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674的網紅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如何成為我 #02 #努力從來不保證收穫 讀者詢問為何選擇中文系? 我只能說,不是我選擇中文系,是 #中文系選擇我。 我高中的時候上過清華大學的外文營,因為德國老師太帥了,因此對於德國是有莫名的嚮往的,我的第一志願就是考上五大(台大、清大、交大、成大、政大)的外文系。 可是我的英...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吳鳳Rifa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妹妹在土耳其的工作是社工,她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需要幫助的婦女。不過應該更少人知道,我老婆也是社會相關科系的😄不過她畢業之後,讀了不同的研究所,就一直沒有機會擔任社工這方面的工作。 這次的影片,我特地帶老婆一起來體驗當社工。ㄧ邊接觸真正的社工這份工作,ㄧ邊親眼看到已經人生改變的人。 影片中你們會看...
「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的推薦目錄
- 關於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weiweiの讀書帳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三累人森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我是艾薇。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weiweiの讀書帳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0:33:50
經歷了快一年的大學生活,我來簡單介紹一下植醫系給大家好了,想說這幾天指考要填志願,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據我所知,這屆進來的新生大一上有變動的是增加了程式設計(必修)和我們一下才有的昆蟲與人類(選修)。悲慘如我一上沒選程設、一下選不到程設現在只能QQ 對課程有疑問或想深入了解的可以去嘉義大學的網站...
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三累人森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10:38:00
#20190721 /20210221更新 好的終於決定還是發一篇文(本來剛剛想要發限時的) 網路上的資料印象中好像不多,希望下面的介紹能幫助想了解我們系的學弟妹~ 首先微生物免疫與生物藥學系是隸屬於嘉義大學的生命科學院,如果照分數上來看是生命科學院裡最高的科系。 ✔️課程部分基本上大一會接觸的...
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2 05:06:31
六月一號,天氣晴 我最後一個走。 _ 金門人,高中畢業後到公館念書 台北的同學總說羨慕,好好喔,可以離開家,看看不一樣的世界,能住宿舍,還有飛機可坐耶 我卻想說,我更羨慕他們 放學和回家,還能是同一回事。 _ 打開電腦,發現自己被原以為沒有希望,夢寐以求的研究所,在預備離校當天備取上 ...
-
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3-31 20:00:06我妹妹在土耳其的工作是社工,她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需要幫助的婦女。不過應該更少人知道,我老婆也是社會相關科系的😄不過她畢業之後,讀了不同的研究所,就一直沒有機會擔任社工這方面的工作。
這次的影片,我特地帶老婆一起來體驗當社工。ㄧ邊接觸真正的社工這份工作,ㄧ邊親眼看到已經人生改變的人。
影片中你們會看到一位大哥,曾經是街友,最後被台中的社工們幫忙就業,現在他改變自己的生活。一個幸福的社會很需要福利好的架構,跟用心貢獻的社工們。我跟老婆當天學到的東西,一輩子不會忘記。謝謝給我們這個機會,我們為人民繼續認真工作💪
#一日社工 #吳鳳
FOLLOW 吳鳳 Rifa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ifatkarlov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ifatshowman/
Website: www.rifatkarlova.com -
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6-12-26 19:54:14本集主題: #木雕創作展 游宗穆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游宗穆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行政黃郁婷來介紹。
▲沉靜木質,『貝殼.旋』之美
▲雕塑家亨利·摩爾(Henry Moore)曾說「貝殼是自然界裡硬而中空的形體,造型自具自足,獨立而完美。」游宗穆藉由木雕,展現出貝殼內部螺旋反覆的美感
▲工作室
微雨的陰天,來到藝術家游宗穆座落台藝大校區後方的工作室。衝出來迎接我們的是毛皮黑亮的土狗「宵夜」,以肺活量十足的叫聲表示歡迎著。游宗穆的工作室為一座挑高的鐵皮廠房所改建,內部空間為六位藝術家共用,大大小小的工作台與工具各據一角,放在地板與高櫃上的立體作品增添室內風光,閣樓則有幾間格局有趣的薄板房,是藝術家們自行搭建的生活空間。
▲關於藝術,課後的避風港
游宗穆的生活很簡單:「創作、狗、娛樂」。這三件事情占據了他生活中大半的行程,單純的生活就像他的作品一般直白,喜愛布袋戲的游宗穆引用當中常出現的一句話「一步江湖無盡期」他認為藝術創作是無止盡的,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國小上才藝班、國中上漫畫班到高中的繪畫班,這些「課業以外的避風港」,到升大學時成為他考量發展的路線,當時游宗穆的志願表上只填藝術科系,對他來說於藝術不再只是課後的消遣,而是想作的事情。
游宗穆熱愛繪畫,也喜愛組裝模型和樂高積木,在拿到模型和樂高後按照說明書完成拼裝後,會將它們全數拆除,再次依照自己的喜好與想法重組,這過程如同雕塑,從加減與構築、破壞中產生作品。從大學才正式開始接觸藝術與學習雕塑,在大三後他才決定創作的方向,漸漸的建立起自己對於藝術的見解,慢慢找尋自身想要與想表達的理念。
▲對於木材質的喜愛
游宗穆進入台藝大雕塑系,一開始學習木雕是從基本的磨刀開始,接下來刻鎖文,練習斜口刀的用法;以及傳統的透雕,例如刻雙魚、牡丹…等等,到大三木雕老師林漢鼎教授開始讓學生創作圓雕等。游宗穆說大一手刻、大二之後漸漸使用機會使用機械作為創作的輔助。直至研究所時,才漸漸減少機器的使用,回到以手工為主的方式來創作。
對於木頭,游宗穆打從心底感到喜愛與莫名的親切。他認為每種木材質所表現出來的感覺與語彙不盡相同,原木的顏色、紋理、味道與硬度因品種而異,雖作品的造形是人為,但其呈現出來的色澤與味道卻是天然的。人造的夾板、木心板、角條等在創作的使用上產生強烈的工業性語彙。不論是原木或加工材,原料來自於大自然,就有種能拉近作品與觀者之間距離的魔力。
對木材質的運用,游宗穆不會堅持一定要用原木或高級木材來創作,他認為只要能與作品結合,同時表現兩的特色就是塊好木頭,因此創作上對於木材質的應用十分廣泛:原木、夾板甚至於雜木等等,藉由創作希望能打破傳統木雕對木材質的迷思。
▲貝旋系列創作
游宗穆參加過多場現場創作與工作坊,包含2009年關渡藝術節,擔任擔美國藝術Anthony Luensman的助手、2009台東漂流木現場創作、2010年大雪山漂流木創作,以及2013嘉義現場創作藝術家上原一明老師的助手,2016年第八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精英邀請賽現場創作,等豐富的經歷。
「雕」為「減」的技法,「塑」則為「加」,在這加減的過程中讓游宗穆專注、思考,並且感到快樂,這樣的情況在組裝模型、玩樂高積木時同樣存在著。木雕與模型和樂高不同,增加了媒材的部分。雕塑兩字中,「雕」對游宗穆來說更為吸引他,在創作上不斷的用減法來創作。對單一媒材創作者來說,一件作品的材質會影響作品呈現出來的感覺,而作者對材質的熟悉程度也可以決定一件作品的成功與否。
此次展出的貝殼系列橫跨了游宗穆大學與研究所。大學時期的貝殼以擬仿與材質的探究為主,研究所後則是從原本的貝殼造形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貝殼。游宗穆選擇貝殼作為創作發想,原因很單純「覺得它很漂亮」,除了造型的美感,另一方面也讓他繼續思考另一個創作「頭骨系列」的發展。除貝殼造型的模仿之外,也嘗試用其他材質來表現貝殼,例如:夾板、石膏、樹脂等等,最終還是回到單純的木雕創作。研究所時期的創作有兩個系列,一個是「貝殼.旋」,另外一系列為「骨.枝」。「骨.枝」有其理論與脈絡述說。「貝殼.旋」則是很單純地追求造形線條的美感,以及木材質與螺旋造形的結合應用。
初期的貝殼作品,例「大貝殼」游宗穆利用夾板的特性,將貝殼螺旋的造型,配合夾板的紋路,放大增強視覺感受。研究所的貝殼系列接續著大學時期,游宗穆開始思考除了造型上的模仿,還能有什麼變化「如何讓大自然的貝殼變成屬於我的貝殼。」於是乎他開始研究貝殼,選定螺旋貝作為研究對象。在觀察了它的外在造型,以及用砂輪機將貝殼剖半研究內部的構造後,他試著將貝殼的內外部造型融合,第一件「貝殼.旋」的作品就這樣產生。「貝殼.旋二」改進第一件作品的缺點,嘗試利用穿透的視覺效果讓貝殼內外的造形、空間互相交錯、融合,產生一種節奏感。
▲藉由思考與觀查啟發靈感
游宗穆覺得「創作過程對我的重要性不亞於作品的完成,有時甚至比作品更重要。」習慣紀錄下創作過程中的每個步驟,對於他來說,就是像記錄自己的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在創作的過程中有三步驟「觀察,思考,發現」:去觀察材料(原木)的變化,與造形的契合度;去思考作品的其他可能性,如果這麼做會如何?如果換一個方式或方向,會如何變化;去發現一樣的製作方式,上一件作品適合,這件作品適合嗎?如果適合,可以更好嗎?反之該如何改進。經由這些步驟改進自己的作品,藉由思考啟發下一件作品的靈感。
▲游宗穆-藉由貝殼單純而反覆的螺旋造型,造就純粹美感
游宗穆:
學歷
2007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畢業
2011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畢業
簡介&經歷
2014 第六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現場創作大賽 銀獎
2014 「疆界.擴散」2014台藝大雕塑系新世代校友展
2014 第十五屆磺溪美展立體工藝類 磺溪獎
2015 「雲端集銳」-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聯展(木雕組)
2015 玩美藝術節 貢寮國小駐校藝術家
2016 「藝鼎杯」中國木雕精英邀請賽
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如何成為我 #02 #努力從來不保證收穫
讀者詢問為何選擇中文系?
我只能說,不是我選擇中文系,是 #中文系選擇我。
我高中的時候上過清華大學的外文營,因為德國老師太帥了,因此對於德國是有莫名的嚮往的,我的第一志願就是考上五大(台大、清大、交大、成大、政大)的外文系。
可是我的英文跟數學很爛,這些一流的學校就是需要五科都是要高標,否則,一位難求,我的數學在學測時候只有3級分。3級分是什麼概念?就是當年的低標(後25%的人的平均)是5分,我考得比最後25%還低。
我高中決定放棄填寫任何一間學校,因為,怎樣都不會上我心目中的學校。
當然,這件事情讓導師1-1關心我。
但畢竟導師也不是第一年當導師,也不是第一天認識我,確定我義無反顧之後,就叫我好好唸書考指考。我其實現在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時候那麼義無反顧,我大致的想法是:反正我現在可以上的學校,我之後也可以上,但是只要弱點補起來後,我可以考上更好的。(我完全沒有想過可能會考爛啊哈哈哈哈)
於是,我開始面對我的數學跟英文,數學老師說,社會組的數乙太簡單了,歷屆考題算10次就好了,保證你第一名。我那時候,數學爛成這樣,於是我真的算了10次,總共10屆,每一屆10次,#我的方法是每一次都是10屆算完再算一次10屆。
那時候,很多人都不考指考,數學課也自習,數學老師說,考上了就自己看書,還要考的就自己問問題,但沒有人要問,於是 #我就把數學老師當個人家教。
一開始,老師發現我真的都不會的時候,他超級崩潰,但是我每堂課問(還準備好了一大疊計算紙給老師導公式),老師可能也是無聊(或是我感動了他),就真的重新教我。
一開始真的超慘,什麼都不會,看了解析還是不會,但是漸漸地,我已經開始可以教別人了,指考數乙成績放榜,我是整間學校考最高分的,PR90,老師怎麼都沒想到,這個他當了2年的學生,竟然考了最高分。
好,可是,我的英文還是普普,我現在想想,普普很正常,因為我沒有花同樣的心力在英文上,自然不會有成效。
好笑的是,因為數學高分,可是英文沒有跟著高分,導致於我的科系加權(通常外文系加權數學跟英文)也加權不高,但我不想重考,我一個在房間,把指考可以填100個,依舊是從五大一路往下填,先填了全部的外文系,再填了全部的中文系,最後,放榜那天,我上了中正中文。
我起初非常不願意,但我爸媽很快樂,因為我是嘉義人,上了嘉義的學校,雖然需要住校, 但總歸來說比去其他城市好太多了。加上我不願意重考,於是,就底定了。
但我一直記得,我要去德國的事情,我暗自下定決定,我要去德國交換學生。我大一的時候去修了我們學校外文系的德文課程,它是3學分的必修,我上了兩年,把可以上的都上完後,我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到了高雄的文藻學習德文。
你說前面的打工的錢花去哪裡了?就是這時候花掉了。
因為我只有一個暑假的機會,我把可以報名的課程都報名完了,住在我朋友高雄的家,她是我的best friend,我每天像高中生一樣,起來就是背單字,然後做作業,去唸書,再回家寫作業,日復一日。
大三開學前,和一個在課堂上認識的姐姐一起到台北來考檢定考,我們都通過了A1,但這不算什麼,這就是全民英檢初級的概念,可是對她來說,意義非凡,因為她老公是德國人,她要依親,需要這個檢定考。
我則是回到了中正。
雖然花了這麼多的時間在德文(還有錢),但其實德文還是很爛(按照德文老師說的,就是你現在會的去到德國等於不會德文),但我發現其實我如果只是想要交換的話,德文不是重點,因為交換的簡章上沒有規定,只說你要會英文,而且會德文是反而是額外的加分,我非常的開心。
我想去德國這件事情,我爸媽一直都知道,他們也知道我特地去高雄上課的事情,我一直以為我大三會出國,我也密切的在查學校的資料,有一天我爸打了一通電話給我。
他跟我說,爺爺需要住養老院,需要一筆錢,他想要問我,原先打算給我出國的錢能不能用來給爺爺住養老院,我那時候直接答應了。
不會有任何事情比爺爺更重要,我後來才知道,那是一筆綿綿無絕期的開銷,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一方面你也不希望他結束,很矛盾的心態。
我後來沒有去德國。
但我還是想要出國,加上那時候的打工太崩潰了,於是我就在系上的課程找到了另外一條路。
#華語文老師。
簡單來說是教非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士中文。
我欣喜若狂,我想,這不就是用了中文系的專業加上可以出國嗎?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個技能的底層是語言學,並不是中文,但我還是想要,於是我先上了基礎的課程,後來這個學程沒有開成,可是老師說,如果我們願意,他願意開一門課,然後我們可以當語言中心的外籍交換生的中文小老師,類似輔導他們課業,我直接報名。
我還是繼續打工,因為我知道出國需要錢,而且家裡是沒有辦法給我的。
於是,崩潰的打工,加上這個小老師,我發現後者快樂太多了。
他們是自發性學習,而且有趣,加上教的東西很生活化,準備起東西非常快樂,還可以交流異國文化,我深深愛上。
每一次跟老師的1-1或是群體小會,我都十分珍惜,而且準備充足,我決定這就是我的目標,#我開始認真研究如何可以去國外教中文。
這時候,我發現,如果你要進大學教書,那麼就不能只有大學的學歷,#必須至少是研究所,而且必須是華語文研究所,我從來沒想過考研究所,但沒關係,我們就重來。那時候,這個研究所不多,就是政大、台師大(後來隔年新增了台大)
我前面說過,這個專業跟中文沒關係,跟語言學比較有關係,因此,我等於是重唸了全部的書(因為語言學佔據中文系比例不高),那時候,我跟我高雄的那個best friend S每天都六點起床,到自修室唸書,然後中午隨便吃,繼續唸,下午4點去運動,洗完澡後,六點繼續進到自修室,然後半夜兩點回家。這時候我把全部的打工都取消了。
我們那時候不太吃東西,因為,只要你吃了東西,體溫上升1度,你就會想要睡覺,因此,我們只吃冷的,以及吃很少。
放榜的時候,#我落榜了。
她上了成大會研所。
我很為她感到高興,她唸書的衝勁真的是我的100倍,可是,我沒上研究所,只能思考工作,原本考研究所的時候,就沒有了需要就業的恐懼。
但現在,這個恐懼又衝上來了。
(我每次看都報導,說有人考研究是為了延遲就業,我就特別感同身受,因為我覺得我過去也有段時間是這樣)
這時候,有一個學姐問我說,
「#要不要我幫你介紹一份工作?說我從小到大認識的補習班」
補習班?!
「去」還是「不去」?
To Be Continued
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很高興能與政治大學日本研究所李世輝教授,也是科技部台日合作辦公室主任,就嘉義故宮
南院與日本博物館的可能合作技術討論。
李老師希望能夠應用科技,將國家文化的記憶數位化,增強價值,廣泛應用。
將無法帶到國外的重要國寶,先將作品數位化、典藏,再以360度的立體藝術科技展示,最後能以720度全景藝術科系線上互動,用5G線上聯展的方式,促進國際交流,讓世界看到台灣,讓世界看到嘉義。(防疫又安全)
我是很期待這個技術可以增加家鄉的能見度啦~大家怎麼看呢
蔡易餘 家己人
林緗亭
#Technology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source of great promise rather than peril. This approach informed my highly productive meeting with Dr. Li Shih-hui this morning.
Dr. Li is an economist who serves as a Professor of Japanese Studies at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and the Director of the Taiwan-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aboration Promotion Office, sponsored by the Taiwanes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ur fruitful discussion focused on potential avenues for collaboration between Dr. Li's office and Taiwan NextGen Foundation in the area of #STEM #diplomacy. I was particularly intrigued to learn how Japan's Society 5.0 scheme, which embraces #artificialintelligence and #internetofthings as tools for strengthening #socialrights, facilitates collaboration between our two nations.
Despite the widespread fears, incorporating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IoT, AI, and #bigdata can offer us with solutions to various social problems. This includes issues such as the #agingpopulation, unequal concentration of wealth, and regional #inequality.
#Leadership is about embracing change. As a professional committed to fostering social innovation, I eagerly anticipate engaging with new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o build bridges between Taiwan and the world.
嘉義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我是艾薇。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秋烤肉不要干預別人的人生】
我一直是個不乖的學生,高中時候唸的是嘉義女中自然組,為什麼唸自然組,其實沒有為什麼,當時覺得數理強感覺比較屌,家人說可以當數學老師,如果能考上醫生當然最好。
我國中數理不錯,因為家裡管很嚴,所有參考書都寫過一遍,成績自然還可以,可是高中後外宿,壓抑太久的靈魂就變成自由的小鳥,每天都翹課,雖然參加補習班,大多數都是跟同學朋友嬉鬧,或看看隔壁學校的帥哥。
段考臨時抱佛腳,到聯考的時候就死定了。因為我有很多小聰明,而這些小聰明在聯考時就成了致命傷,就一個自然組的孩子來說,我國文很好,因為我從小就特別喜歡唐詩宋詞古文之類,暑假還會借詩詞回家看的那種,覺得能把意境寫進短短幾行,再加上押韻對仗,我就特別喜歡,照理說這樣的我,應該是要唸文組,但我偏偏就唸了自然組。
覺得化學式很無聊,物理老師講什麼都霧煞煞,數學老師每天都在炫富,國文老師因為我們是自然組的也就不那麼上心,英文老師算是對我最好奇的一個,他總是搖頭說為何你國文那麼好,英文那麼爛。其實就是因為沒背單字,我那時覺得反正很多單字不都是相同意思,那就背一個就好了。
聯考到了,我終於如所報應的考到一個很爛的分數,唯一能去的大概是去山上修行之類的系所,想想什麼電機工程、資工土木的我想到就頭疼,後來我就重考了,還好我重考社會組。
重考那年我想了很多,考慮社會組其實還有很多選項,我那時自我剔除了商科,只考慮中文系跟法政,因為想想商學院妹子太多很難被看見,文法政的正妹相對少一點,比較好混吃喝,再加上我認為法政掌握相對的國家運作,所以那時我除了中文系,就填法政,後來就去唸了政治系,開始了學長都很帥氣有成,同學都怪怪的大學生活。
大部分的同學都不是因為想要唸政治而來的,這種分數掉到哪只能唸哪的無奈將就,基本上是沒什麼興趣可言,所以後來大部分的同學不是去考公務員,就轉進各行各業,像是時尚婚禮顧問公司老闆,當空服員後來組了工會,去澳洲回來變成結實肌肉的青農之類,而我算是離政治稍為近一點,有實際參與過政治工作及服務,我想那是因為我在選科系的時候,考慮過自己的興趣,是自己想去,而不是被安排或將就。
大學的時候,我依然玩得不可開交,同時打幾分工,還可以派工給學妹,當大家汲汲營營準備研究所的時候,我很漠然,平常都作弊的同學,也上補習班做準備,最後大家都考的不錯,繼續念研究所,我沒什麼心唸書,那時覺得自己文筆好點子多,就找行銷企劃的工作,因為政治系的專業不足,狂被打槍,我不死心的打電話一直問某間沒直接拒絕我公司,剛好有個新人做兩天就跑了,我就遞補去上班。
我們常被社會的推擠走上看似安穩的軌道,毫無意識的前進再深深懊惱有太多未完成的遺憾,而我這些年來,換了不少工作,終於到現在,活成自己最滿意的樣子,有想做的事情,有能賺錢的方式,今年還考上台大在職專班的研究所,這是我學生時代完全不敢想像的學校,雖然比同學慢了許多年去念研究所,但是自己各方考量的決定,特別感恩珍惜。
為什麼想聊這些,中秋節大家都會團聚烤肉,不管是自己的孩子還是親友的小孩,他們的人生怎樣才能活得自在開心,不是旁人去臆測指點的,不如好好吃烤肉,不用沒話硬要聊,人前講得一嘴好人生,人後靠北誰誰誰怎樣。
這一路來,我也有過許多焦慮徬徨跟自我懷疑,但社會真的變得太快,快到我們不該只用既有觀念去套用,人生太短,短到你的時間只能聽從自己內心聲音,而不是被外在訊息轟炸。
讀書是種提升自己,強大內化心靈,跟外在技能,如果要跟賺錢綁在一起,真的不是那麼相干,不要用趨勢來選科系,因為趨勢你沒在研究,根本無法預測。
祝福大家中秋佳節愉快,吃多人不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