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喜樂時代床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喜樂時代床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喜樂時代床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喜樂時代床座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213的網紅胡川安的 Life Circu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疫情期間的紙上京都旅行] 在疫情期間出版一本京都的書,又不能出國玩,不禁讓人覺得好奇。但或許正是在這個時候,才需要這樣的書。書中沒有打卡祕境、沒有不可不去的知名景點、沒有驚呆了的美食,裡面是一個古都的底蘊與文化,還有千百年來不斷的生命力,塑造了無可比擬的文化古都。 台灣是個有生命力的地方...

  • 喜樂時代床座 在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18 21:47:56
    有 78 人按讚

    [疫情期間的紙上京都旅行]

    在疫情期間出版一本京都的書,又不能出國玩,不禁讓人覺得好奇。但或許正是在這個時候,才需要這樣的書。書中沒有打卡祕境、沒有不可不去的知名景點、沒有驚呆了的美食,裡面是一個古都的底蘊與文化,還有千百年來不斷的生命力,塑造了無可比擬的文化古都。

      台灣是個有生命力的地方,很多城市也在推廣自己的文化。近幾年來,大家琅琅上口的「地方創生」,成為每個地方思考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然而,不管是文化或是地方創意,都得回歸到每個城市最為核心的文化。

      前兩年我寫了一本《東京歷史迷走》,相較於大家都去東京追求時尚和潮流,我認為東京是個具有傳統和歷史的城市。超過兩百五十年的江戶幕府所留下的生活和文化儀俗,仍然存在這個城市的骨髓和血液裡。這本京都的書和東京是一起的,相較於東京的傳統,我認為京都是相當具備現代性的,或者說京都在每個時代中都找到自己生存的方式,讓傳統與現代並行不悖,並且吸引全世界的人走進京都的歷史,繼續充實京都的文化。

      我們要瞭解自己文化的核心在哪?才能使城市讓人著迷,而願意在不同的角落迷路,走入文化和歷史的記憶中,感受真實的生活、情感和歷史的底蘊。

      京都是座歷史的迷宮,層層疊疊,以王城的姿態,在悠久的歲月裡存在著,但很多原有的景色已經完全不同。雖然一開始期許自己是「平安京」,但是氣候條件的關係,夏日梅雨季後,容易有疫病。因為是權力的中心,想要競逐政治勢力、問鼎中原的人物也會在京都大亂鬥,造成嚴重的死傷。

      德川家康遷都江戶後,商業、政治和文化與京都形成競逐。對於京都受傷最大的事件就是天皇東遷,本來天皇和公卿貴族們都居住於此,具有濃厚的文化風尚,周邊相關的文化和產業的人一起維持古都的風華。然而,天皇遷到東京,使得京都喪失了重心。不過,富有生命的力京都人,開始讓京都成為一座適合觀光的都市,是一座文化古都,透過現代化的方式,讓所有到此的觀光客都能感受到滲入生活每個層面的日本文化。

      要懂京都,歷史是一把很好的鑰匙,讓旅人們可以隨時穿越到不同的時代。每年的「時代祭」由京都御所遊行到平安神宮,千年繁華的遊行隊伍,盡在一時展現,傳統與現代,在人們的心目中,宛若一條時間的長河,鮮活地展現出來。

      在京都,很容易著迷。不管是一處風景、一間餐廳、一枚和菓子、一座石庭,都會被吸引住。背後是美學,且蘊含著複雜的深意與精確性,像身處龍安寺的庭園中,永遠無法數到十五顆,設計者透過巧思,讓觀者無法算清石頭的數目。其中帶著不可思議的嚴謹,但在其中又可以令人感受到雀躍喜樂,或許這也是禪的體悟吧!

      在京都,容易迷路。因為四季都有迷人之處,容易處處留情。櫻花滿開的時節,繁櫻似錦,為京都的街頭妝點上活潑的氣氛,增添了一股緋紅的輕雲。

      櫻花的顏色具有層次性的差別,搭配上刻意修剪的樹幹,使得每一株的姿態與景致都有可觀之處。炎熱的夏季有盛大的祭典,還可以在溪流之中享用川床料理,於水流平緩之處搭上木板,直接於川中享用料理,不僅消暑,還有無盡的風雅,夜晚則在鴨川邊沉浸在七夕的浪漫裡。

      秋季的紅葉帶了點清幽和寂寥的氣氛,在四季的顏色即將結束的時候,靜靜的感受自然的訊息。送舊迎新的氣氛中,偶然在街角,或是在寺廟中,突然可以聞到一股馨香,或是在冬季寂寥灰白的顏色中看到一點色彩,那就是梅花的味道與顏色。春寒乍暖,但春意已到,通常在梅花綻放的時候,也即將進入新的一年,感受四季的再次循環。

      穿越傳統與現代的迷走,翻開京都,也翻開《京都歷史迷走》,在閱讀間走進京都,不再走馬看花,而是理解文化創意背後的深層底蘊,在飲食和散步裡感受京都的美。

    迷走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409?loc=P_0003_084

  • 喜樂時代床座 在 艾斯特的電影紀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2-01 21:58:41
    有 5 人按讚


    #艾分享|《#熱帶雨》導演陳哲藝與影后楊雁雁

    最後一場在台特映會QA映後紀錄

    ✨全文影評:https://esthermovierecord.com/2019/11/21/wetseason/

    #熱帶雨 #陳哲藝 #楊雁雁 #映後QA

    昨晚離開公司,20:35,實在很想去看《熱帶雨》,查了一下比較近的影廳嘛,喜樂時代21:00播,信義威秀22:00播,後者一定來得及,但突然想看一下,晚上一定有檔的國賓長春如何...

    21:15,立馬決定攔車過去,看完回家,長春怎麼也近得多,人生不必過得太痛苦~~

    購票時,售票員告訴我,這場有映後導演和演員的QA,欸~~怎麼運氣這麼好又那麼巧,因為我真的只是挑最適合自己的時間和動線,才選擇看這場的。

    映後座談結束後,還有簽名會,也可以合照~~

    後來才知道,這是導演陳哲藝和新科影后楊雁雁這天唯一的映後座談會,也是來台行程的最後一站,因為今早8點多就飛回新加坡了。

    因為我坐的是長春9廳的第3排,前面是通道,前兩排沒人座,兩位影人也就站在我前面,導演很能講,對於問題總是延伸說了許多,我問了新加坡國內對這部片的反應,他說了很多很多,說完還對我說謝謝,實在是個非常誠懇的人。

    還是把我記下來的po出來分享一下好了,不過前面的問題沒記清楚,只記下一部分回應...

    陳:

    我記得很多年前在紐約拜訪李安導演,在他辦公室聊了好久,就聊了3、4個小時,他就跟我說,電影講得太清楚,就不好玩了,很多時候,電影最美麗的地方,就在於灰色地帶,不是黑與白的地方,我是說,我講了那麼直白的話,他卻不是電影。
    .

    Q(為什麼阿公的電視會放胡金銓導演的電影?導演你比較喜歡胡金銓導演的功夫片還是成龍的功夫片?)(現場哈哈大笑)

    陳:

    我的電影裡,每個細節都有討論過,這個老人是個半癱瘓老人,我寫劇本時,是設定他已經中風有好幾年了,可能有4、5、6年的時間,臥在病床或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可能會看著電視、睡覺,他什麼也很難去做,一個不能動的人,他心裡最大願望是什麼?就是可以動,這年齡的人,他看電視就會想看年輕時看的電影,不能動的人,想要動的話,看華語電影,動的最多的,就是武俠片,武俠片拍得最好的,就是胡金銓導演,所以我就找了幾段我覺得很棒的,也算是對他的一種致敬。

    後面由許佳樂飾演的郭偉倫,他待的是完全沒有生氣的一個家,所以我對這小孩的設定是一個多動的人,他必須要很會動,為什麼他是耍武術的,為什麼他有種活力和能量,因為他進入到這家裡,你就可以感受到,他點燃了這家裡的一個東西,突然把很多正能量帶到這家裡。

    因為熱帶雨,就回去反覆看了胡金銓導演的很多經典的電影,現在回去看,你會覺得很厲害,現在的武打片,可能CG做太多了,都沒有以前拍得那麼好,拍得那麼有力度,胡金銓導演真的是很棒的。許家樂那個角色不可能去看胡金銓,那個年齡的小孩,他會看過的動作電影就是成龍的電影,我本身小時候是很喜歡成龍的電影,但如果是武俠片,真的是胡金銓導演拍得最好。

    但是...近期成龍的電影我都沒有那麼愛看(現場哈哈哈哈哈哈)這邊人少可以講得比較直接(哈哈哈哈哈)
    .

    Q(新加坡的人種比台灣多元,但我們在台灣看其實不是很了解新加坡,像師生戀這樣的題材在新加坡,還是屬於爭議、禁忌性嗎?台灣可能這種題材也許看多了,在新加坡這樣的題材能被接受嗎?為什麼想這麼拍?對新加坡社會有什麼衝擊?)

    陳:

    新加坡是一個非常非常保守的社會,而且很多很多基督教徒,他們也很保守。以前很多朋友跟我說,新加坡社會很保守,但我不相信,後來我發覺,原本我爸媽也很保守。

    我可以跟你講一個故事,很多年前,我媽是受英文教育的,她不是華校生,她從小就看很多英國文學,所以我一直以為她應該是很現代的人,但是,在2007年我拍了一部短片,在2008年,這短片叫做《霧》,入圍了柏林電影節的競賽,我在籌備時,有一天我回來,大概快要半夜了,我媽就坐在客廳裡,我進來,她就說這麼遲了,怎麼還不睡,她就等我,說有話跟我說。她說我不應該動你的東西,但是我看了你的劇本,覺得很好,但是我覺得你不應該拍這部電影,他講的是兩位未成年青少年第一次的性發現,後來入圍柏林影展,然後我媽就用英文說,what were teacher seen of you? 老師會怎麼看what were parents seen of you? 家長會怎麼看你?新加坡社會會怎麼看你?她說你剛剛憑一個短片在坎城影展拿了一個獎,但你為什麼要拍這樣的題材呢?我明白你說的,但你需要把這樣的戲拍出來嗎?因為性愛的那場戲蠻長的,那時候當下,我意識到新加坡是很保守的,連我受英文教育的媽媽也是很保守的,後來我說,我不想跟妳討論這個問題,以後不要動我的東西,我媽媽竟然生平第一次,她寫了一封信給我,拿起紙和筆,寫著Dear son...她就道出了我為什麼不該拍這部片的理由。

    所以,在新加坡,這部電影出來時,會有一些聲浪,喜歡的人很多,但還是會有一寫保守派會覺得這是敗壞風俗啊什麼的。

    但如果你看《熱帶雨》,會發覺說,我不是想用一個很shopping、拿一個聳動的題材來做一個炒作,因為我不是那樣的導演,你看我捕捉人的鏡頭跟選擇,你大概就知道了,而且我不是一開始就知道這是個師生戀的故事,我寫劇本都是跟著角色寫的,很多人寫劇本是跟著劇情寫的,我是跟著角色走,你看阿玲這個角色,她很忙碌,她白天需要教書、備課,回家從看護那邊接過來,還要做飯,幫公公洗澡、換衣服,之後還要洗碗、做家務,改卷子,這個女人是沒有社交生活的,她不像我們可以出去看個電影,喝個咖啡,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需要有一個人來解救她,點亮她的生活,這個人會是誰?會出現在那裡?不可能出現在家裡,家裡也沒人了,老公也經常不在家,公公也動彈不得,他必須出現在學校裡,她是個教中文的老師,中文在新加坡是不受重視的,所以她這個職位是有點受排擠的,被冷落的,這個人的出現一定是個學生,所以寫著寫著,就會寫到那裡去,不是說,「好,拍個師生戀」,我的創作方法不是那樣的,我也不希望人家認為我是為了挑戰禁忌而去拍這樣的電影,雖然宣傳時用這個話題還蠻好用的,如果我要拍成很聳動的師生戀,就不會只有一場床戲,可能會有10場,可能就變成年輕版的《色戒》了。
    .

    Q(阿玲在整部電影裡,都是個很悶的角色,我認為她應該要爆發的地方,她都是悶過去,悶到我覺得妳這時候應該要哭了,可是她是悶過去,只有哭一下下,轉過來又笑,怎麼能讓這個人辛苦得去悶著這些事?到最後看到結局是笑了,好像有東西又鬆開了,想問雁雁,您怎麼詮釋這麼悶,這麼苦過應該要爆發的情緒?)

    楊:

    我先說,阿玲的性格跟我自己的性格,真的很不一樣,如果是我,早就已經翻桌子了,他開門我就揍了,再見。

    但是我也佩服她這樣的性格,她沒有像我這樣容易說離開,她的責任感比我強很多,在我的生活環境中,亞洲女人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的,當一個家庭發生很多問題時,通常都是媽媽一個人撐起來的,很多報紙上的故事,都感謝,謝謝媽媽這麼多年帶著我們一家人。

    所以我在詮釋這角色時,她囊括了很多我所見過我所認識聽過的的親戚朋友,我都聽過這樣的事。

    我甚至有時候覺得導演,他怎麼這麼做,怎麼可以吞下去,臉上還是一抹這麼溫柔的輕輕的笑容,這麼多的負擔都在她的肩膀上,她怎麼做到。

    所以很多個晚上,我拍完後,我都得在車上哭,我得再發洩,我花了很多時間想,那時候我到底在哭什麼?我是哭拍攝不順利嗎?後來我發現,原來是在幫阿玲哭,我們沒有看到的那場戲,她是在被窩裡面在哭,那可能就是我在車上裡的那種感受,我自己不知道怎麼撐過去的,我真的佩服她,但她絕對不是個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迷失的時候,她可能在那一刻就突然間迷失了。

    剛才導演說保守,我想可能不是保守,是無形中,那個禮義廉恥就深深的在我們血液裡面,她知道自己做了不該做的事,她很快就知道了,阿玲這個角色,到現在我還在想,當時我是怎麼做到的,我還在反芻當時我是怎麼那麼快進入那個角色,為什麼我得要花半年的時間把她給抽掉。

    .

  • 喜樂時代床座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29 13:10:16
    有 432 人按讚

    〈在長照中心認識了楊奶奶〉

    萬芳蓮馨長照中心門外是多株綠色植物,拐进去,粉色牆壁瓷白色地板,一座立櫃佛龕供着水墨彩繪觀世音菩薩像,點著橙黃色的小香燈,綠紅糖果各三五顆。輪椅一字排開,上面坐著許多爺爺奶奶,吊瓶的,發呆的,看電視的,陣仗一直延伸到走廊,我踩進來,小心翼翼往前走,爺爺奶奶抬起頭來打量,我時刻提醒自己要記得微笑。

    來之前,社服團進行了十分鐘的小培訓,教我們推輪椅的方式,與長輩們溝通的技巧等。我的活動流程卡片上寫著「玉珍,失智」。

    走啊走,盡頭轉角便是「交誼廳」,不到二十尺的小廳,左右不對稱排著十多臺輪椅,有的爺爺奶奶東倒西歪,需要用背帶固定身子。

    #見到奶奶#

    「海珊在哪?」我急忙應道「這!」「玉珍在這。」這就見到了玉珍奶奶。

    奶奶留著短髮,頭髮是麥當勞麥旋風色,個子不高,如一般老人的身子隨著時間越縮越小。「奶奶,我是海珊,待會我們去公園。」兩個社工負責一位長者,負責玉珍的,是明慧和我。

    玉珍奶奶點點輪椅,問我和眀慧誰會。我問她怎麼了?她說她要拿東西,我便把輪椅兩邊手剎拔掉。她又點點自己胸前一條用於固定身子的皺皺碎花布帶,「把它解掉。」我繞過她,手探到輪椅背上解開。

    #楊奶奶的房間#

    奶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去哪裡,只是往前指,我也沒問,照她說的做。原來是要回她的房間。十五尺左右空間,有四個床位,輪椅在其中通行扭捏艱難,窗戶很大,直到晚上,房間裏都用自然照明。

    到了自己的床位旁,奶奶伸手摸摸床鋪,又摸摸枕頭下,我把輪椅貼到床邊,防止她跌倒。「奶奶要找什麼?」她沒回應,顫巍巍著手摸摸這裡摸摸那裡,在被子裏翻來翻去,又費力地拉開床頭櫃,還是沒找到想要的東西。

    櫃裏是幾件初秋的薄衫,看護小姐提醒我幫添一件衣服。奶奶拿了灰底紅花針織羊毛衫,自己要穿,卻找不准方向,我們趕緊幫忙。

    穿好衣服,我說:「奶奶回來再找吧。」順勢轉向輪椅。這時,進來了一位大嗓門阿嬤,她扶著輪椅起身,用臺語罵罵咧咧。走道位置只夠過一人,只好等等了:阿嬤褲子脫到一半,露出鬆垮的紙尿布,氣味彌散,越南護衝我們笑笑。我的眼睛不知該往哪裡擱,週轉間看到楊奶奶床底下的鞋子,我俯身問:「奶奶要不要換一雙鞋子?」她看著角落的黑色平底軟皮鞋,夢醒了一般,說哦,要的,是的,要換。原來奶奶找的是鞋子。

    我和明慧一人負責穿一邊。奶奶的指甲很厚,堆積近半釐米,跟瑪瑙塊似的。「奶奶你要剪指甲了,不然襪子會壞的。」她說是啊,是啊。把腳完全推進去後,指甲太高鞋頭頂了起來,我問會痛嗎?奶奶說不痛,不會。

    #去小公園散步#

    推二十多座輪椅下樓,要排長隊。快輪到我們了,奶奶突然說不去了,要跟朋友在一起。我問看護小姐朋友是誰,她聳聳肩,轉過來跟奶奶說:「朋友已經在下面了。」讓我帶她下去就對了。

    電梯窄小的四方型空間裏,沈默格外長久。「奶奶,今天的天氣特別好哦,太陽特別旺。」奶奶的指甲淺粉色,她自己塗的。我誇奶奶指甲好看以後,她一直忍不住摳指甲縫裏的污垢。

    推著奶奶前往公園,她說:「每天都要來這裡。」奶奶膩了。我們排著隊在公園裡緩慢繞圈,前後都有爺爺奶奶在跟義工講話,很熱絡,像好久沒説話了。

    楊奶奶不愛說話,我只好使勁找話題,「前面那棵頂上冒紅色的是臺灣欒樹,前些日子落下黃色小花,越深秋越變紅。」「奶奶你認識楊玉環嗎?你是楊玉珍,你是貴妃的妹妹,你們都是傾國傾城貌!」「奶奶我現在大三了,快畢業了,畢業我就要離開了,現在準備期中考試呢。」到後面已經變成自言自語碎碎念了。

    咕咕,「奶奶我肚子好餓。」說話是耗費能量的活,陪伴老人真不容易啊,我一下就餓得不行,奶奶說這附近連一家吃的都沒有,歎一口氣。我忙說,但這兒安靜,很舒服,世新大學周圍倒是很多吃的,但是很吵喔。

    公園裡很多小朋友,附近一所國小有童軍團穿著迷彩服帶活動,朝氣聚集在滑滑梯和蹺蹺板周圍,「奶奶你看,現在小孩的衣服好好看,五顏六色的,我們小時候還要穿哥哥姐姐留下的。」「奶奶你聽得出來我不是臺灣人嗎?我是廣東人哦。」奶奶是北方口音,她說自己是河北人。

    我問奶奶,中午都吃什麼呀?她用手點點輪椅前綁的一面牙白色小桌,說這個位置放素菜,這個位置是魚。那有沒有下午茶啊?奶奶說沒有。餓了怎麼辦啊?餓了就叫她們給,會給點稀飯。那你的朋友呢?奶奶轉頭看一圈,說沒找到。

    那跟朋友在一起都幹嘛呀,聊天嗎?奶奶說不會,都不講話。我問奶奶,「那你會不會覺得我們很煩呀,又要說話,又要拍大合照。」奶奶沒回我。

    #第一次這樣#

    第二個活動--種植小盆栽。一位爺爺坐不住了,發出呼嚕嚕的聲音,有的爺爺奶奶興致好,繼續跟義工講自己年輕的事情。二十多座輪椅排成一個圈。一直單膝蹲地跟奶奶講話,累了才換邊,奶奶說:「你起來吧,別蹲了。」后面的青芒树咚砸下一颗小果子,我捡起来给奶奶看。

    社團給我們發迷你塑膠花盆,又撒上半滿的土,再發小的仙人掌,任務是把它移植到花盆裏。旁邊一位札辮兒的奶奶看到土裝進盆子的過程,不斷拍手鼓掌。

    楊奶奶突然對我挥挥手說:「餓了你就先吃吧。」我笑出聲,「奶奶,這個不是吃的,這是土這是仙人球,你看,種進去,每天澆水它就能長大哦。」

    每個小組拿到一張白色卡片,我問奶奶你的願望是什麼?她說沒有願望,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都長大了。我說哇真好,兩個兒子兩個女兒是兩個「好」字,好事成雙哦!我拿出筆在小卡片上寫「楊玉珍奶奶身體健康,天天開心。」

    旁邊的一位同學問爺爺,你的心願是什麼?爺爺講不順暢,但我聽得很清楚,他說:「孫子孫女...要平安。」同學是基督徒,他說:「神一定會聽到,會給世人平安喜樂。」

    音箱播放歡快音樂,大家用彩條裝飾盆栽,陽光照耀,場面很溫馨。玉珍奶奶說:「第一次這樣子⋯」奶奶你不是說每天都來這裡嗎。我問那你喜歡嗎?她說,不喜歡⋯我看到奶奶的眼角滲出淚光。奶奶喜歡,得以拽著無聊的生活往前跑兩步,奶奶不喜歡,觸景生情愁更愁。

    拍大合照時奶奶沒看鏡頭,只是望鏡頭後面一棵大樹,很高很高的樹,枝繁葉茂的樹,她說:「這棵樹好,種在家裡好。」我說種在家裡不行呀,會把天花板撐開的。後來又想到,奶奶說的,大概是以前村子里有院子的家。

    #一塊蛋糕#

    回到長照中心,我們把奶奶的輪椅復原到位,在觀世音菩薩正對面往右一格。奶奶說:「沒什麼事你們就先回去吧。」奶奶,我們還不能走,我們要幫一位爺爺慶生,今天有人過生日。社團在行前說明裡跟我們講了,唱生日歌的時候要盡量大聲盡量熱情哦!

    每位老人分得一份生日蛋糕。奶奶細細地吃,看得我直流口水。誰知,還剩一小塊的時候,她突然停住了,說「剛剛你們兩個誰說肚子餓,我忘了。把它吃了吧。」我和眀慧愣住,見我們誰都沒動,奶奶說「就剩一小塊,兩口就吃掉了!」可是我自然是不想吃老人吃過的蛋糕。

    我把碟子拿起來,猶豫地看著這一塊黏糊糊的膏狀物,實在沒法咽下去,便走到前臺交給看護,說奶奶不吃了。前臺接過去,隨手就扔掉了。我轉身發現奶奶正看著我。當下羞愧,難過,後悔交雜而來⋯那塊蛋糕是奶奶念著有人肚子餓才留下的,而我卻把它浪費了。

    #誰在陪伴誰#

    奶奶想去廁所,她示意我把她松開,我以為是要扶她站起來,結果她鉚足了勁也站不起來,才委屈地問:「不能用這個去嗎?」我才明白是要推著去,奶奶現在是沒辦法離開輪椅的。

    社工攙她坐到馬桶上,出來時也沒有幫奶奶關廁所門,也許都是不用關門的吧。廁所外是交誼廳,我站在三米外隔著人群和奶奶眼對眼。時間差不多了,我們是在等奶奶出來跟她說拜拜。說得很匆忙,都沒有靠近了說,隔著幾米揮揮手就完事了,我實在受不了煽情。

    回想今天跟奶奶互動時,我給她講現在的中國大陸、互聯網購物,台灣新興外賣行業,大自然變遷,我的心事,所有這些,奶奶都不感興趣。只有在講到與自己相關的事情,她才會抬起頭來。「奶奶你去過碧潭喔?我看到了你的照片,你看,牆上貼著呢。」她有些害羞地說是啊。

    後來又聽說,今天不只為一位爺爺慶生,是這個月好多人的生日一起過。人老了,就是模糊掉一切,模糊掉姓氏,模糊掉生日,模糊掉性格,模糊掉喜好,模糊掉羞恥心,模糊掉自尊,每個人成了一個編號,一個需要被服務的對象,其他,一切的一切都模糊掉了。

    對個人的定位只剩下名字和代表精神狀況的概括詞:正常、失智、重度失智。

    我總覺得,這個下午,不是我們陪伴,而是老人在陪伴我們。我們來消遣午後時光,獲得特殊回憶、寫作素材、思路靈光和人生感悟雲雲,但是對老人來說,只是無欲無求例行公事的一個下午。

    這些爺爺奶奶,都只是別人家的爺爺奶奶,我們這群手無縛雞之力的大學生,能為「別人家」做的,實在有限。

    我們該做的,是把眼光收回,收回到自己家,認真考慮以後如何對待自己年長衰老的父母。要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送到養老院,再寄希望於某些不諳世事的年輕義工,「陪伴」、「照料」、「關懷」、「感動」他們嗎?這麼做難道不更像是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送出去陪伴、關懷、感動一群義工嗎。

    當然時間的輪軸是公平的,說誰陪伴誰都不恰當,老人們因為義工的到來獲得了新鮮的刺激,我們因為參與老人的日常而多得了一些生命的體解。這樣的良性互動長期延續下來,意義將非常深遠。

    #他鄉遇知音#

    台灣的老人院特別的地方在於這裏會有台灣社會末梢的初代外省人,甚至有很多從前的眷村老兵,大家五湖四海,口音各不相同。今天參與活動的陸生交換生很多,異鄉遇知音一事實在很妙。

    #認識奶奶,還是認識未來的自己#

    現代社會對於家庭有千百種定義,倫理標準架不住時代的波濤洶湧,如何規劃創造家庭、如何營造其氣氛,是自己的功課,這是多元和個人主義帶給我們的自由。少子化和高齡社會的矛盾迫在眉睫,老人的長期照顧和福利保障問題日漸膠著,這除了是政府需要解決的,更是我們這些社會公民需要面對的。35000單人房,32000四至五人房,這是一個人的債,還是一個家的債,政府會補助多少,別人和自己又要承擔多少,我算不明白。

    是去認識楊奶奶,還是去認識未來的自己,這一點我們誰也講不清楚。

    多去長照中心、臨終關懷所慰問,會讓自認為年輕氣盛、不爭朝夕的我們打起精神,珍惜時光,勇往直前。接觸老人,是為青年人過熱的頭腦注下清涼劑,提醒自己:每個人都會衰老,青春更是轉瞬即逝,唯有愛的循環能在世間永不凋零。

    2019.10.29
    文中人名為化名
    廖小花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