

    他說大陸從上到下,經常在宣傳:「台灣目前這麼好過日子,就是因為當年國民黨從大陸把許多金銀財寶搬到台灣來。」「實在太冤枉了!大陸一般民眾認為國民黨不知道拿了多少金銀財寶給台灣人,所以現在台灣人去大陸,他們就要吃定我們台灣人。」

    到大陸投資風險大 賺了錢也危險

    楊馥成說,到大陸投資風險很大,台商很多人都去冒險,有的甚至沒命回來,大陸為了吸引台灣人去投資,一開始都很優惠,不用稅金,什麼都不用,他們用最好的優惠政策吸引台商過去投資,等時機成熟,就縮編起來。

    楊馥成說,大陸整台商的方法很多,最普遍的辦法就是「查帳」,只要查帳,幾乎沒有一家能倖免無問題。他說,在北京的時候,他被查了二次帳,查來查去也沒查到什麼問題,還是被罰款。因為他們來那麼多人,沒有給一點費用,肯定是不行的,最後給了一萬多元人民幣,沒有任何名義。

    楊馥成勸台灣人不要再去大陸投資,他說他是早期過去的人,在大陸有二、三十年了,他覺得有義務告訴台灣同胞,不要去那個是非之地,很危險的!現在有很多台商在大陸遭到迫害,他奉勸台灣人一定要醒悟,不要去大陸投資,真的沒有好處!

    楊馥成稱,他在大陸住了二十幾年,在海南島住過一年,還有黑龍江、新疆也住過,很了解那邊的政風民情。他說,大陸為了想統一台灣,對台胞甜言蜜語,但一定要小心,去那裡不僅賠了錢,賣了命的也很多,行蹤不明也不少。

    他還說,台商到大陸,就是賺了錢也不行,賺了錢也很危險,有時連命都沒有了;還有,賺了錢要拿回來台灣也很困難。他認為台商可考慮到東南亞發展,因東南亞對台灣人都很友善。

    獲聯合國頒發「和平使者獎」

    楊馥成博士研發活力素,推行綠色農業,維護生態環境及全民健康有突出貢獻,2003年獲「聯合國第十五屆國際科學與和平週」組委會頒發「特別貢獻獎」及「和平使者」頭銜。

    楊馥成的研究與世界和平有關係。為什麼呢?因為人如果吃飽了,心情就會安定,比較不會鬧事。如果肚子餓了,或身體缺少某種元素,心情就不會安定。楊馥成用營養平衡人的心情,讓人的情緒穩定。

    他說,豬被關著有時候會亂咬柱子,這是因為牠缺少某種營養素。如果讓牠吃,讓牠滿足,就不會亂咬。他做過這個實驗,這個元素就是鎂。鎂是很重要的元素,人若缺乏鎂的成分,心情就容易不穩定。

    他並且說,人和動物都一樣,若缺少鎂,情緒容易不穩。例如,當大家一起討論事情,如果對方說得不好聽,就容易暴怒,爭吵起來,如果情緒穩定,就比較不容易起爭執。

    最明顯的就是中東,中東因生產石油,土壤很壞,營養素不足,生產的農產品營養不均衡,就會影響人的情緒。因此,住在那邊的人都很暴躁,容易發脾氣,所以中東有許多戰爭、抗爭。

    《寂靜的春天》的啟示

    楊馥成提到,1962年美國的一個女科學家Carlson博士,是位很有名的學者,她寫了一本書叫《Silent Spring沈默的春天》,台灣翻譯成《寂靜的春天》。

    這本書警告,如果人類再一直這樣使用農藥下去,到某一年的春天,全世界都將變得很寂靜,没有聲音。因環境被破壞到連野鳥都飛走了,到了春天,没有鳥飛,没有花開,也没有人了,全世界都變寂靜了……

    當時美國總統看到這本書,很震撼,就指示針對這個問題做研究。從那時候起,農藥的問題才開始被重視,開始禁止使用TPP這類東西。接觸TPP雖不會立即死亡,但毒性會維持很長時間,TPP這些東西含有機磷,從此與有機磷有關的農藥開始被重視。
    受到這本書的啟發,楊馥成心想:如果不用農藥,如何改善並發展農業?因此,他就開始動腦筋研發。後來有機會去日本參加研討會,日本有個農業化學研究所,楊馥成就跟該所所長一起從事農業研究。

    在中國受盡挫折 返台設基金會盼傳承

    因為女兒的居留權問題,楊馥成博士打算移民到日本;但他表示,如果有機會,他還是希望回到台灣故鄉。楊馥成曾說過:不管我的事業在中國如何飛黃騰達,如何受廣大農民歡迎,但心中未曾忘掉「我是台灣人,道道地地的土生土長的台灣人。」

    楊馥成一生投入研發如何不使用農藥,而能維持或提高生產,台灣有好些朋友認為,這麼好的東西(活力素)要留在台灣生產,要想辦法把它推展起來。楊馥成說,為了台灣這塊土地,希望它能更好,他不拒絕。但若只是為了賺錢,他就不願意,他認為必須真正對台灣土地、對農民有幫助的事,才有意義。

    楊馥成認為,要讓全部農民都知道如何不使用農藥,還可提高生產,提升品質,就必須藉由政府的力量去推廣。因此,他曾找過有關單位的政府官員,提過想在台南找個地方作試驗,但沒有下文。

    創辦「嘉農農業發展基金會」

    楊馥成覺得大家都應該來關心我們的農業生產,要生產對全民健康有益的產品,否則光農產豐收,產品卻有毒或營養不良,並沒有意義,吃了反而有害人體。

    楊馥成熱心公益事業,2003年捐資成立「財團法人嘉農農業發展基金會」主要目的在於呼籲「嘉農」人共同肩負這個社會責任,集結力量完成使命。前不久,「嘉農農業發展基金會」開會,楊馥成表示,他要移民到琉球,希望基金會由年輕人來接棒,代代相傳。

    大陸中央官員有特供農場

    楊馥成認為現在癌症、或奇奇怪怪的病症為什麼會這麼多,就是因為農產品不健康,有農藥殘留,亞硝酸是致癌的兇手,亞硝酸是怎麼來的?就是化學肥料使用不適造成的。

    楊馥成說,在北京西北有一片農場,那個農場禁止使用農藥、化肥,生產的蔬果不可拿到外面賣,全都要給中央官員。

    中共中央官員知道農藥有殘毒,對健康不好,可是不禁止,因為只要讓農產品豐收,農民可以吃飽,不會起來反抗就好,管它有沒有毒,因為農民若沒有糧食,肚子餓,就會起來鬧事、反抗。

    恩師的感人故事

    戰爭是國與國的互相殘殺,但仍有許多不分國界的感人故事。楊馥成博士有一個日本籍老師叫常賀,是火藥專家。戰後台灣有許多美國飛機空襲的炸彈没有爆炸,政府找常賀老師來處理這些未爆彈,他就留下來没有回日本去,常賀歷經好多年時間,才處理完那些未爆彈,期間有一次發生爆炸,他的助手當場死亡,常賀本人也被炸傷1隻眼睛。

    直到1987年常賀過世,他一生都住在台灣,一生都為台灣付出,幾年前他的太太及孩子才搬回日本東京。

    常賀很疼楊馥成,楊馥成被關出來後,常賀不避諱他是政治犯,仍然很照顧他。因感念師恩,只要楊馥成去日本,都會到常賀老師家去祭拜恩師,並帶錢去慰問恩師母。

    幾年前常賀的兒子告訴楊馥成,他們日本人出生的時候,肚臍眼會被保存起來,他的父親有一個遺願,希望把肚臍眼留在台灣,因他一生在台灣工作,對台灣有感情,想要留在這裡。

    由於常賀恩師在台時住在嘉義,楊馥成就去找現任嘉義大學的校長,說明這件事並爭取在舊校舍建立一個紀念碑,好讓台灣人知道這件事情,因這段歷史很多人都不知道。

    被召募到大陸的台灣知青很悽慘

    楊馥成還提到,民國40年,周恩來邀請台灣一批海外知識分子到大陸去,有一個嘉農同學叫賴俊銘,他在京都大學讀書,當時李登輝也在那裡,李登輝回台當了總統,賴俊銘跑去大陸,當了乞丐。

    據楊馥成說,當時在大陸的台灣人都被凌遲得很悽慘,許多人自殺,有一個台南西港人,從3樓跳下去,剛好被樹擋住没死,後來不知道怎樣了。他說,這批知識分子,都很可憐,下場都很悽慘,說也說不完。

    結語
    楊馥成博士一生堅持醫農一體,以生態環境保護及維護全民健康為宗旨。運用科學配方,提高產量與品質,降低農業成本,達到生態環保的綠色農業目的,並創造無毒生活環境。

    「不要急於爭取眼前的豐收,而將生靈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破壞無遺!給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美好的綠地吧!」這是他一向呼籲的格言,並力行實踐。
    綜觀楊馥成的一生,為環境保護、人民健康,竭盡一生的精力、金錢研發綠色農產品,為大陸農業留下不少功勞與汗水,但最終遭到大陸無情的遺棄、財產被侵占、掠奪、年老尚無法落葉歸根,還得繼續漂泊海外,只為一家能團圓,令人不勝唏噓。◇


    【台商淚總匯點評】

    人性的光芒 在政治的中國荒蕪

    楊馥成博士在中國25年的農業夢

    文/童文薰

    1922年2月出生於台灣台南縣下營鄉的楊馥成博士,如今已是90高齡。他的人生經歷就是一部中國與台灣近百年的現代史。

    楊馥成在日據的台灣成長受教育,二戰末期被日本徵召到新加坡基地。二戰結束後楊馥成回到台灣,成為台灣省政府招考的第一批農業人才。後來台灣發生228事件,楊馥成轉行當新聞記者。

    1950年夏天,在白色恐怖當道的年代,楊馥成被特務陷害,頂著共黨匪嫌的罪名,前後坐了6年8個月的政治黑牢。出獄後楊馥成的未婚妻已改嫁他人,親朋舊友都對他敬而遠之。想找公家機關的工作不可能,私人企業也不敢聘用他。

    放諸四海皆準的模式 在中國行不通

    楊馥成因此遠渡重洋前往日本深造,同時參與農業科技研究和推行工作。1975年以其「無用農藥而使農作物提高其栽培成果的肥料研究」,獲日本特許大學授予博士學位。

    此時楊馥成已經年過半百,但他在提升農作物品質與產量、改善農民生活的熱情,卻才方興未艾。因為協助菲律賓解決了發生在1984年的芝麻疫病問題,引起中共駐菲大使館人員的注意,主動邀他到大陸考察。

    1985年春,楊博士應邀前往中國大陸考察,走訪各地農村之後深深明白大陸農村的落後及農民的貧困慘狀。楊馥成的中國情結被激起,想要把所學與研究貢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自此走上了一段長達25年的重複挫敗之路。

    楊馥成不是一個毫無社會經驗的年輕人,在台灣的政治冤獄,也不是一般人有過的歷練。台灣雖有過白色恐怖時期,社會上也有商業詐騙,官場上也有官商勾結,與日本社會沒有太大區別──社會的運作有一個基本的道德基礎與法律底線,一般人可以互相信賴,尤其是信賴官方。

    有契約為憑者,如果契約履行出了問題,最後還有法院可以做最後的仲裁,平頭百姓即使面對政府機關,也可以有充分的保障。

    但這些行走社會甚至於放諸四海皆準的模式,到了中國卻一再觸礁。第一次投資是在遼寧,最後被統戰部官員介紹的承包商騙走庫存,連住房都被人賣掉,共捲走台幣近千萬元。接著楊馥成轉戰北京、寧夏、天津等地,合作的單位甚至是權力極大的武警部門。可是最後不僅投資被侵占,連專利權也遭偽造簽名,被侵奪。

    25年從合資、顧問到獨資 一路遇劫

    即使如此,楊馥成還是被河南省許昌巿扶溝縣政府說服了,前往扶溝縣投資,成立合資企業。這回楊馥成負責技術指導,提供原材料而且不公開配方,占股25%,又再找到日資占了25%股份,扶溝縣方占50%股份,看來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當這家原本虧損累累的縣府化工廠轉虧為盈之後,就被接班幹部侵吞了盈利,再透過清算程序把公司整個歸給扶溝縣方。楊馥成千算萬算還是落得一場空。

    大錢有人貪,小錢也有人騙。1992年楊馥成曾被北京巿大興縣黃村鎮第七小學校長,以「學校有1所附屬工廠閒置,有執照且有免稅優待」誘使楊馥成交付1年份租7萬5千人民幣。

    結果錢匯出的第二天,該校長卻說上司不批准租約,但錢也不能退。楊馥成向大興縣法院提訴,官司倒是打贏了,可是卻遲遲不執行。幾年後法院來了通知,只說:「此案不予執行。」然後就沒有下文。

    河南另一個國營化工廠一樣是負債累累,找上楊馥成生產新種肥料。頭一年縣政府強制農民購買,之後效果顯著,農民自己排隊來買。但賺了錢之後這個國營化工廠便無視與楊馥成的契約,逼他離開。不料一個律師主動出面為楊馥成打官司,結果不知從這家國企拿到多少錢,反正楊馥成一毛錢也沒拿到。

    接著又是大連大莞的投資案。為了這個投資案楊馥成賣了台灣林口的1分地。在1990年代,林口台地的土地只賣了約人民幣300萬,楊馥成全部投在大莞的案子上。這個案子是和大莞市政府合作,結果一樣被侵吞,投資全部泡湯。可是到了2010年,原本那塊林口土地已經市值上億台幣。這一進一出的對比,更讓楊馥成痛心與灰心。

    屢敗屢戰 直到看透中共本質

    但最慘痛的經驗還在後頭。楊馥成在連雲港投資成立的「楊馥成生技有限公司」。這家楊馥成自己擁有的公司,找了兩名可靠的當地人協助管理經營。這應該不會再重蹈之前的失敗覆轍了吧!卻不知在利益受人覬覦之下,就算能夠找到可靠的經理人,卻在黑道的圍攻下,這兩名經理人被驅逐甚至毆打至死。楊馥成向法院提告也無法為這兩個人找回公道,上千萬的投資再次成為他人的囊中物。

    一場中國夢,楊馥成得到了妻子與女兒,其餘投入中國的錢財全被榨取一空。因為楊馥成在1980年代就前往中國投資,導致回台之路一直受阻。回台之路解禁之後,卻因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相關規定,在中國出生的女兒竟成人球,無法取得台灣身分,在中國也不被同儕認同。為了女兒的將來,90高齡的楊馥成決定移民日本。

    但楊馥成仍然沒有忘情他的農業大願,在台灣捐資成立「財團法人嘉農農業發展基金會」,希望基金會有年輕人來接棒。

    在日據時代,有不少人如楊馥成這樣,由衷認同中國是祖國。這是對歷史的中國與地理的中國,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感。可是楊馥成與更多的人一樣,弄不清還有一個政治的中國,這個政治的中國因為共產主義的思想對人性的屠戮,社會上不是沒有好人,但是能夠掌控權力的黨官們,空具一副中國人的皮囊,骨子裡沒有中華固有文化的內涵,也不相信善惡有報。為了眼前利益,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等到楊馥成走進並走近政治的中國,他的心最後遠離中國。他說自己開始厭惡大陸,没有信心。走過25年的夢醒之路,楊馥成已經認清了中共的本質。但這是以25年的歲月為代價,以一生的積蓄為代價。

    這就是近百年的戰爭、紛擾後,一位自幼聰穎的台灣人才的故事。楊馥成身上折射出熱情與善良的光,但這樣的光在當前中國社會,卻不得不黯淡淒涼。不以成敗論英雄,現代歷史辜負了楊馥成,但楊馥成並沒有辜負自己的一生。無論受到何種挫折,他仍懷抱著農業的理想。這才是真正成功的人生吧!◇

  • 嘉義200萬房子 在 小新新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27 08:30:10

    #字幕贊助募集中 #詳細產品請看說明 #CROSS #車主分享 #TOYOTA #altis #RAV4 #corolla #cc #kuga #crv #kicks#嘉義 #高雄

    #新鮮的超營養雞湯在小新新講嚴選上市囉!Sillen哥實際到熬煮現場拍攝給大家看,絕對不是雞粉下去調的廉價雞湯唷!新鮮上市採用冷凍物流,成本非常昂貴,但保證可以吃到最新鮮的精華唷😍訂購連結👇
    https://shopee.tw/tw1117_50800/7734892087/

    每次要清理車子跟房子的時候就超煩腦,這時可以參考這支BLAUPUNKT 德國藍點無線吸塵器,吸力有15Kpa應付家裡及車上灰塵足夠,最重要是超輕巧功能超強,廠商特別針對Sillen哥提供驚喜大全配優惠價,因為我們的粉絲實在太踴躍了,原廠特別再優惠給我們!原本2888再折200只要2688!數量有限千萬別錯過唷...有兩種顏色可以選🥰趕快來看看唷👇👇👇
    https://lihi1.com/t3y8W

    #減肥先補充蛋白質
    用湯姆森調理機煮豆漿最簡單,它可以千變萬化出各種料理,不需過濾,憑感覺就會用
    ✨原價3,690元,現在粉絲特惠價1,990元
    Thomson全自動智能美型調理機 ►訂購👇 https://lihi1.com/NZMZA


    #現磨的比較好
    超想來一杯「現磨」咖啡對不對,可以試試看這台Thomson電動研磨咖啡隨行杯,充飽一次電可以研磨10次,不鏽鋼保溫杯讓您衛生又環保!
    原價1990元,現在粉絲特惠價990,歡迎多加利用唷!原廠連結如下👇
    https://lihi1.com/qOq0a

    終於千呼萬喚,這次的品種太特別,是印度香米跟台梗九號的混種,非常難種!產量比一般白米少很多,吃起來口感非常Q彈,就像在日本吃的白米飯一樣!數量非常有限,喜歡吃日本米口感的朋友別錯過這次機會唷!直接線上訂購👇
    https://shopee.tw/product/26432930/6145818279?smtt=0.26434266-1608562670.9


    -歡迎加入「小新新講」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3086074081695/

    -「小新新講房產」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小新新講房產-104292895090323/

    -「小新新講嚴選」開箱嚴選好商品及優惠
    https://www.facebook.com/sillengogo/

    或是加我的賴ID:
    https://lin.ee/3XZGid7
    一鍵私訊
    https://m.me/sillen.shih
    手機號碼
    0970-750-800
    email:
    sillenshih@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