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53的網紅洪毓璟 咚咚 Aaron Don Do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Humor is tragedy plus time.」 #馬克吐溫 在永靖的第二天,我們再訪阿良師兄家,參與他的大家庭下午茶時光! 一邊看著底片年代的舊照片,邊聽著阿良師兄的姊姊、哥哥、孿生弟弟,分享從前的回憶,有小時候一起作法祈雨、有一家人歡樂出遊,也有後來手足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60的網紅Hauer Hsie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文: 大家好,我是臺灣吧的DJ Hauer 然後,主持人是林辰,不是我 我是DJ Hauer,他是林辰 然後,我想要講得是,我覺得: "Comedy is tragedy plus time." 就是「喜劇是悲劇加上時間凝練之後的成果。」 世界上很多最好的喜劇,其實是最悲傷的事情 很多最...

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 在 洪毓璟_咚咚 홍유경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17 00:07:40

「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Humor is tragedy plus time.」 #馬克吐溫 在永靖的第二天,我們再訪阿良師兄家,參與他的大家庭下午茶時光! 一邊看著底片年代的舊照片,邊聽著阿良師兄的姊姊、哥哥、孿生弟弟,分享從前的回憶,有小時候一起作法祈雨、有一家人歡樂出遊,也有後來手足們...

  • 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 在 洪毓璟 咚咚 Aaron Don D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05 22:00:07
    有 35 人按讚

    「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Humor is tragedy plus time.」 #馬克吐溫

    在永靖的第二天,我們再訪阿良師兄家,參與他的大家庭下午茶時光!

    一邊看著底片年代的舊照片,邊聽著阿良師兄的姊姊、哥哥、孿生弟弟,分享從前的回憶,有小時候一起作法祈雨、有一家人歡樂出遊,也有後來手足們花了好多心力拯救阿良師兄的煎熬歲月。
    ·
    ·
    看著阿良師兄浪流連的日子,嫁進來的大嫂沒有因此排斥,反而與大家一起同心設法解決問題。

    而舒亞師姐認識阿良師兄時,則是願意百分之百地相信師兄善良的一面,不在乎他晦暗的過往,也有信心他不會再走回頭路。
    ·
    ·
    從溫馨歡樂的家庭氣氛中,讓我明白「樂觀面對困境」、「在家人有難時選擇相信彼此」是他們幫助阿良師兄歸白的關鍵因素。

    曾經的悲劇故事,加了點時光的智慧,變成一家人侃侃而談的幽默往事,於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改寫成喜劇了。

    在阿良師兄引吭高歌片尾曲《#最後一次 》的感動結尾,也宣布暗中幫阿母報名的活動,獲選了今年「#彰化縣模範母親」🥳一切苦盡甘來,我想這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
    ·
    最後咚咚為齊聚一堂的大家庭拍攝大合照,搭配著院子裡盛開的 #孤挺花 ,彷彿堅毅之中帶點浪漫的人生!天下的媽媽們辛苦了!母親節快樂
    ·
    ·
    《大愛會客室》#大愛會客室外景主持
    首播:5/07(五) 23:48
    重播:5/10(一) 03:48 / 13:48 / 16:48
    ·
    ·
    大愛劇場DaAi Drama
    #大愛劇場daaidrama

    大愛電視 DaAi TV
    #大愛電視daaitv

    大愛劇場搶先看

    #阿良的歸白人生第10集
    #母親節快樂

  • 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 在 奶爸律師 陳又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5 17:54:58
    有 800 人按讚

    【七年級生真的很倒楣嗎? 確實有點吧】

    臺灣有太多的變化都發生在七年級生的18-30歲,那通常是一個人,人生最精華的時期 。

    👉我是1982年出生的,民國71年。

    1999年,我17歲,正興高采烈地要和高中死黨一起去畢業旅行,#921大地震 來襲,畢業旅行就這樣取消,時至今日都還沒完成那趟未出發的旅行。

    2000年,我18歲,那年我早出晚歸,待在學校的時間比在家還長,面對錄取率只有六成左右的 #大學聯考,我繃緊了神經,沒想到二年後聯考卻正式成為歷史名詞,更沒想到現今的大學錄取率會超過九成。

    2003年,我21歲,想要彌補高中沒有畢業旅行的回憶,和朋友打算好好規劃大學畢業旅行時,#SARS 來了,畢業旅行再度離我遠去,從沒想過國中的畢業旅行就是我人生中最後一個畢業旅行。

    2005年,我23歲,該是履行國民義務的時候,雖然兵役的時間已經有在減少,但我還是得當1年又10個月的大頭兵,比起現在只需要當四個月的八年級生,辛苦了點。

    2008年,我26歲,剛考上律師的我先面對 #金融風暴,再受到馬總統 #22K政策 的夾擊,回頭看,從那年起律師乃至於很多行業的薪水增長到現在都很有限。

    2010年,我28歲,房價開始一波漲勢,直到現在,以台北市信義區房價指數來說,成長幅度高達72%。

    2020年,我38歲,武漢肺炎爆發,經濟難免受到影響,沒有前幾年順利,教召年限還預計延長為15年。

    如果我是六年級生,上面一大半事情不會是我經歷的,倘若我是八年級生,上述事項發生的時候,我也不是首當其衝的年紀。

    【但我還是很喜歡我出生的這個年代】

    高中時,我會跟著手語社的社員們一起在 #國家音樂廳 的迴廊上練舞,當時如果聽到BB Call響,一定馬上停下動作衝去看,若是心儀的女孩傳來我們之間的暗號,就立刻用跑百米的速度殺到一樓大廳找公共電話煲電話粥。

    我的高中時代,從來沒有在半夜上網過,因為一旦 #數據機 開始出現撥號的聲音,我會馬上被一頓竹筍炒肉絲伺候,後來才知道好像其實有方法可以改成靜音。(在留言處附上懷念的撥號聲音讓大家一起懷念!!!)

    第一個紅起來的MMORPG遊戲是 #天堂 ,一聯考完,我就衝去買,玩得沒日沒夜,那時候最氣有人打電話來,訊號就會像斷線的風箏一去不回頭。

    第一套學會的輸入法,是 #倚天輸入法 ,是小學時到實踐家專(現在的實踐大學)上電腦課學的。(應該不是只有我學過吧🥺)

    下載一張低畫質的清涼照都需要兩秒鐘,更別說下載一部影片可能要耗費整天。

    每個年代都有他需要面對的課題,七年級生確實好像遇到不少大環境的轉變,但我一直記得一句話:「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這也是我現在仍能笑著回顧這些事情的原因。

    #七年級生 #回憶 #畢業旅行

    #奶爸律師
    #陳又新

  • 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 在 作家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7-22 13:25:11
    有 88 人按讚


    作家事已經緊鑼密鼓準備下一季囉!


    八月請鎖定粉絲頁,我們要重出江湖啦everybody~~

    在八月到來之前,阿青分享了週末去印刻文藝營當講師的小說密技,
    住海編看完以後,就更期待青哥在下一季要怎麼替我們說書了。

    一百次說不再接文藝營了。 (好吧這句上週講過了)
    但印刻的俊傑說,什麼都可以說喔(好吧這句上週也用過了)
    我問說,那我講整堂鬼故事也可以嘛?
    在菲律賓的颱風夜裡房間似乎不只我一個人、床上的血手印、景美河堤間抓寶可夢結果卡到陰,我一個人也能撐一整集玫瑰之夜吧。
    於是我又興高采烈接下來了,明天印刻文學營我想跟大家分享:說恐怖故事的方法:論小說。


    對我來說,寫太爛的小說反而是恐怖的,弄的恐怖的小說或電影則少見了。


    我的關鍵字不是恐怖是什麼,而是,「不恐怖」,我從年少時代開始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小說和電影開始不恐怖了呢?」


    忽然垂下來的手啊,紙門後的影子啊,鑰匙孔裡的眼啊,想貞子爬出電視機以後,整個九零年代的戲院包廂忽然都迴盪尖叫聲,和我長大的時光剛剛好重疊,那時多害怕,現在想起來,很幸福。那裡頭很黑,但有我想看清楚又不想看到的東西。
    什麼時候開始不害怕了呢?用蘇童的散文篇名就是,「那些恐怖的夜晚哪裡去了?」


    對我來說,恐怖是至高的體驗。縱然大師告訴我們,「所謂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喜劇和悲劇只有一線之隔」。對我來說,能製造恐怖這種體驗的,應該就沒有什麼是寫不出來的吧。有一天在電視上看到鈴木光司訪談:「說起來,所謂的恐怖對生命來說真的是很根本的東西,雖然說會笑的只有人類,恐怖卻擁有全部的生命。」真想在螢幕上畫線並加上圈圈。


    恐怖擁有全部的生命。
    如果能談談恐怖的話。
    其實就是談談小說這件事情。


    上好的恐怖,應該是一只黑盒子。你知道他裡頭有東西,但不知道裡頭有什麼。而他正在打開。
    而上好的小說呢?也是一只黑盒子。村上春樹談錢德勒的小說是「像個黑盒子....而我們不能奢求打開那盒子,也不能奢求確認盒子裡的內容,只要有『他在哪裡』的共識就好」
    瑞蒙卡佛則說,「小說裡,我喜歡有一點危險的那種」


    所以,為什麼不恐怖了?因為恐怖和「預期」有關。你以為會發生什麼,通常自己嚇自己。絕命終結站系列隱藏通往現代小說的通道。這系列越到後面,掉落的釘子,電線旁滴落的水,車輪呀過震動的地面,每一幕都讓你覺得會發生什麼,還沒開始,你已經預期結束。恐怖在預期中疊加。小說或者說故事為什麼無聊了呢?也許因為你都已經能預測了,「小說之神看過這一切.....」,
    而現代小說發展的走向或許正是「預期的整合」,是「上升的一切必將匯合」,他把人類的經驗和情感濃縮起來,看到他的起手勢,你幾乎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他不需要寫完,故事還沒發生,故事已經發生。如何在故事之前把引頭拔掉,那則是卡佛的誕生。恐怖和現代小說都是可以是預期的非預期。


    為什麼不恐怖了?因為恐怖是一種非理性。他違反邏輯。
    與其說貞子喚起恐怖心靈,不如說,《七夜怪談》跳脫出恐怖片之陳套。在說故事的傳統中,因果律向來主宰一切。每個故事幾乎都可以歸納成『因為……所以……』,鬼故事往往是沒有偵探的推理故事,靈異作為一切的起因,但其實「死亡」已經是最後的結果,但為何會有所謂超自然現象,也就是鬼魂出現?於是故事中人必須逆推回事件成因,從而解決一切。而《七夜怪談》的故事重新喚起我們恐怖則是,因果律在此並不起效用。理解真相也是毫無用處的,發現貞子死亡的真相並無效用。啟出貞子遺骨重新安葬並無效用。到了最後,貞子依然從電視中爬出。
    小說比起現實,小說反而是理性的,他太有邏輯,太有因果。我想跟大家聊聊,小說如何從現實中突圍,從單純的因果律中解放,恰如貞子無論如何要電視中斜裡爬出。


    還有更多,恐怖怎樣烘托?小說怎樣製造懸疑?恐怖的技術是什麼?也就是感覺的技術是什麼...

    蓋伊的《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中引用普魯斯特的句子,他認為整個現代主義文學也許就是「心跳之間隙」
    我想要說的是,恐怖也是心跳之間隙啊。他讓你眼皮跳,他讓你不會笑,他讓你心臟砰砰跳。
    而且恐怖是「餘光之瞥視」。真正的鬼通常不是正眼看到的,是你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是你眼角餘光以為自己看到什麼。
    以為看到什麼更重要。
    僅僅是看到的那一眼,就是全部。比全部還多。

    那也是小說的妙處。

    我在恐怖裡學到很多。

    如果我能夠操作世間上一切恐怖的話,如果可以讓你感覺到恐怖的話,我就可以讓你感覺到愛了吧。
    我這樣想,一定很恐怖吧。


    (附上恐怖照一張)

  • 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 在 Hauer Hsie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5-03-03 11:06:48

    全文:

    大家好,我是臺灣吧的DJ Hauer
    然後,主持人是林辰,不是我
    我是DJ Hauer,他是林辰

    然後,我想要講得是,我覺得:

    "Comedy is tragedy plus time."

    就是「喜劇是悲劇加上時間凝練之後的成果。」

    世界上很多最好的喜劇,其實是最悲傷的事情
    很多最好的喜劇家,其實也是全世界最悲傷的人
    那,製作一個喜劇其實,
    也不比製作一部悲劇來得心情好、心情愉快,
    這個樣子

    那,ㄜ 我只會做喜劇。

    我這裡想要提供
    可能跟今天在場大部分的人一個比較不一樣的看法
    就是說,我認為:

    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你要讓大眾

    不去知道一件事情
    不去討論一件事情
    不去理解一件事情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

    1. 讓他變得很激進(看起來很激進)
    2. 讓他變得很無聊(看起來很無聊)

    3. 讓他看起來不會賺錢

    我覺得其實,
    我個人的導師是美國很重要的喜劇家Geroge Carlin
    那他有說過:

    "(I believe) you can joke about everything;
    it's about how you construct the joke."
    (你可以對任何事情開玩笑,重點是你怎麼建構那個玩笑)

    就是說,重點是你要怎麼去說那件事情

    我認為沒有任何一件事情
    一定要被解釋成什麼樣子

    也沒有任何一件事情
    一定要用什麼方法去解釋

    也沒有什麼東西
    是只能純解釋,不能背後有目的或是不能夠盈利

    這是我想要對那些,說我們的影片:

    可能罵得不夠用力
    或是是說你怎麼可以用一個好笑的方法來講一件嚴肅的事情
    或者是把歷史商品化,當作商業在操作

    的人所說的話

    那其實我覺得今天我站在這邊
    或是我們今天在這邊播這個影片
    或許我(們)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因為,我知道我們所提供的內容,
    然後我們所表達的方式,
    在座的各位都不需要。

    因為,你們已經有非常多的
    非常多的經驗,以及非常強的動機
    去了解或是解釋這件事情,你們是深度閱讀者

    但,或許我們給那些
    完全不知道的人
    或是淺度閱讀者
    一點時間或一個機會
    讓他們有辦法去...
    先對這些事情從「產生興趣」開始

    那接下來
    你可能不要告訴他你的結論
    告訴他你的資料,告訴他你的想法

    那或許你可以得到一個支持者
    那或許你可以從他身上,
    得到全新或者是更多的啟發

    大概,大概我想講的是這樣。

    那,以個人身份:

    很感謝那個閃靈的Freddy提供我
    【 暮沉武德殿】的原曲,讓我可以remix成最後那個版本
    那也是我個人,作為一個DJ對於228這件事情的一個致意

    然後,我剛剛在台下
    坐在我旁邊的是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小朋友
    (媽媽逗弄小朋友的聲音,真巧 :) )

    然後小朋友其實很小
    可是,痾,就是
    看著媽媽帶著小朋友來了解這件事情
    我覺得非常感動
    那也是我們想要做的事情

    謝謝共生給我們這個機會

    那,我要趕回去做第六集了

    謝謝大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