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喜樂時代總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喜樂時代總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喜樂時代總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喜樂時代總圖產品中有7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味道、風格、神髓,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 #預購開始❣️ https://tinyurl.com/yxwcfa5a 本次特別喬好黃道吉日重點如下: 📌 #9月7日開始預購_9月13日正式出版 📌 #博客來獨家親筆簽名限量版👉🏻👉🏻👉🏻https://tinyurl.co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History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https://reurl.cc/ObDyXR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paypal.me/MrHistoryBro 或[email protected] 加入會員~抗黃標...

喜樂時代總圖 在 ????喻婷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5:28:01

// 樹洞 // 金曲32剛落幕,恭喜所有得獎者與入圍者!因工作關係只能看重播,遲來的感動卻依然收穫良多,幕前、幕後許多前輩、大神,不斷為華語音樂努力和貢獻,真心的感恩與敬佩! 如同馥甄姐接說,這個時代許多人都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困難的地方,也讓我體會到,是的,只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樹洞,身心平衡...

  • 喜樂時代總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6 22:30:57
    有 246 人按讚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味道、風格、神髓,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

    #預購開始❣️ https://tinyurl.com/yxwcfa5a

    本次特別喬好黃道吉日重點如下:

    📌 #9月7日開始預購_9月13日正式出版

    📌 #博客來獨家親筆簽名限量版👉🏻👉🏻👉🏻https://tinyurl.com/296328zk
    (無簽名版這邊請:https://tinyurl.com/9sbuawew)

    📌 #9月7日博客來超級會員日優惠攻略懶人包:https://tinyurl.com/9x5zwzfh

    📌 #大雁出版基地週年慶至9月8日,滿額優惠券這裡領:https://tinyurl.com/99rt47hd

    本書重點一分鐘瀏覽:

    📌 18組重量級指標甜點職人,共同攜手歷經一趟自我追尋之路(https://tinyurl.com/48rvpnfh)

    受訪名單皆是建構出今日台灣法式甜點市場風貌的重要人物,Ying在深度訪談之餘,也將法式甜點在台灣的發展歷程重新彙整,全書以五個主題切入,探討「台灣風格」成形之可能。

    📌 發現台灣職人們的熱情和靈活,以及餐飲界的活力與無框架

    書中深入了解台灣市場,以及代表性職人的養成及相關作品、面對的挑戰、想傳達的概念,並思考身為「台灣甜點師」的意義。

    📌 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回答「我是誰」,定義其中的台灣身分識別

    「誰是台灣甜點師?」、「為什麼要做法式甜點?」、「他們做的甜點真的是『法式』嗎?」……從這眾多的問題當中,Ying與甜點師們一起探向了終極的質問 ——「我是誰?」訪者們用他們的生命經驗和作品告訴Ying,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而我們應該要為能夠說出「我們」感到驕傲。

    📌 名人好評推薦:(以推薦人姓名筆劃排序)

    📍 專文推薦:

    李承宇(《料理.台灣》雜誌Ryori.Taiwan》前總編輯、飲食書寫者):「Ying透過這本書,觀照了自己的人生課題,也回應了我對飲食思之再思的困惑。」

    葉怡蘭 Yilan(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Ying以她的精采之筆,熱情感性、同時縝密理性地,精準完整記錄、詮釋、論述了台灣法式甜點世界的追尋與實踐軌跡,別具意義。」

    韓良憶(飲食旅遊作家):「在思索、探究『台灣味』的論述已成顯學的當下,我樂見《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出版,讓『台灣味是什麼』這個尚未完成的拼圖,少了一片空白。」

    📍 激賞推薦:

    Jean-François CASABONNE-MASONNAVE公孫孟(Bureau Français de Taipei -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一本細膩描繪出甜點職人故事的作品,其訪談紀錄呈現了台灣專攻法式甜點師傅們的精神——這群在台的法式甜點職人不僅以精湛的技藝向長達七千多年歷史的甜點工藝致敬,還以獨有的創意豐富了這門藝術,成為台灣帶給甜點歷史上的一大貢獻。」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Liz 高琹雯(美食作家、 Taster 美食加創辦人):「追尋自身根源的熱情之作!」

    比家的日式餐桌(西式的也有啦) 比才(《家.酒場》、《小聚會》作者)

    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 毛奇(飲食作家)

    洪愛珠(作家,《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作者):「法式甜點在本土立定腳跟,向遠眺望的時代紀錄。」

    蔡珠兒(作家)

    無論你是甜點愛好者、甜點或餐飲業界從業人員,還是關心台灣味議題的讀者,或者希望未來能成為甜點、餐飲業界的一份子,我都能夠很有自信地說,你將能在這本書裡獲得充足的養分與力量思索、咀嚼,我們一起努力前進!

    #yingspastryguide #yingc #台味甜蜜蜜
    大雁出版基地 日出出版 Sunrise Press 博客來
    珠寶盒法式點心坊 boîte de bijou 、 Le Ruban Pâtisserie 法朋烘焙甜點坊 、 187巷的法式甜點咖啡 、 187巷的法式 烘焙/料理/烹飪教室 、 Season 敦南旗鑑店 、 SEASON Cuisine Pâtissiartism 、 Salon de Marie Antoinette 瑪麗安東妮手工法國點心工作坊 、 全統西點麵包 Chuan Tung 、 TERRA 土然巧克力專門店 、 在欉紅 red on tree 、 菓實日 、 Quelques Pâtisseries 某某。甜點 、 HUGH dessert dining 、 One Tree Hill Taipei 、 好食光 Keya Jam 、 Yu Chocolatier 畬室 法式巧克力甜點創作 、 JADE LI Chocolatier 、 喜樂可可咖啡園 、 香草騎士 Vanilla Knight 、 香草農夫 Taiwan Vanilla Farm 、 COFE

  • 喜樂時代總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6 23:10:41
    有 7,075 人按讚

    達賴喇嘛 生日快樂!

    記得上次與您在東京見面時,本來覺得自己能在會場最後一排遙望就很幸福了,沒想到陰錯陽差的在飯店會場剛好巧遇您,還很意外的牽到了您的手,讓我驚喜了好久好久。

    第一次看您的書,是大學失戀時,聖媽看我每天都很沮喪消沉,就送了我一本書,書名是《真愛無限 -達賴喇嘛-》,我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看完第一遍,那是我第一次進入達賴喇嘛的思想世界,那毫無邊際的愛與包容整個席捲我的三觀,原來我們可以連敵人都愛?

    就這樣,我斷斷續續的看了一些達尊者的書,尤其關於貓咪的那幾本,再閱讀了尊者的自傳漫畫,才慢慢把尊者的人生拼圖拼湊出一個輪廓,但我還是沒有辦法看見他愛與智慧的邊際,他總是能用最好記的比喻來讓你思考,或是笑著回答很深奧的生命課題。

    今天的閱讀五分鐘,就分享達賴喇嘛的智慧:

    有人問達賴喇嘛:「關於人性,最讓您感到驚訝的是什麼?」

    達賴喇嘛回答:「人類,為了賺錢,他犧牲健康。為了修復身體,他犧牲錢財。然後,因擔心未來,他無法享受現在。就這樣,他無法活在當下。活著時,他忘了生命是短暫的。死時,他才發現他未曾好好地活著。」


    #真愛無限 達賴喇嘛
    如果「愛」,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不會有這麼多迷惑的眾生
    因為「愛」,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溫柔的渴望,所以珍貴脆弱
    然而「愛」,要超越小小的自我並愛上敵人,需要智慧與方法


    #為何要修心?

    追求太多的表面慾望,過度的貪婪、瞋怒、愚癡(無明),
    但這些並不能帶來內在的滿足。
    唯有徹底察覺貪瞋癡所帶來的缺點,
    並了解愛與慈悲才能帶給心靈真正的平靜。


    #人性本澄淨
    心的本性是光明自覺的,
    因此許多的情緒問題不是心的本質。
    負面的情緒是一時的、表面的,所以可以移除。
    不管水有多髒,水的本質是不會被髒東西污染。

    同理,即使心中有煩惱,心的本質也不會被塵污染。


    #徹底了解為什麼我們會貪瞋癡?
    真正原因是欲望受挫,
    缺乏正確的態度面對問題,
    覺得自己是受害人而對方是敵人。



    #問題在心中
    外在的環境不是讓我們陷入痛苦的原因,
    是雜亂的心導致痛苦。
    如何改變?
    培養觀察自己的能力。
    把自己當成觀察者,
    觀察自己的行為與思想,
    就能體會什麼是「平常心」,
    無關乎喜歡或不喜歡,想要或不想要。
    但,千萬不要墮入情境。
    心自然會流露本然的純淨。


    #怎麼修心?
    試著在清晨起床時,
    躺在床上,觀照心性,
    訓練心性保持平靜的狀態,
    有助於思緒清楚。


    #禪修步驟:
    不要想過去和未來發生的事
    讓心自然運作,不要思考
    觀照心性的光明澄淨
    保持這個狀態一段時間


    #第一階段:落實平等心
    「沒有平等心的觀念,即使是偏頗的愛和慈悲,也無法發揮。」
    所謂落實平等心,也就是儘量對所有的人產生正面的態度。
    可以從對少數人開始,漸漸擴展到愈來愈多的人。



    #第二階段:發自內心,對他人感恩
    「如果你的人生太平順,你會變得懦弱。
    困境會幫你開發內心的力量,讓你有勇氣面對困境。」
    誰讓我們擁有這一點?
    不可能是朋友,絕對是敵人
    透過回想親朋好友對我們的好,
    尤其是在童年階段時,
    因為那時我們特別依賴別人的照顧。
    回憶過去生命中接受過的恩惠,
    並對別人的佈施感恩,
    即使別人並不是有心施恩與你。


    #第三階段:助他人快樂
    「一種發自心理的互惠感,將漸漸變成你對別人的第一印象。」
    回饋別人的好,發揮無畏的精神,
    不管困難,也要助人得到快樂,
    並最終可以證悟。


    #第四階段:認識受苦,學習愛別人
    「那些都是人,他們正在受苦。
    他們和我們一樣有得到喜樂的權利。」
    放棄你、我、他的思維,

    捨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
    「一支箭射過來時,
    沒有時間問是誰射的或射的是什麼箭。」
    而是用同理心看待所有的人。
    鐵的事實:
    「所有的事物都會消失,你也會消失。」
    我們隨時都可能死亡,生命就會消散,
    不論我們多有成就、多有錢,都不能使生命延長。
    在死亡的時候,我們必須放棄所有東西,
    就這方面,有錢人的死和野獸的死並沒有差別。
    在有幸成為人的同時,就應該為別人的福祉盡一份心,讓今生過得有意義。


    #第五階段:以愛為本,發展慈悲心
    好好運用常識吧!
    憤怒有用嗎?憤怒不會對彼此有任何幫助。
    最後,憤怒不會傷害別人,只會傷害你自己。
    不論貧富、老少、強弱,都以良善、慈悲的心對待,
    希望他們早日得到快樂。
    如何發揮慈悲心?
    與眾生建立親近感與痛苦的同理心。
    學習如何控制憤怒。

    (思考:憤怒的價值在那裡?安忍和慈悲的價值又是什麼?)
    #第六階段:全心投入,渡己渡人
    如感覺慈悲自然流露,想為眾生除盡諸苦,
    就像母親一般,想為愛子解除病痛,
    那你的慈悲達到圓滿,稱為大慈大悲。
    當你的內心深處自然浮現愛心,
    希望跟所有眾生一起享有真正而永恆的喜樂,這就是大愛。


    #第七階段:追求利他的證悟
    當身、語、意三方面的行為,愈來愈導向他人的利益,
    就會發展出深遠的愛心和投入感。


    #最終目標:幫助形形色色的眾生。
    首先我們要了解他們的本性和性向,並對愛的修行有充足的知識。
    教導眾生,為什麼要修習愛的修行,
    以及從現在開始,要捨棄什麼樣的行為。

    重新定位你和他人的關係,
    可以賦予生命新的意義。

    --

    這張圖獻給尊者
    也獻給每一個生命

    能在這世界遇到您
    還能生在同一個時代

    真的很幸福很幸福!

  • 喜樂時代總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07 11:29:13
    有 339 人按讚

    #確診隔離期間的心理強化技術 #如何成為最有力的陪伴
    #一位心理師與一位親友被確診隔離的夥伴對談
    ​.
    前陣子,看著 陳茻 陸續寫下關於他父母雙雙確診隔離,母親從防疫旅館住進醫院、從病情變化到復原,最終平安出院的種種經歷。一方面,祝福且欣慰他長輩平安;另一方面,也想從家屬的第一手經驗,了解隔離中還有什麼心理需求,可以如何強化心理照顧。於是,我們在線上聊了起來⋯⋯​
    ​.
    心理師:​
     「從你的經驗中,你覺得還有什麼會有機會帶來一些幫助呢?家人的聯繫鐵定是,如果一些錄音,有辦法協助像你父母這樣的人嗎?​」
    ​.
    茻:
     「​我其實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耶!這段日子,我就是傳我兒子的照片、影片。其實我覺得視訊最有用,我媽每天看到嬰兒就很有動力。​
     如果從這個方向去想,應該要有一些能帶來希望的、對未來生活的想像來支撐病患的精神健康。我們可以具體描繪那個圖像,讓他們『相信』自己會好起來,已經可以規劃之後的日子,而不是活在悔恨中⋯⋯​」
    ​.
    心理師:​
    ​ 「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安靜能繫望』」。
    ​.
    茻:​
     「這個是什麼?​」
    ​.
    心理師:​
    ​ 「(咦?)​」
    .
    ————​————​————​————​————​
    ​.
    這個是什麼?​

    ​ 這個是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防疫大作戰」裡,司長宣導的壓力因應內容。​
     ​這個是衛福部「總柴提醒」的緩解心理壓力五大招。​
    ​ 這個是2007 年,歐美各國災難創傷專家,針對大型災害與創傷,歸納出的五項介入原則,並且發表於學術期刊中。​
    ​ 這個是蘇逸人博士翻譯,後來在「災後創痛的復原長路:大型災難初中期介入的基本原則與作法」(蘇逸人、游勝翔、周嘉瑛,2009)文章中,整理出的應用表格。​
    ​ 這個是龔怡文博士在某次團隊會議腦力激盪時,提出成為「安、靜、能、繫、望」的五字訣。​
    ​ 這個是許多臨床/諮商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經常掛在嘴邊的宣導內容。​
    ​ 這個可能是國內心理健康目前流傳最成功的口訣。​
    ​.
     然而,比起燒燙傷急救的「#沖脫泡蓋送」,這個「心理急救」五字訣可能仍是大眾較為陌生的字眼。​
    ​.
     因為比起生理的健康,我們對於心理健康的關注,始終遠遠不足。​且讓我們透過「確診隔離」的處境,談談這些原則如何得以成為一種「心理強化」技術。​
    ​.
    ————​————​————​————​————​
    ​.
    茻:
     「所以這五點,有一個固定的順序嗎?​」
    ​.
    ————​————​————​————​————​
    .
     特別說明一下,「#安靜能繫望」其實是五項原則,不是五種做法,也不是五個步驟。不用照順序,也有很多彈性的做法。事實上,在確診隔離的處境,五個原則實際上可能會像是這個樣子:​
    .​​
    🟧 #安 安全​
    ​.
     安全是相對性的概念。即使身在隔離病房戴著氧氣罩,看似不安全,但我們仍可想辦法「提升」安全程度。例如:​

    ◼️接收正確的疾病訊息;​
    ◼️了解自己在什麼樣的狀況下,會接受什麼樣的治療協助;​
    ◼️減少接觸引發焦慮不適的影像或訊息;​
    ◼️當過於恐慌擔心時,張開眼睛、凝神聆聽、專注身體感覺,重新與當下的環境連結。​
    ​.
    茻:
    ​ 「看來心理層面的建設,也是安全建設的一環。我比較好奇的是,對於專業的醫療人員來說,這些資訊都是「早已知道的事」,或是他們必須直接面對讓人焦慮的種種衝擊,那他們又能做什麼呢?​」
    .​
    🔺給醫療團隊:​
    .
     其實醫療團隊也很需要這些安全感喔!尤其對很多支援的人力來說,例如防護依就不一定是很熟悉的事。所以醫療人員也想要確定自己的需求有被聽見、確定自己有被保護與準備好、確定自己的生活有被良好支持,這都是重要的安全需求。​
    ​.
     不過如果先把重點放在病人身上,我們可以想像:當醫療團隊過於忙碌,又加上全身防護,難以重複說明相關訊息時,使用懶人包單張或海報,也許是個不錯的方式。當病人清楚知道自己現在怎麼了、接下來會如何,即使真的要面臨死亡,也能帶來莫大的安心。​
    ​.
     但請千萬千萬,不要給出虛假的保證。​
    ​.
    ————​————​————​————​————​
    .
    ​🟧 #靜 鎮定平靜​
    ​.
     平靜是為了減緩過度強烈的情緒波動,能夠避免後續更多的困擾。平靜不是壓抑情緒,而是讓我們獲得自我掌控。例如:​
    ​.
    ◼️知道這些壓力引起的焦慮反應是自然的;​
    ◼️把每天遇到的問題劃為可控制的小單位;​
    ◼️練習意象放鬆技巧;​
    ◼️促進正向情緒,例如喜樂、幽默、興趣、滿足、與愛。​
    ​.
    🔺給醫療團隊:​
    .
     當處在呼吸困難中,呼吸的放鬆練習恐怕難以帶來成效;當行走都成為負擔,肌肉放鬆可能也過於沈重。這時候,意象類的放鬆技巧,例如「自我暗示放鬆訓練」可能較有幫助。同時,人們可以在想像與實際的經驗中,感受到正向的情緒,並且擴展個人的資源庫。例如陳茻的母親走到窗邊曬太陽,說那是日光浴,其實就是很好的例子。​
    ​.
     特別提醒,不建議在這樣的狀況下,一直讓病人談論焦慮與憂鬱的困擾情緒。​
    ​.
    茻:​
     「什麼樣的情況算是與病人談論焦慮與憂慮的情緒呢?​」
    ​.
     過去有的做法認為,最好引導人們把不舒服的情緒盡量「說出來」,像是一種「宣洩」,並且相信這樣會有幫助。但是研究發現,在重大壓力下,刻意引導人們一直訴說負面情緒,反而增加後續產生心理問題的可能性,所以現在不建議一直刻意引導病人談。不過如果病人本身很想談,還是可以談喔!甚至最好是安排專業的心理諮商!​」
    .​​
    ————​————​————​————​————​
    .
    🟧 #能 自我與集體效能​
    ​.
     效能是當個人與團體知道自己「做得到」的時候,感受到的權能與尊嚴感。這可以讓我們重新得到控制感,甚至開始累積成就感。例如:​
    ​.
    ◼️知道自己擁有許多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新校準現況,設定當下可以達成的目標;​
    ◼️主動判斷並解決問題;​
    ◼️行有餘力,幫助他人。​
    ​.
    🔺給醫療團隊:​
    .
     也許很難想像,都已經確診隔離了,還能如何幫助他人?然而陳茻的母親就是最好的示範:為了保護醫療同仁,她每天主動消毒、整理自己的房間,就為了讓他們少穿脫消毒一次。這樣的利他與感恩心情,有太多研究提出,對於身心的恢復,能帶來確確實實的助益。​
    ​.
     因此,千萬記得,不要把病人變「小」了。讓人們擁有一些自我的掌控,其實比無微不致的照顧來得更好。​
    ​.
    茻:​
     「所以,其實重點不只是這些舉動實際上產生的幫助有多大,而是這些行為本身,在事情發生時就具備深刻的意義嗎?人透過實踐,實際去做點事情,是真的會讓身心感覺變好嗎?​」
    ​.
     沒有錯,事情不在大小,「實踐」這件事情本身確實有極大心理健康意義。我們在具體的目標與完成的行動中,可以一次又一次確認自己是擁有能力與資源的。這就像是一種「參照經驗」,我們可以藉此更知道自己是誰!​
    ​.​
    ————​————​————​————​————​
    .
    🟧 #繫 聯繫​
    ​.
     社會支持一直是心理健康中一個極重要的因素。哈佛大學超過80年的幸福(Happiness)研究,告訴我們「良好的關係讓我們維持快樂與健康」。只要能維持通訊,便有許多可以連結的方式,例如:​
    .​
    ◼️找出所愛的人,並與他們聯繫;​
    ◼️分享親密的情感;​
    ◼️感覺被需要;​
    ◼️確認自我的價值;​
    ◼️獲得實際上的協助(像是餐點、治療)。​
    ​.
    🔺給醫療團隊:​
    .
     注意到了嗎?在情感方面,也許我們都還有更多可以學習的面向。除了教導病人與家屬表達彼此的關懷與愛意外,也可以讓病人知道他是被需要的、有價值的,這同樣是社會支持的重要面向。而除了情感外,社會聯繫還可能帶來具體、實際的協助,甚至獲得因應方式的教導等。畢竟身而為人,我們都是社會性的動物。​
    .​
     但特別注意,社會聯繫也可能有負面的。例如若有人輕視病人的需求、對復原不切實際的期待、表示不認同⋯⋯等。因此,需要謹慎選擇聯繫圈。​
    ​.
    ————​————​————​————​————​
    .
    🟧 #望 希望​
    ​.
     希望是「蓋洛普調查」主張最有力量的幸福信念。希望是一種思考未來的方式,包含主動性,更要付出努力。例如:​
    .​
    ◼️標認、擴展、建立自己的能力;​
    ◼️設定嚮往的未來目標;​
    ◼️規劃前往目標的途徑;​
    ◼️看見自己已經展現出的力量。​
    ​.
    🔺給醫療團隊:​
    .
     希望不是許願,而是了解目前的困境,但接納各種可能性,努力克服困難。同時,希望也經常來自前面的安全、平靜、效能、聯繫四個原則。當陳茻的母親透過視訊看著可愛的小嬰兒,想著以後要怎麼跟他玩、帶他去哪裡,落實到生活的細節,知道自己做得到,也就更能相信自己會好起來。​
    ​.
     特別注意,可以讓人們看見自己「已經展現」的力量或從事件中的獲得,但不建議讓人們發現「尚未理解」的意義。​
    ​.
    茻:​
     「『安靜能繫望』,聽起來很簡單,但簡單的東西最好用。​」
    .​
     是的,它不僅是重大災難與創傷後的心理急救原則,也可以是促進病人恢復的「心理強化」技術。看似簡單,但都是經過實徵研究的有效作法!​
    ​.
    ————​
    .​
     撰寫「安靜能繫望」時,我想到前陣子看到一段話,來自電影《#愛上觸不到的你》結尾:​
    .
     「肢體接觸,出生後的第一種溝通方式,安全感,安心感,舒適感,都在指尖溫柔的愛撫下,或嘴唇輕輕觸碰柔軟的臉頰下,在快樂時聯繫著我們,面對恐懼當下使我們強壯,強烈情感帶來的興奮感,還有愛,被愛的人觸碰,就跟需要呼吸一樣重要。我從來不知道被觸碰有多麼重要,他的觸碰,直到我無法擁有它。所以,如果此時你正看著這段,可以的話,觸碰他,觸碰她。生命短暫,經不起任何一秒浪費。」​
    ​.
     在Covid-19時代的隔離病房中,碰觸已成奢望。不只得維持社交距離,有時甚至還生死兩忘。然而現代的科技,讓我們即使實際上隔著病房、隔著面罩,仍能透過網路與通訊,敲開一點點縫隙。​
    ​.
     台大醫院家醫部蔡兆勳主任,前陣子分享了一對老夫婦同時住院,當阿公進入呼吸窘迫後,團隊透過iPad,讓兩人透過視訊道別,見了最後一面。​
    ​.
     我真心相信,網路與通訊,真的是不亞於維生系統的重要生存依據。若各種維生系統包括藥物、氧氣維護我們的「身」,那麼網路與通訊,便在此刻維持我們的「心」。​
    ​.
     是否,我們能讓所有住進醫院的重症病人,都能擁有一台可供視訊的設備,無論是手機或是平板呢?​
    ​.
     若今生無法再碰觸彼此,請至少讓我們得以好好道愛與道別。​
    ​.
     有你(妳)的陪伴,即使死亡將至,也可不再恐懼孤單。
    .
    ​#安靜能繫望 #心理急救 #心理強化
    .
    👉本文由黃天豪臨床心理師撰寫,原發表於個人臉書,經同意授權引用;圖片由心理師想跟你說丁郁芙臨床心理師設計。相關連結分享於留言區,也歡迎大家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