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rreads
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
「我們的知識與信仰,會影響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
曾經在過去好幾篇心得文當中提到的「日常的超現實」,很想透過此篇心得好好闡述一番。
這概念在我腦中萌芽始自蘇珊桑塔格的《論攝影》,「以影像的形式佔有世界,恰恰是重新體驗...
#purrreads
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
「我們的知識與信仰,會影響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
曾經在過去好幾篇心得文當中提到的「日常的超現實」,很想透過此篇心得好好闡述一番。
這概念在我腦中萌芽始自蘇珊桑塔格的《論攝影》,「以影像的形式佔有世界,恰恰是重新體驗真實事物的不真實性和遙遠性。」此番論述在影像當道的現代,更加深其脈絡嚴謹性,也提供更多反思。
日常接觸到泛濫成災的影像,無意識與有意識的,都是在某種框架內被呈現出來的「現實」。這樣的現實必定是透過某個人精心或不經心的創造,決定什麼應該出現在觀景窗內,又什麼必須被捨棄。也就是說,人類透過影像的打造,其觀看與被觀看性同時存在的前提之下,創造了另外一個世界,而這樣的世界因為距離性與安全性,最終必須與真實脫離常軌。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社群上的影像,精心編排過的設計,費盡心思打造的畫面與廉價的美感,將人們的想像投射在手指滑動的瞬間:人們的形象同時投射出被觀者的虛榮與觀者隱隱不說的妒羨與嘲弄。
然而在這樣的觀看依存關係中,我們必須意識到被觀景窗創造與局限的虛構有其超現實性,而超現實篡位了日常,成為了最具話語權的現實。
這便是我不斷提出質疑的日常超現實之脈絡。
《觀看的方式》提示了我們在觀看之中必然隱藏在後的神性,以過去的藝術作品為例,伯格提出知識體系與信仰價值建構出來的解讀觀看之方式,必然會影響其觀看角度與內化的視域;在所有的觀看之中,最終都回到自我投射;也就是說,蘇珊桑塔格在《論攝影》開篇所述的柏拉圖洞穴,人類自始自終從沒離開過由火堆映照出自身影子的洞穴,我們的觀看必然存在自身與他者的互動性,而這樣的互動性可能透過歷史的方式創造出神性,也可能透過日常的超現實創造出廉價至極的形而上美學。
當我們擁有某種被觀看的物件時,我們重現了其所再現的模樣。唯獨不同的是,此種模樣是透過自我的視域打造出來的價值體系,伯格認為的藝術乃暗示一種菁英式的文化權貴,此權貴心態放諸現代也依然揮之不去;在自由資本主義下,隨著中產階級的晉升與鍍金,權貴式的居高臨下甚至更為粗鄙、暴力地去強暴觀者與被觀者的自主權。
我們所拍攝下的「異常」或「日常」,都是透過觀看去賦予神性、創造神秘感,並將之納為己有。我們用觀景窗去擄獲被拍攝者,讓他們成為自我的一部分、同觀者分享,成為彼此的日常。疏離在此發生,然而層層疊加的疏離更加確定了人類彼此之間斷聯的道德性,我們對於觀看不再具有道德審判之可能,成堆粗糙的影像讓我們麻木不仁,對審美趨於布爾喬亞式的暴力與直觀。
我不太能夠確定是否這個世代的自戀達到最高峰,但我們或許可以確定在科技普及下,納西瑟斯替自己播了無限多的種,他不再凝視平靜的水面,而是看著每個鏡頭,製造出成堆的、不明所以又無意義的自拍。
我們並沒有離開柏拉圖的洞穴,依舊透過自戀的方式去觀看火堆映照出來的世界、自我與他人,並冀望從幻影中得到某種肯定自我存在的連結。這樣的荒謬性讓觀看幾乎慘不忍睹,從伯格書中提出油畫意味著財富,現在這樣的自戀世代,成堆的自拍與無謂的在路上「尋找自己」,在螢幕上安靜卻張揚的叫囂這才是財富的象徵。
《觀看的方式》末篇章提及廣告。以伯格的論述來說,廣告是賣給未來的鄉愁,這樣的描述對身在廣告業近十年的我來說精準到汗顏。廣告聚焦在你缺乏的、賣的是夢想中、希望成為的,廣告必須建立在觀者與被觀者(廣告本身)之間的關係,一次又一次鞏固或拓張這樣的關係,並在這樣的關係中創造資本主義的終極實踐,物質上的「快樂」。
我將工作與自我思考切分,才有辦法讓我繼續維持生存所需,同時間也明白我是世界之所以為此的幫兇;儘管渺小至極、無足輕重,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成為幫兇。身為創意策略的位置,工作上的邏輯是我該如何突破消費者與企業主關係的盲點,重建抑或改造,販賣成功、快樂、方便,你所想得到所有的謊言。除了對書的貪得無厭之外,我是個物慾極低的人,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讓我得以抽身、保持平衡的一種方式。
「我們注視的從來不是事物本身;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約翰伯格點出的關係之下,日常的超現實得以無限擴張。我們漂浮在影像的垃圾之海中,揀選關係編織出的垃圾島,發展我們的語言、延續我們的視野,謂之價值體系、謂之記憶、謂之金科玉律。
而渴望透過觀看與他人建立依存關係的我們,終究只能在用垃圾堆砌而成的孤島中拾荒。
#JohnBerger #約翰伯格 #觀看的方式 #麥田出版 #藝術 #理論 #經典 #藝術欣賞 #閱讀 #閱讀筆記 #讀書筆記 #心得 #閱讀日常 #書蟲 #讀後感 #WaysofSeeing #booklover #bookworm #taiwan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