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單車坡度地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單車坡度地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單車坡度地圖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267的網紅Velodash 團騎好幫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小編嚴選路線|台 18 線阿里山公路- 台灣絕美公路 ⛰ 🌥 🚂 點我看完整文章 👉🏻 https://velodash.pse.is/0415_mtali_F-B - 『騎阿里山其實有一條捷徑的路,就是____________,在地圖上看明顯是截彎取直的路段,可以為通往阿里山的路途省下7公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70的網紅Cynthia Sports Travel星飛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星飛雅的車隊活動 路線:請參考https://www.strava.com/routes/24162401 路線分析:總里程64km/爬升約850m 1.劍南路站-環河北路約18km為市區平面道路,請靠右騎行,勿併排騎車並留意一般汽機車。 2.河濱自行車道約15km,假日親子單車多,請留心行人及孩童...
單車坡度地圖 在 伊娃Ev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3:55:04
🚴♀️新手路線—滿月圓森林遊樂區🚵♀️ 板橋—三峽雙溪山(滿月圓森林遊樂區)—東峰烤肉區—板橋 3:09:52 61K 358M 看著地圖滑到在東眼山旁邊,有個滿月圓森林遊樂區?查了總爬升才300M,超好輕鬆騎的理由—探勘新路線。 雙溪山上坡路段總長14公里,總爬升300多,一路上都是1~4%...
單車坡度地圖 在 · ᴇᴠᴇʟʏɴ ᴡᴀɴɢ 小渝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1 14:20:13
🏃♀️週末運動日🚴♀️ 今天打算早點起床晨跑,所以昨晚八點半就睡覺了。但不知道是太久沒參加路跑賽事,身體暫時失去把生理時鐘調早的能力,還是前幾天忙到過頭了,睡眠狀況相當差😪⋯⋯只睡著兩個半小時就醒來,感覺很累卻睡不著,甚至還出現幻聽症狀👂🏼,好不容易淺眠了一下就又醒來,換成體感溫度燥熱不堪🔥,總...
-
單車坡度地圖 在 Cynthia Sports Travel星飛雅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7-03 20:35:46星飛雅的車隊活動
路線:請參考https://www.strava.com/routes/24162401
路線分析:總里程64km/爬升約850m
1.劍南路站-環河北路約18km為市區平面道路,請靠右騎行,勿併排騎車並留意一般汽機車。
2.河濱自行車道約15km,假日親子單車多,請留心行人及孩童。
3.行義路-劍南路為陽明山區道路約29km,上山路線坡度大請量力而為、下山路線陡降車速較快,請務必保持距離。
路線特色:途經大湖公園、松山機場、花博公園、社子島河濱車道(淡水河右岸、基隆河左岸)、陽明山國家公園,一次騎乘飽覽台北市的市、河、山美景,完成後可在地圖上繪製了大雁西飛的軌跡,讓你更增添了騎車的樂趣和成就感。
騎乘路線:
起點/捷運劍南路站>沿文湖線捷運經內湖路、文德路、成功路四段五段接民權東路六段、五段、四段>過松山機場敦化北路後右轉民族東路>中山北路海霸王餐廳右轉中山北路花博公園紅綠燈即左轉>過圓山捷運站接酒泉街>環河北路二段右轉後上迪化休閒運動公園天橋進入河濱自行車道>沿社子島河濱車道接百齡左岸河濱車道>上百齡橋引道>百齡右岸河濱車道>雙溪自行車道>引道上雙溪橋接承德路六段平面道路>文林北路右轉石牌路>行義路爬坡>東昇路接湖山路二段、一段>往新園一號橋接菁山路>平菁街>至善路三段>劍南路>捷運劍南路站(終點)
單車坡度地圖 在 Velodash 團騎好幫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編嚴選路線|台 18 線阿里山公路- 台灣絕美公路 ⛰ 🌥 🚂
點我看完整文章 👉🏻 https://velodash.pse.is/0415_mtali_F-B
-
『騎阿里山其實有一條捷徑的路,就是____________,在地圖上看明顯是截彎取直的路段,可以為通往阿里山的路途省下7公里的里程。不過路程縮短代表坡度變陡,整段路接近10公里,爬升700多公尺,屬於陡坡路段,跟騎乘台18線是截然不同的騎乘體驗。 』
#Velodash約騎大使 Paul 將用 #單車 帶你前往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文章除了讓你獲得上阿里山最快的捷徑,也完整地分析每條路的難易度
想知道更多上阿里山賞雲海及日出的心得分享嗎?
點我看更多分享
👉🏻 https://velodash.pse.is/0415_mtali_F-B
-
▐ 加入官方 LINE,各式單車路線搶先看:https://lin.ee/iYXAqNL
▐ Velodash APP 免費下載
iOS:https://velodash.pse.is/0415i_F
Android:https://velodash.pse.is/0415a_F
---------------------------------------------------------
#Velodash團騎好幫手 #Velodash #單車旅遊 #阿里山 #台18線 #嘉義 #單車路線 #美景
單車坡度地圖 在 自助旅行達人密技大公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東之旅day2 #林道咖啡烘豆工作室 #原住民のㄙㄠˇㄍㄚˋ #臺東森林公園 #小紐西蘭 #屋賀爺燒肉 #高級和牛吃起來 #超美味高檔台東限定的燒肉店 #2021台東旅行
早上九點多起床之後,我們拿著愛馨會館給的50元早餐卷去附近的「巨森早餐吧」買早餐,沒想到點了冰奶茶&花生吐司&蔬菜抓餅居然只要50元,真的是超有良心的價錢,而且味道還算ok,之後我們就開車前往我們的第一站
「林道咖啡烘豆工作室」
(地址:台東縣卑南鄉溫泉村鎮樂36-8號)
(營業時間:
週一到週五,14:00-18:00
週六日,9:00-11:30、14:00-18:00)
⚠️一定要事先打電話預約參觀,以免白跑一趟
近期優惠:咖啡豆買五送一
我們在找比較少人去的秘密好店好點,後來找到了這家藏在知本山裡面的咖啡工作室,開車的路上的坡度有點陡請小心駕駛⚠️
我們一行人預約了早上10:30點時段,工作室老闆沖了所有他們這週賣的各種咖啡豆給我們喝看看,他們的咖啡豆都是用鼓風機的機器吹掉輕的殼和豆子,再一顆一顆挑掉有病蟲害、發霉、有缺陷的豆子,烘完之後再把太生的豆子挑掉,以免喝完傷身傷胃。不過他們家咖啡豆我覺得喝起來酸感比較明顯喔,我建議如果怕酸的人可以試試看10g咖啡豆,配85-90度300cc左右的水裝在手沖壺裡做手沖咖啡。第一張照片就是在他們工作室那邊的庭院拍的照片,景色超讚的,他們家的各種家具和建房子的各種材料都是自己去張羅去蓋好整間屋子加庭院,真的超猛的👍🏻
一包咖啡豆的價錢約400-500
他們家附近也有很多山間健行路線可以去走走,不過這個季節沒有水所以不用去瀑布那了只會白跑一趟😅
之後我們前往午餐的地點
原本想去林道老闆娘推薦的開喜小吃部,但是到現場去才發現都客滿了,餐廳員工說沒訂位是吃不到的。只好打開google地圖查到附近有一家評價蠻好的小吃店
「原住民のㄙㄠˇㄍㄚˋ」🍽
(營業時間:每日10:00-18:00)
裡面都是大家蠻常吃的家常菜,不過掌勺的老闆娘添加了一些不一樣的變化,例如肉絲炒飯上面灑了許多白芝麻、水餃聽說上面會有香菜,湯麵的湯頭也很濃郁美味👍🏻
我們總共點了大滷麵🍜、肉絲炒飯、海鮮粥、什錦炒麵、滷味、陽春麵才340元,不僅每一道都蠻美味特別是湯麵的部分,價錢還非常的親民而且每一道份量都超大的,外面小吃部賣的1.5-2倍大小...難怪一直都客滿、人流不斷,附近居民也都會來這裡買午餐😋
吃飽了當然要去運動一下
台東市裡面最推薦的其中一個運動、看風景的好去處
「台東森林公園」
(地址:台東市華泰路300號)
(營業時間:7:30-19:00)
(費用:停車30元、成人門票30元、敬老優惠票20元、租腳踏車100元起)
我猜有人可能會覺得這個介紹的點實在太普通...大家都知道這個地方...但是我之前都只有路過沒有進去玩個夠所以就盧朋友們帶我去啦🤪🤪🤪
裡面真的規劃的很漂亮,佔地很大,扶桑園、活水池、琵琶湖、各種林園大道、苗圃...造訪的人也不會太多,騎行在林間、坐在池子旁彷彿置身紐西蘭,非常有偽出國的風格🤣我們同行的有租電動腳踏車(400元/2小時)騎到一半累了就不騎讓我們繼續騎滿2小時😊所以我除了步行之外也有體驗到騎單車?的樂趣。度過了悠閒愉快的下午時光,一夥人回到飯店補個眠順便準備出門吃超厲害的晚餐🍴
「屋賀爺燒肉」
(地址:台東市中正路281號)
(營業時間:11:30-14:30、17:00-午夜)
(近期優惠活動:滿千送百折價卷、當月壽星送食材和200折價卷、當日壽星送食材、蛋糕、500折價卷,折價卷下回最高折抵一半的餐費,消費有1成服務費)
這間店是去年八月才開的台東限定日式燒肉店,除了裝潢很漂亮、每組客人都有屏風做隔間、防疫做的很不錯,也使用了許多台東當地的食材,因為網路上評價都超級好的說,讓我這個挑戰過台中、南台灣各大知名燒肉店的部落客想來一探究竟。順便寫個食記😋
以下是各品項的食用心得
1.沙拉、烤菜盤、生菜、三樣小菜
沒啥印象就普通的好吃?
建議生菜可以多要一點
(沾醬盤有個柚子鹽、七味粉可以試看看,弄在肉上也很好吃)
2.肉品表現
(A5日本和牛肋眼套餐)
雖然和牛還是超美味軟嫩,但是比臉大又兩公分厚的和牛肋眼排會讓人吃到有點膩,其他不管是鴨胸、美國極黑霜降和牛、伊比利豬肉套餐、安格斯霜降牛小排、雞腿丁都很好吃,肉品口感鮮嫩多汁,美國和牛肉片切的比較薄比較不會有膩感,建議這些肉沾烤肉醬、檸檬汁食用喔!
(他所有的肉幾乎都沒醃製過,是原味呈現,只有雞腿肉有醃過,如果不習慣吃太清淡的可以沾烤肉醬食用)
3.飯類表現
台東香米飯、味増牛丼飯超美味,雞油飯因為我們同行的友人不愛那種口味的就沒點了,聽說很美味😋
4.海鮮類
北海道干貝和升級加點的野生大斑節蝦鮮甜美味,尤其干貝超大顆超讚
(送的蛤仔湯沒啥印象應該普通)
5.升級加點
(牛舌4片99元)
雖然有點貴但是牛舌很大片,自己斟酌要不要點
6.飲料:相較之下略普通
反而解膩的醋飲冰沙很讚
7.甜點推薦:莫凡彼冰淇淋、手工豆花、楊枝甘露(超濃郁的芒果汁超美味)
👩🏻🍳良心建議:
建議4-6人可以點3人組合套餐再另外加點食材即可,比較會吃的再另外加點食材也很划算
👨🏻🍳推薦套餐:美國極黑霜降和牛or伊比利豬肉套餐
總體表現,肉品食材都份量給的超多超大方的,幾乎每一樣都好吃的不得了,也沒有醃製過頭的死鹹感,食材都走天然清爽口味,真心覺得是蠻不錯吃的店😋😋😋👍🏻
封面照片:邊拍照邊練腹肌?
單車坡度地圖 在 流浪者日誌-Bikepacking diar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流浪者日誌” - 有峰林道
2020/06/23 火曜日 06:30
會來騎這條林道可以說是非常的有緣,和我介紹這裡的是一位在紐西蘭青旅遇到的日本大哥。那時候我正在交誼廳吃著一位熱心台灣大哥煮給大家吃的牛肉麵,這位日本大哥也是其中一位。日本大哥聽到我會說日文,聽到我BIKEPACKING的方式,聽到我住在乘鞍高原,很興奮的說他住在隔壁的富山,並且告訴我如果這邊有一座美麗的有峰湖,附近有條有峰林道,說我應該去看看。
看了看地圖,一座坐落在身山中的水壩,旁邊近是彎彎曲曲的道路,旁邊是有名的立山還有劍岳,的確是我的菜。這個念頭,一直繚繞在我心中。現在,這個病毒肆虐,無法去其他國家,沒有什麼客人的日子,就是我完成那些菜單的時候。看著班表上的五連休,剛剛好可以用來騎這個有點距離的林道。
在日本擁有雨男體質的我,這次反常的遇了大好的天氣,原本還在思索要不要搭乘巴士跨過山頭後再開始騎車的我看到了早晨蔚藍的天空,直接的就跨上單車踏上旅途。我會這樣思考不是沒原因的,這條路線有一百多公里,我已經很久沒有單日破百了,而且還是背負著BIKEPACKING的行李,加上這條路線的爬升量可能會破兩千公尺,會想要偷點懶應該是人之常情XD。
那因為衝動而騎上車的我到底是有什麼打算呢?其實沒什麼,就是反正我有五天假,今天騎不到,就多騎一天。這次主要有兩個大坡要爬,一個是中之湯溫泉到安房峠大約五百公尺的爬升,另外一個就是有峰林道岐阜側的1000公尺爬升。安房道路這邊是連續的髮夾彎,過往我只有騎過這裡的下坡,反著往上騎我倒是第一次挑戰。奇怪的是我在爬的時候感到頗為輕鬆,坡度似乎沒有下坡時感覺的陡。我甚至在這邊單手拿GoPro拍攝一些裝備的使用心得。
這次,除了我的老夥伴WOHO Bikepacking bag外,我還多帶了一個Mammut的DUCAN SPINE 50-60L的大背包。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奇怪,我不是一直說bikepacking不要背背包,要背也要盡量輕,怎麼背了個這麼大的?這邊讓我解釋一下,能不背就不背,因為背太重會讓腰不舒服,畢竟騎車和登山不一樣,腰是向前傾的,背包的重量直直的壓在腰背之上。我之所以會背背包,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我的小徑車能上的bikepacking包比較少,少了前叉包和車架包(這是我在紐西蘭和新疆bikepacking時用來裝帳篷,睡袋,雨衣,鍋具,食物的地方),加上我現在身邊的裝備都是冬天裝備,需要的空間又更多,因此一些補給的食物就沒有地方可以放,因此多背個背包背這些小東西,也為之後不小心增加的行李做準備。
二,上電車時的重量分擔,不要小看Bikepacking bag,他們能裝的真的不少,如果在上電車(輪行)的時候把所有東西和單車一起用攜車袋裝起來,那個重量會讓你感覺從售票處走到月台宛若天堂路一樣痛苦。有個背包讓你把一些bikepacking bag裝入其中,將會非常得輕鬆。(WOHO的bikepacking bag也有設計成側背包,一樣能解決這個問題。)
至於為何我要背一顆50~60L的大包包呢?主要就是想測試。。。我想試試看有一個比較好的背負系統的背包在Bikepacking上的表現會如何?結果其實比我想像中的好很多,透過背負系統的調整,即便是在騎單車的姿勢,依舊可以讓重量都壓在髖骨之上,肩,背,腰的負擔大幅的減輕,即便DUCAN SPINE在重量上比那些輕量包或者可以收納很小的背包來的種,但是背負體驗完全不會輸,甚至更好,因為背負系統不夠好的背包總日會把重量壓在你的肩膀和腰背之上。
除了背負系統之外,這次測試我發現背包上的壓縮束帶也是相當重要。由於騎車時背的東西很少,這些壓縮數代除了可以把你的背包呀的很小之外,他們可以把你背包內的物品固定到該有的位置,讓重量分不平均,使得背負時能夠更舒適,背包也不會看起來整個垮掉。
以上這些,都是我在這次旅行中嘗試使用DUCAN SPINE進行BIKEAPCKING所體會到的心得,DUCAN SPINE不只讓我這趟旅行變的更加輕鬆,對於BIKEPACKING所背的背包有了新的想法和學習,他應該會成為我登山及BIKEPACKING的兩用包。
(但我今天發現他破了個小洞。。。我才用過一次而已,我真的是破壞之王QQ)
翻過比我想像中好爬的安房峠之後就是一路下坡,在平湯溫泉稍作休息補給之後繼續下滑,沒有錯,就是這麼爽XD,沿著奧飛驒湯之花街道一路騎乘,頭頂的艷陽讓我有股衝動,想要直接扎營在身旁清澈的溪流旁邊,改變行程來個溪畔BIKEPACKING。但是我堅強的意志依舊讓我堅持到了有峰林道的入口,然而,立在我面前的告示板卻重重的打擊了我自認為堅強的內心。通行止め四個大字寫在板上,上面說因為山崩,目前這條道路是禁止進入,如果要前往有峰湖,請從富山進入。我的心整個涼掉,我期待了這麼久,我騎了這麼久,今天天氣這麼好,難得的長假,你跟我說道路斷掉?我心中想了幾個想法,也許這個坍方規模不大,單車可以進去,也許根本就沒有問題,施工單位只是想嚇人。我是不是該打電話去確認?想一想,工程單位一定會阻止我進去,電話也是白打。我很想要不管板上的警告直接進去一探究竟,可是,坍方位置距離我有三十多公里之遠,而且都是上坡,我目前距離富山還有六十多公里,一旦真的道路中斷無法繼續前進,我可能連富山都到不了。
幾番思考,我還是選擇了先去富山過夜,明天再從富山進入有峰湖。做了這個決定之後,接下來的又是一路下滑,途中經過了以前近代物理中唸到的神岡用來探測微中子的超級探測器,去了附近的道の駅的展覽廳看了下介紹,以前念的書都還給學校了,有聽沒有懂,只覺得日本人動畫做得很厲害,很有VR的感覺,彷彿自己置身於實驗室之中。推薦給喜歡物理的人去看看。
在富山隨便找了個河濱公園扎營早早睡去,準備明天一早享用這次BIKEPACKING的主菜,有峰林道。清晨,陽光下的層層山巒向我揮著手,要我早點出發。清晨六點,我出發上路。這邊,是有名的黑部立山的立山町,許多有名的大山都在這附近,包括我很想爬的剣岳。
騎著騎著,來到了有峰林道富山側的入口,這是一條收費道路,我又開始在擔心,會不會收費道路單車不能進去,我以前遇過幾條收費道路是只有汽車能走,單車不能騎,真的令人難過。還好,這條林道單車也能走,而且不用收錢。從有峰口開始正式開爬,十五公里大概要爬八百公尺,順順騎並不會太難。雖然說是林道,但這邊路況非常的好,整路鋪裝,而且是很漂亮的那種,騎起來非常舒服,沿路騎在山谷中,旁邊的溪谷非常之深,雖然聽得到溪水潺潺,但卻很少能看到溪流。這種人煙稀少的地方沿路自然是不會有補給,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梅雨季來,路旁會有許多小溪小瀑布可以給你裝水。
最近有點想家,這邊的景色總讓我感覺有點像烏來,有點像北橫,但是隧道多了不少,後面幾個隧道都沒有燈,一定要帶車燈過來。我就在一點點鄉愁之中,爬到了目的地,有峰湖。
有峰湖是一座水壩湖,最早是大正十二年,1923年由越中電器開始建設,中間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止。戰爭之後,由北陸電力繼續完工。我原本計畫單車繞湖一圈,但是發現有一半的路線都是步道,以我現在的時間和裝備可能無法騎完,因此就放慢進度,把還湖改為隨意亂晃的軟爛行程。首先就是先去遊客中心晃晃,搜集資訊。遊客中心的解說員在我進去前正在吹著陶笛,音色很好聽,想必是客人不多,有非常多時間可以練習XD。
我的進入打斷了解說大哥的練習,我跟他聊了下我的原定計畫,他告訴我那個崩塌處在隧道附近,預計要八月才會修好。頓了頓後,他笑著說道:「也續這話不太該說,道路並非完全坍方,車子雖然過不去,但是單車應該可以從剩下的空間通過。」
聽到這話,我大嘆一聲說:「我就在猜也許單車能過。」
也許是管理員大哥突然發現這樣說真的不妙,又或者他注意到我是真的會去嘗試的人,他趕緊慌張的說:「不對不對,他好像有門把道路欄起來,對了對了,他在隧道出入口有柵門攔著道路。現在過不去。」
我想他應該是不希望我闖入,也就順著他的話隨便說了些坍方很危險啦,不要亂闖比較好的違心之話。不過因為時間關係,我這次是真的不會進去就是了。大哥後來又透露了個訊息給我,有條地圖上汽車無法通過的步道是單車應該能走的碎石路。看來,秋天要想辦法弄台登山車再來玩一趟了。
離開遊客中心,看看時間,不早不晚,雖然也是可以在騎去晃晃,但是有點累的我已經不想再動,驅車前往營地,扎營之後走到湖畔。整個下午,我就在這邊看湖看山,期待著雲霧散開後能看到藥師岳的山頭,結果盼了三個小時還是盼不到他的身影。凡事不強求,人生只求一個圓,既然看不到,我就去搭我的帳篷準備休息。由於在遊客中心看到超多熊目擊情報,只有我一個人的露營場還真的有點可怕,雖然說這個露營場有避難小屋,可以讓你在遇到熊的時候躲進去,但我也還真不知道能不能跑贏熊,今天的晚餐,我吃的特別乾淨。
早睡容易早起,我猜大概三四點左右我就被雨滴打在帳篷上的滴答聲吵醒。心中想著,天氣預報明明是說下午六點才開始下雨啊,這下要雨騎了。隨著雨聲忽大忽小,我也跟著半夢半醒,大概夢到快五點,我決定起床出帳觀察一下,打開帳篷,外面的雨並沒有聽起來的大,走到湖邊,天邊甚至看得到微藍的天空,我的內心也跟著放晴,帶著愉悅的心情回頭去收濕帳。
這個有峰林道很奇怪,有四條路可以上來,但是我原本要騎的路山崩,一條碎石路本來就說禁止進入,我預計要下山的路放了個冬季禁止進入的告示牌,要等到七月才能進去的樣子。。。你這海拔沒多高,到底為什麼要禁止到七月,我實在搞不懂,回去能騎的路,只剩下來時路。。。我這個人一向不喜歡走同樣的路回去,實在是很無趣。雖然有點掃興,但是在回程經過的觀景台上看到了雨後的彩虹,這也算是賽翁之馬吧。
回程的路都是下坡,騎得非常輕鬆。回到山下,騎在富山的田野之中,一股稻香,遠方的山影,大腿傳來的痠痛感。那個瞬間,我彷彿被帶回到宜蘭,那個我騎完北橫經常看到的景色與感受。可惜,我現在要搭的車,終點不是我的家。
後記:原本只是想寫個簡單的紀錄,沒想到打了漏漏長。想把它放到部落格裡面,卻又覺得路線稍顯平淡,還是等以後去騎林道在寫吧,這次就當作是一篇話很多的旅遊心得。
流浪者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SalTwbOaC924TTetGVEQ
流浪者IG:
https://reurl.cc/GVGV2d
流浪者BLOG:
https://bikepackermrmao.weebly.com/
#流浪者日誌
#BikepackingDiary
#WohoBike
#MSR
#MAMM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