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單元一生物多樣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單元一生物多樣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單元一生物多樣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單元一生物多樣性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Netherlands On Line》荷蘭在線5/2 * 4月27日是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的生日。過去荷蘭每年都會在這一天舉行的國王生日慶典進行慶祝,作為團結荷蘭人民和文化的象徵,也是許多在海外的荷蘭國民日曆上的重要節點。#荷蘭國王日# 👑也是荷蘭外交使團與當地政府和商業領袖加強聯繫和建立更...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滅火器 Fire EX.,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會冒險的台灣,永遠無懼!」 文:K2 Project 發起團隊 . 2019年,兩位台灣年輕登山家阿果與元植發起的世界第二高峰K2挑戰攀登計畫,是台灣最石破天驚的冒險行動。原因之一,當然是海拔8611的K2是一座比聖母峰更困難上許多的艱難山峰,台灣人迄今還沒有人成功登頂;原因之二,則是從計畫、...

  • 單元一生物多樣性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02 20:30:10
    有 954 人按讚

    《Netherlands On Line》荷蘭在線5/2

    * 4月27日是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的生日。過去荷蘭每年都會在這一天舉行的國王生日慶典進行慶祝,作為團結荷蘭人民和文化的象徵,也是許多在海外的荷蘭國民日曆上的重要節點。#荷蘭國王日# 👑也是荷蘭外交使團與當地政府和商業領袖加強聯繫和建立更為緊密關係的獨特機會。

    威廉∙亞歷山大國王和家人今年因為疫情改在線上,於埃因霍溫市和大家分享這個時刻,一起慶祝。

    * 【慶祝荷蘭國王節,荷蘭皇家音樂廳管風琴家奏國歌】

    為了慶祝國王日👑,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發佈管風琴家Leo van Doeselaar演奏荷蘭國歌《威廉頌》影片,讓眾人一起感受節日的氣氛。
    https://m.youtube.com/watch?v=QSWnsPdhX8M

    * 【歐洲第一個全3D列印營造的房屋迎來了首批租戶:

    首批入住3D列印住宅的荷蘭夫婦拿到了鑰匙。

    這幢3D房子形狀特別,看起來宛如一塊巨石,內部是一個寬敞的客廳和兩間臥室,建築面積約三十坪。

    原則上,建造3D列印房屋比建造普通房屋效率更高,且更具靈活性和個性化設計。

    該住宅由24個3D列印的混凝土單元逐層打印組成,隨後這些單元被卡車運到建築工地,置於已有的地基上,進一步安裝屋頂和窗框。

    由於所需的混凝土較少,且具有額外加厚的隔熱層以及與熱網的連接,這所房子非常節能。

    https://m.youtube.com/watch?v=P3gzifQ82xM

    * 【荷蘭超市自覺「限塑」,哪些可圈可點的做法?】

    Albert Heijn (AH)和ALDI超市將停止提供裝水果和蔬菜的免費塑料袋,取而代之的是更可循環使用的替代品。

    AH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禁止所有門店向顧客提供免費的塑料袋,不過本週他們將送出免費可循環使用的尼龍袋,之後顧客可以以每個0.30歐元的價格購買。

    事實上,AH之前已經賣過尼龍袋,但舊版的袋子裝不下五個蘋果,這個新的版本容量會更大一些。

    在荷蘭擁有約500家門店的ALDI正在推出由可持續材料製成的生物塑料袋,用以取代原先的塑料果蔬袋。

    擁有672家分店的荷蘭第二大連鎖超市Jumbo和擁有270家分店的PLUS超市已經開始提供紙袋,但同時也在尋找其他選擇。

    擁有420家門店的Lidl是荷蘭第一個提出使用環保塑料袋替代品的公司,並於2018年推出了Lidl綠色環保袋。

    * 【荷包蛋掉地上啦!】

    荷蘭藝術家Henk Hofstra 將他的公共裝置作品:巨型荷包蛋帶到了巴西。

    這些荷包蛋已遊歷過智利、巴西,出現在全球,激發人們對全球發展,生物多樣性和未來的思考。

    每日常見的荷包蛋出現在街頭,可口又可愛,惹得路人駐足觀賞合影,深受大人小孩喜愛。

    https://m.youtube.com/watch?v=sY-b96X-h8s

  • 單元一生物多樣性 在 大v&小柚子的阿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14 15:19:18
    有 17 人按讚

    |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 |
    連續兩週跟著狗寶媽友去了台博館玩耍。
    就為了看「台灣我的家」針對兒童設的展覽
    這個展出乎我意料之外,真的滿好看的耶
    原本以為就是走走看看、柚子最多逛逛吧。
    展區整體規劃設計,非常適合親子同遊喔!
    
    重點~票價只要30元,超佛心的啦!
    還可以去對面古生物館看恐龍化石展哦
    
    這個展覽分為六大展示單元:
    「石頭會說話」、「森林遊樂園」、「候鳥的小島旅行」、「小島的從前從前」、「海島的輪廓」、以及「生生不息」,藉由故事性的敘事、標本文物及互動裝置等多層次的感官展示,引導兒童體驗、思索臺灣自然與人文。
    
    柚子在「森林遊樂園」及「小島的從前從前」在這兩大區裡面光是互動裝置就玩超久
    尤其是可以體驗原住民的傳統穿著,超可愛
    有太多裝置吸引著他探索及體驗,順便練習一下認知能力,像是動物的餐桌⋯就能認識好多動物、他們吃哪些食物、像是樹葉對應形狀以及高低海拔生態環境不同等等⋯
    不僅小孩能認識我們的家,大人也更了解。
    
    森林裡豐富的生態是孩子們認識生物多樣性最好的寶藏,能玩也能獲得知識,超棒!
    
    另外像是「海島的輪廓」也很棒的主題
    鯨魚會說話?可以聽不同鯨魚的聲音喔!
    還有航海探險的互動裝置,柚子很喜歡。
    
    總之,這裡一點都不無聊哦!
    阿木自己也很喜歡呀!雖然對小柚子來說
    還不能理解內容的意義,但展區整體規劃
    是個超級適合大人跟孩子一起互動的地方
    特別是互動裝置大大引發柚子的好奇。
    
    展覽在館內地下一樓,環境空間滿大的呢
    最棒的是,因為剛整修好連廁所都好乾淨
    也有哺乳室,不用擔心餵奶換尿布的問題!
    
    真心推薦這裡❤️
    適合親子共遊的好地方!
    
    同場加映👉
    可順遊對面古生物展(有巨型恐龍可以看)
    228公園兒童遊戲場(可以挖沙溜滑梯)
    
    
    
    🎬 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 
    🏛台灣博物館 地下一樓
    📆2020/10/11~ 2022/12/31 
    ⏰每日09:30~17:00
    📍本館館址: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 (二二八和平公園內)
    📍古生物館館址: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5號 (臺博館斜對面)
    🚆捷運:可搭至台北車站Z4出口
    或指著台大醫院站(這裡電梯好像維修中)
    推娃娃車的話,建議北車比較方便。
    🎫門票:全票/每張 30元|半票/每張 15元(本館及古生物館一票共用)無敵划算!
    
    🏛國立台灣博物館(共有四館)
    本館:北市襄陽路2號
    古文物館:北市襄陽路25號
    南門館:北市南昌路一段1號(下次行程)
    北門館:北市延平北路一段2號
    
    🎫票價資訊參考:
    四館聯票:全票130元/半票65元
    本館+古生物館:全票30元/半票15元
    鐵道部園區:全票100元/半票50元
    
    
    
    
    若喜歡阿木的分享,快來追蹤我們吧!
    👉 @pomelo_wang1810 
    
    -
    -
    -
    -
    #小柚子玩耍趣
    #大V阿木的育兒日常 
    
    
    
    #台北景點#台灣博物館#台博館 
    #台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博物館
    #寶寶日常 #寶寶生活#親子好去處
    #育兒#育兒日記 #育兒生活 #育兒記錄
    #全職媽媽 #媽咪#育兒日誌
    #成長記錄#母子日常#看展覽
    #全職媽媽日記#媽媽攝影師#兒子
    #狗寶寶#狗寶玩伴#育兒紀錄

  • 單元一生物多樣性 在 林佩遙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08 22:00:40
    有 25 人按讚

    主持活動—臺博館「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記者會
    🌱在孩子心中種下關於這片土地的種子
    守護精靈「如雲」萌推臺博館兒童探索展
     
    「臺灣.我的家」是國立臺灣博物館特別為5到10歲兒童觀眾規劃的探索展。此展以臺灣作為生物及環境共生共存的舞臺,分為陸地、海洋、天空、改變四幕,各種生物與族群是舞臺上的角色,演出他們的生命故事,部分單元運用戲劇概念,設定兒童容易理解的情境場景,展現臺灣豐富多彩的生命多樣性。今(2)日臺博館重要典藏臺灣雲豹化身為守護精靈「如雲」,來到臺博館與大家見面,並陪同兒童觀眾參觀「臺灣.我的家」,一同探索臺灣豐富的自然與人文。
     
    臺灣這片土地有動有靜,有大有小,先來後到,大家都是小島的一份子。展覽內容從臺灣自然史與人文史的角度切入,分為「石頭會說話」、「森林遊樂園」、「候鳥的小島旅行」、「小島的從前從前」、「海島的輪廓」,以及「生生不息」六個單元。藉由故事性的敘事、貼近生活的語言和多層次的感官互動,引導兒童在體驗、探索、玩耍的觀展過程中,加深孩子們對這塊土地的瞭解,埋下懂得欣賞差異、尊重生命的種子。
     
    此展特別為兒童觀眾挑選動物、植物、礦石及化石標本約150餘件,並設計多組數位式及機械式的互動裝置,希望透過展示素材鼓勵孩童盡情探索學習,提升學習的樂趣。展區內最受歡迎的「森林遊樂園」展區,以「動物餐桌」為主題,餐桌邊大型的臺灣黑熊、臺灣彌猴、野豬、石虎、山羌、鼴鼠、藍鵲、莫式樹蛙及麗紋石龍子等木雕動物模型,引導觀眾近距離的觀察自然事物,認識動物們的生理特徵、飲食形態等各種生態知識,以及背後隱藏的自然環境條件和生存演化的差異,進而引發兒童讀者了解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為鼓勵孩童觀眾探索學習,「生生不息」展區設計了一組與兒童觀眾共同創作的藝術裝置,利用簡單的連續動畫播放原理,讓小朋友在「花、樹、鳥」線稿上進行繪圖,集結而成手翻書動畫森林,觀展的小朋友可經由轉動裝置細細觀賞大家的共同創作。博物館期望參與式、延續性的創作,在孩童心中播下小小種子並帶來獨特且深刻的感動,且能逐漸長大茁壯成繁盛大樹,終成為森林,生生不息。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為推廣臺博系統及深化典藏,特別挑選鎮館之寶與臺灣特有或特有亞種,如:藍地黃虎旗、臺灣雲豹、臺灣水鹿、黑長尾雉、臺灣狐蝠、銅牛,以及樟樹花等,讓經典館藏化身為七隻守護精靈,成為臺博館的新助力,傳遞文化及生物多樣性的理念。臺博館守護精靈即將在十二月與大家相見,並透過「吉祥物見面會」、「跟偶去遊行」、「吉祥物定目劇」、「剪紙動畫親子工作坊」等寓教於樂的活動串聯臺博系統。
     
    為歡慶兒童探索展開展,臺博館館長洪世佑今日特別致贈見面禮,與大家分享博物館設計的原創貼圖,邀請大家加臺博館LINE官方帳號(@ntmuseum),免費下載「超臺博物館精靈」,成為本館銅牛、古生物館狐蝠,還有南門館老樟及鐵道部園區小角色們的好友。牠們幽默風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且迫不及待想跟觀眾們分享臺灣動植物的秘密,以及展覽的微知識與好康活動。
     
    為豐富兒童探索展「生生不息」展區藝術裝置的創作內容,博物館歡迎兒童觀眾參與徵件活動,與大眾分享自然生態的多元樣貌。另臺博館也將於12月6日辦理「剪紙動畫親子工作坊」,讓孩童挑選喜愛的吉祥物,使用生活中的裝備,拍出趣味又獨特的臺博吉祥物動畫影片。
     
    💕相關徵件資訊及活動詳情請至臺博館官網(http://www.ntm.gov.tw)查詢。
     
    🥳 超臺博物館精靈在哪裡?
    加入國立臺灣博物館line官方帳號(@ntmuseum),即可免費下載原創貼圖!
    網址:https://line.me/S/sticker/18929?lang=zh-Hant&ref=lsh_stickerDetail

    (轉發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 單元一生物多樣性 在 滅火器 Fire EX.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1-02 12:00:13

    「會冒險的台灣,永遠無懼!」

    文:K2 Project 發起團隊
    .

    2019年,兩位台灣年輕登山家阿果與元植發起的世界第二高峰K2挑戰攀登計畫,是台灣最石破天驚的冒險行動。原因之一,當然是海拔8611的K2是一座比聖母峰更困難上許多的艱難山峰,台灣人迄今還沒有人成功登頂;原因之二,則是從計畫、訓練到執行攀登,皆由阿果與元植獨力完成,體現了台灣年輕世代強大的主體性;原因之三,是這趟冒險的計畫,吸引了一群自發性募資團隊與2300位贊助者的支持,讓「K2 Project」成為台灣史上第一樁啟蒙社會冒險意識的微型運動。

    原名〈K2 We2〉的〈海島冒險王〉是這場運動的主題曲,從未登過高山的大正,與阿果、元植一齊爬上海拔3886的雪山山頂,在劇烈的頭痛和視覺震撼中萌生第一段創作意念;而接著再看到阿果、元植母親對他們冒險活動的訪問,完成最終全曲的創作。

    在年輕的島嶼上成長的青年,先來認識自己的山岳與大海吧,然後帶著情感與好奇,往著更巨大的世界去探索。海島上的冒險王是這麼相信:冒險,讓自己的靈魂變大,也讓國家的基盤茁壯,會冒險的台灣,永遠無懼!

    .

    台灣,是最年輕的地球成員。如果以地質學上最常用的「百萬年一單元」來計算,地球已經4600歲,北美的落磯山脈是220歲,歐洲的阿爾卑斯山是60歲,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是20歲,而台灣才僅有6歲。大約1000~600萬年前,台灣在一場地球最激烈的地殼板塊錯動中,於西太平洋的浪濤中拔高而起。

    照理說,年輕島嶼的身世,以其山高水深,以其魅惑的生物多樣性,會孕育出在地住民好奇心旺盛的冒險靈魂,但台灣曲折的殖民過往、光復後封山禁海的戒嚴體制、冷戰中發展謹小慎微的代工經濟,造就台灣成為最拒斥冒險的保守社會。

    然而,現代人類最典型的精神象徵,卻也正是冒險。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1962年發表的登月宣言〈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中,援引1924年三度攀登聖母峰最終並為之隕命的英國登山家George Mallory故事舉例,解釋美國發展國家級冒險計畫的初衷,在於「並非它很容易,而正在於它由衷地困難。」

    近代文明史就是一部冒險史,向陌生的未知領域進行探險,人類可以獲得知識、技術、自信,積累成就,而最重要的,是讓國民在日常生活中常保想像力,讓創新在各個角落中,永不間斷地發生。

    .

    導演 程紀皓
    剪接 劉芸芸、程紀晧
    攝影 張元植 呂忠翰 陳德政

    .

    【滅火器《無名英雄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專輯巡迴】
    2/07 (五)|台中| Legacy Taichung
    2/08 (六)|台北| 永豐 Legacy Taipei 音樂展演空間 #SoldOut
    2/14 (五)|高雄| LIVE WAREHOUSE #SoldOut

    我欲站起來單人預售票 NTD.1200
    二月的你現場票 NTD.1500
    購票請洽iNDIEVOX: http://bit.ly/2020FireExLMSULT

    .

    《無名英雄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
    🔥 現在就去聽:https://lnk.to/fesulatWE

    .

    🔥 全台通路購買連結:
    ▸ 火氣商鋪:http://bit.ly/35yaRYd
    ▸ 博客來:http://bit.ly/2XINl89
    ▸ 玫瑰大眾:http://bit.ly/2DdSOdJ
    ▸ 佳佳唱片:http://bit.ly/35tQNWQ
    ▸ 5大唱片:http://bit.ly/37Ai5wz
    ▸ 誠品網路書店:http://bit.ly/2qH5PK9
    ▸ 光南大批發:http://bit.ly/2XHBCXz

    .

    #K2Project團隊大家辛苦了
    #2020開工首日也要過的像場冒險
    #台中的朋友給點力把票買光光讓我們過個好年好嗎

  • 單元一生物多樣性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4-17 21:15:13

    本集主題:臺灣生物展
      本次將再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出錄音室、第七次走入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由館方典藏管理組助理研究員 #林俊聰博士,帶著大家認識此次常設展。林博士之前已經幫大家介紹過臺灣生物光牆展示區,這次則是介紹台灣生物展。
    第一區:臺灣的生物導論
    分為臺灣生物的多樣性、動植物的垂直分布和食物網三個單元,說明臺灣特殊的地理環境,在很小的面積卻擁有包括高比例特有種或特有亞種的動植物分布,生物多樣性相當高,以連續播放棲息在臺灣的許多種不同生物幻燈片,以傳達給觀眾這種印象。這些動植物依海拔高度有不同的垂直分布種類,物種間具複雜的食性關係,在生態上聯結成密不可分的食物網。
    第二區:臺灣的海洋生態
    營造成海洋區,介紹蘭嶼及綠島附近的海洋生物,包括日行性及夜行性珊瑚礁魚類與附近的動植物,以生態造景的方式用模型及標本來介紹這些生物在海洋中的生態,搭配電腦查詢系統讓您可以查詢展示的海洋生物之知識,進一步認識牠們。在本區還規劃了一個小放映室,定時放映實地拍攝的海洋生態影片,各位可以放鬆心情假想融入藍色海洋地坐在此處欣賞。
    第三區:臺灣的陸地生態
    紅樹林沼澤生態區及低海拔生態區,本區和第四區及第五區以一條河流連繫,發展出不同的故事。本區以一個半開放式的生態造景,呈現臺灣的紅樹林沼澤區及低海拔地區之動植物分布情形,某些生物以扶手看板上的按鈕來重點強調,例如水筆仔的繁殖方式,直行的短指和尚蟹,表裡不一善於模擬枯葉的枯葉蝶等,以生動的標本展示這些動物的特性。天空中臺灣藍鵲排成一長列的長尾陣飛過,五色鳥從樹洞中探出頭來張望,小水鴨在河口游動覓食,招潮蟹沼澤區棲息,這些都真實地呈現當地生態的縮影,讓觀眾置身於情境中。
    第四區:溪流區展示區
    介紹溪流地形及其中各種生物,除了幾個小展示櫥櫃重點介紹某些特定溪流生物扮演生物指標,以了解水質污染程度外,在地面下做出一條河流以連結低海拔生態區至中海拔生態區,不僅是地理上的河,也象徵著時間的流轉。觀眾可以在水面上安全地行走,亦可蹲下來看看生活在其中的盤古蟾蜍及各種淡水魚類,有些為釣魚者熟悉的種類,可能喚起其生活經驗,相當有意思。
    第五區:中高海拔生態區及高海拔生態區
    本區和第三區用相同的展示方式,介紹臺灣的中海拔地區及高海拔地區之動植物分布情形,著重在森林生態及高山亞寒原的生物。在本區可明顯看出生態環境的變化,動植物種類明顯地展現不同的風貌,黑長尾雉在隱秘的林間出沒,鵂鶹停棲在枝枒間休息,林間有成群的紅山椒鳥飛過,臺灣山羊則在崎嶇的山區岩壁行走,皆以標本及生態造景方式營造出高山生態的環境,觀眾能藉此認識這些生物。
    第六區:蝴蝶的一生展示區
    以臺灣特有的寬尾鳳蝶及其寄主植物臺灣樹為主角,用一個小生態區展示寬尾鳳蝶的生活史中的各個階段,並搭配播放其他種蝴蝶的生態影片,以加深觀眾的印象。
    第七區:神秘湖特展區
    宜蘭縣境內的神秘湖具有古老的原始湖泊森林生態環境,極具研究調查植物生態演替之價值,且湖中有多種水生植物如東亞黑三稜,及小鷿等動物,故以一個小型的生態櫥呈現,此區設定是可以根據主題定期更換的特展小櫥窗,觀眾不妨多加留意此區的變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