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嘉義市街道名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嘉義市街道名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嘉義市街道名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嘉義市街道名稱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政變後的寧靜夏午,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感謝 #台灣基進嘉義黨部 給我們這個機會,讓我們複習台灣史,今天要講的古是「街道名稱改正」。 話說戰後 #台灣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其實是發生在光復之後的第一時間。那我就會問啦,明明發生在1946年的事,為什麼基進黨偏偏跳過不提,卻只提晚得多的興嘉重劃(1978年)? 不提,當然是因為尷尬啦...

  • 嘉義市街道名稱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3-31 22:23:45
    有 188 人按讚


    感謝 #台灣基進嘉義黨部 給我們這個機會,讓我們複習台灣史,今天要講的古是「街道名稱改正」。

    話說戰後 #台灣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其實是發生在光復之後的第一時間。那我就會問啦,明明發生在1946年的事,為什麼基進黨偏偏跳過不提,卻只提晚得多的興嘉重劃(1978年)?

    不提,當然是因為尷尬啦,因為根據當年的《臺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會被改正的街道名稱,僅限於三類:

    1.紀念日本人物
    2.宣揚日本國威
    3.明顯為日本名稱者(如旭、若松、梅千枝)

    新名稱的命名原則,則以

    1.發揚中華民族精神
    2.宣傳三民主義
    3.紀念國家偉大人物
    4.適合當地地理或習慣者

    四者為限。

    (資料來源:「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電送案」(1945-10-29),〈各縣市街道名稱改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344100001001。)

    換句話說,這些在戰後改為新名稱的街道,其實是早在日本時代就被改過的。本來的名字,早就不在了。

    咦?外省人來台灣,不是應該大肆破壞台灣的文化與記憶嗎?怎麼是這一副高度自我克制的樣子?

    我又要繼續問了啊,日本時代改名的時候,真的如他們基進黨所說的,採取一種「尊重本土並保有在地歷史」的立場?

    除非基進黨所在的台灣是某種平行宇宙(從他們如此篤定的態度我們也不排除這種可能),否則日本時代所謂的 #町名改正,是指大日本帝國政府在台灣各大都市實施的行政區劃改革,本質就是將整套日本架構移植到殖民地台灣來,將台灣自明清時期以來的線性街道命名方式,改為日本特有的町。

    從架構看,「町名改正」是連根拔起的改革,從內容看也是一樣,兒玉町、旭町、宮前町、大和町、明治町、大正町、乃木町、朝日町、川端町、新高町,咦?我好像漏了昭和町,我是真的看不出來,這些名稱到底有哪怕是一町點「尊重本土並保有在地歷史」的意味了。

    其實,若非該主要幹道在日本時代就已經被改成日本式的名字,現在中正路、中山路作為主要幹道的名稱的狀況,恐也不會出現。我的家鄉 #桃園平鎮 的中正路、中山路,就都是位於邊陲的小路,這當然就是源於客家人沒佔到好地方......(若彤!注意你的禮貌!),而且這兩條路位於老眷村周圍,非常點題,保有在地歷史。

    大日本帝國當然毫不「尊重本土並保有在地歷史」,你基進黨可以說「日本人對台灣人不是很好但我還是決定要愛他們」,這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創意,我就是這樣,畢竟愛是沒有條件的,但你要說日本人比中華民國更尊重本土並保有在地歷史,那你恐怕就有轉不完的邏輯髮夾彎了。

    因為尊重本土並保有在地歷史的,恰恰是中華民國這一邊。

    就拿貴寶地嘉義來說,現在最基層的「里」,這些名字,就都是1946年改名時納入正式行政區劃的。

    看看這些美麗的名字:

    翠岱、雲樂、雲霄、涵洋
    祐民、內安、育英、培元
    順天、鎮南、雙忠、成仁、崇文、文昌、初陽、中庸
    爽文
    康莊、書院、驛站
    花塢、芳草、蒼松
    劉厝、盧厝、新厝、頂庄、中庄、下庄、新店、後店、車店

    (「嘉義市區里新舊名稱對照表呈送案」(1946年03月28日),〈各縣市街道名稱改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344100001018。)

    平心而論,真要說對不起,就只是對不起原住民朋友而已,搞了個 #吳鳳鄉。但即使是這樣,至少也做到了番仔田改名豐田。現在的台南市東山區,也是此時由「番社街」改為「東山鄉」。反正1945年8月15日之後中華民國就是威權政府,轉型正義也不包含日本時代幹的事情,看你們要不要把它改回番社區和番仔田里,這種有本土特色、有在地歷史的名稱。

    既然談了1946年的「街道名稱改正」,就一定要提一下彰化市的「#陳稜路」。這條路同樣也是1946年全台轉型大改名時,由日本時代宮前町的一部分改名而來的。

    這部分不多說了,簡單查詢一下「#陳稜」,大概就能理解,以對岸的地名來命名重劃所出現的新路,他的邏輯在哪。

    就連「嘉義」這個地名,也是林爽文事件中,乾隆以「嘉死守城池之忠義」之意,下詔將「諸羅」改名為「嘉義」。

    今天台灣有嘉義、嘉義還有爽文里,這種在地的歷史感夠爽了吧?

    基進黨啊,這份鄉愁,可不都是國民黨帶來的喔。

    不尊重本土並保有在地歷史的,究竟是誰呢?

    雖然基進黨的原文還是沾了一下 #二二八,這裡就先不提了,改天再貼台灣省專賣局嘉義分局員工的二二八日記給大家看。

  • 嘉義市街道名稱 在 傅家慶個人網頁:每天來點 FU 能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05 22:11:34
    有 34 人按讚

    前天在嘉義市,看到一條有趣街道名稱「老吸街」,原來是嘉義耆老,前水上鄉長,是嘉義在地造福地方的人物。孤陋寡聞的我,真是長知識了!

    http://gabriel-zone.blogspot.com/2012/04/1978_12.html?m=1

  • 嘉義市街道名稱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6-24 21:23:20
    有 88 人按讚


    #工頭寫城鎮 地方城市也需要創生
     
    日本 #地方創生 系列,已經寫過了8,000人的小鎮 #東川町、40,000人的「城下町」 #丹波篠山 市、兩市合計 17萬5,000人口的 #燕三条,今天想要談的,是 25萬2,000人口的地方城市, #山形市。(註:人口略少於嘉義市)
     
    正如之前可能已經提過的,以往談到地方創生,談的主要是偏鄉或離島,但其實有不少「地方城市」,也是希望創造更多生機(或生計)的。
     
    真要說起來,若以整個山形縣來看,還是有不少觀光客熟悉的景點或城市。好比說四年前(2015)我初次受邀前往考察時,在短短三天兩夜的緊湊拍攝行程中,就去了銀山溫泉、出羽三山(羽黑山)、酒田市的相馬樓、山居倉庫,電影《送行者》的場景、最上川「舟下」(遊船)、藏王滑雪場的樹冰,最後結束在令人回味無窮的米澤牛鐵板燒。
     
    其中銀山溫泉,曾被當作是日本觀光廳的宣傳海報拍攝地,算得上國家級的特色景區,更是近年熱門的打卡點;而其他的幾個景點,也是各家旅行社的「東北」團會選擇排入的行程。我算是用最短的時間,遍覽了山形縣的菁華,而這些景點,相信目前在旅人之間的知名度也不低。
     
    但問題在哪呢?以前我對山形縣的地理位置也缺乏概念,去過之後就知道:銀山溫泉在尾花澤市,羽黑山在鶴岡市,遊船在最上郡,影視相關景點都在海邊的港都酒田市,出產優質和牛在米澤市,都分佈在北邊或南邊。
     
    而做為縣廳所在的山形市,則是被「夾」在一條狹長的山谷(山形盆地)中,除了藏王溫泉和滑雪場之外,幾乎談不上什麼知名的景點。雖然有名列東北三大祭之一的「花笠祭」,但只有在盛夏八月時舉辦三天,而溫泉和滑雪場,又必須等到冬天才是旺季,相形之下,難免顯得有點寂寥。
     
    這樣的例子,就好比去南投,多半會去埔里、日月潭或清淨農場;去到屏東,會直接去墾丁、東港、小琉球......南投市和屏東市,似乎往往是被忽略或僅是路過的地方。
     
    這就是為什麼,地方城市也需要被創生的原因。
     
    首先,他們想到的是,把「地方祭典」和「體育賽事」結合,從2013年開始,舉辦「山形Marugoto馬拉松」。這項賽事,因為我連續兩年都有揪團參加,許多讀者可能都看我提過很多次了,簡而言之,山形市選擇在每年初秋的十月,正是夏日祭典與冬天旺季的空檔,來舉辦一場半馬賽事。同時在比賽的前一天,舉行「前日祭」,將包括花笠祭在內的各種地方祭典,以較小規模的精華版,展現並歡迎來到山形的跑步愛好者。
     
    日本的祭典,本身就是非常有魅力的觀光資源,但除非是祭典熱愛者,安排密集的「追祭」行程,否則也只能隨緣。去年我得以在山形半馬的前日,欣賞到花笠祭的演出,誠心地說,真是非常有魅力的祭典遊行,無論音頭(樂曲)和舞蹈動作,都相當迷人。
     
    透過半馬賽事,把選手或家屬吸引到山形市來了,也看過前日祭了,然後呢?
     
    上一篇寫到丹波篠山案例時,我提到在當地做老房子再生的團體與公司 "Note",而在山形市,也有這麼一家公司,就是 "TSUNAGARI 合同會社"。顧名思義,"TSUNAGARI" 是「繫」的日語讀音,正如他們的英文名稱 "Link",也就是希望能夠創造出與海外的「連結」,特別是針對香港、台灣、中國等華語地區。
     
    透過這家公司的企劃,去發掘山形市內與週邊地區的各種戶外與文化活動,例如單車、採果、健行、酒造參訪......等,設計出一套有別於傳統旅行團的行程,除了提供給每年來參加半馬的選手與家屬,也希望把這些行程系列化與日常化,提供旅客認識山形市的管道。
     
    或許有人會問,那他們在做的事,和旅行社有什麼不一樣呢?
     
    如果要我回答,我會說,傳統旅行社多半只想做「已經知名」的景點或行程,因為那樣比較好推、比較好找客人。要讓傳統旅行社去開發這類「小旅行」,對他們來說,是不符合投資報酬率的行為。從商業角度看,那樣的作法固然無可厚非,但可惜的是,就讓想要有不同旅行體驗的人,少了一些選擇性。
     
    這個情況,不只在山形(或日本其他城市),在台灣也是同樣的。
     
    TSUNAGARI 合同會社在山形試圖做的努力,就像台灣各地的許多社區小旅行的提供者一般,他們當然渴望以合法或規模化的方式來營運,可惜傳統旅行社看不上眼,又或者獲利方式與數目不符其預期。
     
    做為旅人,是否能夠有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甚至協助推動這個趨勢呢?雖然那並不是旅客的責任(他們畢竟只是想去旅行或體驗而已),但我還是思考並期望著。
     
    附帶一提:由於去年走了不少日本的地方城市與小鎮,我實在愛上了這種「非主流」的旅行方式。地方城市的消費相對低廉,用不多的預算就可以住到很好的飯店,更何況現在 JR 推出各種針對國外旅客的周遊券(Pass),以及廉價航空的航線陸續增加,都有利於「往地方走」的趨勢。比起人山人海的大都會,或許地方城市的旅行,更是值得考慮的方案。
     
    2019 山形半馬體驗團:https://lihi.vip/bjOwF

    TSUNAGARI 合同會社
    http://tsunagari-link.com/
     
    (圖:從山形市的「文翔館」望向主要街道)
     
    #百城記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