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喪事光療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喪事光療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喪事光療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喪事光療產品中有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Ly Huy The Pharmacist 藥劑師不只是會派藥,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大學時期 因為想貪便宜 我選擇住在最靠近廁所的房間宿舍 所以廁所的一舉一動我都可以聽到很清楚 尤其是舍友們在洗手盆洗手的聲音 宿舍裡的一位女同學 可能患上了強迫症 從大學回到宿舍 短短五分鐘內 她可以進出房間很多次 不斷洗手 只要她一在宿舍 我就一整天聽她洗手的聲音 她不斷進房間 出房間 開門關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戀愛診療室lovedo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右下角開啟自動產生字幕)愛情時光機挽回系統立即參考:https://bit.ly/2FQLwAD 挽回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講錯話而導致無法收拾的結果,因此今天我將講解挽回實例對話範例幫助我們的讀者獲得挽回成功最大化。 Q1.我跟男友分手好幾個月,他也交了新的女朋友,又剛好把他女友親密照放到朋友的...

喪事光療 在 Alice懶人簡單生活|重複穿搭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4:25:25

- 《#Alice年度目標回顧》三四月生活雜記 忙得就像陀螺,在值班、報告、面試中活命 沒有認真「生活」可言,得過且過 五月好快就過一半了! 一週前打文章覺得生活在掌握之中 原來有心思賣二手物真好🥰 現在怎麼完全失控😅 - 🔹團聚、享受長大暢言的樂趣 四月中外婆的過世 睽違八年一家人終於又聚在一起 ...

喪事光療 在 Victoria Hwa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3 09:09:07

2020.12.31 2020年即將結束,是相當辛苦的一年。 一月底回來台灣之後,隨即面臨嚴峻的疫情,二月幾乎都待在家防疫,三月開始則是認真的面對學業。 透過認真的上學、唸書,調整作息,也建立生活的踏實感。以為會這樣順順利利的,越來越好。沒想到五月面臨爺爺的過世,全家人在悲痛哀傷的情緒下,共同...

喪事光療 在 宅媽花花 與她的精神疾病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1-18 18:06:02

. 我平常都會戲稱自己有「每日社交額度」,當我與他人對話或任何目標不明確的互動時,就會開始扣除這個額度,一但每日社交額度用盡,我就會陷入一個精疲力盡的狀態,無法再保持社會化的微笑與他人交談,會盡一切所能去想方設法逃離現場,好讓自己回到獨處的狀態。 . 這樣的社交焦慮從我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直...

  • 喪事光療 在 Ly Huy The Pharmacist 藥劑師不只是會派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27 12:14:48
    有 560 人按讚

    大學時期 因為想貪便宜
    我選擇住在最靠近廁所的房間宿舍
    所以廁所的一舉一動我都可以聽到很清楚
    尤其是舍友們在洗手盆洗手的聲音

    宿舍裡的一位女同學 可能患上了強迫症
    從大學回到宿舍 短短五分鐘內
    她可以進出房間很多次 不斷洗手
    只要她一在宿舍 我就一整天聽她洗手的聲音
    她不斷進房間 出房間 開門關門 開水龍頭洗手
    關水龍頭 進房間 又出房間 一直不斷重複

    上個月看了[怪胎]這部電影
    所以又让我想起了这段回忆
    男女主角們都有強迫症 都拼命地把家裡都打掃得很乾淨很乾淨
    但是同樣的 因為患上強迫症的原因
    已經大大地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甚至不能正常社交 因為非常害怕細菌
    他們不敢隨意出外 無時無刻都在打掃家裡
    因為覺得家裡一直骯髒

    現在身邊也很多人很喜歡說自己有OCD
    但是其實OCD是種精神疾病 而不是一種讚美
    .
    .
    .
    ❓那到底什麼是OCD強迫症呢❓

    OCD強迫症的全名(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典型症狀是不斷重複沒有意義並且會造成困擾的、浪費時間精力的動作

    比如:
    不斷檢查、開關房門、電燈、一直洗手、洗澡、擦地板、不斷把東西排列整齊,強迫自己用怪異方式走路,不斷確認數目等等

    ▶️強迫症的症狀主要包括兩部份:「強迫思想」Obsession 和「強迫行為」Compulsion

    🧠强迫性思考 Obsession
    患者總是想著和重複著自己根本不想要的意念、疑問、思想、懼怕、影像或衝動

    比如說
    沾染:怕被細菌或病毒感染、看到喪事會遭厄運
    懷疑:持續性的覺得別人懷有惡意、懷疑門没關好
    對稱:過度關心次序、排列或對稱,比如如堅持東西擺設或者書架上的書本整齊
    攻擊衝動:傷人、放火等可怕意念行為
    性衝動:亂倫、猥褻、暴露等

    🏃🏻‍♀️強迫性行為 Compulsion
    重複的行為:過度洗手、過度整理、不斷重複檢查、重覆念某些字句
    內在的行為:禱告、不停重複計算點算某樣東西

    患者會強迫自己嚴格執行某些行為
    認為透過這些行為/儀式
    就能去除這些讓他們極度困擾的強迫性思考
    .
    .
    .

    👉🏻強迫症是心裡疾病的一種,在患者壓力大時病情會越來越嚴重
    而很多患者經歷長期困擾後也患上憂鬱症、躁鬱症等等

    ‼️有些人說 我不斷聽同樣喜歡的歌 我喜歡打掃整齊 我喜歡藍色 什麼都要藍色 我喜歡全部對角折衣服 那是不是也有強迫症??

    強迫症患者是明知自己的思考與行為出了問題
    卻無法控制、無能為力而身心痛苦備受煎熬
    甚至阻礙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
    .
    .
    .

    強迫症和其他精神疾病一樣
    多數都不是因為一個原因導致的
    而强迫症也可以影响小孩和成人

    ❓可能导致强迫症的病因包括:

    1. 遺傳因素:若直系親屬患有OCD(比如父母,兄弟姊妹),患上OCD的機率就會高一些

    2. 腦的構造和功能:腦的某些部分或者功能異常

    3. 傷害因素/從小到大的心理因素/心理壓力等等
    .
    .
    .

    💊治療方式
    1. 藥物治療 Pharmacotherapy:
    注意⚠️
    藥物治療需要4-6星期才開始看到好轉
    有些病患則需要10-12星期才看到效果

    2. 心理治療 Psychotherapy

    3.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 (CBT):
    也是一種心理治療方式
    比如說心理問題的產生,可能來自錯誤或負面的思考,也就是所謂的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

    4. 暴露與反應阻止法 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ERP):
    暴露疗法是让患者逐渐地和反复地暴露在引发强迫观念、行为或不适的事物(场景或人)
    同时禁止患者实施强迫行為

    通过反复的暴露治疗來讓患者的不适或焦虑情绪逐渐消失,从而讓病患明白自己的强迫行为对是沒有必要的

    例子:讓他們去觸碰泥巴,然後讓他們學習不去馬上洗手
    .
    .
    .

    精神疾病在我們社會中 其實是很正常的事
    別害怕隱藏自己 因为這世上 everyone is fighting different wars
    若發現自己有任何異常的話
    真的不要害怕尋求協助 無論是醫藥、心理輔導都好
    一定一定要早点寻求帮助

    對身邊的人多一點關心 多一點聆聽
    大家其實也可能会不小心幫助到了在社會中害怕眼光而隱藏著的精神疾病患者

    也希望让大家多一点认识精神疾病 或者其他疾病
    让社会不再对任何人有任何的不平等和歧视

    我们都是人类 没有谁比较正常 谁比较不正常
    我们只是每个有著不一样故事的人

    正常的背后 也许也是不正常
    被社会认为不正常的 可能比其他人都还正常
    Who knows?
    .
    .
    .

    🔹Instagram:
    lyhuylau
    https://www.instagram.com/lyhuylau/

    🔹Ly Huy The Pharmacist 藥劑師不只是會派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nnyBdOxpnDLcTWsYk86Vw

  • 喪事光療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0 12:58:42
    有 221 人按讚

    『成長過程中沒有人提供可靠之愛、支持與保護的孩子,往往會對社交非常不自在,他們很自然地會變得不願向他人尋求支持,並且不得不把「靠自己」當作求生的策略。(中略)在結構性的情境中,期待很清楚,共同目標比談天更重要,且聚焦在完成任務上。
    .
    然而,在沒有結構的社交情境中,如參加派對,或只是和他人聚聚,則可能會令人相當焦慮,因為隨興地表達自我,感覺就像童年時會導致的災難一樣。』------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
    我平常都會戲稱自己有「每日社交額度」,當我與他人對話或任何目標不明確的互動時,就會開始扣除這個額度,一但每日社交額度用盡,我就會陷入一個精疲力盡的狀態,無法再保持社會化的微笑與他人交談,會盡一切所能去想方設法逃離現場,好讓自己回到獨處的狀態。
    .
    這樣的社交焦慮從我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直到現在我雖然能夠透過實踐個體心理學的方式去改變自己的行為,內心深處那種對社交的排斥依然還是存在著,而在本書當中也講到了句完全符合我現在狀況的形容「許多高功能的倖存者,即使有足夠的社交能力,但他們內心裡也是如此」。
    .
    我是在一個缺乏安全感與明確原則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所謂的明確原則是指,在我的原生家庭當中,我無法理解哪些言論是被允許的,哪些是不行;哪些想法是被認同的,哪些想法是不允許存在的;哪些情緒是被接受的,哪些情緒是會遭到否定甚至處罰的。因為這些狀況,都會隨著我的父母或其他家人的心情而有所變化。
    .
    當我哭鬧時有時候我會遭到更暴烈的一陣毒打到我噤聲為止,有時候又能夠立即獲得安慰;當我生氣表達自己不想要做某件事情時,有時候我會遭到一陣毒打到我服從指令為止,但有時候又會被允許不想做就不要做;當我哭泣的時候家人會說家裡沒在辦喪事不要整天愁眉苦臉;當我笑容滿面時又會被譏笑像啟智班裡面的智障一樣。(僅還原當年的真實言論)
    .
    在我犯錯時向父母坦承會遭到毒打,於是我在犯錯後改為嫁禍他人,但被發現時仍舊還是會被毒打;我在犯錯後選擇隱瞞或是噤聲,最後的結果還是會被打到承認自己犯錯,有時甚至真的不是我的錯卻因為屈打成招而背下不屬於我的罪名。對於犯錯,我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面對才是正確的,而我不可能讓自己永遠都不會犯錯,只要與他人有連結,就無可避免會發生犯錯的情形。
    .
    而這些錯誤,可能僅僅只是講出來一句對方不滿意的回答。
    .
    書中的結構性社交情境指的是有明確或者制式化的互動,例如上超商購物。選擇好需要購買的產品,走到櫃檯結帳,店員告訴我總金額多少,我拿出現金或者其他支付方式給店員,結帳完成後店員將找零或者卡片歸還給我並說謝謝光臨,我就結束了這個社交行為。這過程中我不需要擔心會發生非結構性的狀況,例如店員突然對我噓寒問暖起來,或者問我看過最新上映的鬼滅之刃沒有。
    .
    而非結構性的社交除了書中提到的派對、與朋友間的閒聊等等,也包括突如其來的問路、兜售愛心筆、正式或非正式的會議、在課堂上突然被點名回答問題、在自家大樓搭電梯時被其他樓層的住戶問說什麼時候搬來的、做什麼工作的、原本住哪裡等狀況,都會令有社交焦慮的人感到不自在甚至想逃離。
    .
    因為這些狀況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以及確定什麼時候可以結束,好比問路時即使回答不知道,對方也有可能會接著問那知不知道OOO在哪?XX路怎麼走?如果一直回答不知道,對方會不會生氣地指責自己怎麼一問三不知,是外地人還是來旅遊的嗎?
    .
    我最害怕的是搭乘電梯時遇到其他樓層的住戶,我的偽社會化模式讓我能夠看似自然地回答住戶的問題,敏感問題也能夠巧妙地帶過,但我的內心是非常焦慮的。在個體心理學當中有提到,用焦慮的反應來達成逃避該狀況這個目的,因為我真正的目的是希望逃離現場,因此我會製造出焦慮不安的情緒。
    .
    雖然透過理解目的論,我知道只要我決定好好跟對方互動我是可以不用逃離現場,或是突然當機讓現場陷入一陣尷尬(童年時期在課堂上只要被點名不論我知不知道答案都會當機陷入沈默),但我雖然表面上做到了與他人互動,在社交上看似已經沒什麼問題,但終究只是表面做得很好,我內心的焦慮沒辦法因為我選擇好好與他人互動就停止。
    .
    在昨天介紹的「正念」中,底下的讀者 #方世翔 先生留言補充提到相當重要的概念,正念的核心在於能夠覺察到自身所有的情緒感受,包含正面與負面的,並且能夠接納自己有這些豐富多樣的情緒變化。在情緒光譜中有各式各樣的極端,例如憎恨與熱愛、恐懼與勇敢、愉快與悲傷等等。
    .
    在童年時期若是遭受到不適當的教養方式,就會使個體的「正念」停止發展,可能會變成情緒麻木(對外界事物沒有任何明顯反應)或是只有一種或少數幾種自己能接受的情緒表現。沒有良好的正念覺知,會缺乏或者說刻意逃避某些情緒,這會使人在面對任何事物時無法做出適當的判斷。
    .
    要從社交焦慮中逃離,就得先重新幫自己建立良好的「正念」,明白自己在面對他人時會有的負面感受並非羞恥或是錯誤,學習接受自己能夠有各式各樣的情緒表現並且練習讓自己去深刻體會自己的情緒、擁抱自己的情緒。然後,才能再往下一步進行療癒的過程,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行。
    .
    今天先寫到這裡,我們下次見。
    .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療癒聖經》是本好書,但不是幾天就能夠消化得了的,看完容易看懂難,所以決定書籍介紹先無限期富奸。但只要看到特別有共鳴的地方,我會分享我的想法放到粉絲頁上來,等到整本都看完後再將這些分享整理成一篇介紹文放部落格。感謝大家收看~
    .
    書名: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出版社:柿子文化
    .
    #個體心理學 #阿德勒心理學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cptsd #自我認同障礙
    .
    #以下業配

    由於花花是全職部落客單親媽媽,團購與業配是我的主要收入來源,我的部落格沒有任何的廣告收益,只會在文末放上我自己有抽成的業配產品,若剛好有需要這項產品的話,還望能夠支持花花,謝謝大家。

    改善睡眠品質以及提升精神體力的靈芝蛹蟲草膠囊、人蔘蛹蟲草膠囊補貨了!渴望一夜好眠、提升運動表現的朋友們不要錯過這個月的優惠活動,下個月起就會恢復原價囉~

    這邊看完整介紹: https://reurl.cc/r84o0x

  • 喪事光療 在 郭葉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02 22:38:53
    有 2,094 人按讚

    「悲傷的疹子」

    么妹在家裡排行最小,一個月前驟失父親。

    么妹說:「我努力打起精神工作,但總覺得自己還困在失去爸爸的悲傷漩渦裡爬不出來。最近身上長了好多疹子,創傷治療的老師說那是排情緒的疹子,要覺察自己,允許自己。我覺得好抽象,不懂也不知道怎麼幫助自己。可以請老師給我具體的建議嗎?」

    我說:「失去父親是一個很重大的事件,你生命中如此重要的部分離開妳了,而且才一個月,你一定會悲傷,也必需悲傷。就接受自己很悲傷吧。

    至於什麼叫做允許自己,這的確很抽象,我講兩個例子給妳聽。

    前幾天我媽媽忽然失聯了,其實她是跟同學去貓空玩了,但我不知道,光是用當下家裡隨意放置的手帕、錢包及平常穿的鞋沒有穿出去,我腦袋裡就開始演小劇場,想像著她爬出大門呼救,被路人送到醫院急診了。

    但理性上,我又知道有可能我媽媽是跟同學出去玩了,等等或許她就回來了。可是焦急的心情讓我什麼事都不能做,我就想著得趕快轉移注意力,否則實在是太難受了。

    奇怪的是,我越想要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冷靜一點,反而就越焦急,而且越努力就越難受,忽然間我意識到正念療法講到「越想趕走情緒反而會留住情緒」,於是我就用正念療法裡所說的「接受」,接受自己很焦急,告訴自己我可以焦急。就在接受自己心情的一霎那間,我忽然就輕鬆很多了。

    事實上焦急並沒有離開我,它一直跟著我,直到我找到媽媽。但是當我接受自己可以焦急時,這個情緒帶給我的衝擊力道小多了,很像從尖叫的強度降低到嗡嗡作響。我還可以上課,我還可以吃東西,我還可以做事情。當我想要趕走著焦急的時候,反而什麼事情都不能做。

    另外一個例子是有一位網友他正前往西藏的天葬場時,傳訊息給我說他沒有辦法克制的眼淚一直流下來,覺得不應該這樣,生死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怎麼可以這樣流淚?問我該怎麼辦。我說,就接受自己想要流眼淚—眼淚要流下來,就讓它流下來吧。

    過一會兒,網友傳訊息來說,當他允許自己流眼淚之後,很神奇的,想哭的感覺反而就停止了。

    我並不是說接受情緒以後,情緒就會沒有了。而是當你允許自己有情緒,你就不需要用盡力氣把自己的情緒壓下去,而你的情緒也不需要找一個出口,從皮膚或是其他地方發出去。」

    么妹說:「爸爸走得很突然,治喪事宜大部分是我在處理,所以我都不敢情緒崩潰,怕腦袋不清楚,沒辦法處理好事情,因此就像老師說的,我真的沒有接受,也沒有允許自己悲傷。除此之外,我認為自己在醫院工作看透生死,對人生無常還有情緒不應該。」

    我說:「你看我自己在教正念,發現媽媽失聯,心中焦急,第一時間也是本能的想屏蔽掉不舒服的感覺,和學過的正念完全連不到一起。慈悲自己,我們不過是人啊。」

    么妹問:「我該如何具體的慈悲自己呢?」

    我說:「想像你內心有一個想念父親的小女孩,告訴她,妳可以哭,妳可以難過,沒問題,我在這裡和妳在一起,這樣就好了。

    接受自己可以傷心難過後,盡可能地按時起床,按時吃飯,按時工作,按時做平常會做的事,這並不是為了要轉移注意力,而是要告訴妳的內心,雖然爸爸走了,但是你還擁有很多,妳是安全的。

    接受自己是難過的,如常的吃,如常的睡。也接受自己的疹子,它正在釋放你的悲傷,謝謝它。」

    么妹問:「所以我不用去醫疹子囉?創傷老師叫我讓疹子自由發展,不要用藥,但先生一直想送我去就醫。」

    我說:「就醫沒問題,反正你已經抓到訣竅了,就是接受,和你先生硬槓只不過又多了一層壓力。

    接受用藥,接受悲傷,接受你先生的好意,接受現代醫學給我們的禮物,讓我們免除癢與痛的折磨。」

    接受是醫治內心折磨的良藥。

    當你接受來到你生命中的苦難與好意,你不再需要如螳螂擋車般的耗盡心神阻擋一切該發生的,讓他如其所是。

    至於你要如何回應苦難與好意,接受後所帶來的平靜會引領你做出最好的決定。

    微博同時刊出: https://www.weibo.com/7476659612/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含電子書)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