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嘉義市人口分布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嘉義市人口分布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嘉義市人口分布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嘉義市人口分布圖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日疫情重點【今新增302例本土、331例校正回歸、11例死亡再創新高;雙北醫療能量飽和,重症將調度中南部病床支援;41萬劑AZ疫苗明日配發15萬劑給醫護與第一線人員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新增302例本土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校正回歸331例...

  • 嘉義市人口分布圖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6 19:45:41
    有 2,266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今新增302例本土、331例校正回歸、11例死亡再創新高;雙北醫療能量飽和,重症將調度中南部病床支援;41萬劑AZ疫苗明日配發15萬劑給醫護與第一線人員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新增302例本土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校正回歸331例,2例境外移入個案,以及11例死亡,是疫情以來,單日死亡數新高。

    另外上週抵台的41萬劑AZ疫苗已完成生物藥品檢驗的封緘程序,明天將配發給各縣市,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今日在記者會上宣布,優先配發15萬劑到各縣市,讓醫護人員與第一線的防疫人員施打,不只局限於雙北,但會依據疫情狀況以及人口比例調配,現階段不開放自費,過去自費也施打超過一成,只能請自費先等等,讓可能接觸到病毒高風險的人員先施打,先守住這條線。

    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發出聲明,指北市聯醫體系的醫療量能已完全飽和,瀕臨崩壞邊緣,指揮中心今也宣稱將準備將中部醫院清出病床準備收治北部確診病患,舒緩北部緊繃的醫療壓力。

    ■ 新增302例本土,連江離島首見確診案例

    陳時中公布今日新增302例本土確診個案,158例男性,14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8日至25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52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87例,桃園市21例,基隆市13例,台中市9例,新竹縣4例,屏東縣、雲林縣、台南市、宜蘭縣、高雄市及彰化縣各2例,花蓮縣、嘉義市、台東縣及連江縣各1例。

    今日出現第一例離島確診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該名連江縣確診者平時居住在屏東,5月13日至21日在連江,21日後到台中再到屏東,在屏東時出現嗅味覺異常。(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校正回歸後仍舊塞車,正簡化流程消化中

    今天校正回歸331例中,160例男性、17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25日;個案分布以台北市221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102例,桃園市3例,基隆市及台中市各2例,苗栗縣1例。綜合今日確診以及校正回歸總計633例,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209例、茶藝館相關35例、某社團相關3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70例、關聯不明122例、疫調中94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自從開始校正回歸後,每日都有校正回歸數量,但統計發現,尚未處理判讀的通報數量依舊超過4萬例,系統簡化後仍沒有明顯減少,對此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檢體塞車的部分,針對比較嚴重的檢驗單位已經單獨的協助,加入健保系統後,陰性者不需要再逐一上傳到通報系統,而是直接由健保上傳,只需要通報陽性者,減少大量的輸入時間。

    而台灣流行病學學會理事長許光宏在昨天《報導者》〈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一文中提到,當持續發生社區感染時,建議將一段時期內的確診數加以平均、將不同時間的平均值連接起來,形成「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也就是說,是採用疫情確診人數的「波動曲線」來預測疫情的走向,而不只看確診病例數字增減。(見經校正回歸每天確診數圖)

    ■疫情擴散後單日11名死亡,皆在雙北地區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自5月11日起疫情在社區擴散後,已造成34名確診者死亡,皆在雙北地區的新北市20例、台北市14例。今天又新增11例死亡個案(案2865、2877、3305、3213、3980、4273、4373、4666、4984、5098、5869),為單日新高,其中9男2女,年齡介於5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5月7日至25日,確診日介於5月21日至26日,死亡日介於5月23日至25日。死亡個案中7人有慢性病史,9人有萬華或其他確診個案活動接觸史,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死亡的個案中除了慢性病史外,也有潛伏疾病,例如過去有中風史等,最近看到的通報死亡個案,主要還是高齡族群,過去國外對於變種病毒的研究,主要還是傳播力比較強,而死亡率上升,主要還是跟高齡族群有比較大的關係。

    張上淳說明,目前全國使用呼吸器有101位、使用葉克膜維持2位,出現嚴重肺炎症狀的有78位佔6.9%,嚴重或接近呼吸衰竭的則有2.8%,目前有將部分重症疏散到其他區,有些病人則是就近由當地醫院收治。

    ■雙北醫療量能高度緊繃,北市聯醫工會發出求救聲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昨日下午發出聲明,指出北市聯醫體系的醫療量能已完全飽和,瀕臨崩壞邊緣。因患者持續增加,負壓隔離病房、急診室還有專責病房都已滿床,救護車仍把確診者送到醫院,許多病人只能在走廊等候,沒有床位也沒有呼吸器可使用。

    第一線醫護人員極度不足,甚至動用醫事行政人員和門診護理師來支援。但工會表示,急診需要的是已受訓的固定人力,而非每日流動性的支援,不只隔行如隔山,無法提供實際有效的協助,也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且目前院內感染資訊不夠公開透明,匡列接觸者的速度也過於緩慢,陷醫護人員和患者於更高的風險之中。

    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與新北市長侯友宜皆在今日記者會中提出境內醫療能量滿載,北市雖然下週應可增加300床專責病床,但院內病人若持續累積,也會拖垮醫護能量。柯文哲直言,醫院能量目前全用於處理COVID-19的患者,但理論上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也在等候治療,現在全部停擺,短期也許可以應付,但長期仍會造成傷害。

    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也表示,實際到醫學中心視察,負壓隔離病房和加護病房真的非常吃緊,重症病人比以前多。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則說明,目前新北市的一般專責病床剩200床,專責加護病床僅剩1床,若把負壓隔離病房也用來收治重症者,也只有7床,已向中央請求傳染病防治網的跨區合作。

    陳時中坦言,醫療確實非常緊張,但沒有崩潰,仍積極為備戰做最好的調配,醫療資源統一調度,有困難就互相支援,到中部或南部都有可能,目前由地區的指揮官來調度,先將部分北部輕症確診者收治在中南部的集中檢疫所,若出現較嚴重的症狀,則就近住院治療,目前這樣的個案共有20位。

    ■ 三級警戒強化管理,婚喪喜慶宗教活動全暫停

    陳時中表示目前疫情沒有急速的惡化,但也值得觀察是否有改善,因此今啟動三級警戒強化措施,要求民眾外出全程佩戴口罩不再勸導直接開罰,公告關閉的休閒娛樂場所如果查到違法營業,對業者、現場執業人員、消費者全部依法裁罰。陳時中強調,第三級警戒要強化管理,把人流接觸降下來,疫情才能得到控制。

    另外,指揮中心也宣布,全國餐飲業一律外帶,商場超市加強人流管制,呼籲民眾少去但一次購足,結婚不宴客,喪禮不公祭,宗教集會活動全面暫停辦理,宗教場所不開放民眾進入。最近發生大學趕住宿生回家的狀況,指揮中心也宣布,減少不必要的移動,全國各級學校強化宿舍管理,不得強制要求住宿學生返家,最後呼籲民眾勤洗手、戴好口罩,避免外出減少與人接觸的機會。

    ■ 41萬劑AZ疫苗明日先配發15萬劑至各縣市,第一線防疫人員優先施打

    日前抵台的41萬劑AZ疫苗,明日配發至各縣市衛生局,準備開始施打,陳時中表示先配發15萬劑,其中台北市和新北市分別配發2.2萬和1.8萬劑,先把高風險的人守住,8月底前,疫苗陸續分批到貨,1,000萬劑大概可以讓全國四成的人都接種,由於未來將會大規模接種疫苗,目前已經招募到5,000多位醫護人員,都願意等疫苗到貨後協助施打。

    至於近日勤務大幅增加、參與第一線防疫的警察與消防人員,能否優先施打疫苗?對此,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目前全國員警共約78,000名,由於勤務類別有所不同,在年初表列施打對象時,分屬第一、二、五類,其中前兩類為直接執行防疫工作者,大約有39,000名。

    然而,現時考量疫情和勤務變化,請縣市政府依實際情況調整列冊。陳宗彥提到,在本土疫情爆發前,全體警政人員的接種率不到2%,但現在已上升至5.6%。另外,全台有16,000名消防員,其中13,000人負責外勤工作。陳宗彥表示有11,000名消防員已經在第一、二類名冊裡,可以優先施打,而目前消防人員的接種率也明顯高於警察,達32%。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北市的2.2萬劑疫苗,半數會優先給專責病房人員,其餘全數控管,依科學數據分析風險列冊施打。其中處在疫情熱區萬華區的警察已全數接種,後續疫苗也會優先供給第一線警員。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明,目前在熱區執行防疫工作的第一線員警約有3,000人,已有1,076人接種疫苗。

    ■雙北首長有共識疫苗由中央統籌,南投縣府有意向中國自購BNT疫苗

    台北市長柯文哲已多次強調「疫苗是最終的解決方法」,今日他再次呼籲疫苗應由中央統一處理,因疫苗有諸多種類,「如果大家分開去買,數量會影響到成本」,且保存溫度和施打時間間隔皆有差異,若種類過多也會造成行政上的困難。此外,柯文哲認為,現在中央的態度似乎想等國產疫苗到位,但可被WHO認證的疫苗都產自大國,「日本、韓國都沒辦法自己生產疫苗,要把國家的命運賭在這上面,要思考一下。」他進一步喊話,若後續仍無法從中央聽到明確答案,北市也不排除「自謀生路」。

    另南投縣政府有意自行向上海復星購買輝瑞BNT疫苗一事,陳宗彥回應,指揮中心在會議上皆有向地方政府說明疫苗採購程序,且並未接到南投縣府發來的公文,他重申「疫苗施打是防疫措施非常重要的一環,要由指揮中心做統籌規劃跟辦理。」若疫苗要進口台灣,正式代理廠商必須申請藥證,提出廠商資格、品質證明等資訊,疫苗須確保安全性、有效性及合法性,經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可才能放行,否則有影響國人健康和施打意願之虞。

    陳時中說明,疫苗是要打到人身體裡面,查核程序很嚴謹,必須確定利大於弊,品質與效用都是我們關心的,只要通過食藥署審查程序的都可以進來,並由中央統籌分配,至於上海復星的輝瑞BNT疫苗,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在他們國內核發BNT的藥證,中國也沒在打,不知道是有什麼問題。陳時中說:「大概可以這將講,(中國)沒在打的,我們有點興趣;他們在打的,我們不敢用。」

    (文/嚴文廷、陳德倫;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柯皓翔、戴淨妍;攝影/馬雨辰、鄭宇辰、林彥廷、陳曉威)

    #延伸閱讀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
    【科學防疫的缺口──快篩試劑未列入物資整備、社區感染演練也遭否決,為什麼?】https://bit.ly/3fjUwhH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強化三級警戒 #校正回歸 #疫苗

  • 嘉義市人口分布圖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5-24 08:30:00
    有 21 人按讚


    【職場反菸拒檳毒,補上反毒策略的一塊拼圖】


    社會上普遍認知毒品危害對個人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上的影響是全面性的,雖然藥理上其危害的程度與毒品的種類、濫用的嚴重度因劑量或時間的長短各略有不同。然而不管哪種毒品,或被分類在哪一級,被歸為毒品就代表會對腦中樞神經造成影響,改變思考、感覺和反應,於濫用毒品時會使意識恍惚,而無法從事需要專注、精細操作、高度思考及記憶的工作。


    即使藥效過後,一樣會影響工作與學習效率,導致情緒變化異常,容易焦慮、憂鬱或疑心等。毒品濫用者因而對營生缺乏規劃,甚至不認同社會道德規範,忽視團體紀律,無故擾亂社會秩序,除了本身無法正常的生活、工作或念書,同時也會對親友、同事及無辜他人造成莫大的影響。若能有效的引導增加效能,可以避免健康的人誤闖陷阱,減少社會力損失。


    據食藥署【2004年大台北地區成癮物質使用調查】發現,吸毒者100%有吸菸的習慣,有六成的人會有嚼檳榔或喝酒的習慣,足見菸、檳、毒互有顯著關聯性。陳國東等人2001年探討本國某區域13至35歲民眾使用毒品的盛行率【註1】,發現有吸菸、飲酒以及嚼檳榔三種之合併使用毒品盛行率高達7.1%,有吸菸、嚼檳榔習慣者之毒品盛行率達6.9%;進一步分析顯示,有吸菸青少年使用毒品的機率是不吸菸者的18.3倍、有嚼檳榔者使用毒品的機率為不嚼檳榔者的7.0倍,均顯著其群聚性。


    「世界衛生組織」分析全球疾病負擔資料顯示,菸品及非法藥物使用,造成12.4%死亡及8.9%殘疾,而多重使用成癮物質者其傷害更巨大。於是食藥署與國民健康署共同擬出各式場域成癮物質預防宣導計畫,藉以推動工作職場菸檳毒的防制。


    2017年「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指出,近五年新興毒品死亡案例,平均年齡約為29歲,顯示新興毒品濫用分布在年輕人與青壯族群最廣。相似地,食藥署從2013~2016年全國醫療院所通報藥物濫用個案統計,發現首次濫用年齡層「20~29歲」已連續蟬連三年最高。


    依警方查獲毒品案件中,二級毒品安非他命嫌疑犯人數每十萬人口涉毒比例,自2015年起,年齡層
    「20~29歲」也超越「30~39歲」,躍升為第一,人數持續增加中,顯示毒品問題不僅年輕化,且已開始使用成癮性較高的二級毒品。


    審視年齡層「20~29歲」正是畢業或服役後進入職場的年齡,倘沉迷於毒品濫用,不僅造成健康的危害,更是國家經濟生產力之年輕族群的崩潰。基於菸、檳榔與毒品皆具成癮性,且彼此有密切群聚性,一旦成癮,戒除不易。其中菸品因為低價、容易與合法取得、抽吸行為類似,咸認為是毒品的入門物質,食藥署於2014年開始提倡「反毒從不抽菸開始」。


    【Reference】
    註1: Chen KT, Chen CJ, Fagot-Campagna A, Narayan K.M.(2001). Tobacco, betel quid, alcohol, and illicit drug use among 13- to 35-year-olds in I-Lan, rural Taiwan: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1,1130-4.



    ∎「藥物濫用對健康與社會之衝擊:問題與對策」: http://bit.ly/2obG2Vx
    藥物濫用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及世界各國所面臨之健康與社會問題;特別是在時代急遽變遷下,新興毒品的種類日趨多元,藥物濫用型態更是日新月異,除了危及國人的健康與生命外,亦衍伸出許多犯罪行為。新政府也於2017年提出新世代反毒策略與行動綱領;然而,過往的藥物濫用策略,多半著重於非法藥物,對於影響健康甚鉅的止痛鎮定安眠等濫用問題較少著墨。故106年度國衛院論壇議題之範疇,除了非處方藥外,特別融入處方藥議題,並訂定三大目標: (1)分析我國藥物濫用對健康與社會衝擊之現況;(2)研議社區及臨床之藥物管理與安全使用方針;(3)建立醫療、法律、衛生政策、教育等各界討論平臺,彙整各界意見,提供符合國情的有效方案,並提出立法與政策之建言。



    1.來源:
    ➤➤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管制藥品簡訊」: http://bit.ly/2zssATE
    ∎ 管制藥品簡訊 第七十九期(2019.04) : http://bit.ly/2LHQSkU
    ∎ 作者:臺北醫學大學 陳建志教授
    ➤➤照片
    ∎ 嘉義市-西區區公所-西區區公所新聞:「行政院-新世代反毒策略」: http://bit.ly/2VpgPoA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購買資訊】
    ∎ 國家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http://book.nhri.org.tw )
    ∎ 國家書店(https://goo.gl/jweQNK )
    ∎ 五南圖書 教育/傳播網 (https://goo.gl/NCt2n5 )
    (更多論壇出版品詳-- http://book.nhri.org.tw/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職場 #菸 #檳 #毒 #反毒 #成癮 #毒品 #新興毒品 #非法藥物 #成癮物質 #吸菸 #飲酒 #嚼檳榔 #毒品問題年輕化 #反毒從不抽菸開始

    世界卫生组织
    衛生福利部
    食用玩家-食藥署
    國民健康署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嘉義市人口分布圖 在 李俊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6-21 07:14:04
    有 219 人按讚

    為什麼要鐵路高架化?⚡
    遷移嘉義車站等同計畫全部重來,嘉義市再等28年!
     
      我仔細看完大家對於嘉義車站南遷構想的各種意見,有贊成也有反對,更有網友提出更多元的想法。我想要延續之前的討論,回到一系列議題的起點──到底推動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的理由是什麼?究竟鐵路高架化對城市發展有何具體效益、是否有必要性?
     
      💡第一、鐵路高架化的主要目標,是消除過去因應平面鐵路設置的地面障礙,以突破市區的交通瓶頸。長久以來,平交道、陸橋、地下道以及鐵路沿線的柵欄,限制了東西兩區之間的人車流動。有人會問,現在的陸橋和地下道不是已經解決了橫跨鐵路的問題了嗎?事實上,目前嘉義市只能說是一座「替汽機車打造的城市」,而不是以「人」為本的城市環境。高架化工程不僅解決平面鐵路造成的不便和潛在危險,更是一次重整嘉義市路面行走環境的契機。
     
      💡第二,鐵路高架化可融合鐵道兩側的發展,讓嘉義市全市一體化。嘉義市長期因鐵路的阻隔而被切半,只能透過5處平交道、4座陸橋和4處地下道相互往返,高架化以後,原本被分隔的兩側將互通有無,連帶可以重新規劃周邊的土地使用,原先未充分發展的空間將有活化的機會。
      
      💡第三、不只是高架鐵路兩側的空間,橋墩下空間也可以充分活用。日本在這方面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JR東日本都市開發公司即成功在車站附近的橋墩下規劃了市集、商鋪,不只成為軌道事業的收益來源,也肩負著溝通鐵路兩側社區的功能。
     
      💡第四,由於軌道事業的最大效益來源即是「車站開發」,因此高架化工程將同步改造目前的嘉義車站,並連同將站前廣場和周遭環境重新設計,強化交通樞紐功能,翻轉嘉義市。除了保存嘉義車站本體,致力維護古蹟車站的原貌,讓舊車站與未來新的高架車站並存之外,更要以車站為核心地,加強車站與其他區域之間的接駁,並在站區倡導高效且混合的土地使用,吸引投資,充分發揮大眾運輸系統的地利之便。
     
      嘉義車站未來願景的達成,得仰賴既有嘉義車站的地理位置和已發展成熟卻亟待再生的周遭商圈。提議嘉義車站遷離市中心的構想,已經違背鐵路高架化工程的初衷,更讓這嘉義市民這28年的爭取化為烏有,再度希望落空。
     
      我理解大家可能都有「車站在我家旁」的期待,然而是否曾認真想過,當「沿途到處都是車站」之後,所帶來的又是什麼樣的交通狀況?除了以鐵路為主的軌道建設外,是否還有其他的交通運輸可以改變城市的風貌呢?藉此,也有人提出縣市合併的說法,合理化車站南移的大嘉義發展,我要說的是縣市合併與否,與嘉義車站南移,是無關的,並不是縣市分治,所以反對嘉義車站南移到水上。
     
      車站的設置,在交通運輸上屬於專業領域,必須依人口分布、區域發展等做出適當規劃,因此,水上作為車輛的調度場,是交通部依其專業所規劃,並早在2006年即完成了計畫的可行性評估。在這個時機點,突然提議要將嘉義車站遷離市中心,罔顧過去漫長時間的討論與交通部的專業研究,更可能延宕嘉義市高架化的施工時間,這不是嘉義人所樂見的。從工程技術面來看,依「工程範圍示意圖」可以看到,嘉義站距離北回站僅4公里,而新車輛基地與北回站之間只有700至1000公尺。假設北回站從地面改為高架,高長度的列車要進廠修護時,有辦法在這短距離快速下降嗎?豈不變成雲霄飛車?
     
      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關係應是相輔相成、共存共榮,兩邊都應努力尋找自己最優勢的條件加以發揮,才是不分縣市、每一位嘉義人的前瞻。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