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單獨財務報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單獨財務報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單獨財務報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單獨財務報表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萬的網紅高嘉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金管會查日盛金中資假動作 淪為三不管三不會】 距離富邦金收購日盛金的二月一日大限僅剩兩個星期,市場看似平靜,但目前的情勢對富邦有利。除第一大股東日本新生銀行傳出有意讓渡一半約17%的持股,擁有24%股權的第二大股東香港建群擺明要藉機洗掉中資,加上富邦人壽原本的4%,富邦金的基本盤已經有...

單獨財務報表 在 投資理財先生 投資理財 ︳勵志成長 ︳正能量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9:58:39

當我們看完資產負債表、綜合損益表,覺得這間公司數字都非常亮眼後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看 「現金流量表」 看這間公司現金的流向 像有些公司損益表營收很高 但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是採所謂的「應計原則」 也就是不管這筆錢有沒有收到,都當作公司賺錢 而現金流量表上的數字是你要真正的收到錢,才會記入 ...

單獨財務報表 在 尋覓香港古蹟之旅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3 16:14:34

【#古蹟要聞:8活化建築 7無公開完整帳目 計劃涉24億公帑 唯一公開薩凡納香港7年蝕3億】 「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推行至今10年,政府共預留及花費24億元公帑,由非牟利機構活化歷史建築,機構只需繳付象徵式租金並獲政府資助營運。本報發現,8個營運中的項目,7個從未披露完整帳目,唯一公開帳目的營運者...

  • 單獨財務報表 在 高嘉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15 10:18:25
    有 1,437 人按讚

    【金管會查日盛金中資假動作
    淪為三不管三不會】

    距離富邦金收購日盛金的二月一日大限僅剩兩個星期,市場看似平靜,但目前的情勢對富邦有利。除第一大股東日本新生銀行傳出有意讓渡一半約17%的持股,擁有24%股權的第二大股東香港建群擺明要藉機洗掉中資,加上富邦人壽原本的4%,富邦金的基本盤已經有45%,隨便在市場上打撈5%的散戶股東應賣,就可以突破50%的收購門檻。但台灣史上第一宗金金併,難道就要在疑雲重重中讓富邦金輕舟已過萬重山?金管會淪為闇黑勢力的推手,自失金融監理的高度,三不管、三不會,絕對難辭其咎。

    ✅金管會三不管
    (1) 金管會不管股東透明:金管會去年7月開始推動的「股東持股透明行動方案」,要求大股東申報持股時,必須將實質受益人及最終控制權人一起申報。根據「金融控股公司法」第十六條規定,金融控股公司設立後,同一人或同一關係人擬單獨、共同或合計持有該金融控股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總數超過百分之十,應先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沒有申報核准可以根據同法第六十條處二百萬元以上五千萬元以下罰鍰。有這樣的制裁工具,金管會為何還是毫無作為?為何要等到已經同意富邦金的收購申請後,才說「不排除」開罰?
    (2) 金管會不管日盛中資:「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73 條第1項規定:「大陸地區人民、法人、團體、其他機構或其於第三地區投資之公司,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在臺灣地區從事投資行為」。日盛金的中資背景從2009年建高控股入主以來就傳聞不斷,金管會從2017年就開始發文要求日盛金說明資金來源,陳銘達也都有恃無恐,以拖待變。去年11月10日金管會首次約詢陳銘達要求證明實質受益人不是中資,陳銘達也是虛應故事。就算最後罰5000萬讓中資安全退場,相較於背後的肖建華可入袋120億,這5000萬根本不痛不癢!
    金管會有了面子,中資有了裡子,兩方互為表裡,根本就是在唱雙簧。
    (3) 金管會不管洗錢防制:金管會根據「洗錢防制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將中國列為「洗錢或資恐高風險國家」,現在卻協助富邦金幫中資脫產,把中資洗成台資,金管會自己都以身作賊,又如何要求國內金融機構積極通報防制洗錢犯罪?

    ✅金管會三不會

    (1) 金管會不會金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第5條授權金管會可以要求金融機構及其關係人與公開發行公司提示有關帳簿、文件及電子資料檔等資料,這就是「金融檢查權」,如果遇到有金融犯罪嫌疑的案件,甚至可以報請檢察官許可,向該管法院聲請核發搜索票後,會同司法警察,進入金融機構或相關處所實施搜索。「金融控股公司法」第52條也規定金管會「得令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於限期內提供相關財務報表、交易資訊或其他有關資料,並得隨時派員,或委託適當機構,檢查金融控股公司或其子公司之業務、財務及其他有關事項」。金管會明明有武器,為何要放棄?
    (2) 金管會不會變通:金管會一直是被動等待補件,和陳銘達所謂視訊約談,根本是虛晃一招,所謂補件根本是拖延戰術,只是要拖延到2月1日富邦金收購達標。金管會說建群是香港公司,沒辦法金檢,那為何不直接去日盛金查帳?除了查公司的資金外,日盛金有四席董事是建群派任,也可以查這四席董事的金流,釐清中資的疑慮。
    (3) 金管會不會讓富邦失望:金管會是如何調查大同的中資案?是用查帳和交叉比對的方式,揪出隱藏在的大同公司的假外資真中資,同樣方式為何可以查大同,不敢查日盛?就是因為要護航富邦。北富銀董事長陳聖德在去年9月28日打電話給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表態要申請公開收購日盛金,泰國正大集團的申請案馬上就被金管會駁回。金管會為了護航富邦,去年12月14日召開業務會報,12月16日又加開一次業務會報,12月17日就火速同意許可富邦金公開收購日盛金。難道真的是富貴要人幫,富邦有金管會幫?

    金管會的自失格局,為富邦金造橋鋪路,背後的動機如果真的是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答詢時不經意說出口的「讓中資趕快離開台灣市場」,那麼金管會就是要全民幫中資買單出場!富邦金併日盛金這筆爛帳最後還是金管會要扛!

    https://youtu.be/cQeRaUnzgHc

  • 單獨財務報表 在 免費企業財會諮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09 16:09:35
    有 3 人按讚

    #鮮編財會專欄

    中小企業抗疫會計處理及管理議題

    本文截至:https://reurl.cc/nz4jkv

    本次透過《會計研究月刊415期-【專訪】企業會計準則委員會主委盧聯生》的文中,針對中小企業對於因應疫情影響其會計處理及該如何進行內部管理,主委提出的相關事項供中小企業主參考。

    首先主委建議 #評估繼續經營架設採合宜會計基礎,受到近半年的疫情影響,許多中小企業無法挺過難關,#可能將面臨抉擇暫停營業或是歇業的可能,然而在做決定後針對不同的決定應採取不同的會計準則,若企業認為因疫情影響需要 #暫停營業,那企業就 #應先評估暫停營業的期間及暫停後是否能恢復營業,並且編制停業期間之財務報表時,#針對損益表須單獨表達期間之損益並於財報附註中揭露。若不幸企業 #決定歇業,#則不應採繼續經營假設而須改採清算價值或其他方式編製財報,並在財報附註採行之基礎。再者針對疫情後的管理,主委建議第一中小企業透過這期間讓企業 #衡量自身未來經營狀況及還款能力做好財務風險管理,第二 #優化現金流並管理資金需求,做好財務預測與規劃,第三則是 #設計遠距會議及線上簽核制度,讓企業善用科技遠端工作超前部屬,若後續有爆發相關疫情可使影響降到最低。

    除此之外政府也提出了許多像的紓困興方案,#若企業通過申請獲得紓困或振興補助,#要記得在財報中也必須在附註內詳細揭露喔。另外針對6、7月的課程再推薦給大家,趁現在讓企業財務更加健全吧!

    🔹6/10 09:30~16:30 ➕ 6/12 14:00~17:00

    👉【高雄】進銷存經營管理系列

    https://www.careernet.org.tw/n/Class-12971.html

    🔸6/16 09:30~16:45

    👉【台北】中小企業財會講堂:批發及零售業

    https://www.careernet.org.tw/n/Class-12974.html

    🔹6/18 14:00~17:00

    👉【台南】財會數位服務團

    https://www.careernet.org.tw/n/Class-13020.html

    🔸6/20 09:30~16:40

    👉【台北場】中小企業財會講堂:企業要知道的稅務申報大小事

    https://www.careernet.org.tw/n/Class-13022.html

    🔹6/20 09:30~16:40

    👉【高雄場】中小企業財會講堂:企業要知道的稅務申報大小事

    https://www.careernet.org.tw/n/Class-13024.html

    🔸7/15、17、22 14:00~17:00

    👉【台中場】中小企業財務數位升級輔導─會計總帳與AP/AR管理系列

    https://www.careernet.org.tw/n/Class-13019.html

  • 單獨財務報表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16 12:11:46
    有 144 人按讚

    【關於太空商業的筆記】

    現況:

    1. 目前太空火箭發射業界分為兩大塊,一者為SpaceX與Blue Origin為首的大型火箭發射公司;另一者則是許多小型火箭發射服務,目前約莫有上百家公司,其中知名的有Rocket Lab、Relatiivity與Virgin Orbit...等。

    2. Blue Origin由Amazon.com創辦人Jeff Bezos創立,目前已知共投資約$23億美元,與美國空軍簽訂價值$5億美元的服務契約。

    3. 名氣更大的Space X則是由Elon Musk於2006年投資$1億美元設立;目前已知與美國政府簽訂服務契約金額達$120億美元。

    4. Bloomberg資料指出分析師推估2018年全球太空相關行業總市場規模超過$300B美元。其中衛星相關達$277.5B。

    5. 單獨以衛星發射服務業看,2009年其市場規模約在$150B上下,年複合成長率約7%。不過這塊我保留懷疑,因為2019年全球太空火箭總發射數量是94,其中89次成功,國別是:中國29次、美國25次、俄羅斯22次、印度6次、歐盟5次。比較數字,顯然與目前我知道的每次發射收費有極大的落差。

    6. 小型火箭發射服務公司試圖在彈性、載重與高頻率服務上與大型公司競爭。前者同樣注重火箭的可回收性與單次發射成本最佳化。另一方面,小型衛星也開始獲得市場青睞。 傳統衛星大小約莫一台遊覽車,造價約幾十到上百億美元;逐漸流行的小型衛星大小約莫一台小冰箱甚至幾台筆記型電腦堆疊大小,造價僅需幾萬到幾十萬美元。但小型衛星是否可以長時間提供可靠的商業服務?這點仍待時間驗證。

    7. 小型發射服務的總成本遠低於大型發射服務,前者每次約$5~10M,後者則每次約$50~200M美元。有分析師稱:「前者像計程車而後者則像公車。」如果可以搭上大傢伙發射的時程,小型衛星搭順風船的方式上太空可能費用更低廉,只是在時程、發射地點、進入何軌道與進入方式、衛星對地角度...等等各方面彈性遠不如小型發射服務。一如公車票遠比計程車便宜不少,但可針對個人需求調整的空間近乎沒有。

    8. 雖然目前中小型發射服務公司有上百家,但真正成功發射的只有一家:Rocket Lab -- 累計已募資$283M,暫定每個月發射一次。

    9. 每一家公司都還在摸索可成功獲利的商業模式。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是每一家公司都在掙扎的主題。

    10. 曾經的當紅炸子雞FireFly在2017年宣告破產,後由矽谷風險投資基金Noosphere Ventures接手。預計2020年可以完成第一次發射。

    11. 其實這些公司希望抓到手的大客戶,始終就是美國政府 -- NASA或美國空軍的契約。

    12. 另一方面,Space X這種大型服務公司也開始把觸手伸向小型服務市場,提出SmallSat計畫,單次發射成本降至$1M美元,可載重150KG,每月發射一次。

    13. 另闢蹊徑的Virgin Orbit,選擇另類發射方式(先靠747噴射飛機Cosmic Girl將火箭LauncherOne載至高空才發射),是Virgin Galactic載人太空服務衍生出來的小型衛星發射服務公司。

    14. 至於Planetary Resource或Deep Space Industries這種搞「太空挖礦」的,我認為騙錢成分太高,比兩津勘吉在月球開旅館還不切實際,就不討論。

    -----------------------------------------

    我的想法:

    A. 從經濟分析角度來看,這些太空服務業本質上並非該位分析師聲稱的「公車vs.計程車」之比擬,因為與載客運輸服務相比,無論是公車業或計程車業,服務供應者都不需要自己打造公車或計程車。甚至連路上的貨車運輸服務業者,也不用自己打造交通工具。

    經濟學開山鼻祖Adam Smith認為「市場的廣度決定專業分工細畫程度」;反之,當市場分工程度如太空業這樣時,可以推知其市場廣度依然不足。

    當然,從更廣的角度來看,正因為當今世界的市場夠大、分工夠細,各種軟硬體價格下降得夠低,才讓民間有進入太空業的可能;不過就以目前的各家運輸服務公司卻仍嘗試以3D塑料或金屬列印技術來生產自家火箭的行為態樣觀察,太空運輸這塊市場肯定不大。

    因此我認為現在的太空運輸服務業既不像公車或計程車,而是更像19世紀前半葉的美國鐵路業,業者不但要自己架設鐵路,甚至也要開發自己的火車頭與車廂。而在真正達到規模經濟(1890)以前,這些鐵路公司的本夢比遠高於本益比。

    此外,當年美國鐵路開路過程成本能降低是相當比例依靠「華工豬仔」在極差的工作條件下達成。這也意味著世界整體太空業要成功降低成本,恐怕還要等中國業者的進入。

    但客觀侷限條件:1)現今發動機每公斤推升至一定高度所需燃料的物理限制不容易突破;2)相較於19世紀鐵路運輸需求多從既有的水運需求挖來,太空運輸需求成長力道在哪似乎還雲山霧罩。

    B. 從這行業的大頭主要收入還是靠政府訂單這點,意味行賄成本必然存在且可能不低。投資人要驗證這塊並不容易,尤其目前這些公司都沒有公開的財務報表可查,只能從許多旁證的蛛絲馬跡去推估。不過在我看來,整個行業還是靠本夢比支撐的前提下,投資價值並不高,除非你有冒得起風險的閒錢。

    文章連結:
    http://yuanyu.idv.tw/?p=337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