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喜歡卻不能在一起dcard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喜歡卻不能在一起dcard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喜歡卻不能在一起dcard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喜歡卻不能在一起dcard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47的網紅去倫敦上插畫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的大學三年級:從垂頭喪氣,到抬頭挺胸。 這篇文章,有點雜,字超多,或許大家不會讀完,但對我來說,會是一個充滿意義的紀念品。我想過了五年再來讀讀,應該會覺得既欣慰又可愛吧。將懞懂的即將踏入社會、職場的自己所經歷的過程化為文字,真的特別難寫,因為這段時間發生好多事,每個細節都是啟發,都想好好紀錄下來。...

喜歡卻不能在一起dcard 在 ?? 蔡小松 | 下班後的食旅日常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20:58:01

: |台北,名古屋台所。厚實多汁的日式漢堡排| 有人也跟我一樣 💁🏻‍♂️ 喜歡吃「日式漢堡排」的嗎 藏於中山站赤峰街的巷仔內 😚 有一家販售☝️道地口味的日式漢堡排 是在開店前就不少客人在排隊等待著呢 看著店面外的日式小店氛圍🏮 根本是現在不能出國的最佳慰藉啊 讓人今晚就想要吃個 🤩 道地口味...

喜歡卻不能在一起dcard 在 ♏️Su║醫美•豐胸•雷射•美胸•微商電商•美食║Kol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18:46:15

可以喜歡很多人 卻只能愛上一個人 喜歡一個人很容易 但愛一個人 是需要多久時間是磨合 / ✴️在受傷害的時候 喜歡一個人,妳會裝作很堅強,即使自己傷痕累累,還是會擦乾眼淚,告訴他「我很好」 愛一個人,你在最難受的時候,可以盡情的在他的懷裡大哭,可以無所顧忌地在他面前釋放壓力。 ✴️在吃醋的時候...

喜歡卻不能在一起dcard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1-02 11:27:12

【 @girlstyle.mag 】備胎男:「原來女生喜歡一個人是這樣子」 . 台灣一位備胎男近日在討論區訴說了自己一個悲慘的暗戀故事,那個女生竟然喜歡上自己的渣男朋友,還製作浪漫手工書給他。備胎男的所有幻想幻滅,放棄告白,了解到「原來女生喜歡一個人是這樣子」。 . 最近在討論區Dcard上就有一名...

  • 喜歡卻不能在一起dcard 在 去倫敦上插畫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7 12:49:21
    有 153 人按讚

    我的大學三年級:從垂頭喪氣,到抬頭挺胸。
    這篇文章,有點雜,字超多,或許大家不會讀完,但對我來說,會是一個充滿意義的紀念品。我想過了五年再來讀讀,應該會覺得既欣慰又可愛吧。將懞懂的即將踏入社會、職場的自己所經歷的過程化為文字,真的特別難寫,因為這段時間發生好多事,每個細節都是啟發,都想好好紀錄下來。

    --------------(以下正文。)

    「大家一天中會有最勇敢或「出頭」特別多的一刻嗎?」
    我發現,我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做出瘋狂的決定,可能我是一個流著貓頭鷹血液的終極夜貓子吧XD。

    「我只是想稍微分心一下啦!」
    2020年末至今年初焦頭爛耳的趕畢業論文時,我除了私訊了B&D Lab說我要上他們的podcast外,(還沒聽過那兩集podcast的歡迎去聽喔!連結在留言。)
    還投了全校只有20個名額的Mentorship programme(業界師徒制計畫?!拜託如果有人有更好的翻譯請留言告訴我。)當初申請只是想稍微分心一下?!申請方法不複雜,只要填寫報名表,標示清楚在創意產業感興趣的崗位,和提交一份CV就行了,因此CV的脫穎而出很重要,不過我沒有寫過CV,所以當初就是把能寫的都擠上去了。

    其實投完申請後就繼續埋頭苦幹寫論文了,沒想到二月中旬收到了錄取通知,看著信件思索了一番才想起來我申請了這個programme。

    「我與我的業界導師:Lily Richards」
    根據我對出版業的興趣,主辦方將我與一位攝影師同時也是設計部編輯的業界導師牽線,Lily Richards任職於英國最大的出版社Penguin Book企鵝蘭登書屋旗下專門出版成年讀物的Vintage Books,我們將展開為期半年以上的師徒關係。

    第一次的Zoom會議,就討論出了清楚的目標、她將協助我的方向以及未來半年每次的會議大綱。令我們不解的是,當初我很清楚的在申請表寫上我對「童書插畫出版」感興趣,但主辦卻派了一位不同領域的人,雖都為出版業,企鵝蘭登書屋也以童書起家,但成年與兒童讀物有著天壤之別。因此,我們決定將輔導重心放在:如何結合興趣、如何行銷自己、畢業後五年內的就業規劃、出版社設計部門如何運作、作品集以及履歷輔導,Lily也承諾會將我引介給童書部的設計師,並會在最後一次會議邀請我帶著實體作品集參訪位於倫敦市中心的Vintage Books。

    這個業界師徒制計畫難能可貴之處是,它讓我知道我比我想像的更有價值、我的作品是能夠在市場上生存的,只要我妥善規劃以及用對方法。藉由業界導師引路,少摔幾跤,用著我的節奏往屬於自己的正確方向前進。

    「當你簽證即將到期的那一刻,你就知道下一步要通往何處了。」
    這是在Clubhouse一個藝術房,當我提出我想走高等藝術教育,不知道未來碩士畢業後要不要直接回國後,一位旅法的藝術家講者送給我的一段話。乍聽之下就是不要想太多的意思,更多的含義則是不要限制住自己,這剛好也是我跟Lily聊的最多的部分。我跟她分享了之所以想要回國從教的原因理想以及抱負,但她覺得為何不先在英國累積經驗後,回國會有更多更好的機會和待遇。

    「英國人會雇用我這個黃種人嗎?」
    當我提出了我的疑慮,得到的是正面的答覆。Lily說最近在英國出版界意識到種族聲音多元的重要性,有了很大的整頓以及改革。她任職的部門開始娉請更多非白人來當主管高層,也積極出版來自不同種族的書,所以我不用去擔心種族以及膚色的問題,相反的我會是個優勢。

    「我未來的受眾是誰?」
    在我用簡報跟Lily介紹了我的作品、強項、商業接案、如何經營社群平台推廣自己後,她給了作品高度的讚揚,但同時點出了許多我在推廣的不足。「你的受眾是英國人還是台灣人?」是她第一個丟出的問題。如果我選擇在英國發展,我的粉專、ig是以中文為主,要怎麼在英國行銷自己?Lily說她的部門很常透過Instagram來找合作的設計師,因此清楚完整的po文和hashtags是關鍵。再來,我一些很棒的商業接案作品都沒有標明清楚合作公司、合作內容,行銷自己作品的時候千萬不能謙虛,最響亮的一定要放在開頭!她給了我下次會議前要完成的任務,就是改善Instagram的po文,至於ig資訊欄的自我介紹,應該更清楚的寫下我是一名插畫家和擅長創作的主題,總之,越明瞭越好!

    「除了Instagram和Facebook,還有哪裡可以行銷自己,撰寫個人品牌?」
    在會議中我向Lily提出了我的疑慮,我寫作的平台Facebook用戶量正在減少,而且在社群平台越來越少人會耐心的看完長篇大論,Facebook粉專甚至刪除了網誌功能:(。如果我將這些文章記錄搬運到Instagram也不太合適,Instagram的主角是圖片而不是文字。

    然而,與其過於在意用戶會不會耐心的看完,不如繼續經營。Lily說,以她一個出版社編輯的角度,不管時代怎麼變,她都是熱愛文字的,所以她在茫茫社群平台找合作設計師時,閱讀創作者書寫的文字是她所好。當然,一定有平台是主打長文與圖,同時拓展到更多平台,曝光自己是必要的,所以她提供了另外一個她們會找合作設計師的網站:It’s Nice That。

    「勇敢嘗試,八面玲瓏,面面俱到,努力經營,堅持到底!」
    除了文章一開始提到的Podcast,我會常常在Dcard潛水,只要有人po了相關文章,就會去用心回答,並附上自己的平台連結。前陣子,Clubhouse開放給Android用戶,我終於可以體驗跟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透過聲音來即時討論同個話題的感覺,它是個很好的輸出與學習平台,很多前輩不藏私地提供好多建言。雖然開麥發言令人緊張,但我的社群平台粉絲數增加了不少!(歡迎大家到藝術相關房間來跟我透過聲音巧遇吧~)

    「教育是我明確知道自己斜槓的未來一定會走的其中一條路。」
    當我簡單的敘述了我在這個粉絲專頁書寫的內容,以及成立的初衷和目的時, Lily覺得我不應該只用中文書寫,因為全世界有那麼多想到英國學習藝術的國際生。Lily在每次會議中總能一語道出我的不足,而我也積極對她的建議做出一些答覆後向她會報。我開始結合插畫藝術與生態教育,發展為畢業專題,一些文章的出處為此平台,加以翻譯、潤飾以及補充後編輯成一系列的雜誌,其兼具了藝術性、商業性、知識性以及獨特性(完整作品在ig)。

    Lily建議我直接詢問系上教授在英國投稿的機會,跟教授聊完後,他開給了我名單,也很歡迎我寄文章給他過目,可是,發現我目前所寫的文章字數、專業度等等都不足以「論文」的形式來投稿,所以我到圖書館借了藝術教育的相關論文期刊來閱讀、學習,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除了書,我參加了多場藝術教育學術論壇,大部分對我來說都很深硬,使用的英文不是我平常會講的,這點我需要精進自我來克服。

    「如果要在英國有工作就是要跟教授混熟!」
    前天我跟韓國朋友去吃炸雞時,她男朋友跟我說了那句話。「有,她有。」我朋友馬上幫我回答她男友。我為了未來要在英國高教界生存真的是付出了蠻多的。除了當了三年的班級代表積極為國際生發聲,還加入了畢業展團隊忙的熬夜做苦空刷存在感。比較特別的是,剛好我大學三年的努力教授們有看在眼裡,作品質量合格,論文拿A,很榮幸的受邀幫學弟妹演講了幾場,也幫申請我們科系的學生做了招生講座。教授只找了兩三個人,作為一位成功打入他們內心的國際生,我還蠻驕傲的。值得一提的是,我(通宵)做的簡報因為太棒了(自己講),現在已經成為教授間開會的材料咯!

    我的付出主要目的就是:我想成為下個學年度的系上職員studio fellow,有點像助教的角色,但我能夠根據我的專長在系上設計課程、帶課程,我認為是個必要的經歷。有好消息再分享給大家咯。

    「從Lily到Katy,終於跟出版社童書部牽線了。」
    聽從Lily的建議,與其紙上談兵,我應該要到實體書店去看、去翻我喜歡的作品以及它們的出版社,最重要是弄清楚,目前出版社都出了什麼樣的書。那趟到書店的考察彷彿幫我打了強心針,我一直對自己的作品風格不太自信,也不知道結合生態與插畫的市場有多大,結果現在英國的書店,滿滿的都是自然相關的書,尤其在童書領域,很開心的找到了好幾本符合我得強項的作品。

    在半年師徒會議結束前,Lily履行了她的承諾,把我引介給了企鵝出版社童書部設計部門的編輯Katy。Lily一直重複強調讓我直接與童書部門溝通的重要性,因為她真的對這個領域不了解,運作模式很不相同。

    我將簡單的作品集寄給Katy,她很喜歡我的作品並且親切的空出了時間與我進行視訊會議。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會議,Katy給了我很多建議,包含如何強化作品集,以及我作品的市場性。其中一點,跟Lily持相反意見的是,Katy 認為我需要一位插畫經紀人,經紀人能夠更準確的篩選適合我的案子同時保護我的興趣,再者,因為她任職的童書部門幾乎都是透過插畫經紀公司找合作插畫家。(Lily說成年讀物部門是5:5)Katy也開出了一個適合我的插畫經紀公司名單。

    我鼓起勇氣問Katy,我的作品有沒有機會跟她們合作,她沒有正面答覆,但她說會將我放入以後的備選名單,也鼓勵我持續累積作品,並且定期回傳新的作品集給她。

    「結果Lily是系上教授老婆的下屬兼很好的朋友。」
    我知道他們的關係乍看下有點複雜,在畢業展親友夜當天,教授、教授的太太和Lily一起出現在畢業展,一起誇獎我,驚訝之餘,會心一笑,一切都連在一起了。(那天畢業展親友夜(無親無故的我)邀請了Lily出席。Lily千里迢迢趕來倫敦,還準備了一張卡片給我。)

    哇!有人看完嗎?這篇真的寫超久的,你應該也看得很久XD
    感恩~

  • 喜歡卻不能在一起dcard 在 Dcar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11-05 17:00:01
    有 316 人按讚


    「能相知相惜,是多麼難能可貴的
    新鮮感是一時,卻不是一輩子」💔(#西瓜編)
    ---------------------------------------------
    逛逛 Dcard 有趣文章看不完 🙆
    https://go.onelink.me/pNB7/dbab4094
    ---------------------------------------------
    一段感情的終點是什麼,
    是一場幸福的婚禮,
    又或是兩條不再相交的平行線。

    曾經有個男孩因為考完學測,
    常常跟認識好多年的女孩出去,
    這個過程中發現女孩好多吸引他的特質,
    追了好久兩個人終於決定在一起。

    男孩很珍惜也很體貼女孩,
    出門總是要緊緊牽著
    喜歡煮飯給女孩,
    生理期來會溫柔的幫女孩揉揉肚子,
    很多日常的瑣事,
    好多好多讓女孩深深愛上眼前這個男孩。

    開始了一北一中的遠距離生活,
    男孩還擔心說著這麼棒的妳不要被別人追走了。
    心思比較細膩的女孩有點憂愁的說以後不能常常見面了,
    女孩說可以常常去找你嗎,
    男孩摸摸女孩的頭說傻瓜妳這樣太累了,
    不然我們可以取中間的縣市約會啊,
    一起讀書也行,
    女孩展開了笑顏。

    那時候熱戀期的我們任何事情都好美好,
    一個月見一次面,
    每次都在倒數著要見面的日子,
    每次見面就像我們剛交往的第一天。

    因為遠距離,
    男孩女孩習慣將任何生活中發生的大小事與對方分享,
    不管傷心快樂,
    或是遇到困難,
    那時候的我們心跟心好近好近。

    男孩因為假日要練球,
    女孩說沒關係那以後我下去找你,
    那時候女孩從不嫌累,
    因為能見到男孩。

    原本男孩是個不管做什麼都希望女孩陪著的人,
    一起去圖書館,一起去球場,
    甚至是男孩的每一場比賽,
    不管地點多遠,
    不管女孩是不是都不認識其他人,
    她沒有一次拒絕男孩的期盼,
    因為能跟在身邊就是一種幸福。

    不知道細微的變化從哪一天發生,
    男孩似乎開始有一些不主動告訴女孩的秘密,
    常常載別的女生出門,
    有時候是單獨,
    或是身邊都是女生朋友圍繞著他,
    有一天被女孩發現了,
    男孩焦急的說我是因為怕你不開心所以才不說的。

    男孩很愛女孩說著對不起,
    妳總是懂得拿捏跟異性的距離,
    讓我很放心
    但我卻做著讓你傷心的事。

    於是男孩女孩和好了,
    過了好久依然甜蜜的日子。

    直到男孩加入了球隊,
    開始結交一群有同樣目標的朋友,

  • 喜歡卻不能在一起dcard 在 Dcar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6-09 00:00:00
    有 2,180 人按讚


    #Dcard #心情 #自慰 #大量西斯

    大部分父母還是會無法接受..(#BabyFace編)
    #生理需求
    #大家怎麼看呢
    -------------------------------------------------
    Dcard新版等你來體驗ヽ(◍•ᴗ•◍)ゞ
    Android App下載➼https://goo.gl/8cULmf
    iPhone App下載➼https://goo.gl/PdXSog
    -------------------------------------------------

    🔔有含大量西斯 慎入
    至於為什麼不po西斯板,
    是覺得這篇比較符合我的心靈寫照
    如果真有po錯板的傾向,請告知~
    *
    前情提要:
    我跟閃是微遠距,通常是每週一見
    而我們都是西斯板的忠實粉絲
    當然常常互相挑逗對方
    好不容易等到月經走了,可以放火給閃了
    傳了一堆生火照以外
    視訊的時候也是會偷偷吐個舌頭挑逗他
    而我是住在家裡,
    所以需要躲躲藏藏不可以讓我媽聽到(她是完全保守主義者)
    那個時候的她剛好去上廁所(通常她都上很久)
    而我也生火到自己身上了
    就趁著空檔趕快跟閃訊愛一下
    前後間隔不到5分鐘吧
    閃射了 我也小高潮了
    掛了電話原本要洗洗睡
    我媽就開始劈哩啪啦的開罵了。

    「你們才在一起不到多久,就一定要講到性?」

    「妳就一定要把自己的尊嚴踩這麼低,
    讓他用猥褻的話對你?」

    「他有生理需求妳就一定要配合他?
    他有妳沒有不會叫他自己去看片唷」

    「才幾歲而已就在想幹嘛,
    是不是想明年生小孩啊,還是明天要結婚了」

    「現在就視訊幹嘛,
    那不就之後直接上床了,想當媽就說啊」

    「才在一起沒多久,他就這樣對妳,
    不是只愛妳的身體不然是什麼」
    ...etc

    其實,自慰不是罪,更甚文愛電愛訊愛。
    男生有男生的生理需求,女生也有
    她自以為的認為我就是聖人,無條件配合閃的低賤人士
    可是她忘了,

    時代變了 我們思想也變了
    我不是一個聖人
    (事實上我從國一就開始接觸H了)
    不是每個會跟閃訊愛的人都一定會無套內射
    都一定是男生只愛妳的身體 一要到就轉身離開

    我們看西斯板 不是只在看曬奶文
    是真的很認真的去看各種教學文 避孕文
    (最近閃還在很認真的問要不要雙重避孕)

    閃的猥褻話 就是所謂的Dirty Talk
    用來將我的自尊踩在地上?
    抱歉,我是個文字上的M,閃越說我越興奮

    所以,請你,
    不要恣意將自己的個人思想套在所有人身上。

    *
    後來:
    她越說越難聽,什麼我沒自尊、他不愛你、
    如果他想要妳的身體,那妳就跟他要利益啊
    (這句真的踩到我的底線)

    於是我暴怒
    「是我跟他要的。」我很冷靜的轉身

    「要什麼!?」她倏地拍桌

    「是我跟他說我今天很想要,不是他。」
    然後我就看著我媽 冷靜卻又大聲的說

    「不是男生也有生理需求 我也有
    自慰不是罪 我也要發泄我的慾望啊」

    然後她愣了兩秒,「變態喔!!」她怒吼

    又是一箭穿心。

    於是我終於歇斯底里,流下兩行淚
    「對我變態,我下流,我低賤,
    我就是沒辦法克制我的慾望,開心了嗎?」

    然後轉身,離開客廳。



    媽媽,
    自慰不是罪。

    -小更新-
    剛剛我媽"理性"的跟我溝通了一下
    仍然在無限鬼打牆
    他只愛你的身子
    你一定會得AIDS(到底哪門子的怪理論)
    他一定會說帶套不舒服 不想帶套
    (我看我閃還很喜歡勒每次都要我幫他戴)
    為什麼以前高中你跟我說一定要婚後性行為 現在還可以接受ONS
    最後他坦承是在羨慕我吧
    羨慕我有他沒有的東西-一個可以呵護她的男朋友
    (我們家單親)
    但即便如此
    你還是不能一直詛咒我一定會懷孕然後休學
    導致前途渺茫阿QQ
    我不奢求你的祝福
    但希望你可以不要干涉我太多罷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