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現在時間是美國的晚上,我不便拍影片來回應大家的疑問,所以想直接透過這裡來說明幾個近期一些網友在問的問題。 當初在決定改變YouTube頻道內容時,就已經預計會流失掉一些之前愛看彩妝的觀眾了。 就如同我的告別影片裡提到的,雖然很不捨,但是為了我們家庭的發展,以及那些可能期待看到國外親子生活內容的...
由於現在時間是美國的晚上,我不便拍影片來回應大家的疑問,所以想直接透過這裡來說明幾個近期一些網友在問的問題。 當初在決定改變YouTube頻道內容時,就已經預計會流失掉一些之前愛看彩妝的觀眾了。 就如同我的告別影片裡提到的,雖然很不捨,但是為了我們家庭的發展,以及那些可能期待看到國外親子生活內容的觀眾,我們必須要做出這樣的改變。 在這裡也再次的跟那些失望的觀眾說聲抱歉跟謝謝體諒。
2. 有些網友對於移居美國主要原因之一是為了狗狗無法諒解。 其實這對長期養狗的人來說,一點也不難理解。 隨著小陶德慢慢長大,我們很希望能夠常常帶著他到處旅行,認識跟觀察世界上各國的人跟文化。 但是如果我們常出國的話,狗狗必須只能待在寵物旅館裡。 去年我們來美國旅行12天,到了第三天,小陶德就開始說他想念狗狗了。 我們自己也一直打開手機連線觀看寵物旅館的監視器,看看Action到底過的好不好。 不管再好的寵物旅館,我想都比不上主人親自的照顧吧。 美國這幾乎所有大城市旅遊景點都有連鎖的寵物友善旅館,搭國內班機小型犬也可以一起跟我們坐在機艙內。 Action 是一隻很愛外出散步的狗狗,台灣因為常下雨,很多時候不方便帶他出去散步,而我們目前來到南加州一個月,還沒碰到下雨天,每天我們都帶他出去散步5-6次,在公園草皮上都玩得很開心。 如果只是單純為了小孩的教育,其實在台灣都有很好的私立美國學校可以就讀,根本也不需要搬到美國。希望這樣有解釋到網友們的疑惑。
3. 有些網友說我要學英文那怎麼很少在美國影片裡講英文。 其實我曾經講過幾個地名,然後就被網友酸說發音怎麼那麼不標準。 很多華人YouTuber,可能偶爾講幾句英文,就有可能被酸說是洛英文愛現裝高級,我不講英文又要被酸說不是要學英文嗎? 我們的觀眾一直是以華語為主。 我也理解很多住美國久的人,自然講話就會變成中英文混在一起講。 或許過幾年我英文比較好的時候我也會變那樣,所以我們的態度就是順其自然,我們用我們自己當下最舒服最習慣的方式去表達就好了。
4. 也有些網友關心小陶德講話發音問題。 他目前四歲,而且之前在台灣上的幼稚園是以教英文為主,4歲也還沒有學過注音符號。 我自己也當過幼稚園老師,這個年紀的小孩有許多捲舌較複雜的子音發不清楚是很正常的。 尤其是英文發音裡本來就沒有之吃師資疵斯的音。 小朋友來到美國這個新環境,壓力其實也會很大,我們目前就是盡量鼓勵他學到什麼就講什麼,也會適當的教導他正確的發音,只是沒必要在拍影片時刻意糾正他。 但我們目前就是希望他儘早學好英文為主,大陶母親本身就曾是國中的中文老師,相信未來要學中文也不會太難。 台灣過往有許多成功的名人或領袖,李登輝、陳水扁、柯文哲,周杰倫,他們的中文發音都不是很標準,但這並不會限制他們的成就。 在美國生活的這一個月中,我們也常聽到來自世界各國的移民講出口音非常重的英文,有時候也很難聽的懂。 但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大家會學習尊重彼此,只要努力用心溝通,相信透過眼神跟表情可以彌補一些發音上的不同。
以上是希望能在第一時間回應一些網友的問題,解釋清楚後,比較不會造成誤會跟模糊焦點。 YouTube 是一個娛樂平台,大家各自收看自己喜歡看的內容,不符合自己胃口的,其實一邊看還要一邊特地上網來批評謾罵其實真的很浪費自己的生命。 我們只是很單純的,希望體驗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美好,並順便分享其中最精華的幾分鐘給沛寶們看,如此而已。 最後有些網友說我們在炫耀,我只能說我們到美國後住的是二星級的旅館,吃飯也都是一般平價快餐,租到的房子不到30坪,在美國也只是很中庸的房子,我不懂這樣有什麼炫耀。就如同今天有人分享他買了一台法拉利,可能對其他超跑車主來說根本沒什麼,只是分享共同興趣嗜好,所以什麼是分享?什麼是炫耀?完全取決於讀者自己的心態是否健康。其實我們每天就只是把生活有趣的內容紀錄下來,沛寶喜歡我很開心,但即使只有親朋好友能透過影片知道我們的生活動態,這樣也很有意義了。謝謝大家的關心,我很好,我們還是會持續拍片❤️
嗜的注音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再見; 再見,我。
朋友問起為何許久沒有貼文,一時之間也答不出來,只能以「江郎才盡」搪塞,雖說搪塞,倒也不全然不是事實。父喪後我一個字也寫不出來,並非沒有感想,沒有心情,卻連打開電腦的意志力都沒有。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半年,我想,也許我終於找到答案。
住院期間,朋友轉來出版社編輯的來信,有意和我討論出書事宜。我的訊息功能已經關閉,編輯很有心的輾轉找到丹丹的乾媽。出院後需要處理的事情千頭萬緒,雖然可以炫耀「有出版社找我出書喔!」,實際上在待處理清單上並不是很優先的位置。直接跳到五月下旬,醫生表示「可以正常生活了」之後,我也和出版社的編輯見面了。現在回想起來,我上次為了工作跟編輯見面應該是上個世紀的事了,譯者跟編輯沒見過面是很正常的事。總之對方表示對我近年來照顧父母的經驗有興趣,希望我在六個月內寫出七萬字。她們並帶來幾本相關書籍提供參考。為了釐清出版社的要求,我向她們確認:「所以你們要的是我的體驗和觀點,不是我的文筆?」總編輯非常明確的回答:「對。文字方面我們會有專人修改。」我拿起那陣子很紅的一本書翻了翻,好奇的問此書賣了幾刷,我不太記得聽到「二十三刷」時我的表情是否透露出任何玄機,但希望沒有明顯到讓人看出我心中的OS。
雖然編輯很積極,這件事還是不了了之,我覺得很抱歉的是未曾交代沒有簽約的原因。混過出版界的我知道編輯的方向是正確的,內容比文筆重要,只不過內心深處有一個小小的聲音在說:「可是我喜歡我的文筆,我喜歡自己說故事的方式,就算別人看不懂,那是因為有時我故意寫的模擬兩可,有時候我不得不寫的模擬兩可,是因為牽涉到別人的隱私。將來等一切結束了,我可是打算寫下完整的故事呢。」就現實層面而言,當時的我身心俱疲,既沒有體力也沒有足夠的專注力寫出七萬字,更何況母親還在世,故事還沒結束。就我混過出版界的經驗而言,就算我寫得出那七萬字,我希望自己的名字印在一本我能引以為傲的書上,而不是一本寧願用筆名出版的書,這種事,在我當譯者時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
回想起來,當時的我雖然還在硬撐,其實身心狀況都已經開始走下坡,只不過這個下坡既長而緩,因而難以注意,等我發現時,已經頻臨崩潰邊緣,陷入個人地獄的黑洞裡。雖然勉強爬出了陰影之外,我忍不住問自己:「我怎麼了?」
從小學一年級注音比賽得獎以來,閱讀一直是我生活裡最重要的一部分,從亞森羅蘋到福爾摩斯,國中時躲在棉被裡看倪匡,以前的我,幾乎所有的零用錢都花在買書上,就連從英國跨海搬家時都捨不得帶了四百本原文書回台灣(那是個電子書還沒有出現的時代)。茉莉書店來家裡收書時賣了五千多塊,而一本的收購價才一折。我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買書,不再閱讀,不再以文字滋潤我的靈魂?(等一下,我的靈魂在哪裡?)
我不記得我審的最後一本書書名是什麼,但記得向編輯請辭時的心痛。我記得最後一本讀完的書是「鬼地方」,再上一本也許是「敵人的櫻花」以及所有王定國的書,當時我還在從事譯者工作。父親過世後,我只留下自己的譯作與少數值得收藏的作品,其他的書全部賣掉了。我依然買書,但買十本可能只讀完一本。我一直以為是自己的問題,當我看到那本印了二十三刷的書之後,我知道並不完全是我的問題,而是我的世界改變了,價值觀也改變了。出版夢是一回事,什麼樣的書是另一回事,甚至連是否圓夢都不再重要。隨著譯者生涯結束,生活重心也改變了,再怎麼追劇還是在看「實習醫生」,因為跟生活最相關。現在的我,朗朗上口的是藥名,症狀,病名。閱讀不再是習慣,或嗜好,或工作。事實上,閱讀從我的世界消失了,那個世界,從小學一年級到2019年在醫院完成最後一本譯作的世界,消失了,結束了,那個一直支撐著我的信念,總是給我所有人生答案的世界,崩塌了,沒有了。
父親的案子和解後,我把我收到的賠償金全部捐掉或請客,因緣際會下,用父母親的名義捐了二十萬元防疫物資,實際上還是我自己掏腰包。每次我提起以前當譯者窮到什麼地步時,聽者多半覺得不可思議。現在我因為捐了二十萬朋友說:「哇你好有錢喔!」事實是,母親過世後我會更有錢,可是這些錢買不回我所失去的,曾經堅定不移的信念。我的人生,失去了大部分的意義,成了地基垮掉,搖搖欲墜的危樓,那一磚一瓦堆疊起來的世界,在過去三年中,以同樣的方式一磚一瓦的倒了,只是速度更快。
電視轉播菲利浦親王的喪禮時,我和許多人一樣好奇棺木上的卡片會寫什麼(相較於哈利王子的「MOMMY」),那驚鴻一瞥的「I love you」使我掩口落淚。我想起影集裡他們兩夫妻吵架的情節,應該是心不甘情不願被放逐海上五個月之前,女王對親王說:「Because you are lost.」
I am lost. I need to find myself again, if there's anything left to be found.
嗜的注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動態回顧常常跳出以前做的蛋糕,想起最瘋狂的時候,大概3天就扛一箱蛋200顆回家、一個禮拜叫一袋10公斤的麵粉、一次烤8條生日蛋糕幫學生慶生...那曾經是我最舒壓的嗜好,生活中唯一有成就感的事了。
很多人都說,失戀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重新一段戀情,其實就是轉移注意力,把生活重心放在其他的人、事上面,就不會為了一個人一件事糾結。
烤得最瘋的時候,大概就是妹妹剛入學的時候,我跟僅有的幾個好友斷絕來往,妹妹才剛進學校就被體育老師隔離上課,對一個媽媽來說,帶孩子去復健、就醫、上課,努力幫忙孩子克服障礙很累,但是最絕望的,不是幫妹妹申請了中度手冊,而是用盡全力,孩子還是不被接受,被隔離在團體之外。
我可以體會阿滴陷入憂鬱症的所有感覺,覺得隨時要掉進深淵,做什麼事都無力,只要一停下來,眼淚就不停的流,腦筋裡轉的是怎樣結束生命才好?很想抓住什麼,卻又無法相信任何人。很想找人說說,又怕聽到別想太多....責怪自己太脆弱又無能,為什麼沒有能力脫離困境!!
想哭的時候我會去外木山,找一個沒有人的海邊放聲大哭,讓海浪蓋去哭泣的聲音。
出門去看日出,原來再怎麼絕望,只要過了今天,明天的太陽一樣會升起。
每天在臉書上寫下心情,假裝有人聆聽有人懂。
離開虛假的人群,只看家人和單純又善良的妹妹。
除了上班、家庭、帶妹妹去復健,我把所有剩餘的時間用烘焙填滿。
那時候一天大概睡不到4個小時,醒著就是烤個不停,提醒自己原來我還有一件事做得還不錯,原來努力還是有用的。
就這樣我走過那憂鬱的半年。
妹妹很喜歡去找阿嬤,昨天又去跟阿嬤住了,不在我身邊的時候,沒能教她用注音打字,她用慢慢的柔柔的聲音錄了一小段話給我,她說:「媽咪!我最喜歡妳了....」跟阿嬤學了製作長輩圖,幫貓咪們拍照後,在照片上自己打字,每天早安午安晚安,看著她發來的圖,讓人會心一笑。
有時候真的很慶幸自己有走過跌入谷底的那一段日子,沒有衝動結束生命,如果我走了,就看不到她的善良、她的努力和進步。
難過的時候,別只看著想跳下去的地方,想想我們最心愛的人,在生命要結束的那一刻,我們的心裡留下了誰?
嗜的注音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知道歷任美國總統還有哪些嗜好呢?請各位看官絕對不要感到意外...
---------------------------------
🔥風傳媒高峰論壇》由政經領袖吳田玉、童子賢、朱雲漢、利明献,為您解析美國大選後,台灣的挑戰與機會!
https://bit.ly/34rqgvN
㊙️今日新聞懶人包
http://bit.ly/3bTyVIZ
#美國總統 #歐巴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