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喜歡養狗的男人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喜歡養狗的男人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ainosei (全部都是愛的錯)看板movie標題[好雷] 關於我看了《鬼家人》有疑問和心得這...
喜歡養狗的男人 在 黃浩詠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8:18:29
2021/8/28(晚) #用跩個屁的好用來示意這份整理好的戲劇人生紀錄 #本來寫很多別的字但IG說字太多只好刪掉剩下履歷 黃浩詠 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 現為全職表演者,並在電視、電影擔任戲劇指導 歌唱師事於魏世芬老師。 影像作品:《最佳利益2》《未來媽媽》《姊姊向前衝》《你好我是誰》...
目前國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累積1.27億元票房
昨天觀影後有個疑問和一些心得以下快速分享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疑問(好像沒人提出):
吳明翰醫院醒來後剛好電視播到毛毛附身移車的新聞
後來毛爸進來之前,我看好像有照到電視,
不但新聞聲音沒有,而似乎畫面黑黑,好像被關掉了
但有人關電視嗎?
怎麼很突兀就沒了?
條列式心得:
‧庹宗華20年前《孽子》電視劇中飾演悲戀的龍子,20年後在《鬼家人》
換了一個角度,演出彆扭、不擅溝通而最終透過愛子老公(雖然是冥婚也沒真正戀愛)
釋懷的父親,這某些方面而言(至少對我)有種跨作品間的移情感和救贖感
‧最愛的橋段是附身移車。因為根本沒有猜到!其他如臥底的反轉,這在很多作品都有
更高段的描寫,倒是本片這附身+移車的摩西紅海,應該以前(和以後)作品沒有類似的了
而且夠感人(又有點好笑)、夠緊湊,也慶幸很快帶過,因為這安排如果畫面太長
反而狗血
‧非知名戲院的平日下午接近傍晚場,蠻多女學生來看的,都是2-4人一群
的朋友來看,大家都笑得很開心
‧我反而不喜歡前半有些刻意橋段,如冷氣掉下來前後連續三個攻擊那邊,太低齡喜劇的
感覺(?),我愛的笑梗可能很特別,像是毛媽朋友那群三姑六婆那句「紙糊的怎麼還這麼
重」,很真實生活的三姑六婆抱怨,讓我笑很久
‧期待看228後的蔡依林配唱版本。剛好二刷湊了新版
‧有人知道之後會在哪個平台推出嗎?MOD上沒有《當男人戀愛時》,是否也不太可能
有《鬼家人》 ?
‧買票時我說《鬼家人》 ,票務人員複述了一次全名「是《關於我
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嗎?」後來開演進場時,入口的工作人員盯著桌上的單子(?)
說出《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全名,好像不這樣就說不出來惹
‧病房那段,我有哭。這好像我看國片第一次哭。國片也不乏感人作品者,
但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哭。看到故事中段,大致就猜到後面會處理自我成長
、與家人和解等這類重要元素,即使如此,我還是有看哭,覺得拍得很好。
唯一讓我出戲的是那病房太漂亮了。我去過醫學中心很貴的單人病房好像也沒如此。
如果是加護病房,好像ICU都不會有電視吧?到了可以看電視的復元餘裕應該就
直接移出ICU了?
‧YT上有人說毛爸偷窺那段太明顯了不可能沒被看到,應該在樓梯旁;本板前面有人
說還好本片沒有刻意掰彎吳明翰,以及許多人表示很愛「吳明翰成為家人,甚至獲邀
常去吃飯」這樣的安排。這些我都很同意。
我很愛結局鋪陳!算是一種「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
「關於我和鬼的家人也成了家人」的昇華
‧最窩心的一幕還是河濱那邊的對話。「上輩子你養我,這輩子我養你」「biang、biang
」這樣的互撩和調情之外,感人升天時加入「別再穿那麼醜的內褲了」這種暴力式插
入笑料。編導群在吐槽笑點與感情戀愛(?)上一收一放的節奏很不錯
很開心今年國片有這一部。我一直希望每年台劇、台影至少一部強作,維持國民
對本國影視文化作品的熱度和信心,今年已經年初就達標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65.1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77045121.A.4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